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375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7465087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4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GDW 375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QGDW 375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GDW 375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GDW 375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CS 29.02029.240 76-2008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375.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第三部分:采集器型式规范 power user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re system type specification Part 3:collector 2009-12-07 发布 2009-12-07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GDW Q/GDW 375.32009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终端分类和类型标识代码 1 3.1 分类 1 3.2 建议选用类型 1 4 外形

2、结构 2 4.1 采集器外形 2 4.2 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2 4.3 接线端子 2 4.4 接线图和标识 2 4.5 加封印 2 4.6 采集器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2 4.7 接地端子 2 4.8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2 4.9 天线 3 4.10 外形及安装尺寸 3 5 通信接口 3 6 材料及工艺要求 3 6.1 线路板及元器件 3 6.2 采集器底座 3 6.3 采集器上盖 3 6.4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3 6.5 封印、表壳螺丝及封印螺丝 4 6.6 端子盖 4 6.7 翻盖 4 7 标志标识 4 7.1 产品标志 4 7.2 包装标志和标识 4 7.3 接线端子标识 4 7.4 通信

3、模块标识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采集器 I 型外观型式要求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采集器型外观型式要求 13 编制说明 17 Q/GDW 375.32009 II 前 言 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方法、建设及运行管理等。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对国内外采集系统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分结合通信技术、

4、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术的发展,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本部分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之一,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电网公司采集器的型式要求,包括终端分类、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章欣、周宗发、刘宣、杜新纲、葛得辉、祝恩国、孟宇、秦楠 Q/GDW 375.32009 1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第三部分:采集器型式规范 1

5、范围 本部分明确并统一了国家电网公司采集器的型式要求,包括采集器类型、工作电源、气候环境条件、外形结构、显示、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标识等。本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采集器的制造、检验、使用和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5169.112006 电工电子

6、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 11 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 1 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174411998 交流电度表符号 GB/Z 211922007 电能表外形和安装尺寸 Q/GDW 2052008 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Q/GDW 374.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 3 终端分类和类型标识代码 3.1 分类 采集器按外型结构和 I/O 配置分为 I 型、型两种型式,采集器类型标识代码分类见表 1。表 1 采集器类型标识代码分类说明 DC X X

7、 2 X-XXXX 采集器分类 上行通信信道 I/O 配置/下行通信信道 温度级别 产品代号 DC低压采集器 W230MHz 专网 G无线 G 网 C无线 C 网 J微功率无线 Z电力线载波 L有线网络 P公共交换电话网 T其它 下行通信信道:J微功率无线 Z电力线载波 L有线网络 1919 路电能表接口 AW1032路电能表接口 1C1 2C2 3C3 4CX 由不大于 8位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英文字母可由生产企业名称拼 音 简 称 表示,数字代表产品设计序号 3.2 建议选用类型 采集器型:类型标识代码为 DCXXXX-XXXX。Q/GDW 375.32009 2 上行通信信道可选用微功

8、率无线、电力线载波、RS485 总线、以太网,下行信道可选用 RS485 总线,可接入 132 路电能表,温度选用 C2 或 C3 级。采集器型:类型标识代码为 DCXX1X-XXXX。上行通信信道可选用微功率无线、电力线载波,下行信道可选用 RS485 总线,可接入 1 路电能表,温度选用 C2 或 C3 级。4 外形结构 4.1 采集器外形 同一类型的采集器外形结构在外形尺寸、安装尺寸、接线端子、通信接口、铭牌、标志标识上应达到统一。4.2 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4.2.1 机械强度 采集器的机箱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外物撞击造成的变形不应影响其正常工作。4.2.2 阻燃性能 非金属外壳应符合

9、GB/T 5169.11 的阻燃要求。4.2.3 外壳防护性能 终端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 GB/T 4208 规定的 IP51 级要求,即防尘和防滴水。4.3 接线端子 采集器对外的连接线应经过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及其绝缘部件可以组成端子排。强电端子和弱电端子分开排列,具备有效的绝缘隔离。电压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 1.52.5mm2的引出线配合。其它弱电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 0.51.5mm2的引出线配合。端子排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本部分 4.8 的要求。端子排的阻燃性能应符合 GB/T 5169.11 的阻燃要求。4.4 接线图和标识 采集器应在端子盖内侧刻印接线端子、辅助接

