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交通路桥规范大全》JTGT D70-2023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交通路桥规范大全》JTGT D70-2023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pdf(27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J T G公路隧道设计细则G u i d e l i n e sf o rD e s i g no fH i g h w a yT u n n e l2 0 1 0-0 5 1 9 发布2 0 1 0 0 7-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隧道设计细则G u i d e l i n e sf o rD e s i g no fH i g h w a yT u n n e lJ T G TD T 0 _ 2 0 1 0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实施日期:2 0 1 0 年0
2、7 月0 1 日厶良交通生版壮2 0 1 0 北京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w w w.b z f x w.c o m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爿b口2 0 1 0 年第1 5 号关于公布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 T G TD 7 0-2 0 1 0)的公告现公布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 T G TD 7 0-2 0 1 0),自2 0 1 0 年7 月1 日起施行,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在公路行业自愿采用。该细则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
3、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便修订时研用。特此公告。主题词:公路公布细则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一O 年五月十九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 0 1 0 年5 月2 8 日印发w w w.b z f x w.c o m前言刖昌为配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 T GD 7 0-2 0 0 4)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设计质量,交通部于2 0 0 3 年下达了公路隧道设计细则的编制任务,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等6 家单位为参编单位,负责该细则的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公路隧道进行了广泛的技术调研,参考了公路隧
4、道相关科研成果,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经验,并辅以必要的计算分析和研究工作,采纳了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和新工艺。本细则以可靠的技术依据和较为成熟的经验为基础,符合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实际情况。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 T G TD 7 0-2 0 1 0)(简称本细则)共分为二十一章,分别为:总则,术语、符号,隧道控制要素,隧道总体设计,隧道建筑限界与净空断面,隧道围岩分级及其物理力学参数,隧道建筑材料及其物理力学参数,隧道围岩压力计算,隧道支护的地层一结构计算方法,隧道支护的荷载结构计算方法,隧道洞门与洞1 2 1 构造物设计,明洞设计,隧道衬砌设计,特殊地质隧道设
5、计,隧道抗震设计,隧道辅助施工措施设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设计,隧道防水及排水系统设计,隧道内路基与路面设计,隧道通风构造物及施工辅助通道设计,隧道内附属构造物设计。本细则是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 T GD 7 0-2 0 0 4)的细化与补充,为行业推荐性标准,在公路工程行业内自愿采用。请有关单位或个人在使用本细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函告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路1 8 号;邮编:4 3 0 0 5 6;电话:0 2 7 8 4 2 1 4 1 6 2;E m a i l:C C S H I S D S 1 2 6 e o m),以便下次修订时研用。主
