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及其时空特征.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7467958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及其时空特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南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及其时空特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南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及其时空特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及其时空特征.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华南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及其时空特征王春林1,2,段海来1,邹菊香2,陈慧华1,唐力生1,谢 乌3(1广东省气候中心,广州 51008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3广东省汕尾市气象局,广东汕尾 539700)摘 要:建立华南早稻干旱灾害定量评估模型,分析干旱灾害时空特征,为主动防旱减灾、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政策提供参考。根据分县早稻产量及生育期资料,采用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计算各生育期干旱指数,并由统计回归方法率定各生育期干旱指数对产量影响系数。华南近30年(19812010)早稻干旱年频率平均为10.4%,平均减产率为0.82%,以轻旱为主。早稻干旱主要发生在移栽-分蘖期。干旱频率

2、及减产率均呈西高东低分布,旱年频率在20%50%、减产率在1%3%的区域集中在广西西南部至广东雷州半岛一带。近30年华南早稻最旱的3年为1991、2002、1998,早稻干旱总体趋于增强但不显著,增强趋势显著的站点约占10%,分布于华南北部和北部湾至粤西沿海地区。基于不同生育期干旱指数建立的评估模型,揭示早稻不同生育期对干旱敏感性差异,精细刻画早稻干旱时空特征,克服基于全生育期降水的干旱评估模型的局限性。关键词:华南;水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3-2876Drought Disaster Evaluation Model and Tempora

3、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Early Rice in South ChinaWang Chunlin1,Duan Hailai1,Zou Juxiang2,Chen Huihua1,Tang Lisheng1,Xie Wu3(1Guangdong Climate Center,Guangzhou 510080;2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3Shanwei Meteorology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Shanwe

4、i Guangdong 516600)Abstract:The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of early rice drought in South China,toanalyze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ought disaster,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droughtdisaster mitig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olicy maki

5、ng.Using county based yield and growth perioddata of early rice,drought index of each growth period was calculated by daily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dicator(DI),and coefficient in each growth stage was calibrated by statistical regression method.Average droughtfrequency of early rice in South China

6、in recent 30 years(1981-2010)was 10.4%;mean yield reduction ratewas 0.82%.Drought disaster mainly occurs in transplanting-tillering stage of early rice,and light drought days accounts for the main.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arly rice drought frequency and yield reduction rate was high inwest and low i

7、n east in South China.High incidence region of drought spreads in the area from southwestGuangxi to Leizhou Peninsula of Guangdong Province,where the drought frequency was 20%-50%,and yieldreduction rate was 1%-3%.The driest 3 years in recent 30 years was 1991,2002 and 1998.Drought disaster ofearly

8、rice in South China tended to increase with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uring recent 30 years.Those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估技术”(GYHY20110602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2013CB430200(2013CB430206);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华南双季稻旱涝灾害评估模型研究”(IAM201303)。第一作者简介:王春林,男,1969年出生,研究员,

9、博士,从事应用气象、生态气象、农业气象研究。通信地址:510080 广州市越秀区福今路6号大院 广东省气候中心,Tel:020-66619767,E-mail:。收稿日期:2013-11-03;修回日期:2014-02-11。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8):40-48Chinese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stations where drought disaster of early rice tended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accounted for 10%,distributing innorth and coasta

10、l region from Beibu Gulf to west Guangdong.Using drought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droughtindex of each growth period,the study revealed sensitivity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growth stage of early rice,and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ought disaster was characterized in more detail,and th

11、erefore thedrought evaluation model presented in the paper overcame the limitations of those models based on rain ofwhole growth period of rice.Key words:South China;rice;drought disaster;evaluation;model0 引言华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是中国双季稻中、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区域1。然而作为沼泽作物,水稻对水分要求高,抗旱能力很低,其产量及品质很容易受到干旱的威胁。干旱是威

12、胁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华南是全国5个干旱区之一2-4,区域性春旱、秋旱比较突出5-7。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干旱事件呈频发趋势,水稻干旱灾害评估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热点领域。宋丽莉等8根据稻田水分平衡试验资料,考虑不同生育期水稻缺水敏感系数,分别建立了自然环境和灌溉条件下的水稻干旱灾损评估模型。廖玉芳等9基于降水、需水、可供水和水稻减产量等资料,考虑不同生育期干旱影响敏感性差异,建立了各熟制水稻干旱评估模型。苏永秀等10基于作物水分盈亏原理构建干旱评估模型并分析了广西双季稻干旱时空特征。随着模型技术方法的完善和发展,模型方法在水稻干旱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中广泛应用11-

