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三级: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营养师三级: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ppt(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第一节 人体体格测量 其根本目的是评价机体膳食营养状况l l体格测量的标准化l l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和体重的测量l l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知识要求一、体格测量的标准化l l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l l标准,指某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的和重复使用标准,指某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l l标准化,指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即标准化,指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即标准)的活动过程。标准)的活动过程。l l标准化目的,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效标准化目的,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益。知识要求
2、l l体格测量工作的标准化l l使体格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尽量接近真值使体格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尽量接近真值l l精确度,指以最小的差异重复测定一个个体的精确度,指以最小的差异重复测定一个个体的能力能力l l准确度,指测定值和准确度,指测定值和“真值真值”相同的程度相同的程度l l真值,即真实值,最能反映被测个体体格的值。真值,即真实值,最能反映被测个体体格的值。l l实际使用中,常将最有经验的调查员所测得的数值实际使用中,常将最有经验的调查员所测得的数值或多人多次测定的同一个体的平均数值作为近似的或多人多次测定的同一个体的平均数值作为近似的真值。真值。知识要求质控人员负责抽查复核各种指标质控
3、人员负责抽查复核各种指标体格测量的标准化l l工作准备l l体格测量的工具,包括体重计、身高测量仪等体格测量的工具,包括体重计、身高测量仪等l l标准化表格标准化表格l l笔笔l l记录用表记录用表能力要求l l工作程序l l准备准备l l填表填表l l每名调查员每名调查员2 2张记录表(见表张记录表(见表2-12-1,表,表2-22-2)l l调查对象如果用编号的话,应一致、统一调查对象如果用编号的话,应一致、统一l l测量测量l l测定测定2 2次,分别填入记录表内次,分别填入记录表内l l注意,注意,2 2次测量不能连续进行次测量不能连续进行能力要求表表2-1 2-1 标准化第一次测定表
4、标准化第一次测定表调查员:调查员:日期:日期:年年 月月 日日第第1 1次测定次测定被测人员编号被测人员编号身高(长)(身高(长)(cmcm)体重(体重(kgkg)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备注备注能力要求表表2-2 2-2 标准化第二次测定表标准化第二次测定表调查员:调查员:日期:日期:年年 月月 日日第第2 2次测定次测定被测人员编号被测人员编号身高(长)(身高(长)(cmcm)体重(体重(kgkg)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备注备注能力要求l l计算监督员测量数据计算监督员测量数据l l监督员将测定值记录到表监督员将
5、测定值记录到表2-32-3l l若测定项目较多,则一个测定项目一张表若测定项目较多,则一个测定项目一张表l l计算精确度指标计算精确度指标l l2 2次测定差值次测定差值次测定差值次测定差值,并将出现最多的正号或负号的个数占全部,并将出现最多的正号或负号的个数占全部测定人数的分数记录在合计栏测定人数的分数记录在合计栏l l2 2次测定差值平方次测定差值平方次测定差值平方次测定差值平方,平方和记录在合计栏,平方和记录在合计栏l l计算计算2 2次测定结果次测定结果相加值相加值相加值相加值l l数据计算数据计算l l调查员和监督员用自己数据依上述步骤重复计算调查员和监督员用自己数据依上述步骤重复计
6、算能力要求表表2-3 2-3 监督员标准化表监督员标准化表被测者被测者编号编号第一次第一次测定测定(1 1)第二次第二次测定测定(2 2)精确度精确度(1)+(2(1)+(2)(5)(5)监督员监督员(1)+(2(1)+(2)(6)(6)准确度准确度(1)-(1)-(2)(2)(3 3)(1)-(1)-(2)(2)2 2(4)(4)(5)-(5)-(6)(6)(7)(7)(5)-(5)-(6)(6)2 2(8)(8)1 182.882.882.282.2+0.6+0.60.360.36165.0165.02 283.883.884.684.6-0.8-0.80.640.64168.4168.4
7、3 386.086.085.685.6+0.4+0.40.160.16171.6171.64 486.286.286.086.0+0.2+0.20.040.04172.2172.25 582.082.082.082.00 00 0164.0164.06 685.685.685.485.4+0.2+0.20.040.04171.0171.07 782.382.382.482.4-0.1-0.10.010.01164.7164.78 887.687.687.687.60 00 0175.2175.29 980.180.180.680.6-0.5-0.50.250.25160.7160.710108
