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20225192944).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5147149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37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2022519294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2022519294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2022519294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20225192944).pdf(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观潮学习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学习重难点: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自有介绍钱塘江大潮的情况。师予以补充归纳2、出示板书:观潮齐声齐读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提出读书要求:自之轻声读课文,标出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文章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3、看看 25 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一自然段与下文是什么关系?(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总分关系)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出示

2、生词,读准字音2、分析字形3、词语解释:天下奇观、若隐若现、人声鼎沸、浩浩荡荡、风号浪吼四、讲读 1、2 段1、自由读 1、2 自然段,说说你读了什么?2、3-5 分钟自由学习后,师生以提问待检测。(1)自古以来人们怎样评价“钱塘江下浪潮”?(2)“奇观”是什么意思?(3)观潮最佳时间、地点是什么?(4)来到这里人们看到了什么?大家心情如何?(5)指导朗读,读出景色的美丽。五、全课总结如此壮观的景象是以怎样的姿态展现的,下一节课继续学习。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2-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观潮的景象的?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3、

3、导入 34 自然段。二、观看插图,感受壮观看看画面,感受这一天下奇观。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2、合作学习提示:a、钱塘江大潮给了你什么印象?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b、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3、组建合作小组4、组内合作学习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展示描述的情景;c、感情朗读。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

4、练习。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师读生听: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3感受壮观,激发背诵兴趣。1)、出示

5、画面,激发背诵兴趣-3-2)、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五、学习第五自然段1、潮头过后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2、找出大潮壮观的词语。3、指导朗读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1、积累词汇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2、运用词汇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6、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3、师生共同评价七、全课小结文章按时间顺序先写潮来之前,次写潮来之时,再写潮去之后的情况,最壮观的是潮来之后的情况,课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来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八、布置作业背诵 3、4 自然段。九、板书设计、课 后 反 思-4-2、雅鲁藏布大峡谷

7、教学目标: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二、初读,感知全文1 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2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3 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4 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5 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壮丽(2

8、自然段)奇异(3-4 自然段)三、再读,感悟全文1齐读 2 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米 长 5044米平均深:2268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4齐读 3-4 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

9、读5 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四、全文总结本文作者以简练、优美的文笔描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表达了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六、布置作业-5-七、板书设计3、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教学重点1 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

10、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 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3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难点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1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1自学生字词。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3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三、检查自学效果课 后 反 思-6-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

11、己读的感受。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巴金 本文是 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 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 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六、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七、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18鸟的天堂第一次 大榕树第二次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一、引入:1、同学

12、们,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 想象:群鸟),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1、出示课文(12-13 自然段的内容)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想象“群鸟纷飞”帮助理解。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

13、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4、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7-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7-8 自然段的内容)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 7-8 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

14、记号。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班级交流。(树大、美)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帮助学生理解。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帮助学生理解。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有风吹过。)2、理解。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指名读 7-8

15、 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 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齐读。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学生写广告词。学生设计,组织交流。五、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六、小结课文: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七、布置作业八、板书设计课 后

16、 反 思-8-4、火烧云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吧!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同桌互读,自学生字、生词2、读通句子,难句反复

17、读几遍,读通为止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三、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10、让学生说出

18、课文中描写火烧云的哪些形状,并试着表演出来。11、找一种你感兴趣的形状说说它的变化过程12、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13、练读:要求读出火烧云迅速变化的紧张感(一会儿,忽然,一转眼)-9-14、同桌互读指名读,评议齐读。15、自由读第 7 节,火烧云形状特点,可用哪个词形容?四、指导朗读,培养语感五、想想说说,课外延伸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六、布置作业:背诵感兴趣的部分七、板书设

19、计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体验身边的自然美,感受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学习写写景的作文,积累有关的对联3、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景物的观察、发现、探究的能力。重点难点:1.写景作文的指导2.把景物写具体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旧知,激情导入同学们,本组课文的作者带我们一起欣赏了许多大自然的奇观,使我们倍受感染,产生了拥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学们,你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经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板书:口语交际介绍一处自然景物。课 后 反 思-10-二、启发谈话,拓展思路同学

20、们在生活中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能接触大自然,发现哪些奇异的景象?哪一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学路上,小河边、树林中、田野中会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情景,)三、读要求,名思路1、读语文园地的第18 页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哪些要求?1)讲清奇特之处;2)说明怎样形成3)边听边问、边补充边讨论2、根据要求,按什么顺序介绍最好?重点是什么?1)先介绍是什么?2)再介绍怎么样?(重点:有序、抓奇特之处、具体形象)3)怎样形成的?4)自己的感受二、学生个人准备(确定好内容,整理好思路,重点内容自己小声说说)三、四人小组交流(组内轮流叙述,相互补充,指点,推荐最好的)四、