13、12。冯利平等13采用ORYZA2000作物模型分析了季节性干旱对湖南双季稻生长及产量影响,廖玉芳等14基于空间精细化GIS技术和模型方法开展了气候变化对湖南双季稻生产气候适宜性评估,马欣等15还结合VIC水文模型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主产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姚凤梅等16采用DSSAT作物模式分析了典型气候变化情境下南方稻区水稻产量变化。干旱指标是干旱影响评估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个理想的干旱指标应该同时满足普适性、理论性、实用性、可比性、易理解性、时效性和无量纲性等多方面的描述特征17。上述研究中的干旱指标一类是基于稻田水分平衡原理建立的8-10,一类是基于模型方法的13-16,

14、都考虑了不同生育期干旱影响敏感性差异,然而由于实验数据和大田的差异性、作物品种适用性以及模型复杂性等原因,上述评估方法在投入实际业务应用时将是比较困难的,也难以反映华南区域水稻干旱的共性特征。目前为止,面向华南区域、基于长序列基础数据的水稻干旱定量评估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最新发展的干旱动态监测指标DI6,结合早稻生育期、产量资料,建立包括广东、广西的华南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并分析干旱灾害时空特征,可以为政府部门开展防旱减灾工作、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和环境外交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区域及资料本研究中的华南区域包括广东和广西两省,资料包括气象资料、早稻生育期资料和产量资料3类

15、。气象资料包括174个(广东86个、广西88个)地面气象站从建站至2010年逐日降水和可能蒸散,其中可能蒸散通过逐日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采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17计算。气象资料来自广东省气象信息中心。早稻生育期资料来自农业气象观测站,包括播种、三叶、移栽、分蘖、拔节、孕穗、抽穗、乳熟、成熟等9个生育期。早稻产量资料包括分县逐年单产,来自农村统计年鉴。1.2 气象产量提取通常把作物产量分解为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的气象产量、与农技措施相关的趋势产量和“随机噪音”三项,其中“随机噪音”项所占比例较小,也很难量化,在实际计算中常被忽略。气象产量作为灾害评估模型中因

16、变量,通常由实际产量减去趋势产量“倒逼”计算出来:yw=y-yt(1)式(1)中,yw为气象产量,yw为正表示气象条件有利而增产,反之为减产;y为作物实际产量,来自统计年鉴;yt为趋势产量,由y的5年滑动平均模拟得到。为消除量纲影响,采用yw相对yt的百分率(yw/yt*100),即相对气象产量YI(简称气象产量)建立干旱评估模型。1.3 生育期干旱指数定义单站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Daily drought Index)表征逐日气象干旱强度,DI定义为:王春林等:华南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及其时空特征41中国农学通报http:/DIi=SAPIi+Mi(2)式(2)中 SAPIi是 第 i 日

17、 前 期 降 水 指 数 API(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Index)的标准化变量 SAPI(Standard 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Index)5-6,18,SAPI计算方法参见 气象干旱等级 国家标准17附录C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历史样本资料为近30年(19812010)逐日API。API计算公式为:APIi=Pi+kAPIi-1(3)式(3)中APIi为第i日API,Pi为当日降水量(mm),APIi-1为前一日的API,k为衰减系数,取经验值0.955。每个站从建站开始逐日滚动计算API,初始API设为0。建站开始后的头4个月AP

18、I受边界效应影响舍弃不用。式(2)中Mi为第i日常年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Mi根据30年(19812010)逐日降水和可能蒸散量计算17:Mi=Pi-PEi-1(4)式(4)中Pi为第i日30年(19812010)平均降水量(mm),-PEi为第i日30年(19812010)平均可能蒸散量(mm),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17。为了增强Mi年变化曲线平滑性,对Pi、-PEi做2次30天滑动平均处理。Mi理论范围为-1至,为了避免因为-PEi接近于0时候导致Mi趋于,当Mi0时采用双曲正切函数式(5),约束Mi变化范围为-11。Mi=e2Mi-1e2Mi+1,当Mi0(5

19、)Mi表征某地常年平均干湿程度背景。华南代表性站点30年(19812010)平均Mi年变化曲线表明(图1),华南23月自北向南渐次进入湿润季节(Mi0),10月以后自北向南渐次进入相对干季(Mi0)。区域平均湿润天数(Mi0)达64%。任意生育期干旱指数PIi定义为第i生育期内逐日小于0的DI之和除以生育期总天数n,即:PIi=1nj=1nDIj,当DIj0(6)式(6)中n为第i生育期天数,DIj为第i生育期内逐日干旱指数(小于或等于0),i为生育期序数,约定i=08依次表示全生育期(播种-成熟)、播种-三叶、三叶-移栽、移栽-分蘖、分蘖-拔节、拔节-孕穗、孕穗-抽穗、抽穗-乳熟、乳熟-成熟

