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5春四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5春四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pdf(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难点:(1)、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创设情境,生
2、成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旧知复习:(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2)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2、引入新授课:回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为保护环境,光明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3 个问题:4、(1)负责
3、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教师板书:45 和 25 1、教学乘法交换律:(1)探究、发现问题:教师提问:425 和 25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2)举例验证: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352=235 6030=3060)(3)概括规律:a、总结定律:教师提问: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
4、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提醒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汇报得出结论,板书定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b、定律命名: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c、用字母表示定律:教师谈话: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字母表示:a b=ba,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板书公式:ab=ba 让学生判断:这里的a 与 b 可以是哪些数?(任意数)(4)乘法交换律的应用:教师提问: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回忆:做乘法验算时。完成“做一做”前两道,指名板演,订正。教师谈话:用
5、这个定律时该注意什么?(数不能变化,运算符号不能错)2、教学乘法结合律:(1)发现问题:教师谈话引出: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要几步?怎样列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小组讨论: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比较选择的算法是否相同,组长作好不同算法记录。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两种算法:(255)2 25(52)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明确(255)2=25(52)(2)举例验证:让学生自己再举几个例子填到课本26 页,汇报板书学生举的例子。教师出示: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154)10 15(410)(1258)5 12
6、5(85)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明确是相等关系。(3)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规律:让学生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加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讨论这个规律的命名和字母表示方法。最后汇报交流,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 c)让学生说说运用乘法结合律时注意的问题。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比较教师提问:比较所学的四个定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三、巩固应用:四、回顾整理:后汇报。教师出示: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
7、加(乘),和(积)不变。完成做一做后两道这一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简便地把题目计算出来教学后记教学课题乘法分配律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2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复习引入二、新授课探究前几节我们学习的乘
8、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应用它们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出示主题图:还记得我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吗?参加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列式计算2、汇报:第一种算法:先算每个小组里有多少人?(4+2)25 =625 =150(人)第二种算法:先分别算出负责挖坑、种树的人数和负责抬水、浇树的人数。425+225 =100+50 三、巩固练习四、拓展=150(人)3、观察这两个算是有什么特点?4、讨论,你得到什么结论?5、汇报:两个数的和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6、小结:这个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7、用
9、字母怎样表示这个规律?P27 做一做乘法分配律是否也适用于减法?验证:18x5-5x8 (18-8)x5 265 105-265 5 265(105-5)结论:适用教学后记教学课题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单计算。2难点:会通过拆数,变式等方法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复习导入。二、探究新知1、谈话:
10、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呢?(乘法分配律)你能把它用字母表示出来吗?乘法分配律还有没有别的形式呢?谁来说一下?2、导入:嗯,看来大家上节课学得不错,但是大家知道吗,乘法分配律还可以用来进行简便计算,想学学吗?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出示例 9 1、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 5 副羽毛球拍,花了330 元。还买了25 筒羽毛球,每筒32 元。(“一打”是12 个。)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怎样列式?谁来说说自己列的式子?(板书并问学生各个数字代表什么)2、竖式计算三、巩固强化四、全课总结。3、能不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呢?1225 =(3 4)25 12
11、25=3(_ _)=(10+2)25=3 _ =_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者运算符号。(40+7)12=()()()()()()29 56+5631=()()()()()2、用简便的方法计算。(1)104 25 (2)15(20+3)(3)387+627 (4)523+527 3、P30 做一做前两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谁来小结一下?教学后记教学课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
12、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2难点: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复习铺垫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说一说每道题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463 175125 362(150162)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2、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有关知识,今二、学习新知三、实践应用四、全课总结天上课之前想在咱班来一次计算的竞赛,想参加吗?这样,我们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先派一名代表到前面进行比
13、赛。280 75 280(7 5)7200(254)7200254 师:我出题的时候可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其实第二组题也能像第一组一样简便,你们想知道方法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1、出示例(2):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5 副羽毛球拍,花了330 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2、怎样列式?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662 =33010 =33(元)=33(元)3、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330 52=330(52)4、像这样两个算式相等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能举完吗?5、猜想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可能存在着什么规律吗?一个数连续除
