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2.2 水分子的变化同步测试题 (新版)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2.2 水分子的变化同步测试题 (新版)鲁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22.2 水分子的变化水分子的变化 同步测试题同步测试题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生石灰用做食品干燥剂 B.氮气用于食品储藏的保护气C.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异味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2.物质在变化中会表现出来一些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木炭的稳定性 B.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 氢气的可燃性D. 活性炭的吸附性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 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C. 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可用“
2、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氮气在食品包装袋内防腐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 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5.乐山是一座亲水城市,水是乐山的灵魂,我们应该象珍惜自己的血液一样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城市污水应该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C. 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D. 水资源是宝贵的,一定要节约用水6.下列涉及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3、根据转化观:锌和硫酸锌可以相互转化C. 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 根据守恒观:10mL 质量分数 40%的硫酸,加 10mL 水后质量分数变为 20%7.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气体 B. 着火点为 450,易燃 C. 沸点为-42.1,易液化 D.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符合题意,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 ) A. C2H5OH+2O2 2CO2+3H2O B. C+2CuO 2Cu+CO2C. 2KMnO4 K2MnO4+Mn2O+O2 D. SO2+2N
4、aOH=Na2SO4+H2O29.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 B. 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该反应中生成物有单质和化合物10.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是( ) A.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B.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C. 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 D.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1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铁和钠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B. 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
5、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CO 和 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 CO2比 CO 中的氧原子多1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各项应用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石墨做电极 B. 用金属钨做灯丝 C. 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3.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进行物质鉴别将下列有关性质前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从而区分各组物质A气味 B味道 C颜色 D状态(1)冰和水 _ ;(2)铁和铜 _ ;(3)食盐和蔗糖 _ ;(4)酒精和汽油_ 14.汽车尾气含有 CO 与 NO 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在催化剂作用下,CO 将 NO 还原成
6、氮气并生成二氧化碳;再通入过量的空气,使剩余的 CO 完全氧化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15.在描述水的组成和结构时,可以表述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每 1 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分析上述三句话,可以得出结论:物质的宏观组成对应的是 _ ,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应的是 _ 316.某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性质,以氧气为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先收集了两瓶氧气(注意:瓶口向上)后正放在桌上,盖好玻璃片,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 A 集气瓶中,在 B 瓶中放入一只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 瓶_ ;B 瓶_ ;(2)探
7、究得出氧气的部分性质:物理性质_ ;化学性质_ ;(3)除了以上的探究内容外,该同学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氧气的性质?请你帮助该同学设计一实验探究氧气的其他性质_ 17.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 , 空气属于_(填物质类别)。(2)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将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解释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_。(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8.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开展“废物利用、减少污染”的活动中,取某
8、工厂合金废料(含铝、铁、铜)进行如下实验:(1)操作 II 的名称是_;该操作需用到的铁制仪器为_ 。(2)固体 A 的成分是_;氢氧化铝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3)固体 C 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4)图中由含铝的钠盐制备氯化铝有两种途径,你认为合理的途径是_(填:“”或“”),理由是_。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19.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保护水资源(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_ 组成的 (2)从结构角度看:水是由_ 构成的 (3)从变化角度看:变化莫测的水缔造着大自然的神奇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
9、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6O2+X,则 X 的化学式_ 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_ 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促进水的分解;如图 1 是水的电解装置,氢气在与电源_ 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在图 1 和图 2 所示水发生的两种变化中,从微观角度看,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_ (4)从资源角度看:地球表面约有 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 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_ (填序号)A洗手擦洗手液时不关上水笼头 B随手关闭水笼头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5)从用途角度看:
10、水能灭火,原理主要是_ ;水能作溶剂,将下列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_ (填序号)A食盐 B白糖 C味精 D麻油 四、综合题四、综合题20.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2)工业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从赤铁矿石(主要成分 Fe2O3)中炼铁 2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为 1.74g/c 熔点为 650,沸点为 1090,质地轻、有延展性。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就是利用了这一5性质。镁还能和乙醇、水反应生成氢气。将镁条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
11、集气瓶中,会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强光,反应结求后,可看到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MgO),和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固体碳(C),说明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镁的物理性质有_,(找到一点即可给分) (2)金属镁的用途有_ (3)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如果存放在仓库中的少量金属镁发生了火灾,消防官兵可以选用_灭火 A. 沙土 B. 二氧化碳C. 水6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A 10
12、.【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C 二、填空题13.【答案】D;C;B;A 14.【答案】2CO+2NO 2CO2+N2;2CO+O22CO2 15.【答案】; 16.【答案】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昆虫在 B 瓶中短时间生活正常;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支持燃烧供给呼吸;通过排水取气法可探究氧气的水溶性为不易溶于水 17.【答案】供给呼吸;混合物 ;使煤粉与氧气充分接触 ;分解反应;H2O+Cl2HCl+HClO 18.【答案】过滤 ; 铁架台(带铁圈)或三角架;铁、铜(或 Fe、Cu)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CuO + H2SO4 = CuSO4 +H2O;途径没有引入新的杂质,得到的是纯净的氯化铝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19.【答案】(1)氢元素和氧元素(2)水分子(3)C6H12O6;电;负;变化后分子是否发生改变(4)BD(5)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D 四、综合题20.【答案】(1)解:CaCO3+2HClCaCl2+H2O+CO2(2)解:3CO+Fe2O3 2Fe+3CO2 721.【答案】(1)银白色,密度为 1.74g/cm3,熔点为 650,沸点为 1090,质地轻、有延展性(2)制烟花和照明弹(3)2Mg+CO2 C+2MgO(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