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431592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4 一、名词解释 1、行动研究方法: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行动的参与者单独或者共同进行的以提高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论性认识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反省研究。2、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智能理论过于狭窄,局限于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方面,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其他方面。他提出至少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3、认知结构:指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是一系列香花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加工外在信息以及进行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4、流体智力

2、:指需要较少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解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晶体智力:指对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能力。6、建构主义: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构建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之中完成的。7、分布式学习:是一种教学模式,它允许指导者、学习者和学习内容分布与不同的非中心的位置,使教与学可以独立于时空而发生。8、抛锚式教学:将学习活动与某种有意义的大情境挂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9、支架式教学:教师或其他助学者和学习者共同完成某种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

3、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10、命题网络:两个或多个命题常常因为有某个共同的成分而相互了解在一起,从而构成命题网络。11、连贯技能:指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动作,如说话,打字,唱歌。12、专门心智技能:是为某种专门的认知活动所必须的,也是在相应的专门智力活动中形成发展和体现出来的。13、酝酿效应:有时候学习者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需要创造性的思考问题时,无论多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暂时停止对问题的探索,可能就会对问题解决起到关键作用。14、自由联想技术:即教师提供一个刺激,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反应。学生

4、从已学知识、已有经验出发,运用联想技巧,去寻找并建立事物间新奇而富有意义的连接关系。教师对学生所提的看法不予建议或评判,完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方式自由提出不同的想法或看法。当学生提出独特的、少有的构想时,教师则进行鼓励。15、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16、元认知策略: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17、元认知计划策略: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18、元认知监控策略:指

5、在认知活动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自己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活动、策略的效果。2/4 19、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20、基于问题学习:指一种让学生通过解决不一定具有正确答案的真实性问题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是由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构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21、个别化教学:是为了适合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教学方法。22、常模参照评定:指评定时需要把学生的成绩与其所在团体或常模团体进行比较,根据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6、。23、标准参照评定: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用来判断学生是否需要更多的指导。24、精细加工策略:指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了解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25、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利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26、脑激励法:其核心思想就是把产生想法和评价想法区分开来。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快速联想,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正确与否,教师也不做评价,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为止。27、设计型研究:旨在通过形成性研究过

7、程来检验和改进根据有关原理和先期研究而作出的教育设计,它采用“逐步设计”的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看其效果如何,根据实践反馈不断改进,直到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有效的设计。28、行动研究方法: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单独或者共同进行的以提高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反省研究。二、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 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 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3 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4 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5 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 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 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 研究信息技术应用 2、简述埃里

8、克森的发展理论对中小学的影响 答:其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有助于教育工整理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小学生正处在第四阶段,即变得勤奋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应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当作“孩子”来看待,不要再其同伴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他们。3、说说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他的理论对教育的启示?答: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事物如何运作的好奇心,即人具有一种探究世界

9、的内部动机。人们通常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人们需要有亲身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这种观点称之为认知建构主义。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促进了儿童认知结构的不断变化。启示:1、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发展 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3、注重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3/4 4、简述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答:他认为人的智力由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应用性能力三种组成。人在这三种能力上存在着不均衡,个体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这三种能力的不同组合上。5、教师的成长和培养有哪些途径、。答:1 观摩和分析 2 微格教学

10、3 教学决策训练 4 教学反思训练 5 教师行动研究 6、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异同。7、答:相同点:都十分强调强化的作用,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但都依赖于强化。不同点:1 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十分明确,而操作性条件的无条件刺激物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2 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刺激,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往往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3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早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8、观察学习经历了哪四个过程?答:1 注意过程 2 保持过程 3 复制过程

11、 4 动机过程 9、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和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比较?答:相同点:1 两者都强调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重要性。2 对于学习的方式,两者认为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都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的学习,强调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相互作用。3 两者都强调学习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4 两者都运用了皮亚杰的理论,认为同化和顺应心理机制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方式。不同点:1 学习过程和教学观点不同 2 对学习实质的认识不同 3 实施条件不同 10、加涅把学习过程分为哪些阶段?答:1 动机阶段 2 了解阶段 3 获得阶段 4 保持阶段 5 回忆阶段 6 概括阶段 7 作业阶段 8 反馈

12、阶段 11、建构主义评析 答:1 建构主义阐释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有力地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2 建构主义的很多观点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色彩.12、学习结果应该把握什么原则?答:1 反馈要及时 2 要经常给予 3 反馈要具体 13、为迁移而教可以从哪些方面做?答:1 整合科学内容 加强知识了解 3 强调概括总结 4 重视学习策略 5 培养迁移意识 14、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答:1 当练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时,继续进步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法方式,而代之以新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新的方法。2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练习兴趣有所下降,甚至产生厌倦心理或身体疲劳等原因而导致

13、练习成绩出现暂时停顿现象。15、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式 答:1 活动定向阶段 2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 有声的言语活动阶段 4 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5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16、常见的学习策略包括划线、做笔记、写提要、PQ4R 方法、提问策略。17、简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答:包括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 18、道德行为发展的 3 个经典实验是抗拒诱惑、赏罚控制、模仿学习 4/4 19、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措施有哪些?答:1 培养深厚的思想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 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3 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4 锻炼同不良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20、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21、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课堂管理系统?答:1 确定所期望的学生行为 2 把期望转化成规则和程序 3 确定后果 22、如何指导进行积极归因?答:1、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以预测此后的学习动机;2、学生自我归因虽未必正确,但却是很重要的;3、长期消极归因不利于学生个性成长;4、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