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责任伦理思想的构成与要求.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428353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九渊责任伦理思想的构成与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陆九渊责任伦理思想的构成与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陆九渊责任伦理思想的构成与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九渊责任伦理思想的构成与要求.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陆九渊责任伦理思想的构成与要求 摘要:陆九渊思想博大精深,而责任伦理思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经常使用责 任两个范畴说明问题、阐述观点。陆九渊的责任 伦理思想大约由责任伦理思想的基本结构、责任伦理的人心基础和责任 伦理的基本要求三大部分构成。关键词:陆九渊;责任伦理;伦理思想;责任;本心;陆九渊的责任伦理思想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只有少数学者 对之做了一定的探究,而紧密结合责任济肩务义 等明言范畴探讨陆九渊责任伦理学的专题性论着付之阙如。为了推进象 山学的发展,本文将从儒家责任伦理学维度阐发陆九渊思想。陆九渊的责 任伦理思想大约由责任伦理思想的基本结构、责任伦理的人心基础和责 任伦理的

2、基本要求三大部分构成。一、责任伦理思想的基本结构(一)责任伦理内涵研究陆九渊责任伦理思想,不能不搞清楚他所使用的责 任和 责任概念的含义,这是基本前提。一般来说儒家文献使用的责 任或责任概念主要指向的是人的使命、任务、担当,陆九渊也不 例外。虽然宋代司马光和程伊川使用过责任,但笔者尚未发现陆九渊 使用过责任范畴,而用责任”加以代替。目的指向从儒家责任伦理学来看是要求人修养心性,做到尽心、穷理:所 贵夫学者,为其欲穷此理,尽此心也。二则是主体化。他之所以讲心即理,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避 免程朱因过分凸显格物致知 道问学而造成的支离所带来的 人相对于理的被动性、强制性。理即是,道即是理。陆九渊从

3、宇宙即是 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出发指出东西南北人与物心同、理同,而道体现在 人这一主体身上就是仁义之道: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日阴阳,在地 曰柔刚,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这里,陆九渊把人道归结 为仁义之道,仁义不仅是道,也是人的本心、良心,于是心就是道,而道就是 理,由此他必然得出了 心即是理,理即是心的结论。如此做的原因其 实很简单,孟陆一脉,孟子既凸显仁义之道,又视仁义为心,陆九渊所理解 的道实际上就是理据此逻辑上他就顺理断言心即理。心即理的 责任伦理意味体现在:既然仁义成为主体精神世界的固有要素,那么行仁 践义的道德责任就是人分内的事,并注重发明人的本心就可,这就为人实 现

4、行道的使命提供心理支持。陆九渊意识到,道或理虽然为我本心固有, 但它又是复杂多样的,需要人砥砺学习,要像孟子讲的那样幼而学之,壮 而行之。(孟子梁惠王下)为学当孜孜进德修业,使此心于日用间 戕贼日少。为此,他劝导士君子应当把少年学道、壮年行道当作自己神 圣的职责:故少而学道、壮而行道者,士君子之职也。三则是道德化。陆九渊认为易道、大道易知、易从,孔孟倡导的尧舜之道、孝悌之道、仁义之道等伦理之道都具有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等易简、易能特性;孔孟之道一以贯之,而心与 理、与道又是一体的: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 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尔后他把孟子的良

5、知良能说成人的本心才巴理 当成道德伦理:爱其亲者,此理也;敬其兄者,此理也;见孺子将入井,而有 怵惕恻隐之心者,此理也;可羞之事则羞之,可恶之事则恶之者,此理也;是 知其为是,非知其为非,此理也宜辞而辞,宜逊而逊者,此理也敬,此理也 义,亦此理也;内,此理也,外,亦此理也。爰亲敬兄也好,仁义礼智也好,均 建立在孟子所说的四心之上,因而心即是理。陆九渊从心与理同一性 视角指明儒家言说的仁既是一种心也是一种理,人的求取、认知、直觉都 围绕仁心、仁理而旋转:仁,即此心也,此理也。求则得之彳导此理也;先知 者,知此理也;先觉者,觉此理也。这些以仁为核心的理某种意义上 即是人应当恪守的道德责任,都是人应

