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知识点归纳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448665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23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学习教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学习教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衡传知识点归纳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衡传知识点归纳学习教案.ppt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张衡传知识点归纳张衡传知识点归纳(gun)第一页,共22页。一通假字:一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径八尺:“员员”通通“圆圆”2傍行八道:傍行八道:“傍傍”通通“旁旁”3一时收禽,上下一时收禽,上下(shngxi)肃然肃然 禽:通禽:通“擒擒”禽,通禽,通“擒擒”,捕捉。收禽:逮捕。,捕捉。收禽:逮捕。4形似酒尊:形似酒尊:“尊尊”通通“樽樽”,杯,酒杯。杯,酒杯。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尊:通尊:通“樽樽”;振:通;振:通“震震”第1页/共22页第二页,共22页。二词类活用二词类活用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奇特)

2、2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3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shnchng),善于。,善于。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同上。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同上。5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6.皆共目之皆共目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第2页/共22页第三页,共22页。三古今异义词:三古今异义词: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交接:古:结交结交 今:今:连接连接 移交和接替移交和接替

3、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孝廉”。今:孝,指孝悌者今: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 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不行:古:不去(应荐应荐)。今:不可以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特地古:特地(td)征召;征召;今:事

4、物、事情的特点、标志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方面:寻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第3页/共22页第四页,共22页。7衡下车衡下车,治威严。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走下来今义:从车上走下来 8常从容淡静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今义

5、:不慌不忙,沉着镇定。9连辟公府不就辟:古义:征召。连辟公府不就辟:古义:征召。今义:复辟。今义:复辟。10公车特征拜郎中拜:古义:授给官职。公车特征拜郎中拜:古义:授给官职。今义:拜见。今义:拜见。11其牙机巧其牙机巧制制 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 今义:牙齿。今义:牙齿。12覆盖周密无际古义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四周严密(ynm)。今义今义:周到细致。周到细致。13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14寻其方面古义:方向。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

6、面。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15衡下车,治威严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今义:从车上下来。16中有都柱古义:大,音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又如:军惊而坏都舍。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音du)第4页/共22页第五页,共22页。四文言句式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2)被动句)被动句 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连辟公府不就(多次被公府征召)(3)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

7、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4)介词结构)介词结构(jigu)后置句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果地震陇西(果然在陇西发生地震)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讽议左右(在皇帝的左右对政事提出意见)事提出意见)(5)省略句)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省略主语“张衡张衡”)讽议左右(省略介词讽议左右(省略介词“于于”)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省略主语(省略主语“张衡张衡”)(6)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游于三辅(于三辅游)游于三辅(于三辅游)讽议左右(于

8、)左右讽议)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第5页/共22页第六页,共22页。五一词多义五一词多义 观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观太学(观摩学习)大王见臣列观(宫廷大王见臣列观(宫廷(gngtng)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中高大华丽的楼台)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启窗而观(看)启窗而观(看)因因 因入京师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观太学(于是)蒙故业,因遗策(沿袭)蒙故业,因遗策(沿袭)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通过、经由)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

9、因以讽谏(凭借)因以讽谏(凭借)因击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沛公于坐,杀之。(趁机)第6页/共22页第七页,共22页。乃乃 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遂乃研核遂乃研核(yn h)阴阳(就)阴阳(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于是,就)

10、制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吴起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统率,指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第7页/共22页第八页,共22页。属属zh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衡少善属文(连缀)衡少善属文(连缀)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举酒属客(劝人喝酒)举酒属客(劝人喝酒)sh 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吾属今为之虏矣(

11、辈)吾属今为之虏矣(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善: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好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行)(善行)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不如因善遇之。(好好不如因善遇之。(好好(ho ho)地)地)善刀而藏之。(通善刀而藏之。(通“缮缮”,擦拭),擦拭)第8页/共22页第九页,共22页。文学文学(wnxu)常识常识n n举孝廉不行举孝廉不行n n连辟

12、公府不就连辟公府不就n n公车公车(n ch)特征拜郎中特征拜郎中n n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永和初,出为河间相n n再迁为太史令再迁为太史令n n再转复为太史令再转复为太史令n n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汉代由地方官(太守汉代由地方官(太守(ti shu))向朝廷举)向朝廷举荐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封官,任命拜,封官,任命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指官职调动指官职调动指官职调动指官职调动指官职调动升迁指官职调动升迁第9页/共22页第十页,共22页。文学

13、文学(wnxu)常识常识n n游于三辅游于三辅n n视事三年视事三年n n上书上书(shng sh)乞骸骨乞骸骨n n遂通五经,贯六艺遂通五经,贯六艺汉代都城长安汉代都城长安(chn n)附近三个附近三个行政区行政区指官员到职工作指官员到职工作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五经: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第10页/共22页第十一页,共22页。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字平子,是南

14、阳郡西鄂县人。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辟公府不就。(他)总是举止稳重(他)总是举止稳重(wnzh

15、ng)、淡泊宁静,不喜欢与、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却不就任。屡次被公府征召却不就任。课文课文(kwn)翻译翻译第11页/共22页第十二页,共22页。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没有不过度奢侈的。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思傅会,十年乃成。大

16、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凭借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凭借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奇特(qt),屡次,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第12页/共22页第十三页,共22页。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

17、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xingmng)。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验阴阳之学,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第13页/共22页第十四页,共22页。3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顺帝初年,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顺帝初年,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衡不趋附(qf)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

18、令上离任后,过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了五年,又回到这里。4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外面用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

19、案装饰。第14页/共22页第十五页,共22页。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滑道,还装置(zhungzh)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

20、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伺者因此觉知。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第15页/共22

21、页第十六页,共22页。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fngmin),乃知震之所在。,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从古籍的记载中,还

22、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陇西,于是皆服其妙。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的学者都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从此以后,

23、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第16页/共22页第十七页,共22页。5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讽议左右。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意见。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尝问天下

24、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寄情志(qn zh)。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张衡常常思谋自

25、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第17页/共22页第十八页,共22页。6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轨。(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非为。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衡下车,治

26、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称为政理。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chngzn)政事处政事处理得好。理得好。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第18页/共22页第十九页,共22页。第19页/共22页第二十页,共22页。第20页/共22页第二十一页,共22页。第21页/共22页第二十二页,共2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