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中还是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核算中还是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好.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RIENDS OF ACCOUNTING质疑。但是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及本质来看,其提供的信息能如实反映且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价值及其他相关信息,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更加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因此,内部控制就要从影响公允价值可靠性的主客观因素入手,形成一种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控机制,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从企业内部来看,一方面,管理层要保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谨慎适度地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能否持续可靠地获取公允价值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避免公允价值应用不当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如财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委员会等应该联合起来以确保公允价
2、值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可靠性。具体来说,财务部门确认的公允价值,其公允性应该受到内部审计的审核,审计委员会则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检查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通过多层控制和监督,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中的作用,以保证公允价值的应用顺利进行。同时,内部控制还要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外部监督作为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监管力度和惩处力度的独立部门,它评价各单位的业务操作,能发现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关键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堵塞各种漏洞,提高执行效率。因此,内部控制要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以保障公允价值计量内控机制的施行和完善。【参考文献】1葛家澍,刘
3、峰.会计理论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葛家澍.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 J .上海会计,2001(1).3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J .会计研究,2007(11).4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6).6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 .会计研究,2007(5).7杨方文,惠英.公允价值应用:基于问卷的调研与评述 J.财会通讯,2009(6).8沈田华,彭珏.共同知识视角下公允价值应用范围扩展J .财
4、会通讯,2009(1).9邵晨.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J .企业经济,2006(8).一、关于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传统的财务会计计量属性。它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买卖双方自愿达成的交换价格。历史成本的主要优点是现实交易产生的实际交换价格,所以具有可靠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历史成本在会计计量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是基于企业经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为基础,这些假设主要包括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在这些假设的条件下,历史成本可能会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本。但是经营环境不稳定及物价波动幅度较大,利率、汇率的波动等多种原因都会造成历史成本的严重失真。如,在
5、严重的通货膨胀期间,企业按历史成本计算并结转产品成本的资产价值明显偏低,从而导致企业利润虚高,多交所得税,最终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历史的可靠性也是相对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可靠性应包括可验证性、如实反映、不偏不倚。当价格明显变动时,历史成本的局限性就显得尤为突出。按历史成本计量得出的会计信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信息使用者基于这种信息作出的经营决策有时可能是错误的。正如美国财务学者指出,尽管我们假设美元的购买力是稳定的,但计量单位本身的不稳定依然是应用成本原则的一个主要缺陷。不同期间购置的资产的价值在购买力发生变化时,是不能加总的,若将其相加,则得出的结果也是毫无意义的。二、关于公允价值事
6、实上,在公允价值产生之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历史成本的缺陷。因此,基于现值概念、更具相关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 1973 年成立后,从 1976 年 11 月颁布的第 13 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No.13)租赁会计 开始大量使用公允价值概念。2000 年 2 月颁布 的 SFAC【摘要】资产的传统计量属性是以历史成本作为入账价值,而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引入公允价值,用公允价值计量更加符合配比原则,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关建词】会计核算;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河北省石家庄市银泉酒家梁保东会计核算中还是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好!公
7、 允 价 值101会 计 之 友 2010 年 第 1 期 上会 计 之 友 2010 年 第 1 期 下FRIENDS OF ACCOUNTINGNo.7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 给公允价值下了一个正式定义:公允价值是当前的非强迫交易或非清算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使用公允价值概念。2000 年由 13 个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代表组成的金融工具国际联合工作组(JWG)发布了 准则草案与结论依据金融工具及类似项目的会计处理 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给公允价值下了一个全新定义:公允价值是指
8、在计量日,由正常的商业考虑推动的,按照公平交易出售一项资产时企业收到的或解除一项负债时企业应付出的价格估计。JWG 的定义同时体现了公允价值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公允性、现时性、估计性。FASB 于 2006 年 9 月 15 日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 157 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SFAS157 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的市场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价格或清偿债务所出的价格。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不同时期对公允价值有不同的定义,但从这些定义表述中可以看出,FASB 将公允价值应用的范围逐步从金融工具扩展到资产,再到负债,越来越多的
9、资产负债项目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我国财政部制定的 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解释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一解释是基于“公允价值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公平交易”来作出的,强调的是公允价值的“公允性”。三、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联系与区别在初始计量日,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者是一致的。如果市场不发生大幅变化,一般情况下会认为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不会产生严重的背离。在对资产负债项目进行初始计量或物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后续计量时,由于历史成本符合公允价值的基本要求或在价值上接近公允价值,因此,可以直接以历史成本替代其公允价值。正如 FASB在 SFAC7 中指
10、出的:若无反证,历史成本也可以是公允价值,因为历史成本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在确认时,首先也考虑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因此,历史成本代表了某项资产或负债在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也已逐步突破了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例如,存货和有价证券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计提减值准备等都是在修正历史成本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背离。笔者认为,这正是会计实务中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交叉使用。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争论的主旋律,主要是为了调和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的矛盾,使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11、历史成本侧重于解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侧重于解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历史成本基于过去的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市场价格,有交易或事项的凭证,由于其能得到原始凭证的支持,因此具有公允价值没有的可验证性。公允价值的取得主要是主观判断和估计。这种估计是参照假定的交易来确定的,是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条件下,对意欲进行的现行交易的价格进行估计,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也正是人们认为公允价值可靠性较历史成本差的主要原因。其实只要方法科学,程序严密,公允价值是可以消除主观因素影响的,同样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从两种计量属性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方面看,历史成本具有较大的可靠性,但对未来决策缺乏足够的相关性(但并
12、非毫无相关性),而公允价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由于它是建立在主观判断和估计的基础上,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可靠性方面较差一些。四、公允价值的优越性使财务报告趋向选择“公允价值”(一)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对于非货币性资产而言,其计量的主要目标在于计算本期的企业收益。现行企业计算收益时,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费用则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收益包括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和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不加区分,从而形成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现象就能很好的解决。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与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因而更能体现配
13、比原则。(二)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按传统的会计学收益概念,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交易期间已实现的收入和相对应费用之间的差额。经济学的收益概念除包括会计收益外,还包括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较之会计收益在内容上更为真实和全面。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恰恰就是既要计量资本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还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利得和损失。这样可弥补会计收益的不足而向经济收益看齐,更加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真实收益,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三)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企业对生
14、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能力必须回购,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购不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管何时耗费的生成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实物资本得到维护和保全。综上所述,按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较之于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而言,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而作出错误判断,从而为他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利的支持。【参考文献】1尹珍丽,刘迎红.收入公允价值质量之改进 J .财会月刊,2009(3).2苏丽.公允价值选择对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影响 J .财务与会计,2007(11).公 允 价 值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