6、当遵循的道理。陆九渊有时明 确地把包含责任伦理的社会伦理归于人心:皇极之建,彝伦之叙,反是则 非,终古不易。是极是彝,根乎人心,而塞乎天地。不论是帝王施政的最 高准则抑或是社会典范性的常理常道,都是千古不变的道理,然而它们均 根源于人心。(二)敢于承当:心的类型与责任伦理孟子唯有一次使用过本心一词,这就是论及生与义的抉择时,他 指出,人人都有超过所生、所欲的价值追求,并非只有贤人才有,贤人不过 是没有丧失罢了;那些不顾礼义为了住宅漂亮、供养妻妾、使相识的穷苦 人家接受别人恩赐的做法,表明他已经失去了人天生固有的仁义之心一-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陆九渊把孟子的本y概 念与佛家的本心理念加

7、以结合并放大把孟子提出的良心、良知、良 能和仁义之心统统归结为本心,用以阐明他的心学主张建构了独特 的本8说。正如钟哲在陆九渊的学术宗旨中指明的,如若立足于 本体与工夫思路深究陆九渊的为学宗旨那它就是发明本心。的确,陆九渊十分重视本心,大量使用本心概念,例如:今使足下复其本心。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本心非外银也。丧其本心。本心若未发明,终然无益。本心之善,乃始着明。知非则本心即复。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恭敬,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 是本心。根据上述引文加之其他象山文献,发现他的本心说显示出以下三 种责任意涵:一是为责任伦理提供本体论依据。陆九渊阐释的人的本y如同 孟子的良知、

8、良心、良能一样,他言说的本心是人固有的、先天赋予 的仁义之心四端之心,它们是融人的本性与道德理性于一体的精 神本体。这一天然本心预示着人既有可能又有必要承担起修养心性的道 德责任。陆九渊告诫朋友要以强烈的道德义务感随时随地弃去旧习, 复其本心,以一种所谓勿忘、有敬的态度去做事,注重积善积义、善养 浩然之气,以不愧古人。二是为责任伦理提供道德精神基础。陆九渊虽也承认心有一般人之 心和圣人之心之分,有思虑情欲之异,但是他反对人心道心说,认为古今中 外所有人只有一个心,这就是以孟子四心和良知良能为主的本心,只 要加以涵养和扩充就可成为圣贤。确定人人具有足以成为尧舜之类的圣 贤的道德心,就为人履行仁义

9、礼智的责任提供了道德情感的保障,增添了 人完成各种责任伦理的自信心。三是为责任伦理提供人类学根据。陆九渊充分吸收了孟子人皆可 以为尧舜 同然之心的思想,认为我之心与圣贤之心共同拥有本体之 心,由此决定了任何人都要有责任担当:天之予我者,其初未尝不同。如未尝有才焉之类,皆以谓才乃圣 贤所有,我之所无,不敢承当着。故孟子曰此乃人人所有,自为斧斤所害, 所以沦胥为禽兽。若能涵养此心,便是圣贤。这是陆九渊在解读孟子浩然之气 圣人与我同类者和非天 之降才尔殊等观念时所讲的话头,旨在说明人性的共同性和责任的普遍 性。他认为,不论圣凡,每个人都有天生善的才质,要想养浩然之气只需理 会心,在天赋的善心上下功夫

