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发展理论.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443629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体心理发展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个体心理发展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体心理发展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体心理发展理论.ppt(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第二节第二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第一节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第二章 个体心理发展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第四节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本章要点 心理发展理论是试图描述和解释心理发展、预测在某一条件下行为发生的一套概念和观

2、点。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就是性心理的发展,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埃里克森强调社会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华生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是环境决定论;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思想,强调强化在行为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班杜拉认为更普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学习。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决定因素是人类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文化。皮亚杰认为儿童是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者。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根据图式可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

3、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社会生物学是认为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是基因,进化心理学是一种从种系发生来解释人类发展的新理论视角,信息加工理论的目的是要揭示儿童获取知识的心理机制,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弗洛伊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奥地利心理学家第一节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一、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l人的发展就是性

4、心理的发展l性的能量称为力比多(libido)l性感区:力比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l性感区的变化决定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第一节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口唇期口唇期 01岁岁u肛门期肛门期 13岁岁u前生殖器期前生殖器期 36岁岁 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恋父情结埃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u潜伏期潜伏期 611岁岁u青春期青春期 1112岁开始岁开始第一节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一、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一、心理性欲发展

5、阶段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l本我(本我(id)快乐原则快乐原则 l 自我(自我(ego)现实原则现实原则 l超我(超我(superego)道德原则道德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二、人格发展理论二、人格发展理论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埃里克森埃里克森Erikson,E.H.19021994祖籍丹麦祖籍丹麦生于德国生于德国1939年加入美国籍年加入美国籍第二节第二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

6、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埃里克森修正和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埃里克森修正和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强调人的生物性,性心理的发展弗洛伊德:强调人的生物性,性心理的发展 埃里克森:强调人的社会性,自我的发展埃里克森:强调人的社会性,自我的发展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的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的5 5个阶段个阶段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的8 8个阶段个阶段第二节第二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婴儿期(婴儿期(02岁)岁)任务: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任务:发

7、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u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儿童早期(儿童早期(24岁)岁)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u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学前期(学前期(47岁)游戏期岁)游戏期 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u第四阶段第四阶段 学龄期(学龄期(712岁)岁)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第二节第二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第五阶段第五阶段 青年期(青年期(1218岁)岁)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

8、同一感混乱u第六阶段第六阶段 成年早期(成年早期(1825岁)岁)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u第七阶段第七阶段 成年中期(约成年中期(约2550岁)岁)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u第八阶段第八阶段 成年晚期(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岁至死亡)任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任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第二节第二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华生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心理发展观l华生J.B.Watson 18781958l美国,行为主

9、义学派的创始人l1913年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发表l1915年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华生的心理发展基本观点(一)华生的心理发展基本观点 1.1.否定了遗传的作用否定了遗传的作用 2.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3.3.华生的学习理论华生的学习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

10、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华生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二)华生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心理发展观u 基本情绪:恐惧、愤怒和亲爱u小阿尔伯特条件恐惧实验 条件化是情绪发展的机制条件化是情绪发展的机制伦理性原则伦理性原则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琼斯(琼斯(1924年)年)情绪发展实验情绪发展实验惧怕反应也能通过条件化的方法消除惧怕反应也能通过条件化的方法消除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

11、生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l斯金纳斯金纳 B.F.Skinner 19041990l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奖的杰出科学奖l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奖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国家科学奖l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金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会颁发的金质奖章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操作性条件反射(一)操作性条

12、件反射u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制。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制。u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在没有任何可观察的外部刺激情境下在没有任何可观察的外部刺激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似乎是自发的。由行为结果控制。的有机体行为,似乎是自发的。由行为结果控制。人类大多数行为是操作性行为,如游泳人类大多数行为是操作性行为,如游泳,写字写字,读书读书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

13、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操作性条件反射(一)操作性条件反射l经典式条件反射经典式条件反射S-R,塑造应答行为,塑造应答行为l操作式条件反射操作式条件反射R-S,塑造操作行为,塑造操作行为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补充和丰富了原来行为主义的公式补充和丰富了原来行为主义的公式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二)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l强化物:强化物:使反应发生的概率使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任

