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ppt(2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讲人:郝若平主讲人:郝若平 心理学博士心理学博士讲师简介讲师简介益尔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益尔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山西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山西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全国心理学会会员全国心理学会会员 山西省心理学会理事山西省心理学会理事 山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第一第一章章 绪论绪论心理学对人们生活的冲击:?中国的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中国人爱面子的特点是否影响到你的人际交往?(比如:我和工大外语老师的合作课题内容之一:人格特点与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广告是怎
2、样影响到你的消费行为的 引言引言 学习心理学可以使我们知道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心理学。一般普通心理学教科书,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心心理理学学是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心理学概论学概论1.一般分为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和个性(人格)个性(人格)两大部分。2.另一种分为: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与行为与行为、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与群体心理。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一)个体心理 心理动力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个体心理与行为 个体心理 行为(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 无意识 一、心理
3、学研究对象(四)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 个体心理 二二、心理学心理学主要流派和观点主要流派和观点 (一)构造主义代表人:冯特观点: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人们的意识经验或构造,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基本元素。二二、心理学心理学主要流派和观点主要流派和观点 (二)机能主义代表人:威廉詹姆斯观点:意识是一个连续不断流动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机体适应环境。它强调实用主义。二二、心理学心理学主要流派和观点主要流派和观点 (三)行为主义代表人:华生和斯金纳观点:心理学应从研究人的内在心理转向研究人的外在行为,即通过人的外在行为来探究其内在心理活动。二二、心理学心理学主要流派和观
4、点主要流派和观点 (四)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观点: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即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但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二二、心理学心理学主要流派和观点主要流派和观点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观点:精神分析心理学侧重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二二、心理学心理学主要流派和观点主要流派和观点 (六)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皮亚杰和奈塞尔观点:从广义讲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狭义讲是指应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使用计算机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识过程。强
5、调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对其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作用。二二、心理学心理学主要流派和观点主要流派和观点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和罗杰斯观点:心理学应采用“以人为本”的研究路线,运用“整体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人的自我成长的需要。主张改善环境以促进人性的充分发展,以达到自我实现。第第二二节节 教育教育心理心理学概论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可见,学生学习的心的基本心理规律。可见,学生学习的心理
6、规律成为其研究的主要方面。理规律成为其研究的主要方面。第第三三节节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心理学学一、高等教育特征一、高等教育特征 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实施的教育。二、高等教育心理学二、高等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与教师教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第第三三节节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心理学学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一)反映高等教育专业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一)反映高等教育专业特色的教育心理学 这里阐述
7、这里阐述“高高”与与“专专”的问题的问题。(二)为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二)为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学依据不仅重点研究高等教育的教学问题,更加强科研,服务不仅重点研究高等教育的教学问题,更加强科研,服务社会的职能。社会的职能。n教学降低,学生学习增加教学降低,学生学习增加主体作用主体作用n方法上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方法上启发学生积极思维n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第第三三节节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心理学学四、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四、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 (二)高等学校(二)高等学校学习
8、学习心理心理(三)高等学校(三)高等学校教学教学心理心理(四)高等学校(四)高等学校德育德育心理心理(五)高等学校(五)高等学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第第三三节节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心理学学五、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五、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在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主要在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实验研究、相关研究和描述性研究(资料卡)实验研究、相关研究和描述性研究(资料卡)方法1、实验法: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2、观察法:指在自然的生
