《《圆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圆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圆的特征; 2、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画圆 教学难点:准确认识、掌握圆的特征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圆规、直尺、课件、圆纸片、学生自带一个轮
2、廓为圆的物体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认识我吗?了解我吗?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吗?看来认识一个人、一件事物,都应通过观察接触研究归纳,才能达到真正认识! 讨论套圈儿游戏的规则引出圆 (宣布上课!) 一情景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圆在生活中太常见了!许多物体的形状与圆有关。你能举个例子吗? 古人最早是从日月的形状认识圆的,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喜欢用日月来形容一些圆的东西,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以及各种平面图案的设计中,由于用到了圆而格外漂亮!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圆! 课件演示最后抽象出数学的圆。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
3、圆到底是怎样一种图形,有什么特点,以至于生活中如此常见、数学家如此夸赞它呢?你们想了解它吗? 首先,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圆已经有了哪些认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确定教学起点) 二操作交流、充分感知基础上自主建构 (一)动手动脑,体验和感悟 大家知道怎样画圆吗? 1、圆规画圆 渗透画圆步骤和圆心、半径作用和定义,介绍字母表示方法。 2、描轮廓画圆 引出直径,通过如何确定圆心渗透直径定义及特点 3、没圆规也找不到圆形物体,怎样画圆? 自制圆规:铅笔、细绳等; 电脑画圆1:几何画板演示渗透圆的定义,并再次渗透圆心作用; 电脑画圆2:几何画板演示(用正多边形逼近圆)渗透极限思想,为后续学习设伏;
4、 画家画圆的方法、正方形包络的方法 小结:看来,画圆有许多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选择! (二)合作交流,提升和建构 1、请各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和其他材料(包括老师的电脑),对圆心、半径、直径的认识做一总结!并把你们总结的成果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 哪一组汇报你们对圆心的认识? 汇报对半径的认识 汇报对直径的认识 3、小结: 两千年前,我国的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给圆下了一个定义一中同长也。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介绍圆的数学符号: 三巩固应用、拓展孕伏 基本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机动处理)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5
5、118页。 目标预设 知识技能在尝试画圆的过程中领悟画圆的方法,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能结合自学、交流、探索等活动,准确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数学思考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把握圆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 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逐步形成“数学地思维”的习惯。 情感态度使学生初步体会圆的神奇及其所包蕴的美学价值。 教学过程 一、现象激趣,引入探究 1交流: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圆?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圆无所不在。 2结合波纹、向日葵等事物,进一步带领学生领略圆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探
6、究欲望。 二、分层探究,体悟特征 画圆剪圆首次感知。 (1)学生尝试画圆。通过交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将“画指定半径的圆”这一要求巧妙地孕伏其中。 (2)剪圆。既帮助学生感知圆的特征,又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准备素材。 2认识概念初尝成功。 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和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交流、操作等活动。自主建构起对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为探究活动做好认知层面的铺垫。 开放探究体验特征。 先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初步明确探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手中的圆片和教师提供的相关支持性材料,共同研究圆的特征,并将研究过程中的发现记录下来。
7、教师以合作者、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学生的研究活动。对有困难的研究小组提供支持。并收集学生中有价值的发现,以备交流。 2交流展示共享发现。 将学生探索过程中生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发现汇集成“我们的发现”,并引导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分享,深化理解,直至建构起对于圆的完整、系统的认识。 二、实践拓展,文化渗透 1基本练习。 (1)判断:图中的哪一条线段是圆的半径或直径? (2)口答:根据半径求出直径。根据直径求出半径。 (说明:本项练习没有单独设置。而是结合上面的“交流展示”环节,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穿插。) 2史料链接。 介绍我国数学史上关于圆的研究记载,比如“圆,一中同长也”(墨经)、“圆出于方,方
8、出于矩”(周髀算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周髀算经),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此外,教师结合相应史料的介绍,比如“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将一些联想题、开放题自然穿插其中,既渗透了数学历史、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像能力。 3解释应用。 引导学生运用圆的特征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比如“水纹为什么是圆形的”,“盛开的向日葵为什么是圆形的”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生活。 4圆与人文。 借助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审美等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比如“圆与桥梁设计”、“圆与中国剪纸”、“圆与中国结”、“圆与中外建筑”、“圆与著
9、名标志设计”等,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 教学反思 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我们着眼“过程”与“凝聚”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己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
10、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中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2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基于此,教学伊始,我们选择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人,引发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探究结束,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
11、关于圆的记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我们更是借助“解释自然的圆”和“欣赏人文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不断积累感受、提升认识,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 圆的认识教案 篇三 教案点评: 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
