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盘锦市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提要11.2 项目责任单位及法人代表简介11.3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简介21.4 项目建设目标11.5 项目区组成、规模与地点31.6 项目技术辐射层次、内容及规模31.7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41.8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1.9 投资效益及评价51.10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51.1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61.12 可行性研究结论7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92.1 项目背景92.2 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 市场分析14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164.1 项目区概况164.2 项目区蔬菜产业化现状174.3 建
2、设条件184.4 项目保证条件204.5 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的关系21第五章 场址选择、建设规划及产品方案225.1 建设场址选择225.2 主导产业及产品225.3 规划建设方案235.4 产品产量24第六章 技术方案与技术评价256.1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256.2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266.3 现代生态农业新技术406.4 蔬菜精加工技术416.5 技术评价42第七章 建设内容与总图布置437.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437.2 功能分区与建设内容437.3 竖向布置467.4 给排水、消防467.5 项目区环保绿化46第八章 环境保护488.1 项目区环境状况488.2 设计依据4
3、88.3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488.4 环境保护措施498.5 卫生防疫498.6 水土保持50第九章 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519.1 组织管理519.2 运行机制54第十章 节能与节水5610.1 设计依据5610.2 节能措施5610.3 节水措施57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质量保证体系5811.1 项目实施计划5811.2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58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912.1 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5912.2 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5912.3 投资估算6012.4 资金筹措6012.5 建设投资计划60第十三章 工程招投标6113.1 招投标依据6113.2 招标内容6113.3 招
4、标基本情况见表13-162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6314.1 评价的依据6314.2 评价的依据及主要基础数据6414.3 效益评价64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6615.1 结论6615.2 建议67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盘锦市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镇张家村3、项目责任单位:盘锦大葉蔬菜种植站4、法人代表:赵立新5、建设地点:坝墙子镇、古城子镇6、建设性质:新建7、建设规模: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生菜产业化核心区面积200亩、示范区面积40亩。8、估算总投资:561万元9、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
5、农业大学园艺系、县蔬菜科学研究所1.2 项目责任单位及法人代表简介1、责任单位:盘锦市盘山县大葉蔬菜种植站成立于2006年12月,坐落于盘山县坝墙子镇张家村,自有棚膜蔬菜园区,总占地20公顷,现有员工10人。建有40栋日光温室大棚,每栋温室面积1000平方米。每年生产蔬菜五茬,产品是生菜。产量:40个大棚,4万平方米,40万斤 ;园区内生菜生产中化肥、农药及枯草芽孢菌全部按最低国家标准施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主要施用农家肥。至2011年底,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45.25万元,流动资产102.38万元,2011年实现收入679.65万元,利润336.09万元,上交税收20.27万元。2、法人代表:
6、赵立新,男,1973年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96年参加工作,现任盘锦市盘山县大葉蔬菜种植站站长。1.3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简介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国内蔬菜科技研发和应用的权威科研单位,项目区在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生产中接受其信息、技术、品种方面的支持。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该院生命科学技术和食品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是项目区蔬菜产品精深加工、植物离体培养技术主要依托单位。3、沈阳农业大学园艺蔬菜系:拥有全省蔬菜方面的权威和专家,是项目区设施农业和蔬菜栽培技术、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蔬菜产业化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重要科技支撑。4、县蔬菜科学研究所:是蔬菜技术一
7、线应用的研究科研单位,专门从事蔬菜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主要承担项目区蔬菜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具体指导工作。1.4 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以盘锦市盘山县大葉蔬菜种植站为龙头企业,通过建设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基地,引进开发、试验示范,推广国内外名特优稀蔬菜新品种以及无公害生产高新技术和标准,应用现代农业新设施和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优质化、国际化,同时配套建设蔬菜加工企业和流通设施。通过3年(2012-2015年)的建设,把项目区建成符合WTO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拥有完备的科技、质量标准和市场三大支撑,拥有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带动乃至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现代生态农业特
8、征的基地。1.5 项目区组成、规模与地点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基地由核心区、示范区两大次层构成。核心区面积400亩,其中:生菜工厂化育苗区40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区360亩。分布在坝墙子、古城子、高升镇、石新镇4个乡镇。详见下表:乡镇名称合计坝墙子镇古城子镇高升镇石新镇面积(百亩)4.0 1.01.01.01.0示范区面积40亩,分布在坝墙子镇张家村1.6 项目技术辐射层次、内容及规模核心区技术先向示范区,再向周边地区(营口市、鞍山市的部分县市区)辐射,辐射区面积80亩,还可向省乃至南方各省辐射。项目区示范和辐射内容主要为核心区内展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和培育高新技术。通过技术示范辐射,带动县乃至盘
