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上海民办沪东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上海民办沪东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 届上海民办沪东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现代文阅读 I(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繁荣期。网络文学研究也不断取得突破,然而,对于网络文学的属性、特质,研究界依然存在争议。网络文学具有商品属性、文络属性。传统文学亦具有商品与文络文络属性,除了网生性特质之外,也影响了文学的商品属性与文络文学比之传统纸媒出版,具有更低廉的成本,更有效的话语符号增值性(如 IP 经济集成策略)等特点。在文络文学,一方面表现为对“广义文化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审美愉悦,特别是通俗类型文学叙事艺术的故事性、
2、幻想性、虚构性与代入性的重视。就此而言,中国网络文学,不是对“传统文学”的终结,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也有着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中国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也需要辨析和理性认识。从古典文学传统来看,纵观中国网络文学优秀作品,儒家仁爱思想、道家浪漫想象,都表现于历史穿越文、玄幻奇幻文等很多门类的创作中。唐诗宋词与历代散文为代表的诗文传统,影响了网络文学言情、历史等文体的表现风格。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典章制度、社会风貌,也较好地展现在网络文学之中,其中一些优秀作品历史现场感强,散发着醇厚、深沉的传统文化味道。从文学类型与文类笔法上看,中国网络文学也
3、较好地继承了中国通俗文学传统。主要表现在对既有类型的丰富与开拓,有的网络小说重写西游故事,赋予“西游神话”现代魅力与异彩纷呈的故事;有的作品将中华美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有的作品以丰富的收藏鉴宝知识、曲折紧张的故事吸引大批读者,也传递出对“金钱至上”的讽刺;网络武侠文学也从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为代表的华语现代武侠小说,发展为“国术技击流”“网络新武侠”“科技武侠”等亚类型。我们还看到,网文的“文学传统继承性”,不仅表现在故事内容、情节设计、人物塑造、文体风格上,还表现为这些“中国传统元素”对中国文学时空观念的回归与拓展。任何文学形态,都有深刻的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性生成”的内在条件。从横向
4、关系上讲,日韩动漫、游戏、电视剧,美国好莱坞电影,欧美奇幻、科幻与悬疑文学等,都影响到中国网络文学的发育。然而,从纵向继承关系上讲,中国网络文学也有中国文化传统的积淀。网络文学的繁荣,也伴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想象”与“中国故事”的发展。就表现时空领域来说,中国的科幻与玄幻小说,探究目光深入宇宙深处与人类起源,也创造了无数神奇瑰丽的想象世界,比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表现了中国人的时空探索精神和灿烂的想象力。这种宏阔的“中国世界宇宙”时空观的再现,拓展了民族历史文化的想象疆域,既是对中国古代时空观的继承,也是文化自信的产物。网生环境的平等性、交互性,有利于形成真正阔大深邃、精彩纷
5、呈的文学繁荣,从而扭转“现代文学”造成的文学日益逼仄与小众化的局面。这个任务,对于有着数千年悠久传统,又在网络时代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现代中国而言,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仁不让的文化使命。(摘编自房伟网络文学是文学传统的延续与新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属性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对文学的固有属性构成影响的网络属性。B.网络文学的属性、特质是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造成的,网络文学已进入繁荣期。C.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中国网络文学优秀作品对古典文学传统多有体现。D.中国网络文学除了纵向受“中国传统元素”的影响外,也受到了外国文化的横向影响。2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对中国网络文学现状和属性进行分析,再提出论点,最后具体展开分析。B.文章主要从内容、形式和时空观念等方面来阐述网络文学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C.文章在论证中国网络文学较好地继承了中国通俗文学传统时,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D.文章以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为例,论证了我国网络文学对于古代时空观的继承。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速度、质量、成本、话语符号增值性等方面,网络文学作品相比传统纸媒出版的文学作品更有优势。B.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读者喜欢阅读,是因为它会传递出对“金钱至上”的讽刺的正能量。C.虽然任何文
