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混凝土规范大全》GBT10171-2023 混凝土搅拌站(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混凝土规范大全》GBT10171-2023 混凝土搅拌站(楼).pdf(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 C S 9 1.2 2 0P 9 7看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T 1 0 1 7 1-2 0 0 5代替 G B/T 1 0 1 7 1-1 9 8 8,G B/T 1 0 1 7 2-1 9 8 8混凝土搅拌站(楼)C o n c r e t e mi x i n g p l a n t(t o w e r)2 0 0 5-0 7-0 1 发布2 0 0 6-0 1-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 B/T 1 0 1 7 1-2 0 0 5目次前言 .皿1 范 围 ,l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13 术语 和定义 ,二 24 分类 ,34.1 型号 ,。二 34.2 标记示例 ,.44.3 主参数系列 ,45 技术要求 ,-,55.1 一般要求 -,55.2 配套主机 ,、55.3 供料系统 。,.。4 .,.65.4 储料仓 .,一75.5配料装置 ,85.6混凝土贮斗,.95.7 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95.8 气路系统、液压系统、润滑系统 ,-,1 05.9电气系统 ,、1 05.1 0安全、环保 ,.。.,1 15.1 1 外观质量 ,.1 16 试验方法 ,1 16.1 试验要求 -1 16.2试验前的检查 ,.、.1 26.3 空运转试验,二,二,1 26.4
3、性能试验,。,。-1 1。,。1 26.5 可靠性试验,。一1 56.6 数据整理和试验报告 ,-.1 77 检验规则 -,、.1 77.1出厂检验 、厂7.2 型式检验 ,1 7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 88.1 标志 1 88.2包装 ,1 88.3 运输,-1 98.4 贮存,-,1 9附录A(规范性附录)混凝土搅拌站(楼)砂、石、水泥、水、掺合料、外加剂等物料静态精度的测定 2 0A.1 范围 4 ,1 1 1 】1 -,-,一2 0 rw w w.b z f x w.c o mGB/T 1 0 1 7 1-2 0 0 5A.2测试环境 ,一2 0A.3 技术要求
4、 、,2 0A.4试验方法 ,4 ,二 2 2附录B 规范性附录)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理论生产率测试的标准工况,2 4B.l 钡(试条件 ,二,2 4B.2 理论生产率测试及计算,4 ,1 。.,.,二,2 4附录C(规范性附录)混凝土搅拌站(楼)外观质量检查表 ,一2 5附录D(规范性附录)可靠性试验的故障分类及危害度系数表】1。,1,2 7附录 E(资料性附录)混凝土搅拌站(楼)试验记录表 ,2 9附录 F(资料性附录)混凝土搅拌站(楼)抽样记录表 ,4 7参考文献 ,一4 8w w w.b z f x w.c o mGB/T 1 0 1 7 1-2 0 0 5月 U吕 本标准代替 G
5、 B/T 1 0 1 7 1-1 9 8 8(混凝土搅拌站(楼)分类),GB/T 1 0 1 7 2-1 9 8 8(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本标准与GB/T 1 0 1 7 1-1 9 8 8(混凝土搅拌站(楼)分类,G B/T 1 0 1 7 2-1 9 8 8(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 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型号组成中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特性代号,即搅拌机装机台数、搅拌站(楼)的变形代号,以清晰表达搅拌机型式、台数及变形代号等;2 取消了原标准中质量分等规定的内容;3 对各种型式的搅拌机的搅拌时间、相应的搅拌站(楼)的生产周期作了调整,使之与国际接轨;4 增加了连
6、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内容;5 对混凝土搅拌站(楼)的环保、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 增加可靠性试验方法、故障模式、故障分类、故障判别规则;7 规定型式试验合格评定原则;8 规定了试验报告的内容、格式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 标 准的 附 录E、附 录F 为 资 料 性 附 录。冷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方圆集团、华东建筑机械厂、郑州水工机械厂、韶关新宇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化分院、四川现代建设机
7、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多维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鸿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太(集团)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二局洛阳建筑工程机械厂、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总承包二部搅拌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润余、盛春芳、魏觉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高佳珍、张华、郑大桥、徐公耀、柳利君、付留根、付尤东、宋斌、陈小亮、李宗平、王瑞堂、胡耀林、左玉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 一GB/T 1 01 7 1 一1 9 8 8,GB/T 1 0 1 7 2-1 9 8 8w w w.b z f x w.c o mGB/T 1 0 1 7 1-2 0 0 5混凝土搅拌站(楼)范 围
8、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搅拌站(楼)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程建设用周期式和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并可用于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混凝土、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和混凝土配料的搅拌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合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 1 5 0 钢制压力容器 G B 5 2 2 6.1-2 0 0 2 机械安全机械
