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安全管理规范大全》JGJ311-2023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安全管理规范大全》JGJ311-2023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pdf(1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311-2013p 备 案 号 J 1650-201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of deep building foundation excavations2013-10-09 发布 2014-04-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 c o d e f o r c o n struc ti o n sa f e ty o f d e e p b ui l d i n g f o
2、 un d a ti o n e x c a v a ti o n sJ G J 3 1 1 -2 0 1 3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4 年4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3 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T ec hn ic a l c o d e fo r c o n s t r u c t io n s a fet y o f d eep b u il d in g fo u n d a t io n ex c a v a t io n s JGJ 311-2013.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
3、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开本:850X1168毫 米1/3 2印张:3%字数:95千字 2014年2月第一版 2014年2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18.00元 统一书号:1 51 1 2 2 3 82 5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 t p :/w w w.c a b p.c o m.c n 网上书店:ht t p :/w w w.c hin a-b u il d in g,c o m.c 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第 1 7 4 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建
4、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 3 1 1 -2 0 1 3,自2 0 1 4 年 4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5.4.5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3 年 1 0 月 9日3前 g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 2 0 1 1 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 标 2 0 1 1 1 7 号的要求,规 范编制组经过充分调査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
5、本 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 定;4 施工环境调查;5 施工安全专项方案;6 支护结构施 工;7 地下水与地表水控制;8 土石方开挖;9 特殊性土基 坑工程;10检査与监测;11基坑安全使用与维护。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上海星宇建设集团 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 议,请寄送上海星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康 宁路9 0 1 号,邮政编码:2 0 0 4 4 3)。本 规 范 主 编 单 位:上海星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大学本 规 范 参 编 单
6、位: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上海市建设安全协会 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市设计院上海广大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广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暨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王自力周同和徐建标郭院成张成金宋建学马宏良李耀良康景文刘兴旺朱沈阳胡群芳栗 新严 训贾国瑜邓小华李 迥黄欢仁许建民邓迎芳顾辉军吴国明李 星张哲彬钱力航应惠清汪道金潘延平滕延京刘小敏武 威袁内镇郑 刚朱 幕唐建华崔江余杨纯仪杨 杰次1 总 则.12 术 语.23基本规
7、定.44施工环境调查.74.1 一般规定.74.2现场勘查及环境调查要求.74.3现场勘查与环境调查报告.85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05.1 一 般 规 定.1 05.2安全专项方案编制.1 05.3危险源分析.115.4应急预案.125.5 应急响应.1 35.6安全技术交底.156支护结构施工.166.1 一 般 规 定.166.2 土钉墙支护.176.3 重力式水泥土墙.1 86.4地下连续墙.1 96.5灌注桩排桩围护墙.2 16.6板桩围护墙.226.7型钢水泥土搅拌墙.236.8沉 井.256.9内 支 撑.256.10 土层锚杆.286.1 1逆作法.2 96.12 坑内土体加固.
