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范文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范文六篇.docx(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范文六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意味着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第1篇: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摘要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严峻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重要向度。启蒙开启了近代理性文明的进程,人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确立。然而,主客二元对立架构下人类中心主义态度的滋生,工具理性单向度的扩张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生态文明观念、基督
2、教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的道法自然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关键词启蒙批判,人与自然,生态智慧,历史唯物主义,感性活动,存在论中图分类号B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23)04-0005-06古往今来,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经久不息,这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使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肆
3、虐,这表明自然界正在以它的方式警告和惩戒人类,向人类的不当行为进行报复。这使我们不得不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人类自身。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给予我们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一个重要向度,而生态文明观念、基督教上帝决定论、中国哲学中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多个面向,将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省察引向全面而深入。最终,在马克思那里,我们发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深邃和丰富的智慧,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感性活动原则之上来诠释和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重要路径。一、启蒙批判:人与自然矛盾根源的一个重要向度为
4、什么在人类自诩无所不能的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却愈演愈烈?为什么被启蒙之后觉醒的人类却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对这一主题的探讨,我们首先要回到開启近代理性文明的启蒙自身,反观这一问题的缘起。在这一方面,法兰克福学派早期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批判代表了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向度,他们在对启蒙的反思中追根溯源地探寻了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为我们思考当下问题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应答。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来,启蒙是一切使人类得到自由发展、促使人类进步的思想观念,其本意是祛魅。启蒙意图通过知识的力量来反对和破解神话,使人们获得洞察力,能够意识到自身是可以不受自然摆布的独特个体,亦毋须匍匐于上帝的脚下,
5、在这种不断地自我觉醒当中可以打破无知和迷信的束缚,从而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地位。因而,理性至上、信仰知识、祛除神话、唤醒世界,成为启蒙的纲领和信条。启蒙始终贯穿着祛魅化的努力,然而,走出无知和迷信的被启蒙的人类,为什么最终又重新坠入到一种野蛮状态之中呢?面对这一问题,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围绕启蒙与神话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彻底的省察。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人类无法与自然相抗衡,就将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投影到神话当中去,神话的世界复制了人类的现实世界的等级、权力关系,成为支配人的一种外在力量。启蒙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足以破解人类对神话的恐惧和崇拜,将原本属于人类自身的世界交还
6、给人类,因而试图借助于知识将人类从神话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类获得自由发展的积极力量,这本是一件幸事。然而,启蒙的发展却逐渐背离了它的初衷,走向了其反面。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理性的被滥用。在人类拿起理性的武器认识和对待自然的过程中,并没有恰当地运用理性,而是以世界主人的傲慢、一切为我所用的姿态去对待自然。因为启蒙在发展过程中,启蒙理性发生了扭曲,单向度为工具理性而丧失了其中所包括的价值理性的丰富意义。启蒙要求以工具理性控制自然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便是基于工具理性的重要知识形式,体现着知识的本质力量。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自然被视作
7、是纯粹的被征服和宰制的客体,它理应为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服务,自然的价值只是在于它可以为人类提供资源、谋取利益。人类由于过度地迷信科学技术的力量,信奉它可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就进一步运用技术的方式对待自然,贪婪地无限制地使用自然资源,由此,知识最终演变成剥削自然的工具性存在,人类也沦为工具理性的附属品。所以,启蒙洗礼之后,人类在面对自然时,从自然中想学到的就是如何利用自然,以便全面地统治自然和他者。这就是其唯一目的12。人类对待自然的原初态度被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所遗忘,原本自然是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存在,人们通过祭祀来表达对它的崇拜与虔诚,祈求自然护佑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存于地球之
8、上。然而,经历了启蒙之后,人与自然非但没有保持这种平等的关系,反而演变成了人类掠夺和征服自然的不平等、不和谐的关系,自然界在遭遇人类肆无忌惮破坏的同时,人类亦承受了自然界的报复。因而,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指出:在一个进步的时期,一个发挥人类力量和争取个人解放的时期之后,在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有了巨大扩展之后,当今社会最后要阻碍进一步发展,并把人类趋向新的野蛮状态。2216启蒙之后,在工具理性几乎驱除了全部传统的神话和外在权威时,人类却没有真正实现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类支配和统治自然的同时,自身更深深地陷入到自然的束缚当中。因而,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对自然的工具主义的态度,即全部症结要归因于启蒙
9、理性单向度为工具理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这样说道:造成社会理性化过程之吊诡的理性,或者说造成启蒙辩证法的理性,不是价值理性,而是工具理性。3可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批判的一条主线,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根源在其中得到了积极的应答。那么,究竟应当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呢?我们进一步借助更多视域的分析,试图发掘出可供借鉴的有效资源。二、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关系多视域的省察除了启蒙批判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古今中外众多的思想家都曾对这个自文明诞生以来就始终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过深刻的探究和阐发,汲取他们的宝贵生态智慧,为我们继续去深入反思这一问题,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
