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聂鑫森的小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聂鑫森的小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说专题训练-聂鑫森的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往事悠悠聂鑫森三伏天。铁匠房热得像蒸笼,帆布工作服湿得没有一根干纱,到了下午三点钟,对不起,熄炉。我们把八仙桌抬到柳阴里,浇沸一大铜壶茶,喝茶、聊天、歇凉。谭师傅高喊一声:“晓石兄,回来了没?”晓石答应一声,捧着把京胡出来了。茶早给他泡好,琴师是怠慢不得的。他拉京胡,使长弓子,大开大合,也使短弓子,回转多姿,内行说他弓法指法都不错。晓石端坐好,把好琴,试试弦,调调音,然后问:“谭老板,哪一出?”我们笑了,只有名角才称“老板”。谭师傅矜持地站起来,说(用京腔不伦不类的普通话):“西皮原板,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晓石的头拗了拗,一甩弓,
2、拉起来。“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晓石的琴果然不同寻常,傍得很严实,谭师傅唱到吃力的地方,琴声一托就上去了。忽然有人喊了一声:“好地道的琴!”我们转过脸去看见了他,一个快六十岁的老人,个子不高不矮,腰板很直,但脸色很黄,着件香云纱长袖衣。见我们愣地望着他,忙说:“得罪得罪。兄弟从外地来,在街上乱转,听见琴声就追来了。”晓石忙搁琴、拱手,说:“请坐请坐,我们在闹着玩。”晓石待来人坐下,自己也坐下。“老人家,冒昧问一句,您好像是梨园中人。”来人点点头,说:“我从北方来,在梨园中混了好些年。”“哪一行?”“老生。”“哦,幸会。我名叫霍晓石,拾破烂的;他们都是票友,谭师傅、杨师傅、小关师傅,做铁匠。”“晓石
3、兄弟,您的弓法指法有力量有气派,每个音都拉得鼓起来,功夫下得很深啊。”晓石笑了笑:“过奖了。老人家能否唱一段,弟不揣浅陋,愿为您操琴,好吗?”来人脸上现出凄苦的神色。他最终应允,说:“唱捉放曹中陈宫的一轮明月照窗下,好吗?”“好,很有味的一段。”晓石的脸骤然一笑,往日的病容即刻逝去了。来人站起来,在晓石的琴声中,苍劲而愤怒地唱:“一轮明月照窗下,陈宫心中乱如麻”此刻,除了细细的风拂来,除了河上偶尔响起的槽声,就只有这唱腔和琴声了。谭师傅一杯茶端在手,既不喝,也不搁下,痴醉。杨大锤嘴巴张得老大。我听人说过戏,知道这捉放曹是谭派的拿手好戏,没有扎实的功夫是唱不下来的。刚唱完,来人立即说:“晓石兄弟
4、,我能唱下这一段,真亏了你的琴,慢下坠,快不慌,坐得住尺寸,好得很。”晓石忽然问:“敢问尊姓大名?”“贱姓余,名少菊。”“哦,久仰,久仰。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余少菊坐下,神色黯然,顿了一阵,才说:“有家无家,到处走走罢了。”“若不嫌弃,就住我家,谈谈戏,也是快活事。”“在我们这里吃饭,只是菜不好。”我说。谭师傅点点头。杨大锤嘴角扯了几扯,终于想说什么而没有说。谭师傅从口袋里掏出五块线给我:“去称两斤肉,买瓶葡萄酒,余老板是难得来的稀客。”余少菊在晓石家住下了。黄昏,乘凉、喝茶、闲聊,听余少菊唱京戏,晓石操琴,他俩每每在一段下来后,津津有味地谈戏,我们插不上嘴,只有听的份。河水轻柔地拍着堤
5、岸,夜很静。余少菊一住就十天。睡在晓石家,吃在我们这里。每餐总得有点荤腥,才好看。谭师傅手头紧了起来,他乡下有老娘、老婆和三个孩子。我虽然没有家室,却是个一级工,每月才三十元,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我把睡梦中的杨大锤摇醒,想找他借钱。“做什么,吵死人了。”“细点声音,借我二十块钱,过两个月还你。”“我没有!”“没有?”“有也不借。霍晓石留人,倒要我们管饭,什么东西!”杨大锤暴怒起来,吼得惊天动地。第二天,余少菊突然要走。正是黄昏,夕阳如血,余少菊朝我们拱拱手,穿过河街,走到正街上,然后消失在人流里。这一夜,晓石没有来喝茶,谭师傅也没有叫他。晓石不好意思来,他把京胡卖了三十元钱,给余少菊买了火车票,