14、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6、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280(7 5)7200254 7、应用规律你有什么感受?小结:应用规律可以使计算变得既简便又有趣。1、下列各组算式相等吗?6802 5 680(25)390395 390 25 360(36 2)360362 81018 81092 、左右两个算式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怎么样算简便就怎样算480(5 48)2000 125 8 8100 581 54045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学后记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内
15、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
16、变化的规律。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五、【教学措施】说明与建议1、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2、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
17、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 a 扩大 n 倍,应是 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教学课题小数的意义教学课时1
18、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
19、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 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1)1 角=()元=()元(2)3 角=()元=()元(3)9 分=()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二、学习新课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在量屋子的高度时,它不够整米时,以米作单位也常用小数表示。1、教学小数的意义。(1)教学一位小数把刚才的题目稍作更改:(出示米尺)把一条长1 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 份,这样1 份是米,用小数表示是()米。板书:1 分米 3 分米 7 分米 1/10 米 3/10 米 7
20、/10 米 0.1 米 0.3 米 0.7 米小结:把 1 米平均分成1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小练:如果8 分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9 分米呢?(2)教学两位小数把刚才的题目再做更改:(出示放大的1分米)题目和上面哪里不一样?答案一样吗?把一条长 1 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 份,这样1 份是米,用小数表示是()米。板书:1cm 4cm 8cm 1/100m 4/100m 8/100m 0.01m 0.04m 0.08m 小结:把 1 米平均分成1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二
21、位,表示百分之几。小练:如果28 厘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70 厘米呢?(3)教学三位小数把一条长 1 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 份,这样1 份是米,用小数表示是()米。板书:1 毫米 13 毫米 123 毫米 1/1000 米 13/1000 米 123/1000 米 0.001 米 0.013 米 0.123 米小结:把 1 米平均分成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三位,表示千分之几。小练:256 毫米呢?999 毫米呢?指名学生出题,全班化成分数和小数。(4)师: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可以得到四位、五位.小数。启发学生根
22、据前面3 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把 1 米平均分成10 份,1 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成100 份,1 份或几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分成1000 份,1 份或几份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2、小结: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等。(阅读课本)3、P34 做一做4、强化概念启发性提问:十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几
23、分之几?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千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三、巩固练习:练习九1 4 题。教学后记教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会正确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2难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0.2 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0.15 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0.008 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2 0.4 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07 的计
24、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 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二、新知学习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师:前面我们看到的一些小数如0.2、0.15 等,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其实小数点的左边也可以是其它的数,如1.8 米、5.63 米、12.378 等。这样的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的小数 部分中间被小数点隔开。教师同时在黑板上写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表头,如: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1.8 5.63 12.378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
25、少?师:0.2 表示十分之二,它表示有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是它的计数单位;0.05 表示百分之五,它表示有五个百分之,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 表示千分之六,它表示有六个干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那么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还有万分之一等。“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哪个最大?”“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 1?”“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师:小数的这些计数单位十分之、百分之、千分之、万分之等,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样的,都是10。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
26、部分的右面,像整数一样计数。“10 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那么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哪一位?”“把十分之一分成10 等份,每一份是多少?”“那么十分位的右边应该是哪一位?”“把百分之一分成10 等份,每一份是多少?”“百分位的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之几的呢?千分之几的呢?”教师边在黑板上列出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边说明:再往下还有万分位、十万分位、百万分位等,因为小数位较多的不常用,我们在数位表上就用“.”表示。前面我们讲过在整数的右边,用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实际应用时常把整数和小数写在起,这样的数也叫小数。再边说边在
27、黑板上写如1.8、5.63、12.378 等也都是小数。小数点左边的数叫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小数部分。教师指12.378 提问:“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这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是几?百分位是几?千分位呢?”P36 做一做 12教学小数的读法。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的小数:0.58、3.5、41.47。提问:谁能读出黑板上的小数?”学生读出前两个小数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小数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后面一个小数的数值比较多,它们的读法也是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就读点,小数部分通常就按顺序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3教学小数的写法。师:写小数过去我们学过一些下