9、电气设备第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 E C 6 0 2 4 0 1:2 0 0 0,I D T)G B 7 2 5 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 i d tI EC 4 3 9-1:1 9 9 2)GB 7 2 5 1.2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二部分:对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的特殊要求(i d tI EC 4 3 9-2:1 9 8 7)G B 7 2 5 1.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三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人场地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 控制设备一配电板的特殊要求(i d t T E C 4 3 9-3:1 9 9 0)G B 7
10、2 5 1.4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四部分: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RC S)的特殊要求(i d t I E C 4 3 9-4:1 9 9 0)G B/T 7 7 2 4 称重显示控制器 G B/T 7 9 3 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 B/T 9 1 4 2-2 0 0 0 混凝土搅拌机 G B/T 1 0 5 9 5 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 G B/T 1 3 3 0 6 标牌 G B 1 4 2 4 9.1 电子衡器安全要求 GB/T 1 4 2 4 9.2 电子衡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 4 9 0 2 预拌混凝土 GB 5 0 0 1 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 0 0 5
11、 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 0 1 6 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 0 2 0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 5 0 2 0 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T 7 9 2 0.4-2 0 0 5 混凝土机械术语 G B J 1 0 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 B/T 8 3 4 热带型低压电 器 技术条件 J B/T 3 9 2 6.2 垂直斗式提升机技术条件 J B/T 5 9 4 6 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w w w.b z f x w.c o mGB/T 1 0 171-2 0 0 5J B/T 8 6 3 4 湿热带型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J C
12、/T 8 2 0-1 9 9 6 水泥工业用空气输送斜槽J G/T 5 0 7 9.1 建筑机械与设备噪声限值J G/T 5 0 7 9.2 建筑机械与设备噪声测量方法J G J 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J G 5 3 9 数字指示秤J T/T 3 2 3 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G B/T 1 0 1 7 1-2 0 0 5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理论生产率r a t e d o u t p u t 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混凝土搅拌站(楼)每小时生产匀质性合格的混凝土的量(捣实后混凝土体积计)。3.2 称f精度(静态精度)s t a t i c a c c
13、 u r a c y 在秤的计量最小量程至最大量程间,以标准祛码质量值与显示称量值之差值对所称量标准祛码真值的相对误差。3.3 配料精度(动态精度)h a t c h i n g a c c u r a c y 物料配料完毕,所配物料的显示值与约定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并以百分数表示。3.4 IN计计f a c c u m u l a t i v e me a s u rem e n t 用同一称量装置在计量完一种物料后,累加计量另一种或几种物料的称量型式。3.5 工作循环周期 w o r k i n g c y c l e 完成一台或数台配套主机的供料、配料、投料、搅拌、出料等工作循环所需要的最
14、长时间。即搅拌站(楼)中一台混凝土搅拌机两次出料间的时间间隔。3.6 新鲜混凝土f r e s h c o n c r e t e 由混凝土搅拌站(楼)拌制的、未经捣实的合格的匀质性混凝土。3.7 混凝 土离析e d u c t i o n c o n c r e t e 在完成搅拌的新鲜混凝土中,混凝土匀质性遭到破坏的现象。3.8 配料机c o n c r e t e h a t c h i n g p l a n t 为生产混凝土按比例配置砂、石组合料的设备。3.9 移动式搅拌站 t r a v e l in g p l a n t s 主要工作部件安装在底盘上,可自行或拖行的棍凝土搅拌站
15、。3.1 0 拆迁式搅拌站(楼)d i s a s s e m b l i n g a n d t r a n s t e r i n g p l a n t s(t o w e r s)主要工作部件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或安装,并通过交通运输工具将其运至新工作地点,重新安装使用的混凝土搅拌站(楼)w w w.b z f x w.c o mGB/T 1 0 1 7 1-2 0 0 54分类4 门型号 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型号由配套主机装机台数、组代号、型代号、特性代号、主参数代号、更新变形代号等组成,其型号说明如下:更新、变形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大写印刷体按顺序或企业自 编代号表示,其中1 1 0.