9、锦市农业结构调整、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1.7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太阳能全智能温控玻璃温室900 m2。2、双层冲气膜PC板温室连栋大棚50亩。3、钢管骨架大棚170亩。4、菱镁骨架大棚180亩。5、植物离体培养室2000m2,育种检测室600m2,综合办公场所(管理培训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信息中心)300 m2。 6、能源环境工程(沼气)3处200 m3,小型户用沼气池50个。7、相应的科研、检测、信息网络仪器设备,以及配套的园田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扩建无公害蔬菜加工厂3座年加工鲜菜8万吨。1.8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61万元,其中:
10、1、核心区:无公害蔬菜工厂化育苗区50万元,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区203万元,无公害蔬菜加工区63万元,科技培训及综合服务中心50万元;2、无公害蔬菜示范推广区50万元;3、前期工作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费、监理费、设计费、征地费等其他费用75万元;4、基本预备费70万元。项目资金拟从以下四个渠道筹措:一是当地农民以劳代资、参股入股等形式集资;二是企业自筹;三是申请国家立项拨款。1.9 投资效益及评价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符合无公害(或绿色、有机)食品标准要求的保健蔬菜、种苗和生菜加工制品。优质蔬菜苗8亿株,优质无公害蔬菜80.3万吨,年加工蔬菜(速冻蔬菜、真空脱水蔬菜、腌渍蔬菜、蔬菜
11、饮料、汁等)2万吨。本项目的效益是由各子项取得的收入增量共同形成,取得的都是收入增量。因此,本项目评价采用“有无对比法”计算项目的收入增量,重点分析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产生的社会综合效益,以此作为本项目的评价结论。本项目经计算:年新增利润1953100.1元,内部收益率为24.19%,财务净现值(I=12%)为2444800.9元,投资回收期为2.42年(含建设期)。1.10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和省“十二五”计划和2012年远景目标纲要2、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的要点3、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决定(辽发号)4、国家地区经济产业化示范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稿)5、当前国
12、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及技术目录6、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7、省盘锦市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8、盘锦市农业产业化“十二五”规划纲要9、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10、县“十二五”规划纲要1.1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按照国家和行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和深度要求,结合本项目的特点,编制范围拟为:1、对项目的建设背景及项目的必要性进行分析;2、对蔬菜市场进行分析预测;3、分析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4、以市场分析为基础,在充分把握项目区蔬菜生产的资源配置、生产现状、制约因素的情况下,确定具体的建设内容,做出方案设计;5、分析项目建设及建成后
13、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提出项目的节能措施;6、初拟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确定项目的招标方式和范围;7、提出项目建设的进度安排计划;8、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确定资金筹措方案;9、对项目建成后的效益进行分析,做出可行性研究结论,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1.12 可行性研究结论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任务重大而意义深远,本项目的建设以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为手段,优化无公害蔬菜品种结构,发展优质品种,实现优质稳产、高产为目的,是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关于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工作总体部署的体现,对提高县以及盘锦市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能力和优质无公害蔬菜的供应能力作用
14、巨大。2、县拥有丰富的蔬菜生产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是省最大的淡季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属首批“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年蔬菜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蔬菜生产的基础扎实,十分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特别是项目区拥有的生菜生产比较优势,更使该县发展保健生菜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本项目的实施,解决了部分影响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制约因素,使项目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对县以及盘锦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重大意义。3、项目建设对县以及盘锦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推动作用。项目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所产无公害蔬菜市场竞争力强,效益好,对周边农民有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随着现代产业关联度的提高,可带
15、动蔬菜加工、现代物流业及相关行业的科学技术进步,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4、通过项目的技术引进、技术组装集成与示范推广,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普及,带动乃至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财税增长,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项目建成后,通过无公害蔬菜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发展,解决20-30名农业劳动力就业,增加较稳定的收入来源。5、未来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主导食品是绿色安全食品。项目区引进现代生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进行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生产,全部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无公害农药,利用高新生态农业技术进行蔬菜加工,同时对项目内粪肥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对园区环境的水质、空