10、线端子等接线图,接线图清晰、永久不脱落。4.5 加封印 采集器外壳、翻盖、端子座应能加封印。4.6 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受到腐蚀或能生锈的金属部分,应有防锈、防腐的涂层或镀层。4.7 接地端子 金属的外壳和端子盖板以及采集器正常工作中可能被接触的金属部分,应连接到独立的保护接地端子上。接地端子应有清楚的接地符号。接地端子的截面积应不小于 20mm2。非金属外壳的终端如果需要接地,接地端子应能与 4mm2导线良好配合接触。4.8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裸露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对其它带电部分之间,以及出线端子螺钉对金属盖板之间应具有表 3 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对于工作在海拔高

11、度 2000m 以上的终端的电气间隙应按 GB/T 16935.1 的规定进行修正。表 3 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电压 V 电气间隙 mm 爬电距离 mm U25 1 1.5 表 3(续)Q/GDW 375.32009 3 额定电压 V 电气间隙 mm 爬电距离 mm 25U60 2 2 60U250 3 4 250U380 4 5 4.9 天线 采用无线信道时,应保证在不打开终端封印的情况下无法使天线由终端上拔出或拆下。4.10 外形及安装尺寸 型外形尺寸为 160mm112mm71mm,外形及安装尺寸详见附录 A。型外形尺寸为 100mm40mm50mm,外形及安装尺寸详见附录 B。

12、5 通信接口 采集器通信接口应采用标准化设计,要满足采用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块可互换的要求,结构见本部分附录。6 材料及工艺要求 6.1 线路板及元器件 线路板须用耐氧化、耐腐蚀的 A 级双面敷铜环氧树脂板,并具有采集器生产厂家的标识。线路板表面应清洗干净,不得有明显的污渍和焊迹。并经绝缘、防腐处理。采集器内所有元器件均能防锈蚀、防氧化,紧固点牢靠。电子元器件(除电源器件外)宜使用贴片元件,使用表面贴装工艺生产。线路板焊接采用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艺。采集器内部端钮螺钉、引线之间以及线路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隙和安全距离。电源变压器等较重的器件不宜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确有必要直接焊接的,应具有相应措施

13、保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正常使用。6.2 采集器底座 采用嵌入式或延伸型底座。底座应使用绝缘、阻燃、抗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底座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丝后不应有变形现象。采用嵌入式挂钩。6.3 采集器上盖 上盖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上盖应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丝后,不应有变形现象。上盖的透明窗口(包括整个上盖为全透明的)应采用透明度好、防紫外线的聚碳酸酯(PC)材料(不应使用再生料),透明窗口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上盖上按钮的材料和颜色应与表盖颜色一致。6.4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端子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要求有足够的绝缘性能

14、和机械强度。电压端子应组装在端子座中,端子应采用 H59 铜或更好的材料钝化、镀铬或镀镍制成。端子座接线端钮的孔径应能容纳至少 18mm 长去掉绝缘的导线,和螺钉的配合应能确保牢固固定最小 2.5mm2的导线,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和持久的接触,以免松动和过度发热。在加封后Q/GDW 375.32009 4 应不能触及接线端子。端子座的表内端子部分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电压端子螺丝应使用防锈且导电性能好的一字、十字通用型螺丝。辅助端子的接线柱在受到向内的 10N 的接线压力时,接线柱不内缩。采集器端子座与采集器底座之间应有密封垫带,密封良好。端子座内接线端子号应刻印,不磨损。6.5 封印、表壳螺丝

15、及封印螺丝 采集器外壳螺丝及封印螺丝应采用 HPb59-1 铜或铁钝化、镀锌、镀铬或镀镍制成的十字、一字通用螺丝。采集器外壳和封印螺丝应采用防锈材料。除接线端子盖的装表封印外,采集器还应具有出厂封印。封印结构能防止未授权人打开外盖而触及采集器内部。在安装运行状态,采集器封印状态应可在正面直接观察到。出厂封印为一次性编码封印。6.6 端子盖 端子盖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要求耐腐蚀、抗老化、有足够的硬度,上紧螺丝后,不应有变形现象。采集器 RS485 接口接线端子要在端盖上用硬质接线图刻印或贴签标明。6.7 翻盖 翻盖应采用透明度好、防紫外线的聚碳酸酯(PC)材料(不应使用回收