8、5.385.386.586.5-1.2-1.21.441.44171.8171.8合计合计+4/8+4/82.942.94A=2.942=5.88 B=2.943=8.82能力要求l l比较(见表比较(见表2-42-4)l l将监督员的第(将监督员的第(5 5)列值填入表)列值填入表2-42-4第(第(6 6)列)列l l将第(将第(5 5)列值减去第()列值减去第(6 6)列值,结果填入第()列值,结果填入第(7 7)列,并将出现最多的正号或负号的个数占全部测定人列,并将出现最多的正号或负号的个数占全部测定人数的分数记录在第(数的分数记录在第(7 7)列合计栏)列合计栏l l将第(将第(7
9、7)列的平方值填入第()列的平方值填入第(8 8)列,其平方和填入)列,其平方和填入第(第(8 8)列合计栏中)列合计栏中能力要求表表2-4 2-4 调查员调查员A A标准化表标准化表被测者被测者编号编号第一次第一次测定测定(1 1)第二次第二次测定测定(2 2)精确度精确度(1)+(2(1)+(2)(5)(5)监督员监督员(1)+(2(1)+(2)(6)(6)准确度准确度(1)-(1)-(2)(2)(3 3)(1)-(1)-(2)(2)2 2(4)(4)(5)-(5)-(6)(6)(7)(7)(5)-(5)-(6)(6)2 2(8)(8)1 184.284.283.783.7+0.5+0.5
10、0.250.25167.9167.9165.0165.0+2.9+2.98.418.412 286.186.185.485.4+0.7+0.70.490.49171.5171.5168.4168.4+3.1+3.19.619.613 386.286.285.885.8+0.4+0.40.160.16172.0172.0171.6171.6+0.4+0.40.160.164 487.587.586.586.5+1.0+1.01.001.00174.0174.0172.2172.2+1.8+1.83.243.245 582.682.682.782.7-0.1-0.10.010.01165.3165
11、.3164.0164.0+1.3+1.31.691.696 686.486.486.086.0+0.4+0.40.160.16172.4172.4171.0171.0+1.4+1.41.961.967 782.082.083.583.5-1.5-1.52.252.25165.5165.5164.7164.7+0.8+0.80.640.648 888.488.488.288.2+0.2+0.20.040.04176.6176.6175.2175.2+1.4+1.41.961.969 982.082.081.581.5+0.5+0.50.250.25163.5163.5160.7160.7+2.8
12、+2.87.847.84101086.686.687.087.0-0.4-0.40.160.16173.6173.6171.8171.8+1.8+1.83.243.24合计合计+7/10+7/104.774.77+10/10+10/1038.7538.75A=5.88 B=8.82能力要求l l评价评价l l监督员的第(监督员的第(4 4)列总和应最小,或小于大部分调查)列总和应最小,或小于大部分调查员的第(员的第(4 4)列总和,否则另换调查员)列总和,否则另换调查员l l将表将表2-32-3第(第(4 4)列总和乘)列总和乘2 2得到得到A A值(值(5.885.88),乘),乘3 3得到
13、得到B B值(值(8.828.82)l l调查员第(调查员第(4 4)列值最小,其精密度好,可胜任)列值最小,其精密度好,可胜任l l第(第(4 4)列值应小于)列值应小于A A值,否则说明值,否则说明精确度精确度精确度精确度不够,同不够,同时伴有时伴有第(第(3 3)列分数很大(大于等于)列分数很大(大于等于9/109/10),说明,说明偏差发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测定之间偏差发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测定之间能力要求l l第(第(8 8)列值应小于)列值应小于B B值,否则说明值,否则说明准确度准确度准确度准确度不够,若不够,若伴有伴有第(第(7 7)列分数大于或等于)列分数大于或等于9/109/1
14、0,说明此调查员,说明此调查员在某些程序上总是犯同样错误在某些程序上总是犯同样错误l l第(第(8 8)列总计值一般大于第()列总计值一般大于第(4 4)列总计值,否则)列总计值,否则说明测定的精确度或准确度不好或计算过程有误说明测定的精确度或准确度不好或计算过程有误l l调查员调查员A A测定结果说明其精密度好,但准确度差测定结果说明其精密度好,但准确度差l l标准化的使用标准化的使用能力要求二、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和体重的测量l l卧式标准量床或量板的使用l l适用于适用于3 3岁以下的婴幼儿岁以下的婴幼儿l l测量方法测量方法l l头部顶着一端头板,移动滑动板与婴幼儿的臀部
15、或头部顶着一端头板,移动滑动板与婴幼儿的臀部或脚跟紧贴住,从滑动板与围板接触处读取刻度尺上脚跟紧贴住,从滑动板与围板接触处读取刻度尺上读数,即分别为婴幼儿的顶读数,即分别为婴幼儿的顶-臀长和身长臀长和身长知识要求l l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体重测量的方法及意义l l婴幼儿头顶至臀长和身长测量(纵向指标)婴幼儿头顶至臀长和身长测量(纵向指标)使用器材:使用器材:l l卧式量板(或量床),卧式量板由一长卧式量板(或量床),卧式量板由一长120cm120cm的地的地板以及在其一端与之垂直的顶板构成,另一端可以板以及在其一端与之垂直的顶板构成,另一端可以移动于底板纵槽上的足板移动于底板纵