6、其余的作为余少菊旅途的用费。晓石再没有哼过京戏。过了不久,晓石突然病了,病得起不了床。当我们把他送到医院时,医生问:“记账单?”“他没有单位。”“先交六十元住院费。”我摸出三十元,谭师傅抠出仅有的十元,杨大锤爽快地说:“其余的我来。”他甩出了二十元。晓石得了肝癌,已经到了晚期,拖延了一个多月,死了。又过了好些年。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中年人,找到我们,恭敬地说:“我是余少菊的儿子,父亲临死时说诸位帮助过他,要我一定来感谢诸位。这是还晓石先生的京胡,正宗货,两百多元一把的。这是还三位的钱,每人一百元。”谭师傅缓缓地说:“晓石先生死了,京胡你带回去。钱,我们不缺。我们只认识你爹,并不认识你。伙计,开
7、炉打铁!”谭师傅从呼呼直蹿火苗的炉里夹出一坨红铁,小锤一指,我和杨大锤就抡起大锤疯狂地打起铁来。吭咚!吭咚!(有删改)链接材料:他始终独守一角,不舍自己的艺术初衷,实践自己的审美追求,以漫长的时间大量的篇幅,塑造了一大批具有古典崇高精神的人物形象,让他们以动人的品格情操展现人世间的真善美,表达出作者所理想的世风和人格。他善于在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中,对风物情境略事渲染,却以人物的命运作为至关重大的核心,赋予他们富有传奇的生平,起伏跌宕的故事,出乎意料的结局。(摘编自野莽聂鑫森的古典情结)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霍晓石琴艺过人,余少菊唱功高超,他们彼此欣赏互为
8、知音,文中描述的“余少菊唱京戏,晓石操琴”场面和谐温暖。B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由霍晓石余少菊的对话可见二人谦雅稳重,从杨大锤的吼叫可见他简单直率。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不多却耐人寻味,如“河水轻柔地拍着堤岸,夜很静”,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人物心理。D野莽认为聂鑫森善于将“风物情境”的描写置于“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中,小说中唱戏情景的描写即体现了此特点。2小说中多处运用伏笔,请结合文本任选三处简要分析。3小说表达出聂鑫森哪些“理想的世风和人格”?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梅子黄时雨聂鑫森梅子黄时,雨也就特别多。这时节的雨,下得绵长,下得滞闷,古城笼在
9、一片烟雾里,苍灰的城墙,老旧的街巷,越发显得没有生气。麻石路面上响着木履铁齿的嗑嗑声,斗笠或油纸伞浮在空中,匆匆地来去,照例看不见人脸;人力车前面拉下黝黑的雨布,车夫弓着腰急走,草鞋踩得水花四溅。似乎所有的笑声、话语声,都死在这雨中了。城门上刚贴不久的处决犯人的告示,墨写的字和朱红画的“”,化作细细的凝重的水线,缓缓地往下滴,恐怖地阴着一张恶脸。城中做纸伞的店铺因黄梅雨的降临,倒是有了些许活力,一柄柄散发着桐油香的纸伞撑到雨中去,银钱伴着雨点的声音,叮叮当当响在柜台上,很中听。城东头有一条破旧的小街,叫荒街子。城墙在这地方坍塌了一大块,坍塌了也没有补砌,龇牙咧嘴,有马车和驴车出入其间,让人觉得