10、;本来人天生的善的才质是相同的,一些人之 所以不愿承担养心、养气的责任,就在于他们处己太卑,而视圣人太高 O 以为只有圣贤才有而我则无。由此可知,陆九渊基于人人均有的普同的本 心思想假设,而倡导每个人都应有发掘自我道德本能、发扬先天固有的良 心本心以成圣成贤的道德义务。(三)心的特性.功能与责任伦理陆九渊借鉴了孟子的心学思想,基于心即理的人学观念,格外张 扬心的大化特征。他认为,理不外乎人心,而人心可以大而化之:自可欲之善至于大而化之之圣,圣而不可知之神,皆吾心也。心之所 为,犹之能生之物得黄钟大吕之气,能养之至于必达,使瓦石有所不能压, 重屋有所不能蔽,则自有诸己至于大而化之者,敬其本也。陆

11、九渊指出孟子讲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 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 描述的正是人心的特点。心的作为和功能效应巨大,它可以培育人的黄钟 大吕气度,可以使人变得通达。既然如此,每个人就要有庄严的责任敬重, 遵循作为大本大源的本心善性,注重反求诸己发扬光大自己心里固有的 美德,以进入神圣的化境。出于伦理主义的考量,宋代心学侧重于从善恶角度揭示心的基本特 性。陆九渊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从心性即理天命之谓性思想出 发,反对心、性、情、才一味相分,注重从伦理善恶角度规定心的特质:人 性本善,其不善者迁于物也。知物之为害,而能自反,则知善者乃吾心之固

12、 有,循吾固有而进德很I沛然无他适矣。陆九渊这一论断意思很明确,就 是性以心显,人性本善实则就是人心固善,只要发挥人心认知的功能,注重 反求诸己了解为外物所诱惑会有害彳盾着吾心固有之善端,进德修业,就 一定得到真正的自我满足。正是人心本善、人心固善,故而能为人进德迁 善道德责任的实现创造心理根基。陆九渊同样提升了人心的作用,他指出尽心就能达到天人合一: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 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心既是总体心,是超越时空、所有人共同拥有的天地之心,因而它无 限广大。虽然这一普同之心落实下来构成了具体的自我之心,但自

13、我之心 又是与圣贤之心同一的,只要尽我之心,就可尽性知天,达到与天和同的境 界。三、为善之任:责任伦理的基本要求在陆九渊思想体系中,心性道德工夫既指达到某种道德境界进行积功累行、涵蓄存养,也指用以培育德性所应做的事情,实为一种道德义务。其中,正心、诚意、尽心、存心、养心、自省、自觉、自得以及不可无耻 等,既是特有的道德工夫论,也是他提倡的重要道德责任。(一)正心的责任陆九渊自称因读孟子而自得之,因此他不可能不受孟子正 人心思想的影响。他一方面如前所言从形而上层面反对程朱的人心道 心两分说,强调人的本心为善;另一方面从形而下的现实层面承认人心有 一般人之心和圣人之心之分、有思虑与情欲之差异,尤其

14、矛盾的是他承认 人心有邪正之分。孟子曾经指出之所以出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 多暴的现象,不是人的才质过错,而是由于他们纯善的心遭到损害、诱 惑的缘故: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孟子告子上)。受此溺心说 的影响,陆九渊分析了人心偏斜不正的原因。他说:有所蒙蔽,有所移夺,有所陷溺则此心为之不灵,此理为之不明,是谓 不得其正,其见乃邪见,其说乃邪说。一溺于此,不由讲学,无自而复。故心 当论邪正,不可无也。以为吾无心,此即邪说矣。若愚不肖之不及,固未得 其正,贤者智者之过失,亦未得其正。溺于声色货利,狙于谴诈奸究,梏于末 节细行,流于高论浮说,其智愚贤不肖,固有间矣。若是心之未得其正,蔽于 其私,而使

15、此道为之不明不行,则其为病一也。这段话的要义是,人心之不正,一则有邪见、邪说的蒙蔽,二则受私欲 的引诱,三则行为有过与不及,从而导致理不明、道不明。如果说这主要 从外在方面分析人心不正原因的话,那么陆九渊也指明了其内在原因:人非木石,不能无好恶。然好恶须得其正,乃始无咎。人是非生物的 精神性动物,是有七情六欲的存在物,而人有好恶之心、之情,必然有正与 不正、当与不当的问题。人心不正就从反面提出了纠正、端正的责任问题,依此陆九渊提出 了多方面的矫正要求:第一是正本清源:尊所闻彳亍所知,须要本正。第 二是遵循适当的进德修行次第:开端发足,不可不谨,养正涉邪,则当早 辨。第三是以深沉的责任感急于改正