16、槽上的足板l l该足板必须与顶板平行于底板垂直,在底板中线两该足板必须与顶板平行于底板垂直,在底板中线两侧要嵌有两条与长边平行的两尺,其刻度可读至侧要嵌有两条与长边平行的两尺,其刻度可读至0.1cm0.1cm知识要求l l婴幼儿头围和胸围测量(横向指标)婴幼儿头围和胸围测量(横向指标)l l头围头围从双侧眉弓上缘经后脑勺枕骨粗隆绕头一从双侧眉弓上缘经后脑勺枕骨粗隆绕头一周的长度,表示头颅的围长,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周的长度,表示头颅的围长,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l l胸围胸围从两乳头线到后面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绕一从两乳头线到后面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绕一周的长度。周的长度。l l测量工具:软尺测量工具:
17、软尺l l头头-胸交叉时间胸交叉时间l l出生时,头围比胸围大出生时,头围比胸围大1 12cm2cm,1 1岁左右,头围与胸围大岁左右,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致相等,1 1岁以后,胸围则大于头围岁以后,胸围则大于头围l l根据头根据头-胸交叉时间判断小儿营养状况。营养状况良好,胸交叉时间判断小儿营养状况。营养状况良好,则时间提前;营养不良,则时间推迟则时间提前;营养不良,则时间推迟知识要求l l婴幼儿体重测量婴幼儿体重测量l l体重是指身体各部分的重量之和,主要反映构成体体重是指身体各部分的重量之和,主要反映构成体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内脏、体质和水分等的变化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内脏、体质和水分等
18、的变化情况。情况。l l测量工具:专门的婴幼儿体重磅秤测量工具:专门的婴幼儿体重磅秤l l若没有,可用成人体重计,测量时采用若没有,可用成人体重计,测量时采用减差法减差法l l婴幼儿体重测量的误差小于身长测量的误差,故体婴幼儿体重测量的误差小于身长测量的误差,故体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知识要求婴幼儿头围、胸围、身长、顶-臀长和体重的测量l l工作准备l l软尺软尺l l用用2m2m长的钢尺检查,相差不能超过长的钢尺检查,相差不能超过0.5cm0.5cml l标准量床标准量床l l用钢尺检查刻度,用钢尺检查刻度,10.0cm10.0cm,误差不大于,误差
19、不大于0.1cm0.1cml l婴幼儿专门体重磅秤或成人体重计婴幼儿专门体重磅秤或成人体重计l l误差不得超过误差不得超过0.1%0.1%能力要求l l工作程序工作程序l l头围的测量头围的测量头围的测量头围的测量l l对三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对三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l l头围测量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头围测量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0.1cm0.1cml l使用仪器: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使用仪器: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0.1cm0.1cm能力要求*头围测量方法头围测量方法头围测量方法头围测量方法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方,用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方,用拇指
20、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枕骨粗隆最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枕骨粗隆最高处回到零点,读到高处回到零点,读到0.1cm0.1cm。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下分开尺经过处向下分开能力要求l l胸围测定胸围测定胸围测定胸围测定 *测定方法测定方法测定方法测定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两上肢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两上肢自然下垂,平静呼吸自然下垂,平静呼吸两名测试人员分别立于受试者的面前和背后共同进行胸围两名测试人员分别立于受试者的
21、面前和背后共同进行胸围测量。将卷尺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缘向胸前围绕一周。测量。将卷尺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缘向胸前围绕一周。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卷尺下缘沿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卷尺下缘沿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卷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齐平卷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齐平卷尺围绕胸部的松紧度应适宜,以对皮肤不产生明显压迫卷尺围绕胸部的松紧度应适宜,以对皮肤不产生明显压迫为度为度应在受试者吸气尚未开始时读取数值,卷尺上与应在受试者吸气尚未开始时读取数值,卷尺上与0 0点相交的点相交的数值为胸围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值为胸围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0.1cm0.