10、生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启迪。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是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大突破性进步。生态文明一词,据相关研究表明,在西方可以从伊林费切尔那里找到源头,1978年他在英文期刊宇宙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类生存的条件:论进步的辩证法的文章,其间他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基本观点有如下四个方面:其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因其生物本性和生活于其间的自然环境两个方面而依附于自然,但自然并不是人类可以肆意利用的存在物,人也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人。人类如若获取自然资源就必须爱护自然,人有着照料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面对自然,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从自然,尊重自然。其二,人类取得的进步并不必然推动了人类的
11、文明进程,借助于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攫取、控制所取得的进步会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人们或许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真正的进步乃是以创造和保护人类生活条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为宗旨的质量进步。其三,要想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本路径就是人类应摒弃历史线性进步论,树立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哲学思维方式,把文明看成一个地球上的子系统,以此纠正人与自然二分的错误观念,将文明与自然融为一体4。其四,任由人类征服支配自然的时代终将结束,人类必将开启新的生态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承袭了启蒙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主义,利用科学技术征服、剥削、破坏自然,而科学技术的真正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律令,而不是去加强对自然的征服。生
12、态文明或将在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最终实现。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的基督教有其独特的阐释。究其实质而言,它是一种上帝决定论,其主要的观点有:其一,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上帝是理解上帝人自然三维关系的核心角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上帝定义的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上帝指示人类可以统治自然,因为人与自然都可以通过物质交换延续生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人的统治角色却不是任意的,统治是有限的统治,更恰当地说,是一种管理。人首先应当履行维护、看管自然的责任,方才享有对一切动植物利用与控制的权利。换言之,人类相对于自然的权利和地位,是由于对自然的责任或义务而确立的。其二,人类是地球上的独特存在,地球上的
13、所有物种,只有人类是既具有创造力又具有破坏性的矛盾统一体。恰恰是人类的这种独特性,使得人类更应该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在上帝面前,人类是一种有缺陷的有限性存在,正是由于人类有时无法认清这一点,无知或狂妄地把上帝赋予的守护自然的职责理解为可以肆意妄为地支配和主宰自然的权利。事实上,人类之外的一切不仅不是可以为人类支配的,而且还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性。人类世代都在掠夺破坏自然、与自然对抗中来获取自身的价值,终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其三,人类对自然应有的态度是,在上帝面前保持谦卑。只有在上帝的恩宠和启示中,人类才能拥有智慧。只有在谦卑中,人类才能领会到上帝赋予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究竟是什么,用
14、谦卑去弥补自身的缺陷,才能最终获得与自然正确相处的智慧5。中国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上,老子提出的道最接近于我们这里所涉及的自然,道并不是指社会历史意义上的人伦、常理之道,而是自然之道。他倡导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是道法自然,其中包含着物无贵贱知足知止效天法地三个向度的内容。具体而言:其一,关于明确人在世间地位的物无贵贱。老子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源,平等共生于天地间,无高低贵贱之差别,不仅如此,人与自然万物彼此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其二,关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知足知止。老子批判贪图享乐的消极生活,告诫人们须摒弃不必要的過度消费,理应合理有度地开发和
15、利用自然资源,讲究适可而止,以知足的心态善为而不去妄为,方可成就大为6。其三,关于人对待自然方式的效天法地。老子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63,人理应与天地万物一起遵循和守护自然而然的法则,不可背离,不可妄加干涉,应努力将自然之法通过人类的智慧转为生存之法,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思潮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为解决生态危机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在此我们列举几位代表人物来深入阐释这一问题。高兹将生态危机的发生归结于资本主义对利润无限追求的经济理性,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从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
16、不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矛盾问题,就会危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在他看来,当下的出路就在于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用遵循生态规则的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8249。奥康纳则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有着反生态的本性,因而,资本主义的生态体系不具备可持续性。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当中,就势必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界的污染,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危机日愈严重。福斯特强调科学技术是资本家谋取利润的手段,如若将生态危机的解决寄托于科学技术之上定是徒劳的。当前全球生态的破坏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诱发的,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三、和谐共生关系的建构:回到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
17、域上述古今中外思想家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诸多观点,关于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认识和理解大致有三种角度:一是有的将之归结为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二是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或者说是资本逻辑导致;三是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而造成的。就解决路径与方案而言,他们相应地提出了三种观点:一是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遵循万物法则,担负守护自然的职责,达到文明的发展与自然有机的融合;二是要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要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和自然的独特价值,合理有度地使用自然资源。以上这些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给予我们更好地把握人