12、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13、)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img alt=关于圆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src=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
14、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
15、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
16、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反馈练习。 1.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2.填表。 r(米) 0.241.422.6 d(米) 0.861.04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1.学生自学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 (五)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
17、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五、课后作业 (一)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
18、圆。 1.半径2厘米。 2.半径2.5厘米。 3.直径8厘米。 (二)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 六、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白纸,圆规。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示四驱车,问这是什么? 2,(课件)出示汽车的图片,问
19、,你们发现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追问: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如果不是圆的会怎样? 3,导入,板题:圆的认识 4,你想了解圆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 二,在画圆的教学活动中探索新知。 1,任意画圆,体会什么是圆。 (1)画一个圆 (2)展示,比较哪个圆,哪个不圆?问:怎么就画圆了? (3)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 2用圆规画圆,理解圆的构成及圆心。 (1)让学生在白纸的四个角上分别画一个圆,边画边想:圆是由什么组成的?(圆周,圆心) (2)展示(圆的和不圆的对比)说说为什么有的同学画不圆?怎样就画圆了? (3)画圆时固定的一点谁知道叫什么?(板书:圆心) (4)标出你所画的圆的
20、圆心。 (5)圆心的重要性: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确定圆的位置的? 3,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半径及特征。 (1)请你在画一个比刚才再大一点的圆,边画边思考:怎么就比刚才大一点了? (2)在圆上表示出圆规两交叉开的长度。 (3)师:这条线段也有名称,你能试着给它起个名字吗?(板:半径) (4)请你任选一个圆画出它的半径,边画边想:你能画多少条?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半径是什么样的线段? (5)汇报追问:你怎么知道半径长度都相等的? (6)判断,哪条线段是半径? (7)讨论:什么叫半径?(汇报) (8)再画一个比刚才小一点的圆,说说你认为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4,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直径及特征。 (1)课件演示
21、:问:看这两条半径怎样了? (2)你知道这条线段叫什么吗?(板:直径) (3)画一个圆,并画出它的直径,边画边想: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区别? (4)判断,哪条线段是直径? (5)说说什么叫直径? (6)观察直径有什么特征? 5,画一个圆,并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观察讨论: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汇报) 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说说为什么车轮是圆的? 2,马路上的井盖为什么做成圆的? 四,谈谈你的收获。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篇五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2)画图工具、自制圆片、硬币等。 二、教学课题
22、通过学生人人参与,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1、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及二者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2、学会用圆规画圆,了解其它画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圆与生活的联系,从数学的角度感受圆的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圆的认识”是一节
23、几何内容的课,是平面几何从直线平面图形到曲线平面图形的突破,无论从内容的本身或是研究方法,都与以前有所不同,同时也是后继学习内容圆周长、面积、扇形、圆柱、圆锥的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圆规,圆形纸片。 四、教学方法 整堂课的设计,力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采取观察操作,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让课堂真正焕发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最后,引用借鉴古代关于圆的记载,既加深了学
24、生对圆的认识,又使学生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所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今天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平面图形。圆。以前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圆,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的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说到圆,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你能说出你平时见到的物品中,哪些是圆形的吗?(生举例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 师:看来大家平时非常注意观察。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圆的图片。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 师:看来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刚才说过的这些物品为什么
25、是圆形的呢?例如车轮做成方的行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圆的世界,领略其中的奥秘。 (二)展开 1、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圆,说了这么多的圆。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 用什么工具画?生:用圆规。 师:下面同学们试着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画圆的时候,要边画边想你是怎么画的?学生操作画圆。 师:画好了吗?让一个画得好的同学说一说用圆规画圆时应注意什么? (生:圆规的尖不能移动;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旋转一周;拿的姿势) 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画圆时,要用手捏住圆规顶端的手柄,稍用力将针尖的一脚按下,使针尖固定,再旋转圆规的另一只脚。 总结:定距离定针尖旋转一周 大家都学会了吗?现在是
26、不是很想再试一试?好,下面就再画一个圆。不过在画之前我有一个问题要问,我发现刚才同学们画的圆中,有的同学画的大,有的同学画的小。这是为什么呢?(圆的大小由笔尖和针尖的距离决定) 这次画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全班同学画的圆能不能一样大?应该怎么办?(笔尖和针尖的距离一样就行)下面我们就把笔尖和针尖距离统一定为3厘米。试着画一下。学生再次操作画圆。画完小组检查。看是否差不多大,如果不一样大想一想是什么原因。 2、认识圆的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师:我们现在学会了画圆。看着孤零零的一个图形,有没有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对,没有标注上名称。每个图形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比如长方形有长和宽
