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各章名词解释整理.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462076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各章名词解释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民经济核算各章名词解释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各章名词解释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各章名词解释整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银行校园招聘备考复习资料www.BankersE独家提供国民经济核算各章名词解释整理1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了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2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3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在我

2、国习惯称国民经济行业部门。4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5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6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形式。7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者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包括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的生产税净额。8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9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1

3、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1货物指的是物质产品,也即有形的商品,例如粮食、面粉、煤炭、机器等有形商品。服务是指无形的商品,并且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一般情况它不能被储存。2固定资产折旧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因生产活动使用固定资产而耗损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价值转移。3市场产出是指以盈利为目的并在市场上实现的生产产出,其特点是由市场供求决定规模和价格。4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5中间消耗是指生产单位

4、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6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扣除生产补贴后的余额。 7营业盈余是指一定时期内机构单位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8总消费是核算期内机构单位为满足个人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对货物和服务最终消费的支出合计。它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居民消费,即居民在核算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另一是社会公共消费,即政府最终消费支出总计。总投资是机构单位在核算期内对固定资产和库存的投资支出总计,包括固定资产形成和库存增加两部分。9国内生产总值是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

5、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10部门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指某部门增加值增量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比重,它是研究产业结构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用公式表示为: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该部门增加值的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1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货物和服务。2最初投入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3最终产出即最终产品,具体包括消费品、投资品和净出口。4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中间投入系数,是两个部门间直接存在的投入产出的数量表现,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中间投入的数量。5完全消耗系数是直

6、接消耗系数和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以反映最终产出与中间投人的关系。6完全需求系数为列昂惕夫矩阵中的元素,它不仅反映总产出与中间投入的关系,还可反映总产出与最终需求的关系。7影响力系数反映某部门最终需求变动对各部门产出的影响程度,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各部门最终产品变动对某部门产出的影响程度,这两个是相互联系的一对概念,用以分析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1,收入分配是指当期生产的价值分配给社会各方面形成的所有收支活动。分为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收入使用是指消费活动,即用于购买从而实现消费所花费的支出。2,收入初次分配是指按照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和政府对生产的参与状况和贡献,对生产成果增加值的分配

7、。初次分配流量包括劳动报酬、财产收人和生产税。3,财产收人是指资产所有者向另一机构单位提供资产归其使用而得到的收入,是因资产使用权在一定时间内出让而产生的由使用者支付给所有者的报酬。4原始收入是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平衡项目,也是体现整个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综合指标,表示各部门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最终取得的生产性收人。5国民收人是指国内各机构部门原始收入之和。各部门原始总收入之和称为国民总收入(过去的GNP即国民生产总值),原始净收入之和称为国民净收入。从含义上看,国民收入是指该国民经济当期从国内和国外获取的全部生产性收入。6收入再分配是指在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进一步完成的收入分配活动。这些分配有多种形式

8、,广泛发生于国民经济范围内各机构部门之间以及与国外之间,分配中产生的收支流量不再是生产性的,也不是交换性的,而是转移性收支。7转移是交易的一种形式,是指一机构单位向另一机构单位提供货物、服务或资产等各种资源,而不从后者那里收取任何上述资源作为对等物回报之行为。因此,它是“单方面”的交易。由转移所产生的收支即为转移收支。8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再分配的结果。从形成过程看,它是各部门原始收入加减该部门应收和应付转移收支后的余额,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最终结果;从去向看,它是各部门当期获得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9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由于考察标准不同最终消费有两种定义:一是以

9、货物和服务的最终购销行为发生为标准,定义为最终消费支出。它是指由购买者向出售者购买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价值。二是以消费对象的实际获得为标准,定义为实际最终消费,是指消费者实际获取的货物与服务的价值。10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扣除最终消费后的余额。11消费率是最终消费支出额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即: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额国民可支配总收入12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思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最终消费支出1、交易是两个机构单位之间同时从事的一对组合活动,当交易的组合活动中涉及货币支付或金融资产的产生或消失时,该交易就是货币性交易;2、积累核算是对一国或机构部门资产负责

10、变化过程的核算,它是使当期经济交易核算得以终结的核算。3、固定资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被重复或连续使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生产资产,由有形生产资产和无形生产资产组成。4、资本形成是指各机构单位通过交易获得或处置生产资产的行为。5、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并影响到交易者双方或一方资产负债存量的转移。它可以是现金转移,也可以是实物转移。6、经济资产是指由各机构单位个别所有,用于获得经济利益的实体或法律契约。7、国外金融资产是指常住机构单位对非常机构单位的债权,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8、储备资产是指中央银行拥有的可以随时动用并有效控制的对外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外汇

11、储蓄、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其他债权。9、金融资产是经济资产的组成部分,指以金融债权(如通货、存货、贷款等)货币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公司股票等形式存在的资产。10、非金融资产是指非金融性的经济资产,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和各种不具有实物形态或依附于某种实物形态的非金融性无形资产。1资产负债差额:指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差额,是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经济总体所拥有的资产净值,也是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项。2重置成本法:将过去购建形成的资产按现在的重置价值重新进行估价的一种方法。3物价指数法:以各类资产购建年度的资产价格为定基价格,计算出一定时期该类资产价格变动的指数