9、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3、调查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六、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二)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举例说明,可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来谈(P14)关键术语和思考题关键术语: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心理过程、心理特征、意识、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思考题:1、简述不同心理学流派的理论观点2、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和内容体系3、举例说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第第二二章章 大学教师大学教师心理与心理
10、与大学生心理发展大学生心理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大学大学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角色 一、一、角色及教师角色角色及教师角色角色:角色: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每个人在社会中,因不同的情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社会同时也按照各类不同的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这称为社会角色期望社会角色期望。第一节第一节 大学大学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角色 二二、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一)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二)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三三、教师角色的、教师角色的影响
11、与作用(影响与作用(P24)第二节第二节 大学大学教师的教师的威信威信 一、一、教师威信的含义及作用教师威信的含义及作用教师威信(教师威信(P25)第第三三节节 大学大学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 一、教学效能感一、教学效能感效效能能感感:人对自己进行某种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P27)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P27)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一)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1、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外外部部因因素素:社会风气、为教师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人际关系等;2、教师自身因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自身因素自
12、身因素:价值观、自我概念等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二)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不学习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三)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与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一)教师自我效能感与(一)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生的的发展发展 结果期望:指个体对自己的某一结果期望:指个体对自己的某一特定行为可能导致某种结果的主特定行为可能导致某种结果的主观判断;观判断;效能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效能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地执行这种特定行为的信念。成功地执行这种特定行为的信念。教师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学生发展的机制示
13、意图2、机制教师目标设定工 作动机努 力程度工 作情绪教育行为教师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儿童行为改变学习能力学业成就个性品质3、影响A、效能感的高低研究表明,教师自我效能感通过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更倾向于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也不断提高,学业成绩也自然会明显提高。反之,学业成绩会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教师自我效能感还影响教师是否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并通过影响其工作情绪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作用于学生的发展。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不容易受个别学生的干扰,在工作中往往会信心十
14、足;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较多运用鼓励和表扬,更有耐心。这样有利于师生间积极的互动,学生也更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努力进取,并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在工作中容易感到焦虑和烦恼,比较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B、行为范式教师自我效能感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表现直接向学生提供行为范式,影响学生的行为、学习与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因为,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周围人物的言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模仿是其很重要的学习范式与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循环作用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中看到自己的教育成效,确认自己的教育是否有效,进而对自己的
15、教育能力及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力做出进一步的自我判断和评价,增强或减弱原有的自我效能水平。而教师不同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又会继续作用于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形成教师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学生发展的循环过程。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二、教学反思二、教学反思(P29定义)定义)三、教学监控能力三、教学监控能力四、教育机智四、教育机智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二、教学反思二、教学反思(P29定义)定义)(一)教学反思的成分(一)教学反思的成分1、认知成分(信息的加工、做出决策)、认知成分(信息的加工、做出决策)2、批判成分(价值观、道德成分)、批判成分(价值观、道德成分)3、教师的
16、陈述(问题提出、写作、交谈方、教师的陈述(问题提出、写作、交谈方式、教学体系的改进等)式、教学体系的改进等)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二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过程(的过程(P30)1、具体经验阶段、具体经验阶段2、观察与分析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3、重、重新概括阶段新概括阶段4、积极验证阶段、积极验证阶段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三)(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方法(的方法(P31)1、反思日记、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详细描述3、实际讨论、实际讨论4、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三、三、教学教学监控能力(监控能力(P31)(1)对自