16、气、土壤进行监测。因此,项目区的建设不仅不会影响或破坏生态环境,而是更加有利于推进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项目的各项财务评价指标显示,项目的经济效益十分看好,抗风险能力较强,项目前景良好,项目建设各项条件具备,应尽快落实建设资金,早日立项兴建。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2.1 项目背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不断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向农业的内涵挖潜,使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与第三产业的渗透融合,向农业的外延扩展,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农业标准化、农业生产监测、农产品
17、卫生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高度。蔬菜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的小康化,人们的安全、营养、保健意识显著增强,安全卫生质量成为人们选择消费的第一要素,绿色消费正在成为时尚,无公害蔬菜是今后世界蔬菜的发展方向。县的蔬菜生产经过2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并被列为全国、全省主要产区之一,属“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省第一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好的生态基地之一,无公害蔬菜现有规模和发展势头在省首屈一指,已经完成产业化开发的起步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标准落后、蔬菜产业化发展滞后、蔬菜产
18、品的附加值较低,面临如何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保证蔬菜产品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严重挑战。因此,必须加强科技引导和示范,通过项目的示范作用、高新科技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推动作用、生产要素市场的引导作用,将农业高新技术推广辐射到农村,提升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加速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是生态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的载体,项目的建设是加快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按照“高起点、上档次、创品牌、快辐射”的原则,项目区围绕打好“生态牌”,以无公害蔬菜产业化为重点,突出无公害蔬菜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
19、技术辐射,以现有科技、土地、人力等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及合理配置,把县建成为无公害蔬菜科研成果示范和推广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加工基地、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信息化基地、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基地。2.2 建设的必要性1、符合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地发展,一个重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产业结构合理。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市场、技术、资源等条件不断变化,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显得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农产品加工程度低等。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根据资源的可能性和社会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国民经济结
20、构,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现象的出现和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要求,也为农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客观要求。推进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和质量结构,加快农作物更新换代,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因此,切实改变农业种植业中粮食独大的局面,建设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显得十分必要。2、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要进入农业发展新阶段后,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更为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蔬菜产业化发展情况在吉安市具有较大的代表性,且生产力发展水
21、平相对较高,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最终推动力在于科技的创新和转化应用,依靠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机制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来提升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加速蔬菜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建设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并通过项目区的引导和示范带动,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整个农业的发展。3、是迎接国际农产品挑战、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加入WTO,我国农业进一步融合于世界经济结构中,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必然要求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加入WTO,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的农产品,特别是在国际市场有竞
22、争力的劳动密集型、附加值高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农业资源、技术、人才的全球化配置,促进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并对引进农业新技术,促进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等均有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加入WTO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主体仍是一家一户的农民,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比较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上市的标准和品质与国际市场差距较大。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区以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龙头带动为主要手段,易于实现对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有利于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4、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从世界范围看,