28、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写一写。教师报出教科书第36 页例 4 和“做一做”第2 题中的小数,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的学生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完后教师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再讲解。小结: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小数部分按顺序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教学后记教学课题小数的性质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2、学生学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田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0.3 是(
29、)分之一0.30 是()个百分之一0.123 是()个千分之一二、新课学习师: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这里的 2.50 元和 8.00 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 元和 2.5 元,8.00 元和 8 元有什么关系呢?1理解小数的性质。(1)例 1 比较 0.1 米、0.10 米和 0.100 米的大小。启发提问:0.1 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 个十分之一米,1 分 米)0.1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个百分之一米,10厘米)0.100 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0 个千分之一米,是l00毫
30、米)观察 1分米、10 厘米、loo 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可以得出:(0.1 米 0.10 米 0.100 米。(板书)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3 个小数。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o”,小数的大小不变。(2)例 2 比较 0.30 和 0.3 的大小。出示投影片:启发提问:0.30 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左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30 个 1/100,平均分成 100 份,用 30 份表示。)0.3 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右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3 个 1/10
31、,平均分成10 份,用 3 份来表示。)两个图形所占面积大小怎样?(移动投影片,学生易看出0.300.3)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讨论后得知:10 个 1/100 是 1 个 1/10,30 个 1/100 是 3 个 1/10 所以这两个数相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通过对例1、例 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启发学生概括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o”或者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理解小数性质的时候,要
32、注意什么?(要在小数的末尾添“o”或去“o”,小数中间的o 不能去掉)。2小数性质的应用。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o”的时候,可以去掉末尾的“o”,把小数化简。(1)教学例3:把 0.70 和 105.0900 化简。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得出:0.700.7 105.0900105.09 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o”,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有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o”,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例如 2.5 元可改写成2.50 元。3 元改写成 3.00 元。(2)教学例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 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0.20.200 4.
33、084.080 33.000 P40 做一做3、小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o”或者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教学后记教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1重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与难点2难点: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832799 61246214 1003999 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师:我
34、们已经掌握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今天就来研究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大小的比较)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5:姓名成绩/m 小 明3.05 小 红2.84 小 莉2.88 小 军2.93 问: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明确:先比较整数部分32,所以 3.05 是最大的。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2.84、2.88、2.93 整数部分都相同,则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98,所以 2.932.8()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84,所以 2.882.84 最后比较结果:3.052.932.882.84 2、根据刚才的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5、引导学生概括: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3、练习:P41 做一做三、巩固练习:练习十四、课堂总结教学后记教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2.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归纳“规律”的过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一、
36、复习导入:板书:35.67 3.567 356.7 3567 比较大小。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二、新知探究从上题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1、例 1 把 0.009 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1)0.009 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 米 9 毫米)(2)师移动 0.009 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0.09 米 90 毫米,原数
37、扩大10 倍)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9 米 900 毫米,原数扩大l00 倍)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9 米 9000 毫米,原数扩大1000 倍)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oo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 倍.2刚才是由上往下观察(画),如果
38、我们由下往上观察(板书),小数点相当于往哪边移动?(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会有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 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l000 倍.(板书)3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在书上补充完整)4强调: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 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 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 倍.5
