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515163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3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pdf(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第 3638 课时陈涉世家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了解司马迁和史记。2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4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过程与方法】1 学会使用工具书,参考注释,理解文句,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2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的写法,提高其叙事、写人的水平。3 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历史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历史观。2 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多做贡献。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2 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

2、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3 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难点】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培养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历史观。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课文第1 段。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二、教学内容1解题介绍作者学生阅读注释,教师可作补充。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2介绍背景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记叙方法上的特点。本段仍以人物对话为主,间以叙事。陈胜和吴广商议大计,分析天下形势,制定斗争策略等,都以他们对话的形式向读者表达,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情,对他们的性格理解得更透彻。三、学生结合注释读课文。四、合作学习同

3、桌相互交流共同翻译课文。教师巡回指导。五、课堂总结(略)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检查翻译情况。(指名学生翻译课文)二、分析课文第3 段1教师领读或由学生自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素:一向。向来。故:故意。亡:逃跑。被:通“披”。2 2、这段文字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以及建立农民政权的情况。可讨论如下问题:(1)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会天大雨,失期当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2)陈涉、吴广为期一做了哪些舆论准备?有何作用?(3)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步骤?“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胜利进军(4)起义

4、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苦秦久矣。3学生齐读课文后,讨论这段文字在材料安排和记叙方法上有什么特点?(1)材料安排上的特点是洋略结合。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略写战斗情况和筹建政权。(2)记叙方法上以侧面描写表现陈胜、吴广的功绩。借三老、豪杰的嘴,赞颂农民起义的功业,以诸郡县杀秦朝酷交响应陈胜,表现农民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拥护。三、概括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四、课后练习与思考:复习课文,注意保文中一词多义,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第三课时一

5、教学内容领会课文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二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2学生默读课文后,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人物性格。3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4文言文在表达上常出现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有些句子还形成了

6、特有的固定形式。讨论下边句中加点词的A词义和用法:项燕为楚将大将,名词上使外将兵率领,动词公将鼓之将要,副词以数谏故因为,连词杀之以应陈涉虚词“来”,连词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介词祭以尉首用,拿,介词B成分省略情况:3 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主语介宾短语中的宾语一鼓作气,再(鼓)而(土气)衰,三(鼓)而(士气)竭。谓语主语 谓语主语扶苏以数谏(上)故,上使(之)外将兵。宾语宾语独守丞与(之)战(于)谯门中。宾语介词由以上4 个例句可以看出,文言文中成分省略的句子是常见的,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为最多。理解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思补出。三课堂总结(略)第 3940

7、 课时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2、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4、领悟本文言辞的巧妙美。(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教学重点: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领悟本文言辞的巧妙美。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教学过程1作者、背景简介。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2全班齐读,然后正音正字。弗 f 雎 j 怫 f 跣 xi?n 抢 qi ng

8、傀 gu 祲 j n 缟 g?o 挠 no 谕 y3同学反复朗读,可按照每行为一组的顺序举行朗读比赛,以此激发学习读书的乐趣。4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5、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第二部分(2-3)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第三部分(4)写秦王被唐雎的浩然正气所折服。三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四总结、扩展本课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疏通了文意,使

9、大家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有了整体的感知。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如毛遂、蔺相如、晏子等,课下可搜集一些。五布置作业认真阅读,逐句翻译,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剧本,突出唐雎和秦王的舌战。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教学过程1分各色朗读课文。4 2 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2)秦王与安陵君

10、“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3)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4)本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5)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6)秦王说

11、,“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7)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8)文中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秦王:骄横、狂暴、狡诈、阴险落架。唐雎:有胆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三、教师小结。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

12、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四、作业。查找资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第 4143 课时23、隆中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本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 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计策。3 学会用摆事实、讲道理来说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工具书,参考注释,理解文句,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2.学会用摆事实、讲道理来说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13、值观】5 1.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2.学习刘备不耻下问、谦逊的品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本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了解其战略方针。3.学习本文塑造人形象的方法。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要求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教师适当补充知识要点。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

14、,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 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 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四、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五

15、、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七、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本堂课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的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二、几个难句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

16、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三、学生朗读课文6 四、布置作业1整理笔记,掌握并积累重点提示的词和句子。2熟读第3、4 段。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第二部分(第 2 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第三部分(第 3、4、5 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第四部分(第 6 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三、精讲课文第三部分1思考:“凡三往,乃

17、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明确:五个字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除奸兴汉。(3)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计。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著名的“对策”。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

18、、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3小结这一部分。四、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思考:这几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明确:1第一部分(第 1 段):正面写诸葛亮有不凡的抱负;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埋下伏笔。2第二部分(第 2 段):写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3第四部分(第 6 段):写关、张不悦,再次从侧面衬托