16、: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心而已。 一有不得其正,则当如救焦溺而求所以正之。第四是端正学问、克制私 心:故正理在人心,乃所谓固有。易而易知,简而易从,初非甚高难行之事, 然自失正者言之,必由正学以克其私,而后可言也。第五是端正思念、 心思:念虑之正不正,在顷刻之间。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 念虑之正者,顷刻而失之,即是不正。此事皆在其心。(二)存心的责任陆九渊虽讲尽心 尽性,但在其心学体系中占比较少,而侧重 于言说存心 养心。存心与养心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心 的保持、保存,使善心不失以及专心、用心等;后者侧重于良心、善心的 涵养、培植以及对本心的推扩。陆九渊有时对二者不加区分以此探究

17、本心发明的存养之道,讲究充养之功。陆九渊说:人孰无心?道不外索,患在戕贼之耳,放失之耳。古人教人不过存心、 养心、求放心。此心之良,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养而反戕贼放失之耳。苟知其如此,而防闲其戕贼放失之端,日夕保养灌溉,使之畅茂条达,如手足之杆头面,则岂有艰难支离之事?今日向学,而又艰难支离,迟回不进则是未知其心,未知其戕贼放失,未知所以保养灌溉。此乃为学之门,进德之 地。陆九渊反对朱熹格物致知、向外求道穷理的支离,认为心与道合 一,心中有道。由于人固有的良心受到戕害而放失,导致求道不易,只要注 重保养灌溉人的本心,向内存心、养心、求放心,就能进德修身,就能完成 古圣先贤未可穷尽的事业,就能实

18、现为尧、为舜、为禹的人生责任。然而,陆九渊也意识到存心与养心毕竟是循序渐进的两种工 夫进路,因而他常单独论述存心:只存 一字启可使人明得此理。此理本天所以与我,非由外铳。 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将以保吾心之良必有以去吾心之害。何者?吾心之良吾所固有也。 吾所固有而不能以自保者,以其有以害之也。有以害之,而不知所以去其 害,则良心何自而存哉?故欲良心之存者,莫若去吾心之害。吾心之害既去, 则心有不期存而自存者矣。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 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 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然则所以保吾心之良者

19、,岂不在于去吾心之害 乎?50陆九渊从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思想出发才巴伤害良心的根源归结 为人的私欲、物欲,认为要保存人的良心,就必须寡欲,从而阐发了独有的 存心去欲的道德哲学。(三)养心的责任发明人的本心,不仅要存心,也要养心,因此陆九渊又着重阐 述了 养心。他强调做好充养之功,就能复其本心,就会具有强大 的势能,就会使心理畅茂:此事何必他求?此心之良本非外烁,但夫斧斤 之伐,牛羊之牧,则当日以茂畅。此事不借资于人,人亦无着力处。圣贤垂 训、师友切磋,但助鞭策耳。”存养良心、发明本心的道德责任应当敢于 自我承担、自我修为,无需外求,无需借助别人。(四)自反的责任陆九渊本人立志以传尧舜之道,续孔

20、孟之统为己任,而他尤其重 视每个人的为己之学才巴学以至道、学以明理确立为终身的责任。对他来 说,履行这样的责任,最有效的门径就是自醒自觉、自反自成和自立自强, 由此建构了颇具特色的自反说。其一是自醒自觉。陆九渊并不完全反对张载、程朱等理学家提倡的 见闻之知 道问学,肯定人的五官照物,教人读书,强调实理、 实修、实践、实行一博学、审问、明辨、慎思、笃行,蕴含着实学的 思想倾向。不过,他更为凸显心的主观修炼,要求人的精神注重自醒自觉。首先看责。陆九渊大致从两方面运用和阐发了 责。一是作 为动词的责。陆九渊使用的责字作为动词含义大多指向的是责 备、训斥、申斥、规劝、贬黜、谴责、惩罚、诘问、追究、督促

