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场防洪堤堤坡整体稳定性计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顺场防洪堤堤坡整体稳定性计算.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6 6 四 川 水 利 2 0 0 6 N o 4 安顺场防洪堤堤坡整体稳定性计算 朱迪生,张光碧(四川大学水电学院,成都,6 1 0 0 6 5)【摘要】由于长期经受水的渗透作用,堤防容易发生塌陷和滑动破坏。本文对安顺场防洪堤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边 坡稳定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按稳定渗流、水位骤降的非稳定渗流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并考虑地震等多种荷栽组合,对堤 防临、背水堤坡进行 了稳定计算。【关键词】安顺场防洪堤渗流稳定计算 1 工程概况 安顺场防洪堤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 场大渡河畔,总长 1 5 5 2 5 9 m,堤身建筑材料采用 当地砂卵石,2 0 c m厚混凝土面板防渗,堤顶宽 3 5
2、 m,迎水面和背水面坡度均为 l:1 5,平均堤高 4 3 m,最大堤高6 7 m(标准剖面见图 1)。其功能 是:完善防洪体系,确保工程防护区在设计洪水标 准内免遭洪水危害。图 1 安顺 堤标准剖面图 2 水文地质情况 较多,是本流域洪水的主要来源地区,峰高量不 2,1 水文情况 大。安顺场防洪堤位于大渡河中下游段。大渡河 洪水主要由降雨形成,因受高程、地形及地理位置 的影响,上游 大多数地区基本未 出现过暴雨。由 于集水面积大、流域形状狭长、支流多沿干流对称 发育、汇流不集中,加之植被较好 以及地表有利于 滞流等原因,形成的洪水具有量大、峰不高、缓涨 缓落、历时较长等特点。中、下游处于青
3、白江、马 边河及安宁河暴雨 区的波及范 围,暴雨 出现机会 2,2 地质情况 工程区属构造稳定性较差地区,地震基本烈 度为度,对应动峰值加速度为0 2 g,易引起不良 土层液化。堤基土从 上到下可分为三 大层:(1)素填土。呈零星分布,为砂石料开采后人工堆积 的砂和卵砾石,松散状态,厚 3 m 一5 m;(2)砂土 层。为中、细砂,潮湿,成 分 以长石,石英颗粒 为 主,松散状态,厚 0 2 m一1 8 m;(3)卵砾石 夹砂 维普资讯 http:/ 2 O 0 6 N o 4 四 川 水 利 6 7 层。稍湿 饱 和状,卵石成分为花 岗岩、石英岩、变质砂岩、白云岩、玄武岩等,未风化,据抽水试
4、 验,该层 土渗透系数为 3 41 0 c m s。施工时 因(1)、(2)层土不适宜作堤基,已予以清除。3 整体稳定性分析 3 1 渗流计算 在安顺防洪堤的设计过程 中,需对堤防进行 渗流计算。为了简化计算,不考虑面板防渗作用,共计算了以下三种工况。3 1 1 临水侧为设计洪水位,背水侧为相应 水位及临水侧为设计洪水位,背水侧 为无水两种 情况下的渗流计算。3 1 1 1 单宽渗流量计算 计算公式:q=q D+k o (1)浸润线计算:【】)k n r 玎 右(X=K or 宁+(3)其中,g,:L 一 2 。】+k o T 式中,q。为不透水地基上求得的相同型式的 均质土堤单宽渗流量;h
5、o 为特 征水深;k、k。分别 为堤身、堤基渗透系数;m。、m:为临水坡和背水坡 坡率;H。、H:分别为临水坡、背水坡水深;T为堤 基计算深度。3 1 1 2 渗流坡降计算 渗流比降计算采用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吴 世余高级工程师按苏联法尔科维奇的公式导出的 双重级数公式进行,计算 了背水 面无水和背水面 有水两种工况下的渗流比降 J。(1)背水 面无水的情况 Y 、:A I I 图2 背水面无水情况下的渗流坡降计算图 沿坡面渗出段:1 m()(5)沿地基渗出段:=m亏 Y (6)2 V(2)背水 面有水情况 图3 背水面有水情况下的渗流坡降计算图 沿 坡 面 渗 出 段:=一 ()(7)沿浸没
6、坡渗出段:2 r z 。一)(;一r )其中:口。=沿浸没地基面:(9)2 x 一 (z i 一 )(z +)3 1 2 洪水降落至 1 3 堤高的渗流计算 计算公式:=1-0 3 1(寺)()(1 0)=【J2 _ 2 】r l 1、维普资讯 http:/ 6 8 朱迪生,张兴碧:安顺场防洪堤堤坡整体稳定性计算 2 0 0 6 N o 4 式中,h以临水面堤基为基面;q(t)k山下面 两式联合求解确定:二 f 1 2)k 2 L ml h。(t)】一 k=1+1 n h 】m T【1。”f f、一 J(1 3)式中,q(t)为 t 时刻 由临水坡出渗的流量;h (t)为 t 时刻临水坡出渗点
7、高度。3 2 抗滑稳定计算 由于该防洪堤堤身和堤基均为砂卵石,堤坡 可能产生临、背水堤坡 内近似圆弧的滑动面,以及 从堤坡内延伸到堤基,在坡脚滑出的滑动面。按 照堤防设计规 范,抗 滑稳定共计算 了设计洪水位 情况下的三种典型工况:3 2 1 稳定渗流时背水坡稳定计算 斜墙坝的背水堤坡常形成折线型滑动面(如 图4 所示),由于安顺防洪堤设有防渗面板,在计 算 中近似于斜墙坝,背水堤坡也常成折线型滑动。在设计洪水稳定渗流情况下,假定背水侧堤坡失 稳滑动面为 a b b c 折线组合,b d为滑动块体的内 部错裂面,它将滑块分成 a b d和 b c d两块,假 设其 自重分别为 w 和 w。d