8、317 地下水与地表水控制.3 27.1 一般规定.327-2排水与降水.337.3截水帷幕.357.4 回灌.3 77.5环境影响预测与预防.388 土石方开挖.4 08.1 一般规定.408.2无内支撑的基坑开挖.418.3有内支撑的基坑开挖.428.4 土石方开挖与爆破.439特殊性土基坑工程.4 59.1.一般规定.459.2膨胀岩七基坑工程.459.3受冻融影响的基坑工程.479.4软土基坑工程.4 71 0 检查与监测.4 91 0.1 一般规定.4 91 0.2 检查.501 0.3施工监测.531 1基坑安全使用与维护.551 1.1 一般规定.551 1.2使用安全.551
9、1.3维护安全.56本规范用词说明.58引用标准名录.59附:条文说明.617Contents1 G e n e ra l P ro v i si o n s.12 T e rm s.23 B a si c R e q ui re m e n ts.44 I n v e sti g a ti o n o f C o n struc ti o n S urro un d i n g s.74.1 G en er a l R eq u ir em en t s .74.2 R eq u ir em en t o f F iel d E x p l o r a t io n a n d S u r
10、v ey .74.3 R ep o r t o f F iel d E x p l o r a t io n a n d S u r v ey .85 S p e c i a l P ro g ra m s o f C o n struc ti o n S a f e ty .1 05.1 G en er a l R eq u ir em en t s .1 05.2 P r ep a r a t io n o f S p ec ia l P r o gr a m s fo r C o n s t r u c t io n S a fet y .1 05.3 H a z a r d A n a
11、 l y s is .1 15.4 C o n t in gen c y P l a n .1 25.5 E m er gen c y R es p o n s e.1 35.6 S a fet y T ec hn ic a l D is c l o s u r e.1 56 R e ta i n i n g S truc ture C o n struc ti o n .1 66.1 G en er a l R eq u ir em en t s .1 66.2 S o il N a il in g W a l l .1 76.3 G r a v it y C em en t-s o il
12、W a l l .1 86.4 D ia p hr a gm W a l l .1 96.5 C o n t igu o u s B o r ed P il e W a l l .2 16.6 Sheet Pile Retaining Wall.226.7 S o il M ix in g W a l l .2 36.8 O p en C a is s o n s .2 56.9 S t r u t s .2 56.1 0 S o il A n c ho r s.2 886.1 1 T o p-d o w n M et ho d .2 96.1 2 S o il I m p r o v em
13、en t .3 17 G ro un d w a te r a n d S urf a c e W a te r C o n tro l .3 27.1 G en er a l R eq u ir em en t s .3 27.2 D r a in a ge a n d P u m p in g.3 37.3 C u r t a in fo r C u t t in g o ff D r a in s .3 57.4 R ec ha r ge.3 77.5 E n v ir o n m en t a l I m p a c t P r ed ic t io n a n d P r ev en
14、 t io n .3 88 E a rth w o rk E x c a v a ti o n.4 08.1 G en er a l R eq u ir em en t s .4 08.2 Excavation Without Internal Strut.418.3 E x c a v a t io n w it h I n t er n a l S t r u t s .4 28.4 R o c k E x c a v a t io n a n d B l a s t in g.4 39 F o un d a ti o n E x c a v a ti o n s W i th A d v
15、 e rse S o i l .4 59.1 G en er a l R eq u ir em en t s .4 59.2 E x p a n s iv e S o il F o u n d a t io n E x c a v a t io n s .4 59.3 F o u n d a t io n E x c a v a t io n s W it h F r eez in g a n d T ha w in g E ffec t 4 79.4 S o ft S o il F o u n d a t io n E x c a v a t io n s .4 71 0 I n sp e
16、c ti o n a n d M o n i to ri n g .4 91 0.1 G en er a l R eq u ir em en t s .4 91 0.2 R o u t in e I n s p ec t io n .501 0.3 C o n s t r u c t io n M o n it o r in g.531 1 S a f e S e rv i c e a n d M a i n te n a n c e .5 51 1.1 G en er a l R eq u ir em en t s .551 1.2 S er v ic e S a fet y .551 1.
17、3 M a in t en a n c e S a fet y .56E x p l a n a ti o n o f W o rd i n g i n T h i s C o d e.5 8L i st o f Q uo te d S ta n d a rd s.5 9A d d i ti o n :E x p l a n a ti o n o f P ro v i si o n s.6 191.0.1 为在建筑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使用与维护中保障基坑工 程安全,做到技术先进、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建筑深基坑工 程的施工、安全使用与维护管理。1.