18、与自然关系以深刻启示。另外,我们也从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这个主题是贯穿人类文明进程的根本的重要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对峙、失衡,并不是由某一种单一的原因引起的,而是有着复杂的背景和诸多的因素所导致。那么,如何才能全面而恰当地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我们理应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之中,这里蕴藏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为丰富、恰切和深邃的智慧。马克思在他的感性活动原则中提供了人与自然达成辩证统一的重要规范和标准,为我们科学地解答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那么,何谓感性活动呢?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它指的是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关系中建构出人类社会关系的劳动
19、,对象性、社会性、历史性是它的主要特点。正是感性活动的这些特点规约着人与自然关系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二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马克思认为,正是基于感性活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相统一。首先,我们来分析感性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首次提出联结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个纽带不是思辨的理性意识的活动,而是感性意识的活动。在马克思这里,感性、感性意识、感性活动是同义词。论及感性意识,它与我们通常的认知并不一致,不再从人的先验的认识能力或者感官功能以及意识主观活动的意义上来理解,它不再是个体的属性9125。换言之,它虽然表现为人们的欲望、激情和需要,但这并不属
20、于个体独特的情感范围,而是一种类的属性,它应被理解为领悟并造就人类社会性的交往意识,同时也是建构着人类社会的感性活动10。这种感性活动即是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对象性活动,这种关系呈现的是对象性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互为对象的一种平等关系。其一,这一对象性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自然于人类而言,它是人类劳动和生活的前提,为人类提供了劳动和生活所必需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为了表现和确证自己的对象性本质力量所需要的世界,人类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而人对于自然来说,一方面,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这样说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
2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56-57另一方面,自然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1189。脱离人的感性活动的自然,在马克思看来,毋宁说是一种无。所以,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亦即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1189。这种自然界的属人的性质和人的自然界的属性,指明了人与自然应然的和谐关系,突破和超越了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其二,人的主体性是在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关系中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人具有感性意识,这当然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但是,它只能是一种独特的主体性,他这样说道: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
22、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的现实、对象性的本质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11105这段论述中的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这里的主体性指的即是感性,正是由于人具有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11105,这种主体性才会成立。一方面,展现这种对象性本质力量的活动证明了自然对人的先在制约性;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对象是表征着人的这一本质力量的存在,这两方面共同印证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对象性的关系。9121-122因此,马克思认为,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感性意识是一种主体性,然而
23、它绝不是在近代形而上学框架下的主客二元對立的主体意识。这是马克思在告诫人们,不能脱离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去谈论人的主体性,换言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不能凌驾在自然遭受控制、掠夺和破坏的痛苦之上,这就有力地回击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工具理性的态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上文提及的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合理的运用,人类过度掠夺和消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等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在马克思这里也已经全部涉及到了。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感性的另一个特点是社会性。他认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产物不只是作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呈
24、现出来的生产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建构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感性意识本身就是一种与他人、他物相联结的交往意识,感性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交往。这种社会关系在马克思这里,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境域中的生产关系。他是从全部社会关系的意义上来表达生产关系的涵义,当生产关系被理性所确认和固定下来就是社会制度。这样,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前者决定了后者,而后者对前者亦有所影响。因此,倘若要恰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考量人与人对人与自然的影响。我们看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方案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在马克思这里亦有所呈现。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在感性活动