23、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一般在80%左右,而我国现阶段只有40%左右。国际上用于科研、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开发三个环节的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而我国这一比例即使在上海等大城市也仅为1:1.5:26。较低的科技投入大大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县是蔬菜大县,项目区立足于实际,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引进、组装、示范推广国内外农业特别是蔬菜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把项目区建成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的载体、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通过优质种苗繁育技术、无公害蔬菜高新技术、有机蔬菜技术以及蔬菜加工技术的示范与辐射、推动蔬菜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效
24、益。5、是加快蔬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蔬菜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是适合当今世界无公害蔬菜发展趋势和需求方向的重大措施。在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区建设中,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无公害蔬菜的区域化、产业化布局生产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装备现代化农业设施,实施现代化管理,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形成知识密集、劳动密集的区域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项目区产业聚集功能,无疑会大大加快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化进程。通过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将蔬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蔬菜生产与农民收入持
25、续稳定增长。通过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建设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市场分析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常规现代农业几个阶段。常规现代农业通过新品种应用、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和水利灌溉技术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收益下降等严重问题。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以
26、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生态农业代表了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发展无公害蔬菜能有效地提高蔬菜品质,保证蔬菜安全、优质、营养、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蔬菜是人们的必需品、消耗量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安全卫生,是今后人们对蔬菜需求的要求,无公害蔬菜 、绿色蔬
27、菜和有机蔬菜,正是应对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从全国来看,蔬菜生产的总量近乎饱和状态,但是,这只是低层次品种和数量的饱和,而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A级、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有机蔬菜供给量却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市场容量大,发展空间广阔。创新蔬菜品种、发展蔬菜生产是国家种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保健型的蔬菜深受人们的欢迎,虽然价格偏高,但在超市、农贸市场都是抢手货,供不应求。利用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的绿色食品是人们采购的优先选择,能带来较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05年,全球上市的主要农产品
28、中将至少有1/3的农产品是用机耕方式生产。按生态模式建设的无公害蔬菜,将推动我国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的发展,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是我国发展农产品的好机遇。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好传统,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就蔬菜一项国外价格一般是我国国内的5-8倍,加入WTO以后,蔬菜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居有利的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稳步增长,2008年总出口量达196.34万吨,出口额13.9亿美元,市场前景广阔。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通过全面实施生态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产业化,实施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和设施栽培达到无公害
29、蔬菜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四季常鲜的目的,以高品质、安全绿色食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其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十分看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4.1 项目区概况盘锦市是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地处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辽宁省西部沿海的一座新兴石油化工城市,也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辖双台子、兴隆台区和盘山、大洼县。区、县共辖19个镇、10个乡(含1个民族自治乡)、27个街道办事处。各镇、乡共辖村民委员会308个;各街道办事处共辖社区居民委员会178个区域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120.8万。盘锦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
