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混凝土规范大全》CECS175-202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7475439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DF 页数:85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混凝土规范大全》CECS175-202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23混凝土规范大全》CECS175-202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混凝土规范大全》CECS175-202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混凝土规范大全》CECS175-202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pdf(8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CECS 1 7 5:2 0 0 4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 技术规程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c a s t-i n-s i t u c o n c r e t e h o l l o w f l o o r s t r u c t u r e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 技术规程cast-um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s i t u c o n c r e t e h o l l o w f l o o

2、r s t r u c t u r eC EC S 1 7 5:2 0 0 4主编单位:中国 建筑 科 学研 究 院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 0 0 5年 4月 1 日月 J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 0 0 2)建标协字第 1 2 号文 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 0 0 2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的要求,制定本规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具有自重轻、地震作用小等优点,在跨度较大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中已有较多应用。本规程是在总结我国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设计、施工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标准而制定的。在规程编制过程中,开展了

3、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与相关的标准进行了协调,广泛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证,并进行了试设计和工程试点工作,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程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内模、结构分析、设计规定、构造要求、施工及验收等内容。根据国家计委计标 1 9 8 6 口 1 6 4 9 号文 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 的要求,现批准协会标准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编号为C E C S 1 7 5,2 0 0 4,推荐给工程设计、施工、使用单位采用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C E C S I T C 5归口管

4、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负责解释(北京市北三环东路 3 0号,邮编:1 0 0 0 1 3,传真:0 1。一8 4 2 8 1 3 4 7,E-m a i l:b a n b b n.c n)。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 编 单 位:湖南省立信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湖南省第六工程公司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深圳市星百胜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程志军王晓锋白生翔徐有邻 王本森杨建军杨承想王立长 李光中卜 明华钱英欣傅礼铭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

5、会 2 0 0 4年 1 2月 2 5日目次J 总则术语 和符号 2.1 2.23内术 语符 号 模 3.1一 般 规 定 3 2筒 芯 3.3箱 体 4结构分析 4.1 一 般 规 定4 24 3结构分析方法 边 支 承 板 内 力 分 析 4.4拟 梁 法 4.5直 接 设 计 法 4.6等 代 框 架 法5 设 计规定 5.1承 载 力 计 算 5.2挠 度 和 裂 缝 控 制 ,、,6 构造 要求 6.1一 般 规 定 6.2边 支 承 板 楼 盖 ,6.3柱 支 承 板 楼 盖 -7 施工及验 收 了.1一 般 规 定(1)(2)(2)(3)(5)(5)(5)(6)(8)(8)(8)

6、(1 0)(1 0)(11)(16)(19)(19)(22)(24)(24)(26)2 6)(29)(29)1 7.z 内模验收 7.3 施工质量控制 ,二“”7.4 空心楼盖结构质量验收附录A内模进场检验方法 附录B 质量验收记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 条文说明(2s)(30)(3 3)(34)(38)(40)(4 1)1 总则1.0.1 为了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 的设 计、施工及验 收。1.0.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应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

7、,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1.0.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 程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 c a s t-i n-s i t u h o l l o w c o n c r e t e f lo o rs y s t e m 按一定规则放置埋人式内模后,经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在楼板中形成空腔的楼盖2.1.2 埋人式内模e mb e d d e d f i l le r 埋置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用以形成空腔且不取出的筒芯、箱体和筒体、块体的总称。简称内模。2.1.3 筒芯

8、、筒体 t u b e f i l l e r,c y l in d e r f i l l e r 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空心、实心筒形内模2.1.4 箱体、块体b o x f i l l e r,b l o c k f i l l e r 用于现浇棍凝土空心楼盖的空心、实心箱形内模2.1.5 体积空心率 v o l u m e t r i c v o i d r a t i o 楼盖区格板由墙、梁(暗梁)、柱(柱帽)边缘所围的区域内,埋置内模的体积与该区域内结构轮廓体积的比值。2.1.6 间距f i l l e r s p a c in g 相邻内模中心之间的距离2.1.7 肋宽r i

9、b w i d t h 相邻内模侧面、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2.1.8 板顶厚度、板底厚度m in i m u m c o n c r e t e d e p t h a b o v ef i ll e r,mi n i mu m c o n c r e t e d e p t h u n d e r f i l l e r 空心楼板中内模表面至板顶、板底的最小距离。2.1.,边支承板 e d g e-s u p p o r t e d s l a b 由墙或刚性梁支承的楼板。22.1.1 0 柱支承板c o l u mn-s u p p o r t e d s l a b 由柱支承的沿柱轴线无