6、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同济大学主要起草人:廖朝华郭小红王华牢李玉文李志厚杨林德陈晓钜聂承凯柯小华李海清梁巍仇玉良程勇乔春江褚以悖曹校勇唐颖袁光宇田元进张涛李昕王万平杨旦锋张武祥杨彦民丁文其王联林国进陈贵红陈树汪林志良何以群姜杰韩常领缪园冰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w w w.b z f x w.c o m目录目录1 总则一2 术语、符号2 1 术语一2 2 符号一3 隧道控制要素4 隧道总体设
7、计4 1 一般规定4 2 隧道位置的选择4 3 隧道线形设计4 4 隧道设置形式的选择5 隧道建筑限界与净空断面5 1 各级公路隧道建筑限界5 2 隧道净空断面6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物理力学参数6 1 一般规定6 2 围岩分级指标6 3 围岩分级方法6 4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7 隧道建筑材料及其物理力学参数7 1 一般规定7 2 石材和砌体7 3 混凝土和钢材7 4 防水材料7 5 注浆材料7 6 其他隧道常用材料8 隧道围岩压力计算8 1 一般规定8 2 单洞隧道的围岩松散压力8 3 连拱隧道围岩松散压力8 4 小净距隧道围岩松散压力8 5 深埋隧道围岩的形变压力-lz i-z L-9-1 51
8、 8一1 8-1 92 42 72 92 93 l3 53 53 64 0-4 5-4 8-4 85 0?5 35 75 9-6 1-6 4-6 4-6 46 9-7 4-7 81 w w w.b z f x w.c o m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 T G T1)7 0-2 0 1 09 隧道支护的地层一结构计算方法8 19 1 一般规定8 19 2 隧道施工开挖过程的模拟8 29 3 地层一结构法计算8 49 4 隧道稳定性的判别8 51 0 隧道支护的荷载一结构计算方法8 81 0 1 一般规定8 81 0 2 荷载的分类、计算与组合8 91 0 3 隧道支护结构的内力计算9 51 0 4 隧
9、道支护结构的验算1 0 01 1 隧道洞门与洞口构造物设计1 1 41 1 1 一般规定1 1 41 1 2 洞门设计1 1 41 1 3 洞门墙计算1 1 81 1 4 洞口景观设计1 2 01 1 5 洞口构造物设计1 2 11 2 明洞设计1 2 31 2 1 一般规定1 2 31 2 2 明洞设计1 2 41 2 3 明洞结构计算1 2 61 3 隧道衬砌设计1 3 21 3 1 一般规定1 3 21 3 2 整体式衬砌设计1 3 21 3 3 喷锚衬砌1 3 41 3 4 单洞隧道复合式衬砌1 4 01 3 5 小净距隧道复合式衬砌1 4 41 3 6 连拱隧道复合式衬砌1 4 71
10、 3 7 抗水压复合式衬砌1 4 91 3 8 支护结构的耐久性设计1 5 21 3 9 支护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构造规定1 5 81 4 特殊地质隧道设计1 6 11 4 1 滑坡地层隧道设计1 6 11 4 2 岩溶地层隧道设计1 6 31 4 3 瓦斯隧道设计1 6 51 4 4 采空区隧道设计1 6 71 4 5 高地应力地区隧道设计1 6 81 4 6 膨胀性围岩隧道设计1 7 22 一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w w w.b z f x w.c o m目录1 4 7 黄土地区隧道设计1 7 31 4 8 多年冻土地区隧道设计1 7 51 4 9 放
11、射性地层隧道设计1 7 71 5 隧道抗震设计1 7 91 5 1 一般规定1 7 91 5 2 衬砌抗震设计1 8 11 5 3 明洞及棚洞的抗震设计1 8 51 5 4 洞门抗震设计1 8 71 6 隧道辅助施工措施设计1 9 21 6 1 一般规定1 9 21 6 2 超前支护措施设计1 9 31 6 3 临时封闭措施设计1 9 81 6 4 地表加固措施设计1 9 91 6 5 排水措施设计2 0 l1 6 6 超前帷幕注浆设计2 0 21 6 7 隧道注浆设计2 0 51 7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设计2 0 81 7 1 一般规定2 0 81 7 2 隧道施工开挖方法设计2 0 91
12、 7 3 超前地质预报设计2 1 71 7 4 施工中监控量测2 2 01 7 5 信息反馈修正设计2 2 51 8 隧道防水及排水系统设计2 2 91 8 1一般规定2 2 91 8 2 防水系统设计2 2 91 8 3 排水系统设计2 3 11 8 4 寒冷和严寒地区排水设计2 3 51 9隧道内路基与路面设计2 3 71 9 1一般规定2 3 71 9 2路基2 3 71 9 3路面组成及类型2 3 71 9 4结构组合设计2 3 81 9 5接缝和面层配筋设计2 4 12 0 隧道通风构造物及施工辅助通道设计2 4 42 0 1 一般规定2 4 42 0 2 竖井2 4 42 0 3
13、斜井2 5 01 w w w.b z f x w.c o m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 T G TD 7 0-2 0 1 02 0 4 联络风道与送排风口2 0 5 风机房与通风塔2 0 6 施工辅助通道2 1隧道内附属构造物设计2 1 1 车行横通道2 1 I2 人行横通道-2 1 3 主要设备洞室2 1 4 电缆管沟及桥架2 1 5 隧道内防护与装饰本细则用词说明-42 5 32 5 568899Ol3筋巧笛筋巧拍拍拍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w w w.b z f x w.c o m1总则1 0 1 为了帮助隧道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使用现行公路隧道相关设计规
