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4单元课题1国家治理与经济管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和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439783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4单元课题1国家治理与经济管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和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4单元课题1国家治理与经济管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和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4单元课题1国家治理与经济管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和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4单元课题1国家治理与经济管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和经济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辉煌和迟滞明清时期(公元13681840年)时空坐标,单元松览阶段特征明清时期(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但 开始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时空里标政治经济时空坐标思想文化公元1368年|废行看,谈三司;康丞相,设内划明朝清朝藏期公元1636年 公元1644年注而丽为忑王I一丈人向、小说运鱼.连如黑重县麦头王夫公I施)公元1840隼整体感知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本质上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史论拓履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中央与地方管理等方面

2、体现了继承,设置内阁和军机处等体现了发 展专制范围 空前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专制程度 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体现了时 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 趋衰落的时代特征探究2明清工商业的发展史料一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之为朋矣”; “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一一林居漫录史料二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 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 州府是烟草专业户

3、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 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 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史料三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 业,藏银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 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明谢肇湘五杂俎卷四地部二(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综合上述史料,说明明清工商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气象。解读、(1)史料一表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地位提高,社会拜金风气盛行。(2)史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

4、的繁荣,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市镇出现; 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3)史料三反映明代中后期,在全国出现了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经营多样, 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出现。提示(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士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 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和自身安全。影响: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2)新气象: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商业观念有所改变,商人社 会地位有所提高;地域性的专业性商业市镇大量出现。X史论拓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 代以后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

5、主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景 德镇等。(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不 断扩大。(3)城市市场不断繁荣。汉唐时期,对“市”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唐长 安的市已发展为常设的商业区。到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业繁盛。 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4)对外贸易发达。明朝以前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 外贸易发达,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明朝时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关注唯物史观渗透家国情怀以唯物史观辩证

6、看待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明代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 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 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制瓷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经济结构 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提示】(1)特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2)中国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 治地位。史观阐释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社会条件(1)商品经济的繁荣。明清时期我国的商业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7、,市场 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多,工商业城市的扩大,货币的使用尤其是白银的广泛使 用,长途贩运的发展等,使全国统一市场逐渐形成,这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奠 定了物质基础。(2)手工业的进步。尤其是民营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生产技术、产品质 量、生产规模各方面均超过前代,并在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一些大商 人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积极进入生产领域,为手工业发展带来雄厚的发展 资金。(3)劳动者尤其是雇佣工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由于租佃经营方式的普及,政府 政策的调整,雇佣劳动中的社会契约关系不再带有卖身条约,农民、手工业者对 政府、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为自由雇佣劳动生产关系的建立打下

8、基 础。(4)社会重商意识进一步浓厚。商业的发展带来社会风气的转变,拜金逐利风 气、重商意识进一步加强。昭堂计对训练超他素养落实WHANG ZHENDVI XULAAN HEXIM SVYANG LLOMI.1 .(2020茂名一中模拟)从汉到清,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成比例各有不同。汉 代中央与地方的赋税比例一般是4 : 6,唐代比例一般为5 : 5,宋代比例大致为 6 : 4,元代比例为7: 3,明代比例高达8 : 2,清代比例虽有下降但仍为7 : 3。该 变化反映了()A.集权制度的强化B.地方机构的膨胀C.赋税名目的增加D.小农经济的发展A 中央与地方财税分成的比例中中央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9、说明中央集权得 到了加强,故选A项;地方分成的比例越来越小,无法说明地方机构膨胀和赋税 名目增加,排除B、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赋税制度,不能体现小农经济的发展, 排除D项。2 .大明律中官吏徇私犯罪行为的惩处比前代更为周备严厉,(官吏)“一时 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旨,吏治涣然丕变矣。下逮仁、宜,抚循休息,民 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这说明()A.重典治吏规范统治秩序8 .社会基层管理强化C.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淡化D.明初经济迅速恢复A 由材料“大明律中官吏徇私犯罪行为的惩处比前代更为周备严厉,(官 吏)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吏治澄清者百余年”可知,明朝以重典来治 理官吏,规范官吏的从政