27、,三角形有底和高。圆中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想不想知道?下面自学课本94页的有关知识。 学生自学课本概念。学生小组交流。 谁能说一下,通过刚才的学习和交流,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什么是圆心?什么是圆的半径?什么是圆的直径?【板书名称】 指名上黑板画,其他画在自己的圆上。并用字母表示。 画完后小组同学互相检查。 我们现在知道了圆各部分的名称,刚才你画的圆可以怎样描述?半径3厘米的圆现在量一量你画的圆半径是不是3厘米?测量完后小组互相检查并交流。 (2)认识圆的特征 这么快我们已经学会了画圆,并且知道了圆的很多知识,可是,圆中还有更多的奥秘在等着大家去探索。大家想不想知道圆的更多的奥秘?下面我们继续
28、探究。拿出你准备好的圆形纸片。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把你手中的圆纸片,借助尺子圆规等工具。摸一摸、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相信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有信心吗? 要求: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有了精彩的发现要和大家一块交流。出示学生发现结论: 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折、量、画)有道理吗?说明理由。 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观察、量、折、画的过程。补充:同圆) 一个小组的发现可能不完善,发挥我们集体的智慧使我们的发现更加完美。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折、观察、量)如果用字母怎么表示?【板书公式】。 刚才画的圆还可以怎样描述?直径6厘米的圆。随机举例直径半径
29、 小组说一条自己认为最特别的在全班交流。 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圆没有长和宽; 我们的同学表现非常棒,看来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短短的时间就发现了这么多有关圆的奥秘。其实呀,早在我国古代名著墨经中记载:“圆一中同长也”。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是指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也是揭示了同一圆中半径都相等的道理。还记得上课开始提出的问题吗? 出示: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出示课件帮助理解。有困难吗?小组讨论一下。 小结: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人们认识了圆,然后利用圆为人们服务,如果没有了圆我们的生活会失去许许多多的精彩。 (三)应用 师:同学们对圆有了一
30、定的认识,下面我还是要考考大家。 最早画圆就是利用正方形内最大的圆和正方形的关系画圆的。出示:“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所谓方出于距,是说方的图形是用距(直尺)画出来的。 这时我记起了一句话“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圆规你真的就不能画一个圆吗?有难度可以讨论交流一下。 同学们不但会用圆规画圆,而且想了这么多画圆的方法。其实这些办法和圆规画圆的方法是一个道理的。 (四)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看来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其实圆中真是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古希腊一位数学家也曾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
31、美的。我国人们对圆也情有独钟,“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如意,饱满丰腴的意义,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例如一件事情完成得很出色,就说圆满;祝福新人用花好月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圆圆的,就把这天定为中秋节,一家人团聚,就叫做团圆,吃着圆圆的月饼。这一节课,通过对圆的学习,感受到了圆的无穷魅力,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看,这个句号也是圆的呢!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参与式教学,通过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反馈练习等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人人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圆满完成了数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 小
32、学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科书第8587页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游戏:摸图形。 出示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纸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袋
33、子,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2出示学生摸出的圆形纸片,指出: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板书:圆)。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例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2追问:说
34、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4启发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在交流中相机明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篇七 预设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3、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35、: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圆的特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技能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图形。 2、这些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 二、新课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圆,剪下后按书上的要求折叠。展开后观察。 老师提问:圆上是不是有很多折痕?你发现了什么? 师归纳指出: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叫做圆心。并说明圆心一般用字母“0”表示(出示小黑板)。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用直尺量圆心到圆上任
36、意一点的距离,量完后让学生讨论,看能发现什么? 教师归纳出;圆心到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2)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圆说明: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并告诉学生半径一般用字母“r”便是,教师在圆上划出半径(如图)。 师:想一想,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先让学生量一量,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一个圆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3)师:我们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是否都通过圆心?指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师:想一想,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先让学生量一量,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一个圆的直径长度都相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根据测量结果观察员上的直径和半径,使学生理解同一个圆上的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表示为:d=2r,r=d/2。 2、让学生做教科书第三页上面的“做一做” 3、学圆的画法。 教师和学生每人拿出圆规和直尺,教师边演示便说明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学生跟着做。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1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圆的特征,掌握了圆的画法。 创意作业:寻找生活中运用圆的地方,请动手量一量它的直径和半径。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