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工学土木类081002).pdf

上传人:hg158****2095 文档编号:7408508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9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工学土木类08100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工学土木类08100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工学土木类08100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工学土木类081002).pdf(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34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学 土木类 081002)专业简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主要服务于人工环境控制与建筑节能领域。我校该专业起源于 1994 创办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1999 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 业,于 2005 年建成“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学位点,属于“土木工程”硕士一级学科。专业有建环专业实验室、热工基础实验室、省建筑能效测评中心,实验室面积 604 平方米,实验装置 78 套,仪器价值超过 150 万元。有教师 20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4 人,公派国外访问学 者 4 人,省教学名师 1 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 1

2、 人、后备带头人 2 人,龙江学者 3 人,省创 新人才 2 人,省优青、省新世纪优秀人才、省属本科高校战略后备人才各 1 人,双师型教师 7 人。形成了一支由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龙江学者和双师型教师为代表的教师队伍。在供热理论与应用技术、建筑节能与能源利用、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等方向形成了优势,为室内环境保障、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服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具备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培养基本要求

3、,并为进一步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奠定基础,能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控制、建筑节能(包括建筑本体节能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城市能源规划、暖通空调设备生产与研发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大庆精神特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具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方案设计、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科学研究及工程检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系统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具有自我价值和业务提升的学习能力,具备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必需的知识和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备成为单位业务骨干

4、的基本素养。341 3.具有工程、安全、环境、法律、文化、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全局观,具备工程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4.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团队精神,具备有效沟通、与他人合作以及在多领域团队中行使职责的能力,具备组织、协调及担任部门项目主管或负责人工作的领导能力。专业方向:建筑环境、建筑能源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最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掌握工程力学、电工学及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及自动控制等工程技术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掌握建筑环境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供热工程、通风空调工程

5、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设计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本专业施工安装、调试和试验的基本方法,熟悉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工程知识:具有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1.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了解现代物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6、为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提供基本的建模、计算及推演能力。1.2:具备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学等专业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在分析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1.3:具备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冷热源、供热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知识,在分析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4:具备施工和概预算基本原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工程概预算等基础知识和经济

7、决策方法。342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基本原理识别与分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2.2:能够运用图纸、图表、文字等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有效表达与描述。2.3:能够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建立正确的计算分析模型。2.4:能够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并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寻求解决方案,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8、、文化以及环境、多学科等因素,熟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安装、调适与试验的基本方法,具有提出和合理选择工程技术方案并进行工程设计、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能力,具有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并能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3.1:能够熟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安装、调适与试验的基本方法。3.2:能够运用合理的施工图、计算书等设计文档展示设计成果,并评价其局限性。3.3: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考虑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工程设 计。3.4:了解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有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能够全面的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

9、律、文化、多学科以及环境等因素,完成满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特定需求的设计(开发)方案。3.5:能够考虑环境、经济、健康和社会的影响,应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施工原理进行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方案设计,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能够解决施工中可能遭遇的特殊困难,并具有创新意识。4.研究:能够应用科学原理和方法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4.1: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设计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案,具备实验研究与实验设计能力。343 4.2:能够运用科学的

10、方法进行测试与检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收集和处理。4.3: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并判断其合理性,得出有效的结论,并可以将实验结论应用于工程实践。4.4 能够撰写实验或研究报告并进行陈述和交流。5.使用现代工具:具有使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常规测试仪器仪表、专业模拟分析软件,以及应用图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5.1:具备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收集、查阅、分析相关的中外文技术文献,能阅读建筑环

11、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外文资料。5.2:能够应用一种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解决一般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中的计算问题。5.3:能够应用现代工程仪器、设备进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相关的测绘和测试。5.4:能够应用 CAD 及相关绘图软件绘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方案图及施工图。5.5:能够应用常规的数值计算软件进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相关的计算分析,并能正确判断和解释计算分析结果。5.6:掌握现代工程和信息工具使用方法,具备使用现代工具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的能力,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实

12、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并具有应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6.1:能够基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标准,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方案,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6.2:理解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项目全过程中,本专业工程师对社会与文化、自然与人文环境、公共安全、以及法律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6.3:能够设计复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项目的工程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工程组织、管理和领导

13、的能力。344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7.1:能够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及其相关行业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影响及作用。7.2:能够正确评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职业规范:了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8.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8.2:理解

14、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规范、技术规程,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并能指导工程实践。9.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9.1: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并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9.2:能够在多学科、专业的团队中承担指定的专项任务,并能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与团队其他成员协调技术、经济、环境等相关问题。10.沟通:能够就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10.1:能够就专业问题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

