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标准为核心_模块课程为载体_工学结合为手段_技能.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7466963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能力标准为核心_模块课程为载体_工学结合为手段_技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能力标准为核心_模块课程为载体_工学结合为手段_技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能力标准为核心_模块课程为载体_工学结合为手段_技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能力标准为核心_模块课程为载体_工学结合为手段_技能.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 7卷第2期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 l.1 7No.22 0 0 8年3月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V o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i c a l I n s t i t u t eMa r.2 0 0 8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合作之路。学院密切联系行业,加强校企合作,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的

2、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过程在学院的发展历史中,一直依托信息产业部和兵器工业总公司办学,与相关行业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举办高职以来,提出了“把企业引进学校,把学校办在企业”的校企合作思想,形成了依托行业办学,建立了良好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并实践了多种校企合作形式。备受国内外职业教育界关注的中国澳大利亚(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于2 0 0 2年3月开始在重庆实施,历时5年半,学院是该项目实施的试点学校。学院在改革试点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专业,在推广建设的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以及酒店管理等专业,对“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标准建设、专业课程建设

3、、教材建设、教学组织形式和职业能力鉴定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通过实施中澳职教项目,学院在探索行业引领职业教育的新机制、开发能力为本位的新课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院“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的创新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教育部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 0 0 61 6号)文件中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学院根据1 6号文件精神,在总结过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的高技能人才

4、培养模式。2“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主要特色2.1内涵学校与行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以行业主导开发的能力标准为依据,建立体现某一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模块(模块包含的课程称为“模块课程”),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行业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技能鉴定,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最大程度满足行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思想如图1示。图1“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模型图该模式中,能力标准是指导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并检验其

5、效果的依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模块课程直接与岗位能力相关联,打破了课程设置的学科本位,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工学结合使学校教育以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技能鉴定体现了社会对教学质量的最终评价,是技能型人才满足行业需要的重要保障。收稿日期:2 0 0 8-0 2-0 8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课题主持人:吕红,课题编号:2 0 0 6-G J-1 5 0。作者简介:孙卫平,男,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在读博士,高级政工师,从事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等研究。以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

6、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培养高技能人才孙卫平,吕 红,龚小勇,冉学农,包华林(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 0 1 3 3 1)摘 要: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以行业主导开发的能力标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行业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技能鉴定,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最大程度满足行业的需要。关键词:能力标准;模块课程;工学结合;技能鉴定中图分类号:G 7 1 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2-0 0 6

7、7(2 0 0 8)0 2-0 0 0 1-0 4表1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模块课程框架两大板块课程类别模块模块课程(支撑模块的课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课程板块公共必修课基本文化与学习能力计算机文化、英语、数学、大学语文思想政治与职业素质军训、思想政治教育课、心理健康、公共体育、就业与创业。公共选修课艺术与美育艺术欣赏、美育基础、音乐、舞蹈、书法。健康与兴趣体育各球类运动、健美操与体育舞蹈、棋艺、健身、卫生与健康常识等素质拓展各类素质拓展选修课专业通识与核心技能专业通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专业所面向职业岗位群必须的基本核心技能训练或实践课程。职业岗位能力(模块群)针对各个本专业面向的不同职业岗位

8、,开设多个对应的课程模块,各包含其相应多门职业课程。综合实践能力职业资格证书鉴定与考核、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岗位强化与技术拓展(模块群)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强化职业能力、拓展专业技术面的职业课程的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职业岗位技能培养课程板块该模式反映了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走内涵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人才培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高2 0 0 61 6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2.2主要创新点2.2.1双目标引领能力标准是评价日常教学质量的基本目标,是人才质量的应然目标;

9、技能鉴定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标,是人才质量的实然目标。它们既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人才培养工作向高层次前进。通过新模式的创新改革与实践,体现了人才培养基本目标与最终目标的一致性,使日常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都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是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2.2.2双方法驱动模块课程设计,是指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将某一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综合设计成相应的模块课程,学生学完一个模块后,就能够在行业企业相应的职业岗位上找到工作,是驱动双目标的第一个方法。工学结合,是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学校的课堂学习、行业的顶岗学习与技能鉴定结合起来,是驱动双目标的第二个方法。

10、2.2.3双特性结合新模式中,通过工学结合,学生从事的是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并支付薪金,体现了较强的职业性。建立模块课程,要求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堂学习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该模式反映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技能实践鉴定相结合,实现了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结合。2.2.4全过程统一新模式中,通过开发能力标准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设计模块课程构建人才培养的内容、通过组织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方法、并通过技能鉴定完成人才培养的评价。该模式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四个维度实现了人才培养以能力标准为核