10、是被吞入一只巨兽的肚中。城外是野郊,凸着一大片乱坟岗子,有的有碑,有的无碑。荒街子其实称不上“街”,七八户人家,歪歪斜斜几栋旧屋。赖子健的“晴坊”就开在荒街子的顶头处。“晴坊”是一井伞铺,大约是这名号的不切,以及这地理位置的偏僻,生意自然不如城中那些伞铺的好。“又是雨,又是雨,就没有个天晴的时候。”赖子健端着一把小茶壶,皱着眉望着街,愤愤不平地说。“堂叔,开伞铺的还怕下雨?年头下到年尾才好呢。”答话的是一个二十二三岁的后生,他正在往伞骨上穿线。脸很白净,细眉,唇很薄,带点女相。“丙生哥,你又讲大话。平素你对我讲,做伞有什么意思,一天不得一天完。”坐在丙生身边的是赖子健的独生子小执,他正往糊好油
11、纸的伞上,用笔蘸着墨,画兰草、竹叶,笔头很利索待干了,再上桐油,然后晒在太阳下。他听到丙生答话,转过脸,说出这些话来。“没意思?丙生,自你爹娘死后,我把你接来学手艺,将来靠它安身立命。要好好做人。”赖子健板着一张脸,训了丙生几句。丙生勾下头,忙着去穿针,不知怎么弄的,针尖忽然刺到指头上,渗出一点猩红,忙把手指头吮到嘴里,眉头皱得很难看。“唉,天雨也愁人,天晴也愁人,什么世道!”赖子健呷了一口茶,把茶壶重重地搁在柜台上。雨还在下,先是绵软,尔后有了沙沙的声音,又密又急,街面上的石板亮得发青,飘袅起一小团一小团的雾,寒气也似乎加重。快黄昏了。小执走到厨房里去做晚饭,丙生收拾好工具,准备上铺板,赖子
12、健依旧呆呆地坐着,捋着稀疏的短须,脸面竟浸上一层悲戚来。就在这时,荒街上匆匆走来一个瘦长的人影,湿漉漉地飘到店里的柜台前来。“老板,借光避一下雨。”赖子健猛一抬头,不由得轻轻“哦”了一声。站在面前的人四十多岁,戴一顶礼帽,着一身长衫,眉粗黑,且长,直插入鬓,鼻梁很高,口阔。他“哦”一声,并不是因为认识,而是不认识,但又仿佛认识了许久似的。“我们要关门了。”丙生啜着嘴说。赖子健一拱手:“请进。请脱下湿衣服,给你烤一烤。”“谢谢。”来人眉毛一挑,现出一脸的英气。赖子健对丙生说:“关铺面。”又对厨房里喊道:“多炒两盘菜,热一壶酒,有客!”来人也不客套,脱下湿了的衣、帽,交与丙生,丙生接过拿到厨房去烤
13、。煤气灯点起来了,拼噬地响得欢快。赖子健和来人坐到柜台里的小桌前,彼此久久打量,一如久别的亲朋。“你可是从城外来?”“是的。去看一个死去的朋友。”“可有碑石?”“无碑,无字,可石朽而他不朽。”“哦。佩服。”酒和菜陆续摆上了桌子。赖子健对来人说:“这是我的侄子丙生,这是我的儿子小执。”来人笑了笑:“后生可畏。今日因雨而得识你们,也是一件很有意味的事。”“来,喝。”赖子健端起酒杯,和来人的酒杯碰了一下,便一口干了。赖子健又给来人斟上酒,问道:“荒街子店铺七八家,不知为什么独入敝舍?”来人又是一笑:“晴坊二字我一见便觉亲切,夜雨如磬,盼晴心切,离伞家的原本含义相去甚远,因此就直奔贵店。”“哈哈。”赖
14、子健爽快地大笑。来人夹了一筷子鸡蛋丝,问:“老兄不知我是何人,何故相邀?”赖子健端起酒杯,微微一笑:“进店而不买伞,只说避雨,可见不俗。”两人说话间,丙生一会儿看看堂叔,一会儿看看来人,然后又紧扒几口饭。只有小执听得入神,饭也不吃,菜也不夹,他觉得今晚太有意思了。吃完了饭,丙生把烤干的衣、帽拿来,来人穿戴好了,说:“谢谢你们的款待,我该走了。”“慢。”赖子健顺手取下一柄油纸伞,递给来人,“夜长路远,风雨相摧,请收下这菲薄的赠品。”来人接过伞,忽然眼睛一亮,他看见了小执画兰草、竹叶的那支毛笔,便放下伞,说:“我留两行字,以作纪念吧。”他走过去拎起笔,蘸了蘸墨,在一方皮纸上沙沙写道:赖有晴坊团圆伞
15、,何愁歧路风雨天。“好!”赖子健高喊了一声。意蕴独特,字也潇洒,行书带隶味,很见功力。来人拿起伞,走到门边,又回过头来,然后拱拱手,走到门外去。“咔叭!”伞撑开了,竹栓清亮地响了一声。赖子健急赶出去,朦朦胧胧见一个人影走向夜的深处,不由得狠狠地发了一回呆。走了!不知道来人姓什么,叫什么,做什么,这一切似乎并不重要,赖子健只记住了这个时刻,永远也不可忘却。这一夜,赖子健躺在床上,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他捧着那方皮纸,细品那两行字的笔意,怔怔地。小执睡得很香。和小执同睡一床的丙生,闭着眼,其实毫无睡意,浑身燥热,尔后好容易睡去,又做了些稀奇古怪的梦。黄梅雨季终于过去,太阳像憋久了,忽地发出灼人的光热。