25、中提供了对待人与自然关系应遵循的所有应然准则。至于实然状况中,例如: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形成、工具理性的扩张、科学技术的被滥用等问题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当然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感性活动的异化。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与自然是基于人的感性活动的历史的统一,人类史与自然史是同一部历史。在这其中,还蕴含了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终极路径12。马克思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落脚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上。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以达到和谐共生的一种新局面,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关系的产生,而对这种新关系的需要,是在生产力的变革中产生的。那么,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26、存在论境域里,生产力的变革又到底意味着什么?生产力是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因而,生产力的变革并不是从工具理性角度理解的工艺学意义上的突破,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条件的发展,还包含了人与人对社会关系需要的感性的交往意识的变革。因此,其真正的变革意义在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对人的感性存在的生产,由此引发了人的感性需要的增长和感性意识的变革。感性需要的增长不能等同于物质欲求的增长,这种需要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它的不断增长是感性意识变革的原因,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感性联系中对新的社会性的发现以及实现,人与人之间通过自然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意味着新的社会属性的降临9126-127。换言之,当生
27、产力的变革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新关系的需求和渴望时,新的社会关系变革的发生也就来临了。这也就意味着,在感性活动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中,实现了共产主义这个新的社会关系的诞生,就迎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共生。马克思这样说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81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只有当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结束了人类史前史的阶段,感性活动的异化得到扬弃,人不再被异己的规律所支配,能够运用自然生存法则进行合乎规律的自由活动,开始了自由人的创造而
28、进入到真正的人类史,人与自然才真正达成和解,实现和谐共生。总之,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原则诠释和规范了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我们努力达成这一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我们首先应对联接人与自然的感性活动的对象性有充分的体认。人与自然是互为对象的平等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人类是有限性的存在,自然亦有其独特价值。人的主体性是在互为对象的关系中的主体性,因而,绝不能继续抱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工具理性进一步蔓延扩张、科学技术被不当地运用。当然,解决问题的根本,不能只是认识态度上的转变,在这种意识的背后是作为根据和基础的社会存在,它就是近代理性文
29、明以来的异化了的感性活动的存在。我们认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坚持马克思的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理念,落实在个体的实实在在的感性活动上。我们在感性活动中应遵循万物生存法则,担负起守护自然的职责,在逐步带来的存在论意义上的生产力进步中,增进个体的对象性本质力量,从而逐步朝向自由人的创造的理想境界,推进共产主义这个人与人之间崭新社会关系的诞生,最终彻底扬弃感性活动的异化,从而真正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参考文献:1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23.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人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
30、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3傅永军.理性缺位的总体性批判论哈贝马斯对启蒙辩证法的批评J.山东大学学报,2023(06):30-36.4卢风,曹小竹.论伊林费切尔的生态文明观念纪念提出生态文明观念40周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3(02):5-13.5江雪莲.人的责任与地位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及其反思J.学术研究,2023(02):19-25.6何如意.老子道法自然的伦理思想及其生态启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4):25-33.7陳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8韩秋红,史巍,胡绪明.现代性的迷思与真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
31、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9夏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新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23.10夏巍.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性质的存在论解读J.学术研究,2023(02):38-43.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沈江平,胡秀灵.发掘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维度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02):60-68.第2篇: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只有了解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化,认识其失调的主要原因,树立大自然观,大价值观,克服人类功利思想影响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关键词:构建;人与自然;和
32、谐关系;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反映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界定在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并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化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演化发展、生物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从人类社会的演化上看,它大体上经过了原始社会的和谐农业文明的初步异化一工业文明的基本对立三个阶段。人类在诞生之后的数百年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绝大部分处于原始和谐之中。这一时期,原始人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智能低下,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
33、能力和改造能力,面对异常强大的自然力束手无策,几乎完全依附于自然界。在这一时期,人类想生存下来,只能顺从自然,依赖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原始社会的和谐。到了农业文明时代,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效仿自然,利用生物规律和生态规律进行有机物质再生产的过程。人类通过与自然的密切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已和自然的区别,开始建立适合自己生存的人工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自然,开始向自然进军,砍伐森林,开垦土地,以获得必要的粮食,这种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因此,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已出现异化的态势。到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俨然成了自然的主人,进而对自然的利用也就变为征