15、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10.2:能够就本专业工程方案、设计、产品、施工问题,绘制标准的施工图、撰写设计说明书、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报告等,并能面向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陈述发言。10.3:掌握和应用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与合作,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11.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提高自主学习和适应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发展的能力。11.1: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具有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找寻解决方案的能力。11.2:能跟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科前沿,具有适应建筑环境与能源应

16、用工程新 345 发展的能力。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核心课程:1工程热力学 2流体力学 3传热学 4建筑环境学 5流体输配管网 6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7建筑冷热源 8.通风空调工程 9.供热工程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能力矩阵: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支撑关系。346 表 课程和教学活动支撑诸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2019 版培养方案)序号 课程名称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3.设计 4.研究 5.使用现代工具 1.1 1.2 1.3 1.4 2.1 2.2 2.3 2.4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5.1 5

17、.2 5.3 5.4 5.5 5.6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基本原理 4 思想和体系概论 5 形势与政策 1 6 形势与政策 2 7 形势与政策 3 8 形势与政策 4 9 形势与政策 5 10 形势与政策 6 11 形势与政策 7 12 形势与政策 8 13“四进四信”专题 14 军事理论 15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16 大学生就业指导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 18 创业基础 19 大学英语 H 20 大学计算机基础 H 347 序号 课程名称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3.设计 4.研究 5.使用现代工具 1.1 1.2 1.3 1.4 2.1 2.2

18、 2.3 2.4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5.1 5.2 5.3 5.4 5.5 5.6 21 C 程序设计 H H 22 体育基础 23 体育基础 24 体育选项 25 体育选项 26 高等数学(B)H H 27 大学物理(C)H H H 28 线性代数(B)H H 2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H H H 30 土木工程基础化学 H H 31 工程力学 H H 32 机械设计基础 H H 33 工程热力学 H H 34 传热学(双语)H H H 35 流体力学 H H H 36 建筑环境学 H H 37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H H 38 流体输

19、配管网 H 39 建筑冷热源 H H H H 40 通风空调工程 H H H H 41 供热工程 H H H H 42 自动控制原理 H H 43 环境概论 H H 348 序号 课程名称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3.设计 4.研究 5.使用现代工具 1.1 1.2 1.3 1.4 2.1 2.2 2.3 2.4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5.1 5.2 5.3 5.4 5.5 5.6 44 建筑概论 H 45 画法几何 H H H 46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C H H 47 土木工程制图 H H H 48 石油工业概论 49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

20、用工程专业英语 H 5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概论 51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H H H 52 建筑设备工程制图 H H H 53 智能建筑基础 54 建筑设备自动化 H H 55 建筑电气 H H 56 建筑环境与能源进展 57 暖通空调新技术 H 58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技术 H 59 建筑给排水 H H H H 60 建筑节能技术 H H 61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H H 62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H H 63 空气污染控制 H H 64 燃气储存与输配 H H 65 新能源概论 H H 66 燃气燃烧与应用 H H 349 序号 课程名称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3.设计 4.研究 5

21、.使用现代工具 1.1 1.2 1.3 1.4 2.1 2.2 2.3 2.4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5.1 5.2 5.3 5.4 5.5 5.6 67 相变储能技术 H H 68 绿色建筑能源系统 H H 69 音乐鉴赏 70 美术鉴赏 71 书法鉴赏 72 现代企业管理 H 73 现代市场经济学 H H 74 信息检索与利用 H 75 大学计算机基础(B)H 76 英语口语 77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创新创业类课程 78 大学生安全教育 79 军事技能训练 80 工程实训 81 建筑设备工程制图训练 H H H 82 思政课实践 H 8

22、3 大学物理实验 H H H 84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B H H H 85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H H 86 认识实习 87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H H H H H H 88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H H H H H H 350 序号 课程名称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3.设计 4.研究 5.使用现代工具 1.1 1.2 1.3 1.4 2.1 2.2 2.3 2.4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5.1 5.2 5.3 5.4 5.5 5.6 89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H H H H H H 90 建筑冷源课程设计 H H H H H H 91

23、 建筑热源课程设计 H H H H H H 92 生产实习 93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H H H H H H 94 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测试实习 H H H 95 室内热环境数值模拟 H H H 96 毕业实习 97 毕业设计 H H H H H H H H H 351 续表 课程和教学活动支撑诸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2019 版培养方案)序号 课程名称 6.工程与社会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8.职业规范 9.个人与团队 10.沟通 11.终身学习 6.1 6.2 6.3 7.1 7.2 8.1 8.2 9.1 9.2 10.1 10.2 10.3 11.1 11.2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4、 H H H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H 3 基本原理 H 4 思想和体系概论 H 5 形势与政策 1 H H 6 形势与政策 2 H H 7 形势与政策 3 H H 8 形势与政策 4 H H 9 形势与政策 5 H H 10 形势与政策 6 H H 11 形势与政策 7 H H 12 形势与政策 8 H H 13“四进四信”专题 H 14 军事理论 H 15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H 16 大学生就业指导 H H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 H H H 18 创业基础 H H 19 大学英语 H H 352 序号 课程名称 6.工程与社会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8.职业规范 9.个人与团队