16、古城人开始晒霉了。一日,丙生从城中心归来,进店就喊:“堂叔,看报,那晚来的人原来是个共产党,正法了!”赖子健接过报纸,细看那照片,果然是他。名叫殷天宇,共产党的县委书记。“堂叔,快去警察局。”丙生兴奋得一张脸通红。“叭!”赖子健猛地给了丙生一个耳光,然后把报纸撕了个粉碎。“谁乱讲,我宰了谁!”丙生捂着张脸,缩到店铺后面去了。又过了几天,店中突然闯进一伙警察,里里外外搜查个遍,然后把赖子健带走了。每隔十日,小执去探一次监。趁着无人,小执问爹:“爹,你是共产党?”“不是。”“那你何必不交出那纸片,让人保释出去。”“蠢总,有人告了我,说伞铺是联络站,那纸片是联络暗号。老殷虽然死了,我不能图活着乱讲,
17、那样做人太没意思。爹死也无怨,虽然只和老殷这样的人,在一起喝过酒,说过话,萍水相逢,却有如深交。你准备收爹的尸骨吧。纸片在你要记住。”小执抱着爹大哭了一场。果然不久,赖子健被处决了,报纸上说他是“共产党地下联络站负责人”。小执将爹的尸骨埋在野郊的乱坟岗子中。丙生忽然失踪了。听说后来被杀死在城西的湘江边。那晚,他从妓院喝过花酒出来,就糊里糊涂地死了。小执依然做伞。后来讨了老婆,生了儿女。许多年过去了。乱坟岗子成了古城的一处景致,有了花圃,有了亭台,有了一个烈士陵园。里面凸着三座石砌的坟台,一座是殷天宇的,一座是樊之的(殷天宇那年雨天到乱坟岗上去看望的就是他了),一座是赖子健的。荒街子也变得繁华起
18、来,一色的新店铺。赖小执早从伞厂退休了,领着儿女开了这牙个体伞店,专制作古香古色的油纸伞,深受游人喜爱。依然叫“晴坊”。两边多了一副对联,是殷天宇的手迹放大后制作的:赖有晴坊团圆伞,何愁歧路风雨天。檀木,金漆,古雅,别致。市党史办的同志,要在伞铺门前树一石碑,上写:中国共产党湘潭县县委地下联络站旧址。并为小执另建了一处店铺,高大、堂皇,很有气派,以和这旧址兑换。小执默默地坐在柜台内,端着把小茶壶,呷一口茶,说:“碑不要立,店我不换,我清楚我爹,他地下有灵,也会赞成我这样做的。”小执仍喜欢在糊好纸的伞上画兰草、竹叶。闲时,还喜欢讲爹和殷天宇的那段奇遇。嗨,梅子黄时雨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19、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语言清新淡雅,多用短句,尤其在对话中,读来简洁明快,很有感染力。B小说情节多是平常小事,善用意象,以小见大,既有力地刻画人物,又深化主题。C小说第二段中,社会环境描写渲染强烈时代气息,自然环境描写则为殷天宇上坟埋下伏笔。D小说题目也是线索,既自然引出做伞,又自然引出躲雨,推动情节发展。5下列对赖子健款待殷天宇这一情节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赖子健开始就猜出了殷天宇的身份,只是看破不说破。B殷天字理解赖子健的人格和品质,二人心有灵犀。C因为对“晴坊”的解读,赖子健引殷天宇为知音。D赖子健睡不着,细品笔意,侧面写出其并未真正明白殷天宇的用意。6小说结构谨
20、严,有些情节看起来突兀,实则处处伏笔,请以丙生告密为例,结合全文分析。7小说划横线句子言简意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玩家聂鑫森吴昌开着崭新的宝马车,行驶在铺满晨光的乡村公路上。此行去青山桥杨家村,那里新建了一个钓鱼基地。昨晚睡前,他习惯地翻翻报纸,副刊上有一篇散文写到它,那些美丽的文字把吴昌的心挠得痒痒的。在古城私企老板中,40岁出头的吴昌还算不得头面人物,尽管他拥有一家两千人的服装制造厂。但在玩家圈子里他名声很响,因为他是个正经的玩家。吴昌玩得很雅, 其一是玩瓷,也就是专项收藏古瓷器。唐盆宋碗、明壶清瓶,竟收了上百件,或从拍卖场拍得,或从古玩店
21、淘来。他当然吃过亏,吃一堑长一智,慢慢摸出门路,眼力自然练出来了。谈起四大名窑、釉上彩、釉下彩、斗彩,他口若悬河,当行本色。他曾请城中古玩店好古斋的当家袁清来家鉴赏,袁清的目光冷冷地扫视一遍,说:“不错啊都是真货。”能得到袁清这句赞语,不容易!玩瓷之外,吴昌还喜欢钓鱼。古城郊外大小钓鱼基地他都光顾过。什么鱼用什么竿,下什么饵,他如数家珍,而且手感极好,浮子稍一颤动,他的手就会闪电般扬起,刚吞钩的鱼也就成了俘虏。他钓鱼,心里还有个小九九:顺带在附近的农家转一转,说不定哪天会发现一件“老器”。这就叫“捡漏儿”。一个小时后,汽车停在杨家村的一口大水塘边。水塘的左侧只有一栋青砖大瓦屋,是水塘主人的家。