10、行为,有效维护了统治秩序,故选A项;大明律针对 的对象显然不仅仅是基层官员,故B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中“洁己爱 民” “下逮仁、宜”等说法恰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故无法得出儒家思想淡化的结 论,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明朝政治层面的内容,而不是经济层面的内容,无法 得出D项结论,排除。9 .(2020韶关二模)自明中叶起,典当行出现显著变化,其资本规模、业务种 类,与之前有很大不同,典当行不仅把库藏的钱财借出去放债,还不断扩充资本, 注重资本的运用。这表明此时的典当行()A.具有早期金融机构的特征10 带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性质C.起到阻止白银外流的作用D.达到增加政府税收的目的A 由材料“典当行不

11、仅把库藏的钱财借出去放债,还不断扩充资本,注重 资本的运用“可知,当时的典当行充当了信用中介,具有早期金融机构的特征, 故选A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并没有相关的描述, 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典当行将库藏的钱财借出去放债的做法不能起到阻 止白银外流的作用,排除C项;典当行将库藏的钱财借出去放债的做法,有利于 典当行瞒报财务状况,不利于政府增加税收,排除D项。4. (2020济南二中模拟)明清之际,在经济发生转向的江南地区,当时的许多 历史文献中“绅商” 一词使用的频率已经很高,一些地区出现了 “儒商” o这表明()A.商人将儒家思想运用于商业经营中B.传统的社会结构

12、呈现转型的迹象C.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根本的变化D.新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B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清之际江南地区“绅商” “儒商”等的出现说明 一些上绅和读书人也开始参与经商,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呈现转型的迹 象,因此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儒家思想在商业经营中的运用,A项错误;C 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D项错 误。和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遨迨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现为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反映了 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经济一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

13、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 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国仞承古萌新:一方面,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并逐渐成为钳制思想的 工具;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 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 击;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I着眼于广度、深度、高度着眼于广度、深度、高度课题1国家治理与经济管理一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和经济发展厘清主干知识/把握教M要希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一)明朝(公元13681644年)1

14、.废除丞相(1)原因: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 荡。(2)措施: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 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 .设立内阁(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皇帝决断,政务繁多。演变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正式确立。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全盛:明神宗时,张居正任首辅,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 属机构。(3)评价:

15、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 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3 .颁布大明律(1)特征:严惩直接危害封建君主统治的行为;增加经济立法内容;严惩贪赃 枉法。(2)原因: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知识延伸1特务统治:明代为了确保臣下绝对忠心,利用特务手段侦察臣僚私下言行, 设立厂卫机构,监视侦察官民行为,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2)八股取士: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清统 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考中

16、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 奴仆。(二)清朝前期(公元16361840年)4 .设立军机处背景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2)目的:适应办理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3)概况:雍正年间,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4)特点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5 .建立密折制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厂 、中

17、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图皇权发展的程度6 .清朝的边疆政策(1)主要目的: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3)具体措施在中央设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理藩院,其职能是管理蒙古、新疆、西藏 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事务。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地施行“改土归流”。(4)历史作用近代中国的版图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基本奠定。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知识延伸(1)文字狱: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 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在清初康、雍、乾三朝的百余年间,文字

18、狱多达 上百起,而且愈演愈烈,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2)明清时期的基层治理:明代户籍制度严密,军民人等出行超过百里,即要 在官府办理通行证,关津要隘,时刻盘查。里甲制度在明清两代都十分严格,城 市中以坊、街、胡同编排,县以下乡村设乡、都、保、庄。各地名称不同,但组 织系统直达居民百姓。乡村的家族也与政权遥相呼应。二I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迟滞(一)农耕经济的发展7 .农业(1)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玉米、甘薯 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2)灌溉工具: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3)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4

19、)人口的大量增加:由于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大量荒地的开垦,耕作技术 的进步,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明清时期人口急剧增长。8 .手工业(1)生产规模: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成就制瓷业: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商 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 瓷、母琅彩争奇斗艳。纺织业a.丝织业: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 中心;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b.棉织业:明代棉花成为纺织业主要原料,其原因是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 纺织技术的改进与