10、梁或带柔性梁的楼板。2.1.1 1 柱上板带c o l u mn s t r i p 柱支承板楼盖中,在柱中心线两侧各 1/4板跨(取两个方向柱中心距的较小者)宽度范围内的板带。2.1.1 2 跨中板带mi d d l e s t r i p 柱支承板楼盖中,相邻柱上板带之间的板带。也称中间板带2.1.1 3 拟梁法a n a l o g u e c r o s s b e a m me t h o d 将柱支承板楼盖等代成双向交叉梁系进行内力分析的简化方法。2.1.1 4 直接设计法d i r e c t d e s i g n me t h o d 在两个方向将柱支承板楼盖各区格板的弯矩设

11、计值在控制截面按弯矩系数直接分配的内力分析简化方法。也称弯矩系数法。2.1.1 5 等代框架法。q u i v a l e n t f r a m e m e t h o d 在两个方向将柱支承板楼盖结构等效成以柱轴线为中心的连续框架分别进行内力分析的简化方法。2.2符号2.2.1 作用、作用效应和抗力 V 规定宽度范围内的剪力设计值;v p 预应力空心楼板中,规定宽度范围内由于施加预应力 所提高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 C,在该层楼板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柱轴向压力设计 值;F,.q 楼盖结构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F,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Ma 计算板带在计算方向一跨内的总弯矩设计值;MU.6 一

12、 一不平衡弯矩设计值2.2.2几何参数 D一筒芯外径;1,-一 筒芯长度;b、一顺筒肋宽:b 一计算板带或等代框架梁的宽度;h 厂楼板厚度;h,一楼板截面有效高度:H柱的计算长度;、,、,一内模为筒芯时,顺筒方向、横筒方向拟梁的宽度;1,1 1-一 柱支承板楼盖区格板计算方向、垂直于计算方向轴线 到轴线的跨度;1,计算方向区格板净跨;I,,一 一 梁的截面抗弯惯性矩:1.一构件的截面抗扭惯性矩;I一 楼板的截面抗弯惯性矩;入一柱的截面抗弯惯性矩;1,等代框架梁的截面抗弯惯性矩:K柱的转动刚度;K 一等代框架柱的转动刚度;K,一柱两侧横向构件的截面抗扭刚度2,2.3 计算系数。、。2一 计算方向

13、、垂直于计算方向梁与板截面抗弯刚度的比 值;9 一 计算板带端支座处边梁的 截面抗扭刚度与板截面抗弯 刚度 的比值;一 柱两侧横向构件的抗扭刚度增大系数;一 受剪计算系数;闷尽Y 一内横为筒芯时,横筒方向拟梁抗弯刚度计算系数3内模3.1一 般 规 定3.1.1 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内模,除应满足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的要求外,尚应具有符合施工要求的物理力学性能。3.1.2 内模材料中氯化物和碱的含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且不应含有影响环境和人身健康的有害成分。3.1.3 内模可采用空心的 筒芯、箱体,也可采用轻质实心的筒 体、块体3.1.4 实心筒体、实心块体等内模的质量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

14、的要求3.2筒芯3.2.1 筒芯的外径和长度应由设计确定 筒芯的外径 D(m m)可取 1 0 0,1 2 0,1 5 0,1 8 0,2 0 0,2 2 0,2 5 0,2 8 0,3 0 0,3 5 0,4 0 0,4 5 0,5 0 0;筒芯 的长度 L(mm)可 取 5 0 0,1 0 0 0,1 5 0 0,2 0 0 03.2.2 筒芯的筒壁应密实,两端封板应与筒壁连接牢固。筒芯外表面不得有孔洞和影响混凝土形成空腔的其他缺陷。3.2.3 筒芯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3.2.3 的规定。表32.3 简芯尺寸允许偏差续 表 3.2.3项目允许 偏差(m m)端 面垂直度5平