14、何刺激。l强化:强化:利用强化物使某一操利用强化物使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增加的过程。作反应的概率增加的过程。l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斯金纳箱 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l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提高了一个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提高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l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排除增加了某一由于一种刺激的排除增加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

15、的作用。l惩罚: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或排除降低了某一操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或排除降低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不能把消极强化与惩罚混为一谈。不能把消极强化与惩罚混为一谈。提倡积极强化作用,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提倡积极强化作用,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三)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三)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u育婴箱育婴箱 Baby Box1945年在年在妇女家庭妇女家庭杂志上杂志上一个可

16、用机械照料婴儿的装置一个可用机械照料婴儿的装置避免不良刺激,创避免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四)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四)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u教学装置教学装置程序教学机器程序教学机器u教学材料教学材料程序程序u利用教学机器所进行的教学利用教学机器所进行的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教学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

17、的心理发展观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u班杜拉班杜拉 A.Bandura(1925)u美国心理学家,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u1972年 美国心理学会杰出成就奖u1974年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观察学习(一)观察学习u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又称为及

18、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无尝试学习”,也称为,也称为“替代学习替代学习”。u刺激反应学习: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同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同时直接接受反馈(强化)而完成的学习。时直接接受反馈(强化)而完成的学习。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二)观察学习过程(二)观察学习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

19、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三)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u替代强化:在观察学习中观察者并没有直接接受强在观察学习中观察者并没有直接接受强化,榜样所受到的强化对观察者来说是替代强化。化,榜样所受到的强化对观察者来说是替代强化。u自我强化:个体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个体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三、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

20、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四节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第四节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u维果斯基维果斯基 Lev Vygotsky(18961934)u前苏联心理学家u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三人学派维列鲁学派 维果斯基、列昂节夫和鲁利亚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自然的直接的形式自然的直接的形式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社会的间接的形式社会的间接的形式工工 具具物质生产工具物质生产工具精神生产工具精神生产工具间接

21、的物质生产间接的物质生产间接的心理活动间接的心理活动第四节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无论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个体发展无论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发展都应被理解为对心理机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发展都应被理解为对心理机能的直接形式,即能的直接形式,即“自然自然”形式的改造和运用各形式的改造和运用各种符号系统对心理机能的间接形式,即种符号系统对心理机能的间接形式,即“文化文化”形式的掌握。这表明,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决形式的掌握。这表明,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决定

22、因素是人类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文化,是作定因素是人类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文化,是作为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产物的文化。为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产物的文化。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第四节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个体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转化过程。u心理发展的标志:心理发展的标志:随意机能随意机能 抽象概括性抽象概括性 以词为中介以词为中介

23、 个性化个性化u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发展的原因: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社会历史文化因素 掌握语言符号掌握语言符号 内化内化二、心理发展及其原因二、心理发展及其原因第四节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最近发展区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

24、发展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第四节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皮亚杰皮亚杰 J.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知论的开创者 u1954年当选国际心理学会主席。u1968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卓越贡献奖u最大贡献: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发生认

25、识论:从认识发生的角度研究认识,试图从从认识发生的角度研究认识,试图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找到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找到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u儿童观:儿童是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者,而不是机械儿童是积极的、主动的建构者,而不是机械地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而不地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环境。是外部环境。u智力的本质:智力或认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智力或认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动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

26、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一、心理发展的实质一、心理发展的实质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图式(一)图式u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是认知结构的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是认知结构的一个单元,全部图式组成认知结构。一个单元,全部图式组成认知结构。u最初的图式来自遗传,是婴儿生存的基本条件,最初的图式来自遗传,是婴儿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在人类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是在人类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心理发展的实质一、心理发展的实质第五节第

27、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l 本质上是旧的方法处理新的情况本质上是旧的方法处理新的情况u顺应:建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的图式以适应环建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的图式以适应环境,即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境,即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l 本质上改变旧观点以适应新情况本质上改变旧观点以适应新情况一、心理发展的实质一、心理发展的实质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