22、1cm)能力要求*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两名测试人员应分工合作。站在受试者面前的测试人员甲两名测试人员应分工合作。站在受试者面前的测试人员甲进行测量,受试者背侧的测试人员乙协助好找背部测量标进行测量,受试者背侧的测试人员乙协助好找背部测量标准点,并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有无低头、耸肩、挺准点,并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有无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及时纠正。胸、驼背等,及时纠正。测试人员应严格掌握卷尺的松紧度,并做到检测全过程的测试人员应严格掌握卷尺的松紧度,并做到检测全过程的一致性,以求减少误差。测量误差不超过一致性,以求减少误差。测量误差不超过1cm1cm肩胛下角若摸不清,可令
23、受试者挺胸,摸清后受试者应恢肩胛下角若摸不清,可令受试者挺胸,摸清后受试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复正确测量姿势。l l身长和顶身长和顶身长和顶身长和顶-臀长的测定臀长的测定臀长的测定臀长的测定*身长测量方法身长测量方法身长测量方法身长测量方法将量板放在平坦的地面或桌面将量板放在平坦的地面或桌面让母亲脱去小儿鞋帽和厚衣裤,使其仰卧于量板中让母亲脱去小儿鞋帽和厚衣裤,使其仰卧于量板中线上线上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板。此时小儿面向上,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板。此时小儿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两耳在同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与量板垂直线与量板垂直测量者位
24、于小儿的右侧,在确定小儿平卧于板中线测量者位于小儿的右侧,在确定小儿平卧于板中线后,将左手置于小儿膝部使其固定,用右手滑动滑后,将左手置于小儿膝部使其固定,用右手滑动滑板,使之紧贴于小儿足跟,然后读取读数之小数点板,使之紧贴于小儿足跟,然后读取读数之小数点后一位(后一位(0.1cm0.1cm)能力要求l l体重测定体重测定体重测定体重测定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 0点至刻度尺成点至刻度尺成水平位水平位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立称台中央。测试人员放置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立称台中央。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
25、砝码之刻度尺平衡适当砝码并移动砝码之刻度尺平衡读数以读数以kgkg为单位,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记录员复诵后。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填入方格内。测试误差不超过将读数填入方格内。测试误差不超过0.1kg0.1kg。若婴儿哭闹厉害,无法配和完成,可用减差法若婴儿哭闹厉害,无法配和完成,可用减差法能力要求三、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l l上臂的解剖学结构l l上臂是指人上肢从肩关节到肘关节这一段上臂是指人上肢从肩关节到肘关节这一段l l肩峰肩峰l l鹰嘴鹰嘴l l肱二头肌肱二头肌l l肱三头肌肱三头肌知识要求l l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l l上臂围可以反映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
26、关上臂围可以反映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关l l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主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主要表示皮下脂肪厚度要表示皮下脂肪厚度l l推算全身脂肪含量推算全身脂肪含量 人体密度人体密度 D=c-m D=c-m(loglog皮褶厚度值)皮褶厚度值)人体脂肪含量人体脂肪含量 BF%=BF%=(4.95/D-4.504.95/D-4.50)100%100%l l测量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反映人体皮下脂肪测量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反映人体皮下脂肪分布情况分布情况l l上臂围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计算上臂肌围和上上臂围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计算上臂肌围和上臂肌面积臂肌面积知识要求l
27、 l皮褶厚度计的使用方法l l长时间未使用,在使用前需校正长时间未使用,在使用前需校正l l压力要符合规定标准压力要符合规定标准l l右手握皮褶计测量距左手拇指捏起部位右手握皮褶计测量距左手拇指捏起部位1cm1cm处处l l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夹住皮褶l l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l l三次测量,取平均值三次测量,取平均值知识要求上臂围和皮褶厚度测量操作l l工作准备l l结果记录表结果记录表l l使用仪器使用仪器l l卷尺卷尺l l皮褶厚度计皮褶厚度计l l场地的准备场地的准备l l被测者
