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设备硬件质量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MA设备硬件质量标准.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北京诚公监理第一分公司 制作:付大永CDMA设备硬件质量标准一、 机架/机柜安装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备注1机架/机箱放置是否按工程设计图纸施工。2支架与地面、支架与机柜间固定的螺钉应全部正确安装。3支架与机柜有绝缘配件时,机柜与支架间应达到绝缘要求,用户自制底座建议采取与地面或机柜绝缘措施。4对整机观察,机柜排列应紧密整齐,垂直偏差度应小于3mm。5整行机架表面应在同一平面上,机柜排列应紧密整齐,无凹凸现象。6电路板拔插应顺畅,插入后应旋紧锁定螺钉。7夹防静电地板安装时,支架应与地板紧密相贴。8并柜时,机柜间连接件应正确安装。9机柜各部件安装螺丝都需加平垫、弹垫并拧紧。10如有公务电话机应正
2、确安装。11机柜前后门应安装且开、关顺畅。12机架各部件安装时不能造成油漆脱落或碰伤等影响设备外观现象,否则应进行补漆处理。13设备各部件不能存在变形影响设备外观。14机柜行、列标签粘贴在机柜正确位置,保证干净、整齐。15机柜所有进出线孔应封闭,缝隙宽度不大于1.8cm,现场也可采取整齐美观、绝缘、阻燃的材料进行可靠封闭。16防静电手腕插入机柜上的防静电安装孔内。17机柜架体表面应干净无手印、污迹等。18机柜里面不应有多余的线扣、螺钉等杂物。19子架空余槽位假拉手条及盖板应全部安装。20未插光纤的光口板,其光口必须用防尘塞(帽)进行防尘处理。21盘纤盒是否水平22固定盘纤盒的螺钉是否拧紧23盘
3、纤盒内部的尾纤盘放是否整齐,盒内光纤在拐角处不宜太紧24如有盘纤盒,跳纤在机柜内的余长应盘放在盘纤盒内25如有盘纤盒,机柜内部的光衰减器应放置在盘纤盒内;二、 信号电缆布放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备注1尾纤与光板、法兰盘等板件应连接可靠。2尾纤连接点应清洁。3尾纤、信号电缆按规范填写标签并粘贴,标签位置整齐、朝向一致,可根据用户要求统一制作,便于查看。8芯中继电缆两端各贴一个标签。一般建议标签粘贴在距插头2cm处。 4尾纤、信号电缆布放应便于维护和扩容。5电缆绑扎间距均匀,松紧适度,线扣扎好后应将多余部分齐根剪掉,不留尖刺,扎扣朝同一个方向,保持整体整齐美观统一。6尾纤机柜外布放时,须加保护套管。
4、7尾纤布放:1、布放尾纤时拐弯处不应过紧或相互缠绕,成对尾纤要理顺绑扎,且绑扎力度适宜。2、尾纤在线扣环中可自由抽动,不能成直角拐弯。3、布放后不应有其它电缆或物品压在上面。8尾纤保护套管切口应光滑,否则要用绝缘胶布等做防割处理。9保护套管应进入机柜内部,且套管应绑扎固定。10过渡转接架上的中继电缆插头应卡接牢固,螺钉应拧紧。11中继电缆应绑在机柜走线区的固定梁上。12机柜外布线:1、电缆布放时应理顺,不交叉弯折。2、用槽道时,不得溢出槽道。3、用走线梯时,应固定在走线梯横梁上,绑扎整齐,成矩形(单芯电缆可以绑扎成圆型)。4、未使用槽道布放时,应成矩形状(单芯电缆可以绑扎成圆型)。13中继电缆
5、不应有破损、断裂、中间接头。14电缆转弯时尽量采用大弯曲半径,转弯处不能绑扎电缆。15过长尾纤应整齐盘绕于尾纤盒内或绕成直径径大于8cm的圈后固定。16若内部转接中继电缆在金属网处需要剥掉外皮,则应整齐 、露出金属层,建议长度不宜超过10cm。17信号电缆出大楼布放时应采取防雷保护措施。18尾纤、中继接头连接可靠。19未起用的尾纤其光连接头应用保护套保护。20信号电缆在转弯处(机柜出线口处、上走线梯处、下走线梯处、DDF架进线口处)拐角圆滑。21中继电缆采用上走线时,不能将电缆布放于机柜顶部的散热网板上; 如果走线架与机柜顶的间距大于0.8M时,应在机架上方架设线梯以减小因电缆自重而产生的应力
6、。22中继电缆在地板下叠加布放时,最高叠加不能超过防静电地板下净高度的3/4。三、 网管、网线等安装布放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备注1终端外壳、UPS(或逆变器)等应与保护地相连:1、有直连通信设备时,与设备的直流保护地相连,断开交流交流保护地PE线。2、若无直连设备,机房就近有直流保护地排时,与直流保护地排相连。3、若机房无直流保护地排时,可以接交流保护地PE线,但要保证交流PE线可靠接地。4、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多个设备串接或直接用插线板接地,但保证插线板有可靠的接地线。2网线、终端配套电缆等应理顺绑扎、间距均匀,松紧适度,线扣扎好后应将多余部分齐根剪掉,不留尖刺,扎扣朝同一个方向线扣头朝向一致,