14、范,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设计技术与设计质量,制定本细则。1 0 2 本细则适用于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各级山岭公路隧道。对于采用盾构法或沉管法施工的公路隧道,其平纵设计标准、建筑限界及结构设计原则等可参照执行。1 0 3 公路隧道应根据公路等级和功能,结合隧道所处区域的地形、地质、施工、运营、管理等条件,拟订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要素的比较与综合设计,充分发挥隧道的功能。隧道设计应达到以下目标:1保证隧道结构达到相应的设计基准期,符合耐久性要求。2 保证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为使用者提供相对舒适的使用环境。3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意节约能源,保持自然景观和人
15、文景观相协调。1 0 4 隧道平、纵线位应根据公路等级与隧道的功能来确定。宜选择地层稳定、利于环境保护、利于防灾救援和管理养护等设施布设的地段通过,宜尽量减少洞I:1 两端接线工程量。在拟订路线设计方案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隧道和深挖路堑等不同方案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特殊条件下应进行专题分析论证。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或因施工可能造成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的地段,应优先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案,并制订环境恢复措施。1 0 5 隧道洞门、支护衬砌、附属风道、风井、预留洞室及防排水构造物等主体结构必须按永久性建筑进行设计,应达到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建成的隧道应能适应长期运营的需要,便于维修作业。1
16、应重视洞门整体稳定、洞口防洪、洞门抗震以及防冻等问题,保证洞门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隧道洞门应综合考虑地形条件与地质条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尽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与破坏。2 应优先采用复合式衬砌,地质条件较好的低等级公路隧道可采用喷锚支护。隧道洞口及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可采用明挖法修建,地形偏斜地段可采用偏压明洞方案或棚洞方案。3 对于处于软弱围岩条件下的双车道、三车道及连拱隧道等特殊隧道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支护参数给出合理可行的施工开挖方法,保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1 w w w.b z f x w.c o m公路隧道设计细则(I T G TD 7 0 2 0 1 01
17、 0 6 隧道支护衬砌设计应注意体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1在隧道设计过程中均应制订监控量测方案,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2 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应制订超前地质预报方案。隧道长度大于或等于10 0 0 m时,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长度小于10 0 0 m 时,宜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3 地质条件或衬砌结构特别复杂的隧道、周边环境对隧道变形破坏较为敏感的隧道,宜设置衬砌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并且在运营过程中对衬砌结构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隧道衬砌结构健康监测主要针对级围岩地段、浅埋偏压地段、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地段、特殊地质地段以及特殊支护结构地段。1 0 7 公路隧道应进
18、行专门的防排水设计,洞内、洞口与洞外应形成完整的防排水系统。隧道衬砌及路面的防排水设计应遵照“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妥善处理。当隧道排水可能对附近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时,宜以堵为主。防排水方案应方便施工和便于维修维护,保证防排水系统长期有效。1 0 8 公路隧道路基、路面的结构层次和组成材料应根据公路等级、隧道长度、交通等级、当地环境条件和材料供应等因素综合选定,应保证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反光度、平整度、耐久性、抗滑性能、防火性能以及可维修性。1 公路隧道路基、路面应进行防排水设计,并考虑维修方便。2 长大隧道路面材料应考虑对隧道照明效果的影响以
