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导学案.zip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导学案.zip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导学案.zip
展开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导学案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导学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导学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一节 认识浮力(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一节 走进微观(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三节 做功了吗(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三节 力的平衡(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三节 探索宇宙(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二节 力的合成(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二节 滑动及其运用(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五节 机械效率(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案).doc--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第四节 做功的快慢(学案).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一节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压力,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2.掌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单位,能利用压强公式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3.理解改变压强的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预习要点预习要点:1.在物理学中将_作用在_上的力叫做压力。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_和_。3.物理学中,把物体_ 与 _叫做压强。4.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5.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简称:_,符号是:_。6.增大压强的方法有:_;减小压强的方法有:_。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感受压力的效果一、感受压力的效果 1活动一:观察与作图活动一:观察与作图 请同学们分别作出杯子垂直压在桌面上的力、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的示意图。【讨论思考】【讨论思考】:你所画的这两个力的示意图有哪些共同点?概念概念:在物理学中将_作用在_上的力叫做压力。2活动二: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活动二: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1)图 82,体验一下两手指的感觉有怎样的感觉?(2)用一只手掌平压在气球上,用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观察气球的形变情况。【讨论思考】【讨论思考】通过观察与体验,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你做出合理的猜想。3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同学们参考课本图 8-4,利用已有的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想一想:在实验中你们需要采用什么方法?每次实验中需保持什么不变?)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保持_不变,改变_,比效果.(2)保持_不变,改变_,比效果.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由实验探究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交流与讨论】【交流与讨论】压力与重力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压力与重力。1、压力和重力是_ _的两类力。2、压力可以 引起的。也可以与重力 。二、压强的计算二、压强的计算 1.在物理学中用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与否。2.物理学中,把物体_与_叫做压强。3.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其中 p 表示_,F 表示_,S 表示_。4.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简称:_,符号是:_。其中:1Pa=1_。5.例题:一辆质量为 50 t的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它的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1.5m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 0.05m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的大小?已知:求:解:实验次数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与否12答: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1.增大压强的方法有:(1)_ _,如:_;(2)_ _;如:_。2.减小压强的方法有:(1)_ _,如:_;(2)_ _;如:_。自我检测自我检测1.物体_ _与_ _ _叫压强。一个箱子对地面的压强是 6000 Pa,则“6000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 _。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如图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我的收获:我的收获:第一节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赶感平衡的条件。学习要点:学习要点:1.在力的作用下,_,物理学中叫做杠杆。2.认识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杠杆的平衡条件_。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认识杠杆认识杠杆 想一想 想一想 1.展示自带的物品(剪刀、扳手、核桃夹、订书机等),观察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2.这些物品都包含了杠杆,请你给杠杆下个定义。3.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支点:_ _ _;动力:_ _;阻力:_ _;动力臂:_ _ _;阻力臂:_ _;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做一做 做一做 使用杆秤称不同个数的水果,怎样调节才能使杆秤保持静止。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想一想 想一想 根据刚才的活动,你认为,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我的猜想_。做一做 做一做 1.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2.进行实验、将收集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实验序号动力 F1/N动力臂 l1/m阻力 F1/N阻力臂 l1/m1 2 3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_ 三、杠杆的分类 三、杠杆的分类 想一想 想一想 请你对课本第 187 页图 10-4 和第 188 页图 10-5 中的杠杆进行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方法。