15、直度(侧 弯 曲)5不 圆度口 注 检验方 法应 符合本 规程 附录 A的 规定3.2.4 筒芯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3.2.4 的规定。表3.24 筒芯物理力学性能要求项目要求重 h一D=1 0 0,1 2 0,1 5 0,1 8 0,2 0 0 m.簇1 2 k g/mD=2 2 0,2 5 0,2 8 0,3 0 0,3 5 0-提2 5 k g/mD=4 0 0,4 5 0,5 0 0-镇4 0 k g/m径 向抗压 荷载 1 0 0 0 N注 检 验 方 法 应竹 合本规 程附 录 A 的规定3.3箱体3.3.I 箱体的底面边长和高度应由设计确定 箱体的底面宜为正方形,其边长可取

16、4 0 0 -1 2 0 0 m m。当边长大于6 0 0 m m时,宜在箱体中部设置竖向孔洞。箱体的高度可取1 5 0 一S O O mmo3.3.2 箱体应具有可靠的密封性箱体外表面不得有孔洞和影响混凝土形成空腔的其他缺陷3.3.3 箱体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3.3.3 的规定。表 3.3.3箱 体 尺 寸 允 许 偏 差 项目 边 长 高度 表 面平整度注 检验方 法应 符合本 规程附 录 A6允许 偏差 m m)0,一 2 0 士 5 5的规定3.3.4 箱体的重量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箱体的竖向抗压荷载不应小于 1 0 0 O N,侧向抗压荷载不应小于 8 0 0

17、N o 9k 检 聆古 法应符 合本 规程附 录 A 的规 定.4 结 构 分 析4.1一 般 规 定4.1.1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整体布置应能合理地传递所承受的荷载和作用,具有明确的结构计算简图。4.1.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中,楼板的支承可采用梁、柱或(和)墙。4.1.3 对柱支承板楼盖结构,可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计算的要求确定是否设置柱 帽、托板。4.1.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区格板宜呈矩形。当内模为筒芯时,区格板内筒芯宜沿受力较大的方向顺向布置。4.1.5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各区格板布置内模后,周边的楼板实心区域应符合本规程第 6.2:2条、第 6.3.1 条、第 6.3.4

18、条的规定,并应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4.1.6 楼板内承受较大集中静力荷载的部位不宜布置内模。对承受较大集中动力荷载的区格板,不应采用空心楼板。4.2结构分析方 法4.2.1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可用于框架、剪力墙、框架一 剪力墙、框架一 核心筒、板柱一 剪力墙等结构,其房屋高度、抗震等级和结构分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 B 5 0 0 1 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B 5 0 0 1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 G J 1 4 0 等的有关规定。4.2.2 抗震设计时,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扁梁框架时,扁梁的布置和截面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B 5 0

19、 0 1 1的有关规定;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时,扁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 J G J 1 4 0的有关规定。注 本条 规定 的扁 梁不得 用于一 级抗 震等级 的框架 结构4.2.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 B 5 0 0 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 0 0 1 1 的规定进行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 B 5 0 0 0 9的规定进行计算4.2.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内力设计值,可 按线弹性

20、分析方法确定,并可根据具体情 况考虑弯距调幅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内力和变形计算,可采用线弹性分析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构件,宜考虑开裂的影响4.2.5 对规则布置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可按下列规定进行内力分析:1 边支承板楼盖结构:楼板可仅考虑承受竖向荷载,并按本规程第 4.3节的规定进行内力分析;楼板周边支承构件应考虑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或)地震作用,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内力分析。2 柱支承板楼盖结构: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可按本规程第4.4 节、第 4.5 节、第 4.6节的规定进行内力分析;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下可按第 4.6节的规定进行内力分析 注 预应 力混凝 土柱 支承

21、板楼 盖结 构 的内 力分 析应 符 合现 行行 业标 准 无 枯结 预 应 力混凝土 结构 技术规 程;J G J 9 2,(预应 力混凝 土结构 抗震 设计规 程 J G J 1 4 0 的有 关规定.4.2.6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可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内力分析。楼盖结构分析采用的结构计算程序应经考核和验证,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程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电算结果应经判断和校核,在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4.2.7 单向连续板按弹性分析方法求得的内力,在一跨范围内正、负弯矩之间的调幅不应超过 2 0;边支承双向板按弹性分析方法求得的内力,每个方向正、负弯矩之间的调幅不应超过 2