30、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一般无灾害性天气,既适宜喜温作物栽培,又有利于秋作物的安全越冬,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盘锦市资源丰富,特产众多。耕地资源较为丰富,现有耕地13.18万公顷。森林面积万亩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水力资源条件好,境内有大、中、小河流21条,总流域面积3 570平方公里。其中,大型河流4条: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中小河流17条:锦盘河、沙子河、月牙河、南屁岗河、鸭子河、丰屯河、旧绕阳河、大羊河、外辽河、新开河、张家沟、东鸭子河、西鸭子河、潮沟、小柳河、太平河、一统河。其中,外辽河与新开河是辽河与大辽河的连通河道。 自然资源2010年全年
3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50亿元,增长18%,超计划5个百分点,增速创近二十多年来新高,总量全省排名由上年的第8位跃升到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0亿元,增长65%,超计划25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0.6亿元,增长49.7%,超计划33.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5亿元,增长18.5%,超计划0.5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35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00元,增长15%,均超额完成年初计划。具有发展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森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达到,水土涵养好,自然风光秀丽、环境保护完整,水、土、大气、光照条件好,是生产绿色蔬菜、有机蔬菜
32、的最佳地。4.2 项目区蔬菜产业化现状盘锦市是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之一,从1983年就开始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利用耕地大面积发展商品蔬菜生产,尤其是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引进、示范和推广,蔬菜生产品种日益丰富,到上世纪末就已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目前已形成早春大棚蔬菜、秋延后蔬菜、高山蔬菜、常规特色蔬菜和食用菌五大系列、栽培品种达200多个,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格局;已建成了200亩高标准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一个,乡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4个,常年大棚蔬菜基地4个,引进新品种268个、新技术99项,良种覆盖率达80%,其中无公害生产
33、瓜类立式栽培、果蔬套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菱镁大棚、转光膜、无滴膜、生物农药都得到较快推广,并完成了市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和100%乡镇农经网络建设,蔬菜食用菌等大宗农产品开始实现网上销售。注册农产品流通企业14个,发展流通大户1826户。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41个,上交税收近400万元,其中盘锦天天净菜有限公司已正式投产,生产的脱水蔬菜已出口日本、韩国等地。4.3 建设条件4.3.1 自然条件1、气候项目区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1月平均气温912;7月平均气温2425;年平均气温89。年平均降水量600mm750mm,无霜期165170天。,
34、太阳辐射总量106.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762.8小时,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清洁水平。2、土壤资源条件盘锦市土壤共分5个土类,10个亚类,23个土属,50个土种。全市土壤总面积247 756公顷。土壤质量达到一级清洁水平,完全适合建设生态农业和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要求,为实施安全的高品质产品战略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3、水资源条件项目区地处辽河下游地带,为半湿润多雨地区,雨量充沛,境内有大、中、小河流21条,总流域面积3 570平方公里。其中,大型河流4条: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中小河流17条:锦盘河、沙子河、月牙河、南屁岗河、鸭子河、丰屯河、旧绕阳河、大羊河、外
35、辽河、新开河、张家沟、东鸭子河、西鸭子河、潮沟、小柳河、太平河、一统河。其中,外辽河与新开河是辽河与大辽河的连通河道。由于全市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保护好、工业污染源少,因此水质优良,达到一级清洁水平。4、地质、地貌 盘锦地处华北陆台,燕辽沉降带东端、辽河断陷南部。在漫长地质演变过程中,盘锦地区经历多次地壳升降,海陆交替变化。在距今6亿9亿年的元古代,蓟县运动使盘锦地区下降为浅海,沉积浅海相灰岩、泥灰岩、页岩等地层。早古生代中期至晚古生代中期(距今3.2亿5.0亿年间),盘锦地区全部上升为陆地,在1亿多年的漫长时期,地层处于风化剥蚀环境中,晚古生代末期(距今2.3亿3.2亿年间),盘锦受华力西期构
36、造运动影响,地面下降,是一片浅海或滨海水域。沉积物多为灰色、灰绿色、绿色页岩和砂岩及夹薄煤层5、地震根据2001.2.2颁布,2001.8.1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市地震峰值加速率0.059(相当于地震烈度小于六度)属地震不设防区。4.3.2 外部协作条件1、交通条件盘锦市的交通建设近些年发展较快,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公路通车里程3179.493公里。西、北邻锦州,东界鞍山,南临渤海辽东湾。市区距省城沈阳市155千米;西距锦州市102千米;南距营口市65千米,鲅鱼圈港146千米,大连港302千米;东距鞍山市98千米。交通便捷,是京沈、丹锡高速和秦沈高速铁路的
37、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2、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区已全部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讯和通信。区内排灌设施配套齐全,旱涝保收面积达到80%,有完善的供电设施,可保证项目建设的需要。3、产业条件经过多年发展,无公害蔬菜已经成为全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不仅颇具规模,而且优质率高,产业化水平、科技水平也正在逐年提高。4.4 项目保证条件1、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依托京沈高速公路、盘海营高速公路,京沈高铁,盘锦港,交通兼得水路、公路、铁路三者优势,内可通各乡镇村组,外能联各大中城市,区位优势突出。 2、产业优势 以早春大棚蔬菜、秋延后蔬菜、高山蔬菜、常规特色蔬菜和食用菌五大系列支撑的主导产业,不仅规模大、种植
38、基础好,而且正逐步向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方向发展,为项目区的产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技术优势项目区的核心区、示范区都已形成了“县乡镇村组科技示范户”多层次的科技服务网络。拥有蔬菜专业技术人员40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8人;农民技术员150人,蔬菜科技示范户247户;4、有国内高新技术科研机构的支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花卉蔬菜花卉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县蔬菜科学研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建立起了科技支撑体系。4.5 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的关系本项目执行单位确保项目实施自筹资金筹措以及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运行,技术依托单位负责项目建设期以及运行期的科研技术