22、一个60来岁的老人飞快地来到汽车前,对刚下车的吴昌说:“先生,欢迎你来钓鱼。请先到堂屋里歇口气,喝杯茶。”吴昌说:“好。好。”堂屋很宽敞,正面墙上挂着一个神龛,里面立着一尊白瓷观音像,造型极其优美;神龛下面摆着一张古旧的八仙桌,一边搁着一把上了年岁的太师椅。吴昌想:这户人家应该是有些来头的,一般农家不会有这样的家具。老人送来一壶茶和一个小茶杯。茶壶和茶杯都是瓷的,似乎还很“老器”。吴昌的心突突跳。他提起茶壶给小茶杯斟上茶,迅速地把壶扫视一番。壶是平常式样,上面有明人唐伯虎的一幅仕女图,笔墨很见功夫,题款是两句诗:“屈指三春是嫁期,几多欢喜更猜疑。”他记起这两句诗是清人黄遵宪的。明人唐伯虎的画怎
23、么会题上清代人的诗?他笑了,这壶顶多是个民国时的仿品。吴昌瑞起茶杯,啜了一口茶,呀,这竟是一只斗彩杯!造型轻灵俊秀,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色彩柔和,上面画着栩栩如生的牡丹和蝴蝶。这样一只杯子,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已逾20万,想不到,竟让他遇着了!吴昌说:“这把壶不错,有些年岁。”老人笑了:“当然。是祖传的,传了多少代就弄不明白了。这只杯子,是挖菜窖时,从土里偶然发现的,看着入眼,权用它盛茶。”吴昌放下茶杯,随意说:“老人家,给我找根钓竿,我钓鱼去。”老人说:“好。”吴昌在塘边勉强坐了两小时,一条鱼也没钓着,他脑子里想着那只斗彩杯。近午时他回到堂屋里,对老人说:“你给我用网打20斤鱼吧,空手而
24、返,老婆会笑话。”老人忙安排人去打鱼。“先生,你喝茶。”“谢谢。老人家,我很喜欢这把壶,你愿意出让吗?” “祖传之物,舍不得。”“我愿意出高价购买,你开个价!”老人似乎心动,犹豫了好一阵才说:“不能少于12万!”吴昌差点要喊起来:“土老帽儿,这壶是民国的仿品呀,顶多值两千元!”但他没喊出来,装出痛苦的神情,说:“太高了,太高了,8万!” “你真心要,10万,再不能少了。”吴昌咬咬牙,说:“10万就10万,不过,你得搭上这个小杯子,让我早晚配着对儿喝茶。”老人说:“这个杯子反正是白捡的,你喜欢就拿走。”吴昌从内衣口袋里飞快地掏出一张支票,签好名,交给老人。吴昌开着车喜洋洋地回到城里。今天捡漏儿,
25、应该是他玩瓷史上最辉煌的一笔。声东击西,暗度陈仓,妙不可言。他不想告诉城里任何人包括袁清。过了半月,他去省城博物馆,托朋友找瓷器专家“掌眼”。他没想到,“成化斗彩杯”是当今的仿品,只值几十块钱!吴昌傻眼了,谁给他下的饵呢?他后来打听清楚,报纸上那篇介绍青山桥杨家村钓鱼基地的散文,是袁清化名写的。那一刻,他什么都明白了,他去钓鱼,其实自己也成了一条被钓的鱼。(选自杨晓敏名家名篇笔记体小小说欣赏有删改)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情节设置悬念首现、引人入胜,叙述描写深得中国古典小说的趣味,尤其末尾处发现成化斗彩杯是仿品的描写虽出人意料但合乎情理,有凸显小说主题的
26、作用。B吴昌开着宝马行驶在乡村公路上,来到杨家村大水塘边的青砖瓦屋,走进厅堂看到古色。古香的陈设,这些环境描写为吴昌与主人公老人的活动提供了真实背景。C进屋喝茶的客气里实有讲究,不经意之间推进情节发展。从“有些来头”的摆设看,这里不是“一般农家”,再次暗示其中玄机。D小说语言通俗自然,虽没有华丽辞藻点缀。但写人叙事却很形象生动,如吴昌和老人做交易一段就综合运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手法,收惟妙惟肖之效。9在买到茶杯前后,吴昌的心理有哪些变化?试结合上下文揣摩分析。10小说刻画了三个人物,作者以“玩家”为题,你觉得谁是“玩家”。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上掉下个美人瓶聂鑫森初夏。上午十
