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一植物的激素调节.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423318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考点一植物的激素调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高频考点一植物的激素调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考点一植物的激素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考点一植物的激素调节.ppt(9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题解构视角拓展高频考点一:植物的激素调节1.(2012年全国新课标理综)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答案】D2.(2011年海南高考)

2、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答案】B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3.(2010年全国新课标理综)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

3、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如图甲,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考向案考向案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生物生物科目一考试 2016年科目一模拟考试题科目二考试 2016年科目二考试技巧、考试内容、考试视频(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

4、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2。请预测2与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2)若2小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2大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高频考点 真题索引 情境构造角度切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012,全国新课标卷,5切除尖端下方的一段胚芽鞘和未切除的胚芽鞘在光照下的变化分析生长素的运输、分布和生理作用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010,全国新课标卷,30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对弯曲角度进行分析生长素的作用特点2011,海南卷,13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分析这一现象向性运动、生长素的运输角度探究:切入角度说明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分析生长素的发现历程,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的区别以及生长素的分布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和应用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

6、作用案例落实:1.将某植物的胚芽鞘(图一)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制成临时装片(图二),据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促进植物的生长B.由于b侧细胞较长,所以单侧光来自b侧C.如果图一植物横放,a侧位于远地侧D.图一和图二可以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思路剖析】生长素促进生长主要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实现的;单侧光照可以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较快,因此背光侧细胞比较长;如果植物横放,由于重力作用,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细胞生长较快,所以a侧位于远地侧;b侧位于近地侧;该实验可以

7、说明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但不能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答案】C1.下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是一组对照实验B.向左弯曲生长的是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D.单侧光能够对起作用【思路剖析】、是互为对照实验以证明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A选项错误。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不能完全替代胚芽鞘尖端的作用,其中的生长素只能极性运输,在单侧光照射下不能横向运输,因此单侧光对不起作用。组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不生长也不弯曲、直立生长和向左弯曲生长,故B选项正确。【答案】B高频考点二:神经调节4.(2012年全国新课标理综)当人看到酸梅时唾

8、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答案】C5.(2010年全国新课标理综)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答案】D6.(2009年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

9、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答案】D7.(2012年全国新课标理综)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b是,c是,d是。(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

10、)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器(2)大脑皮层(3)轴突细胞体【答案】(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高频考点 真题索引情境构造角度切入神经调节2012,全国新课标卷,4对“望梅止渴”现象的分析反射、兴奋产生、传导、激素调节2012,全国新课标卷,30肺牵张反射过程涉及的基本知识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2010,全国新课标卷,5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判断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变化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2009,江苏卷,2 有关神经兴奋基本知识的判断,涉及组织液中静息电位的判断

11、神经调节的特点角度探究:切入角度说明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反射、反射弧和兴奋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传导和传递的过程和特点;突触的结构案例落实:2.下图为人体神经细胞模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结构F的数量会增多B.CD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用适宜的强度刺激图中的轴突中间一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进行双向传导D.D只能由BC作用于E细胞,而不能反过来进行,是因为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思路剖析】CD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流动性的结构特点。【答案】B2.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发生

12、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A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B.Ach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糖蛋白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思路剖析】Ach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穿过了0层生物膜,D选项错误。【答案】D8.(2012年全国新课标理综)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答案】B高频

13、考点三:体液调节9.(2011年全国新课标理综)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C体液调节2012,全国新课标卷,3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的现象分析体液调节的过程2011,全国新课标卷,5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互关系高频考点 真题索引情境构造角度切入角度探究:切入角度说明神经系统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分级调节、反馈调节、血糖调

14、节、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调节、人脑的高级功能案例落实:3.人体内存在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了参与糖异生的一种关键性酶PEPCKI,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B.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C.抑制PEPCKI乙酰化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可能D.图示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思路剖析】根据题图,非糖物质在PEPCKI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而当血糖浓度升高时,又会促进乙酰化酶与PEPCKI的结合形成乙酰化的PEPCKI,从而降低细胞中PE