19、及因火灾引发的次生灾害。1 0 9 隧道支护衬砌、防排水、路面等主体结构与通风、照明、供配电、消防、交通监控等运营管理设施之间的设计应相互协调,形成合理的综合设计。在隧道设计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运营管理设施的预留预埋、沟管的需求与接地系统等设计,应特别注意大型设备洞室及通风附属洞室与主体结构的关系,设计中应遵循“方便施工,方便使用”的原则,相互之间不应出现干扰。1 0 1 0 隧道抗震设计应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垮”的目标。在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度的高烈度地震区,隧道宜选择抗震有利地带通过,规避地震危险地带及抗震不利地带。1 0 1 1 隧道通过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岩溶
20、、大面积淋水或涌水等不良地形与地质地段时,应采用适当的辅助施工措施,如超前支护、超前排水、超前注浆等,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隧道辅助施工措施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隧道跨度、施工场地条件及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选择。1 0 1 2 隧道设计应贯彻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慎重地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一2 一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w w w.b z f x w.c o m总则设备、新工艺;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特殊设备的隧道工程,应在设计中制订施工作业人员和运营管理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预防生产安全事故。1 0 1 3 隧道设计必须执行国家有关国土管理
2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的规定,应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山荒地,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和水资源,制订土地整理措施,造地还田;设计施工方案宜保护原有植被,妥善处理隧道弃渣、废水、废气,制订降低或消除噪声措施。1 0 1 4 公路隧道设计除应符合本细则外,尚应遵守现行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w w w.b z f x w.c o m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 T G TD 7 0-2 0 1 02 术语、符号2 1 术语2 1 1 公路隧道h i g h w a yt u n n e l供汽车和行人通行的隧道,分为汽车专用隧道和人车共用隧道。2 1 2山岭隧道m o u n t
22、a i nt u n n e l贯穿山岭或丘陵台地的隧道。2 1 3 水下隧道u n d e r w a t e rt u n n e l贯穿江河或海峡的隧道。2 1 4 钻爆隧道d r i l l i n ga n db l a s t i n gt u n n e l用人工或机械钻孔、装药,采用控制爆破方式开挖的一种隧道建设方法。2 1 5 盾构隧道s h i e l dt u n n e l用全断面掘进机械开挖的一种隧道建设方法。开挖岩体的机械一般称为T B M,开挖土体的机械一般称为盾构。2 1 6 沉管隧道i m m e r s e dt u b et u n n e l将隧道结构分
23、段预制,然后沉埋至设计位置的一种隧道建设方法。2 1 7 隧道建筑限界t u n n e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c l e a r a n c e为保证隧道内车辆行驶、人员通行、检修和各种设备不受损害所要求的最小空间。2 1 8 隧道净空断面t u n n e lc r o s s s e c t i o n路面之上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含的空间的横断面。2 1 9 偏压隧道t u n n e lu n d e ru n s y m m e t r i c a lp r e s s u r e支护结构两侧的岩土压力相差较大或不对称荷载作用的隧道。4标准分享网 w w w
24、.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术语、符号2 1 1 0 浅埋隧道s h a l l o wt u n n e l作用在支护结构之上的土压力受隧道埋置深度、地形条件及地表环境影响的隧道。2 1 1 1 深埋隧道d e e pt u n n e l作用在支护结构之上的土压力与隧道埋置深度、地形条件及地表环境基本无关的隧道。2 1 1 2 软弱围岩s o f tr o c k作用在支护结构之上的土压力较大,受地下水渗流及施工开挖方法影响,且岩体质量较差的围岩,一般指级及其以下的围岩。2 1 1 3 隧道群t u n n e lg r o u p隧道与隧道洞门之间的距离较近,在勘察测量、平
