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字交换技术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476781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X 页数:98 大小:53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数字交换技术学习教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现代数字交换技术学习教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数字交换技术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数字交换技术学习教案.pptx(9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现代现代(xindi)数字交换技术数字交换技术第一页,共98页。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将计算机作为交换机的控制部分,以预先编制(binzh)好的程序来控制话路接续部分的工作,这也就出现了程控交换机。与机电式布控交换机相比,程控交换机在接续速度、灵活性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受当时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限制,开始的程控交换机是空分程控交换机,即它的控制部分是存有交换程序的计算机,而话路接续部分仍然采用机电式接线器或空分电子接线器,组成空分模拟交换网络,以交换模拟话音信号。第2页/共98页第二页,共98页。后来,在传输线路上产生了数字传输系统,随着传输系

2、统数字化比例的增大(zn d),就越显示出模拟交换系统与数字传输系统连接时在技术上、经济上的种种不足,也就更迫切地需要能直接交换数字信号的交换系统。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把脉码调制PCM技术应用到交换领域中,在程控交换机的话路接续部分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数字交换网络,直接交换PCM数字信号,这也就出现了时分数字交换机,标志着交换技术进入了数字交换的时代。第3页/共98页第三页,共98页。数字交换机的诞生(dnshng)不但使电话交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对开通非电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数字交换机上既能进行电路交换,又能进行分组交换,而且能实现话音和非话业务等多种业务通信,组成

3、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这表明交换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人们早已将交换概念的内涵扩展了,其外延也一直延伸至广义的信息交换。交换的概念不仅涉及对延时敏感的话音,而且包含数据交换和视频交换,也就是说,现在的交换概念不再是电路交换,也不完全是分组交换,而是信息交换。第4页/共98页第四页,共98页。5.2 5.2 交换交换交换交换(jiohun)(jiohun)的有关概念的有关概念的有关概念的有关概念接线器和接续网一台交换机通常由交换网络、接口、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5.1所示。接口的作用是将来自不同终端(如电话机、计算机等)或其他交换机的各种传输信号转换成统一的交换机内部

4、工作信号,并按信号的性质分别将信令传送给控制系统,将消息传送给交换网络。交 换 网 络 的 任 务 是 实 现(shxin)各入线与出线上信号的传递或接续。控制系统则负责处理信令,按信令的要求控制交换网络以完成接续,通过接口发送必要的信令,协调整个交换机的工作。第5页/共98页第五页,共98页。图5.1 交换机组成(z chn)示意图第6页/共98页第六页,共98页。交换网络又称为接续网络,它可由一个或多个接线器组成。接线器的工作原理可用图5.2说明。接线器左边是入线,右边(yu bian)是出线。接线器的作用是根据需要使某一入线与某一出线接通。例如,当我们希望将1号用户线与1号中继线接通时,

5、只需将网络交点(交叉接点)a接通。又如2号线用户欲与3号线用户通话时,可以选择通路1,这时只需将交叉接点b、c接通,即可使二者接通。如4号线用户欲与5号线用户线通话,可以选择通路2,这时只需将交叉接点d、e都接通,即可使二者接通。用户入线除能与中继线相通或经过通路互通外,还可与信令的收、发装置连接。例如,将f点接通可使1号入线与信号音发生器接通,使1号线用户听信号音(如拨号音、忙音、回铃音等)。将g点接通,可使1号入线与收号器接通,由收号器接收1号用户所拨出的电话号码。第7页/共98页第七页,共98页。图5.2 接线(ji xin)器原理示意图第8页/共98页第八页,共98页。因此,接线器可看

6、作是一个有M条入线和N条出线的网络,它有MN个交叉接点(ji din),每个接点(ji din)都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接通或断开。最早的磁石接线器通过人工插拔来完成交叉接点(ji din)的通断。此后,出现了各种便于自动控制的接线器,其中较典型的有步进式和纵横式等。这些名称仅反映了接线器的控制方式和动作原理的特点,它们的效果都是相同的,即实现交叉接点(ji din)的机械闭合和断开。第9页/共98页第九页,共98页。机械接线器的最大优点是接点的断通阻抗比很大,且能实现双向传输。缺点是体积大、速度慢、寿命短、噪音高、可靠性较差。为此,人们设计出了电子接线器。在这类接线器中,接点的通断是通过一个(