21、、督查 等,如他说:流俗人而或有之,是则可喜非可责也。此处的责意思 是责备、规劝、诘问、督促,这段话表明了陆九渊对流俗之人可以不责备 的不屑态度。二是作为名词的责。中国古代文献之中,责还经常 指名词化的责任、差使、罪责、职责等。陆九渊说:有志于学者,亦岂 得不任其责?该处的任其责的责即为承担责任的意思,此一段 话表达了学者应当做好自己分内事的思想。其次看任。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任最为常见的义项是任用、 委派、担任、负担、担当、使用、负责、主持等,此外它还有相信、信赖、 信任以及听凭、听随、听信、由着、纵使、即使等各种意蕴。如同责 字一样,陆九渊所言的任也分为动词的任和作为名词的任。 一是作为动词的

22、任。陆九渊使用的任字诚然有任意任凭 等意,却也有任用、担当、使用、负责、主持等动词性含义。例如上述的 有志于学者,亦岂得不任其责?这里的任即为动词性的负责、主 持的意思。二是作为名词的任。在中国古代汉语中,作为名词的任 主要是指担子、行李、任务、责任、职位、能力、劳役等。陆九渊使用 的任字其义大多为责任 任务 使命等义项。例如他说:吾友且当孜孜行其所知,未当与人辩论是非。辩论是非以解人之惑,其 任甚重,非吾友之责也。陆九渊告诫詹子南说,辩论是非以消解人的困 他肯定地说学者能常闭目亦佳,认可门人安坐瞑目,用力操存,夜以 继日地操存为学工夫,强调因思是便收此心。其二是自反自成。陆九渊从有善必有恶的

23、观念出发启认为自己 提倡的为学之道的切入口是不过切己自反,改过迁善。指出为学的目 的是至道,而要至道,就必须做好为己工夫,注重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性,做到自反、自得、自成和自道:自得启成启道,不倚师友载籍。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 君子以自昭明德。 人之有是四 端,而自谓不能者启贼者也。暴谓自暴。弃谓自弃。侮谓自 侮。反谓自反。得谓自得。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圣贤 道一个自字煞好。陆九渊鄙弃自暴自弃的不负责任行为,大力倡导自反、自得、自成和 自道的自我负责态度。在自述自我为学、求学的历程时,陆九渊对诸葛受之说:某自承父 师之训,平日与朋友切磋,辄未尝少避为善之任,非敢奋一旦之决,信不逊

24、之意彳走为无顾忌大言。诚以畴昔亲炙师友之次,实深切自反,灼见善非外 银彳走以交物有蔽,沦胥以亡,大发愧耻。自此鞭策弩蹇,不敢自弃。今契丈 之贤,乃复犹豫于此,无乃反己未切,省己未深,见善未明,以不能自奋也。倘 一旦幡然沛然,谁得而御。陆九渊坚持把明善、求善、行善、为善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但是他认识到善心、善德、善性并不是外来的启暴自弃的自我放逐更不能获得,唯有致力于深切的反己、省己才是不二法门。陆九渊深信通过自反、自得、自成和自道等实修工夫,就能实现自我 明德的目标:古之学者为己所以自昭其明德。己之德已明,然后推其明 以及天下。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在我者既尽,亦自不 能掩