22、 0%o 符合本规程第 4.5.1条要求的柱支承板楼盖,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按弹性分析求得的楼板内力,在每个方向正、负弯矩之间的调幅不应超过 1 0%e4.2.8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侵蚀环境等情况中的结构,不得采用考虑弯距调幅的分析方法。4.3 边支承板内力分析4.3.1 1考虑 2边支承板楼盖的支承条件可按下列规定确定:当楼盖内区格板由墙支承时,该区格板应按竖向刚性支承当楼盖内区格板的周边现浇框架梁竖向变形较小时,该区格板可按竖向刚性支承考虑。3 对楼盖的边区格板和角区格板,周边支承条件应根据支承构件的实际弯曲、扭转刚度确定。4 搁置在砌体外墙上的区格板,沿

23、墙的板边可按简支考虑.4.3.2 边支承板楼盖的区 格板应按下列原则计算: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2 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 2.0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 2.0,但小于 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4.3.3边支承板楼盖结构的区格板,可按不考虑空腔影响的弹性板进行内力分析。4.4拟梁法4.4.1 承受竖向均布荷载的柱支承板楼盖,当采用拟梁法进行弹性分析时,拟梁宜在楼盖平面范围内统一布置。1 0 拟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宜按本规程第 4,4.2条确定。每个区格板内拟梁的数量可根据区格

24、板的跨度和计算要求等确定,且在各方向上均不宜少于 5根。在多区格楼盖内拟梁宜取为连续梁,计算中宜考虑拟梁的挠曲和扭转对连续梁内力的影响.4.4.2 拟梁的抗弯刚度可取拟梁所代表的楼板宽度范围内各部分的抗弯刚度之和。各部分的抗弯刚度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 梁、柱轴线上的楼板实心区域,其抗弯刚度应按实际截面计算。2 当内模为筒芯且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相等时,楼板空心区域顺筒方向、横筒方向拟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取为 E ,1,.E-I,z,其中E 为楼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抗弯惯性矩 I,几 2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I 一S,Ib,+D 1 2(b+D)h;一 韵 1,2 一 箭 I,(4.4.2-1)(4.4

25、.2-2)式中、1、:2 顺筒方向、横筒方向拟梁的宽度;b,顺筒肋宽;D一 一 筒芯外径;h _,楼板厚度;Y横筒方向拟梁抗弯刚度的计算系数:当 D/h,0.6 时,可取 1.。:当 D/h,0.7时,可取。.9;当 0.6 D/h,0.7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3 当内模为箱体时,楼板空心区域两个方向的抗弯刚度可按实际截面计算。4.5 直接设计法4.5.1 当承受竖向均布荷载的柱支承板楼盖符合下列条件时,可采用直接设计法进行内力分析:1 1 1 在结构的每个方向至少有三跨连续板。2 所有区格板均为矩形,各区格的长宽比不大干2 0 3 两个方向相邻两跨的跨度差均不大于长跨的1/3 4 柱子离相

26、邻柱中心线的最大偏移在两个方向均不大千偏心方向跨度的 1 0%e可变荷载标准值不大于永久荷载标准值的2 倍当柱轴线 上 有梁时,两个垂直方向的梁应符合下列条件:。.2 G 兰 5(4 _ 5.1)式中P i k e 产 z在楼盖区格板计算方向、垂直于计算方向分别取11八 a 一一 户八一乙为:k二。1 l,.1 2 一区格板计算方向、垂直于计算方向轴线到轴线的 跨度;a,a 2 计算方向、垂直于计算方向梁与板截面抗弯刚度 的 比 值:一 _E lbE,会,此 处,E,b,E,为 梁 楼 板 混 凝 土的弹性模量;1、为梁的截面抗弯惯性矩,对计 算方向、垂直于计算方向按本规程第4.5.8 条计

27、算;上为楼板的截面抗弯惯性矩,对计算方向、垂 直于计算方向按本规程第 4.5.功条计算。当不符合上述条件时,可按本规程第 4.6节的等代框架法或第4.4 节的拟梁法进行内 力分析4.5.2 柱支承板楼盖采用直接设计法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纵、横两个方向分别计算,且均应考虑全部竖向均布荷载的作用。直接设计法的计算板带为支座中心线两侧以区格板中心线为界的板带。计算板带在计算方向一跨内的总弯矩设计值 呱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 青 4 ab l(4.5.2)式中Q e 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的板面竖向均布荷载基本组合 设计 值;b 计算板带的宽度:当支座中心线两侧区格板的横向 跨度不等时,应取相邻两跨横向