12、,依此指数对资产价值进行重新估算的估价方法。4外币资产汇率调整法:它是以原资产实际购入价格为定基价格,按外币汇率变动指数来确定资产的估算价值的方法。5中性持有资产收益:资产价格与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幅度相同而形成的持有资产收益,它意味着资产的实际价值没有提高或降低,也就是说资产价值能够换取的其他货物和劳务的数量不变,即实际购买力不变。6实际持有资产收益:资产价格相对于经济体中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或者说资产相对价格变化而形成的持有资产收益,它反映了资产持有人实际购买力的变化,即资产持有人在期末可以获得(或损失)一笔额外的实际资源(货物、劳务和资产)的价值。7资产数量其它账户:记录期初期末资产负债表

13、之间由于资产数量的外生变动而引起的变化的账户。8重估价账户:专门记录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完全由于价格(或者说货币价值性质)而形成的持有资产(和负债)的收益和损失的账户。9资产负债表:在特定时点编制的、关于资产和金融债权价值的报告,它以平衡表形式表现。1常住单位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非常住单位是指与一国(或地区)常住单位发生交易,但又不属于常住单位的那些经济单位。2国外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专门用语,是指与该国发生联系但又不属于该国范围的所有交易者。3对外交易是指国内机构单位与国外单位之间的交易,或者说是一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交易。4国际收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4、。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外汇资金的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由各种经济往来而发生的收入和支付。5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往来收支的系统记录。它由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净误差与遗漏及储备资产四个项目组成。6经常项目是记录涉及货物、服务、收益、经常转移等非金融性经济价值的项目,反映了对外交易中实际资源的流动。7资本和金融项目是反映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项目,从资金角度记录除储备资产以外的有关对外金融资产与负债变动的所有交易,即记录这些金融资产和负债在当期的变动额。8储备资产是记录储备资产当期变动量的项目。储备资产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直接用

15、于国际支付的国际货币存量,包括货币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储备头寸等,其主要作用是弥补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差额,保证国际收支平衡。9自发性交易是指交易者为了营利或其他政治、道义等目的自主进行的交易。调节性交易是指为了调节和弥补其他交易造成的缺口而完成的交易。10国际收支总差额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净误差与遗漏项目作为线上项目而求得的借贷差额,正值表示国际收支顺差,负值表示国际收支逆差。11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商品进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从实物资源流量上反映国民经济的对外依赖和支撑程度。1、国民经济综合矩阵,也称国民经济循环矩阵,它是运用矩阵方法来表示国民经济

16、核算体系的统计核算数据,从而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循环过程。国民经济综合矩阵是利用矩阵数表的特点,将国民经济各个账户按照流量和存量、国内与国外有序地排列在矩阵的行与列之中,对应行和列分别构成各个国民经济账户,行分别表示收人、货物和服务的使用、负债和净值,列分别表示支出、货物和服务的来源、资产。1增加值率法就是先计算出现价总产出,再根据历史资料及当期有关生产情况确定现价增加值率,然后将二者相乘得出估算的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现价增加值:现价总产出x现价增加值率2增长率推算法就是利用现价总产出的增长率或相关价值量指标的增长率代替现价增加值增长率,然后用上午同期的增加值乘以此增长率推算得到估算的现价增加

17、值。计算公式如下:现价增加值=上午同期现价增加值x现价总产出增长率3常住人口是指经常居住在本地区的人口。4现有人口是指在规定的标准时点下,在某个地区居留的人口。5人口自然变动是指归因于人口自身再生产的变动。6人口机械变动是指归因于人口自身迁移的变动。7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相对于人口基数的自然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加人数年平均人口数。8人口资源,是指我国在特定时点具有生命的常住“自然人”的人口数量,包括人力资源(初级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和其他人口。9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在一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18、10失业人员,是指在一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11人口出生率=全年出生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l2人口死亡率=全年死亡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13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加人数 年平均人口数14人口机械变动又称人口迁移变动,是指人们改变常住地址,从一个地区迁入另一个地区所引起的人口变动。15社会劳动力资源是指可以从事社会劳动的那部分人口,即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16社会劳动者又称在业人口,是指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那部分人口。17.劳动适龄人口,国际规定的标准一般是男1560岁、女1655岁,凡

19、在此年龄界限之内的人口一般称为劳动适龄人口。1物价指数:是用来反映产品价格总水平在不同时期上的升降变动程度。2物量指数:是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指数,用以反映经济活动规模在不同时期上的升降变动程度。3个体指数:是以一种产品(服务)的产量或一种产品(服务)价格的两个时期的直接比较来反映经济活动的变化程度。4综合指数:是指对个体指数的总体综合,用以反映多种产品(服务)综合的动态比较,或者反映某方面经济活动的总体动态变化或空间差异。5理想指数:是把对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权数的几何平均作为权重加权的一种综合指数方法。6超越对数指数:是把指数的比较关系假定为超越对数关系,权重以基斯和报告期价值份额的平均水平确定的一种综合指数方法。7平均指数法:是指通过调查获得代表规格品的价格数据,在此基础上编制出单项商品物价指数,然后采用固定数量加权编制物价总指数的方法。8质量指数:它是反映一定时期产品质量平均变化程度的综合指数。准确理解和确定不同时期同一产品质量的内涵是编制质量指数的基础。不同产品其质量内涵的特点或主要方面不完全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