7、y)有源固体器件(如晶体管、晶闸管等)的导通和截止来实现的。电子接点的速度远比机械接点快,但它的断通阻抗比不如机械接点,因而必须注意防止因接点截止阻抗不够高而引起的串话。另外,电子接点通常只允许单向传输,且最大电流或电压受到固体有源器件的限制。在实际中,尤其当出线和入线数目很大时,出于实现技术和经济上的考虑,常需要用多个接线器组成一个(y)交换网络。但无论交换网络如何组成,从外部看,它们的作用都是相同的,即可随意地、有选择地使一条入线与一条出线接通。第10页/共98页第十页,共98页。交换和交换机的基本概念关于交换和交换机,有三对概念是最基本的,分别是布控和程控、模拟和数字、空分和时分。1.布

8、控和程控 布控和程控是交换设备控制部分两种不同的实现方法。布控是布线逻辑控制的简称,程控是存储程序控制的简称。所谓布控,是指将交换机各控制部件按逻辑要求设计好,并用电路板布线的方法将各元器件固定连接好,交换机的各项功能即能实现的一种(y zhn)控制方法。这种交换机的控制部件做成后不好修改,灵活性很小。第11页/共98页第十一页,共98页。所谓程控,是指将对交换机的控制功能先按一定的逻辑要求设计成软件(run jin)形式,存放在计算机(内存)中,然后由这台计算机来控制交换机的各项工作。即把各种控制功能、步骤、方法编成程序,放入存储器,利用存储器,由所存储的程序控制整个交换机的工作。整个交换机

9、要在全部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与交换软件(run jin)的配合下才能工作。若要改变交换机功能,增加交换机的新业务,只需要修改程序就可实现。第12页/共98页第十二页,共98页。2.模拟和数字(shz)模拟和数字(shz)反映了交换接续的两种不同实现方法。所谓模拟方式,是指通过交换机交换接续的是模拟信号;所谓数字(shz)方式,是指通过交换机交换接续的是数字(shz)信号。当然,对数字(shz)方式而言,如果交换机所接终端产生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则有一个A/D或D/A转换的过程。数字(shz)交换与模拟交换的接续方法有较大的不同。在实际的数字(shz)交换中,并不采用交叉接点闭合的方式,而是仿效

10、计算机总线技术,首先将输入的数字(shz)信号存储在一个固定的缓存器中,然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读出,经总线送到指定的输出端。第13页/共98页第十三页,共98页。3.空分和时分空分和时分是交换网络的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空分是指空间分隔,时分是指时间复用。空分交换由空分交换网络来实现。不同通话话路是通过空间位置的不同来进行分隔的,即在空间位置上实现的一种交换方式。时分交换是指对时分复用的信号进行交换。时分复用通常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模拟的语音信号经过脉码调制后,就变成了PCM信号。对PCM信号进行交换叫做(jiozu)“脉码时分交换”,也称“时隙交换”,通过数字接线器来实现。第14页/共

11、98页第十四页,共98页。电交换与光交换电交换与光交换反映交换的信息载体两种不同的形式。电交换是指对电信号进行的交换,即交换的信息载体是电流或电压形式的电信号。光交换是对光信号直接进行的交换,它不需将光缆送来的光信号先变成电信号,经过交换后再复原为光信号。由于被交换的信息载体从电变成了光,从而使光交换具有宽带(kun di)特性,且不受电磁干扰。光交换系统被认为是可以适应高速宽带(kun di)通信业务的新一代交换系统。第15页/共98页第十五页,共98页。实现光交换的主要设备是光交换机,与电交换系统一样,它在功能结构上可分为光交换网络和控制回路两大部分。光交换的主要研究课题是如何实现交换网络

12、和控制回路的光化。由于至今还没有成熟的光计算机,因此目前主要围绕光交换网络,即交换网络的光化。目前的光交换机严格(yng)地说,应该称为“电控光交换机”。随着光器件技术的发展,光交换技术最终的发展趋势将是光控光交换。第16页/共98页第十六页,共98页。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是指由程控交换系统的控制机构所配置的两种结构方式(fngsh)。这里所讨论的系统是指一台由若干台处理机控制的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其结构方式(fngsh)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设某一台交换机的控制部分由n台处理机组成,它实现f项功能,每一项功能由一个程序来提供,系统有r个资源,如果在这个系统中,每一台处理机均能