18、0.3 建筑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使用与维护,除应符合本 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 语2.0.1 建筑深基坑 d e e p b ui l d i n g f o un d a ti o n e x c a v a ti o n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施工及地下设施、设备埋设,由地面向下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 m 的空间。2.0.2 棊坑工程施工安全等级 c o n struc ti o n sa f e ty ra n k o f e x c a v a ti o n根据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结合基坑本体安全、工程粧基 与地基施工安全、基坑侧壁土层与荷载条件、环境安全等
19、因素综 合确定的基坑工程安全标准。是基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基本 依据。2.0.3 动态设计法 i n f o rm a ti o n b a se d d e si g n根据施工反馈的岩土条件和现场监测资料,对地质结论、设 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并在设计条件有较大变化时,及时 补充、修改原设计的设计方法。2.0.4 信息施工法 i n f o rm a ti o n b a se d c o n struc ti o n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监测资料,对地质结论、设计参 数进行验证,对施工安全性进行判断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的施工 方法。2.0.5 安全预警 sa f e ty a l
20、e rti n g在基坑工程施工中,通过状态监测,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 征兆所采取的预先警示及事前控制,采取时机提示的技术措施。2.0.6 应急预案 c o n ti n g e n c y p l a n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灾害,为迅速、有 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全 面、具体的措施方案。2.0.7 风险评估 ri sk a sse ssm e n t2对深基坑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损害进行辨识、分析与 评价的技术活动。2.0.8 流土 soil flow在渗流作用下,土体处于浮动或流动状态的现象。对黏土表 现为较大土块的浮动,对无黏性土呈砂粒
21、跳动和砂沸。2.0.9 管涌 sand boiling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流失 的现象。2.0.1 0 盆式开挖 bermed excavation基坑侧壁内侧预留土,挖除基坑其余土体后形成类似盆状的 基坑,待支撑形成后再开挖基坑侧壁内侧预留土方的基坑开挖 方式。2.0.1 1 岛式开挖 island-style excavation先开挖基坑周边土方,最后挖去中心土墩的开挖方式。施工 中可以利用中心土墩作为临时结构的支点。2.0.1 2 膨胀岩土 swelling soil and rock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主要由亲水性强的黏土矿物组成的 多裂隙并具有显著膨胀
22、性的地质体。又叫胀缩土,是一种特 殊土。2.0.1 3 施工检查 construction inspection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质量、施工机械、施工工 艺、施工参数等进行的控制工作。2.0.1 4 施工监测 construction monitoring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及周边环境实施的量测、监 视、巡查、预警等工作。2.0.1 5 特殊性土基坑工程 foundation excavation in adverse soil 膨胀岩土中的基坑工程、受冻融影响的基坑工程及髙灵敏度 软土中的基坑工程等的统称。3基 本 规 定3.0.1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应根据深基坑工程地质条件
23、、水文 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保护要求、支护结构类型及使用年限、施工 季节等因素,注重地区经验、因地制宜、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等级划分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 B 5 0 0 0 7 规定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结 合基坑本体安全、工程桩基与地基施工安全、基坑侧壁土层与荷 载条件、环境安全等因素按表3.0.1 确定。表3.0.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等级施工安全等级划 分 条 件一级1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 工程;2开挖深度大于15m的基坑工程;3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工程;4设计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基坑工程;5侧壁为填土