15、PCKI的浓度,进一步抑制糖异生途径,使细胞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之一,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可能是通过增强PEPCKI酶的活性实现的,A选项正确。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时,一方面糖异生速度加快,血糖浓度居高不下,另一方面PEPCKI乙酰化途径有限,最终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B选项正确。可以确定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途径之一应该是使PEPCKI活性降低,即促进PEPCKI的乙酰化,C选项错误。糖异生途径中葡萄糖对糖异生的一种关键性酶PEPCKI的影响是反馈调节,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使血糖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D选项正确。【答案】C3.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

16、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能专一性地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分布有识别激素的特异性糖蛋白B.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C.垂体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性腺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具有反馈作用【思路剖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C选项错误。【答案】C高频考点四:免疫调节10.(2011年全国新课标理综,有删减)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

17、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答案】B浆记忆特异性11.(2010年全国新课标理综)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3)动物

18、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答案】(1)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2)抗原(3)浆细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编码抗体的基因红细胞高频考点 真题索引情境构造角度切入免疫调节2011,全国新课标卷,30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体液免疫的过程2010,全国新课标卷,29大鼠淋巴细胞的人工转移与产生抗体的能力的得失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过程角度探究:切入角度说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的分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

19、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二次免疫的特点、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案例落实:4.下图为HIV造成艾滋病的过程,显示人体内产生免疫力与HIV出现的情况。此外,在临床上,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在潜伏期时要如何采样与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A.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B.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抗体的存在C.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D.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抗体的存在【思路剖析】本题以曲线为载体,考查体液免疫相关知识。从曲线上可以看出初期与潜伏期虽然没有病症出现,但潜伏期体内免疫反应强烈,因此可能通过测定HIV抗体的存在来判断是否已被感染。【答案】D4.下图表示

20、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A.妇女A可能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C.妇女A产生抗体多是因为其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强D.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思路剖析】图示2月份妇女A的抗体量增加,说明之前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或注射了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5月份二者抗体都有增加,说明二者都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其中妇女A的抗体明显高于妇女B,是由于妇女A是第二次感染该病毒,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而产生大量的抗体。【答案】C基础角度思路一、选择题

21、(本题共8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基础再现)2011年3月11日,日本因大地震引发海啸,许多人被长时间困在楼顶等待救援。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需进行多项生理调节活动。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环境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在饥饿状态下,肝糖原会转化为葡萄糖D.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思路剖析】长时间困在楼顶的人,由于得不到水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且有水分的散失,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同时由于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血糖浓度降低,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肝糖原会转化为葡萄糖。【答案】A2.(基础再现)下列关于胚芽鞘向光弯曲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顺序排列正确的

22、是()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C.cbedfD.abdec afA.fbcedB.bfaed ac侧生长素浓度高,细胞生长较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慢,所以弯向光源生长。【答案】D【思路剖析】本题考查胚芽鞘向光性原理及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考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对这种能力的考查也是高考经常涉及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生长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从而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3.(基础再现)病毒疫苗和抗血清在现代免疫学预防、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2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消灭人体内病毒只需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B.人体某个效应T细胞的细胞膜上只有一种抗原的受体C.人体接种病毒疫苗获得相应免疫力属于被动免疫D.以抗血清治疗病毒性重症患者属于二次免疫细胞、吞噬细胞的参与。人体接种病毒疫苗获得相应免疫力属于主动免疫。血清中含有抗体,以抗血清治疗病毒性重症患者说明该患者无相应抗体,注入抗体属于免疫治疗。【答案】B【思路剖析】消灭人体内病毒需B淋巴细胞、T淋巴4.(基础再现)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为血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

24、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高组织水肿。当丁代表红细胞时,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答案】D【思路剖析】据题图分析:乙为组织液、甲为血浆、丙为淋巴、丁为血细胞内液。当2、6受阻时,会引起5.(视角拓展)下图甲为接受单侧光照的胚芽,图乙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胚根,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a处和c处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B.a侧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生长C.b侧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D.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思路剖析】根与茎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故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a处和c处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降低不可能抑制生长。b侧