16、x 三个字母不应使用主参数代号:用理论生产率表示,m /h特性代号:见表1型代号:见表1组代号:H L 一混凝土搅拌楼:H Z-混凝土搅拌站配套主机装机台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台免标注表 1 代号的排列和字符的含义组型装 机 台 数产 品主参数代号特性代号名 称代号名 称代 号名 称代 号名 称单 位混 凝土 搅拌 楼 H L(混 楼)周期式锥 形 反 转出 料 式 2(锥)2(双 主 机)双主机锥形反转出料混凝土搅拌楼2 H I.Z理 论生 产 率m/h 船载式一C拆卸式不标注锥 形 倾 翻出 料 式 F(翻)2(双 主 机)双 主 机 锥 形 倾 翻 出料 混 凝 土 搅 拌 楼2 H
17、LF 3(三 主 机)三主机锥形倾翻出料混凝土搅拌楼3 H LF 4(四 主 机)四主机锥形倾翻出料混凝土搅拌楼4 H LF涡 桨 式 W(1 m)(单 主 机)单主机涡桨式混凝土搅 拌 楼H LW 2(双 主机)双主机涡桨式混凝土搅 拌 楼2H I.W行 星 式NI,丁(单 主机)单主机行星式混凝土搅 拌 楼壬 王 LN 2(双 主机)双 主 机 行 星 式 混 凝土搅拌楼2 H LN单 卧 轴 式 n(单)一(单主机)一 单 主 机 单 卧 轴 式 混 凝 土 搅 拌 楼H LD 2(双 主机)双主机单卧轴式混凝 土搅 拌 楼2 H L Dw w w.b z f x w.c o mGB/T
18、 1 0 1 7 1-2 0 0 5表 1(续)组型!二二。、产 品主 参 数 代 号特 性 代 号三 饭 v L已润名称代 号名 称代 号名 称代 号名称单 位混 凝土 搅拌 楼 H I.(混 楼)周期式双 卧 轴 式S(双 少(单 主 机)单主机双卧轴式混凝 土 搅 拌 楼H LS 理 论生 产 率m/h 船载式一C拆卸式一不标注 2(双 主 机)双主机双卧轴式混凝 土搅 拌 楼2 H LS连续 式(1.连续式 混凝土搅拌 楼H LL 一混 IE土 搅拌 站一 H Z (混 站)周期式 锥 形 反 转 出 料 式 Z(锥)(单 主 机)单主机锥形反转出料混凝土搅拌站H Z Z 移动式 一
19、Y 船载式一C拆卸式一不标注锥 形 倾 翻出 料 式(F(M)(单 主 机)单主机锥形倾翻出料混凝土搅拌站H Z F涡 桨 式 W(涡)(单 主 机)单主机涡桨式混凝土 搅 拌 站H Z M行 星 式NL 下 )(单 主 机)单主机行星式混凝土 搅 拌 站HZN单卧轴式(D(单 主 机)单主机单卧轴式混凝土搅拌站H Z D双 卧 轴 式、S(A)(单 主 机)单主机双卧轴式混凝 土 搅 拌 站H Z S连续式、L(1)连续 式混凝 土搅拌 站HZL4.2标记 示例 a)配套主机为一台锥形反转出料混凝土搅拌机,理论生产率为 2 5 m/h,第一次更新设计的周期 式移动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站H
20、Z Z Y 2 5 A GB/T 1 0 1 7 1-2 0 0 5 b)配套主机为二台涡桨混凝土搅拌机,理论生产率为 1 2 0 m /h,第二次变形设计的周期式混凝 土搅拌楼:混凝土搅拌楼2 HL WI 2 0 B G B/T 1 0 1 7 1-2 0 0 5 c)配套主机为一台连续式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理论生产率为 1 8 0 m/h,第三次更新设计的连 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站HZ I,1 8 0 C G B/T 1 0 1 7 1-2 0 0 5 d)配套主机为二台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理论生产率为 1 2 0 m /h,第二次变形设计的周期式混 凝土搅拌楼 混凝土搅拌楼2 H
21、I.S 1 2 0 B G B/T 1 0 1 7 1-2 0 0 54.3 主参数系列 混凝 土搅拌 站(楼)主参数 系列 见表 2GB/T 1 01 71-2 0 0 5项 目理 论 生 产率 表 2 主参数系列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 数值1 5,2 0,2 5,3 0,3 5,4 0,4 5,5 0,5 5,6 0,6 5,7 0,7 5,8 0,9 0,1 0 0,1 2 0,1 5 0,1 8 0,2 0 0,2 2 5,2 4 0,2 7 0,3 0 0,3 2 0,3 6 0,4 0 0,4 6 05技术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混凝土搅拌站(楼)应能生产符合G B 1 4 9