25、纵设计、通风设计及照明设计等方面必须考虑相互之间影响的多座隧道的总称。2 1 1 4 紧急停车带e m e r g e n c yp a r k i n gs t r i p隧道内供故障车辆检修或等待救援的停车区域。2 1 1 5 车行横洞a d i tf o rv e h i c l ep a s s i n g紧急情况下供救援车辆或人员出入的通道。2 1 1 6 人行横洞a d i tf o rp e o p l ep a s s i n g紧急情况下供人员逃生或救援人员出入的通道。2 1 1 7 分离式隧道s e p a r a t e dt u n n e l并行双洞之间的距离较大,在
26、隧道设计施工中不必考虑双洞相互影响的隧道设置形式。2 1 1 8 小净距隧道n e i g h b o r h o o dt u n n e l并行双洞之间的距离较小,在隧道设计施工中必须考虑双洞相互影响的隧道设置形式。2 1 1 9 连拱隧道m u l t i a r c ht u n n e l并行双洞之间无中夹岩柱,两洞结构共用中隔墙的隧道设置形式。2 1 2 0 分岔隧道b r a n c ht u n n e l并行双洞由分离式隧道或小净距隧道逐渐过渡到连拱或全幅路基隧道的隧道设置一5 一公路隧道设计细则(T G TD 7 0-2 0 1 0)形式。2 1 2 1 整体式衬砌m o
27、n o l i t h i cl i n i n g隧道开挖后直接用模筑混凝土或砌体修建衬砌的隧道支护形式。2 1 2 2 喷锚支护s h o t c r e t ea n dr o c k b o l t ss u p p o s i n g隧道开挖后用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或钢拱架支护,不设二次衬砌的隧道支护形式。2 1 2 3 复合式衬砌c o m p o s i t el i n i n g由喷锚初期支护和模筑混凝土二次支护构成的隧道支护形式。2 1 2 4 明洞o p e n c u tt u n n e l在隧道口部或路堑地段,用明挖法修建隧道结构,然后进行覆盖的隧道。2 1 2
28、 5 棚洞h a n g a rt u n n e l在地形陡峻地段,为防御塌方、落石、积雪等而修建的棚式建筑物。2 1 2 6 斜井i n c l i n e ds h a f t为改善运营通风或施工条件,以一定倾角连通地面与下部洞室的通道。2 1 2 7 竖井v e r t i c a ls h a f t为改善运营通风或施工条件,垂直连通地面与下部洞室的通道。2 1 2 8 围岩分级r o c k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和岩石强度等指标,按施工开挖后的稳定性对围岩进行的分级。2 1 2 9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r o c kb a s i cq
29、u a l i t yi n d e x以围岩的岩石坚硬程度及完整程度为基本参数确定的岩体质量指标。2 1 3 0 围岩修正质量指标r o c km o d i f i e dq u a l i t yi n d e x根据地下水、主要结构面及地应力等因素,对围岩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后的岩体质量指标。2 1 3 1 围岩压力r o c kp r e s s u r e隧道开挖后,因围岩变形或松散等原因产生的作用于支护或衬砌结构上的压力。6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术语、符号2 1 3 2 松散压力l o o s e n i n gp r e s s u r
30、 e因围岩松动而作用在支护或衬砌结构上的压力。2 1 3 3 形变压力d e f o r m e dp r e s s u r e因围岩收敛变形而作用在支护或衬砌结构上的压力。2 1 3 4 初始应力i n i t i a ls t r e s s天然状态下存在于岩体或土体介质内部的应力,可分为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2 1 3 5 开挖效应e x c a v a t i o ne f f e c t隧道开挖后沿隧道周边受到与初始应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不平衡力,在不平衡力作用下围岩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场与位移场的现象。2 1 3 6 承载拱l o a d-b e a r i n ga r c h在喷
31、锚支护作用下,隧道周边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洞室作用效应的总称。2 1 3 7 承载能力b e a t i n gc a p a c i t y隧道支护结构抵抗洞室周边荷载的能力。2 1 3 8 端墙式洞门e n d w a l lt u n n e lp o e m在洞口修筑垂直于隧道轴线的挡土墙以稳定洞门后土体的洞门结构形式。2 1 3 9 翼墙式洞门w i n g-w a l lt u n n e lp o e m在洞门端墙外沿路基两侧修建挡土墙,与端墙共同稳定洞口边坡及仰坡的洞门结构形式。2 1 4 0 明洞式洞门o p e n c u tt u n n e lp o r t a l不设置