28、的准备被测者的准备能力要求l l工作程序l l上臂围的测量上臂围的测量l l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紧张,体重平均落在两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紧张,体重平均落在两腿腿l l充分裸露左上肢,手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充分裸露左上肢,手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l l测试人员站于被测者身后,找到肩峰、尺骨鹰嘴部测试人员站于被测者身后,找到肩峰、尺骨鹰嘴部位,标记出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位,标记出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l l用软尺起始端下缘压在标记的连线中点,水平绕一用软尺起始端下缘压在标记的连线中点,水平绕一周,测量并读取周长周,测量并读取周长能力要求l l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l
29、l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l l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点处l l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标记点上方织夹提起来(标记点上方2cm2cm处)处)l l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1cm1cm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夹住皮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夹住皮
30、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即读数。要连续测量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即读数。要连续测量三次,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三次,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0.1mm0.1mm能力要求l l肱二头肌皮褶厚度测量肱二头肌皮褶厚度测量l l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l l受试者上臂自然下垂,测试人员取肱二头肌肌腹中受试者上臂自然下垂,测试人员取肱二头肌肌腹中点处(基本与乳头水平),为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点处(基本与乳头水平),为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上一厘米,并用油笔标记该点中点上一厘米,并用油笔标记该点l l顺自然皮褶方向,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顺自然皮褶方向,
31、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l l其余操作同肱三头肌测量其余操作同肱三头肌测量能力要求l l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量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量l l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分充分裸露l l测试人员用油笔标出右肩胛下角位置测试人员用油笔标出右肩胛下角位置l l在右肩胛下角下方在右肩胛下角下方1cm1cm顺自然皮褶方向(即皮褶走顺自然皮褶方向(即皮褶走向与脊柱成向与脊柱成4545度),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度),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l l其余操作同肱三头肌皮褶厚
32、度测量方法其余操作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方法能力要求l l其他部位皮褶厚度测量其他部位皮褶厚度测量l l髂脊上部(在腋中线上,髂前上脊与肋下缘连线中髂脊上部(在腋中线上,髂前上脊与肋下缘连线中点处),测量时,肩、臂自然放松,向内下方,与点处),测量时,肩、臂自然放松,向内下方,与水平线成水平线成4545角进行测量角进行测量l l腹部(脐右侧腹部(脐右侧2cm2cm),垂直方向提起测量),垂直方向提起测量能力要求l l注意事项l l调查前应先进行培训调查前应先进行培训l l把皮肤和皮下组织提起,不能把肌肉夹提住把皮肤和皮下组织提起,不能把肌肉夹提住l l测量仪器的准备和保存测量仪器的准备和保存能