11、心,并保证了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统一。3“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与实践3.1能力标准的开发能力标准包括能力代码、能力名称、能力表现水平、任务、条件说明、考核鉴定方法等内容,既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又充分体现行业、企业的要求,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我院于2 0 0 2年开始,率先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专业进行能力标准的开发工作。为了能够开发行业认可的能力标准,我院先后对本市主要I T行业、企业及部分全国知名I T企业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及其用人标准的调查研究,同时还对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或著名厂商的职业技能标准进行深入研

12、究,如劳动部、信息产业部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国际著名I T厂商和国际考试中心的专业认证证书,等等。2 0 0 3年1 2月,我院制定出的第一批符合本地情况的能力标准,经过了反馈回行业征求意见、再修改完善,最后得到了重庆职业教育电子行业协调委员会的认可。2 0 0 4年1 0月,学院进一步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旅游酒店管理作为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广专业。在此过程中,我院得到了电子、电子商务、旅游等3个市级职业教育行业协调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并于2 0 0 6年5月对以上三个专业的能力标准进行了审批并公布。目前,我院其他专业大类能力标准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3.2模块课程的开发学院通过参加

13、中澳职教合作项目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在五年多的学习和实践中制定了各主要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以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思路深入人心。3.2.1相关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内容的制定学院历来重视与行业的紧密联系,在每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都要进行大规模行业调研,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了解行业的动态,分析行业的需求,找准专业与行业的切入点。通过调研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再组织行业专家和骨干教师共同分析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对需求量相对较大的岗位深入剖析,分解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对照能力标准的要求,把相关的内容融合成为课程,几门相互联系的课程组合成为一个体现职业方向的课程模块。3.2.

14、2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学院在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 7卷2该体系把高职教育的全部课程分为“基本人文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两大板块,具体包括基本文化与学习能力、思想政治与职业素质、艺术与美育、健康与兴趣体育、素质拓展以及专业通识与核心技能、职业岗位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技术拓展与岗位强化等模块组成、从很大程度上改革了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该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体现职业方向的职业岗位能力模块。3.2.3职业岗位能力模块群的设计该模块群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

15、核心,也是我院按能力标准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创新点之一。设计时根据具体岗位设置课程模块,修完一个模块,具备一个具体职业岗位基本工作能力。培养方案中同时明确学生必须通过一个或多个岗位模块课才能毕业,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相互平行的,也可按专业知识特别是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设计成为逐步递进关系。3.3工学结合的组织实践教学在我院总结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居于突出位置,并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各专业教学计划明确规定了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实践教学运行管理,积极推行双证制度,保证专业实践教学学时达总

16、学时的5 0%,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近两年,我院开展职业资格鉴定40 0 0余人次,近两届学生的通过率达9 1.7 8%。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实现这些环节的主要手段是以工学结合为载体的实践教学。通过工学结合的组合,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3.1建立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组织机构为进一步搞好工学结合工作,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管理处,配备有精干、高素质的专职工作人员。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对行业产业发展趋势、行业企业相关技术领域和

17、职业岗位进行调研,积极寻求合作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调研和协议的拟定,建立完善有关制度,搭建产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管理平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该机构自成立以来,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院自2 0 0 2年以来,先后成立了以企业经营管理者、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为主体的各专业指导委员会,现已按照专业大类归并为1 0个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学院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修改以及职业能力的分析和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对学院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提供建议,为本专业提供技术咨询和介绍最新技术信息。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还兼任学院的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教

18、学工作,参与教学全过程,有力地促进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3.3.2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长远发展的规章制度近年来,为推进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学院先后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来保障工学结合的实施。如 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到行业锻炼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等多项与工学结合有关的管理制度,为工学结合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3.3.3建立校企双赢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学院始终坚持“把企业引进学校,把学校办在企业”的校企合作理念,立足重庆,借助与电子信息和兵工的深厚行业背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双赢互动良好的校企

19、合作机制。(1)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学院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条件。近几年来,学院先后与市内外大型电子信息企业建立了多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中兴通讯投入2 6 6万、学院配套1 0 4万共建“中兴N C助理工程师”认证实训基地,创维集团投入8 0万元建立了一条校内电视机维修生产线,并设立西南地区服务呼叫中心;中国联通重庆公司投入1 5 0万元建立了校内移动通信基站;四川中维科技有限公司投入5 0万元与学院共建“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将企业引入学校,企业与学院共同对学生实习实训进行组织、管理和指导

20、,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企业真实的工作氛围,实现了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2)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创新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几年来,电子信息类、机械制造类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学院各专业根据用人企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通过推行订单培养、任务驱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如:与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合办了“跨越班”;与三一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合办了“三一班”,与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办了“渝安班”,与重庆丝爽(集团)有限公司合办了“丝爽班”,与重庆光学仪器总公司合办了“光电班”,等等。(3)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引导更多企业