13、控制全部资源,也能执行所有功能,则这个控制系统就叫做集中控制系统,如图5.3所示。第17页/共98页第十七页,共98页。图5.3 集中(jzhng)控制系统结构第18页/共98页第十八页,共98页。集中控制的主要优点是处理机对整个交换系统的状态能全面(qunmin)了解,处理机能控制所有资源。因为各功能间的接口主要是软件间的接口,所以改变功能也主要是改变软件,比较简单。主要缺点是它的软件包括所有功能,规模很大,因此系统管理相当困难,同时系统也相当脆弱。在上述系统中,如果每台处理机只能控制部分资源,只能执行交换系统的部分功能,那么这个控制系统就是分散控制系统。在分散控制系统中,各台处理机可分为容

14、量分担方式和功能分担方式两种方式工作。第19页/共98页第十九页,共98页。容量分担方式是每台处理机只分担一部分用户的全部呼叫处理任务,即承担这部分用户的信号接口、交换接续和控制功能。按这种方式分工的每台处理机所完成的任务都是一样的,只是所面向的用户数不同而已。容量分担的优点是处理机的数量随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缺点是每台处理机都要具有呼叫处理的全部功能。功能分担方式是将交换机的信令与终端(zhn dun)接口功能、交换接续功能和控制功能等基本功能,按功能类别分配给不同的处理机去执行。功能分担的优点是每台处理机只承担一部分功能,可以简化软件,若需增强功能,在软件上也易于实现。缺点是在容量小时,

15、也必须配备全部处理机。第20页/共98页第二十页,共98页。在大、中型的交换机中,多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当着眼点放在提高处理能力时,就采用容量分担的工作方式;当着眼点放在简化软件时,就采用功能(gngnng)分担的工作方式。在分散控制系统中,处理机之间的功能(gngnng)分配可能是静态的,也可能是动态的。所谓静态分配,就是资源和功能(gngnng)的分配一次完成,各处理机根据不同的分工而配备一些专门的硬件。这样做使软件没有集中控制时复杂,另外还可以做成模块化系统,在经济和可扩展性方面显示出优越性。第21页/共98页第二十一页,共98页。所谓动态分配,就是指每台处理机可以处理所有功能,也

16、可以控制所有资源,根据系统的不同状态,可对资源和功能进行最佳分配。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当有一台处理机发生故障时,可由其余处理机完成全部功能,缺点是这个(zh ge)动态分配非常复杂,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根据各交换系统的要求,目前生产的大、中型交换机的控制部分多采用分散控制方式的分级控制系统或分布式控制系统。第22页/共98页第二十二页,共98页。5.3 5.3 主要主要主要主要(zh(zh yo)yo)的几种交换方式及的几种交换方式及的几种交换方式及的几种交换方式及其原理其原理其原理其原理时隙交换现用图5.4来说明时隙交换的概念。设有n条PCM复用线进入数字交换网络,任一条 PCM复用线的任

17、一个话路时隙的8 bit编码信息,通过(tnggu)交换网络交换到其他PCM复用线或本复用线的任一时隙中去。图5.4中表示了第一条PCM复用线的第2时隙与第n条PCM复用线的第3时隙、第二条PCM复用线的第3时隙与第一条PCM复用线的第22时隙、第n条PCM复用线的第21时隙与第2时隙之间所实现的交换。第23页/共98页第二十三页,共98页。图5.4 时隙(sh x)交换示意图第24页/共98页第二十四页,共98页。数字交换机中的接续网络或交换网络称为数字交换网络,其功能就是完成时隙交换,也就是要完成任意PCM复用线上任意时隙之间的信息交换。在具体实现时应具备以下两种基本功能:(1)在一条复用

18、线上进行时隙交换功能;(2)在复用线之间进行同一时隙的交换功能。时分数字交换要解决的两个问题(wnt):一是时分复用,二是时隙交换。前者由复用器和分路器来实现,后者由数字交换网络来实现。由于复用器与串/并变换、分路器与并/串变换关系密切,下面分别讨论。第25页/共98页第二十五页,共98页。1复用器和串/并变换复用器又叫并路器,它的作用是把PCM复用线的复用度提高。复用器的组成框图如图5.5所示。从图5.5中可知,在复用器中先把串行传送的PCM信号变为并行传送,即进行串/并变换(SP),然后再进行并路。为什么要进行串/并变换呢?我们知道30/32系统的PCM一次群,每帧125 s,每个时隙3.