33、力要求第二节 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l l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24h尿样)l l粪便的收集和保存l l血样的收集和保存知识要求一、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l l尿液的种类尿液的种类l l任意尿:留取方便,但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任意尿:留取方便,但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l l晨尿:化学成分恒定,尿液比较浓缩;采用最多晨尿:化学成分恒定,尿液比较浓缩;采用最多l l餐后尿:午餐后餐后尿:午餐后2 2小时收集,对糖尿和蛋白尿检出敏感小时收集,对糖尿和蛋白尿检出敏感l l白昼尿和夜间尿:对心脏病和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白昼尿和夜间尿:对心脏病和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l l3h3h尿:尿:6 6:00am00am9
34、9:00am00am,为了方便,替代白昼尿,为了方便,替代白昼尿l l负荷尿:服用营养素或药品后收集的尿液,一般收集负荷尿:服用营养素或药品后收集的尿液,一般收集4 4小时小时l l24h24h尿:准确定量尿液中的排泄物质尿:准确定量尿液中的排泄物质知识要求l l尿液的保存l l冷藏于冷藏于4 4l l加入化学防腐剂加入化学防腐剂l l福尔马林福尔马林l l甲苯甲苯l l麝香草酚麝香草酚l l浓盐酸浓盐酸l l碳酸钠碳酸钠l l氯仿氯仿l l混合防腐剂混合防腐剂知识要求l l尿液用于营养评价的意义l l用于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和氨基酸代谢实用于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和氨基酸代谢实验验l l用
35、于测定水溶性维生素的耐受实验和研究水溶用于测定水溶性维生素的耐受实验和研究水溶性维生素的需要量性维生素的需要量l l用于评价矿物质代谢用于评价矿物质代谢l l用于评价机体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用于评价机体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l l用于研究人体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的需用于研究人体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的需要量要量知识要求24h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l l工作准备l l收集容器收集容器l l可容纳可容纳500ml500ml的收集瓶和盛装的收集瓶和盛装2L2L以上的容器以上的容器l l冰箱和防腐剂冰箱和防腐剂l l工作程序l l24h24h尿液的收集尿液的收集l l尿液的保存尿液的保存l l注
36、意事项能力要求二、粪便的收集和保存l l粪便收集的种类l l常规粪便标本常规粪便标本l l浓缩粪便标本浓缩粪便标本l l粪便的保存l l固定保存固定保存l l冷藏保存冷藏保存l l运送培养基保存运送培养基保存l l0.05mmol/L0.05mmol/L硫酸保存硫酸保存l l冷冻保存冷冻保存知识要求l l粪便用于营养学研究的意义l l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氮平衡法)测定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氮平衡法)l l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氮平衡法)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氮平衡法)l l研究人体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的需要量研究人体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的需要量l l评价食物中矿物质的吸收率以
37、及影响矿物质吸评价食物中矿物质的吸收率以及影响矿物质吸收的因素收的因素l l监测体内矿物质随粪便的排泄情况监测体内矿物质随粪便的排泄情况知识要求粪便的收集和保存l l工作准备l l干净的广口容器干净的广口容器l l250ml250ml的纸盒的纸盒l l有盖的玻璃容器、塑料容器有盖的玻璃容器、塑料容器l l工作程序l l常规粪便的收集常规粪便的收集l l粪便的保存粪便的保存能力要求l l注意事项l l应取新鲜样本,盛器洁净,不得混有尿液,不应取新鲜样本,盛器洁净,不得混有尿液,不可有消毒剂及污水的污染可有消毒剂及污水的污染l l找寄生虫虫体及作虫卵计数时应采集找寄生虫虫体及作虫卵计数时应采集24
38、h24h粪便粪便l l隐血实验,前三日应禁食肉类及含动物血食物,隐血实验,前三日应禁食肉类及含动物血食物,并禁服铁剂并禁服铁剂l l粪胆原测定,连续收集粪胆原测定,连续收集3 3天,每天将粪便混匀天,每天将粪便混匀称重称重20g20g送检送检l l氮平衡或矿物质平衡实验,粪便应标记氮平衡或矿物质平衡实验,粪便应标记l l细菌学检查,应采集于有盖灭菌容器内细菌学检查,应采集于有盖灭菌容器内能力要求三、血样的收集和保存l l血液样品的种类l l指血、耳垂血、足跟血、静脉血、眼眶取血指血、耳垂血、足跟血、静脉血、眼眶取血l l抗凝剂的使用l l肝素、柠檬酸钠等肝素、柠檬酸钠等l l血清或血浆的分离l