27、点钟。天上鬼使神差掉下个美人瓶,砸在一楼外玻璃阳光屋的平面屋顶上。先是“咚”的一声巨响;随即传来瓶子破成几片的声音;接着是屋顶玻璃裂开的声音,细细碎碎,清亮而绵长。这个住宅区名叫“和天下”,错落地立着十幢十八层的住宅楼。每层每家都有宽敞的阳台,只一楼没有,但统一建起规格相同的玻璃阳光屋,一家一间,春可听雨,冬可看雪。费用自掏,光平面屋顶的几块一厘米厚的玻璃就要四千多元。这间玻璃阳光屋是刘美娟家的。刘美娟退休了,成了一个越剧票友。丈夫老马上街买莱去了,她正在屋里一边拖地,一边哼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身后玻璃阳光屋的屋顶落下东西了,她惊叫了一声。刘美娟在惊悸之后,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立刻蹿出朝
28、玻璃阳光屋顶上看。掉下的是一个尺把高的美人瓶,细颈、削肩、玲珑身,碎成了八九块,屋顶的几块玻璃出现了长长短短的裂缝。她朝上面大声喊道:“谁往下扔东西了?砸坏了屋顶,给我赔!”喊了几遍,又骂了几遍,没有人作声,所有的阳台都静若无人。老马回来了,对妻子说:“叫什么,人家会承认吗?我去物业办公室查看监控。你歇歇,别累了。上面丢什么水果皮、纸屑子,不是一次两次了,非得讨个说法不可!”老马立即去了物业办公室。临近中午,老马才没精打采地回到家中。“是几楼哪家丢的?”刘美娟问。“监控摄像头的高度与二楼相齐,只看见一道白光从二楼以上的地方垂直落下来。”“你不是白走了一趟?”老马大声说:“谁说白走一趟了?这个单
29、元共三十六户人家,除一楼二楼外,我要把其余三十二户人家都告上法庭!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了他人的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好。这对大家也是一种警戒。”“可物业的利善和主任,是个老好人,劝我先别这样,要想办法尽量收缩疑似侵权人的范围,邻里之间最好不要对簿公堂,和天下要以和为贵。他说在业主微信群里可以开展讨论,迫使真正的侵权人站出来认错赔偿。下午,他会派人来拍摄现场,收集美人瓶碎片交给我们保管,然后在业主微信群发起讨论和评议。”刘美娟说:“这个利主任,人老并不湖涂,应该有妙法。闹
30、得邻里不和,我们也过意不去。”“和天下”微信群,蓦地热闹起来。由物业办公室权威发布了照片和文字:美人瓶垂直落下(说明并非有意抛掷物品),美人瓶砸裂了玻璃屋顶出现的裂缝(说明屋顶损伤情况属实,但还有完好的两块,理赔不过两千元左右),美人瓶的碎片全部找齐(应该是个老物件),还有刘美娟回忆当时受惊吓的短文,老马对高空落物的善意批评。在照片和文字之前,由利主任写了“编者按”,劝说侵权人以大局为重,勇于站出来,让非侵权人不致受到连累。跟帖很踊跃,对高空抛物的不文明现象严加斥责。一个星期过去了,侵权人仍然隐匿不出。微信群中,忽然贴出一位化名“自由落体”的中学物理老师的文章。他说这个美人瓶重量不足0.25公
31、斤,根据每秒9.8米的加速度计算,如果是从八楼以上的高度垂直落下,必会砸穿玻璃屋顶,导致屋顶崩塌,但现在只是破裂,瓶子只是碎成九片,说明坠物应自四楼至八楼之间掉落。九楼至十八楼的所有人家松了一口气,他们碰见老马夫妇,满面春风地打招呼。接着,又出现了自称“识物新语”者的文章我看美人瓶。说他常年工作于外地博物馆,是退休后来和儿子一家做伴的。他到老马家看了美人瓶的碎片,初步认定这是清末釉下彩珍品,如果没打碎,价值在二十万元左右。现在虽碎成了几片,仍可请博物馆的高级技师用金缮法修复,花钱不多,修复后仍可值两三万元。刘美娟问老马:“真有这么一个行家来了吗?我怎么不知道?”老马神秘地说:“是利主任邀请他来