7、保持整体整齐美观统一。3网线按规范填写标签并粘贴,标签位置整齐、朝向一致,可根据用户要求统一制作,便于查看。一般建议标签粘贴在距插头2cm处。 4网线、终端配套电缆等线缆在端口连接处应留有适当余量,以避免接触不良。5如有色散补偿模块应固定在机柜托盘上。6终端、服务器如配备UPS或逆变器应连接正确可靠。7现场制作的网线水晶头应压接牢固。8机柜配电盒上的声光告警系统工作正常。 9设备传送业务信号的网线应和连网管的网线应分开布放。四、天馈线系统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备注1天馈线系统电压驻波比(1.5)2馈线外观(无损伤)3馈线路由走向及布放工艺(符合设计)4馈线防雷接地(符合设计,馈线避雷器就近直接与
8、室外接地排相连。导线截面大于16平方毫米)5与GSM天线的间隔距离(满足设计)6单极化天线分集距离同一小区的两个接收天线水平间距不小于4米7馈线卡子(间距1米左右)五、 电源线、地线、分线盒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备注1一般情况下电源线、地线:48V电源线采用蓝色电缆;GND(BGND)地线采用黑(红)色电缆;PGND保护地线采用黄绿色或黄色电缆。2设备的电源线、地线正确可靠连接。3设备的电源线、地线的线经符合设备配电要求。4地线、电源线连接至一次电源或列头柜时,余长要剪除,不能盘绕。5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电缆分开布放。 6机柜外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电缆分开布放间距大于10CM。7电源线、地线走线转弯
9、处应圆滑。8电源线、地线的布放应便于维护和扩容。9电源线、地线一定要采用整段铜芯材料,中间不能有接头。10电源线、地线按规范填写标签并粘贴,标签位置整齐、朝向一致,可根据用户要求统一制作,便于查看。一般建议标签粘贴在距插头2cm处。列头柜配电开关标示明确。11电源线及地线制做铜鼻子时,应焊接或压接牢固 。12电源线及地线线鼻柄和裸线需用套管或绝缘胶布包裹,无铜线裸露。13DDF架体与保护地线可靠连接,且DDF架之间须互连,保护地线和互连线线径6mm2,并就近接入用户的保护地排。14设备上FAN、ALARM等开关应处于工作状态且电动作正常,风扇转动正常,告警正常。15设备电源开关电动作正常。16
10、若有同步时钟线,时钟线按照规范要求连接正确、布放整齐。17机柜内子架应正确接地,连接可靠。18机柜门地线通过设备配发电缆正确可靠连接到机柜门板接地螺栓上。六、 其它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备注1机架周围地板空隙应堵上,地板下不应有剪下的线扣和螺丝及其它杂物。2机房应干净、整洁,作废的包装箱等杂物应清除。安装剩余备用物品应整齐合理堆放。 3单板拆包装、插拔符合防静电操作规范。 4安装使用工具符合防静电要求。5厂家配发扩容的信号电缆,宜绑扎固定到待扩容机柜内部预留位置,便于今后扩容维护,避免丢失。七、 设备安装环境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备注1机房应远离强电场、强磁场、强电波、强热源等区域,满足机房电磁要
11、求级别。2机房抗震、防雷及承重满足机房建设要求和设备长期安全运行需要。3交流电源相关参数符合设备长期安全运行需要,机房交流电源系统应有防雷单元,防雷单元应可靠接地。 4交流电源的交流保护地应可靠与交流保护地排连接,用户提供的GND地排、PGND地排,最终须连接在同一个接地体上。5地线接地方式、地阻值应符合传输接地规范,联合接地电阻:综合通讯楼1欧姆;普通站5欧姆(恶劣环境地区10欧姆)6用户方PGND电缆、一次电源的GND电缆、48V电缆至PDF或分线盒,以工程设计文件为准,满足设备运行和扩容要求。7PDF(分线盒)、一次电源输出限流保险应符合设备运行要求。8机房提供的直流供电电压及容量满足设
12、备长期安全运行要求。9电缆应避免架空布放入室,应作防雷处理。10机房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满足设备长期安全运行要求。11机房洁净度满足要求设备长期安全运行要求。12机房应有相应的防火措施。13机房应有相应防静电措施。14机房内和设备相关联的金属结构件等建议作保护接地。八、GPS天线系统序号测试项目检查结果备注1天线安装角度(满足设计,误差不超过20,水平450以上空间应无遮挡)2与GSM天线的距离(与任何Tx天线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至少保持3米的距离)3与铁塔的距离(应与铁塔朝南的一角的距离保持至少3的夹角)4楼顶安装GPS天线(应在抱杆上安装避雷针,抱杆应与接地线焊接以使整个抱杆处于接地状态5GPS天线的位置(GPS天线不应是区域内最高点)6GPS天线接收效果(至少与4颗卫星保持直线无遮挡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