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30分)1 .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 .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泉香酒洌(lie)B,朝晖夕阴(hul)C.橘倾楫摧(J1) D.岸芷汀兰(ding) 彳区偻提携(1U) 宠辱偕忘(jie) 浩浩汤汤(tang)薄暮冥冥(ming)2.以下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觥筹交错(gong)淫雨霏霏(Mi)水声潺潺(chan)金樽清酒(ztin) (3分)A.直挂云帆济沧海(渡)B.暂凭杯酒长精神(增长,振作)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D.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3 .以下句子中不含
2、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玉盘珍羞直万钱B.山肴野藏C.百废具兴C.百废具兴D.属予作文以记之4 .以下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去国怀乡 C.上下一白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5 .以下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满目萧然*四时之景不同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8分)(杜甫月夜忆舍弟)A.上下一白B.然那么北通巫峡 C.前人之述备矣D.云归而岩穴暝.名篇名句默写。(1)露从今夜白,(2) ?雪拥蓝关马不前一。(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抒发了
3、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4)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 和希望。(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开展,蕴含深刻 哲理的句子是:,。7 .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村庄道路宽阔平坦,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 遗憾的是,门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局部,请你根 据下面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全对联。(2分)扮靓 铺就 乡村 道路 康庄 美丽上联:勤劳和汗水下联:智慧与真情8 .学完本单元后,语文老师拟召开以“面对困境豁达乐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 积极参与。(5分)(
4、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3分)(2)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参照例如,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2分)备选人物:诸葛亮文天祥 袁隆平例如:苏轼一一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以下问题。(5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分析最后两句
5、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12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
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彳区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一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0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3分)(1)名之者谁名:(2)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开:(3)杂然而前陈者陈:.将以下
7、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1 .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3分)(三)阅读下面的两那么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13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
8、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使粥不充, 日戾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再适:改嫁。it (zhan)粥:稠粥。不充:缺乏,此指喝不上。民(ze):太阳偏西。12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3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2)或异二者之为或:(3)去之南都入学舍去:.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微斯人,吾谁与归?(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
9、用了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3分)14 .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 基础是什么?(3分)三、作文(40分)15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1)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 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地名、校名、人名等。(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而有的人却说,如果连自 己的“忧”都没有处理好,怎么去“忧”天下?对以上说法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少于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