8、图4 背水坡稳定计算图 在 b d面上,两块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P。根据滑块 a b c和 b c d各 自的力多边形,可以分别 求解出 P,而两者的 P相等,得到下列等式:竺 二!(I+m3 2 )(m 3+)一(l 2 一 )(m 一I)=*1 I 枭,(,一 )(,一)一 +,(m 1+,l)式中:凡 l=f 2=t a n t p l t a m p 3;凡2=t an t p 2 t an g o 3;n 3=c l I f 3=c l t a n g o 3;凡 4=c 2 =c 2 t a ng o 3 o z,、z 分别为a b和c d 的长度;P,、P 、P,对应材料的内摩
9、擦角;C ,C 2 接触面上的单位凝聚力。由式(1 4)求解维持滑裂面极限平衡时所需的 条件,然后由下式计算安全系数:K=t an t p 3 采用中国水科院的(S T A B)程序进行计算,计 算程序 自动确定 圆心 和半径,计 算 中假定 多个不 同的滑动面,对每一组滑裂面坡率 m 和 m 再假 定不同的 b d 面倾角进行试算,分别求出其安全系 数;经多次计算后求得最小安全系数。3 2 2 设计洪水位骤降至 1 3堤高时,迎水 坡的稳定计算 采用毕肖普法。毕肖普法提出的土坡稳定系 数的含义,是整个滑动面上土 的抗剪强度与实 际 产生剪应力的比,并考虑了各土条侧面间存在着 作用力,对临水堤
10、坡在水位骤降产生非稳定渗流 时的稳定进行分析。经分析计算,由于 k p N=0 O 6 3 0 1(其中 k 为堤身砂卵石渗透系数,V为 水位降落速度,为土体给水度),此时堤身内渗 流自由面在水位骤降后仍保持有总水头的9 0 左右,可近似认为堤身浸润线基本保持原位置不 变,这种情况对临水堤坡的稳定最为不利,为了偏 于安全,按照水位开始降落前的浸润线位置进行 稳定计算。根据安顺场防洪堤的具体情况和工程 特点,对该均质堆石堤采用 圆弧滑裂 面。假定 圆 弧半径 R,将临水堤坡按一定宽度分割成 1 0个土 条,土条之间考虑相互的水平和垂直作用力。安 全系数按下式计算:,l 了 f c,6+(+一 +
11、一 +-)l (1 5)【J 式 巾:W 各土 条 在 1 3堤 高 以上 的土 体重 量;维普资讯 http:/ 2 0 0 6 N o 4 四 川 水 利 6 9 w,各土条在 1 3堤高以下的土体重量;c 、p 土体的有效强度指标;b、h 各土条的宽度和高度;u 各土条孔隙压力超过 1 3堤高以上的 数值;d 各土条滑弧切线与水平线 的夹角。3 2 3 正常运用期遇地震的临、背水坡 的稳 定计算 仍采用毕肖普法进行计算,滑动圆弧的拟定 和计算过程与水位骤降时临水堤坡的稳定计算基 本一致,不 同之处则是在每个土条重心处 加上了 一水地震惯性力,方向朝向滑 动方 向。由于安顺 场防洪堤场区地
12、震烈度为度,不考虑竖 向地震 惯性力 水平地震惯性力按下式计算:P H i=K x C z a i (1 6)式中:K 水平 向地震荷 载系数,当设计烈 度 为度时,K H=0 2;C 综合影响系数,取 0 2 5;Wi 集中在质点的重量;0【地震加速度分布系数,可由0【i=1 0+0 5 h h。近似计算。其中,h为计算点在堤基 以上的高度,h 0 为堤剖面重心的高度,可近似 取 1 3堤高。求得各土条 的水平地震惯性力后,再求其滑 动力矩,最后将总滑动力矩代入上式,即可求得正 常运用期遇地震的临水、背水坡的稳定安全系数。4 计算结果分析 设计过程中渗流计算,采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 划设计总院
13、 1 9 9 0年推广采用的(D Q B)土石堤二向稳 定及非稳定渗流计算程序进行,每2 0 0 m选取典型断 面个。表 l 列出最危险断面计算结果。表 1 渗流计算结果 工况 I 工况 2 工况 3 计算值允许值计算值允许值计算值允许值 计算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面板防渗的情况下,浸润线在堤体砂卵石层中平缓降落,离坡脚 0 1 m 0 3 m高出现渗透逸出点,计算出最危险断面渗 透坡降 J=0 1 21 1 0,满足要求,滑弧始于坡顶,在坡脚处滑 出;设计洪水位骤降3 m时,浸润线随之降落,临水坡 F m=1 1 61 0 5,满足要求,滑弧在坡顶中部开 始,在坡脚滑出;正常运用遇地震情况时,临、背水 坡 F i=1 1 8 1 0 5,满足要求,滑弧在坡顶中部 开始,在坡脚滑出。参 考 文 献(1 水利电力部第五工程局,水利电力部东北勘测设 计院 土坝设计 北京:水利 电力 出版社,1 9 8 3 (2 刘 杰 土石坝渗透破坏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水利水电技 术,1 9 9 9(3)3 天津大学 水工建筑物(M 北京:水利出版社,1 9 8 1 一 维普资讯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