32、洞口挡土墙,将明洞结构适当外延的一种洞门结构形式,如削竹式洞门、倒削竹式洞门、喇叭式洞门等。2 1 4 1 高地应力h i g hg e o s t r e s s当隧道通过区域中的地应力达到一定程度,硬岩地层可能引起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岩爆,软弱围岩可能引起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大变形,与围岩的抗压强度相关的围岩力学状态。2 1 4 2 超前支护p r e-s u p p o s i n g在开挖面前方进行预支护后,再进行开挖而采用的支护类型。1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 T G TD 7 0-2 0 1 02 1 4 3 超前帷幕注浆a d v a n c e dc u r t a i ng r o u
33、 d n g对隧道前方一定范围的土体进行全面加固,在开挖区域周边形成隔水帷幕,以防止地下水的渗流给隧道施工带来较大风险的一种辅助施工措施。2 1 4 4 井点降水d e w a t e r i n g在需要降低地下水位的区域施作渗水井至预定的深度,通过抽水泵把井内水强制排除的方法。2 1 4 5 注浆g r o u t i n g用机械设备将预定的液体材料强行压入地层内,用以加固地层或减少地下水渗流的不利影响。2 1 4 6 预设计p r e d e s i g n在现阶段隧道设计中,按照设计规范规定,依据施工之前的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等资料,采取工程类比方法,通过一定的力学分析而做出的施工图
34、设计。2 1 4 7 动态设计d y n a m i cd e s i g n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开挖方法或支护参数的一种处置方法。2 1 4 8 超前地质预报a d v a n c e dg e o l o g i c a lf o r e c a s t在分析既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物探、钻探等手段,对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进行探测、分析与评价的活动。2 1 4 9 监控量测m o n i t o r i n gm e a s u r e m e n t为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与优化支护参数,在隧道内或地表,对地层及支护结构的变形与应力进行量测、分析与评价的活动。2 1
35、 5 0 隧道防水t u n n e lw a t e r p r o o f为保障隧道运营安全、设备正常使用、结构耐久性及美观而采取的防止地下水向洞内渗流的措施,一般可分为衬砌防水系统与路面防水系统。2 1 5 1 隧道排水t u n n e ld r a i n a g e将隧道内或衬砌背后积水排出洞外的措施,一般可分为衬砌排水系统、路面排水系统及路基排水系统。2 1 5 2 通风构造物v e n t i l a t i o ns t r u c t u r e8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术语、符号为满足隧道通风需要而设置的地下或地面的构造物,如风机房
36、、联络风道、通风井及通风塔等。2 1 5 3 施工辅助通道c o n s t r u c t i o ns u b s i d i a r yc h a n n e l为满足隧道施工需要而设置的通道,如施工斜井、施工竖井、施工横通道及平行导坑等。2 2 符号2 2 1 建筑限界日一建筑限界高度形一行车道宽度厶左侧侧向宽度。右侧侧向宽度C 余宽。,一检修道宽度R 人行道宽度卜检修道或人行道高度E 建筑限界左顶角宽度昧建筑限界右顶角宽度y 一保证视距的侧向宽度5 保证视距R 行车道中心的平曲线半径2 2 2 围岩分级l s(5 0)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R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体的弹性纵波速度”
37、。,岩石的弹性纵波速度-,。岩体体积节理数B Q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 B Q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2 2 3 荷载计算q 垂直围岩压力e 水平围岩压力A 侧压力系数一9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 T G TD 7 0 _ 2 0 1 0B 隧道开挖跨度日隧道开挖高度y 围岩重度妒,围岩计算摩擦角妒。围岩内摩擦角c 围岩黏聚力。普氏围岩坚固系数仔一两侧土体破裂面摩擦角a 地面坡坡角P n 地层初始地应力2 2 4 结构计算矗构件计算截面的设计厚度B 构件计算截面的设计宽度7 结构材料重度的标准值a 构件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值d 构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或季节性融冻区冻结后的体积膨胀系数P。衬砌所受冻胀力n
