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49916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第第 2 2 课课 古代两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1、学习目标(我需要知道、了解、背诵的内容)1、掌握两河流域文明兴起、统一的过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统治。2、理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3、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地位。4、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历史价值。2、提前预习1、自主阅读,圈点勾画,清除障碍2、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知识点)第 2 课 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范围:“两河”,是指西亚的_与_;两河流域,又称“_”,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2、兴起:约从_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

2、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2、初步统一:大约在_,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在后来的 1800 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古巴比伦王国时期,_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3、科学文化成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_”。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_,一年 354 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计数法中的_也是两河流域人发明的。2二、古巴比伦王国1、建国: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3、。2、统一:公元前 18 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3、强盛:汉谟拉比实行_,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三、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概况: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 282 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多角度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时代的奴隶制文明状况和社会生活达到很高水平。3、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_、_和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_在古巴比

4、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体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_。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_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4.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_源远流长。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体现。3、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知识点,举例。课前预习完成,课堂上请同学上黑板书写)33、自主探究1、古埃及文明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相似点?2、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地位?3、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4、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哪些社会状况?(1)社会阶级关系:(

5、2)阶级特征:(3)文明程度:(4)古巴比伦王国处于文明早期的时代特征:4、典型例题1、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在这里增加孕育的是()A. 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半坡文明 D.河姆渡文明2. 公元前 18 世纪,两河流域又一次统一在一位帝王手里。这个时代被认为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代,不仅因为政治军事,更因为制定了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这位著名的帝王是()A. 图特摩斯三世 B.胡夫 C.隋文帝 D 汉谟拉比3. 当你漫步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4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A. 古代中国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埃及4. 材料一:材料二: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1)图片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根据材料二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传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