19、9 s,8位码串行传送,故每位码为488 ms,传送码率为2.048 Mb/s。如果将时隙32、数码率为2.048 Mb/s的信号提高到1024个时隙时,仍采用串行码传送,则其码率将达到64 Mb/s以上。这样高的数码率对接线器工作速率的要求(yoqi)也就太高,在目前技术上难以实现。第26页/共98页第二十六页,共98页。因此,我们(w men)既要提高复用度,又要求其码率不致于太高,就必须把PCM 8位串行码变换为8位并行码,这时在复用度提高到1024个时隙时,并行码的码率只达到8.192 Mb/s,这一码率是目前接线器的工作速率能够适应的。第27页/共98页第二十七页,共98页。图 5.

20、5 复 用 器 组 成(z chn)示意图第28页/共98页第二十八页,共98页。由图5.5可知,采用串/并变换后,一条复用线变成了8条,每1个比特位占用l条,一个时隙的8位码在8条线上并行输送,其数码率仅为256 kb/s,再经8:1复用后,其数码率变为25682.048 Mb/s,随后又经4:1复用后变为2.04848.192 Mb/s。其时隙数为1024个时隙。复用器(含串/并变换)框图的输入是8条线,每条线是一端脉码的串行码,在一帧内有256 bit(即32时隙8位码),码率为2048 kb/s。框图的输出仍是8条线,但每条线代表的内容与输入处不同(b tn),输出处每条线是代表8端脉

21、码共256个时隙(每端32个时隙)的某一位码,虽然在一帧内仍是256个比特,码率也仍是2048 kb/s,但框图的输入和输出在每条线上代表的内容却是不相同的,见图5.6。第29页/共98页第二十九页,共98页。图5.6 串/并变换(binhun)和复用器的波形示意图第30页/共98页第三十页,共98页。2分路器和并/串变换分路器的作用是把交换网络输出的信息编码先进行分路,然后(rnhu)再进行并/串变换(PS),使它恢复为原来的复用度和数码率,所以分路器的组成框图与图5.5复用器的组成框图刚好相反。3时间接线器(T接线器)时间接线器(Time Switch)也称时分接线器或T接线器,其功能是完

22、成一条PCM复用线上各时隙间信息的交换。时间接线器主 要 由 信 息 存 储 器(IM,Information Memory)和控制存储器(CM,Control Memory)所组成,如图5.7所示。第31页/共98页第三十一页,共98页。图5.7 T接线器的组成和工作(gngzu)原理(a)顺序写入,控制读出;(b)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第32页/共98页第三十二页,共98页。信息存储器用来暂时存储要交换的脉码信息,又称为“缓冲存储器”。控制存储器是用来寄存脉码信息时隙地址的,又称为“地址存储器”。T接线(ji xin)器中IM的存储单元数由输入PCM复用线每帧内的时隙数所决定,IM中每个存储单

23、元的位数取决于每个时隙中所含的码位数。例如,图5.7中PCM复用线每帧有32个时隙,则IM容量应为32个存储单元,其每一时隙有8位码,则IM每一存储单元至少要存8位码。CM的存储单元数与 IM的存储单元数相等,但每个存储单元只需存放IM的地址码。图5.7的这个例子中只需存储5位码,因为 SM的地址只有32位。第33页/共98页第三十三页,共98页。T接线(ji xin)器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顺序写入,控制读出”,如图5.7(a)所示;另一种是“控制写入,顺序读出”,如图5.7(b)所示。顺序写入和顺序读出中的“顺序”是指按照信息存储器地址的顺序,可由时钟脉冲来控制;而控制读出和控制写入的

24、“控制”是指按控制存储器中已规定的内容来控制信息存储器的读出或写入。至于控制存储器中的内容则是由处理机控制写入的。下面先介绍第一种方式“顺序写入,控制读出”的工作原理。第34页/共98页第三十四页,共98页。如图5.7(a)所示,T接线器的输入和输出线各为一条有32个时隙的 PCM复用线。如果占用(zhn yn)TS3(第3时隙)的用户A要和占用(zhn yn)TS19的用户B通话,在A讲话时,就应把TS3的话音脉码信息交换到TS19中去。在时钟脉冲控制下,则当TS3时刻到来时,把TS3中的话音脉码信息写入IM内的地址为3的存储单元内。由于此T接线器的读出是受CM控制的,则当TS3时刻到来时,

25、从CM读出地址3中的内容“19”,以这个“19”字为地址去控制读出IM内地址是19中的话音脉码信息。当TS19时刻到来时,从CM读出地址19中的内容“3”,以这个“3”字为地址去控制读出IM内地址是3中的话音脉码信息,这样就完成了把TS3中的话音信息和TS19中的话音信息交换的任务了。第35页/共98页第三十五页,共98页。由于PCM通信是采用发送和接收分开的方式,即为四线通信,因此数字交换是四线交换。在B用户讲话A收听时,就要把TS19中的话音脉冲信息交换到TS3中去,这一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即在TS19时刻到来时,把TS19中的脉码信息写入IM的地址为19的存储单元内,读出这一脉码信息,这