25、 10.沟通 11.终身学习 6.1 6.2 6.3 7.1 7.2 8.1 8.2 9.1 9.2 10.1 10.2 10.3 11.1 11.2 2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1 C 程序设计 22 体育基础 H H 23 体育基础 H H 24 体育选项 H H 25 体育选项 H H 26 高等数学(B)27 大学物理(C)28 线性代数(B)2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30 土木工程基础化学 31 工程力学 32 机械设计基础 33 工程热力学 34 传热学(双语)35 流体力学 36 建筑环境学 37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38 流体输配管网 39 建筑冷热源 353 序号 课程名称 6

26、.工程与社会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8.职业规范 9.个人与团队 10.沟通 11.终身学习 6.1 6.2 6.3 7.1 7.2 8.1 8.2 9.1 9.2 10.1 10.2 10.3 11.1 11.2 40 通风空调工程 41 供热工程 42 自动控制原理 43 环境概论 H H H 44 建筑概论 45 画法几何 46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C 47 土木工程制图 48 石油工业概论 H 49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英语 H 5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概论 H 51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H 52 建筑设备工程制图 53 智能建筑基础 H 54 建筑设备自动化 55 建筑电气

27、 56 建筑环境与能源进展 H 57 暖通空调新技术 H 58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技术 59 建筑给排水 354 序号 课程名称 6.工程与社会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8.职业规范 9.个人与团队 10.沟通 11.终身学习 6.1 6.2 6.3 7.1 7.2 8.1 8.2 9.1 9.2 10.1 10.2 10.3 11.1 11.2 60 建筑节能技术 61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62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63 空气污染控制 64 燃气储存与输配 65 新能源概论 H H H 66 燃气燃烧与应用 67 相变储能技术 68 绿色建筑能源系统 H 69 音乐鉴赏 H 70 美术鉴赏 H 71

28、 书法鉴赏 H 72 现代企业管理 H H 73 现代市场经济学 H 74 信息检索与利用 75 大学计算机基础(B)76 英语口语 H 77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创新创业类课程 H H H 78 大学生安全教育 H 79 军事技能训练 H H 355 序号 课程名称 6.工程与社会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8.职业规范 9.个人与团队 10.沟通 11.终身学习 6.1 6.2 6.3 7.1 7.2 8.1 8.2 9.1 9.2 10.1 10.2 10.3 11.1 11.2 80 工程实训 H 81 建筑设备工程制图训练 82 思政课实践 H H 83 大学物理实验 H 84 电工与

29、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B H 85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H 86 认识实习 H H H 87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H H 88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H H 89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H H 90 建筑冷源课程设计 H H 91 建筑热源课程设计 H H 92 生产实习 H 93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H H 94 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测试实习 H H H 95 室内热环境数值模拟 H H 96 毕业实习 H H H H H H 97 毕业设计 H H H 356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分分配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修课 实践环节 最低毕业学分 学分要求 103 32.5 34.5 170 357 建筑

30、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 修读学期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通识教育 思政课 17031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48 0 3 17041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 32 0 2 17011002 基本原理 48 48 0 3 17021003 思想和体系概论 72 72 0 4 17051006 形势与政策 1 4 4 0 0.25 17051007 形势与政策 2 4 4 0 0.25 17051008 形势与政策 3 4 4 0 0.25 170

31、51009 形势与政策 4 4 4 0 0.25 17051010 形势与政策 5 4 4 0 0.25 17051011 形势与政策 6 4 4 0 0.25 17051012 形势与政策 7 4 4 0 0.25 17051013 形势与政策 8 4 4 0 0.25 17071002“四进四信”专题 16 16 0 1 综合基础 34011002 军事理论 36 36 0 2 32011004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12 12 0 0.5 32011003 大学生就业指导 12 12 0 0.5 33011006 大学生心理健康 28 24 4 1 08012017 创业基础 32

32、32 0 2 外语 11021061 大学英语 224 224 0 14 计算 机 07041022 C程序设计 70 40 30 4 体育 13011001 体育基础 32 32 0 1 13011002 体育基础 32 32 0 1 13011003 体育选项 32 32 0 1 13011004 体育选项 32 32 0 1 学科专业基础 学科基础 10011005 高等数学(上)80 80 0 5 10011006 高等数学(下)80 80 0 5 09031052 大学物理C(上)64 64 0 4 09031053 大学物理C(下)64 64 0 4 10021018 线性代数 4