39、练习:P45 做一做小结: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 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 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 倍.教学后记教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 倍、l000 倍。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 倍、100 倍、1000 倍。2难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要在数的左边用“
40、0”补足。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3、5.24 要扩大 10 倍,小数点向()移动()位,得()。4、把 42.7 写成 0.427,小数点向()移动()位。5、说说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6、如果把3 扩大 10 倍,100 倍,1000 倍应怎样列式?得多少?7、如果把5000 缩小 10 倍,l00 倍,1000 倍应怎样计算?各得多少?二、新知学习师: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数扩大倍数要用乘法计算,把一个数缩小倍数用除法计算,我们今天应用学过的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
41、倍,100 倍,1000 倍,只要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就可以了。怎样移动呢?(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1、教学例2(1):把 0.07 扩大 l0 倍、100 倍、1000 倍,各是多少?提问:(1)把一个数扩大倍数用什么方法计算?(用乘法计算)(2)怎样列式?(把 0.08 分别乘以 10,100,1000)板书:0.0710 0.7 0.071007 0.07100070 (3)根据学过的规律,应怎样移动小数点?启发学生分别说出移动的位数及得数。(板书)(4)为什么 0.07 1000 得 70?(因为要扩大1000 倍,需向右移动三位,而原数只有两位小数,还差一位,所以要在右边添
42、一个0,补足数位。)(5)0.07 1007,为什么向右移动两位后得7,而不写成007?引导学生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后,不是零的最高位前面的零必须去掉,如0.07 扩大1000 倍得 70,而不能得0070。(6)小结式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要把一个数扩大10 倍、100 倍、1000 倍,只要怎样就可以了?(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就可以了)练习:P45 做一做 1 2、教学例2(2):把 3.2 缩小 10 倍,100 倍,1000 倍各是多少?(1)思考一下,把一个数缩小倍数应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应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解决?板书:3.2 100.32 3.2100 0
43、.032 3.210000.0032 (2)说明:3.2 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整数部分没有了,用0 表示,所以在小数左边还要添一个0,表示整数部分是“0”。启发学生说一说,为什么3.2 10000.0032?从而强调,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左边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左边用“0”补足,缺几位就补几个“0”,再点上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也没有了,因此小数点左边还要添一个“0”,表示整数部分是“0”,所以 3.2 缩小 1000倍得 0.0032。(3)练习:P45 做一做 2 3、总结性提问:(1)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的方向根据什么?(2)小数点位置移动的位数由什么来决定?(3)应用小数点移位规律
44、时应注意什么?4、教学例3(1)阅读课文,自学(2)做一做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一教学后记教学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课时1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2.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2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出示 4 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二、自主探究把上面的数据改写
45、成以米为单位的数1、80cm=()m(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2、1 米 45 厘米=()米(1)尝试(2)交流1 米 45 厘米,1 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 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 米作整数部分,45 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 厘米 0.45 米,因此 1 米 45 厘米 1.45米(3)理解 1 米 45 厘米表达
46、的意义(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三、实践应用第 50 页“做一做”(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四、课堂总结教学后记教学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课时2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2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3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2难点: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一、生成情境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
47、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80 厘米 80100 0.80 米 0.8 米或者:80 厘米 80/100 米 0.80 米 0.8 米二、自主探究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2、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3、从左至右是低级化高级,那么从右至左呢?90 厘米 0.9 米,0.9 米 90 厘米4、0.9 米 90 厘米是怎样换算出来的呢?(1)学生独立思考(2)交流 0.9 米化成多少厘米,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应该是乘以进率100,因为 1 米 100厘米,也就是说1 米相当于 100 厘米,那么0.9 米是 100
48、 厘米的 90/100,因此,0.9 米 90厘米5、学习例2(1)学生独立阅读(2)0.95 米()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3)0.95 米的意义可以理解为9 分米加 5 厘米,合起来就是95 厘米也可以用0.9510095 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6、想一想:1.32 米()厘米(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2)全班交流(3)1.32 米 132 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7、对比总结:对单位的改写,我觉得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三、
49、实践应用:第 50 页“做一做”四、课堂总结教学后记教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课时1教学课时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重点重点、难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难点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根据要求把245600985 改写成近似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省略百万位后面的尾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四舍五入到百位是()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例如,量得小明身高是0.984 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0.98 米或 1 米。求
50、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数。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学习新知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出示例 1:0.984 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可以怎样表述?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 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l,是 4 以下的数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