25、。为己才能为人,才能为天下启我主体只要自昭明德、尽心尽性, 就能把自己葆有的大德推及于天下。其三是自立自强。陆九渊指出人要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 言语。而他又特别彰显人的精神作用,力主精神的自立自强,多方面发 展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的精神哲学。陆九渊突出收拾精神,凸显自作主宰。 他说:人精神在外,至死也劳攘,须收拾作主宰。收拾得精神在内时,当恻 隐即恻隐,当羞恶即羞恶。他鼓励朱济道说:请尊兄即今自立,正坐拱 手,收拾精神启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久阙。当恻隐时自然恻隐, 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 刚毅。他倡导大丈夫气概:有一段血气,便有一段精神,有

26、此精神,却不 能用,反以害之。非是精神能害之,但以此精神,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 依靠精神的收敛,有了个人的自我做主,确保了恻隐、羞恶道德情感和宽 裕温柔、发强刚毅道德品质生发时的自然性、正当性,就可以使人像一个 大丈夫一样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彳亍天下之大道。(孟子滕 文公下)值得关注的是,陆九渊阐发了 立本明理说。他指出人要学会自立, 而自立的主体内容则是立本:欲明夫理者,不可以无其本。本之不 立而能以明夫理者,吾未之见也。宇宙之间,典常之昭然,伦类灿然果何适 而无其理也。学者之为学,固所以明是理也。在陆九渊看来,明理固然 是人为学的主要宗旨和重要责任,而明理的根本方法不是格物而是立

27、本; 这个本不是别的,即是孟子说的大体,即是本心,即是良心 本体:假如能够自立善心本体(相当于康德所言的自我立法),就能够把握 包括责任伦理在内的典常伦类。惑,使命重大,不是你的责任范围。此处的任即是责任 任务 使命的意思。在与吴子嗣的书信中,比较集中体现了陆九渊对责 任用词基 本含义的规定。他说:古所谓责成者,谓人君委任之道,当专一不疑贰,而后其臣得以展布四 体以任君之事,悉其心力,尽其才智,而无不以之怨。人主高拱于上,不参以 己意,不间以小人,不维制之以区区之绳约,使其臣无掣肘之患,然后可以 责其成功。故既已任之,则不苟察其所为,但责其成耳。所谓责成,即是督促、督查成功;所谓任君之事,即是

28、承担君 主委派的任务;所谓既已任之,即是既然已经承诺担任。这段话从君 和臣两个向度阐述了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一方面,人臣既然接受了君主使 命的委托,就应尽心竭力、专心致志、毫无怨言地完成君主指派的任务; 另一方面,君主要尊重臣子的自由、权利,不能根据自己的私意和各种框 框限制他的行为,主要责任应当是对其督促、督查,以促成取得预期的效 果。(二)主体责任伦理自从曾子提出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这一主 体道德责任以后,历代儒家从己他(人)关系维度阐释了主体所应承担的 责任己责和人责。在诠释和评价大学春秋大义时,陆九渊触及到己责问题。 他推崇圣人之治,称赞说:尧有九年之水,则日浑水警予,盖以

29、为己责也。 昔之圣人,小心翼翼,临深履冰,参前倚衡,畴昔之所以事天敬天畏天者,盖 无所不用其极,而灾变之来,亦未尝不以为己之责。古圣人把洪水泛滥、 灾害畸变视为上天对自己的警告,把治理自然社会祸害、事天敬天畏天看 成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陆九渊充分肯定了自我勇于负责的主体 精神。陆九渊常常用任之责独有的范畴论述社会主体的责任承担,这尤 为体现在他对学者责任的揭示上。陆九渊云:道之异端,人之异志,古书 之正伪,固不易辨,然理之在天下,至不可诬也。有志于学者,亦岂得不任其 责?如射者之于的,虽未能遽中,岂得而不志于是哉?闲先圣之道,劈邪说, 放淫辞,如今当有任之责者。他认为,虽然异端、异志和古