17、己教学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三、三、教学教学监控能力监控能力(一)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二)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因素1、计划性和准备性2、课堂教学的组织性3、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4、沟通性,教师努力以自己的积极态度去感染学生5、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6、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7、职业发展性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三)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影响与作用1、教师能否正确、全面地发现或觉察自己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2、教师是否经常有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问题的足
18、够经验3、已有知识是否能和现存问题联系起来,进行合理、有效的知识重组此外,还有间接因素,如教育动机和教学效能感等。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趋势(P33)1、从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经过自觉达到自动化3、敏感性逐渐增加4、迁移性逐渐增加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五)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及培训1、角色改变技术2、教学反馈技术3、现场指导技术第第四四节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大学生心理发展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P37)(三)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P38)(四)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第第三章三章 学习心理学习心理理论理论 第四章第四章 学习心理概
19、述学习心理概述 学习,一般指个体经验的获得及行为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接受经验、知识和文化的手段,知识的继承和文化的传承要依赖于学习;而学习的主要内容乃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成果。学习活动,正是要把人类所建树的一切经验、知识和文化成果,都用来武装新一代头脑,以改变没一个个体的行为,为文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学学习习心心理理学学:指对个体经验和行为的获得、保持及其改变方面的心理学研究。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学习概述概述 一、学习的一、学习的定义与类型(定义与类型(P41P41)(一)学习的界定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 1、人类学习的特点2、学生学习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学习概述概述 二二、学习的学习的分类(
20、分类(4242)三、大三、大学生学习特点(学生学习特点(4444)(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第二节第二节 联结联结派派学习学习理理论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一)获得律与消退律 (二)刺激泛化与分化律 (三)高级条件作用律 第二节第二节 联结联结派派学习学习理理论论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一)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 (二)正强化 (三)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四)消退 (五)惩罚 三、学习的特性三、学习的特性 n行为的产生经由学习而非与生俱来;行为的产
21、生经由学习而非与生俱来;n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n动作本身也是一种刺激;动作本身也是一种刺激;n反应的消弱现象也是一种学习的历程;反应的消弱现象也是一种学习的历程;n行为系环境的产物;行为系环境的产物;n重视此时此地的学习情境;重视此时此地的学习情境;三、学习的特性三、学习的特性n学习的问题系环境所造成;学习的问题系环境所造成;n影响学习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学习活动的决定性因素(3(3个个);n学习是渐进的过程;学习是渐进的过程;n任何行为皆可以改变;任何行为皆可以改变;n学习目标应为详细而具体的行为;学习目标应为详细而具体的行为;n所有哺乳动物的学习方式均相同。
22、所有哺乳动物的学习方式均相同。第二节第二节 联结联结派派学习学习理理论论 三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P52P52)观点:学习就是观察、模仿的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认知认知派派学习学习理理论论(P53P53)一、布鲁纳的认知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结构学习论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三、加捏的信息加工学习论三、加捏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四、建构主义学习论四、建构主义学习论第三节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论基础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论基础四、认知心理学学习观四、认知心理学学习观1.学习是有目标取向的学习是有目标取向的;2.学学习习是是使使新新知知与与
23、旧旧知知产产生生最最适适当当或或最最有有意义的联结意义的联结;3.学习是将知识有系统地组织起来学习是将知识有系统地组织起来;4.学学习习是是有有策策略略的的或或学学习习是是具具有有策策略略性性的的;5.学习具有阶段性与反性的学习具有阶段性与反性的;6.学习是受个体发展影响的学习是受个体发展影响的;第三节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论基础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论基础四、认知心理学学习观四、认知心理学学习观7.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知识的历程,而非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知识的历程,而非仅仅被动地吸收知识仅仅被动地吸收知识;8.学学习习的的产产生生不不在在于于记记录录信信息息而而在在于于解解释信息释信息;9.学学
24、习习是是情情境境依依赖赖的的,学学习习必必须须在在知知识识脉络中、特定文化背景与环境中进行脉络中、特定文化背景与环境中进行;10.有效的学习,依赖学习者的意向、自我有效的学习,依赖学习者的意向、自我监控、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以及能充分监控、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以及能充分理解所获得的知识。理解所获得的知识。五、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五、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 1.教教学学是是一一种种介介入入的的历历程程。即即介介入入学学生生的的知识建构历程知识建构历程;2.教学必须:教学必须:(1)提供信息,让学生有建构知识的素材提供信息,让学生有建构知识的素材(2)要激发学生有意义愿意主动建构知识要激发学生有意义愿意主动