22、 0 2,G B J 1 0 7和G B 5 0 1 6 4 所要求的各种合格混凝土。5.1.2 混凝土搅拌站(楼)的理论生产率,不应小于铭牌标定的生产率。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在标准工况下(见附录B),其工作循环次数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 3周期式 混凝 土搅 拌站(楼)工作循环次数配套主机公称容量,W L主 机 型 式强 制 式 次/h自 落 式次/h5 0 0(W(l 5 0 0 5 0多 3 01 5 0 0 4 0 2 52 0 0 0 W 4 0 0 0)3 5)2 u4 0 0 0 3 0姿 1 55.1.3 应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设定各种物料(粗、细骨料、水泥、水、添加剂等)的投人
23、顺序、供给量、配比和搅拌时间 连续式搅拌站(楼)除外,并保证搅拌站(楼)按设定程序正常运转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能予以锁定,防止过早卸料和混凝土过搅拌现象的产生5.1.4 卸料高度应根据运输车辆的类型确定。用搅拌运输车时,卸料高度不应小于 3.8 m.5.1.5 混凝土用贮料斗、卸料槽或移动式搅拌站的卸料皮带机应能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5.1.6 应能在下列环境中正常地工作:a)作业温度 1 0C-4 0 0C;b)相对湿度不大于 9 0 y;c)最大雪载8 0 0 P a;d)最大风 载 7 0 0 P a;e)作业海拔高度不大于 2 0 0 0 m,5.1.7 不论在何种供料形式的工作状态下,离
24、搅拌站(楼)主体的粉尘源头 即砂、石、水泥经计量后投人搅拌机的进料口处)下风口5 0 m、高 1.7 m处的粉尘浓度不得大于 1 0 m g/m 对于全封闭周期式搅拌站应在主机上加收尘装置5.1.8 工作时的噪声应符合J G/T 5 0 7 9.1的规定。5.1,9 宜与残余混凝土清洗回收、污水处理等装置配套使用。5.1.1 0 搅拌站(楼)的可靠性要求: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不少于1 0 0 h;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少于 2 0 0 h;可靠度不小于 8 5 0 0。可靠性试验时间为 3 0 0 h5.2配套主机5.2,t 配套主机能搅拌的最大骨料粒径应符合GB/T 9 1 4 2的有关规定;并具有
25、瞬时超载 1 0%的能力。5.2.2 匀质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符合表 4 的要求。对于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达到匀质性要求的搅拌时间不应大于3 55GB/T 1 0 1 7 1 一2 Q 0 5表 4 匀质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配套主机公称容量,W L主 机 型 式“瞥 式自 曹 式5 0 0(W(15 0 0一(3 5 _ _ _ l镇4 5l15 0 0 W 石 20 0 0成 4 0(6 520 0 0 W(40 0 0簇 4 5 (1 0 0I40 0 0 W夏 6 0 0 0(5 0(1 2 05.2.3 在发生临时停电或意外事故时,强制式搅拌机应有将搅拌机内的混凝土卸出的开门机构。5
26、.2.4 物料提升机、配套主机等传动系统的裸露部件应有防护罩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强制式搅拌机的检修盖与启闭电源应有联锁装置。当检修盖打开时应切断电源,配套主机应不能启动。5 2.5 在标准工况下,自落式搅拌机的叶片和罐体(衬板)的工作寿命不少于 10 万罐次;强制式搅拌机铲片的工作寿命应不少于3万罐次,衬板寿命不少于 4 万罐次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的搅拌铲片的工作寿命不少于 3 50 h,衬板的工作寿命不少于 5 00 h。5.2.6 配套主机的其他技术性能应符合 G B/T9 1 4 2的有关规定。5.2.7 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可用一级配套主机也可用二级配套主机进行串联式连续搅拌。
27、5.3 供料系统5.3.1 星形料仓的拉铲式供料装置5.3.1,1 拉铲的生产率应是实际需要量的1.5 倍以上,并能将不同粒径的骨料输送到活动料区,相互间不致混杂。铲斗在运行时应有良好的直线行驶性,并能随时制动。5.3.1.2 在工作状态下,铲斗回程应释放灵活,能抛放至大于铲臂长度的距离,钢丝绳不应缠绕和松脱。拉铲在行进过程中,钢丝绳不应在料堆内摩擦运行。5.3.1.3 拉铲工作时对机架产生的振动不应影响骨料、水泥、水等物料的称量精度。5.3,1.4 拉铲各手柄的操作力不应大于 1 5 oN,脚踏板的作用力不应大于 2 00 N。5.31.5 不同生产率的混凝土搅拌站(楼),应备有不同长度的铲