30、书正伪不易 辨清,但传扬先圣之道、驳斥异端邪说,当今之世应当由勇于担当责任的 人来承担。尤其是天下之理不可诬蔑,真正的学者不能不承担起明理、行 理的重任。宜章县学记较为集中展现了陆九渊关于君主与官吏所应分担责 任的思想。它记载云:是故任斯民之责者,君也;分君之责者,吏也。民之弗率,吏之责也;吏之 不良君之责也。书日: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又日:百姓有过, 在予一人。此君任其责者也。代表上天管理、调遣民众是君主的责任,分担君主的责任是官吏的事; 不能管理、统帅好民众,那是官吏的责任,而官吏邪恶,则是君主应当承担 的责任。所谓朕躬有罪,加以万方是推卸责任的表现,只有朕躬有 罪,无以万方和万方有罪,罪

31、在朕躬才是值得提倡的君主敢于承担 责任的表现。陆九渊还从官民角度阐述了社会治理体系中的责任问题:睹民之罪, 视俗之恶,顾不于其上之人而致其责,而惟民是尤,则斯人之为吏可知也。 9只看见民众的罪过,只关注风俗的败坏,整天怨天尤人,总是推卸自己的 责任,决不是好的官吏,而良吏应当肩负起化民成俗的责任。(三)责任伦理指向历代儒家重责己也讲责人。陆九渊充分阐明了责己的重要意义,不 仅如下所述肯定了圣人的自责过失,而且说明了平常人自责的必要与可 能。他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人,潜能无限都能够由愚昧变聪明、由柔弱 变刚强、由少知变多知,只要不自暴自弃,就会像圣人一样能够自讼、自 责;至于资质过人的人,更有可

32、能和必要自讼其过,更不能逃避自责之责: 均是人也,虽愚可使必明,虽柔可使必强,困学可使必至于知,勉行可使 必至于安,圣人不我欺也。于是而日:我不能,其为自弃也果矣。常人 有是,皆可责也,若夫质之过人者而至于有是,是岂得而追其责哉?陆九渊同样肯定了应当责人,重视人际之间的相互劝谏、互相批评。他在给友人张辅之的书信中指出,一切闻见之知一定要使自己的本心端 正,否则就如同屋檐上的檐板:尊所闻彳亍所知,须要本正。其本不正,而尊 所闻行所知,只成个檐版。如果患有流俗之人的过错那还是小过,但若 如患有檐板样的沉溺之过,那就是大过错,不可原谅:若与流俗人同过, 其过尚小。檐版沉溺之过,其过甚大,真所谓膏盲之

33、病也。信中,陆九渊 挑明张辅之具有许多人都有的毛病,这就是性之不纯,理之不明。认 为假如是流俗之人患有此毛病,还可以理解,也用不着去责备:流俗人而 或有之,是则可喜非可责也他按照圣贤一样要求张辅之对自己这一缺 点既要自知也要有鬼并鼓励他只要努力去掉它,自能改过迁善。显 而易见,陆九渊传承了孟子朋友之间可以责善的思想,对T殳人不求全责 备,而对朋友则严格要求,努力尽到劝谏的责任。(四)责任伦理内容就责任伦理内容而言,陆九渊主要着眼于事后责任的维度阐发了责 过、改过的理念,他提出了与责过近义的遽责其无过论断,阐述 了较为丰富的改过思想,以此补充完善了儒家的责任伦理思想。一是指明了改过的重要性。陆九

34、渊说:人谁无过,过而不改,是为过 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每个人都会犯过错,如果有过不改那才是真正 的过错,假如有过能改,那就是天大的好事。二是提出了从速改过的要求。陆九渊一方面窥见到不犯恶容易、 不犯过难(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恶与过不同,恶可以遽免,过 不可以遽免。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学固不欲速,欲速固学者之大患。然改过迁善,亦不可迟回。向来与诸公讲切处,正是为学之门,进德之地。 欲速则不达,为学更是如此,但欲速恰恰是一些学者常犯的毛病。对于自 己的过错就不同,应当速改。陆九渊认为改过迁善不能有片刻拖延,要知 道这是为学之门、进德之地。他批评刘淳叟有过不知速改指出如果知过 勇于改过诚知

