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训练-- (审题篇)5义利之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训练-- (审题篇)5义利之辨.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考作文系列训练(审题篇)5义利之辨作文命题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董仲舒则认为“天 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春 秋繁露身之养莫重于义)。针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审题训练拟写标题(折叠线)立意参考本题为名言化育后人类的题目,所给名言分别为荀子和董仲舒之言,从这个角度看,考生需要展现自己的文化 积淀。本题体现了 “立德树人”的高考原则,考生不管赞成材料中的 哪个观点,均为正向价值观,主要
2、是引导考 生思考价值观问题。材料包含的是“义” “利”之辨的问题,涉及的是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是先“义”后 “利”,以“义”为荣;还是“义” “利”结合,平等看待。考生必须作出回答和论证,审题无难度,但思维要有 深度。1 .明确反对见利忘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 .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3 .在动机上反对“以义求利”,但在结果上可以接受“因义得利”。即反对在主观动机上 假仁义之名而行牟利之实,但却接受在客观效果上因行义而得到正当利益特别是公共的大利。4 .在“义” “利”不可
3、得兼的情况下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极端的情况即是杀身成仁、舍 生取义。在义与利尖锐对立、只能做出非此即彼选择的特殊情况下,要更为注重道义而非利益。5 .通过法律界定“义” “利”关系的底线,由自律而法治。参考例文义利之辨尚利贵义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的是义与利。义利本是同源之水,若取之得法,如鱼与熊掌,亦可 兼得。然而,拜金的潮流滚滚而来,我们被五彩的霓虹迷乱了眼睛,丢失了正义的指南针,陷入欲念的无穷泥潭 之中,难以自拔。唯有明义利之辨,追寻义与利的和谐统一,才能冲破金钱诱惑的无底深渊,才能绽放正义的 无穷光辉!能明义利之辨者,古人有之。昔陶朱公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天下,成为一代富豪,
4、却亦能舍却万贯家财,扶危济困,终成一代豪侠,为 世人所敬仰。而晋之石崇富甲天下,沉香铺地,龙涎照明,可谓人间极乐。然而树大招风,无尽的财富最终成 为了恐怖的祸患,使他身败名裂,尸骨不存。义利合一,才能不被祸患的沟壑所吞噬,使财富的涌流为自己也 为别人造福。如若不然,必将招致无穷的灾祸,让白己的内心世界不得安宁。明义利之辨,让金钱凭借正义的 力量,铸造出内心的安逸和物质的富足。迂腐的儒生高居于庙堂,不识民生疾苦,空谈正义而摒弃利益;肮脏的小人为金钱所困,不识礼仪道德, 追求利益而抛却正义。然而,学富五车不能满足物质的需要,家财万贯不能填补精神的渴求。唯有明辨义与利, 才能实现正义与利益的完美融合,走到完美高尚的新境界。明义利之辨,必先修身正心。颜回居于陋巷之中,箪食瓢饮,亦能自得其乐。梭罗居于湖畔之上,一泓净水,便是心灵充实的源泉。陶 潜居于东篱之间,浊酒一杯,便能幻化出无穷的诗意。我们虽居于尘世樊笼,不能在世外桃源中自得其乐,但 亦能修身正心,脱俗于尘网之中,做都市中的隐者。然而野马若无缰绳的羁绊,终究会走失方向。单纯凭借人们心灵的自觉便想走到义利合一的境界,只能是痴人说梦。明定律例,让不义之利无处可图, 让义利合一有了制度的保障方为治世之术。明义利之辨,非空谈可得之。明辨大道,行于自身。从自己做起,让义利和谐统一,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