7、学形态都有其内在的深刻的民族文化传统,但是当外来文化对其影响过大时,其文学内涵一定会发生变化。D.“现代文学”造成了文学的日益逼仄和小众化,这一局面在网络时代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有望得以改变。(二)现代文阅读 II(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欧阳中石先生的新著文化漫谭(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包括两大部分、十六个篇章,概括了他对文化问题的一些思考。书中说:“用美好和谐 的理念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这大体反映出先生在文化方面的坚定主张,书中内容正是这个主张的具体阐释。中石先生博涉淹贯,在很多领城都有深厚造诣。他的书法蜚声海内外,国画曾得到齐白石夫子的指授,京剧
8、表演则是奚派老生的嫡传。文化漫谭的一部分素材正是源于先生在书法、国画、戏曲等方面的经验和识见。书中配的数十幅插图,都是先生文化耕耘的传神写照。先生游心艺文,是为了澡身浴德,根本指归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文化理想。文化漫谭非常重视宏观文化领城的系统与层次问题。先生指出,教育“关系到文化的承传问题”。因此,书中很多内容从教育切入,探讨对于各门学科都至为关键的“学”与“创”问题。先生高度评价理工农医各方面科技成就对文化发展的意义,他和很多科学界的朋友有广泛交流。文化漫谭采撷了一些理工领城的素材来说明文化问题,深入透彻,令人折服。文化漫谭关注和谐社会的文化建构,提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如何
9、才能协调,而又如何就会碰撞呢?”为此,书中用很大篇幅探讨人生的“穷”“通”等问题,揭示人和人的相处关系中一些不可改变的法则和规律。书中列举的某些事例、现象甚至不乏家常闲谈的色彩,而经过先生透彻的剖断,芥微寻常之事竟然能焕发出睿智的哲思和生动的理趣,真可谓“其称文极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中石先生丰富的学养使文化漫谭能够取精用弘。他以儒家的文化原则和理想为本根,而能兼摄道家、释家的智慧,含英咀华,和合圆融,游刃有余地对人类文化进行一种散点透视式的观照。而先生提醒我们不要拘牵于文化的枝节问题,他希望能够以简驭繁,对人类文化进行宏观把握。所以,他以严密的逻辑方法处理文化素材,由此获得高级的理
10、性认识,抽取纷繁复杂的是非得失背后的文化理念,归纳核心的价值观以及与之适应的方法论。在该书引言中,中石先生特别说明:文化漫谭是要阐述个人的一些思考,“不敢自是,希望引发一些课题,可以得到方家的救正,以便在认识上得到一些提高”。我们在阅读文化漫谭之后,都由衷赞叹这位八秩老人活泼的思维以及他对于文化研究的热忱。总之,文化漫谭折射出欧阳中石先生在文化问题上的坚定心志和砥砺德行的文化实践,这样一本有感而发的著述,必将在敦崇教化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摘编自何学森固志敦修 兴文崇化欧阳中石文化漫谭导读,有删改)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漫谭中一些素材正是来源于欧阳中石先生在
11、传统文化方面的大量积累、实践,书中配的数十幅插图,选取的是他文化耕耘的作品。B.文化漫谭在探讨复杂社会关系时,用了大量不乏家常闲谈的色彩的事例、现象,体现了欧阳中石先生睿智的哲思和生动的理趣。C.文化漫谭很多内容从教育切入,探讨对于各门学科都至为关键的“学”与“创”问题,体现欧阳中石先生对文化的承传问题的思考。D.文化漫谭一书取精用弘,源于欧阳中石先生含英咀华,和合圆融,兼摄儒家和道家、释家智慧,游刃有余地透视观照人类文化。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不仅介绍了文化漫谭的作者的学术背景,还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书中的内容。B.文章在评价文化漫谭时使用“一些”“大体”
12、等说法,体现了作者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C.文章引用了文化漫谭作者欧阳中石先生的原话,使得作者对书本的评价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D.文章开篇指出文化漫谭一书是基于欧阳中石先生对文化的思考而成书,从而引出后文评述。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阅读文化漫谭,读者既可以感受到欧阳中石先生广博的文化积淀,又可以了解他对我国文化历史不断进行深人剖析的精神历程。B.文化漫谭的作者重视宏观把握人类文化问题,在探讨宏观的文化问题时,他又能以严密的逻辑方法从小处分析,以小见大。C.有人评价文化漫谭一书“有睿智而深邃的求索和凝练而透彻的论断”,作者有“格物致知的功夫”,这与本文的观点相互契合。
13、D.文化漫谭 一书用“漫谭”二字命名,体现出欧阳中石先生对文化问题的思考,此处的“谭”字与 天方夜谭中的“谭”字意思相同。(三)现代文阅读 III(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当: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教育的功用,就在顺
14、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教育”一词的英文是从拉丁动词来的,原义是“抽出”。所谓“抽出”就是“启发”。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中国儒家的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尽性”。他们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教育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使人“尽性”,“发挥性之所固有”。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三。三育对于人生本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流行教育中,美育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20 年前蔡孑民先生一