28、臂,并符合表 5 的要求。表 5不同生产率的铲臂长度艺 老 一1 5 3 5有一8 0 1 2 0铲臂长度,1 r 了11 2 1 1 3.5 一1 5(2 1 7.51一 7 5(9 55,32 带式输送机5.3.2.,向混凝土搅拌站(楼)储料仓或中间料斗运送组合料的带式输送机.应装有护罩和维修平台,并带有安全防护栏。5.3.2.2 同一带式输送机用交替方式输送不同粒径的骨料时,每小时的额定输送量应大于实际需要量的 1.5倍;几种骨料混合输送时,应大于实际需要量的 12 苏 倍。5.3.2,3 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计量用带式输送机,应满足额定生产量的要求,可随时调整其供料能力。5.3.2
29、4 带式输送机应有重载启动的能力,对无停电自锁能力的设备应设有可靠的防逆装置,并设张紧装置和带面清扫装置。5.3.2.5 带式输送机的托辊应运转灵活,并有良好的对中性,保证在满载运行时能有效的输送物料而不溢出,在受料点不应有堆积过量的物料GB/T 1 0 1 7 1-2 0 0 55.3.2.6 带式输送机的卸料端应安置回转式分料器或中间料斗的供料联锁装置,并应有相应的定位控制与信号。输送的物料应卸人隔料仓或配套主机的中间部位。当骨料粒径大于 8 0 m m(碎石为 6 0m m),落差高度大于2.5 m时,应设有缓降装置,以防止骨料的破碎或离析5.3.2.7 带式输送机的其他技术性能,如平带
30、式的应符合 G B/I 1 0 5 9 5的有关规定;波状挡边式的应符合J T/T 3 2 3 的有关规定5.3.3斗式提 升机5.3.3.1 用斗式提升机供料时,应保证受料准确、物料均匀、连续,应与生产能力匹配当提升高度大于5 m时,应采用回程闭锁装置。5.3.3.2 斗式提升机的其他技术性能应符合J B/T 3 9 2 6.2 的有关规定。5.3.4螺旋输 送机5.3.4.1 水泥、掺合料在计量前采用螺旋输送机运送时,两种物料应分别有专用的螺旋输送机,不应共用一 台螺旋输送机。5.3.4.2 螺旋输送机运转应灵活、平稳、无异常噪声。5.3.4.3 螺旋输送机与水泥仓(或掺合料仓)卸料口处应
31、铰接或借助于弹性元件连接。连接处应防水、防潮并便于拆装和维修。5.3.4.4 螺旋输送机与水泥(或掺合料)配料秤之间应为柔性密封连结,螺旋输送机的运行不应影响配料秤的称量精度。5.3.5 空气输送槽 用空气输送斜槽输送水泥时,槽体组装应符合J C/丁8 2 0-1 9 9 6中4.3.3 的规定。5.3.6 外加荆装置 外加剂溶液供给设备应耐腐蚀和防沉淀。输送泵的泵送能力应满足实际生产需要5.3.7 供水装置5.3.7.1 供水管路不得渗、漏,并应采用防锈管件。5.3.7.2 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向配套主机内供水时间应符合表 6的要求。表 6 供水 时间配套主机公称容量.W L型式A$l
32、1式自 曹 式5 0 0 镇w 毛 1 5 0 0 1 8 2 01 5 0 0 W 百 2 0 0 0 2 0 2 52 0 0 0 W 镇 4 0 0 0 一 2 21 一 3 04 0 0 0 W(6 0 0 0 2 5l mi n,6.4.9.4 测试和计算结果记人表 E.1 7,6.4.1 0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6.4.1 0.1 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按 G B/T 9 1 4 2和G B 5 0 2 0 4的有关规定。6.4.1 0.2 做混凝土试块时,应标明实际的搅拌时间。对于自落式混凝土搅拌主机和强制式混凝土搅拌主机,其搅拌时间应按表 4的规定进行。结果记人表 E.1 8,6.5
33、可命性试验6.5.1 试验要求6.5.1.1 所有项目的测试和试验应在同一台样机上进行。6.5.1.2 可靠性试验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因生产原因连续中断加载试验七天以上者,试验应重新开始。6.5.1.3 在可靠性试验前,允许对样机进行维修、保养、更换有关易损件等,并作出必要的记录。6.5.2试验 工况6.5.2.1 用料斗提升物料的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可靠性试验,可参照G B/T 9 1 4 2-2 0 0 0 中6.1 5.1-6.1 5.6的规定。6.5.2.2 正常的维护保养时间不计人试验时间和故障排除时间,每试验 8h 允许停机。.5 h,进行维护保养(不允许更换非随机备件)。6.5.