25、建构知识(3)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建构知识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建构知识3.教教学学时时必必须须先先取取出出学学生生的的“先先前前知知识识”;五、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五、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4.教学时必须透过师生对谈、讨论以及类比教学时必须透过师生对谈、讨论以及类比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并将老师的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并将老师的内在思维外在化内在思维外在化;5.教教学学时时应应注注意意认认知知与与动动机机、情情绪绪以以及及个个人社会文化背景之间彼此的互动关系人社会文化背景之间彼此的互动关系;6.当当知知识识无无法法直直接接经经验验时时,教教科科书书成成为为有有效效的的教教学学工工具具,而而教教科科书
26、书的的编编辑辑者者应应慎慎重重考考虑虑需需要要放放进进那那些些信信息息,以以及及如如何何组组织织与与呈现这些信息呈现这些信息;7.教学时应重视学习原理原则的迁移或类化教学时应重视学习原理原则的迁移或类化。第第四四章章 学习动机及其培养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概述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涵义一、学习动机的涵义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功能:功能:p激发功能激发功能p指向功能指向功能p强化功能强化功能第第四四章章 学习动机及其培养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第一节
27、第一节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概述概述 学学习习动动机机:指指激激发发个个体体进进行行学学习习活活动动、维维持持已已经经引引起起的的学学习习活活动动,使使行行为为朝朝向向一一定定学学习习目目标标的的一一种种内内在在过过程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或内部心理状态。第第四四章章 学习动机及其培养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概述概述 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一)学习需要与内驱力一)学习需要与内驱力(二)学习期待与诱因(二)学习期待与诱因(三)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的关系(三)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的关系三、学习动机的种类三、学习动机的种类(P67-68)第第四四章章 学习动机及
28、其培养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概述概述四四、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好的动机好的动机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好的动机好的动机不好的结果;不好的结果;不好的动机不好的动机好的结果;好的结果;不好的动机不好的动机不好的结果;不好的结果;为为什什么么会会出出现现这这样样的的情情况况,是是因因为为有有一一个个非非常常重重要的中间变量要的中间变量学习行为学习行为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理论 一一.强化动机理论(行为主义)强化动机理论(行为主义)认认为为:动动机机是是由由外外部部刺刺激激引引起起的的一一种种对对行行为为的的冲冲动动力力量量,并并特特别
29、别重重视视用用强强化化来来说说明明动动机机的的引引起与作用。起与作用。二、成就动机理论二、成就动机理论三、成败归因理论三、成败归因理论最最早早提提出出归归因因理理论论的的是是海海德德,他他认认为为,人人们们具具有有理理解解世世界界和和控控制制环环境境两两种种需需要要,使使这这两两种种需需要要得得到到满满足足的的最最根根本本手手段段就就是是了了解解人人们们的的行行动动的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理论 二、成就动机理论二、成就动机理论成成就就动动机机:是是在在人人的的成成就就需需要要基基础础上上产产生生的的,它它是是激激励励个个体体
30、乐乐于于从从事事自自己己认认为为重重要要或或有有价价值值的的工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驱力。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驱力。麦麦克克里里兰兰和和阿阿特特金金森森认认为为个个体体的的成成就就动动机机分分为为:1 1、力力求求成成功功的的动动机机:人人们们追追求求成成功功或或由由成成功功带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2 2、避避免免失失败败的的动动机机:人人们们避避免免失失败败带带来来的的消消极极情感的倾向性。情感的倾向性。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一味追求成功,不考虑失败,比例。一味追求成功,不考虑失败,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如果
31、不求成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如果不求成功,但求无过,也做不成大事。但求无过,也做不成大事。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理论 三、成败归因理论三、成败归因理论(一)海(一)海德德归因理论归因理论 最最早早提提出出归归因因理理论论的的是是海海德德,他他认认为为,人人们们具具有有理理解解世世界界和和控控制制环环境境两两种种需需要要,使使这这两两种种需需要要得得到到满满足足的的最最根根本本手手段段就就是是了了解解人们的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人们的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归归因因如如何何影影响响人人的的学学习习动动机机?海海德德认认为为行为的原因:环境(客观或他人)行为的原因
32、:环境(客观或他人)个人(主观或自己)个人(主观或自己)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理论 三、成败归因理论三、成败归因理论(一)韦纳(一)韦纳归因理论归因理论 三种特征:三种特征:1 1、原因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原因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2 2、是否是稳定的;、是否是稳定的;3 3、是否是可控的;、是否是可控的;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理论 三、成败归因理论三、成败归因理论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的一个核心假设:的一个核心假设: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该理论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该理论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能能力力的的
33、高高低低、努努力力程程度度、任任务务难难易易、运运气气(机机遇遇)好好坏坏、身身体体状状态态和和外外界界环环境境。(P74P74)韦纳理论的价值与作用韦纳理论的价值与作用1、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2、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特征;3、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观点学习动机理论观点四、自我实现理论四、自我实现理论马马斯斯洛洛认认为为人人有
34、有七七个个层层次次的的需需要要。在在各各个个层层次次之之间间不不但但有有高高低低之之分分,而而且且有有前前后后顺顺序序之之别别,只只有有低低一一层层需需要要获获得得满满足足后后,高高一一层层需需要要才才会会产产生生。他他认认为为,基基本本需需要要一一旦旦获获得得满满足足其其需需要要强强度度就就会会减减低低,但但成成长长需需要要则则不不同同,基基本本需需要要未未满满足足之之前前,成成长长需需要要不不会会产产生生;而而成成长长需需要要又又对对基基本本需需要要有有引导作用。(引导作用。(P74-75)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观点学习动机理论观点五、自我效能理论五、自我效能理论班班杜杜拉拉希希望望运