28、杰的心理发展观(二)同化(二)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与顺应(accommodation)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l成熟: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必要而非充分条件l自然经验:与物理环境而获得的知识与物理环境而获得的知识物理经验:物体的物理特性物理经验:物体的物理特性数理数理-逻辑经验:物体动作间的协调关系逻辑经验:物体动作间的协调关系l社会经验: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l平衡: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适应的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适应的过程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

29、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感知运动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岁)(二)前运算阶段(二)前运算阶段(27岁)岁)(三)具体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岁)(四)形式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岁)三、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三、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l 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过程,形成了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过程,形成了本质不同的图式,即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本质不同的图式,即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

30、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感知运动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岁)1 1形成客体永久性意识形成客体永久性意识 2 2建构了时空的连续性建构了时空的连续性 3 3出现了因果性认识的萌芽出现了因果性认识的萌芽 三、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三、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

31、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2 2建构了时空的连续性建构了时空的连续性l儿童在寻找物体时,他必须在空间上定位儿童在寻找物体时,他必须在空间上定位来找到它。又由于这种定位总是遵循一定来找到它。又由于这种定位总是遵循一定的顺序发生的,故儿童又同时建构了时间的顺序发生的,故儿童又同时建构了时间的连续性。的连续性。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3 3出现了因果性认识的萌芽出现了因果性认识的萌芽l儿童最初的因果性认识产生于自己的动作儿童最初的因果性认识产生于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结

32、果的分化,然后涉及客体之间的与动作结果的分化,然后涉及客体之间的运动关系。当儿童能运用一系列协调的动运动关系。当儿童能运用一系列协调的动作实现某个目的(如拉枕头取玩具)时,作实现某个目的(如拉枕头取玩具)时,就意味着因果性认识已经产生了。就意味着因果性认识已经产生了。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l运算(operation)是指一种内部的认知活动,)是指一种内部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l前运算是指儿童不能进行思维运算活动。是指儿童不能进行思维运算活动。l心理表征能力的出

33、现标志着感知运动阶段的结心理表征能力的出现标志着感知运动阶段的结束,前运算阶段的开始束,前运算阶段的开始。(二)前运算阶段(二)前运算阶段(27岁)岁)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1.单维思维:单维思维:儿童只能从单一维度来进行思维儿童只能从单一维度来进行思维 2.不可逆性:不可逆性:儿童的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在头儿童的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或回到起点。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或回到起点。3.静止性:静止性:儿童的认知被静止的知觉状态所支配,不能同儿童的认知被静

34、止的知觉状态所支配,不能同时考虑状态间的转化过程。时考虑状态间的转化过程。4.自我中心性:自我中心性:儿童仅从自我的角度去表征世界,很难从儿童仅从自我的角度去表征世界,很难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相信任何人的观点、想法和情绪体验别人的观点看问题,相信任何人的观点、想法和情绪体验都是和自己一样的。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二)前运算阶段(二)前运算阶段(27岁)岁)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三)具体运算阶段(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岁)l守恒:儿童认识到尽管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儿童认识到尽管客体

35、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l守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的一个主要标志恒是具体运算阶段的一个主要标志 l特点:特点:1.多维思维多维思维 2.可逆性可逆性 3.转化性转化性 4.去自我中心性去自我中心性 5.具体逻辑思维具体逻辑思维 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四)形式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岁)l形式运算是指对对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形式运算是指对对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换。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

36、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l特点:特点:1 1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2 2命题间思维命题间思维 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贡献:贡献:第一次最为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的基本阶第一次最为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机制,极大地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段和机制,极大地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 四、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比较四、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比较皮亚杰皮亚杰1.1.从人的自然本性从人的自

37、然本性2.2.较多关注遗传作用较多关注遗传作用3.3.阶段论阶段论维果斯基维果斯基1.1.从人的社会本性从人的社会本性2.2.较多关注环境的作用较多关注环境的作用3.3.连续变化连续变化第五节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l美国生物学家威尔逊(E.O.Wilson,1929)1975年出版了名著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宣告了社会生物学诞生。l社会生物学是对一切形式的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的系统研究。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一、社会生物学观点一、社会生物学观点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