26、就是(jish)在CM控制下的下一帧TS3时刻了。从上所述可知,T接线器在进行时隙交换的过程中,被交换的脉码信息要在IM中存储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小于l帧(125 s),这也就是(jish)说,在数字交换中会出现时延。另外也可看出,PCM信码在T接线器中需每帧交换一次,如果说TS3和TS19两用户的通话时长为2 min,则上述时隙交换的次数达96万次,计算如下:第36页/共98页第三十六页,共98页。对于第二种方式“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的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与上述“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的T接线器相似,所不同的只是CM用来控制IM的写入,IM的读出则是随时钟脉冲的顺序而输出的。对于时间接线器,

27、不论是顺序写入,还是控制写入,都是将PCM复用线中的每个输入时隙内的信码对应存入IM的一个存储单元,这意味着由空间位置的划分来实现时隙交换(jiohun),所以时间接线器是按空分方式工作的。弄清这一概念,对掌握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是很有帮助的。第37页/共98页第三十七页,共98页。4空间接线器(S接线器)空间接线器(Space Switch)也称空分接线器或S接线器。其作用是完成不同PCM复用线之间的信码交换,即当接入数字交换网络的复用线为2条或2条以上时,需要采用S接线器来完成复用线之间的交换。S接线器主要(zhyo)是由交叉接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所组成的,如图5.8所示。第38页/共98页第

28、三十八页,共98页。图5.8 S接线(ji xin)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a)输入控制方式;(b)输出控制方式 第39页/共98页第三十九页,共98页。图5.8表示(biosh)出22的交叉接点矩阵,它有2条输入复用线和2条输出复用线。控制存储器的作用是对交叉接点矩阵进行控制,其控制的方式有两种:(1)输入控制方式,如图5.8(a)所示。它是按输入复用线来配置CM的,即每一条输入复用线有一个CM,由这个CM来决定该输入PCM线上各时隙的信码要交换到哪一条输出PCM复用线上去。(2)输出控制方式,如图5.8(b)所示。它是按输出PCM复用线来配置CM的,即每一条输出复用线有一个CM,由这个CM来决

29、定哪条输入PCM线上哪个时隙的信码要交换到这条输出 PCM复用线上来。第40页/共98页第四十页,共98页。现以图5.8(a)为例来说明S接线器的工作原理。设输入PCM0的TS1中 的 信 码 要 交 换 到 输 出PCM1中去,当时隙1时刻(shk)到来时,在CM0的控制下,使交叉点01闭合,使输入PCM0的TS1中的信码直接转送至输出PCM1的TS1中去。同理,在该图中把输入PCM1的TS14的信码在时隙14时由CM1控制的10交叉点闭合,送至PCM0的TS14中去。因此,S接线器能完成不同的PCM复用线间的信码交换,但是在交换中其信码所在的时隙位置不变,即它只能完成同时隙位置内的信码交换

30、。故S接线器在数字交换网络中不单独使用。第41页/共98页第四十一页,共98页。在图5.8(a)中,假定PCM0的TS0,TS2,TS4,时隙中信码需要交换到输出PCM1的TS0,TS2,TS4,时隙中去,则在CM0的控制下,交叉点01在1帧内就要(ji yo)闭合、打开若干次。因此,在数字交换中的空间接线器的交叉接点是以时分方式工作的。对于图5.8(b)所示的输出控制方式的S接线器的工作原理,与上述输入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此处不再赘述。第42页/共98页第四十二页,共98页。5数字交换网络 数字交换网络有各种不同的结构,最简单的只有一单级T接线器,对于大型网络可以是多级T接线器组成的

31、多级T型网络,也可以与S型接线器结合,构成 TST、TSST、TSSST、STS、SSTSS等结构,以适应大、中、小型数字交换机的需要。图5.9为TST三级组成的数字交换网络,两侧为时间接线器,中间为空间接线器。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网络,假设输入时分复用线与输出时分复用线各有10条,说明两侧各需10个T接线器,左侧(zu c)为输入,右侧为输出,中间由空分接线器的1010的交叉接点矩阵将它们连接起来。如果每一时分复用线的复用度(也就是时隙数为512),那么每个T接线器中有一个512个单元的信息存储器,有一个512个单元的控制存储器。因此,每个T接线器可完成512个时隙之间的交换。第43页/共98