16、材料),翻盖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7 标志标识 7.1 产品标志 采集器标志所用文字应为规范中文。可以同时使用外文。标志的汉字、数字和字母的字体高度应不小于 4mm。采集器标志应清晰、牢固,易于识别。使用的符号应符合 GB/T 17441 的规定。采集器上应有下列标识:a)制造年份。b)出厂编号。c)资产条码。d)名称及型号。e)制造厂名称及注册商标。f)本标准的编号。g)参比电压、参比频率。h)工作状态指示。7.2 包装标志和标识 采集器的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a)标以“小心轻放”,“向上”,“防潮”,“层叠”等图标。b)制造厂商的名称、地址、电话、网址。c)产品名称,型号,执行标准代号。d

17、)产品数量,体积,重量。7.3 接线端子标识 接线端子应有清楚和不易擦除的文字、数字和符号说明。采集器的端子盖板背面应有端子与外电路的连接线路图。Q/GDW 375.32009 5 7.4 通信模块标识 a)指示灯状态。b)产品商标或企业 LOGO。c)端子说明。Q/GDW 375.32009 6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采集器 I 型外观型式要求 A.1 采集器 I 型外观尺寸示意图 采集器 I 型的整机结构尺寸为 160mm(长)112mm(宽)71mm(高),具体尺寸如图 A 1图A 3 所示。红外通信告警电源XXXXX 型采集器生产日期:XXXX年XX月AC220V 50Hz接线方式:

18、制造标准:DL/T 618-XXXX国家电网XXXXXXXXXXXXXXXXXXXXXX制 造 厂 商 名 称2009商标短距离无线模 块RXD TXD 图 A1 采集器 I 型尺寸示意图(一)Q/GDW 375.32009 7 图 A2 采集器 I 型尺寸示意图(二)图 A3 采集器 I 型尺寸示意图(三)Q/GDW 375.32009 8 A.2 采集器 I 型侧视/后视尺寸示意图 采集器 I 型的侧视/后视尺寸如图 A4 所示。图 A4 采集器 I 型侧视/后视尺寸示意图 A.3 采集器 I 型接线芯尺寸示意图 网络备用长天线出口 图 A5 接线芯尺寸示意图 Q/GDW 375.3200

19、9 9 A.4 采集器 I 型主/辅助端子接线图 采集器型主、辅助端子接线如图 A 6 所示,接线端子功能标识见表 A 1。抄表 485 最多可以接 32只电表。图 A6 采集器型主/辅助端子接线图 表 A1 接线芯端子功能标识 1 A 相线端子(单相供电时可作为火线端子)7 预留 2 B 相线端子 8 预留 3 C 相线端子 9 抄表 485A 4 N 零线端子 10 抄表 485B 5 预留 11 维护 485A 6 预留 12 维护 485B A.5 采集器 I 型状态指示 采集器型的状态指示如图 A7 所示。告 警电 源 图 A7 采集器型状态显示图 电源灯上电指示灯,绿色。采集器上电

20、时灯亮,失电时灯灭。告警灯告警指示灯,红色。上行通信灯上行通信状态指示灯,红绿双色灯。红色闪烁表示采集器上行通道接收数据,绿色闪烁表示采集器上行通道发送数据。下行通信灯下行通信状态指示灯,红绿双色灯。红色闪烁表示采集器下行通道接收数据,绿色闪烁表示采集器下行通道发送数据。A.6 采集器 I 型通信模块要求 A.6.1 载波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的外形尺寸为 70mm(长)50mm(宽)22.7mm(高),模块正视、侧视、底视示意图参见图 A 8。通信模块材料、颜色与表盖一致。强电和弱电的整体位置及尺寸如图 A 9 所示,强电在左下脚,弱电在右上角;其中,载波模块与采Q/GDW 375.32009

21、10 集器的连接必须增加过压、过流和静电等保护电路。图 A8 载波通信模块外形尺寸示意图 图 A9 载波通信模块底视示意图 Q/GDW 375.32009 11 A.6.2 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的外形尺寸为 70mm(长)50mm(宽)22.7mm(高),模块正视、侧视、底视示意图参见图 A 10。通信模块材料、颜色与表盖一致。图 A10 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A.6.3 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管脚定义 通信模块弱电接口采用 26 双排插针作为连接件,采集器弱电接口采用 26 双排插座作为连接件。图 A 11 为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管脚定义示意图;采集器与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管脚定义见表 A 2。图