32、我们家的,你到票友会过戏瘾去了,他来时,你不在。”又过了一个星期。老马在业主微信群发了一条消息,说美人瓶碎片被取走了,是这家的小孙子偷偷寻出家中老物件,在阳台边玩,失手掉下来的。砸裂的玻璃,已由家长按价赔偿,并表示了歉意。微信群中有人问这个人是谁?老马说:“哈哈哈哈,无可奉告。”(有删改)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直写美人瓶从楼上掉下,既照应标题,又引起下文。同时,对其声响的描绘很真切,给人一种现场感。B老马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当妻子说他找物业没用,白走了一趟时,他引用侵权责任法法律条文,表示要维权。C微信群出现化名“自由落体”的中学物理老师的文章,
33、为下文老马顺利解决“美人瓶事件”提供了前提和依据。D小说的结尾富有悬念,情节戛然而止,老马的话既维护了当事人隐私,又能够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余韵悠长。12关于小说中“利善和”这个人物相关内容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利善和”这个名字的命名特色鲜明,暗含了文章所揭示的中心主旨。B小说通过老马夫妇的对话介绍了利善和,侧面表现了其老好人的特点。C利善和亲自写“编者按”,劝说侵权人,体现了利善和做事认真负责。D为让小区邻里关系和谐,利善和让“行家”发帖解释并带他来老马家。13用“天上掉下个美人瓶”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4作者聂鑫森认为:“小小说不仅仅是一个压缩了的故事,也不只是
34、一个新闻事件的匆忙勾勒,我希望写出我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更希望通过强化其文化品格,倡导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和坚持。”请结合文章简要探究。参考答案:1、C“推进了情节发展”分析错误。文中交代“黄昏,乘凉、喝茶、闲聊,听余少菊唱京戏,晓石操琴,他俩每每在一段下来后,津津有味地谈戏,我们插不上嘴,只有听的份”,可知在这种氛围中,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活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觉得“河水轻柔”“夜很静”,因此这里的环境描写只能是反映人物的心理,与情节的发展无关。2示例:开篇写霍晓石出场,介绍他琴艺过人,“内行说他弓法指法都不错”,为后文余少菊被他的琴声吸引埋下伏笔;霍晓石邀请余少菊唱一
35、段时,“来人脸上现出凄苦的神色”,为后文余少菊“神色黯然”地自诉遭际埋下伏笔;霍晓石邀请余少菊住下,“我”和谭师傅做出管饭的承诺,“杨大锤嘴角扯了几扯,终于想说什么而没有说”,为下文杨大锤暴怒,拒绝借钱埋下伏笔。3示例:相互尊重的氛围:“我们”和霍晓石之间,霍晓石和余少菊之间,都相互尊重,谦逊有礼。扶危济困的道义:余少菊遭遇困厄,霍晓石和“我们”仗义相助;霍晓石生病住院,我们三人慷慨解囊。不图回报的品格:余少菊临死前嘱托儿子感谢帮助,谭师傅拒绝余少菊儿子的感谢。4、C“社会环境描写渲染强烈时代气息,自然环境描写则为殷天宇上坟埋下伏笔”说法不当。社会和自然环境描写都意在渲染压抑、痛苦、落后、恐怖
36、的时代气息,其中的告示属社会环境描写,为后文殷天宇去乱坟岗看望樊之的埋下伏笔。5D“侧面写出其并未真正明白殷天宇的用意”说法有误。根据之前赖子健感慨世道“唉,天雨也愁人,天晴也愁人,什么世道!”以及原文中他盛情相邀殷天宇及与其的对话“无碑,无字,可石朽而他不朽”“进店而不买伞,只说避雨,可见不俗”可知,赖子健当然明白殷天宇的深意,他开始就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6伏笔如下:为了挣钱,宁愿雨“年头下到年尾”,可见其自私。针扎了“眉头皱的很紧”,可见其内心软弱。小执揭发他“抱怨做伞不挣钱”,赖子健教育他“好好做人”,可见其好逸恶劳、贪图快钱。殷天宇“躲雨”,他说“要关门了”,可见其冷漠,对别人的痛苦没