省力杠杆,动力臂_阻力臂(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主要应用有_等。费力杠杆,动力臂_ _阻力臂(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还有一类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_阻力臂(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我们常把它们叫做_,如天平等。四、当堂检测 四、当堂检测 1.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_.2.有一根重力为 G 的均匀粗细的木棒放在水平地面上,稍抬起一端,所需的力为_.3.把重为 2N 和 12N 的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平衡时,两力臂长度之比为_.若在 2N 的物体上再加上 2N 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则在 12N 的重物上加_牛的重物.4.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5.在图中标出杠杆的五要素 第一节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知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3、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重点:重点: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难点:难点:转变学生的经验概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惯性定义1.复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_,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_。2.完成如图 1 所示实验,用手指猛力弹击纸片,会看到什么现象?并且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什么叫做惯性?图 13.为什么说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二、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1走路的人,被脚下的障碍物绊倒时都是向前倾倒,这是因为:人的脚受力停止运动,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倒这是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请你思考探究,利用身边的器材,能演示哪些惯性现象?说出具体做法并与同学交流.2.阅读课本图 78,图 79,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讨论总结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思路。三、惯性的利用与预防惯性现象无处不在,请你列举几个生活中利用惯性和预防惯性的实例;1.利用惯性:2.预防惯性:课堂巩固:课堂巩固:一、惯性定义1.在平直公路上停止蹬车后,自行车仍然能向前运动,是因为 ,最后又慢慢停下来是因为 .2.子弹脱离枪膛后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因为()A.子弹受惯性推力 B.子弹具有惯性C.子弹受重力作用 D.子弹受惯性力的作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静止时不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在高速行驶时不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当物体没有受到外力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二、惯性现象的解释4.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A.B.C.D.5.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的是()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C.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D.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飞行三、惯性的利用6 发射卫星时要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运载火箭,这是利用 7.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C.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8.如图 2 所示,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A汽车速度太慢 B汽车转弯C汽车突然启动 D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9.阅读下面方框中的新闻报道,其中出现了一处科学性错误,请在错误的字句下面画上横线.课后提升:课后提升:(时间:30 分钟 满分:50 分)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1.如图 3 所示,第 24 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女选手在进行冰壶比图 2遇险情急刹车乘客受伤本报讯今天清晨 630,本市 21 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赛,掷出的冰壶能在冰面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而冰壶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2.雨雪天气,车轮与路面间的 较小,车辆必须减速慢行;在高速公路上行车两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驾乘车辆的人员都必须系好安全带,这都是为了防止刹车时 给人带来危害;高速公路经过村庄时,往往在两旁安装较高的墙板,其主要作用是减小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3.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车厢里,如果你竖直向上起跳,下落时将会落到()A.起跳点的前方 B.起跳点的后方 C.起跳点上 D.都有可能4.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匀速上升,当到达某一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这个重物将()图 3A.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5.地球在不断的高速自转,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则对于跳远运动员来说()A.自东向西跳可以跳得更远一些 B.向西或向东跳可以跳得更远一些C.无论向什么方向跳,结果都相同 D.向南或向北跳可以跳得更远一些6.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身边个别司机开车时不喜欢系安全带。对于交通规则中要求系安全带的理由,你认为正确的是()A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B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C系安全带可以减小由于惯性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D安全带没有必要7.秦动同学做物理小制作时,发现锤子的锤头与木柄之间松动了。他将锤子倒着举起,用木柄的一端撞击硬木凳,锤头就紧套在木柄上了,如图 4 所示。他利用的物理知识是()A惯性 B速度 C压力 D压强8图 5 为某同学拉着一盛水的器具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瞬间所发生图 4的现象示意图,对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B都是在小车突然起动时发生C图(a)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加速时发生D图(b)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减速时发生三、简答题(每题 4 分,共 8 分)9.工人用铲子向炉膛内送煤时,铲子并不进到炉膛,而是停在炉前,煤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炉内,这是为什么?10.