19、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从这几段文章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既简洁又生动,虽系节选,但有首有尾,独立成篇,全文过渡自然,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值得学习借鉴。五、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隆中对一文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对话居多,但能鲜明地树立起诸葛亮的形象,这是只有大手笔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六、学生齐诵第4 段七、布置作业1背诵第4 段。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

20、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等有关回目,并与课文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第 4446 课时7 24 出师表教学目标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体会文章于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词切的特点。难点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对联导入新课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

21、书怀)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三、整体感知1、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 5 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第二部分(6 9 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

22、,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二课时一、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2问题探究(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开张圣听8(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不宜妄

23、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小结: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问题探究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如何具体执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提出怎样的劝诫?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宫中”“府中”小结: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3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问题探究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提出亲贤的具体

24、作法是什么?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小结: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1)本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亲贤臣,远小人。(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亲小人,远贤臣。(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第一句(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亲贤臣,远小人。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

25、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以上第 15 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七、布置作业熟读全文。第三课时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问题探究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感激”的原因是什么?第二句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第一句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最后一句9 2、请同学翻译第七段。问题探究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请同学翻译第八段。第一句照应

26、上段哪一句?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开张圣听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第一句4第 9 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以上69 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二、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1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明确:(1)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二十多

27、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2)出师表 中的深厚感情。(3)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 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4)小结。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 他助刘

28、兴汉是正统,或由于 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家,对于 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 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第 4748 课时25、词五首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10 教学重、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

29、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检查预习:三、朗读1、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将这五首词浏览通读一遍。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望江南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

30、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投影展示)“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2)学生讨论。(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4)答案提示:“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

31、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5)教师总结:本文短短27 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武陵春1、朗读这首词。11 2、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

32、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3、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4、思考:(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

33、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答案提示:(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

34、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5、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六、质疑问难。七、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八、布置作业:背过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过。第二课时一、检查导入:检查学生背诵默写。二、学生自学其他三首。1

35、、交流自己搜集的文学常识。(1)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12 守时。政治上不得意。(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 600 多首。强烈的爱国主

36、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2、通读这三首词,讨论大意。不明白的地方提问。文章大意:渔家傲,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江城子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

37、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破阵子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曼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3、把握三首词的感情。(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

38、特点?(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学生讨论,教师答疑。答案提示:(1)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2)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4)总体分析: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三、质疑问难。

39、四、拓展延伸: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五、布置作业: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13 第 49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作文讲评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二、展示学生作品。三、学生评议作文。四、学生读修改后的作文。五、练习写作文。六、总结。第 50 51 课时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培养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活思维,激发想像力,崇尚科学。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

40、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2 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理解富有创造力的人与缺乏创造力的人之间的区别。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问答法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论证的结构。(一)导语。由苏轼题西林壁导入:(学生集体背诵苏轼题西林壁)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什么?生: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师: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二)、新课讲授1、检查预习。A、关于作者。(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互相交流。B、音型互填。(1)根深 d()固(2)z

41、 z()()不倦(3)汲()(4)锲()而不舍C、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14(1)汲取()(2)不言而 喻()(3)持之以 恒()(4)锲而不舍()4、选词填空。(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_(汲取、吸收、学习)知识,使自己 _(学识、学问、才学)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无所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_(创造、创意、创造性)。(2)知识就是形成创意的_(材料、素材、原始材料),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拥有_(创造性、创造力、创新)。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学生交流后归结。)提出问题。(12 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

42、案不止一个”的论题。分析问题。(312 段)第一层(3 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二层(45 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第三层(69 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第四层(1013 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三)解决问题。(14 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四)学生引导学生小结课文,体会议论文的结构特点。(五)课堂练习。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性段落或语句。(六)课后作业。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论证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一)复习提问。本文在论证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3、(二)引入新课。在本文中,作者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又是采用了哪些方法加以论证的呢?(三)新课讲授。1、速读课文,体会本文论证的观点。A、本文论证了什么观点?B、本文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提出问题的?2、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为什么说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B、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C、本文为了证明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一两个例。D、创造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E、“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F、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学生讨论后回答)3、论证某一观点离不开论证方法的

44、使用,本文中,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学生小组交流后代表发言)(四)课堂小结(五)课堂练习。你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吗?举例论证。15(六)课后作业完成作业本。预习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回顾:本文在学习过程中,激趣做得好,会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利用书中引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已去寻找答案,就起到了激趣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也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第 52 53 课时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

45、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一)、导语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

46、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二)、新课讲授1、检查预习A、关于作者(学生交流)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 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 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 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B、积累词语。(1)生字。肇(zh o)埋没(m)彷徨(p ng hu ng)(2)理解词义。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

47、探究、穷尽。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16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正心:即心要端正。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学生讨论再交流)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

48、题)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 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5 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三部分(612 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四部分(第13 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三)课堂练习。你对课文中提出的观点有何感受,谈一谈。(四)课后作业。读课文,体会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体会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一)、复习提问。本文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二)引入新课。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进行具体论证的呢?(三)新课讲授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

49、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

50、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7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