34、2.3 可将料斗提升机构和供水系统的试验次数换算为时间,若发生故障,同时将其发生故障时已工作的次数也换算成时间(料斗提升机构按每 3 0 次折算为1h,供水系统按每4 0 次折算为1 h).1 5GB/T 1 0 1 7 1-2 0 0 56.5.2.4 可靠性试验情况记人表 E.1 9 一表 E.2 1;可靠性试验结果汇总记人表 E.2 2.6.5.3 故障分类及判定规则6.5.3.1 可靠性试验出现的故障,根据其对人身安全、零部件损坏程度、功能降低程度及修复的难易等因素分为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和轻度故障四类。各类故障及相应的危害度系数见表 D.1。若发生表 D.1 以外的故障,则可
35、类比表中相似的故障特征划定故障类别。6.5.3.2 故障的判定规则如下:a)故障判定时应详细了解样机发生故障时的使用情况和试验条件,包括载荷状态、累计试验时 间、故障类别、故障造成的后果等,以保证故障判定的准确性;b)可靠性试验只对样机在试验中发生的故障类别进行统计,非基本故障类别不计人故障次数但 应如实记人记录表中;c)当发生非故障类别,并造成可靠性试验中断时,允许重新抽样、试验;d)同时发生的多个故障,若为非关联故障,则各个故障应分别统计故障类别;若为关联故障,则 按最严重的那个故障统计故障类别,但其余故障应在试验记录的备注中注明;e)一个故障应判定为一个故障次数,并只能判定为故障类别中的
36、一类;f)按使用说明书规定更换随机备件不作为故障,但应在试验报告中加以说明。6.5.4 可命性考核指标的计算6.5.4.1 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MTT F F)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按公式(5)表示:MTTF F一 t (5)式中:t-累计的当量故障数等于或大于,11 1”时,已完成的工作时间的数值,单位为小时(h).注:搅拌机构可靠性试验中任何一种可靠性试验首先发生了累计当量故障数等于或大于“1”的故障时,就以该种可 靠性试验统计计算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当样机按规定试验时间和次数进行可靠性试验后,未发生故障或只发生累计的当量故障数小于 1的轻度故障(即:在规定的 3 0 0 h 试验时间内未发生
37、任何故障或在规定的 3 0 0 h 试验时间内只发生若干次轻度故障),则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按公式(6)表示:MT T F F=t o (6)式中:t o 样机累计的试验时间的数值,单位为小时(h),6.5.4.2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B T 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按公式(7)计算:MB T F=鱼 r 卜(7)式 中:r,试验样机在规定的可靠性试验时间内出现的当量故障次数的数值,其数值按公式(8)计算。当量故障次数为配料系统可靠性试验、搅拌机构可靠性试验、供料系统可靠性试验、电气系统可靠性试验四者当量故障次数之总和r、一艺n;e;(8)式中:n;第 i 类故障次数;:.一 第 i 类故障的危
38、害度系数。当样机按规定试验时间和次数进行可靠性试验后,未发生故障或只发生累计的当量故障数小于 I的轻度故障(即:在规定的 3 0 0 h 试验时间内未发生任何故障或在规定的3 0 0 h试验时间内只发生若干 1 6GB/T 1 0 1 7 1-2 0 0 5次轻度故障),则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按式(9)表示。MB TF二 t o6.5.4.3 可靠度(R)可靠度按公式(1 0)计算:(9)tot+t,X 1 0 0%(1 0)式 中:t,修复故障所用时间总和的数值,单位为小时(h),注:t o,t 均不含保养时间。6.6 数据整理和试验报告6.6.1 根据表 E.2 表 E.2 2 记录的内容,
39、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将结果记人表 E.2 3,6.6.2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试验报告名称及编号,被检混凝土搅拌站(楼)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检验单位 名 称;b)试验任务来源、目的及试验依据;c)受检混凝土搅拌楼(站)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及抽样情况;d)试验地点,起止日期及气候情况;e)试验项 目及结果;f)试验结论及建议;9)试验负责人和参加试验人员名单;h)试验报告编写、审校及批准人员姓名和签字、日期。7检验规则7.1 出厂检验7.1.1 所有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并需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逐台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产品出厂时应有质量检验部门签发的产品合格证7.1.2 出
40、厂检验项 目应包括 6.2,6.3,6.4.1,6.4.2.1(周期式),6.4.2.2(连续式)、6.4.3,6.4.4,6.4.6,6.4.7的内容。7.2 型式检验7.2.1 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鉴定;b)产品停产三年及三年以上者;c)产品的结构、材料或制造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性能时;d)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机构提出要求时。7.2.2 型式检验项 目 包括第5章的全部内容。7.2.3 型式检验的抽样如下:a)用于新产品鉴定的,按提供的样机进行;b)除新产品外的,应从近一年内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机为一台抽样及封存记人表F.1.