22、A11 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示意图 Q/GDW 375.32009 12 表 A2 采集器与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管脚定义说明 采集器接口管脚编号 模块对应管脚编号 信号类别 信号名称 信号方向(针对模块)说 明 20 9 预留 RESERVE 预留 19 10 预留 RESERVE I 预留 18 11 预留 RESERVE O 预留 17 12 信号/RST I 复位输入(低电平有效)16 13 信号 RXD I 通信模块接收采集器 CPU 信号引脚(5V TTL 电平)15 14 信号/SET I MAC 地址设置使能;低电平时,方可设置载波模块 MAC 地址。14 15 电源 VDD 通信模块数

23、字部分电源,由采集器提供。电压:直流 5V5%,电流:50mA。13 16 信号 TXD O 通信模块给采集器 CPU 发送信号引脚(5V TTL 电平)12、11 17、18 电源 VSS 通信地 10、9 19、20 电源 VCC 通信模块模拟电源,由采集器提供,电压范围:12V15V,输出功率:1.5W。滤波电容放电时间常数不小于10倍工频周期,总容量不小于 2200F)。A.6.4 通信模块载波耦合接口定义 通信模块采用 24 双排插针作为连接件,其接口管脚排列见图 A 12 通信模块载波耦合接口示意图图 A12,对应管脚定义见表 A 3,采集器接口采用 24 双排插座作为连接件。图

24、A12 通信模块载波耦合接口示意图 表 A3 采集器与载波通信模块耦合接口管脚定义说明 采集器接口管脚编号 模块对应管脚编号 信号 类别 信号名称 信号方向(针对模块)说 明 1、2 7、8 载波 L 电网相线作为信号耦合接入端 3、4、5、6 5、6、3、4 空 空 空引脚,PCB 无焊盘设计,连接件对应位置无插针,用于增加安全间距,提高绝缘性能。7、8 1、2 载波 N 电网中性线作为信号耦合接入端 Q/GDW 375.32009 13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采集器型外观型式要求 B.1 采集器型外观示意图 采集器型的外观结构如图 B 1 所示。图 B1 采集器型外观示意图 Q/GDW

25、375.32009 14 B.2 采集器型外形尺寸示意图 采集器型的整机结构尺寸为 100mm(长)40mm(宽)50mm(厚),具体尺寸如图 B 2 所示。图 B2 采集器型外形尺寸示意图 B.3 采集器型侧视/后视尺寸示意图 采集器型的侧视/后视尺寸如图 B 3 所示。Q/GDW 375.32009 15 图 B3 采集器型侧视/后视尺寸示意图 B.4 采集器型接线端子功能标识 L:对应红色线,交流 220V 电源 L 相输入 N:对应绿色线,交流 220V 电源 N 相输入 A:对应黄色线,RS485 通信线 A B:对应黑色线,RS484 通信线 B B.5 采集器型状态指示 红外通信

26、:红外通信口,用于采集器参数的读设和数据的读取,1200bps/偶校验/8 位数据位/1 位停止位。运行:红色 LED 指示,0.5Hz 频率闪烁,表示采集器正在运行,常灭表示未上电。状态:红绿双色灯,红灯闪烁,表示 485 数据正在通信,绿灯闪烁,表示载波数据正在通信。Q/GDW 375.32009 16 Q/GDW 375.32009 17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第三部分:采集器型式规范 编 制 说 明 Q/GDW 375.32009 18 目 次 1 项目来源 19 2 编制目的 19 3 编制原则及思路 19 4 编制依据 19 5 标准编制过程 19 6 标准主要内容 2

27、1 Q/GDW 375.32009 19 1 项目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功能、型式、技术性能及验收试验等相关要求,满足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促进公司系统经营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电网公司在取得“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化标准列入了国家电网公司 2009 年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2 编制目的 通过制定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

28、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实现系统和采集终端的互联、互通,满足电能信息采集需要,体现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建设要求,提高采集终端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促进采集终端质量提升,保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可靠运行,进一步完善计量技术管理体系,推动用电信息采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3 编制原则及思路 1)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可靠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标准化为引领,服务公司科学发展。2)采用分散与集中讨论的形式,分析各网省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规范,充分了解各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现状,明确系统及终端功能需求,建立采集系统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研究新的需求形势下不同管理