35、其过,顿弃勇改就能取得进步,为此要求刘淳叟宜 勇改之。三是讲明了对待改过的正确态度。陆九渊尽管并不否定为人之学, 但更认可为己之学,这也影响到他对改过的看法,他认为改过不是为人而 是为己:古之学者本非为人,迁善改过,莫不由己。善在所当迁,吾自迁之, 非为人而迁也。过在所当改,吾自改之,非为人而改也。故其闻过则喜,知 过不讳,改过不惮。迁善也好、改过也好,都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而 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心性水平。四是揭示了改过必须讼过和知过的观念。与佛教文献无量寿经 提倡讼过相一致,陆九渊十分推崇圣人讼过 圣人自责过失, 指出圣人因为聪明睿智故能有过必改、有过速改、有过勇改:以其知之 必明,而改之必

36、勇。他还认为要想改过,务必知过。出于迁善改过的道 德追求,他深刻指出:不知其非,安能去非?不知其过,安能改过?自谓知非 而不能去非,是不知非也;自谓知过而不能改过,是不知过也。真知非则无 不能去,真知过则无不能改。人之患,在不知其非不知其过而已。所贵乎 学者,在致其知,改其过。知过与改过相互为用,形成了辩证联结的结构, 只有知是知非、知善知恶、知对知错,才能以实际行动去非、改过,道德 认知构成了伦理实践的前提。二、责任伦理的人心基础陆九渊虽没有对心作严密的概念式的定义,但他的心学对心的内涵、 来源、结构、类型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其心学呈现了某种 儒家责任伦理的意蕴。(一)君子之职:

37、心的内涵、来源与责任伦理陆九渊阐述了 心外无物的观念。他说: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人的方寸之心可以由外而内地收摄万 物,反过来它又能够由内而外地充塞宇宙,这不失为王阳明心外无物 理念的前缘。陆九渊并不否定天地万物均有理、有道,强调形而上的道与 形而下的器不分不离,指出性来源于天所给予,也就是天命之谓性。 同时他既吸收了程朱理学的性即理观念,又突出了主体心的作用片巴 心与性共同归结为理,不仅提出了 心性即理的命题,还进一步强调心 即理。陆九渊为什么要讲心即理 ?它的责任意涵何在?笔者分析其中的 原因和意涵大概体现如下:一则是理的内在化。和朱熹一样,他并不完全否定外在

38、之理,不否定 朱熹的心在理中,也不否定心与理可以共生共存,认为理充塞于宇宙 并大于天地。根据陆九渊的思想逻辑,虽然心自身也有理的问题心 之理,可心与理总归属于有所差异的两种事物,二者不能划等号,他之所以 极端化地讲心即理,目的是为了克服程朱心含万理的不足而虽 调内在的本心不仅包含理,还主理,可以明理、体理(道)、用理、行理。继 承孟子心学的内向型思维,陆九渊讲究心向内求,反对外求,由此才提出并 不很准确的心即理观念。陆九渊说:人非木石,安得无心?(孟子日:)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 之,君子存之。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日此之谓失其本心。存之者, 存此心也,故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

39、此心也;天之所以 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故日理义之悦 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对陆九渊来讲,每个人都有孟子所说的异于禽兽的本心赤子之 心和四心,这些心作为反映者和承载者容纳、贮存了常人理解的作 为对象性内容的、外在的仁义礼智之理,就像美味佳肴使人喜悦一般,理 义也可以使自我之心感到心旷神恰,因而人的内心一定会欣然接受它们。 如果把心即理解释为心就是理或心等同于理,那么由心具 理到心即理显然存在思想的跳跃和逻辑上的缺环。但是,假如把即 诠释为靠近接近,那么所谓心即理也就可以训解为心靠近理、 接近理,如此由心具理推出心即理也就顺理成章,也就合乎逻辑 了。陆九渊反复讲心即理,把外在的理置放于人内在的心之中,最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