37、有同情心。喊道“共产党正法了”,还催促堂叔“快去警察局”,人命不重要,重要的是挣钱,自私无情。7小执“不立碑、不换店”,既不图名,也不图利。赖子健不是共产党,但同情革命,乐于款待革命者,宁死保护革命者,不图名利。小执深受父亲濡染,并未供出纸条保父亲性命,更未拿父亲的死换取名利,也是绝对忠诚的革命群众。此句既彰显了赖子健及小执的古道热肠和牺牲精神,也侧面烘托出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主题。8CA.“悬念首现、引人入胜”错。小说开头“此行去青山桥杨家村,那里新建了一个钓鱼基地。昨晚睡前,他习惯地翻翻报纸,副刊上有一篇散文写到它,那些美丽的文字把吴昌的心挠得痒痒的”,是起因描写,没有设置悬念。B.“主
38、人公老人”错。小说主人公应是吴昌,老人只是次要人物。D.“肖像等描写手法”错。原文“谢谢。老人家,我很喜欢这把壶,你愿意出让吗?祖传之物,舍不得。老人似乎心动,犹豫了好一阵才说:“不能少于12万!” “你真心要,10万,再不能少了。”吴昌咬咬牙,说:10万就10万,不过,你得搭上这个小杯子,让我早晚配着对儿喝茶。老人说:这个杯子反正是白捡的,你喜欢就拿走。吴昌从内衣口袋里飞快地掏出一张支票,签好名,交给老人”,据此看出做交易一段没有肖像描写。9吴昌在开鱼塘的农家看到茶杯认为是古董,非常惊喜;钓鱼过程中想低价购得茶杯激动忐忑;谈价格过程中精心设计,以低于市场价买到茶杯而自鸣得意、兴高采烈;得知茶
39、杯是仿品后,惊讶、懊恼。10观点一:吴昌是玩家。他专项收藏古瓷器,对此非常痴迷,赏玩文物很有眼光;在与老人交易茶壶过程中,他精心设计,声东击西,从不露声色到出奇制胜,揣摩人心非常到位。观点二:袁清是玩家。他是好古斋的当家人,鉴赏文物的能力比吴昌更胜一筹;他善于揣摩人心,利用人性的弱点。他冷冷地夸吴昌收藏的都是真货,在报纸上写文章介绍青山桥杨家村,对老人堂屋家具的布置,对吴昌发现斗彩杯之后心理活动的准确把握等都可以看出。11、C“为下文老马顺利解决美人瓶事件提供了前提和依据”理解有误。依据原文“九楼至十八楼的所有人家松了一口气,他们碰见老马夫妇,满面春风地打招呼”等信息,应是使叙述产生波澜,缓和
40、了紧张的氛围,与下文顺利解决“美人瓶事件”没有多大关系。真正让事情得以顺利解决的是我看美人瓶这篇文章。12D“利善和让行家发帖解释并带他来老马家”分析不当。“利善和让行家发帖解释”,小说中并没有依据;带“行家”来老马家也只是老马自己这么说,有没有“行家”这个人物都是个谜。13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全文围绕“天上掉下个美人瓶”一事写了掉下美人瓶之后的处理情况。化用歌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风趣幽默,十分活泼,增添文章的趣味性。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4本小说主要叙写从高楼掉下美人瓶砸坏邻里家玻璃屋顶后处理的事情,它既是一个生活故事,又是一个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小说中的故事生活化,涉及的场景也生活化,退休老人、物业管理及周围邻居都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物。小说通过对美人瓶砸坏邻里家玻璃屋顶后的处理情况,揭示了小说“人以和为贵”的主题思想,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的是倡导大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和坚持。这体现了聂鑫森对小说的主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