28、跨度的平均值;对于 计算板带的一边为楼盖边时,应取区格板中心线到 楼盖边缘的距离;h计算方向区格板净跨,取相邻柱(柱帽或墙)侧面之 间的距离,且不应小于0.6 5 1,4.5.3 总弯矩设计值 从 在计算方向的各控制截面上可按下列规定分配:1 对 内跨,正弯矩设计值取。.3 5 从,负 弯矩设计值取0.6 5 M。2 对端跨,按表 4.5.3 规定的系数分配。表4.5.3 计算板带端跨弯矩设计值的分配系数支座 约束 条件外支 座简 支在各 支座处均有 梁在 内支座处 无梁外 支座嵌 固无 边梁有边 梁内支 座负 弯矩0.7 50.7 00,7 00.7 00,6 5外支 座负 弯矩00.1 6

29、0.2 60.3 00.6 5正弯 矩0.6 30.5 70.5 20.5 00.3 5 按上述方法分配弯矩时,中间支座应能抵抗支座两侧所分配负弯矩的较大值,否则应对不平衡弯矩再分配。对边梁或板边的设计,应考虑外支座负弯矩引起的扭转作用4.5.4 柱上板带各控制截面所承担的弯矩设计值可按本规程第4.5.3 条确定的弯矩设计值乘以表 4.5.4规定的系数确定。表中系数Q,按下列公式计算:E6入2.5 E-I,(4.5.4)式中 9 1 计算板带端支座处边梁的 截面抗扭刚度与楼板的截 面抗弯刚度的比值;1 31 端支座处边梁的截面抗扭惯性矩,按本规程第 4.条确定表 4.5 4柱 上 板 带 承

30、受 计 算 板 带 内奄 矩 设 计 值 的 分 配 系数状况儿厂 2 051 O2 O内支 座负 弯矩产 七=。0.7 50 7 污07 5 一户妻 1一0.9 00 7 呀04 5端支 座负 弯矩户【=0踢=01 001 0 01.0 0尽妻20.7 50 7 几0.7 5脚乡 1声二。1 0 01.0 01 0 0尽)20 900.7 504 5正弯 矩内 一00 600.6006 0产 1)10.9 00 7 50.4 5 注 1系数可采 用根 据表 中数值 的线性 播值 2 表中尸,按本规程第4.5.1 条计算;3当支座 由墙组 成,且墙 的长度 不小 于 3 b/4 时,可 认 为

31、负 弯矩 在 b 范 围内均 匀分布,其 中 b 为计 算板 带的宽 度4.5.5 计算板带中不由柱上板带承受的弯矩设计值应按比例分配给两侧的半个跨中板带;每个跨中板带应承受两个半个跨中板带分配来的弯矩设计值之和。与支承在墙体上的柱上板带相邻的跨中板带,应承受远离墙体的半个跨中板带弯矩设计值的2倍。4.5.6 对带梁的柱上板带,当产、)1 时,梁应承受柱上板带弯矩设计值的85%;当。产 1 +12黔I boi,e(4.5.1 0-2)式中瓦 01。、岛 p6,.i.,.6,i顺筒方向、横筒方向的柱轴线上楼板实心区 域的宽度;b bo i,a,b n o i.,顺筒方向、横筒方向的 计算板带中楼

32、板空心 1 5 区域的总宽度;I-.顺筒方向的计算板带中楼板空心区域截面抗 弯惯性 矩。2 当内模为箱体时,可按计算板带楼板实际截面计算。4.等代框架法4.6.1 柱支承板楼盖结构采用等代框架法进行内力分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等代框架可采用弯矩分配法或有限元法进行内力分析。2 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应按纵横两个方向分别计算,且均应考虑全部荷载的作用。柱与上一层及下一层楼盖可按固接考虑,等代框架可取等代框架梁及与之相连的上、下两层柱。等代框架梁应由柱轴线两侧区格板中心线之间的楼板和梁组成;等代框架柱由柱和柱两侧横向构件组成,并应符合本节的有关规定。3 在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下,地震作用计算应考

33、虑楼盖的全部永久荷载和全部竖向可变荷载。等代框架应取结构底层到顶层的所有楼盖和柱。等代框架梁的宽度宜取计算方向轴线跨度的3/4及第 2 款中规定的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梁宽度与垂直于计算方向柱帽宽度之和的 1/2两者中的较小值;等代框架柱可取柱的实际截面。4 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当可变荷载标准值不大于永久荷载标准值的3/4时,可不考虑可变荷载的不利布置。4.6.2 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等代框架梁截面抗弯惯性矩 I,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柱(柱帽)范 围以外 1)当内模为筒芯时 顺筒方向等代框架梁截面抗弯惯性矩 I,,一 I,+I n o,二(4.6.2-1)横筒方向等代框架梁截面抗弯惯性矩