20、等9个生育时段。1.4 华南早稻干旱评估模型根据分县逐年早稻气象产量YI和全生育期(播种-成熟)干旱指数PI0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全生育期干旱评估模型如下:YI=0.249+4.037PI0,n=1420,P0.001 (7)式(7)中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全生育期干旱将导致减产,当PI0=-1(相当于中等气象干旱)时,将导致约4%的减产率。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生育期干旱对早稻产量的敏感性特点,采用8个生育期干旱指数和气象产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多个生育期干旱指数的早稻干旱评估模型:YI=0.342+3.157PI3+1.955PI4-3.939PI8,n=1420,P0.001 (8)式(8)中PI

21、3、PI4、PI8依次为早稻移栽-分蘖、分蘖-拔节和乳熟-成熟期的干旱指数。其中PI3和PI4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移栽-分蘖、分蘖-拔节这2个生育期的干旱将导致早稻减产,而PI8的回归系数为负,表明乳熟-成熟期的气象干旱有利于早稻增产,其他生育期干旱指数未进入模型,说明这些生育期干旱发生频率很低或者未达统计意义的显著水平。农业气象灾害等级通常按因灾导致的减产率来划分。减产率小于2%的认为是随机波动,本研究按减产率2%5%、5%10%、10%20%及大于20%划分为轻旱、中旱、重旱及特旱4个等级(表1)。由各等级干旱对应的减产率除以模型(7)、(8)中的对应敏感生育期的回归系数,反推得到早稻全生

22、育期及移栽-分蘖期、分蘖-拔节期干旱指数的干旱等级标准如表1。2 结果与分析2.1 早稻干旱发生频率根据表1中全生育期干旱等级标准,统计得到华南区域早稻干旱发生频率为 10.4%,其中以轻旱(10.2%)为主,中旱(0.2%)、重旱(0)、特旱(0)发生频率很图1 华南代表站点30年(19812010)平均逐日相对湿润度指数M-0.8-0.6-0.4-0.20.00.20.40.60.81.01 3 16 19 11 2 1 1 5 1 1 8 1 2 1 1 2 4 1 2 7 1 3 0 1 3 3 1 3 6 1日序相对湿润度指数桂林广州湛江42低或为发生,早稻干旱平均减产率为0.82%

23、(表2),表明华南早稻总体上受干旱影响较轻,这与华南前汛期降水丰沛的气候背景有关。根据表1中移栽-分蘖期干旱等级标准,移栽-分蘖期干旱发生频率为14.6%,也以轻旱(13.5%)为主,平均减产率为0.76%(表2),均与全生育期接近,表明华南早稻干旱主要发生在移栽-分蘖期,可能与移栽-分蘖期早稻需水量较大有关,容易受4月份降水变率、开汛迟早影响。相比之下,分蘖-拔节期干旱频率(4.9%)和减产率(0.4%)比移栽-分蘖期明显减少,表明分蘖-拔节期早稻虽表1 华南早稻各生育期干旱等级标准干旱等级全生育期PI0移栽-分蘖期PI3分蘖-拔节期PI4特旱PI0-5.0PI3-6.34PI4-10.23

24、重旱-5.0PI0-2.5-6.34PI3-3.17-10.23PI4-5.12中旱-2.5PI0-1.25-3.17PI3-1.58-5.12PI4-2.56轻旱-1.25PI0-0.5-1.58PI3-0.63-2.56PI4-1.02全生育期移栽-分蘖期分蘖-拔节期轻旱10.213.54.8中旱0.21.10.1重旱000特旱000合计10.414.64.9干旱减产率0.820.760.40表2 近30年(19812010)华南早稻不同生育期各等级干旱频率及平均减产率%然需水量大,但随着汛期来临,干旱胁迫概率减少。2.2 早稻干旱年频率空间分布华南早稻全生育期干旱年频率呈西高东低分布(图

25、2a),广西西南部(包括白色、宗左、南宁、北海地区)至广东的雷州半岛大部分地区早稻干旱频率为20%50%,其余大部分地区为10%以下。移栽-分蘖期干旱频率与全生育期相比略偏高,空间分布相似,干旱频率为5%10%的范围向东扩展明显(图2b)。分蘖-拔节期干旱频率与移栽-分蘖期相比明显偏低,广西西南部地区至广东的雷州半岛大部分地区干旱频率为5%20%,其余大部分地区为5%以下(图2c)。如上分析表明,广西西南部至广东雷州半岛一带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南,早稻移栽-分蘖期(4月份)冷空气过来时已成强弩之末,兼之特定的地形和大气环流特征,导致该区域前汛期开讯相对较迟,降水变率较大,从而成为早稻干旱频率较高的