21、班内试说,大家评议(请一名自告奋勇的同学演示,师生共同评议)1、教师小结:同学们能将自己周围的自然景物的奇特秀美展示给大家,可见同学们对周围的景物还是留心观察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你们的发现会更多,对自然的情感会更浓,口语交际的能力会更强。2、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物第二课时一、谈话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口语交际,看得出大家不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把自己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了,做得很好。你们愿意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吗?这次作文就要大家写一处景观。(师板书:写一处自然景观)二、明确这次习作要求、请同学们读课本页的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次习作有哪些要求?、找同学说要求师生共同交

22、流,得出结论:这次习作要求共有四点:(1)写一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身边景物均可。(2)突出一点奇特之处。(3)按一定顺序写。(4)具体生动。三、指导习作1、先说说准备写什么景物、哪一处景物,可以选择口语交际时说的景物来写。-11-2、选择的这一处景观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给你印象深,令你喜爱。3、要突出奇特,可以从哪些方面写?按什么顺序写?教师引导回忆观潮是按照潮来前 潮来时 潮头过后的顺序写的。描写潮来时的景观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火烧云一课作者从地面的景物、颜色、形状三个方面写出了它的奇特之处。4、指导重点部分的写作:想

23、想你所写的景观,准备重点写几方面去写?学生思考后指名说说。四、作文指导学生自已写,教师指导巡视,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随机点拨。五、作后指导请几位同学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修改。第三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2、读读背背:自己练习读诗句。指名读。想一想:四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男女生比赛读。背诵诗句。抄写诗句。三、

24、趣味语文1.出示对联2.了解对联的来历3.了解对联的读法-12-4.了解对联的意思上联: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不喜欢读书。下联:年纪大了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惜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这幅对联告诫儿孙,后辈要好好珍惜时间,趁早读书。5.出示回文句。(1)读法。(2)出示类似的语句进行练习。例:清心明目四、全文总结五、布置作业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1借助

25、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准备a)橡皮泥。b)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题西林壁-13-一、导入(师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 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

26、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二、学习课文(一)解诗题,知作者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二)抓字眼,明诗意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7、(作者)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 _ 看到 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

28、)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三)多诵读,悟诗情多诵读: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14-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2四人小组表演悟诗情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 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

29、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三、总结师:题西林壁 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四、作业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第二课时游山西村一、复习导入1、背诵题西林壁2、说说题西林壁这首诗给人的启示3、过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对我们人生有启迪的诗游山西村二、学习课文1)知作者:陆游,字务观

30、,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他的诗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间或质朴清新。游山西村于乾道二年春作于山阴。山西村是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小村庄。2)学习诗文,理解感悟读诗,借助拼音读准读通两人互读,指名读,检查朗读,并知大意(写农村喜获丰收,欢悦待客的景象)再读,学生讨论交流,根据注解和字典弄清词句的意思,师予以补充。(不要笑话农民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之年,他们全以丰盛的菜肴招待留下来的客人。走过一座座青山,经过一条条小溪,怀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默读,

31、从诗文的词句中你有什么体会?-15-(足,莫笑,丰年,让人感到农家人的喜悦、热情、好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寓有哲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这种感觉,能举个例子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好像没有希望时,却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带来新的希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的感悟:只要不惧困难艰险,勇于开拓进取,就一定会达到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体会情感。(练习背诵)一、小结学法学习古诗主要的方法就是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欣赏。需要注意的是古诗文字词的内涵深刻,要仔细体会,才能深入理解,另外有些古诗文的词义和现代文有不同,注意要弄清楚搞

32、明白。二、全课总结三、布置作业:背、默古诗。四、板书设计6、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教具准备1实物展示台。2学生准备水彩笔。3爬山虎实物。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教学过程:课 后 反 思-16-一、出示实物,引入: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

33、由读课文。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读书要求:1、自学生字词2、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三、反馈读书情况。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2这篇课文先讲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再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最后讲爬山虎脚的特点。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五、感情读课文第二课时【学内教容】: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

34、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一、请同学们看实物。1、你看到了什么?2、有什么特点?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

35、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9、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17-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a、脚的样子;b、脚的形状;c、颜色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

36、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

37、一脚一脚往上爬的”。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五、发散思维。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2你要

38、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课下写写它们的特点,好吗?六、板书设计:爬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山特点样子:像,像,(细丝)虎颜色:嫩红(灰色)-18-的脚爬触巴拉、贴(牢固)7、蟋蟀的住宅【教学目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练习写一个小动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

39、随遇而安的精神。、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抓住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师:蟋蟀会有什么样的住宅呢?作者怎样描述蟋蟀的住宅呢?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二、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1、填写生字表。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逐个生字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们找出每个字字音字形方面的特点,加深记忆。比如:“骤”字左边是“马”,右边是聚会的“聚”,“马”和