34、 t 6猛一 I so.十 熬I l,.i(4.6.2-2)式中几L n,h a y.。一顺筒方向、横筒方向的柱轴线上实心区域 (包括梁)的截面抗弯惯性矩;阮.b n i.v 顺筒方向、横筒方向的等代框架梁宽度范围 内楼板空心区域的总宽度;I n o i.-一 顺筒方向的等代框架梁宽度范围内楼板空 L 区域截面抗弯惯性矩。2)当内模为箱体时,按等代框架梁范围内楼盖实际截面计算 2 柱中心至柱(柱帽)侧面范围内,I n e 可取柱(柱帽)范围以外的惯性矩除以(1-c e l b)2,其中。为垂直于计算方向的柱(柱帽)宽度,b 为等代框架梁的宽度4.6.3 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下的等代框架梁截面抗弯

35、惯性矩可按本规程第 4.6.2 条第 1 款确定,其中等代框架梁宽度应按本规程第 4.6.1 条第 3 款确定。4.6.4 承受竖向均布荷载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采用等代框架法进行弹性分析时,柱截面抗弯惯性矩在板顶至板底、梁底或柱帽底范围内的惯性矩可视为无穷大,在此范围之外可按柱实际截面计算4.6.5 承受竖向均布荷载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采用等代框架法进行弹性分析时,等代框架柱的转动刚度 K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K艺K1+习K,/K,(4.式中K一柱的转动刚度:对无柱帽且无梁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 K 幸4 E _ I,月,其中E.为柱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毛为柱在计算方向的截面抗弯惯性矩,H为柱的计算长度:

36、对底层柱为从基础顶面到一层楼板顶面的距离,对其余各层柱为上、下两层楼板顶面之间的距 1 7 离;对于有柱帽或带梁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应考 虑柱轴线方向截面变化对 K 的影响;K,柱两侧横向构件的抗扭刚度,按本规程第 4.6.6 条 计算。4.6.6 承受竖向均布荷载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采用等代框架法进行弹性分析时,柱两侧横向构件的抗扭刚度 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K,=凡艺9 E,去1 2(1 一。,/i,),(4.6.6)式中I,-柱两侧横向构件的截面抗扭惯性矩,按本规程第 4.5.9 条计算;R e 柱两侧横向 构件的抗扭刚 度增大系数:对于无梁的柱 支 承 板 N b一 1;对 于 带 梁 的

37、 柱 支 承 板 R e 一 赞,其 中 1。为等代框架梁宽度范围内楼板的截面抗弯惯性 矩,可按本规程第 4.5.1 0条确定,几 为等代框架梁 在跨中的截面 抗弯惯性矩,按本规程 第4.6.2 条第1 款确定。4.6.7 承受竖向均布荷载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采用等代框架法进行弹性分析时,等代框架梁的计算弯矩沿宽度方向可采用本规程第 4.5节规定的比例分配。此时,对带梁的柱支承板楼盖,应符合本规程第 4.5.1条第 6款的规定。4.6.8 承受竖向均布荷载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采用等代框架法进行弹性分析时,弯矩控制截面可按下列原则确定:1 对内跨支座,弯矩控制截面可取柱(柱帽)侧面处,但与柱中心的距

38、离不应大于0.1 7 5 1 1,2 对有柱帽的端跨外支座,弯矩控制截面可取距柱侧面距离等于柱帽侧面与柱侧面距离 1/2 处的截面。5 设 计 规 定5.1 承载力计算5.1.1 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各类构件的材料选择和承载力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 0 0 1 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B 5 0 0 1 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UG J 9 2 等的有关规定。空心楼板根据内力分析结果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应取空心梭板的实际截面。5.1.2 边支承双向板可按下列规定进行承载力计算:1当按弹性方法计算楼板内力时,对于双向板的每个方向,自板边向内 1/4