15、度提倡过“美育代宗教”,他的主张似没有发生多大的影响。还有一派人根本仇视美育,觉得美育对于德育有妨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以为多受诗和艺术的熏染,人就会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变成情感的奴隶,近代哲学家卢梭怀疑文艺,因为他把文艺看成朴素天真的腐化剂。他们的根本错误在认定情感是恶的,理性是善的,人要能以理性镇压感情,才达到至善。这种观念何以是错误的呢?人是一种有机体,情感和理性既都是天性固有的。若情感让理性压抑下去,便是一种损耗。人好比一棵花草,要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平均的和谐的发展,才长得繁茂有生气。有些园丁不知道尽草木之性,用人工去歪曲自然,使某一部分发达,另一部分则受压抑摧残。这种畸形发展是不健康的。
16、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所有的本能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美感教育的重要,我们的古代儒家是知道的。论语 有一段话总述儒家教育宗旨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三项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就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他们的着重点无疑地是在道德方面,德育是他们的最后鹄的,这是他们与西方哲学家宗教家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相同的。不过他们高于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因为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误认美育可以妨碍德育,而儒家则认
17、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严格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美育不但不妨害德育,而且是德育的基础。不过美育的价值还不仅在此。西方人有一句恒言说:“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第一是情感的解放。第二是眼界的解放。第三是自然限制的解放。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史诗悲剧时代的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哥德和贝多芬时代的德国,都可以为证。我们中国人,古代对于诗乐舞的嗜好也极普遍。诗经、礼记、左
18、传诸书所记载的歌乐舞的盛况,常人觉得仿佛是置身近代欧洲社会。现在,我们要想复兴民族,必须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这就是说,必须提倡普及的美感教育。这是负教育责任的人们所应该特别注意的。(摘编自朱光潜谈美感教育)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具有知、情、意三种心理活动,这决定了追求世间的真、善、美是人类的天性。B.对英文中“教育”一词语源及其含义的分析,突出的是西方教育富于启发性的特征。C.儒家“尽性”的观念,虽然并非谈论教育,但与教育应发展人天性的思想是相通的。D.柏拉图和卢梭都认为艺术会败坏人的道德,主张用理性压制感情,以达到至善之境。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
19、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指出真、善、美三者都具备的人生才完美,这是进一步论述须重视美育的必要前提。B.文章运用例证法,以园丁扭曲草木本性的事例,论述了某些西方哲学家德育观念的错误之处。C.文章将儒家思想与柏拉图诸人的德育思想加以比较,指出了二者的异同,论证了美育是德育的基础。D.文章从对个人的意义与对社会的意义两个方面,对美育的价值进行了剖析阐述,论说全面深入。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西方在对美育的认识上都曾经存在误区,“以美育代宗教”体现了对美育的忽视,柏拉图的看法则体现了对美育的仇视。B.美育是否发达,与民族的兴盛与否密切相关,我们若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
20、重视美育,甚至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C.在中文里,“善”与“美”虽然各有其字,但表意有时可互相替用。这一语言现象大致能印证文中提及的美善关系。D.歌德失恋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将痛苦倾泻于书中,书成后烦恼尽消。这表明文艺能使人从自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牟子才字存叟,井研人。嘉定十六年举进士。入对,首言大臣不公不和六事,次陈备边三策。理宗顾问甚悉,将下殿,复召与语。翼日,帝谕宰相曰:“人才如此,可峻擢之。”左丞相李宗勉拟秘书郎,右丞相史嵩之怨子才言己,遽曰“姑迁校勘。”俄宗勉卒,嵩之独相,亟请外,通判吉州,转
21、通判衢州。后入为国子监主簿兼史馆校勘,逾年,迁太常博士。升兼侍讲。御史徐经孙劾府尹厉文翁,不报,出关,子才奏留之。文翁改知绍兴府,又缴其命。伯玉降官已逾年,舍人院不敢行词,子才曰:“故事,文书行不过百刻。”即为书行。帝曰“谪词皆褒语,可更之。”子才不奉诏,丞相又道帝意,子才曰“腕可断,词不可改。丞相欲改则自改之。”乃已。明堂礼成,帝将幸西太乙宫款谢,实欲游西湖尔,子才力谏止。皇子冠,面谕作乐章,礼部言:“古者嫡子一醮无乐,庶子三醮有乐,用乐非是。”子才言:“乐章乃学士院故事,况面谕臣,不敢不作。”诏从之。升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以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前是例兼提领江、淮茶盐,子才以不谙财恳免。
