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师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师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pptx(10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师阅读一般论述类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师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章第1页/共105页n n2013年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其具体要求如下:n n1理解Bn n(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n n(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专题九专题九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第2页/共105页n n2分析综合Cn n(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n n(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n n(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n n(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n n对上述考点解读如下:n n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即理解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
2、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n n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即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提纲挈领的、过渡性的、总括性的等关键语句的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等。第3页/共105页n n3“筛选”指根据试题要求对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取舍来辨别选项信息的正误,“整合”指对原文信息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筛选并进行组合表述。n n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即研究文章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顺序,抓住要点。n n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能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n n6“分析概括作者
3、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即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题、寻找文章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4页/共105页n n1选材范围:在高考考卷中出现的论述类文章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比较短小,文字比较简洁,全文约500900字;二是信息密度比较大;三是成果价值高,成果发布的时间近,因而常常是最新的水平最高的理论成果。n n2试题样式:一般论述类文本近几年来的试题样式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属于必考的现代文阅读,共设三题,题型为选择题。n n3考题特点:考点分布集中,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如“筛选信息,概括文意”几乎每年都考。第5页/
4、共105页n n1从命题形式上来讲,山东仍会沿袭以往的命题形式,即便是有变化,也会在2014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予以说明。n n2从材料的选用上来说,选材内容更广泛,关注人文性,突出文化味。会选用最近发表的具有观点新颖,语言通畅易读,篇幅短小的文章,有关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文章选用率高。第6页/共105页n n一、(2012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n n围棋与国家n n林建超n n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n n围棋的产
5、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第7页/共105页n n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n n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
6、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第8页/共105页n n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
7、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n n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第9页/共105页n n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
8、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n n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第10页/共105页n n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n n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n n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n n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n nD魏晋时人
9、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n n解析:A项,原文是说“极可能源自”。C项,西汉时期围棋还“处于受挤压的位置”;另外,“东汉”应为“东汉中期后”。D项,“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于文无据,文中是说“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n n答案:B 第11页/共105页n n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n n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n n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n nC自
10、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n n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n n解析:原文中“人们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与“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是并列关系,选项把它们变成了顺承关系。n n答案:C 第12页/共105页n n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n n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n n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
11、优势而盛极一时。n n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n n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第13页/共105页n n解析:B项,“盛极一时”的是曾经的“博累棋”,“围棋”是“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C项,“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于文无据。D项,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只是正确认识围棋“国艺”地位的必要条件;应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n n答案:A 第14页/共105页n n二、(2012年高考辽宁卷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n n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己为本位,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于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
13、,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成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第15页/共105页n n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的概念。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区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而“利居”仍
14、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浓缩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第16页/共105页n n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化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的
15、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严重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第17页/共105页n n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既是空间的,也是历史的。我们应该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并
16、努力建造乐居的环境。n n (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n n4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n nA作为环境的自然与作为资源的自然都是人的价值物,参与到人的价值创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n nB自然作为环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家园。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n nC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n nD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第18页/共105页n n解析:从文章第一段的“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
17、,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一句可得知C项的“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是不正确的。n n答案:C 第19页/共105页n n5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n nA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类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宜居、利居、乐居,其中宜居是基础。n nB利居,仍然把环境作为利用的对象,即重视自然作为资源的价值,忽略自然作为环境的价值。n nC乐居既要体现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要满足居住者对环境的情感认同,还要体现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n nD环境对人的亲和性与人对环境的依恋感是家园感的表现。乐居满足了人在环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
18、而乐居是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n n解析:A项的“其中宜居是基础”不当。原文是“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n n答案:A 第20页/共105页n n6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n nA由于资源的枯竭会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类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与此同时,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作也不能停。n nB湖岸植树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保护环境的做法,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空间,而且也让家园感具有了持续性。n nC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应强调功利与审美的统一。例如,可以将工程建设转化成景观建设,也就是将审美理念融入工程规划中。n nD“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的,它高
19、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n n解析:从文本第三段“二是需要理念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等语句中可得出D项的信息“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中的“首先”表述不当。n n答案:D 第21页/共105页n n考向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n n“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文中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要既明确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
20、,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第22页/共105页n n(1)明确概念的内涵。n n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n n就通常情况而言,一般论述类文本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是一些术语,其内涵大多是临时的、具体的,不具备普适性;其对概念内涵的揭示,也不一定是“下定义”的标准语言形式。n n(2)明确概念的外延。n n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全部事物,也就是概念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比如“商品”的特有属性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市场上的汽车、房子、食品、电视等都具有“商品”所反映的属性,因而它们都是“商品”的外延。对概念外延的考查,通常是对某
21、事物所包含的对象有哪些作判定,或是分别对若干对象作出是否包含在某事物之中作判定。第23页/共105页n n例1(2012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n n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n n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
22、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第24页/共105页n n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且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第25页/共105页n n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
23、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第26页/共105页n n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n n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n n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n n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
