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理趣诗歌5练(练习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428386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理趣诗歌5练(练习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复习--理趣诗歌5练(练习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理趣诗歌5练(练习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理趣诗歌5练(练习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理趣诗歌5练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面眉鸟欧阳修百嘴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注】此诗是欧阳修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安徽滁州时所写。“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包含了怎样的人生道理?答: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泾溪 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就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请结合全诗赏析其中蕴含的哲理。答: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请结合全诗赏析其中蕴含的哲理。答:4 .阅读卜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放言(其三)白居易赠

2、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及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放言:共五首,是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钻龟、祝著(shi):古人因迷信而 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这里是指求签问卜。请结合全诗赏析其中蕴含的哲理。答: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疆人搁苣费评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杳。【注】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这首诗后两句蕴含着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工答:答案解析1 .这才知道把它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让它在山林里自由啼鸣的悦耳

3、动听。用笼中鸟与林 中作对比,用诗人朝中受排挤与纵情山水作对比,揭示了万物贵在自由,宇宙万物之美在 于能自由自在。赏析 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噬,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娓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 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被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啜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 拘无束。这里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安徽滁州,写作此诗 的心情也就可知了。作者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哦千声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看山花烂 漫、叶木葱茏,管什么金带紫袍;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 的音韵流转。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

4、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 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2 .本诗借景说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管何时何地人都要居安思危,时时有一种危机感。 赏析泾溪里面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终年都不会听到有人不 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 息。诗写得曲折,理析得透彻。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妙的生命 辨证。从表面看,诗的事理是碍而不通的。因为行舟水上,遇险不倾,平流却覆,似乎不合 常理。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不通的现象中,潜藏着大通的本质。因为 舟是人驾的,舟的载沉,不取决于路的平险,而决定

5、于人的状态。溪险石危时,人人警惕, 自然安如泰山;平流无石处,容易懈怠,往往舟覆人亡。这正是杜荀鹤泾溪诗析理的高 妙之处。3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琴和指头两个形象,用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故作疑难之语, 实际上幽默诙谐,意新理妙,揭示了 “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观的紧密配合”这样 一个深刻的哲理。赏析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说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 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的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根据科学依据可知,其实,琴能演奏出优 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敲击

6、琴弦,产生振动发出。人的手指和琴 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 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 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4 .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首联提出有办法解决狐疑,颔联从自然景物入手具体介绍这一办法: 让时间证明一切。颈联转入到历史人物,进一步证明上述办法。尾联顺着颈联的意思延伸: 如果周公、王莽在真相还没有显现时便死去,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本诗告诫我们: 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

7、不能分清是非。赏析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 面的认识,都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 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 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 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真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在表现手法上,该诗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赠君一法决狐疑”,诗 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 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

8、紧抓住了读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 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用什么,而该用什么,却不径 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诗的第三、四句才把这个方法 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简单,要想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 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以上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 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 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

9、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 对成王一片赤诚,说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汉朝政权时,假装谦 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 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是全篇的关键句。“决狐疑” 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 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曲折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 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 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

10、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 人寻思。这首诗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令读者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5.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赏析这是宋代诗人卢梅坡咏物言志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梅雪”的评论,在比较 中巧妙地写出各自的特色,并寓理于其中。“梅雪争春未肯降”,这句是写梅、雪在“争春”上互不相让。因为梅花在冬末春初开放,香气 飘散,给人以一种春天不久要来临的感觉;而白雪几经降落,也意味着春天不远了。“未肯降” 即不肯认输。“骚人搁笔费平章”,这是指诗人要评价梅和雪谁是报春使者,也需要放下手中 笔,好好地权衡一番。

11、这两句诗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 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梅须逊雪三分白”,这句作者从颜色角度来写,梅不如雪那样洁白。“三分”以实写虚,是“少 许”的意思。这是梅的短处,恰是雪的长处。“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作者从气味角度来写, 雪当然不具备梅花的香味。这是雪的短处,恰是梅的长处。“输”,这里作差讲。这两句诗 的意思:(看来)梅花在白的俏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白雪在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一“色,,一“香,,一“长,,一“短,,堪称神思巧运:”骚人搁笔费平章”的难题,作者轻轻巧巧一笔 即,盖棺,其实是既“盖”又未“盖”,因为“色”与“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