21、接收学生实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部分企业也能通过高职学生实习找到合适的人力资源。目前,学院所有专业的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通过实习,大多数企业与实习生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学生实习结束后到该企业工作。这不仅有效促进了就业,而且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的要求,企业还承担学生部分学习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及家长的经济负担。(4)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近几年,学院充分发挥在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

22、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技术咨询服务,切实推进校企合作。3.4技能鉴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突出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孙卫平,等:以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培养高技能人才第2期3的一致性,通过技能鉴定,企业直接参与人才质量评价,使毕业生就业能力最大限度满足行业需求。3.4.1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学院 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规定,实习生对内身份是学生,对外是员工,学校和企业一起按教学和生产的双重标准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进行阶段和期终考核,阶段考核达标者可以得到轮岗或提薪的奖励。目前,学院9 5%以上的专业实施

23、了行业人员参与实习生人才质量评价的技能鉴定。3.4.2将职业技能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职业资格鉴定是国家对从事某项职业的强制规定,体现了技能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目前,我院所有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都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如,软件专业与印度N I I T软件工程师认证挂钩,影视广告专业与动画策划师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电子商务专业与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电子声像技术专业与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等级证书挂钩,等等。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通过率都在9 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4.3加强技能安全教育,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技能鉴定的实施中,学校充分认识到职业场所安全教育

24、和对学生劳动权益进行保护的重要性。学校要求指导教师“按时到学生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学生思想状态、专业技术水平和技能提高情况,收集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协助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协调学生与实习单位矛盾,维护学生的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标准为核心、模块课程为载体、工学结合为手段、技能鉴定为保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与实践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厘清了思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标准、内容和手段。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基础上,教学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思想观念更新、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这为

25、学院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6.2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5.3 邓泽民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 J .职教论坛,2 0 0 4(2 0).4 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 J .中国高教研究,2 0 0 6(2).5 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6 蒋乃平.职教课程探索的三个层级 J .职业技术

26、教育,2 0 0 1(3 1).7 陶秋燕.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以澳大利亚为个案的研究 M.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4.8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4.9 龚小勇,毛卫平,吕红,等.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C .中国电子学会论文集 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专业教改之路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0 5.1 0 吕红.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经验,推动我院教育教学改革 J .信息职业技术教育,2 0 0 5(1 2).责任编辑 周丁力T oC u l t i v a t eH i g h S k

27、i l l e d T a l e n t st h r o u g h T a k i n gC o m p e t e n c yS t a n d a r d sa sB e n c h m a r k,M o d u l eC o u r s e sa sC o n t e n t s,I n t e g r a t i o no fS c h o o la n dWo r k p l a c eL e a r n i n g a s S t r a t e g i e s a n dS k i l l s A s s e s s m e n t a s E v a l u a t i

28、 o nM e a n sS U NWe i p i n g,L VH o n g,G O N GX i a o y o n g,R A NX u e n o n g,B A OH u a l i n(C h o n g q i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C h o n g q i n g 4 0 1 3 3 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C h o n g q i n g C o l l e g e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29、 e e r i n g h a s i n i t i a t e da s c h o o l i n g m o d e l o f c u l t i v a t i n g h i g hs k i l l e dt a l e n t s,t a k i n g c o m p e t e n c y s t a n d a r d s a s b e n c h m a r k,m o d u l e c o u r s e s a s c o n t e n t s,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w o r k p l a c ea n ds c h o o

30、 l b a s e dl e a r n i n ga ss t r a t e g i e s a n ds k i l l s a s s e s s m e n t r e s u l t s a s m e a s u r e s.T h es c h o o l i n gm o d e l r e g a r d s c o m p e t e n c ys t a n d a r d s a s t h en u c l e a r o f t h ew h o l ep r o c e s so fc u l t i v a t i n gt a l e n t sa n d

31、c o m b i n e ss c h o o la n dw o r k p l a c el e a r n i n go rp r a c t i c et h r o u g hm a k i n gf u l lu s eo fe d u c a t i o na n di n d u s t r yr e s o u r c e s.A n ds k i l l s a s s e s s m e n t a s e v a l u a t i o nm e a n s n a r r o wt h eg a pb e t w e e ng r a d u a t e sc o m p e t e n c ya n di n d u s t r i e sn e e d s.K e yw o r d s:c o m p e t e n c y s t a n d a r d s,m o d u l e c o u r s e s,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w o r k p l a c e a n ds c h o o l b a s e dl e a r n i n g,s k i l l s a s s e s s m e n t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 7卷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机械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