26、区域。早稻干旱减产率空间分布与干旱频率是一致的,均呈西高东低分布(图3)。全生育期(图3a)、移栽-分蘖期(图3b)干旱减产率在广西的西南部地区至广东的雷州半岛大部分地区为1%3%,其余大部分地区在1%以下。分蘖-拔节期干旱减产率空间分布(图3c)与全生育期一致,但大部分地区减产率低于1%,明显低于移栽-拔节期。王春林等:华南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及其时空特征43中国农学通报http:/2.3 近30年早稻干旱变化趋势根据早稻干旱评估模型(式(7))计算各站逐年减产率,采用华南区域平均减产率分析近30年(19812010)早稻干旱变化趋势(图4a),表明近30年华南早稻最旱的3年(平均YI-1.

27、5)依次为:1991、2002、1988年,次旱的 4 年(平均 YI-1.0)依次为 1999、2003、2004、1995)。根据多生育期干旱评估模型(式(8),移栽-分蘖期干旱减产率旱年顺序和全生育期的相似(图图2 近30年(19812010)平均华南早稻(a)全生育期,(b)移栽-分蘖期,(c)分蘖-拔节期干旱频率(%)444b),而分蘖-拔节期减产率旱年顺序和前2者差异较大(图4c)。年际变化趋势分析表明,近30年华南早稻干旱减产率有增加趋势(图4),基于全生育期及移栽-分蘖期、分蘖-拔节期干旱减产率增加强度分别为 0.055%、0.106%、0.065%(/10年),变化趋势都没有

28、达到0.1显著性水平。从区域分布看,早稻全生育期干旱趋于增强的站点有131个(占75.3%),分布在广东的站点多于广西,其中干旱趋势显著的站点有14个(占8%),主要分布图3 近30年(19812010)平均华南早稻(a)全生育期,(b)移栽-分蘖期,(c)分蘖-拔节期干旱减产率(%)a)全生育期y=-0.0 0 5 5 x-0.7 3 2R=0.0 1 3 2-2.5-2.0-1.5-1.0-0.50.01 9 8 1 1 9 8 61 9 9 1 1 9 9 6 2 0 0 12 0 0 6年份减产率/%b)移栽-分蘖y =-0.0 1 0 6 x -0.5 9 9R=0.0 3 1-2.

29、5-2.0-1.5-1.0-0.50.01 9 8 1 1 9 8 6 1 9 9 1 1 9 9 6 2 0 0 1 2 0 0 6年份减产率/%王春林等:华南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及其时空特征R=0.0132R=0.03145中国农学通报http:/在广东的茂名、湛江至广西的北海、钦州的环北部湾一带(图5a)。移栽-分蘖期干旱趋于增强的站点有154个(占88.5%),其中干旱趋势显著的站点有17个(占9.8%),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北部及广东的西部至环北部湾地区(图5b)。分蘖-拔节期干旱趋于增加的站点有145个(占83.3%),其 中 干 旱 趋 势 显 著 的 站 点 有 20 个(占11.

30、5%),主要分布在桂林至韶关一线和南宁至广州一线(图5c)。综上所述,华南早稻全生育期干旱趋于增强的站点约占75%,移栽-分蘖期和分蘖-拔节期的干旱趋于增强的站点数多于全生育期。干旱增强趋势显著性达到0.1以上信度水平的站点仅占10%左右,主要分布北部地区和北部湾至粤西沿海地区。c)分蘖-拔节y=-0.0 0 6 5 x-0.3 0 0 3-2.5-2.0-1.5-1.0-0.50.01 9 8 1 1 9 8 6 1 9 9 1 1 9 9 6 2 0 0 1 2 0 0 6年份减产率/%图4 华南19812010年逐年平均早稻干旱减产率及其变化趋势R=0.0309463 结论与讨论本研究基

31、于不同生育期干旱指数建立的评估模型,揭示早稻不同生育期对干旱敏感性差异,精细刻画早稻干旱时空特征,克服基于全生育期降水的干旱评估模型的局限性。(1)华南早稻近30年(19812010)干旱频率平均为10.4%,以轻旱为主,重旱和特旱基本不发生,平均干旱减产率为0.82%。与早稻生育时段(47月)气象干旱频率5-7和前人基于土壤水分盈亏指标的相关研究8,10相比,本研究得到的早稻中旱、重旱和特旱频率明显偏低,表明华南地区良好的灌溉条件缓解了气象干旱对早稻产量的影响。事实上对于水稻而言,不考虑灌溉条件的干旱分析显然是缺乏现实意义的,其干旱频率比纯气象干旱还要偏高。本研究采用统计方法率定不同生育期干