20、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等。9 .商业(1)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2)商业市镇发展: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1 巧 . ,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商业先定时定点 丽1后一打破时空界跟 二 , 先一亲绿组织 Fl AHR L后一地缘组织/帮物物交换一先一般等价物一再交易10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时间:明朝中后期。(3)地点:江南。(4)行业:丝织业。(5)标志: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计工受

21、值”式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6)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7)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缓慢。(8)缓慢原因: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势力强大的经济传 统的压抑;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二)农耕经济的迟滞1 .“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 治等问题。(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 治。(3)表现:明清时期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4)评价积极: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巩固了新兴地 主阶级政权。消极:强化了自然经济,在

22、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2 .“海禁”与“闭关锁国”, 兜g提醒原因表现影响明朝“海 禁”明太祖担心流 亡海上的敌对 势力勾结倭 寇,危及统治人民不得擅自出 海与外国互市,对 外贸易只能在官 方主持下进行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 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 芽的滋长,延缓了封建经济的解体;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 界潮流;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 碍了科学的发展清朝“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 海的抗清斗 争;认为天朝 大国无须与外 国进行贸易厉行“海禁”,禁 止官民私自出海; 将沿海居民内迁, 不许人民擅自下 海“海禁”与“闭关锁国

23、”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一脉相承,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但是, 二者实施的背景、主要针对对象、具体内容、后果等都有所不同,相比于“海禁” 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涉及的范围更广,实施也更严格。弥补欠缺知识/拓展深化认知然教材新增知识1 .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1)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2)权力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2 .清朝奏折制度3 1)形成:康雍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 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

24、折制度。4 2)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 官僚机构的控制。3.自明朝中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农业: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 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 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3)商业: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 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篇史学最新视野1 .明朝加强对地方和边疆的管辖,巩固统一

25、多民族国家史学新论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 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 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 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 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 省。一一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命题思考明朝时地方和边疆的有效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 固和发展,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 开发。2 .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发生的新变化里领”明清农村虽然还是

26、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 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 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 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 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 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命题思考张岂之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发生新的变化,主要是乡村 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经济作物在乡村普遍种植;农民出现了阶层的分化;租佃 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这说明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

27、度发展,商品经济活跃。3 .明清时期“重商主义”思潮的影响史学新论乎明清之际,受“重商主义”思潮的影响,在经济发生转向的江南地区, 出现了 “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一些地区出现了 “儒商”在中国“士农工商”的缝隙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绅商群 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又有相对的经济实力,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绅士阶 层,成为大、中城市乃至部分乡镇之中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I命题思考14、15世纪的历史阶段,东西方不少国家进入封建社会晚期, 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封建母体中孕育,世界历史正在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 业社会过渡。侧重于史料、史论、史观学科

28、素养融会贯,1XUEKE SUYANG RONGHUI GUANTONG运用史料实证明确历史解释A探究1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明朝内阁制史料明成祖即位以后,则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文渊阁, 得以参预机务,成为内阁学士,渐升为大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与机务自此 始。阁臣虽说参与机务,仅备顾问而已,凡事不能有所参决,皆由皇帝决 定。宣宗常到内阁,命阁臣票拟。以后内阁票拟遂成为制度。内阁 票拟经皇帝批红之后,就变成正式谕旨发下。内阁票拟必经皇帝批示才有效,决 定权还是在皇帝那里。一一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虽然明神宗时“部权尽归内阁”,但明朝阁臣不 能等同于丞相。解读史料反映明朝时期,废除丞相后,明成祖正式设立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 的内侍机构即内阁,内阁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史料 中“阁臣虽说参与机务,仅备顾问” “内阁票拟必经皇帝批示才有效”说明内阁 设立后虽参与机务,但实际上仅备皇帝顾问,并没有决策权。提示说明:“部权尽归内阁”仅能说明内阁首辅权力扩大,但内阁始终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