38、围岩完整度系数卜季节性融冻区岩土体内的含冰率研季节性融冻区厚度羁弹性抗力系数6 结构变形量D。系统锚杆形成的承载拱厚度见采用综合安全系数计算时截面上的最大轴力Q,采用综合安全系数计算时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肼:采用综合安全系数计算时截面的最大弯矩,采用分项系数计算时截面上的最大轴力Q,采用分项系数计算时截面上的最大剪力坼采用分项系数计算时截面的最大弯矩2 2 5 强度校核肛一综合安全系数K 承载拱抗剪综合安全系数K,砌体抗压综合安全系数y。构件工作条件系数l O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术语、符号y,结构附加安全系数y,作用在结构之上的荷载分项系数y。结构材料和
39、岩土的分项系数e 0 计算截面的偏心距y。,承载拱岩体的极限抗压强度的分项系数y。承载拱岩体的极限抗剪强度的分项系数R。,承载拱岩体的极限抗压强度R。,修正后岩体极限抗压强度R。锚杆设计抗拔力y。砌体材料的极限抗剪强度分项系数y。,砌体材料的极限抗压强度分项系数尺:,砌体材料的极限抗压强度咖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a 轴向力的偏心影响系数肛砌块之间的摩擦系数标准值y。,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分项系数y。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分项系数7。混凝土极限抗剪强度分项系数风,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民、E。喷射混凝土及钢拱架的弹性模量A。喷射混凝土计算截面面积R h y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R。、R:纵向
40、受拉及受压钢筋抗压强度标准值A。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或钢拱架计算截面面积A,纵向受压钢筋截面面积6 矩形截面宽或T 形截面腹板宽z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截面有效高度盯。小偏心受压构件中受拉钢筋的应力e、e 纵向力作用点至受拉及受压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n。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拉区边缘的距离孝。钢筋混凝土大、小偏心构件受压区高度界限系数瓦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混凝土截面惯性矩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 T G TD T 0-2 0 t 0 12 2 6 洞门设计倾覆稳定系数疋滑动稳定系数M。垂直力对墙趾的稳定力矩眠水平力对墙趾的倾覆力矩作用于基底上的垂直力E 墙后主动土压力厂_
41、 基底摩擦系数e 水平基底偏心距e t 倾斜基底偏心距日水平基底宽度曰倾斜基底宽度o-。基底最大压应力o 基底最小压应力2 2 7 明洞设计q l 明洞结构上计算点的回填土石垂直压力e i 计算点i 的侧压力“设计填土面坡度角p 侧压力作用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n 开挖边坡坡率m 回填土石面坡率仙回填土石与开挖边坡面间的摩擦系数讹墙背回填土石重度妒:墙背回填土石计算摩擦角e。车辆荷载、人群荷载引起的水平压力P。车辆荷载、人群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2 2 8 衬砌设计f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锚固段长度D 锚固体直径q,水泥结石体与岩石孔壁间的黏结强度q。水泥结石体与钢绞线或钢筋的黏结强度伊一外水压折减系
42、数风考虑渗水孔水量的水压折减系数p 隧道建成后渗水孔设计流量一1 2 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术语、符号2 2 9 抗震设计E,。作用于隧道衬砌上任一质点的自重水平地震力E。作用于隧道衬砌上任一质点的自重竖向地震力瓦水平地震系数K 竖向地震系数C,重要性修正系数c,综合影响系数G。隧道衬砌计算点的结构重力伊一地震角p。、妒:地震时修正后的内、外侧围岩计算摩擦角血、位:,内、外侧衬砌上任意点的侧向地震荷载增量拱部松散土压力荷载引起的水平地震荷载g,。拱部松散土压力荷载引起的竖向地震荷载A 侧边土体在非地震条件下的侧压力系数A 侧边土体在地震条件下的侧压力系
43、数E,。第i 截面以上墙身重心处的水平地震荷载砂。水平地震荷载沿墙高的分布系数K。地震被动土压力系数2 2 1 0 辅助施工措施设计p 浆液总用量P n 设计注浆压力卜注浆对象的体积r 浆液扩散半径n 围岩的孔隙率K 围岩的渗透系数田围岩的裂隙率启浆液在围岩内的有效充填系数E 注浆形成帷幕的厚度日止浆墙的厚度 o 注浆固结后土体的容许抗压强度 胡岩体的容许抗剪强度”。水的黏度”。浆液的黏度2 2 1 l 防排水设计Q,沟或管的泄水能力1 3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 T G T1)7 0-2 0 1 0。沟或管内水的平均流速A 过水断面面积n 沟壁或管壁的粗糙系数R 水力半径p 过水断面湿周,一水力
44、坡度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隧道控制要素3 隧道控制要素3 0 1 公路隧道按其长度可分为四级,见表3 0 1。表3 o 1 公路隧道按长度分级隧道等级隧道长度L(n 1)特点特长隧道 30 0 0平纵指标对通风方案影响显著长隧道10 0 0 L 30 0 0需设置水消防及进行机械通风中隧道5 0 0 L 10 0 0不需设置水消防短隧道5 0 0隧道平纵指标可适当放宽注:(1)隧道长度为隧道两端洞门桩号之差,当为并行双洞时以较长隧道为准。(2)当隧道长度小于1 0 0 m 时,隧道平纵指标不受隧道规范约束,可不采用电光照明;当隧道长度大于60 0 0