24、或软土,场地因开挖施工可能引起工程桩基发生 f頃斜、地基隆起变形等改变桩基、地铁隧道运营性能的工程;6基坑侧壁受水浸透可能性大或基坑工程降水深度大于6m或 降水对周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工程;7地基施工对基坑侧壁土体状态及地基产生挤土效应较严重的 工程;8在基坑影响范围内存在较大交通荷载,或大于35kPa短期作 用荷载的基坑工程;9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对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严格的 工程;1 0采用型钢水泥土墙支护方式、需要拔除型钢对基坑安全可 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基坑工程;1 1采用逆作法上下同步施工的基坑工程;1 2需要进行爆破施工的基坑工程二级除一级以外的其他基坑工程43.0.2 基坑工程施工前
25、应具备下列资料:1 基坑环境调查报告。明确基坑周边市政管线现状及渗漏 情况,邻近建(构)筑物基础形式、埋深、结构类型、使用状 况;相邻区域内正在施工和使用的基坑工程情况;相邻建筑工程 打桩振动及重载车辆通行情况等。2 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施工图。对施工安全等级为一级的 基坑工程,明确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指标,明确基坑变形、周围保 护建筑、相关管线变形报警值。3 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塔吊荷载、临建荷载、临时边坡稳定性等纳人设计验算范围,施工安全等级 为一级的基坑工程应编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4 基坑安全监测方案。3.0.3 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图必须按有关规定通过专家评审,基 坑工程施工组
26、织设计必须按有关规定通过专家论证;对施工安全 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工程,应进行基坑安全监测方案的专家评审。3.0.4 当基坑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情况或环境条件与原地质报 告、环境调查报告不相符合,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应暂停施 工,及时会同相关设计、勘察单位经过补充勘察、设计验算或设 计修改后方可恢复施工。对涉及方案选型等重大设计修改的基坑 工程,应重新组织评审和论证。3.0.5 在支护结构未达到设计强度前进行基坑开挖时,严禁在 设计预计的滑(破)裂面范围内堆载;临时土石方的堆放应进行 包括自身稳定性、邻近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性和基坑 稳定性验算。3.0.6 膨胀土、冻胀土、高灵敏土等场地深
27、基坑工程的施工安 全应符合本规范第9 章的规定,湿陷性黄土基坑工程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 G J 1 6 7 的规定。3.0.7 基坑工程应实施信息施工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准备阶段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建立基坑5安全监测系统。2 土方开挖、降水施工前,监测设备与元器件应安装、调 试完成。3 高压旋喷注浆帷幕、三轴搅拌帷幕、土钉、锚杆等注浆 类施工时,应通过对孔隙水压力、深层土体位移等监测与分析,评估水下施工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必要时应调整施工速度、工 艺或工法。4 对同时进行土方开挖、降水、支护结构、截水帷幕、工 程桩等施工的基坑工程,应
28、根据现场施工和运行的具体情况,通 过试验与实测,区分不同危险源对基坑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 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5 应对变形控制指标按实施阶段性和工况节点进行控制目 标分解;当阶段性控制目标或工况节点控制目标超标时,应立即 采取措施在下一阶段或工况节点时实现累加控制目标。6 应建立基坑安全巡查制度,及时反馈,并应有专业技术 人员参与。3.0.8 对特殊条件下的施工安全等级为一级、超过设计使用年 限的基坑工程应进行基坑安全评估。基坑安全评估原则应能确保 不影响周边建(构)筑物及设施等的正常使用、不破坏景观、不 造成环境污染。4施工环境调查4.1 般 规 定4.1.1基坑工程现场勘查与环境调查应
29、在已有勘察报告和基坑 设计文件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条件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工艺,初 步判定需补充查明的地下埋藏物及周边环境.条件。4.1.2 现场勘査与环境调查前应取得下列资料:1 工程勘察报告和基坑工程设计文件。2 附有坐标的基坑及周边既有建(构)筑物的总平面布 置图。3 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人防工程及其他地下构筑物、障 碍物分布图。4 拟 建 建(构)筑物室内地坪标高、场地自然地面标高、坑底设计标高及其变化情况;结构类型、荷载情况、基础埋深和 地基基础形式、.地下结构平面布置图及基坑平面尺寸。5 工程所在地常用的施工方法和同类工程的施工资料、监 测资料等。4.1.3 现场勘查与环境调査结果应及
30、时反馈设计和监理单位。4.2现场勘査及环境调査要求4.2.1 基坑现场勘查和环境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勘査与调查范围应超过基坑开挖边线之外,且不得小于 基坑深度的2 倍。2 应查明既有建(构)筑物的高度、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尺寸、埋深、地基处理和建成时间、沉降变形、损坏和维修等 情况。3 应查明各类地下管线的类型、材质、分布、重要性、使7用情况、对施工振动和变形的承受能力,地面和地下贮水、输水 等用水设施的渗漏情况及其对基坑工程的影响程度。4 应査明存在的旧建(构)物基础、人防工程、其他洞穴、地裂缝、河流水渠、人工填土、边坡、不良工程地质等的空间分 布特征及其对基坑工程的影响。5 应査明道路