40、“聚”合在一起就是“骤”,读课 后 反 思-19-作“zh u”,不能读“j”或“z u”。1、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课文。2、讨论词义,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三、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1、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逐段进行理解,也可以找同学说一说各自然段的内容。分析个自然段的内容,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2、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第一段(第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出名的原因之一。第二段(第第自

41、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第三段(第第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四、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导语蟋蟀这种小动物很多同学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蟋蟀的住宅,也就是蟋蟀的巢就不是人人皆知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很小就很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他对蟋蟀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有条理地介绍了蟋蟀的巢穴,用他的话讲就是蟋蟀的住宅。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布尔很喜欢蟋蟀,并把蟋蟀当作他的朋友对待。那么,蟋蟀是以什么而出名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主要是以住宅出名。)板书:住宅二、学习第二段1、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

42、讲蟋蟀住宅的特点,每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这一段主要是从选址、工具和洞内外三方面讲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板书:选址工具洞内外2、这是蟋蟀住宅很明显的特点。我们一边读书一边分析蟋蟀住宅的这些特点。板书:特点3、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20-4、课文中讲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板书: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5、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

43、奇呢?蟋蟀盖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住宅,所以令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板书:柔弱6、这也是蟋蟀吸引作者关注的地方,所以作者决定要研究它,请同学继续读书,看一看住宅内外的情况怎样?7、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因为蟋蟀盖房的工具,只是简单的四只脚和钳子,所以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那么平坦、清洁、干燥、卫生的住宅,所以可以算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了。“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这句话出现在这一段的最后,起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有

44、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蟋蟀辛勤劳动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三、学习第三段1、请同学默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的,课文是怎样写的?板书:住宅建造2、这一段从建造时间、怎样建造和整修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板书:时间建造整修“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这是蟋蟀盖房子的时间。板书:十月3、蟋蟀工作很辛苦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第、自然段,找出写蟋蟀盖房动作的句子,并划出动词,体会蟋蟀盖房的艰难与辛苦。板书:扒搬踏推铺4、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没有满足,它又做了什么?整修。对,蟋蟀是怎样整修的呢?板书:长时间加深

45、加阔学习了蟋蟀建造住宅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蟋蟀持之以恒,认真工作的精神。四、指导学生朗读全文这篇课文是写小动物的,作者并没有蟋蟀盖房子的体验,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形象、具体、逼真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书。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作者通过对蟋蟀盖房子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样好。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我们应该学习什么?下节课继续学习。-21-五、作业1、朗读课文。2、观察一种小动物。第三课时一、总结全文,归纳主要内容蟋蟀的住宅主要讲的是什么?蟋蟀的住宅主要描写了蟋蟀挖掘、建造巢穴的事。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巢穴比喻为住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很形象,能引

46、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师: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师: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的住宅写得这么详细具体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样观察有什么好处?二、朗读全文,体会拟人句课文中不少地方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请同学朗读全文,找出以上词语,并讨论这样写的好处。三、巩固练习,写一篇小动物的作文这种练习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注意它是什么样的,它的眼睛、嘴巴、爪子等有什么特点。然后再把这些特点生动、形象地描述下来,也要写它的活动情况。教师指导这种练习时,可以先请同学读一篇习作例文,然后再进行习作指导,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板书设计】、蟋蟀的住宅选址:

47、排水优良、温和阳光(不随遇而安)特点:外部:向阳、隐蔽、干燥、弯曲、有门、有平台(工程伟大)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时间:秋天动工建造 方法:扒、搬、踏、推(不辞劳苦)整修:冬季不断整修要求:平整、光滑、干燥、舒适 8、世界地图引起的发现课 后 反 思-22-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法布尔

48、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二、初读课文说说初读课文应该做什么?1标出自然段,画出认读的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2再读 画出不懂的问题。三、反馈自学情况1读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2按自然段读课文。3提出不懂的问题。四、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1分组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的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2反复读第五自然段,

49、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五、1.师: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请你快速的读读第七自然段看看魏格纳是怎样进行推理的。2.指导朗读,读出魏格纳那种执着的精神和发现证据后高兴的心情。理解魏格纳是如何进行推理的。六、出示课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七、魏格纳为什么能在一张平平常常的世界地图中发现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八、留作业: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23-2课下去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九、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知识

50、与能力:(1)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3)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中感受新奇,感受快乐,学会观察方法,养成观察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观察,能发现细心观察,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愿意积累,养成积累习惯。【重、难点】1、重点:能清楚明白地交流所观察内容及感受。2、难点: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教具学具】准备“爬山虎”,提前布置学生观察感兴趣的事物。【教学方法】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