农村秋收后打场时要把稻谷和秕谷分开,过去靠人力把稻谷扬起,让风把秕谷吹到远处,饱满的谷粒落在近处;现代的扬场机把稻谷以一定的速度向斜上方抛出,饱满的谷粒落到远处,秕谷落在近处,这主要是因为 。四、综合题(8 分)11.如图 6 所示的实验中,在小车上竖放一木块(1)当小车静止时,突然向右拉动小车,你看到一现象是 。图 5图 6(2)当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使小车突然停下,你看到的现象是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课堂巩固:课堂巩固:1.自行车有惯性,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2.B【解析】考查点: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A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C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子弹在空中飞行不是因为受重力作用D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3.D【解析】考查点: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4.D5.B【解析】考查点:惯性现象分析:A 选项是利用惯性;C、D 选项也是由于惯性现象造成的;B 选项与惯性无关。6.惯性7.C8.D9.失去惯性课后提升:课后提升:一、1.惯性 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或受到摩擦力)2.1.5;摩擦;惯性;噪声 二、3.C 考查点: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A 考查点:利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解析:重物与气球一起上升,当绳子突然断开时,重物仍然是运动的,由于惯性它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重物要上升一段距离,然后由于重力作用向下落。5.C6.C7.A 解析:锤头与木柄原来一起向下运动,当木柄的一端撞击硬木凳时,木柄停止运动,而由于惯性,锤头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因此就紧套在木柄上了。8.D【解析】考查点:利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图(a)是由于突然起动或突然加速时发生的;图(b)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减速时发生,所以 ABC 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三、9.用铲子往炉膛里送煤时,铲子和煤一起向膛口运动,当铲子突然停止运动,煤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从而飞进炉膛。10.饱满谷粒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秕谷质量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四、11.(1)木块向左倾倒(2)木块向右倾倒 (3)木块在小车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4)惯性第一节第一节 认识浮力学案认识浮力学案一、学习任务分析一、学习任务分析学习目标:1.认识浮力,掌握测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重法2.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学重点:1.在实验的基础上认识浮力,总结出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重法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二、自主学习二、自主学习1:什么是浮力以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物体,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F1把重物浸入水中,再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F2,示数怎样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在这个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沿什么方向?浮力的大小与 F1和 F2有什么关系?三、学习过程三、学习过程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投入其中的物体四周都有压强,但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 F上要比它受到的向下的压力F下大。总的效果就出现一个作用于这个物体向上的力,即浮力。2分析课本,请你完成下列内容: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分别在水中 1 一 2 一 3 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_在位置 3 一 4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又怎样变化?_ _。(2)比较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可以总结出_。能证明_ _猜想是正确的。(3)把水换成盐水再做 3 位置实验,能证明_ _猜想是正确的。四、堂堂清检测:四、堂堂清检测:1 重 20N 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称量时减小了 8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A.20 B.8 C.28 D.122、一切 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 的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3、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 物体上表面受到 的压力,这个压力 就是浮力。4、物体重为 G 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为 F,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5、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为 14.7N 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9.8N,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为N.6.一个金属圆柱体,从水面开始逐渐浸入水中,设圆柱体下底面与水面间的距离为 H,则下图中表示水对圆柱体的浮力与 H 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第一节第一节 走进微观走进微观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3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历程。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一、知识链接:1收集信息通过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收集有关微观粒子的信息,课上与同学交流。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然的尺度1自然的尺度活动活动 1:阅读教材第 180 页“自然的尺度”栏目中的内容,思考讨论:(1)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最远的距离和最小的尺度各是多少?(2)宇宙万物,变化万千,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与组成,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2.物质的组成2.物质的组成活动活动 2:阅读教材第 181 页“物质的组成”栏目中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古代人类对物质的组成有哪些说法?(2)1811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 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颗粒命名为“”。