39、 l采血后立即分离采血后立即分离知识要求血样的收集和保存l l工作准备l l采血容器采血容器l l抗凝剂抗凝剂l l离心机、冰箱、试管或离心管、试管架等离心机、冰箱、试管或离心管、试管架等l l工作程序l l血样的采集血样的采集l l末梢采血:耳垂、指尖,脚后跟(婴儿)末梢采血:耳垂、指尖,脚后跟(婴儿)l l静脉采血:肘前、腕背静脉采血:肘前、腕背能力要求l l血清或血浆的分离血清或血浆的分离l l血样保存血样保存l l注意事项l l采血操作中防止溶血采血操作中防止溶血l l按所涉及检验目的需要选择按所涉及检验目的需要选择能力要求第三节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l l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l
40、l营养性贫血l l维生素A缺乏l l骨软化病(维生素D缺乏)l l儿童佝偻病l l维生素C缺乏l l维生素B2缺乏缺乏l l锌缺乏锌缺乏知识要求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l l能量的需要l l蛋白质l l症状与体征l l主要症状主要症状l l主要体征主要体征l l分类l l水肿型营养不良水肿型营养不良l l消瘦型营养不良消瘦型营养不良l l混合型混合型知识要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判定l l工作准备l l工作程序l l了解一般情况了解一般情况l l膳食史调查膳食史调查l l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基本资料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基本资料l l进行相关体格检查进行相关体格检查l l建议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指标的检查建
41、议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指标的检查l l询问获得相关信息询问获得相关信息l l分析考虑要点分析考虑要点能力要求表表表表2-8 2-8 营养评价的可能诊断指标营养评价的可能诊断指标营养评价的可能诊断指标营养评价的可能诊断指标能力要求营养评价营养评价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可能的诊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可能的诊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可能的诊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可能的诊断指标(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人史个人史个人史个人史l l先天性营养不良先天性营养不良先天性营养不良先天性营养不良l l吸收不良吸收不良吸收不良吸收不良l l疾病或残疾疾病或残疾疾病或残疾疾病或残疾l l服用影响食欲的药物,如
42、多动症使用的药物服用影响食欲的药物,如多动症使用的药物服用影响食欲的药物,如多动症使用的药物服用影响食欲的药物,如多动症使用的药物食物食物食物食物/营养史营养史营养史营养史报告或观察报告或观察报告或观察报告或观察l l长期食物摄入不足长期食物摄入不足长期食物摄入不足长期食物摄入不足l l母乳不足母乳不足母乳不足母乳不足l l喂养不当喂养不当喂养不当喂养不当l l饥饿饥饿饥饿饥饿l l拒食拒食拒食拒食人体测量人体测量人体测量人体测量l l皮褶厚度减少皮褶厚度减少皮褶厚度减少皮褶厚度减少l lBMI18.5BMI18.5,儿童可根据生长发育曲线图,儿童可根据生长发育曲线图,儿童可根据生长发育曲线图
43、,儿童可根据生长发育曲线图体检结果体检结果体检结果体检结果消瘦型消瘦型消瘦型消瘦型l l明显消瘦,肌肉重量减少,明显消瘦,肌肉重量减少,明显消瘦,肌肉重量减少,明显消瘦,肌肉重量减少,肌萎缩肌萎缩肌萎缩肌萎缩l l皮肤干燥,毛发稀少皮肤干燥,毛发稀少皮肤干燥,毛发稀少皮肤干燥,毛发稀少水肿型水肿型水肿型水肿型l l凹陷性水肿凹陷性水肿凹陷性水肿凹陷性水肿l l皮肤干燥,毛发稀少皮肤干燥,毛发稀少皮肤干燥,毛发稀少皮肤干燥,毛发稀少l l色素沉着色素沉着色素沉着色素沉着l l精神萎靡、反映冷淡精神萎靡、反映冷淡精神萎靡、反映冷淡精神萎靡、反映冷淡生化数据、临床检验生化数据、临床检验生化数据、临床
44、检验生化数据、临床检验l l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清运铁蛋白、血清甲状腺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清运铁蛋白、血清甲状腺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清运铁蛋白、血清甲状腺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清运铁蛋白、血清甲状腺素结合前蛋白等指标下降素结合前蛋白等指标下降素结合前蛋白等指标下降素结合前蛋白等指标下降二、营养性贫血的判断l l基本知识l l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l l症状和体征l l铁减少期铁减少期l l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l l缺铁性贫血期缺铁性贫血期知识要求缺铁性贫血的判断l l工作准备l l工作程序l l获得相关信息获得相关信息l