32、页第四十三页,共98页。图5.9 TST数据交换网络结构示意图第44页/共98页第四十四页,共98页。空分接线器具有1010的交叉接点矩阵,完成10条出线和入线之间的交换,并有10个控制存储器,每个控制存储器也应有512个单元。这样,TST网络即可完成5120个时隙之间的交换。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上不少专业厂家(如加拿大的Mitel公司、意大利的SGS公司、美国的Motorola公司等)已生产(shngchn)出很多用于组成数字交换网络的芯片,这些芯片可以接若干条PCM复用线,其结构与前面第节中介绍的T接线器相似。例 如,Mitel公 司 的 MT8980、MT9080芯片,可分别

33、接8条和16条PCM复用线,分别完成256256和10241024时隙的交换。当然,对于大型的数字程控交换机而言,1024时隙是远远不够的,当需要交换更多的时隙时,可以用多个芯片组合成更大容量的数字交换网络。第45页/共98页第四十五页,共98页。分组交换1基本原理分组交换是在传统的存储转发式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数据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是分组终端将用户要发送的数据信息分割成许多一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除了用户信息外,还另加上了一些必要的操作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用户数据段编号及差错控制信息等。所有这些信息按照规定(gudng)的格式装配成一个数据信息块,称之

34、为“分组”。与发送端连接的分组交换机收到报文信息后,将其分成若干个分组存入存储器,并进行路由选择。第46页/共98页第四十六页,共98页。给每个分组选择一条最佳路由,把该分组经一个或多个转接交换机最后送到收信终端所连接的交换机,该分组交换机再将该分组送给收信终端。分组交换原理示意如图5.10所示。在图中,发信终端Hs将报文P分成3个分组P1、P2和P3,附加上一些必要的操作信息后,选择不同路径的节点(ji din)交换机Ni,传送到收信端Hr。P1经N1N2N4到N6,P2经N1N4到N6,P3经N1N3N5到N6。如果收信端接收的分组是经由不同的路由传输而来的,分组之间的顺序会被打乱,收信终

35、端必须将接收的分组重新排序。第47页/共98页第四十七页,共98页。图5.10 分组交换(jiohun)原理示意图第48页/共98页第四十八页,共98页。2分组的复用在分组交换网中,使用的终端有两种,一种是分组终端,另一种是非分组终端。所谓分组终端,就是通过分组多路复用后的通信线路,能够直接同分组交换网进行通信的终端,即分组终端具有数据信息分组的交换和处理能力。而若使用非分组式终端(一般终端),则要通过网内的分组装拆设备(shbi)PAD将用户数据分成等长的数据块。不管是用哪一种终端,都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方式把分组信号动态地分配给传输信道,使多个终端共用一条通信线路,这就是统计时分复用,如图5.

36、11所示。采用统计时分复用的终端,除了要完成时分复用的基本功能外,还要完成对数据的缓冲存储和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解决用户争用线路资源时产生的冲突。第49页/共98页第四十九页,共98页。图5.11 统计(tngj)时分复用(STDM)原理示意图第50页/共98页第五十页,共98页。动态分配传输信道的方式,可在同样的传输能力条件下,传送更多的信息。它允许每个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高于其平均速率,最高可达到(d do)线路总的传输能力。为了使多个终端共用一条线路,即来自不同终端(数据源)的数据分组在一条线路上交织地传输,可以把一条物理的线路分成许多逻辑上的子信道,线路上传输的数据组都附加上表示某一子信

37、道的逻辑信道号,这些逻辑信道号在接收端成为区分不同数据源(终端)的标志。第51页/共98页第五十一页,共98页。3分组的格式分组是交换和传输处理的对象,每个分组都带有控制信息和地址信息,使其可以在分组交换网内独立地传输,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流量控制、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等处理。另外,为了可靠地传输分组数据块,还在每个数据块上加上了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的规程标识、帧校验(xio yn)序列,都以帧的形式在信道上传输的,如图5.12所示。第52页/共98页第五十二页,共98页。图5.12 分组格式(g shi)第53页/共98页第五十三页,共98页。每个分组长度通常为128个字节,也可根据通信