小试牛刀:小试牛刀:物质是由 或 组成的3微观粒子3微观粒子活动活动 3:阅读教材第 182 页“微观粒子”栏目中的内容,然后完成下列问题:(1)填补表格中的空白:(2)尝试绘制各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活动活动 4:各小组将收集到的微观粒子的信息进行交流。三、质疑问难:三、质疑问难:四、整体建构:四、整体建构:五、当堂检测:五、当堂检测:时间微观世界的科学发现19 世纪初 1897 年 1909 年 20 世纪初 20 世纪 60 年代 20世纪中叶 1.物 质 是 由 _或 _ 组 成 的。分 子 是 由_ 组成的。2.1909 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属于原子中心的_ 和绕核高速运动的_ 组成的。其中,前者带_ 电,后者带 _电。3.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A.质子和电子 B.中子和电子 C.电子和夸克 D.质子和中子 4.下列粒子不带电的是()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六、课后达标题:六、课后达标题:A 组:组:1.电子的发现者是英国物理学家()A.伦琴 B.卢瑟福 C.阿伏加德罗 D.汤姆生 2.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 B.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中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D.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B 组:组:3.下面列举物理学家与其对物理学贡献对应不准确的是()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德漠克利特原子C.汤姆生地心说 D.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4.19 世纪末,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了原子的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A西红柿B西瓜 C面包D太阳系 C 组:组:5.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 B.原子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C.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第三节第三节 空气的空气的“力量力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2.知道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3.知道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学习要点学习要点 1.地球周围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大气层和液体一样也受到_的作用,且具有_性,所以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_,称为_,简称_。2.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实验。3.最早测量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_实验,测量出的大气压相当于_mm 高汞柱产生的压强,人们通常把这个压强叫做 1 个标准大气压,其数值约为_ Pa。4.大气压与高度有一定的关系,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5.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_。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 1知识回顾知识回顾(1)如右图所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2)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交流讨论交流讨论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_所包围,即大气层,也有_性,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虽然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空气有质量,但实际上,1m3的空气有 1.29kg 的质量,试计算充满你教室的空气的质量=_ kg。那么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说说你的猜想,并举出一些你日常所见的现象来支持你的猜想。3.马德堡半球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德国马德堡市市长_做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这个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实验。4活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活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请你利用手边的器材:两个小皮碗、杯子、纸片和水,设计两个小实验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请试着做出解释。我的实验:我的解释:5结论结论 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_称为_,简称_或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_ _作用,且具有_ _性。二、测量大气压二、测量大气压 1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1)取一根长约_、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将玻璃管_汞液。(2)戴上薄塑料手套,用手指堵住管口_ _在汞液槽中。(3)放开堵管口的手指,让管内的汞液流出。实验结果发现:玻璃管内汞柱下降一段就不再下降了,经测量,管内外汞柱面的高度差约_ _。原来,玻璃管内汞液的上方为_,管外汞面上受到_,大气的压强跟_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正好相等(如课本图 8-40)。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实验,它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2气压计气压计 现在,人们通常利用各种_测量大气压强。如课本图 8-42 和图 8-43所示,它们分别是_和_气压计。三、大气压强的变化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1.人们通常把_mm 高汞柱产生的压强叫做 1 个标准大气压,其数值约为_ _ Pa。2.大气压与高度有一定的关系,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3.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_。小结与评估小结与评估 1.我学到的知识:2.我知道的过程和方法:3.我的感悟和体会:4.我还想知道:自我检测自我检测1.在物理学史上是哪位科学家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A.马德堡 B.奥托格里克 C.托里拆利 D.帕斯卡 2.如右图所示在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能上升到口中,这是由于:()A.嘴的吸力的作用 B.大气压的作用 C.液体压强的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医生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人体 B.钢笔吸墨水 C.人体进行呼吸 D.茶壶盖上开有小孔 4.小强在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数值时,不慎混入了少量的空气,则他测得的气压值比实际气压值要:()A.相等 B.偏大 C.偏小 D.无法判断 5.明明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出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 74cm,而当时实际的大气压是 1atm,其原因可能是:()A.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B.玻璃管内进入了空气 C.玻璃管太粗了 D.玻璃管放倾斜了 自我反思自我反思 我的收获:我的疑惑:第三节第三节 做功了吗做功了吗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2.