39、楼板短边跨度范围内的正弯矩可取相应方向楼板最大正弯矩的 1/2,中间部分的正弯矩可取相应方向楼板的最大正弯矩(图5.1.2);每个方向的楼板负弯矩均可取相应方向 楼板的最大负弯矩。图5.1.2 边支承双向板弹性内力分析正弯矩示意 注:图中(lM M,分别为h,畸度方向的最大计算弯矩。2 当有可靠经验时,可考虑楼盖的薄膜效应,对区格板的跨中和支座截面的计算弯矩适当折减:对中间区格板弯矩折减不应 t 9超过 2 0 0 0:对边区格板,边支座截面不折减,跨中和其他支座截面弯矩折减不应超过 1 0 0 0;对角区格板不折减5.1.3 对柱支承板楼盖结构,当需考虑水平荷载、地震作用时,在本规程第 4.

40、6.1 条第 3 款规定的等代框架梁宽度范围内的配筋计算应考虑水平荷载、地震作用效应与竖向荷载效应的组合,在楼板的其余范围可仅考虑竖向荷载效应。5.1.4 考虑弯距调幅的空心楼板,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的截面受压区高度不宜大于受压区最小翼缘厚度。对其他构件,截面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 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 E C S 5 1:9 3的相关规定。5.1.5 当内模为筒芯时,对不配置受力箍筋的现浇混凝土边支承楼板,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V 范围内的剪力设计值;受剪计算系数、对顺筒方向取1.3,对横筒方向取 0.6;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顺筒肋宽

41、;尽五久 D-筒芯外径;人。楼板截面有效高度;V v 预应力空心楼板中,宽度(b w+D)范围内由于施加预 应力所提高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按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 B 5 0 0 1。和 无粘结预应力 混 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J 9 2的有关 规定选用。5.1.6 当内模为箱体时,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的肋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和配筋构造应符合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 5 0 0 1 0-2 0 0 2第 7,5 节和第 1 0.2 节的有关规定5.1.7 对无梁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应在柱周围设置楼板实心区域,其尺寸和配筋应根据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确定。板的受冲切承 2

42、n载力计算除应符合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 B 5 0 0 1。一2 0 0 2 第7.7 节及附录G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I 在柱上板带 中设置有箍筋的暗梁时,可按上述规范第7.7.3 条计算受冲切承载力。2 当采用通过柱截面的正交型钢剪力架或抗冲切锚栓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及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 9 2的有关规定 3 当设置托板、柱帽时,应选择最不利的受冲切破坏临界截面计算受冲切承载力。4 除 按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 B 5 0 0 1。一2 0 0 2 第7.7,5 条和附录G的规定考虑板柱节点临界截面上由 受

43、剪传递的不平衡弯矩a o M.。外,由弯曲传递的不平衡弯矩(1-a o)M。应由有效宽度为柱(柱帽)两侧各 1.5 h,(有托板时,h,取托板与楼板厚度之和)截面范围内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承担。5 沿两个主轴方向均应有不少于两根板底钢筋贯通各柱截面,且贯通柱截面的板底钢筋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几A,+fAp)N a (5.1.7)式中A,贯通柱截面的板底普通钢筋截面面积;对一端在柱 截面对边按受拉弯折锚固的钢筋,截面面积按一半 计算;A N贯 通柱截面的板底预应力筋截面面积;对一端在柱 截面对边锚固的钢筋,截面面积按一半计算;N 在该层楼板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柱轴向压力 设计值;几普通钢筋抗

44、拉强度设计值;九,一 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对无粘结预应力筋,应 按现行行业标准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UG J 9 2取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5.1.8 对带梁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梁承载力和板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应取其承受的全部弯矩、剪力、扭矩,按本规程第 4.5.8条规定的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2 当p-)1 时,板、柱节点可不计算受冲 切承载力;当。p m 实 际截面比)等效 截 面 图 6无 梁 的 柱 支 承 空 心 板 楼 盖 的 刚 度 等 效 1 一柱 轴线楼 板实 心区域 2 一 楼板空 心区域4.5.,计算 I.时矩形的划分方法以使

45、I,最大为原则。梁抗扭惯性矩计算时,应取扣除内模后的实际截面。当内模为筒芯时,可按筒芯外接 正方形扣 除。4.5.1 0 本条规定的是计算板带中楼板的抗弯惯性矩,不包括柱轴线上梁在楼板上、下凸出的部分。当内模为筒芯时,首先要确定计算方向是顺筒方向还是横筒方向,然后可按本条的规定确定计算方向、垂直于计算方向楼板抗弯惯性矩。本条给出的顺筒方向、横筒方向楼板抗弯惯性矩的计算公式均由楼板实心区域和楼板空心区域两部分组成,实心区域、空心区域的划分详见图6。采用直接设计法进行内力分析时按纵横两个方向分别计算,空心楼板两个方向抗弯惯性矩的差异对于计算结果影响较小。为简化计算,条文计算公式中楼板空心区域两个方