31、及运行车辆载重情况。6 应查明地表水的汇集和排泄情况。7 当邻近场地进行抽降地下水施工时,应査明降深、影响 范围和可能的停抽时间,以及对基坑侧壁土性指标的影响。8 当邻近场地有振动荷载时,应査明其影响范围和程度。9 应査明邻近基坑与地下工程的支护方法、开挖和使用对 本基坑工程安全的影响。4.2.2 对施工安全等级为一级、分布有地下管网的基坑工程,宜采用物探为主、坑探为辅的勘查方法;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基 坑工程,可采用坑探方法。4.2.3 勘查孔和探井使用结束后,应及时回填,回填质量应满 足相关规定。4.2.4 基坑工程勘查与环境调查中的安全防护应按现行国家标 准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
32、585的有关规定执行。4.3现场勘査与环樟调查报告4.3.1 现场勘査与环境调査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勘査与环境调查的目的、调查方法。2 基坑轮廓线与周围既有建(构)筑物荷载、基础类型、埋深、地基处理深度等。3 相关地下管线的分布现状、渗漏等情况。4 周边道路的分布及车辆通行情况。5 雨水汇流与排泄条件。6 实验方法、检测方法及结论和建议。4.3.2 现场勘査与环境调查报告应包括下列文件:1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图。2 勘查点平面位置图。3 拟采用的支护结构、降水方案设计相关文件。4 基坑平面尺寸及深度,主体结构基础类型及平面布置图。5 实验和检测文件。4.3.3 现场勘查与环境调查报告应明
33、确引用场地原有岩土工程 勘察报告的内容、核查变化情况,对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 修改意见和建议,以及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事项。5施工安全专项方案5.1 般 规 定5.1.1 应根据施工、使用与维护过程的危险源分析结果编制基 坑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方案。5.1.2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针对危险源及其特征制定具体安全技术措施。2 应按消除、隔离、减弱危险源的顺序选择基坑工程安全 技术措施。3 对重大危险源应论证安全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4 应根据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安全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的 控制原则、明确重点监控部位和监控指标要求。5 应包括基坑安全使用与维护全
34、过程。6 设计和施工发生变更或调整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应进 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5.1.3 应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危险源识别结果、周边环境与 地质条件、施工工艺设备、施工经验等进行安全分析,选择相应 的安全控制、监测预警、应急处理技术,制定应急预案并确定应 急响应措施。5.1.4 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应通过专家论证。5.2安全专项方案编制5.2.1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应与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同步编制。5.2.2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工程概况,包含基坑所处位置、基坑规模、基坑安全等 级及现场勘査及环境调查结果、支护结构形式及相应附图。10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5、包含对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的 不利因素分析。3 危险源分析,包含基坑工程本体安全、周边环境安全、施工设备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源分析。4 各施工阶段与危险源控制相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包含 围护结构施工、支撑系统施工及拆除、土方开挖、降水等施工阶 段危险源控制措施;各阶段施工用电、消防、防台风、防汛等安 全技术措施。5 信息施工法实施细则,包含对施工监测成果信息的发布、分析,决策与指挥系统。6 安全控制技术措施、处理预案。7 安全管理措施,包含安全管理组织及人员教育培训等 措施。8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包含信息报告、先期处理、应急启动和应急终止。5.3危险源分析5.3.1 危险源分析应根据基
36、坑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和控制要求、工程地质条件、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地下水与地表水控制方 案、施工能力与管理水平、工程经验等进行,并应根据危险程度 和发生的频率,识别为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5.3.2 符合下列特征之一的必须列为重大危险源:1 开挖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设施必然造成安全影响 或有特殊保护要求的。2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的。3 改变现行设计方案,进行加深、扩大及改变使用条件的。4 邻近的工程建设,包括打桩、基坑开挖降水施工影响基 坑支护安全的。5 邻水的基坑。5.3.3 下列情况应列为一般危险源:111 存在影响基坑工程安全性、适用性的材料低劣、质量缺 陷、构件损伤或其他不
37、利状态。2 支护结构、工程粧施工产生的振动、剪切等可能产生流 土、土体液化、渗流破坏。3 截水帷幕可能发生严重渗漏。4 交通主干道位于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或基坑周围建筑 物管线、市政管线可能产生渗漏、管沟存水,或存在渗漏变形敏 感性强的排水管等可能发生的水作用产生的危险源。5 雨期施工,土钉墙、浅层设置的预应力锚杆可能失效或 承载力严重下降。6 侧壁为杂填土或特殊性岩土。7 基坑开挖可能产生过大隆起。8 基坑侧壁存在振动荷爾。9 内支撑因各种原因失效或发生连续破坏。10对支护结构可能产生横向冲击荷载。11台风、暴雨或强降雨降水致使施工用电中断,基坑降排 水系统失效。1 2 土钉、铺杆蠕变产生过