41、1)7 5 m/h以下(含7 5 m /h)的混凝土搅拌站(楼),应提供不少于三台(含三台)进行抽样。2)7 5 m/h以上的搅拌楼站(梭)应在近一年期内生产或已在工地运行的产品中,提供二台 产品进行抽样。7.2.4 型式检验由下列原则判定:a)表 8中A项的各项要求全部合格,任一项不合格该产品即判为不合格。1 7GB/T 1 0 1 7 1-2 0 0 5b)表 8 中 B项若有五项以上(含五项)不合格时,允许在被抽检的产品中再抽取一台进行复检,复检项 目允许有二项不合格。若仍有三项不合格时则判为不合格。表 8 型式检验合格判定项目裹关键项目A 项说 明 5.1.1 5.3.7,4 5.1.
42、3 5.4.2.2 5.1.7 5.5.2.3 5.1.80 5.5.2.4 5.1.1 00 5.5.2.5 5.2.2必 5.7.45.3.7.20 5.8.1.3 5.3.7.3 5.9.1.3一般要求项目B 项说 明 5.1.2 5.4.2.4 5.1.6 5.5.3 5.2.1 5.5.4 5.2.30 5.6.3 5.2.50 5.8.1.1 5.3.2.6O 5.8.3 5.4.1.1 5.1 0 5.4.2.3 5.1 1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 标 志8.1.1 应在混凝土搅拌站(楼)的明显位置设置产品标牌,标牌应符合GB/T 1 3 3 0 6的规定。8.1.2 产
43、品标牌应注明下列基本内容:a)产品名称、型号;b)配套主机的公称容量;c)理论生产率;d)装机容量;e)整机质量;f)外型尺寸;9)制造日期;卜)出厂编号;i)制造商名称。8.2包装8,2.1 运输过程中该产品以组件的形式装运,为防止丢失或损坏,应将拆卸限制在最小限度。卸下的零部件包括螺栓、螺母、销钉、垫圈等成套包装,并做好标记,便于重新安装。8.2.2 拆下的零件或成套件应有防水、防腐、防磕碰、防丢失的措施。8.2.3 电动机和电器中的电子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等均应有防护措施。8.2.4 气动元器件、各种杠杆秤、电子秤在出厂前应将其相对固定,在运输过程中不得因振动、冲击而 1 召GB/T
44、1 0 1 7 1-2 0 0 5产生损坏或变形等。8.2.5 混凝土搅拌站(楼)的传送带应滚绕包装,应有防止产生裂纹、粘结、松散的措施。8.2.6 混凝土搅拌楼(站)出厂时应有下列技术文件:a)产品使用说明书;b)基础布置图;c)易损件图册或易损件名细表;d)随机工具及备件清单;e)主要配套件技术文件;f)合格证;9)发货清单。8.3运输 混凝土搅拌站(楼)应适合于运输要求,运输时要安放牢固,运输状态的长宽高尺寸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8.4贮存 混凝土搅拌站(楼)的机械、电气设备应存人仓库,大型结构件在露天放置时,应有防护措施。GB/T 1 0 1 7 1-2 0 0 5 附录A (规范
45、性附录)混凝土搅拌站(楼)砂、石、水泥、水、拾合料、外加剂等物料静态精度的测定A.1 范围 适用于周期式和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的砂、石、水泥、水、掺合料、外加剂等物料的静态精度的测定。A.2 测试环境A.2.1 称量显示控制器的温度范围为。0C-4 0 C.A.2.2 其他部分的温度范围为一1 0 0C-5 5 0C.A.2.3 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得超过 5 0C/hA.2.4 相对湿度不大于 9 0 0 0A.2.5 供电电源满足如下要求:a)电压为 3 8 0 V/2 2 0 V,稳态电压值为(0.9 -1.1)倍额定电压;b)频率为 5 0 Hz,对连续的为(0.9 9 -1.0 1