25、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表现出向光性。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使根垂直向下生长。【答案】B6.(视角拓展)右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含量的增加早于B.给正常动物注射,将引起的分泌量均减少C.作用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D.物质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交流【思路剖析】(甲状腺激素)能反馈性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答案】C7.(视角拓展)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

26、小体内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思路剖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电突触无突触小泡,无神经递质,由带电离子直接通过通道传递信息,且膜两侧是对称的,因此兴奋在电突触中的传递是双向的。电突触由离子传导,传导速度较化学突触快。【答案】B8.(视角拓展)下图甲是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是突触的局部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反

27、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不能由传导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C.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最可能暂时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思路剖析】在反射弧中,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在突触处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在拔牙时感觉不到疼痛,原因是疼痛的信号没有经过大脑,否则就应该有疼痛的感觉,或者是大脑被麻痹,但这是局部麻醉,不是全身麻醉,显然不会麻痹大脑,所以只能是痛

28、觉信号没有传入大脑。【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9.(基础再现,10分)生长素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激素,研究表明菜豆叶片随着叶龄的增加,生长素的含量逐渐降低,到叶龄为70d时,生长素含量降低至最低,叶片脱落,因此有人认为叶脱落与生长素有关。试回答相关问题:(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其主要生理功能是。(2)其他研究还表明,生长素对脱落的效应与施用部位和浓度有关,下图表示了这一研究结果(注:叶片脱落与叶柄基部和茎之间产生离层有关;叶柄离层近基端指叶柄离层远离叶片的一侧)。由图中离层近基端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可以得出生长素的浓度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是。(3)根据题中信息,如果因为

29、某种原因希望延长植物叶片在枝头的存留时间,可以采取措施。【答案】(1)吲哚乙酸促进植物生长(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离层近基端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对叶片脱落促进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起抑制作用(3)向叶片人工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10.(视角拓展,13分)下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免疫,图中b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细胞。(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3)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肽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物质d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

30、调中的病。(4)当抗原经过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5)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从遗传物质分析,研究SARS疫苗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思路剖析】由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a为B淋巴细胞、b为浆细胞、c为记忆B细胞,d为抗体,其中a、c、d均能识别抗原;当抗原经过过程时,人体内发生二次免疫,此时免疫反应强烈,产生抗体速度快、数量多;人体内的正常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但当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强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自己的组织当做外来的成分处理,出现自身免疫病;由“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可以推出SARS病毒是RNA病毒,单链的RNA结构不稳定,变

31、异频率高。【答案】(1)体液B细胞和记忆B(2)a、c、d(3)自身免疫(4)数量多、速度快(5)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单链的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11.(高度提升,13分)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下面图1和图2是分别表示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递质合成后首先贮存在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递质释放,并与位于突触(填“前”或“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图1中,当某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引

32、起Na+大量内流,使后膜的电位逆转成,从而发生兴奋,而在图2中,当另一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却使Cl-内流,由于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无法产生兴奋。(2)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从而缓解病情。其原因是。(3)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那么

33、,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填“兴奋性突触”或“抑制性突触”)。(2)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3)抑制性突触【答案】(1)突触小泡后外负内正动作电位12.(能力综合,16分).H1N1流感病毒会引起机体发烧、鼻塞等症状,有人在刚刚有点发烧时就服用扑热息痛药,使体温迅速下降。(1)医生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因为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机体的良性反应,是人体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稳态的集中体现。(2)发烧现象产生时,细胞中(细胞器)产生的能量除了使体温上升,还能。(2)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思路剖析】.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机体发烧、鼻塞等症状是内环境维持稳态的一种表现,主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发烧现象产生时,线粒体产生能量增加,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所需,同时使体温升高。.设计实验步骤时要遵循对照和单一变量的基本原则,所以首先应该分组、编号(如:甲、乙),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探究思路先测定血浆的pH,再分别滴加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pH的变化,若pH变化不大,则血浆能维持pH稳定,若pH变化较大,则结果与之相反。但要使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还需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