45、m时,隧道运营管理系统一般需特殊考虑。因此这两类隧道在设计过程中应引起特别重视。3 O 2 公路隧道按其开挖跨度可分为四类,见表3 0 2。表3 0 2 公路隧道按开挖跨度分类分类开挖跨度B(m)描述(1)单车道公路隧道;小跨度隧道B 9(2)服务隧道;(3)人行横洞及车行横洞(1)双车道公路隧道;中跨度隧道9 B 1 4(2)单车道公路隧道的错车带(1)i 车道公路隧道;大跨度隧道1 4 B 10 0 0 m 的隧道;(4)斜井、竖井及联络风道等通风构造物结构破坏后(1)四级公路上L 10 0 0 m 的中短隧道;三级影响不严重(2)斜井、竖井及平行导坑等施工辅助通道注:对于安全等级为二、三
46、级的公路隧道,也可根据工程重要程度提高其安全等级。3 O 6 各级公路隧道的主体结构,如洞门、支护衬砌、附属风道、风井、预留洞室及防排水构造物等,应达到表3 0 6 所示的设计基准期。表3 0 6 公路隧道结构设计基准期类别设计基准期(年)结构类型11 0 0特别重要的结构物或构件,如二级及其以上公路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洞门等25 0普通建筑物或构件,如三级及四级公路隧道的支护结构及洞门等32 5易于替换和修复的构件,如隧道内边水沟及电缆沟等注:隧道路面结构设计基准期应根据现行公路路面设计规范确定。一1 6 一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隧道控制要素3 0 7
47、环境对公路隧道结构的腐蚀作用,应根据其严重程度按表3 0 7 分为6 级。表3 0 7 环境作用等级级别腐蚀程度级别腐蚀程度A可忽略D严重B轻度E很严重C中度F极端严重3 0 8 各级公路隧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的防水等级,应符合表3 0 8 的规定。表3 0 8 公路隧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的防水等级防水等级标准适用范围一级不容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迹地下风机房及大型电器设备洞室(1)高速公路隧道;不容许渗水,结构表面有少量、偶见的(2)一级公路隧道;二级(3)二级、三级公路上的长及特长隧道;湿迹(4)四级公路上的特长隧道;(5)设备洞室(1)二级、三级公路上的中短隧道;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沙,
48、每(2)四级公路上的长、中、短隧道;三级昼夜漏水量 0 5L m 2(3)通风竖井或斜井;(4)人行横洞及车行横洞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沙,每昼夜(1)施工辅助坑道;四级漏水量 2075 0 052 5 033 5 019 0 08 0 04 5 02 0 0表4 3 1-2 公路停车视距与会车视距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叩蠕公赂设计速度(k m h)1 2 01 0 08 06 08 06 04 03 02 0停车视距(m)2 1 01 6 01 1 07 51 1 07 54 03 02 0会车视距(m)2 2 01 5 08 06 04 0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49、w.c o m 免费下载隧道总体设计1 特长隧道宜采用直线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长、中隧道以及各级公路上的短隧道的平面线形应服从路线布设的需要,并且宜采用直线或较大半径的曲线。中短隧道,其平面线形宜同洞外路线线形,不应在隧道内出现过大的超高。单向行车的小半径平曲线隧道,应按行车速度进行停车视距验算;双向行车的小半径平曲线隧道,应按行车速度进行会车视距验算,必要时应对隧道进行加宽处理。2 应保证高等级公路隧道内车辆行车安全和行车舒适性。当隧道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8 0 k m h 时,隧道内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宜小于8 倍行车速度;当隧道设计速度小于8 0 k m h 时,隧道内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宜
50、小于l O 倍行车速度。3 隧道内应避免出现车辆合流、分流、交织等现象。特殊情况下,如隧道洞口分散设置,但需在隧道内进行车流分、合流时,应根据车辆合流、分流的运行速度对停车视距进行验算,并进行行车安全的专题论证。4 3 2 隧道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或较大半径的曲线;并保持线形的均衡过渡。隧道内不宜采用s 形曲线,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确需设置s 形曲线时,s 形曲线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R,R:2 为宜(R。为大圆曲线半径,尺:为小圆曲线半径)。4 3 3 隧道纵断面线形,应以行车安全、排水、通风、防灾为基础,并根据施工期间的排水、出渣、材料运输等要求确定。隧道内应尽量设置缓坡,但隧道内最小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