知道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3.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会用功的公 式进行计算。学习要点:学习要点:活动活动 1:怎样才叫做功?请思考:课本图 10-24(b)和(c),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做功的必备条件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其它类似的例子吗?图 10-24(a)中,小孩对汽车做功了吗?为什么?小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 和物体在 的方向上通过的 。活动活动 2:力对物体做功了吗?下列哪种情况力对物体做了功?哪种情况力对物体没有做功?为什么?(1)人搬石头,但没有搬动(2)人将油桶推到仓库里(3)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来(4)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停留了 5 秒钟(5)人提着水桶水平前进(6)冰块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小结:通过以上实例,你能总结出做功为零的三种情况吗?活动活动 3:怎样测算功?(1)看书自学P196 页,完成下面内容: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 的乘积,即功 ,用公式表示 W 。其中 W 表示 ,单位是 ;F 表示 ,单位是 ;S 表示 ,单位是 。(2)估算一下,用手匀速托起两个鸡蛋升高 1 米,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把你的物理课本从地上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你做的功大约是多少?(3)在平地上,用 50N 的水平推力推动重 100N 的箱子,前进了 10m,如图 1 所示,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小结:你认为功的计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自我检测:自我检测:1.口答下列问题:(1)当你端着一盆水不动时,你累吗?你有没有做功?为什么?(2)当你使劲地用力拉(固定在地面上的)讲台,讲台移动了吗?你做功了吗?(3)叉车举起货物,做功了吗?(4)人提水桶沿水平地面前进时,提力有没有做功,为什么?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160m,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 8104J。试问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3.测出自己上楼时所做的功及所用的时间。要求:测出(1)体重 G;(2)楼层高 h;(3)上楼所用的时间,按正常速度走上去所需时间 t1,快速跑上去所需时间 t2。计算:(1)上楼所做的功;(2)两次登楼过程中,每秒钟做的功。第三节 力的平衡第三节 力的平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认识到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3.在探究实验中要求自己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中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4.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5.在讨论与交流中感受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学习要点学习要点 1.在物理学中人们把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 状态。2.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称为 ,也叫二力平衡。3.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上。导学过程导学过程 一、二力平衡一、二力平衡 观察课本 P135 图 7-18、P136 图 7-19 及图 7-20。想一想想一想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能或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 或 ,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称为 。图 7-18、P 图 7-19 中的绳、跳伞运动员,都处于 状态,都受到 力的作用。(1)观察图 7-20,杯子在托盘上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杯子上的 和 是一对平衡力。(2)观察图 7-19,跳伞运动员能匀速下降,处于平衡状态,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受到的 和 是一对平衡力。试一试试一试 请在图 6-25 中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饮料瓶的受力示意图。二、二力平衡条件二、二力平衡条件 在课本 P136 图 7-21 二力平衡的实验中 (1)当两个盘子里装着砝码质量相同时,纸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两个力大小 (相等、不相等),方向 (相同、相反),(是、否)在同一直线上,纸板 (平衡、不平衡)。(2)若把纸板转动一小角度,此时两个力 (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纸板 (能、否)静止。(3)若在右边的盘子里再加一个砝码,而左边的盘子不增加砝码,此时纸板 。(平衡、不平衡),受到的两个力大小 (相等、不相等),方向 (相同、相反),(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上。想一想想一想 当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并且二力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做一做做一做 用弹簧测力计吊 50g 钩码,使钩码匀速上升或下降,观察测力计示数是否变化。为什么?若使钩码变速上升或下降,观察测力计示数是否变化。为什么?自我检测自我检测 1.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A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B汽车在弯道上匀速转弯 C物体在斜坡上匀速直线滑下 D向上抛出的石块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如果有外力作用,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C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的D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 3.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个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一定不是平衡力 B一定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灯受到的重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B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C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D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5.某人用力 50N 的力提起水平地面的重为 200N 一只箱子,但箱子没有动,箱子受到的合力为 A200N B250N C150ND0N 6.汽车在 1500 牛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向东做匀速运动,汽车受摩擦力为_牛,方向向_;若汽车行驶的牵引力减小为1200N,则汽车将做_运动.汽车所受合力是_N,方向向_。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我的收获:我的疑惑:第三节 探索宇宙第三节 探索宇宙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2.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3.通过展示人类对宇宙探究的历程,培养追求科学、探索宇宙的态度。