46、)倍额定频率;对短时工作的为(0.9 8-1.0 2)倍额定 频率。A.3 技术要求A.3.1 配料秤的准确度等级 混凝土搅拌站(楼)使用的配料秤的准确度等级应根据 G B/T 1 4 2 4 9.2,J J G 5 3 9 所规定的普通准确度级,用诬 表示A.3.2 配料秤的检定分度值 配料秤的检定分度值 e 应符合以下规定:对于无辅助指示装置,见公式(A.1):e二 d 。(A.1)对于有辅助指示装置,见公式 A.2),(A.3):d e簇 l o d (A.2)。镇 1 0 l ,(A.3)式中:e 一一 配料秤的检定分度值;d 为显示分度值;k 表示整数。A.3.3 配料秤的静态称1t
47、等级 与配料秤的静态称量等级有关的检定分度值、检定分度数和最小称量见表 A.1 表 A.1 检 定分度数和最小称.准确度等级W (j二 必检 定 分 度 值,e S g(e检 定 分 度 数,1 0 0 n 5 1 o o c最 小 称 量,mmA.3.4配料秤的睁态称f 首次 检足最大允差 加载或卸载时,配料秤的静态称量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A.2.2 0GB/T 1 01 71-2 0 0 5表 A.2 配料秤的静态称f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最 大 允 许 误 差检定分度值(祛码),m士 0.5 e士 1.O e士 1.5 e 0 簇m 5 0 5 0 m 2 0 02 0 0 m 1
48、0 0 0A.3.5准确度表示法 配料秤的准确度用百分比表示,即为多次测得的定量值(显示值)偏离预定值的相对误差。A.3.6 自动称f最大允许误差 配料秤的自动称量最大允许误差见表 A.3.表 A.3自动称.最大允许误差准确度等级首 次 或 周 期 检 定使用中检定士 0.5 肠士 1%注:使用中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是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的两倍。A.3.7最小称f 自动称量的最小称量,不应小于最大称量的 3 0%,除最后一批物料外,不得使用小于最小称量的物料。A.3.8 鉴别力 当称量改变 1.4 倍检定分度值。时,原来的示值应有变化。A.3.9称豆显示控制器 称重显示控制器应符合如下要求:a
49、)各项指标应符合 G B/T 7 7 2 4中的有关规定。b)称重显示控制器的误差不应大于整机称量之差的。.7 倍。A.3.1 0 最大安全负荷 最大安全负荷为 1.2 5 倍最大称量。A.3.”重 复性 对同一物料,多次称量所得的结果之差,不应大于该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见公式(A.4);P m,二 一P-毛 一 m p e 。(A.4)式 中:P m 一 所称物料的最大重量;P m i.所称物料的最小重量;m p e 一 一 最大允许误差。A.3.1 2 误差计算 秤上的硅码 m,配料秤的示值为 L逐一加放。.l e 的小硅码,直到秤的示值明显地增加了一个 e,则成为(1+e),为使
50、配料秤示值末位数增加一个检定分度值,所有附加的小硅码值为 m,化整前示值的计算,见公式(A.5):p=1+0.5 e 一 m (A.5)式中:P 化整前的示值;I 一 一 配料秤的示值;m 一 一附加的 小珐码值。2 1GB/T 1 0 1 71-2 0 0 5化整前的误差计算,见公式(A.6):E 二 p一 m=1+0.5 e 一m一m(A.6)式 中:E 化整前的误差。化整前的修正误差计算,见公式(A.7):E二 E一 E o(mp e 式 中:E.,一 一 化整前的修正误差;E a-为零点或接近零点(如 5 e)的误差。A.3.1 3 实际分度值的计算 实际分度值计算,见公式(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