24、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n n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第27页/共105页n n解析A项,“生态文明是客观规律”概括不当,文章第一句就指出是“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C项,生态文明的目的不仅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等内容,题干表述不完整。D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哲学问题”之间不是因果关系,用“因此”不恰当。n n答案B 第28页/共105页n n1理解方法n n解答概念术语等类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n n(1)要审清题干要求,看清是选正确的一项,还是选不正确的一项。n n(2)对概念含义的考查
25、,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所以,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n n(3)对概念理解还要抓住概念含义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过于缩小。n n(4)联系语境理解。汉语词语总是在特定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第29页/共105页n n(5)在解答指代词语类问题时,有两点需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从原事物与指示代词的位置看,有近距离指代和远距离指代;二是从原事物与指示代词的内容含量看,有单纯因素指代和综合因素指代。做题时,能很好地分清近距离
26、指代和远距离指代,有助于我们迅速找准答案的信息来源,从而准确作答;如能很好地分清单纯因素的指代和综合因素的指代,则有助于我们对指示代词理解得全面,不致遗漏信息要点。第30页/共105页n n2解题步骤n n第一步:明确题目要求,包括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质,还是外部特征,还是两者兼有;明确题干的限制词,如“不完全”等;明确判断性质,是选择正确项还是错误项等,是选择符合文意的一项还是不符合文意的一项。n n第二步:找到题干及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较为简单的可能是一个句子或语段,较为复杂的可能是涉及几个语段)。n n第三步:将选项与原文的相关内容比较分析,特别要注意对概念起限定、修饰、判断的词语,根据语意
27、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第31页/共105页n n考向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n n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此外,还有一些
28、警句。如果考生不能正确地理解这些句子,那肯定也无法准确地把握文章。第32页/共105页n n对于“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在得“意”而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关键性文句多富有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等,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在大语境中来探求文句内涵。只有这样,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段的“意”。第33页/共105页n n例2(2012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n n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n n冯友兰n n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
29、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第34页/共105页n n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
30、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第35页/共105页n n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
31、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n n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第36页/共105页n n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
32、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n n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第37页/共105页n n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
33、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n n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n n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n n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认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第38页/共105页n n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n n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34、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n n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D项中“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有误,从第6段可知,道(思想)“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强调的是“固定”,且后面有一句话:“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还是承认言的作用的,并无排斥之意。A、B两项依据在第5、6段,但要作推断。C项依据在最后一段,也要作合理推断。n n答案D 第39页/共105页n n1理解方法n n(1)看位置。“文中重要句子”,往往处于段首或段尾,揭示段意的重要语句,多数是带有结论性或概括性的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往往是
35、那些具有挈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n n(2)辨关系。一般来说,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理解重要句子,可以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看该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第40页/共105页n n(3)析修辞。理解重要句子,可以从分析修辞入手来分析语句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n n(4)论作用。重要句子往往体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或行文线索,对文章主旨的表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分析重要句子的作用,必须立足全段全篇,建立“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境观,切不可就句析句。第41页/共105页n n2答题步骤n n第一步:找到句子在原
36、文中的位置,结合语意巧妙地利用结构性、角度性的标志性词语或语意上的对应关系,投石探波,确定句子的阅读区间。n n第二步:结合语言环境分析句子的特点及类型,明确所考查句子的话题和设题角度;如果是客观题则要注意审明判断性质。n n第三步:结合语言环境,根据句子的类型或特点找寻切入点,从语法、语境、表达意图、关键词语等角度入手,在阅读区间中摘选关键词句并整合;客观性试题要审明选项是否在阅读区间之内,并根据语意进行比对。第42页/共105页n n考向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n n“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
37、,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就是将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综合,形成符合试题要求的语句表述。这里所说的“信息”,一定是文中的重要信息,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对概念的阐述以及那些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n n在辨别、筛选过程中,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分析,努力做到“事到理合”。所谓“事到”,就是要搞清文本含“何人何事”,事属“何类何质”;“理合”,就是要推敲“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叙述的合拍和道理的有据。第43页/共105页n n“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是文本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别文中使用
38、的材料或者论据等等。第44页/共105页n n例3(2012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n n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
39、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第45页/共105页n n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你
40、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第46页/共105页n n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n n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n n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
41、周易,是空谈义理。n n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n n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n n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第47页/共105页n n解析A“没有小学功夫”于文无据。B.“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属于经学史领域,据文章末两句可知,该项应为“有了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D.第一段“汉宋儒的不少错误”指在注疏方面的错误,“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没有依据。n n答案C 第48页/共105页n n正确地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
42、行:n n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n n“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科技文要探究文章中出现的基本概念和解说概念的材料;论述文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n n第二步: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n n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做题时,认真分析题干,明确命题的指向至关重要。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49页/共105页n n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n n选项信
43、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这里需要了解命题者命制试题干扰项时常用的方法:删减原文中的某些修饰、限制成分,从而造成原文内容的减损或扩大;改变原文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顺序,从而导致原文语句含意的变化;改变原文的说法,将未然说成已然,部分说成全体,个别说成一般,主观说成客观,诸如此类;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在拼凑原文某些语句时,命题者常常无中生有地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造成干扰。n n第四步:整合信息,判断作答 第50页/共105页n n考向
44、四概括、分析文意及观点态度 n n无论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还是“分析观点态度”,其前提都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n n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n n“文章结构”是指文字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文章思路”是指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上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条中心线索,把要表达作者思想的文字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第51页/共105页n n
45、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n n“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n n归纳和概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在论述类文章中,论题、论点(或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要有切块分层意识,即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属种关系取其“属”,并列关系取其“和”,偏正关系取其“正”。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不能先入为主,以偏赅全。第52页/共105页n n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n n论述
46、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是比较直接、明显的,作者常常利用“认为”之类的词语把它们表达出来;但是,有的则需要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才能探索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如在引用、转述别人的观点时,作者本人的写作意图则比较隐蔽,我们就要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求异的分析和抽象概括,以明确作者的态度。n n“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作者在行文中表露出来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有的显露,有的含蓄,有的读者赞同,有的读者并不赞同。这种不显露,或者读者的不赞同,就为解答试题(分析概括)带来了
47、一定难度。第53页/共105页n n例4(2012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n n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
48、关重要的意义。第54页/共105页n n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第55页/共105页n n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
49、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第56页/共105页n n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
50、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n n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第57页/共105页n n1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n n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