重点: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程及对宇宙的了解难点:通过展示探索宇宙的历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学习活动:学习活动:预习记录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一、探索的历程:一、探索的历程:1.展示图片: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嫦娥奔月”、“鹊桥相会”。从以上图片中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2.看课本 P201-202,进一步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并回答如下问题:图 10-21 中国古代的星象图说明了什么?3.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来认识宇宙。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很有限,并带有很浓的神话色彩。其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有相关的神话。请你列举一例。4.欧洲,在宗教的影响下,建立了“地心说”,请你说出“地心说”的含义是什么?5.世纪末期,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人类进入了对宇宙进行科学探索的伟大时代。并提 出了“日心说”。这个学说是 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分析提出的。6.1632 年,科学家 首先制成了望远镜,把人类的视线引入了更宽广的星空。7.飞向太空一直是人类不灭的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宇宙飞船使人类踏上了月球。我国的首位航天员 乘坐中国自己研制的神州 5 号飞船升空。巩固与练习:巩固与练习:1.1632 年,科学家 首先制成了望远镜,把人类的视线 引入了更宽广的星空。2.向太空一直是人类不灭的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宇宙飞船使人类踏上了月球。我国的首位航天员 乘坐中国自己研制的神州 5 号飞船升空。3.下列各种粒子尺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原子 质子 原子核 夸克 B.原子核 质子 电子 中子 C.原子 原子核 质子 电子 D.原子核 电子 质子 夸克4.关于宇宙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银河系得中心是宇宙得中心 D.宇宙找不到中心二、认识浩瀚的星空二、认识浩瀚的星空 广袤而深邃的星空,有着无穷的奥秘。首先星空之大令人惊叹:地球是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一颗很小的 行星。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恒星外,至今还发现有 9 大行星,66 颗卫星,2000 多颗小行星,以及数量众多的彗星和流星。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在广袤的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很多。让学生看下表,进一步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并了解太阳系行星的近似数据:行星行星直径(相对地球)距离太阳(相对地球)水星0.380.39金星0.950.72地球11火星0.531.52木星11.25.20土星9.59.54天王星4.011.2海王星3.930.1冥王星0.1839.5了解比邻星、仙女座与地球的距离:从仙女座发出的光需要 200 万年才能到达地球,也就是说,晚上我们见到的仙女座已经是 200 万年以前的仙女座 了。三、理想与追求三、理想与追求:展望 21 世纪,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将会不断加快,在太空中建立居住地,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1.观看 P204 页:未来的太空城市图。说一说你对未来太空的想象是什么样子?2 讨论:在月球上生活和在地球上生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光年”是 单位、“1 光年”=千米。2.最先用望远镜来探索宇宙3.飞向太空是人类的梦想。1867 年 4 月 1 日,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人类第一个太空人是 。4九大行星中和我们地球挨着的两颗星是:、。5请说出在月球上不能做的物理实验。(至少说出三个)6“地心说”的宇宙观是:,“日心说”的宇宙观是:,其中 更科学。7.15 世纪末期,开创了一个对宇宙探索的伟大时代。8.许多人对宇宙的探索做出很大贡献,你知道的有 9.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除去上面提到的方法,你还知道 等方法。四、巩固练习:四、巩固练习:1.我们生活的地球 是一颗,太阳是一颗我们所在的太阳第至今发现的行星有颗2 如今,人类已经登上月球,可是人们却不能在月球上长期居住。请你至少说出两个原因。3.2003 年 10 月 15 日,我国的载人飞船在甘肃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航天员带着中国人千年的企盼,梦圆浩瀚太空4.有很多星体不发光。可是晚上抬头望星空,星星都闪闪发光,这是为什么?5.按体积大小,从小到大排列(1)质子(2)细胞(3)银河星系(4)地球(5)电子(6)太阳(7)原子 6.关于宇宙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银河系得中心是宇宙得中心 D.宇宙找不到中心第三节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物体的浮与沉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1 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理解物体的浮沉原因2 会应用浮沉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学习重点二、学习重点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三、学习难点三、学习难点结合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理解浮沉条件及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工作原理。四、教材导学与探究四、教材导学与探究1、自主新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 力和 力的大小。当 力大于 力时,物体上浮。当 力小于 力时,物体下沉。当 力等于 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2、合作探究观察实验:1、物体的浮沉取决与什么呢?哪些物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要沉入水底呢?2、有没有在水中悬着既不上浮也不下沉的物体呢?3、如何能使下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物体在液体中时可能出现的 5 种情况:、在液体中的情况F浮与 G物之间的大小关系液与 物之间的大小关系漂浮上浮悬浮下沉沉底二、重点知识分析与训练1.质量是 300g 的空心铁球重 N,当它悬浮在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 N。(g 取 10N/kg)2.如图 1 所示,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当 F浮G物时,物体在水中将 ,最终 物体将 在水面处,此时 F浮 G物,当 F浮=G物时物体在水中将 ,当 F浮G物时,物体将 。3.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将一实心铁块放在水中,则铁块将 ;木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将一木块压入水中,松开手后,木块将 ,最后将 。一物体在某种盐水中悬浮则能说明盐水的密度和该物体的密度是 。(相等、不相等)如果将该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再放在水中,则大块物体将 ,小块物体将 。4、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 A、B、C 三个容器中,静止后的位置如图 2 所示,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用 FA、FB、FC 表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_;_ 容器中的小球密度最大。三、达标训练1.一个鸡蛋沉没在一杯清水中,将下列添加物(足量)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