33、8 48 0 3 1002102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8 48 0 3 05041046 土木工程基础化学 38 32 6 2 专业基础 04051128 工程力学 64 58 6 4 04061003 机械设计基础 48 44 4 3 05031002 工程热力学 64 56 8 4 05031225 传热学(双语)64 56 8 4 358 02051007 流体力学 64 56 8 4 05031038 建筑环境学 32 30 2 2 05031111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32 30 2 2 专业教育 专业课 05031226 流体输配管网 36 32 4 2 05031207 建筑冷

34、热源 48 42 6 3 05031208 通风空调工程 48 42 6 3 05031014 供热工程 48 44 4 3 学时小计 1740 1650 90 学分小计 103 20.75 21.25 22.25 19.25 11.25 7.75 0.25 0.25 359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最低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学科专业基础 学科基础 8 06021210 自动控制原理 32 32 0 2 05041147 环境概论 16 1

35、6 0 1 05011130 建筑概论 16 16 0 1 04071009 画法几何 32 32 0 2 06061108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C 32 32 0 2 05021053 土木工程制图 42 32 10 2 01011146 石油工业概论 32 32 0 2 专业技术基础 8 05031033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英语 32 32 0 2 05031209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概论 16 16 0 1 05021160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32 32 0 2 05031210 建筑设备工程制图 48 32 16 3 05031113 智能建筑基础 24 24 0 1.5

36、专业教育 通用模块 3 05031034 建筑设备自动化 24 22 2 1.5 03031227 建筑电气 16 16 0 1 05031211 建筑环境与能源进展 32 32 0 2 05031228 暖通空调新技术 16 16 0 1 05031035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技术 32 28 4 2 建筑环境方向 4.5 05031128 建筑给排水 32 28 4 2 05031229 建筑节能技术 24 24 0 1.5 05031212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16 16 0 1 05031213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32 32 0 2 05031214 空气污染控制 32 32 0 2 建筑能

37、源方向 4.5 05031230 燃气储存与输配 32 30 2 2 05031215 新能源概论 24 24 0 1.5 05031037 燃气燃烧与应用 32 30 2 2 05031216 相变储能技术 24 24 0 1.5 05031217 绿色建筑能源系统 24 24 0 1.5 合计 23.5 360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指导计划 课程类别 最低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 备注 人文类 1 14051300 音乐鉴赏 32 16 16 1 公共艺术类课程(至少选修 1 学分)为各专业必选课程。14101301 美术鉴赏 32

38、16 16 1 14101302 书法鉴赏 32 16 16 1 社会科学类 2 08011104 现代企业管理 32 32 0 2 08011289 现代市场经济学 32 32 0 2 信息技术类 3 31011003 信息检索与利用 24 16 8 1 信息检索类课程(至少选修 1 学分)为各专业必选课程。07041021 大学计算机基础(B)32 16 16 2 创新创业类 2 0505103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创新创业指导训练 32 32 0 2 创新创业类课程(至少选修 2 学分)为各专业必选课程。国家安全教育类 1 34011003 大学生安全教育 12 8 4 1 国家安全

39、教育类课程(至少选修 1 学分)为各专业必选课程。合计 9 注:建议学生文理互选,在不同类别的通识选修课中完成修读。所有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应至少取得 8 个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各专业根据需要自行设定本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361 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修读学期 34012001 军事技能训练 14 天 1 1 04082008 工程实训 2 周 2 4 05032089 建筑设备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1 周 1 5-6 17062001 思政课实践 32 2 5-8 09042024 大学物理实验 33 1 5-8 06061001s 电工与电子技

40、术基础实验 B 16 0.5 7-8 05032094 暖通工程 BIM 技术训练 1 周 1 7-8 05032015 认识实习 1 周 1 8 05032036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1 周 1 9 05032034 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2 周 2 9-10 05032090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1 周 1 9 05032091 建筑冷源课程设计 1 周 1 11 05032092 建筑热源课程设计 1 周 1 12 05032006 生产实习 2 周 2 12 05032030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2 周 2 13 05032033 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测试实习 1 周 1 14 05032093 室内热环境数值模拟 1 周 1 14 05032022 毕业实习 3 周 3 15 05032032 毕业设计 15 周 10 15-16 合计 34.5 附表 各类课程比例与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标准要求比较 课程类别 学分/学时 170/2416 占总学分比例(%)(总学分 170/总学时 2416)自评结论 本专业 标准要求 本专业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27 15 15.9 合格 工程基础类 61.5 30 36.2 合格 专业基础类 专业方向课程类 工程实践与 毕业设计(论文)34.5 20 20.3 合格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47 15 27.6 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