45、l进行相关体格检查进行相关体格检查l l建议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建议患者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l l询问病史获得相关信息询问病史获得相关信息l l考虑分析要点考虑分析要点l l膳食调整建议膳食调整建议l l注意事项能力要求表表2-9 2-9 缺铁性贫血的判断要点缺铁性贫血的判断要点能力要求营养评价营养评价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判断要点(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判断要点(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判断要点(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判断要点(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人史个人史个人史个人史l l吸收不良吸收不良吸收不良吸收不良l l其他代谢疾病其他代谢疾病其他代谢疾病其他代谢疾病l l服用影响食欲或抑制铁吸收的药物服用
46、影响食欲或抑制铁吸收的药物服用影响食欲或抑制铁吸收的药物服用影响食欲或抑制铁吸收的药物体检结果体检结果体检结果体检结果l l心慌、气促、头昏心慌、气促、头昏心慌、气促、头昏心慌、气促、头昏l l畏寒、抵抗力下降畏寒、抵抗力下降畏寒、抵抗力下降畏寒、抵抗力下降l l口唇、甲床、黏膜苍白口唇、甲床、黏膜苍白口唇、甲床、黏膜苍白口唇、甲床、黏膜苍白l l易疲劳易疲劳易疲劳易疲劳l l儿童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障碍等儿童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障碍等儿童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障碍等儿童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障碍等食物、营养史食物、营养史食物、营养史食物、营养史报告
47、或观察报告或观察报告或观察报告或观察l l长期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摄入不足长期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摄入不足长期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摄入不足长期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摄入不足l l喂养不当喂养不当喂养不当喂养不当l l节食和节食和节食和节食和/或限制食物类别或限制食物类别或限制食物类别或限制食物类别l l食物选择不当和食物选择不当和食物选择不当和食物选择不当和/或不良的膳食行为或不良的膳食行为或不良的膳食行为或不良的膳食行为生化数据、临床检验生化数据、临床检验生化数据、临床检验生化数据、临床检验l l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运铁蛋白、血清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
48、运铁蛋白、血清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运铁蛋白、血清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运铁蛋白、血清甲状腺素结合前蛋白等指标下降甲状腺素结合前蛋白等指标下降甲状腺素结合前蛋白等指标下降甲状腺素结合前蛋白等指标下降l lHbHb:男性:男性:男性:男性130g/L130g/L;女性;女性;女性;女性120g/L120g/L三、维生素A缺乏的判断与评价l l基本体征l l眼部症状:眼干燥症、夜盲症、角膜软化眼部症状:眼干燥症、夜盲症、角膜软化l l皮肤症状皮肤症状l l骨骼系统骨骼系统l l生殖功能生殖功能l l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知识要求l l维生素A缺乏的判定标准l l血清视黄醇
49、含量血清视黄醇含量l l暗适应能力测定暗适应能力测定l l生理盲点生理盲点l l眼结膜印迹细胞学法眼结膜印迹细胞学法l l尿液上皮细胞检查尿液上皮细胞检查知识要求维生素A缺乏的判断与评价l l工作准备l l工作程序l l通过询问,获得相关信息通过询问,获得相关信息l l进行相关体格检查进行相关体格检查l l询问病史获得相关信息询问病史获得相关信息能力要求表表2-10 2-10 维生素维生素A A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缺乏的可能诊断指标能力要求营养评价营养评价营养评价营养评价判断要点(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判断要点(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判断要点(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判断要点(必须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人史
50、个人史个人史个人史l l吸收不良吸收不良吸收不良吸收不良l l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其他代谢疾病或消化疾病l l服用影响维生素服用影响维生素服用影响维生素服用影响维生素A A吸收的药物或食物吸收的药物或食物吸收的药物或食物吸收的药物或食物体检结果体检结果体检结果体检结果l l夜盲症,毕托氏斑,滤泡角化过度夜盲症,毕托氏斑,滤泡角化过度夜盲症,毕托氏斑,滤泡角化过度夜盲症,毕托氏斑,滤泡角化过度l l干眼症干眼症干眼症干眼症l l上皮干燥、增生、毛囊角化过度上皮干燥、增生、毛囊角化过度上皮干燥、增生、毛囊角化过度上皮干燥、增生、毛囊角化过度l l发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