38、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一)社会生物学取向的起源(一)社会生物学取向的起源一、社会生物学观点一、社会生物学观点1.进化论1859年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1)生物普遍具有变异现象(2)生存斗争(3)自然选择或最适者生存 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2.习性学(1)强调决定动物行为的进化因素 即基因和自然选择的作用(2)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茨 (Z.Lorenz)印刻(imprinting)现象 一、社会生物学观点一、社会生物学观点(一)社会生物学取向的起源(一)社会生物学取向的起源第六

39、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两个基本原则:两个基本原则:(1 1)坚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坚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2 2)坚持对社会行为所作的遗传学的解释和说明。)坚持对社会行为所作的遗传学的解释和说明。u两个假说两个假说(1 1)一个物种不可能有脱离其生物本性的)一个物种不可能有脱离其生物本性的“超自然的超自然的”目的目的(2 2)人的天然特征只不过是其他各物种自然本性的一部)人的天然特征只不过是其他各物种自然本性的一部 一、社会生物学观点一、社会生物学观点(二)社会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二)社会生

40、物学的基本观点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评价评价l优点:优点:恢复对人性的关注,重新研究人和自然环恢复对人性的关注,重新研究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重视人的生物性对文化的影响。境的关系,重视人的生物性对文化的影响。l局限:局限:过分夸大了基因在人类社会行为演化中的过分夸大了基因在人类社会行为演化中的作用作用。一、社会生物学观点一、社会生物学观点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三)进化心理学(三)进化心理学u美国心理

41、学家戴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巴斯(巴斯(David Buss)u1995年发表年发表进化心理学:心理科学的一种新范进化心理学:心理科学的一种新范式式,提出进化心理学是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范,提出进化心理学是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式。u1999年出版了第一本进化心理学教科书年出版了第一本进化心理学教科书进化心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理学:心理的新科学。一、社会生物学观点一、社会生物学观点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三)进化心理学(三)进化心理学u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1.1.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过去是理解

42、心理机制的关键 2.2.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 3.3.人类进化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生存与繁殖问题人类进化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生存与繁殖问题 4.4.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演化物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演化物5.5.模块性是心理机制的特性模块性是心理机制的特性6.6.人的行为表现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人的行为表现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生物学观点一、社会生物学观点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1967年奈瑟年奈瑟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43、1.思维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研究重点在于儿童发思维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研究重点在于儿童发展过程中怎样再现、加工和保持信息,并在适当展过程中怎样再现、加工和保持信息,并在适当的时候转化和综合运用它们的时候转化和综合运用它们2.加强发展机制的精确分析加强发展机制的精确分析3.发展是连续不断的自我调整的过程发展是连续不断的自我调整的过程4.目标分析是理解儿童思维的关键目标分析是理解儿童思维的关键二、信息加工观点二、信息加工观点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u美国美国 布朗芬布伦纳布朗芬布伦纳 (U.Bronfe

44、nbrenner)19172005u 1979年年 人类发展生态学人类发展生态学 提出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生态系统理论三、生态系统理论三、生态系统理论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l人的发展公式“D=F(PE)”(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l“生态”是指个人正在经历着的,与之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三、生态系统理论三、生态系统理论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三、生态系统理论三、生态系统理论大环境大环境外环境外环境中环境中环

45、境小环境小环境家家 庭庭教教 师师邻邻 里里学学校校社区社区家家庭庭邻里邻里亲戚亲戚朋友朋友学校学校管理层管理层文化文化亚文化亚文化民民族族特征特征家庭家庭学校学校父母工作单位父母工作单位传统习俗传统习俗同同 伴伴第六节第六节 其他心理发展观其他心理发展观卫生部卫生部“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1.试比较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理论观点的异同。2.华生关于发展的观点是什么?斯金纳的观点与华生的观点有何异同?3.为什么说班杜拉根本上还是行为主义者?4.试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理论观点的异同。5.怎样评价社会生物学的心理发展观?6.用信息加工的方法研究儿童心理有什么优势?7.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对我们有何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