38、大变形及地面裂缝。5.3.4 危险源分析应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并应在施工安全专项 方案中及时对危险源进行更新和补充。5.4应 急 预 案5.4.1应通过组织演练检验和评价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 作性。5.4.2 基坑工程发生险情时,应采取下列应急措施:1 基坑变形超过报警值时,应调整分层、分段土方开挖等 施工方案,并宜采取坑内回填反压后增加临时支撑、锚杆等。2 周围地表或建筑物变形速率急剧加大,基坑有失稳趋势 时,宜采取卸载、局部或全部回填反压,待稳定后再进行加固 处理。123 坑底隆起变形过大时,应采取坑内加载反压、调整分区、分步开挖、及时浇筑快硬混凝土垫层等措施。4 坑外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过快
39、引起周边建筑物与地下管线 沉降速率超过警戒值,应调整抽水速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或 采用回灌措施。5 围护结构渗水、流土,可采用坑内引流、封堵或坑外快 速注浆的方式进行堵漏;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回填,再进行处理。6 开挖底面出现流砂、管涌时,应立即停止挖土施工,根 据情况采取回填、降 水 法 丨 洋低水头差、设置反滤层封堵流土点等 方式进行处理。5.4.3 基坑工程施工引起邻近建筑物开裂及倾斜事故时,应根 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处置措施:1 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回填反压。2 增设锚杆或支撑。3 采取回灌、降水等措施调整降深。4 在建筑物基础周围采用注浆加固土体。5 制订建筑物的纠偏方案并组织实施。6 情
40、况紧急时应及时疏散人员。5.4.4 基坑工程引起邻近地下管线破裂,应采取下列应急措施:1 立即关闭危险管道阀门,采取措施防止产生火灾、爆炸、冲刷、渗流破坏等安全事故。2 停止基坑开挖,回填反压、基坑侧壁卸载。3 及时加固、修复或更换破裂管线。5.4.5 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数据超过报警值,或出现基坑、周边 建(构)筑、管线失稳破坏征兆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撤离 人员,待险情排除后方可恢复施工。5.5应 急 响 应 _5.5.1 应急响应应根据应急预案采取抢险准备、信息报告、应 急启动和应急终止四个程序统一执行。135.5.2应急响应前的抢险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1 应急响应需要的人员、设备、物资
41、准备。2 增加基坑变形监测手段与频次的措施。3 储备截水堵漏的必要器材。4 清理应急通道。5.5.3 当基坑工程发生险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并向上 级和有关部门报告以下信息:1 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2 险情的基本情况及抢救措施。3 险情的伤亡及抢救情况。5.5.4 基坑工程施工与使用中,应针对下列情况启动安全应急 响应:1 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或周围建(构)筑物、周边道路(地面)出现裂缝、沉降、地下管线不均勻沉降或支护结构构件 内力等指标超过限值时。2 建筑物裂缝超过限值或土体分层竖向位移或地表裂缝宽 度突然超过报警值时。3 施工过程出现大量涌水、涌砂时。4 基坑底部隆起变形超过报警值时
42、。5 基坑施工过程遭遇大雨或暴雨天气,出现大量积水时。6 基坑降水设备发生突发性停电或设备损坏造成地下水位 升高时。7 基坑施工过程因各种原因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出现时。8 遭受自然灾害、事故或其他突发事件影响的基坑。9 其他有特殊情况可能影响安全的基坑。5.5.5 应急终止应满足下列要求:1 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已经消除或险情得到有效控制。2 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3 局面已无法控制和挽救,场内相关人员已全部撤离。4 应急总指挥根据事故的发展状态认为终止的。145 事故已经在上级主管部门结案。5.5.6 应急终止后,应针对事故发生及抢险救援经过、事故原 因分析、事故造成的后果、应急预
43、案效果及评估情况提出书面报 告,并应按有关程序上报。5.6安全技术交底5.6.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并应作好交底记录。5.6.2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开工前,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向所 有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施工组织与安全技术交底,如实告知危险 源、防范措施、应急预案,形成文件并签署。5.6.3安全技术交底应包括下列内容:1 现场勘查与环境调查报告;.2 施工组织设计;3 主要施工技术、关键部位施工工艺工法、参数;4 各阶段危险源分析结果与安全技术措施;5 应急预案及应急响应等。156支护结构施工6.1 一 般 规 定6.1.1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结合现场条件和周边 环境保护要求、气候等情