34、服,为了让自然适应自已的生存,发动了向大地、森林,荒山、江湖等方面的全面进军。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了人类的奋斗目标和口号。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却忘记了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忘记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忘记了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同时还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忘记了随心所欲地对自然征服行为只能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而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对立和恶化。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自然孕育人类
35、,人类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同时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人类必须以大自然为基础来改造自然。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正好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人类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总是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反过来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其自然状态。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对这两种作用关系处理不妥,就极易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如人类对某些自然资源的长期滥伐、滥捕、滥采造成资源短缺和枯竭,从
36、而不能满足人类自身需要,这就是大自然受破坏后所产生的一种反作用。二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一)受人类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人工自然工程和一些人工自然物,虽然对人类有一定的效益,但是它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作用是早已为人们所认识的,人类本应采取相应对策来克服其负面效应,然而由于人类为了单方或局部利益,不顾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化。(二)受人类对自然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在进行某个人工自然项目之前,建设过程中和建成之后如何利用,往往只考虑它的正效应如何,而对其产生的负效应却认识不足,或限于认识能力,暂时还没有认识到。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之后,负效应的影响已造成后果了,人们才逐渐认识
37、到该人工自然物的消极作用。如DDT的发明就是最好的例证。(三)受人类对自然界价值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物产价值的多重性,有限性、不可再生性的认识不足,所以,在创造人工自然的实践中往往只注意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视自然界物质资源永恒存在的价值。于是利用现代尖端技术对某些自然资源进行毁灭性开采,严重地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直接破坏了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四)受人类在一定时期内对技术控制能力的限制人类在进行某项天然自然物的人工化过程中.开始人们就知道该项人工自然物建成运行后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关系有破坏性,但基于人类可以对该项技术产品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假定,而忽视了技术失控所带来
38、的严重问题。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之路(一)提高认识水平,树立大自然观造成当代世界面临的空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就是以往人类对自然的错误认识。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凭借自认为先进的高科技试图主宰、征服自然,这种严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飞跃,但造成的环境问题却是不可弥补的。实际上,人类也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仅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是在自然之中。尽管人类具有意识,具有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很大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人类要以自然物质系统辩
39、证法原理为指导,树立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生态自然观,即大自然观。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看做一个和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把握其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物质代谢的规律。一方面,在生产中只能因势利导,合理开发生物资源,而不可只顾一时,竭泽而渔。(二)提高价值认识水平,树立大价值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所以要提高人类对自然界价值的认识水平,树立大价值观,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
40、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放弃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在计算经济生产中,不应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无限的,而是用大价值观念,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三)克服功利思想影响,树立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这就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在思维视点上,不能只关注在征服、改造、索取上,而要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
41、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利用科技的进步,将破坏降低到最大限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此外,还有树立生态伦理道德观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等。总之,我们要明白人类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2023年5月12日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就是例证。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有效保护自然,这样大自然才会成为人类的朋友,与人类和谐相处。第3篇: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摘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探究的话题。近年来,生态美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