32、旱指数对减产率的影响系数,系数本身包含了土壤、水文、灌溉条件等的综合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华南早稻干旱主要发生在移栽-分蘖期,是由于移栽-分蘖期早稻需水量较大,对4月份降水变率、前汛期开汛迟早比较敏感。(2)华南早稻干旱频率及减产率均呈西高东低分布,空间分布形态上与相关的气象干旱5-7、灾损评估8,10结果一致,旱灾高发区域集中在广西西南部至广东雷州半岛一带,旱灾频率为20%50%,减产率为1%3%。广西西南部至广东雷州半岛一带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南,4月份冷空气过来时已成强弩之末,兼之特定的地形和大气环流特征,导致该区域前汛期开讯相对较迟,降水变率较大,从而导致早稻干旱频率较高。(3)年际变

33、化趋势分析表明,近30年华南平均早稻干旱趋于增强,但变化趋势显著性没达到0.1信度水平,与基于DI指标的气象干旱趋势分析基本一致。近30年(19812010)华南早稻最旱的5年依次为:1991、2002、1998、1999、2003。(4)从空间分布看,华南早稻干旱趋于增强的站点约占75%,其中移栽-分蘖期和分蘖-拔节期干旱趋于增强的站点更多些。早稻干旱增强趋势显著性达到0.1以上信度水平的站点仅占10%左右,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和北部湾至粤西沿海地区。近年关于气候变化研究中4-5,19-20,随干旱指标、资料序列长度及关注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基于PDSI4、CI指数19、Z指数20研究认为华

34、南干旱面积有减少趋势,而基于SAPI5分析发现华南的特旱频率有下降趋势,而轻旱、中旱以上升趋势为主,揭示了更多细节。干旱灾害的本质是由阶段性降水偏少引起,与自然环境、农作物对缺少的敏感性特点及社会系统抗旱能力密切相关,是一个自然、社会复合问题。干旱具有隐蔽性、顽固性、蠕变性和长期性特点18,因此与其他灾害相比,干旱灾害影响评估显得更加复杂而富有挑战性。作为气象灾害干旱不仅影响水稻产量,可能还影响水稻品质。目前有关水稻品质的灾害评估研究比较少见。进一步工作将开展水稻干旱风险区划,为干旱应急管理由危机管理转变为风险管理提供支撑。参考文献1段居琦,周广胜.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年代际动态J.科学通报,

35、2013,58(13):1213-1220.2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干旱图集(1956-2009年)M.北京:气象出实心表示达到0.1显著水平图5 近30年(19812010)华南早稻干旱减产率趋势空间分布王春林等:华南早稻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及其时空特征47中国农学通报http:/版社,2010:1-117.3中国气象局.中国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1961-2006年)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1-110.4翟盘茂,邹旭恺.1951-2003年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干旱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15-18.5王春林,陈慧华,唐力生,等.基于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及其

36、应用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8(3):157-163.6王春林,陈慧华,唐力生.广东气象干旱图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38.7郭晶,景元书,王春林,等.基于土壤水分平衡模型的广东干旱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农业气象,2008,29(3):353-3578宋丽莉,王春林,董永春.水稻干旱动态模拟及干旱损失评估J.应用气象学报,2001,12(2):226-233.9廖玉芳,李超,彭嘉栋,等.湖南水稻干旱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9):16-24.10苏永秀,李政,吕厚全.水分盈亏指数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2008,36(5):59

37、2-595.11王春乙,张雪芬,赵艳霞.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与风险评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1-277.12王春乙,王石立,霍治国,等.近10年来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技术研究进展J.气象学报,2005,63(5):659-671.13冯利平,莫志鸿,黄晚华.湖南省季节性干旱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J.作物学报,2011,37(5):895-902.14廖玉芳,宋忠华,赵福华,等.气候变化对湖南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276-286.15马欣,吴绍洪,李玉娥,等.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主产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评估J.地理

38、学报,2012,67(11):1451-1460.16姚凤梅,张佳华,孙白妮,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稻区水稻产量影响的模拟和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12(5):659-666.17张强,邹旭恺,肖风劲,等.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12-17.18张强,张良,崔显成,等.干旱监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及其科学挑战J.地球科学进展,2011,26(7):763-778.19邹旭恺,张强.近半个世纪中国干旱变化的逐步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6):679-687.20茅海祥,王文.中国南方地区近50a夏季干旱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气象,2011,29(3)284-288.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