39、服务,保证项目技术目标、方案等切实可行。项目执行单位要委托形式要求技术依托单位完成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的科技服务。具体单项科目的研究可与其签订合同。第五章 场址选择、建设规划及产品方案5.1 建设场址选择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分核心区和示范区两个层次,核心区选址于坝墙子镇、古城子镇、高升镇、石新镇4个乡镇,空气清新无污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示范区分布在坝墙子镇张家村(详见“项目区分布示意图”)。5.2 主导产业及产品 根据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农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的总体要求,以及生态农业的区域特色,确定本项目的主导产业是无公害蔬菜(
40、绿色蔬菜、有机蔬菜)。根据项目区蔬菜产业化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项目区的主导产品是:早春蔬菜、秋延后蔬菜、有机蔬菜、优质水生蔬菜、常规特色蔬菜、食用菌以及运用国内先进技术加工的冻菜、真空脱水菜、腌渍菜、保健菜、蔬菜饮料(汁)等系列精加工产品。采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滴灌技术、植物离体培育、蔬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高新技术对项目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和孵化。项目区实施品牌战略,打好“生态牌”,充分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使蔬菜上档次,创品牌,出效益,面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境外国外市场,推出“牌”绿色蔬菜、有机蔬菜。5.3 规划建设方案项目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所代表类型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需
41、要,重点在优质种苗、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水生蔬菜、蔬菜精深加工、信息服务方面进行建设,并在种苗、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批发销售等方面建立蔬菜安全标准化体系和监督检测体系,把项目区建成技术、信息辐射源,直接带动示范区、辐射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开发。5.3.1 项目核心区1、无公害蔬菜工厂化育苗区本区规划占地面积40亩。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运用先进种苗生产设施与技术规程,为示范区、辐射区供应种苗和对良种更新起主导作用。主要建设内容为工厂化种苗车间、植物离体培育室、组培规模生产线和炼苗车间,生态能源环境工程及沼气(液)输送工程、小型沼气池等。2、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区本区规划占地面积360亩。建设连
42、片高标准万亩蔬菜基地,主要建有早春大棚蔬菜、秋延后蔬菜、常规特色蔬菜和食用菌试验及试种、大规模生产基地。主要建设内容是完善路渠、排灌设施和遮阳、防虫网等栽培设施、滴喷灌设施、控温控湿设施、生态能源环境工程及沼气(液)输送工程及小型沼气池等。2、蔬菜加工区本区规划占地面积30亩。蔬菜产品利用采收后技术处理形成二次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主要建设内容是园区内基础设施(包括场地平整,道路,供排水,供电,路灯,通信,绿化等)。3、产业化孵化区本区规划占地15亩。以县蔬菜科研所为基础,聚集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产学研基地)和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地,为科研提供良好的软硬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企业,为蔬菜产业
43、化开发做好储备。4、科技培训及综合服务中心本区规划占地5亩。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农业(蔬菜)信息中心。建设内容为土建、配备先进仪器设备。5.3.2 项目示范区本区规划占地40亩。主要承接核心区内展示的各项无公害蔬菜高新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组装配套技术和科技成果,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主要建设内容是完善路渠、排灌设施、大棚等栽培设施、滴喷灌设施、小型沼气池等。5.4 产品产量年提供名、优、特、稀品种蔬菜苗8亿株,年提供优质无公害蔬菜80.3万吨,年加工蔬菜8万吨。第六章 技术方案与技术评价6.1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6.1.1 工厂化育苗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利用国内外先进种苗生产设施与技术
44、规程,从而大大提高种苗的繁殖速度和成活率,同时能保证无公害蔬菜品质以及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技术方案如图1。种子处理(精选、加工) 种子丸粒化处理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 精量播种生产线催芽室绿化室 培育区 种 苗穴盘清洗、沥毒、干燥 基质粉碎、过筛、搅拌装盘生产农户6.1.2 植物离体培育新技术植物离体培育技术是现代生物科研成果,是今后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到农作物种苗培育上,通过该技术繁育的种苗具有脱毒合、繁育快、品质好的特色。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采用植物克隆新技术,繁育名、优、特、稀蔬菜、食用菌、野生蔬菜种苗。技术方案如图2。获 取无菌材料
45、 选取材料 材料灭菌 接种到培养基 培 养材料培殖 腋芽萌发、产生不定芽、胚胎产生 基本培养基 芽 苗生根培养 基本培养基 小 苗移植训化6.2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6.2.1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点1、产地环境: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应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域、适宜蔬菜生长,有一定规模面积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不得含有污染源,水源不含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土壤重金属及有毒物质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确定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地。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杜绝污染源的产生,严禁污染物进入基地,确保基地环境质量不下降。2、合理轮作:采用不同科、属作物品种之间的轮作、水旱轮作,建立科学的轮作制度,达到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消灭病虫源,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不断地培育土壤,提高肥力,采用有效措施改造和培肥菜园土,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如酸性土增施石灰,粘性土壤适量掺砂,砂性土掺粘土,增施有机肥、农家肥等措施。3、清洁田园和土壤消毒:前茬收后及时消除残茬枯叶及田间、四周杂草,提前深翻晒白,每667m2施生石灰100-150kg与耕作层混匀,以消灭病菌、增加土壤钙质。4、合理整畦,高畦深沟栽培:地雨水多,地下水位高,要适当深翻,进行高畦深沟栽培,并挖好四周的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