35、运用用自自我我效效能能来来解解释释人人类类行行为为的的启动和改变。启动和改变。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他认为,他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人们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因素形成的对结果期望的先行通过人的认知因素形成的对结果期望的先行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结果期望以外的另一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结果期望以外的另一种期望种期望效能期望。(主观推测或判断)效能期望。(主观推测或判断)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观点学习动机理论观点(一)影响(一)影响自我效能自我效能
36、形成的因素形成的因素1、个体自身行为成败的经验、个体自身行为成败的经验2、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3、言语劝说、言语劝说4、情绪唤醒、情绪唤醒(二)(二)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对学习的影响对学习的影响(1)决定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决定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3)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第第三三节节 大学生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培养与激发 一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P78
37、-83P78-83)(一)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一)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二)学习动机的间接性(二)学习动机的间接性(三)学习动机的社会性(三)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四)学习动机的职业化(四)学习动机的职业化二二、学习动机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培养三、学习动机的激发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三、大学生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一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二)充分利用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充分利用信息,妥善进行奖惩1.心心理理学学研研究究表表明明:学学习习结结果果反反馈馈,对对学学习习效效果果有有明明显显影影响响。提提供供的的反反馈馈信信息息最最好好既有定量的信息,也有
38、定性的信息。既有定量的信息,也有定性的信息。2.赫洛克的实验赫洛克的实验(三三)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四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五)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五)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6题归因训练举例:归因训练举例:韦纳三特征归因(参看韦纳三特征归因(参看P42表)表)学生学习结果的归因分析:学生学习结果的归因分析:主观因素努力程度能力高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考试情绪学习策略考试粗心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6题归因训练举例:归因训练举例:韦纳三特征归因(参看韦纳三特征归因(参看P42表)表)
39、学生学习结果的归因分析:学生学习结果的归因分析:客观因素运气好坏任务难度教师授课考场环境题量偏大父母因素其他因素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第第五五章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概述概述 一、学习迁移一、学习迁移的含义的含义学习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学习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对其他学习的影响。第第五五章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三三、学习迁移的作用、学习迁移的作用1、是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是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调节人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的
40、行为,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行为,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2、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也是习得的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也是习得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技能和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实践意义:实践意义:1、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2、有助于知识的、有助于知识的类化和系统化。类化和系统化。第第五五章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三三、学习迁移的作用、学习迁移的作用实践意义:实践意义:1、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
41、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2、有助于知识的类化和系统化。、有助于知识的类化和系统化。理论意义:理论意义:1、帮助我们了解学习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帮助我们了解学习的发生和发展规律;2、有助于探索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探索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 形形式式训训练练说说认认为为迁迁移移是是通通过过对对组组成成“心心灵灵”的的各各种种官官能能进进行行分分别别训训练练来来实实现现的的,迁迁移移的的发发生生是是自动的自动的相相同同要要素素说说只只有有当当两两个个机机能能的的因因素素中中具具有有相相同同要要素素时时,一一个个机机能能的的变变化化才才会
42、会改改变变另另一一个个机机能能。才能产生迁移才能产生迁移。经经验验泛泛化化说说先先前前学学习习中中获获得得的的东东西西之之所所以以能能迁迁移移到到后后期期学学习习,是是因因为为学学习习者者在在两两种种活活动动中中概概括括出出它它们们之之间间的的共共同同原原理理,即即在在于于主主体体所所获获得得的的经验的类化。经验的类化。(参看贾德实验(参看贾德实验P90)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关系转换说关系转换说(参看苛勒实验(参看苛勒实验P90)“顿悟”关系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他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学习者所迁移的是顿悟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它强调个
43、体的作用,认为只有学习者发现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迁移。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观点学习迁移的理论观点认知结构说认知结构说奥苏伯尔奥苏伯尔 认为认知结构变量就是学习者需要应用他的原有知识来同化新知识时,他原有认知结构的内容方面的特征和组织方面的特征。奥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三变量1、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实质性的内容特征2、学生个人知识的组织特征原有认知结构的巩固性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观点学习迁移的理论观点经经验验整整合合说说 他认为:学习迁移的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整合过程,经验整和的实质就是要构建一种一体化、网络化的心理结构。而整