38、线路的质量选用256、512或1024个字节。分组头有3个字节,其中通用格式识别符由第1字节的第58比特组成,第8比特用来区分传输的分组是用户数据还是控制数据;第7比特用来传送确认比特,“0”表示数据分组由本地DTE-DCE确认,“1”表示进行(jnxng)端到端DTE-DTE确认;第6和5比特为模式比特,“01”表示分组的顺序编号按模8方式工作,“10”表示按模128 方式工作。第54页/共98页第五十四页,共98页。逻辑信道组号和逻辑信道号共12比特,用以表示在DTE与交换机之间,即终端与通信线路之间的时分复用信道上以分组为单位的时隙号,在理论上最多可同时支持4096个呼叫,实际上支持的逻

39、辑信道数取决于接口的传输速率、与应用有关的信息流的大小和时间分布。分组类型识别符用来区分各种不同(b tn)的分组,共有呼叫建立分组、数据传输分组、恢复分组和呼叫释放分组四类。第55页/共98页第五十五页,共98页。4分组的传输在分组交换网中,对分组流的传输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虚电路,二是数据报。1)虚电路在虚电路方式中,发送分组前,先要建立一条逻辑连接,即为用户提供一条虚拟的电路,如图5.13所示。假设(jish)A要将多个分组送到B,它首先发送一个“呼叫请求”分组到1号节点,要求到B的连接。1号节点决定将该分组发到2号节点,2号节点又决定将之发送到4号节点,最终将“呼叫请求”分组发送到B。

40、第56页/共98页第五十六页,共98页。如果(rgu)B准备接收这个连接的话,它发送一个“呼叫接收”分组,通过4号、2号、1号节点到达A,此时,A站和B站之间可以经由这条已建立的逻辑连接即虚电路(图中VC1)来传输分组、交换数据。此后的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虚电路标识符,预先建立的这条路由上的每个节点依据虚电路标识符就可知道将分组发往何处。在分组交换机中,设置相应的路由对照表,指明分组传输的路径,并不像电路(时隙)交换中那样要确定具体电路或具体时隙。虚电路方式的一次通信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释放三个阶段。数据分组按建立的路径顺序通过网络,目的节点收到的分组次序与发送方是一致的,目的节点不需要

41、对分组重新排序,因此重装分组就简单了,而对数据量较大的通信传输效率较高。第57页/共98页第五十七页,共98页。图5.13 虚电路(dinl)原理示意图第58页/共98页第五十八页,共98页。2)数据报在数据报方式中,单独处理每个分组。以图5.14为例,假设A站有三个分组的消息要送到C站,它将1、2、3号分组一连串地发给1号节点,1号节点必须(bx)为每个分组选择路由。收到1号分组后,1号节点发现到2号节点的分组队列短于3号节点的分组队列,于是它将1号分组发送到2号节点,即排入到2号节点的队列。但是对于2号分组,1号节点发现此时到3号节点的队列最短,因此将2号分组发送到3号节点,即排入到3号节

42、点的队列。同样原因,3号分组也排入到3号节点。在以后通往C站路径的各节点上,都作类似的处理。第59页/共98页第五十九页,共98页。这样,每个分组虽然有同样的目的地址,但并不走同一条路径。另外,3号分组先于2号分组到达6号节点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这些分组有可能以一种不同于它们发送时的顺序到达C站,需要对它们重新排序。数据报分组头装有目的地址的完整信息,以便分组交换机进行路由选择。用户通信不需要经历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的阶段(jidun),对短报文消息传输效率较高。第60页/共98页第六十页,共98页。图5.14 数据(shj)报原理示意图第61页/共98页第六十一页,共98页。5分组交换的特点

43、(1)传输质量高。分组交换机之间传送的每个分组都要通过差错控制功能进行检验(jinyn),当出现差错时,可以进行纠错或要求发送终端重发,因此分组内容出现差错的概率非常小,传输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可靠性高。在分组交换方式中,即使网内的某一局部发生故障,网络也能保证高可靠性的服务。因为在分组交换网中,每一个交换机都至少与两个相邻的交换机相连,能够使分组自动选择避开故障点的迂回路由进行传送。第62页/共98页第六十二页,共98页。(3)可实现不同种类终端之间的通信。分组交换是存储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机把从发送终端送出的报文消息变换为接收终端能够接收的形式进行传送。因此在分组交换网中,能够实现

44、通信速率、编码方式、同步方式以及传输控制规程不同终端之间的通信。(4)分组多路通信。由于(yuy)在分组中既含有用户数据信息又含有用户地址信息,分组型终端只要通过一条用户线与分组交换机相连接,就能同时与多台终端进行报文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第63页/共98页第六十三页,共98页。(5)技术实现复杂。分组交换机要对各种类型的“分组”进行分析处理,为其提供路由,为用户提供速率、代码(di m)和规程的变换,为网络的维护管理提供必要的报告信息等,要求交换机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是数据交换的三种类型。节中介绍的时隙交换,是时分复用(TDM)在数据交换上的应用,它就是采用了电路交换