46、向单位宽度范围内的截面抗弯惯性矩取为相等,均按顺筒方 向确定4.6 等代框架法4.6.1 对于不满足本规程第 4.条限制条件的承受竖向均布 6 1荷载的柱支承板楼盖和承受水平荷载、地震作用的柱支承板楼盖.可采用等代框架法进行内力分析。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每个计算方向的等代框架均为以柱轴线为中心的连续框架,等代框架由连续梁和多个柱组成。等代框架梁的宽度为柱轴线两侧区格板中心线的距离 图 7(a)D,与本规程第 4.5.2 条规定的直接设计法计算板带宽度相同,此区域内的梁也包括在等代框架梁之内。每层楼盖及与其相连柱可单独进行分析,并假定柱与上、下层的楼盖固接。一扮 钟 一 卡 州 1I I ll

47、/I I、2拼一定1 I 3 I一补 一 令 辛 辛 一 者 一i t,i b-z T-再 一 红升一 丁 舟-j 一曰生二 丁:址 止 上 1 (a)竖向均 布荷载 作用 下(b)水 平荷 载、地 震作 用下 图 7 楼盖等代框架梁的宽度 1 一等 代框架 梁 2 柱 3 一柱帽 在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下,用来计算地震作用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整个楼盖内的楼盖 自重标准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B 5 0 0 1 1 的有关规定此时等代框架不能取一层的框架,而应取从结构的底层到顶层所有的 楼盖和柱组成的框架 等代框架梁的宽度b,b按图7(b)所示,并按下

48、式计算:价一。丛4b,=mm3 1,1,+,4 2,b,=mm 当不符合第 4款的规定时,须考虑可变荷载的不利布置。4.6.2 由于等代框架梁刚度的变化对等代框架法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故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梁抗弯惯性矩的计算原 6 2则与本规程第 4.5.1 0条相同。本条与第 4.5.1 0 条的主要区别是轴线上楼板实心部分的惯性矩计算不同,第 4.5.1 0条仅指楼板,而本条包括梁。对无梁的柱支承板,本条的公式与第 4.5.1。条相同。4.6.3 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下等代框架梁计算宽度与竖向荷载下不 同。4.6.4-4.6.6 竖向荷载作用下,等代框架柱由柱及柱两侧横向构件组成。等代

49、框架柱的柔度为柱柔度和柱两侧横向构件柔度之和,构件的转动刚度与柔度互为倒数,由此可确定等代框架柱转动刚度 K c 的计算公式。对无柱帽且无梁的柱支承板楼盖结构,柱的转动刚度可取 K4 E丛 月,此公式为近似计算公式,柱转动刚度的精确结果可由第4.6.4 条的规定确定。4.6.7 当楼盖结构符合本规程第 4.5.1 条第 6 款的规定时,可满足本规程第 4.5.4条一第 4.5.6条给出分配系数的计算条件,可按上述各条沿等代框架梁宽度方向分配计算弯矩4.6.8 本条规定了采用等代框架法计算时的弯矩控制截面,对圆形或规则多边形支座按等面积方形支座考虑,同第 4.5.2条条文说明。对于有柱帽的端跨外

50、支座的特殊规定是为避免此种情况下外支座弯矩折减过多。5 设 计 规 定5.1承载力计算5.1.1现浇混凝 土空心楼 盖甲的坝应 力筋通常米用 尤粘结 坝应力筋,但也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楼板配筋宜采用裂缝控制效果较好的带肋钢筋或焊接网片。各类构件的受拉钢筋、箍筋、受扭钢筋的配筋率和构造要求尚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采用拟梁法等截面换算的方法进行空心楼盖结构的内力分析后,应按空心楼板的实际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5.仁z 边支承双向板楼盖的承载力计算结果可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调整。楼板的配筋尚应符合相关的构造要求 楼板按弹性 方法进行内 力分析时,考虑 到楼板 正弯矩沿 横向分布不均匀,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国家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