29、要求、预付费管理方式以及不同地域与环境对终端的使用要求,体现研究的实用性和先进性。3)认真研究国内外现行相关的 IEC 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体现通信特性和功能拓展的最新发展。4)坚持集中公司系统人才资源优势,整合、吸收公司系统各单位先进的管理要求和发展思路,体现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理念。5)规范该类终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功能要求、型式要求、验收试验方法等相关内容,切实指导该类终端的采购和检测工作。4 编制依据 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主要依据和参考如下文献:GB/T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5169.112006

30、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 11 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 1 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174411998 交流电度表符号 GB/Z 211922007 电能表外形和安装尺寸 Q/GDW 2052008 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Q/GDW 374.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 5 标准编制过程 1)项目启动 2008 年 9 月 22 日,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在天津召开会议,部署开展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建Q/GDW 375.32009 20 设项

31、目的研究工作;明确该项目中的电能信息采集技术及推广应用研究子课题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华北、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吉林、甘肃、新疆以及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通公司等 21 家单位共同承担。2)交流座谈 2008 年 9 月 24 日,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在天津召开会议,详细了解公司系统主要单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现状和应用效果、以及下一步的建设需求和技术方案,研讨相关技术可行性、系统可靠性和建设管理等问题。3)确定研究大纲 2008 年 10 月 11 日,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在北京怀柔召开会议,听取各课题组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32、课题组编制课题研究大纲。会后国家电网公司按照会议研究结果,下发了关于开展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建设研究工作的通知,以及 电能信息采集技术及推广应用研究大纲,明确了课题的研究目的、思路、任务、分工以及进度要求。4)项目调研 根据研究大纲的要求,课题组编制了电能信息采集技术及推广应用调研提纲和调研表格,并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在公司系统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现状调研。5)集中研究 10 月 13 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会议明确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方向,“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涉及采集系统建设、运行、检验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标准化业务流程和管理规范,设备产业化、金融产业化发

33、展策略等相关内容的 16 个课题,10 月 16 日至 10 月 23 日,课题组在哈尔滨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现状及需求分析、功能规范、建设模式及技术方案、投资及收益分析四个课题的集中研究工作。完成了 4 个课题的研究报告,并编写了提交党组会审议的汇报材料,为党组决策提供依据。6)分组研究 在完成第一阶段研究的同时,其他 12 个课题同步开展了研究工作,10 月 17 日11 月 10 日,各课题组进行课题前期准备,编制研究大纲工作,11 月 10 日在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对 12 个课题的研究大纲进行了审议,确定了各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各课题组按照研究大纲的要求采用分组编写

34、、集中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方式于 12 月 30 日完成了 16 个课题的研究报告,并对 16 个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汇总,形成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报告。7)标准编制 课题组采用研究与编制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分组研究与全体讨论的形式,召开多次会议,先后完成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8)征求意见 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征求意见稿在公司系统进行征求意见,并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技术规范、型式规范在社会主流采集设备制造企业征求意见。课题组对反馈的 166 条意见进行了认真讨论,确定了采纳修改的内容,形成了评审稿。9)项目评

35、审 2009 年 4 月 9 日,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在北京召开“计量、抄表和收费标准化建设”项目研究成果评审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子课题的研究成果,与会专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一致建议尽快完成企业标准的报批和印发,以便更好指导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采集终端的生产、采购、检验和运行管理工作。10)标准送审 2009 年 8 月 28 日至 9 月 3 日,邀请采集终端制造企业的代表以及公司系统的专家对采集终端的型式、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功能进一步修改完善。9 月 25 日至 26 日,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科技部、Q/GDW 375.32009 21 智能电网部、信息化工作部共同组织,审议通过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送审稿”。6 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依据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DL/T 8002001 的编写要求进行了编制。标准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1.目次;2.前言;3.标准正文共 8 章: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终端分类和类型标识代码、气候环境条件、外形结构、通信接口、材料及工艺要求、标志及标识。4.标准设 2 个资料性附录:附录 A采集器 I 型外观型式要求;附录 B采集器型外观型式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