45、的方式。对语音和数据交换而言,常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这两种交换方式,表5.1是对这两种交换方式特点的比较。第64页/共98页第六十四页,共98页。表5.1 电路交换(jiohun)方式与分组交换(jiohun)方式特点的比较项 目电路交换分 组 交 换接续时间较长较短信息传输时延短、偏 差也小较短,偏差较大信息传输可靠性一般高对业务过载的反应拒 绝 接 收呼叫(呼损)减少用户输入的信息流量(流量控制),延时增大第65页/共98页第六十五页,共98页。信号传输的透明性有无异种终端之间的通信不可以可以电路利用率低高交换机费用一般较高实时会话业务适用轻负载下适用第66页/共98页第六十六页,共98页

46、。信元交换人们一般习惯把电信网分为传输、复用、交换和终端等几个部分。但随着程控时分交换和时分复用的发展,电信网中的传输、复用和交换这三个部分已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开始使用传递方式(Transfer Mode)来统一描述。目前,通信网上的传递方式可分为同步(tngb)传递方式(STM)和异步传递方式(ATM)两种。如数字电话网中的数字复用等级都属于同步(tngb)传递方式,其特点是在由N路原始信号复合成的时分复用信号中,各路原始信号都是按一定时间间隔周期性出现的,所以只要根据时间就可以确定现在是哪一路的原始信号。第67页/共98页第六十七页,共98页。而异步传递方式的各路原始信号不一定按照

47、一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出现,因而需要另外附加一个标志来表明某一段信息属于哪一段原始信号。例如,采用在信元前附加信头的标志就是异步传递方式,ATM信元的信头就是一个例子。来自不同信息源(不同业务和不同发源地)的信元汇集到一起,在一个缓冲器内排队(pi du),队列中的信元逐个输出到传输线路,在传输线路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信元流。信元的信头中写有信息的标志(如A和B),说明该信元去往的地址,网络根据信头中的标志来转移信元,如图5.15所示。第68页/共98页第六十八页,共98页。图5.15 ATM信元和复用(f yn)示意图第69页/共98页第六十九页,共98页。如果在某个时刻图5.15的队列排空了所

48、有信元,这时线路上就会出现未分配的信元(信头中含有标志);如果在某个时刻传输线路上找不到可以传送信元的机会(信元都已排满),而队列已经充满缓冲区,这时后面来的信元就要丢失,信元丢失会导致业务质量的降低。由于信息源产生信息是随机的,信元到达队列也是随机的,因此速率高的业务信元来得十分频繁,十分集中;速率低的业务信元来得则很稀疏。这些信元都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在队列中排队。队列中的信元按输出次序复用(f yn)在传输线路上,具有同样标志的信元在传输线路上并不对应着某个固定的时间(时隙),也不是按周期出现的。第70页/共98页第七十页,共98页。也就是说,信息和它在时域中的位置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信息只是

49、按信头中的标志来区分的。这种复用方式(fngsh)叫做异步时分复用(A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Multiplex),又叫统计复用(Statistic Multiplex)。现代通信网中广泛使用的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两种方式(fngsh)。电路交换方式(fngsh)主要适用于电话业务,分组交换方式(fngsh)主要适用于数据业务。而ATM采用的是ATM交换方式(fngsh),它是一种新的交换方式(fngsh),既能像电路交换方式(fngsh)那样适用于电话业务,又能像分组交换方式(fngsh)那样适用于数据业务,并且还能适用于其他业务。第71页/共98页第七十一页,共

50、98页。1.ATM的概念ATM作为一种寻址型特殊分组传递(chund)方式,采用异步时分交换技术。它将数字化话音、数据及图像等所有的数字信息分割成固定长度的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加上一个包含地址等控制信息的信元头,从而构成一个信元(Cell),实际上是固定长度的分组。信元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信头为5个字节,其余48个字节用来传送信息,称为信息段。ITU-T建议的信元格式如图5.16所示。ATM将信息流分割成固定长度的信元,这些固定长度的信元在信道上以统计复用的方式进行传输和交换,并采用硬件电路高速地对信头进行识别和交换处理。因此,ATM交换技术融合了电路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的优点。第7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