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解决三个问题:解决三个问题:1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从哪里来,如何、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从哪里来,如何来?来?2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如何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如何流动的?3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备选策略备选策略1 1:先吃鸡,再吃玉米;先吃鸡,再吃玉米;备选策略备选策略2 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蛋,最后吃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物质循环。2.2.说出生态
2、系统中的碳循环。说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1 1、生态系统的能量从哪里来?如何进入生物界?、生态系统的能量从哪里来?如何进入生物界?太阳能,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太阳能,生产者的光合作用4 4、能量流动的途径、能量流动的途径(渠道渠道):2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哪里开始(起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哪里开始(起点)?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3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怎么算?、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怎么算?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5 5、能量的散失:、能量的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
3、能形式散失6 6、能量的转化形式:、能量的转化形式:光能光能化学能化学能热能热能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最初的能量来源: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照射进生态系统的太阳能。但是,只有生产者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下来,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才能沿着食物链流动。1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从哪里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从哪里来,如何来?如何来?习题习题植物体中的化学能植物体中的化学能动物体内的化学能动物体内的化学能分解者利用分解者利用分解者利用分解者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呼吸消耗热能呼吸消耗热能呼吸消耗热能呼吸消耗热能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四营养级能量金
4、字塔能量金字塔若若每每个个营营养养级级获获取取的的能能量量全全部部用用于于增增加加体体重重,能能量量传传递递效效率率按按10%10%计计算算,则则如如果果使使D D鱼鱼体体重重增增加加1kg,1kg,需需浮浮游游植植物物约约 。1000kg1000kg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的特点:(1 1)单方向的,不可逆的。)单方向的,不可逆的。从第一营养级从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四营养级 (2 2)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传递效率一般只有约10%10%(10%10%20%20%)、单向流动性(即能量只能从一个营养、单向流动性(
5、即能量只能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而不会倒流)。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而不会倒流)。、能量随着营养级向下流动的同时传递、能量随着营养级向下流动的同时传递给下一级的能量会越来越少。给下一级的能量会越来越少。流动中能量因热散失而逐渐减少,且各营养层次自身的流动中能量因热散失而逐渐减少,且各营养层次自身的呼吸所耗用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各级的生产呼吸所耗用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各级的生产量则至多只有总产量的一小半。量则至多只有总产量的一小半。3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注意:能量流动关系可以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使能量流动到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全过
6、程图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全过程图解生产者生产者第二营第二营养级养级第三营第三营养级养级第四营第四营养级养级呼呼 吸吸 作作 用用(热能)(热能)分分 解解 者者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热能)(热能)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生产者)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植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第四营养级第四营养级(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能量能量分解者分解者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呼吸习题习题营养级:生态学上把食物链中的各个营养层次称为营养级。营养级:生态学上把食物链中的各个营养层次称为营养级。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如何流动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7、就是从第一营养级开始,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的。而在食物链中一般由生产者组成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组成第二营养级,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组成第三营养级,其余以此类推。习题习题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 ,而物质,而物质循环循环泛指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物质在生物与环境不同组泛指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物质在生物与环境不同组分之间的频繁转移和循环流动。分之间的频繁转移和循环流动。这些物质循环包括:这些物质循环包括:氮循环、磷循环、硫循环、碳循环等。生物在这些物氮循环、磷循环、硫循环、碳循环等。生物在这些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质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碳循环就
8、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循环。而碳循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循环。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形式之一。也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形式之一。光合作用植物呼吸作用动物摄食动物呼吸作用燃烧分解者的呼吸作用煤、石油煤、石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和无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物质循环的特点:物质循环的特点:物质循环的意义:物质循环的意义: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使得生态系
9、统具有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使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一定的修复能力。主要以有机物形式主要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网)单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向流动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主要以无机物形式主要以无机物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间反复循环全球(生物圈)全球(生物圈)反复循环反复循环1 1、能量流动的过程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2 2、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载体;、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载体;3 3、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10、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1 1、在食物链、在食物链“藻类藻类水蚤水蚤鲱鱼鲱鱼人类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A A、藻类、藻类 B B、水蚤、水蚤 C C、鲱鱼、鲱鱼 D D、人类、人类2 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哪条食物链的加强有利于增加鹰的数量(、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哪条食物链的加强有利于增加鹰的数量()A A、草类、草类鼠鼠鹰鹰 B B、草类、草类鼠鼠蛇蛇鹰鹰C C、草类、草类蝗虫蝗虫青蛙青蛙蛇蛇鹰鹰 D D、草类、草类食草昆虫食草昆虫蜘蛛蜘蛛青蛙青蛙蛇蛇鹰鹰3 3、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
11、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A 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C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植物栽培比较容易习题习题AA AC C返回返回1返回返回2返回返回3习题习题判断题判断题1 1、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是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是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2 2、当植物被动物摄食后,植物体内的能量就全部流入到
12、、当植物被动物摄食后,植物体内的能量就全部流入到动物体内。(动物体内。()3 3、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的碳、氧相对平衡难以维持。、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的碳、氧相对平衡难以维持。()对对对对错错本本节节知知识识体体系系能能量量流流动动概念: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过程过过程程能量的源头:能量的源头: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能的总量途径:途径:食物链或食物网食物链或食物网特特点点单向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逐级递减:沿食物链方向由低营沿食物链方向由低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养级流向下一营
13、养级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10%20%。研究研究意义意义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太阳能太阳能只有谁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呢?只有谁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呢?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再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再加上化石燃料的燃烧及环境污染,因而大加上化石燃料的燃烧及环境污染,因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导致温室效应。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提倡低碳生活,减少二氧提倡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化碳排放。植树造林,退耕还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提高节约意识,如:节约提高节约意识,如:节约纸张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