44、合的基础是概括,它是通过同化、顺应和重组三种途径来实现的。第三节第三节 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 一一.相似性(结构特征与表面特征的相似)相似性(结构特征与表面特征的相似)二二.以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以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三三.认知技能与策略认知技能与策略 四、定势的作用四、定势的作用 第第四四节节 促进促进学习迁移的学习迁移的有效措施有效措施 一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二二.科学编排教学内容科学编排教学内容 三三.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四四.教授学生学会学习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第第六六章章 知识、技能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学习 第一节第一节 知识概述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
45、知识概述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一、知识的概念一、知识的概念 指存在于语言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指存在于语言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或意义。二、分类:(根据不同表征方法和作用二、分类:(根据不同表征方法和作用P99P99)1 1、陈述性知识: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2 2、程序性知识:关于怎样做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关于怎样做的知识。3 3、策略性知识:关于如何学习和思维的知识。、策略性知识:关于如何学习和思维的知识。三、三、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观点: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及其与周围环境
46、的互动。第第六六章章 知识、技能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学习 三、三、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分为四个阶段:(参看P101表6-1)n感知运动阶段n前运算阶段n具体运算阶段n形式运算阶段第第六六章章 知识、技能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学习 三、三、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 新皮亚杰主义理论:提出发展的变化是建立在记忆和信息加工能力的基础之上。这种新的发展阶段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任务上,认知发展速度是不同的。第第六六章章 知识、技能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学习 第一节第一节 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二)大学生认知发展认知发展
47、的特点1、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n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n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n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性n观察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第一节第一节 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二)大学生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的特点1、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n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n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提高n掌握了各种有效记忆的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3、大学生思维的发展的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参看普通心理学)它是智力的核心因素,它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品质方面。n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辨证思维过渡的阶段n在常规性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
48、也在显著发展。n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第二节第二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知识掌握的过程:知识感知知识感知-理解理解-巩固巩固-运用运用第二节第二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一)提高知识感知效果的条件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的选择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节第二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一)提高知识理解效果的条件1、正例与反例的配合使用2、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3、进行科学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第二节第二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
49、指导(一)(一)提高知识识记和信息编码的因素提高知识识记和信息编码的因素1、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4、组块化的编码5、多种感觉分析器协同作用6、觉醒状态7、识记的信心识记的信心第二节第二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五)知识遗忘的过程与特点1、艾宾浩斯的遗忘进程(P115-116)特征:n遗忘是一种普遍和自然规律;n机械学习的材料,若没及时复习,则很容易遗忘n有意义学习的材料;具体事实比较容易遗忘,但一般概念和原理则不易遗忘。第二节第二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3、知识遗忘的理论阐释(
50、P116-117)(1)干扰说观点: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 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第二节第二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3、知识遗忘的理论阐释(P116-117)(2)知识同化说观点: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对前面学习的加深和扩充。第二节第二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3、知识遗忘的理论阐释(P116-117)(3)动机压抑说观点:遗忘是因为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第二节第二节 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知识学习的过程及学习指导3、防止知识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