42、将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研究传统自然观念和现代生态美学观念的差异,最终得出只有在生态美学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明确指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中生态美学指导性的意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 关键词:生态美学;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变暖、水土流失、稀有动物濒临灭绝等一系列的环境的出现,使人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该如何与自然相处成了人类生存问题的重中之重。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因此,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回归历史,分析不同时期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出现的不同思维方式,再以生态美
43、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段关系,从而发现人与自然是能够和谐、可持续的相处的。 一.传统观念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1.敬畏观 原始社會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人们只能依靠自然界中原有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来勉强维持生。在对自然认知水平低下、没有能力应对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这种生活必然受到自然的支配和摆布。在强大而异己的自然力面前,人类只能借助于想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将种种自然力、自然现象和自然物赋予了某种神奇的力量,并在恐惧、敬畏的心理作用下,对这些神奇的自然力、自然现象、自然物顶礼膜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时的人类敬畏自然,并且受自然的制约。 2.顺应观 随着人类支配自然力的能力的增强,神话也就消
44、失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们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对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思想文化上,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从中生长出了世界万物,被认为是本源性的存在。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儒家的传统哲学中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顺应,强调二者的和谐共生。这种人与自然为一体的思想与当下的生态学理论有相同之处。 3.征服观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实践能力逐渐增强使得人类社会也出现了重大的历史转变。工业革命的产生使人类逐步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这时的人与自然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时的人们不再是大自然的奴隶,受大自然支配,反而成了自然的主人,这种观念必然会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不再是一个和谐统一体
45、,自然被当作可以征服和改造的异己对象,人们只重视自然的工具价值而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整体性。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自然观念下人类不是敬畏自然就是想要战胜自然,将人与自然分割为了两个独立的个体,即使有观点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顺从自然,凡事随缘的心态。因此,在传统观念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平等,均不是理想的发展状态。 二.从生态美学视角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加拿大学者约瑟夫米克1972年在加拿大小说杂志发表的论文走向生态美学是较早以生态美学作为标题的论著。1米克认为生态美学应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注重人类的生物性,根据当代生物学知识、生态学知识来反思并重构审美理论。因此生态
46、美学也可以称为生态审美学。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下,笔者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总结出以下几点。 1.反对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顾名思义就是重点强调自然,人依托于自然而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于自然而言,人并没有改造它的权利,更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去破坏其它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人类中心基于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思想的发展,将人看作是世界一切的中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衡量一切实践活动的尺度变成了人的利益。米克从环境的长期稳性的角度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传统与善恶标准,提醒人类重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他认为,对于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耐久性而言,最大限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也即是说
47、是否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该成为人类的价值准则。 笔者认为无论是自然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二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都具有时代局限性,不符合新时期的生态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美学的整体性原理促使我们将化境理解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人与自然并不是互不相干相互分离的实体,其内在是具有联系性的整体。 2.在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欣赏自然 中国学者程相占曾提出了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其中一条是:生态审美必须借助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生态学知识来引起好奇心和联想,进而激发想象和情感,没有基本的生态知识就无法进行生态审美。2审美欣赏必须借助知识而展开。在艺术欣赏中,艺术题材的背景知识、
48、艺术史知识为艺术欣赏提供了基础,也为艺术批评提供了参照系。自然欣赏与之道理相同,没有自然知识的积累,不了解自然,就无法形成正确的参照体系去认知自然、欣赏自然,更不用说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基本的生态知识的指引,人类和自然之间就无法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生态美学强调生态知识不是关于某一物种自身的一般知识这是生物学知识;作为生物学的分支,生态学所关注的主要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所以,生态欣赏所关注的应该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人类不正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忽视生态知识的重要性,那么错误的思维必会导致错误的行为和实践,进而影响到人自身和后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只能是一种空谈。 3.相互交融,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彻底摒弃了那种基于人与世界对立、主客二分的传统审美模式,代之以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审美交融模式,认为在与人类需要和人类用途相关时,并没有独立存在于我们之外、与我们分离的环境。这说明环境和我们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是环境的一部分。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