44、况,编制支护结构施工方案。临水基坑 施工方案应根据波浪、潮位等对施工的影响进行编制,并应符合 防汛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6.1.2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应与降水、开挖相互协调,各工况和 工序应符合设计要求。6.1.3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与拆除不应影响主体结构、邻近地下 设施与周围建(构)筑物等的正常使用,必要时应采取减少不利 影响的措施。6.1.4 支护结构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性施工,并应评估施工工艺 和各项参数对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应根据试验结果调整 参数、工法或反馈修改设计方案。6.1.5 支护结构施工和开挖过程中,应对支护结构自身、巳施 工的主体结构和邻近道路、市政管线、地下设施、周 围 建(
45、构)筑物等进行施工监测,施工单位应采用信息施工法配合设计单位 采用动态设计法,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及预防风险措施,并可通过 采用设置隔离粧、加固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反压与配合降水纠偏 等技术措施,控制邻近建(构)筑物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6.1.6 施工现场道路布置、材料堆放、车辆行走路线等应符合 设计荷载控制要求;当设置施工桟桥时,应按设计文件编制施工 栈桥的施工、使用及保护方案。6.1.7 当遇有可能产生相互影响的邻近工程进行粧基施工、基 坑开挖、边坡工程、盾构顶进、爆破等施工作业时,应确定相互 间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方法,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相互影响。166.1.8 遇有雷雨、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
46、气时,应暂停施工,并应对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6.2 土钉墙支护6.2.1 土钉墙支护施工应配合土石方开挖和降水工程施工等进 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分层开挖厚度应与土钉竖向间距协调同步,逐层开挖并 施工土钉,严禁超挖。2 开挖后应及时封闭临空面,完成土钉墙支护;在易产生 局部失稳的土层中,土钉上下排距较大时,宜将开挖分为二层并 应控制开挖分层厚度,及时喷射混凝土底层。3 上一层土钉墙施工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或间隔不小于 48h后开挖下一层土方。4 施工期间坡顶应按超载值设计要求控制施工荷载。5 严禁土方开挖设备碰撞上部已施工土钉,严禁振动源振 动土钉侧壁。6 对环境调
47、查结果显示基坑侧壁地下管线存在渗漏或存在 地表水补给的工程,应反馈修改设计,提高土钉墙设计安全度,必要时应调整支护结构方案。6.2.2 土钉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干作业法施工时,应先降低地下水位,严禁在地下水位 以下成孔施工。2 当成孔过程中遇有障碍物或成孔困难需调整孔位及土钉 长度时,应对土钉承载力及支护结构安全度进行复核计算,根据 复核计算结果调整设计。3 对灵敏度较高的粉土、粉质黏土及可能产生液化的土体,严禁采用振动法施工土钉。4 设有水泥土截水帷幕的土钉支护结构,土钉成孔过程中 应采取措施防止土体流失。5 土钉应采用孔底注浆施工,严禁采用孔口重力式注浆。17对空隙较大的土层,应采用较
48、小的水灰比,并应采取二次注浆 方法。6 膨胀土土钉注浆材料宜采用水泥砂浆,并应采用水泥浆 二次注浆技术。6.2.3 喷射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并应 避免直接接触液体速凝剂,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非施工人 员不得进人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嘴前严禁站人。2 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检查输料管、接头的情况,当有磨 损、击穿或松脱时应及时处理。3 喷射混凝土作业中如发生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 依次停止投料、送水和供风。6.2.4 冬期在没有可靠保温措施条件时不得施工土钉墙。6.2.5 施工过程中应对产生的地面裂缝进行观测和分析,及时 反馈设计,
49、并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裂缝的发展。6.3重力式水泥土墙6.3.1重力式水泥土墙应通过试验性施工,并应通过调整搅拌 桩机的提升(下沉)速度、喷浆量以及喷浆、喷气压力等施工参 数,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完成后应检测墙体连续性及.强度。6.3.2 水泥土搅拌桩机运行过程中,其下部严禁站立非工作人 员;桩机移动过程中非工作人员不得在其周围活动,移动路线上 不应有障碍物。6.3.3 重力式水泥土墙施工遇有河塘、洼地时,应抽水和清淤,并应采用素土回填夯实。在暗浜区域水泥土搅拌桩应适当提高水 泥掺量。6.3.4 钢管、钢筋或竹筋的插入应在水泥土搅拌桩成桩后及时 完成,插入位置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6.3.
50、5 施工时因故停浆,应在恢复喷浆前,将搅拌机头提升或下沉0.5m后喷浆搅拌施工。6.3.6 水泥土搅拌桩搭接施工的间隔时间不宜大于2 4 h;当超 过2 4h时,搭接施工时应放慢搅拌速度。若无法搭接或搭接不 良,应作冷缝记录,在搭接处采取补救措施。6.4地下连续墙6.4.1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导墙及施工道路。导墙养护期间,重型机械设备不应在导墙附近作业或停留。2 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应进行槽壁稳定性验算。3 对位于暗河区、扰动土区、浅部砂性土中的槽段或邻近 建筑物保护要求较高时,宜在连续墙施工前对槽壁进行加固。4 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段成槽施工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