22、至郡,首教民孝弟,以前人慈竹 义木二诗刻而颁之,间诣学为诸生讲说经义。修采石战舰百余艘,造兵仗以千计。召入对,权工部侍郎。时贾似道自谓四方无虞皆其力,故肆意逸乐,恶闻谠言。子才言“开庆之时,天下岌岌殆矣,今幸复安。不知天将去疾,遂无复忧耶?抑顺适吾意,而基异时不可测之祸也。奈何怀宴安以鸩毒,而不明闲暇之政刑乎!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帝曰:“非卿不闻此言。”宣坐赐茶,间外事甚悉,子才具以田里疾苦对,帝顰蹙久之,即兼侍读,寻擢权礼部尚书。每直,辄召对内殿,语至夜分,或就赐酒果。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力
23、辞不拜,请去不已。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四官,官其后二人。(节选自宋史牟子才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 B.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 C.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 D.议者国之元气也/今言及乘舆/尚见优假/事关廊庙忿怒/斯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达乎 1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24、项是()A.博士,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晋置国子博士,唐设太子博士、太常博士等,后世沿设。B.孝弟,即孝悌。孝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悌指朋友同辈之间的友爱。孝悌是中国文化精神,文中“孝弟”与孟子梁惠王上中“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孝悌”同义。C.东宫,是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而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汉代长乐宫称“东朝”,又称“东宫”,太后所居,因以借指太后。文中之义为前者。D.致仕,即交还官职,正常退休。古代官员想退休必须再三恳请君王批准,因而退休又被形象地称为“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牟子才
25、有才华,深得君王赏识。入朝奏对,得到理宗皇帝反复询问政事;度宗上位前,总尊称他为先生。B.牟子才讲原则,认定之事绝不更改。他撰写的贬官文书多褒语,皇帝和丞相先后向他提意见,他也坚决不修改。C.牟子才为官清廉,绝不贪财。他以集英殿修撰身份担任太平州长官,却不愿意兼任领江、淮茶盐等多财的官职。D.牟子才为官正直,敢说敢做。贾似道自恃功高,牟子才对他的一些做法直言不讳地进行了批评,得到皇帝赞许。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贾似道自谓四方无虞皆其力,故肆意逸乐,恶闻谠言.(2)宣坐赐茶,问外事甚悉,子才具以田里疾苦对,帝颦蹙久之。(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
26、题。酬郭给事 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注】洞门:指深宫中重重相对相通的门。霭:弥漫,笼罩。无那:无奈。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郭给事所在的门下省的暮春晚景,门户重叠,楼宇高耸,在落日余晖下,显得很壮丽。B.颔联写郭给事值晚班的悠闲自在,通过对比手法,用钟声和鸟鸣表现出环境的幽静。C.尾联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写诗人自己虽想勉力追随郭给事,无奈年老多病,还是想辞官归隐 D.诗人善于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对郭给事的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之中。15
27、.全诗颂扬了郭给事的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的观点是相同的。(2)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等手法来写自己从早到晚精勒修德的句子是“_,_”。(3)李白蜀道难一诗中,“_,_”两句通过对行人屏气、叹息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蜀道之险。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9 分)17.请阅读这则新闻,补写出下面两副对联的下联。要求补写后的完整对联能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在紫禁城建成 600 周年之际,五一劳动节,故宫博物院与中国驻韩国首尔旅游办事处日
28、前通过官网向韩国民众隆重推出“云游中国”紫禁城探春图片展活动,本次图片展精选了 60 幅图片,多角度呈现故宫的春日之美和文化内涵,引起韩国民众的普遍关注。一张张精美图片带领网民“云”上游中国,让观众聆听紫禁城春花和朱墙黄瓦的对话,让观众体会故宫春日的美好和中国历史文化的温度。紫禁城展美照现故宫佳景;_。喜庆六百华诞,紫禁城网上展图片;_。(二)语言文字运用(11 分)18.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老旧厂房是首都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不能弃置不用,而要创造性利用。2017 年底,北京发布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29、要利用好、保护好老旧厂房,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兴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然而,现实中却存在“政策好,落地难”。比如,一些曾是生产车间、仓库的老旧厂房多为工业用地,土地性质能否顺利变更,决定了后面的流程不能顺利推进。因此,要让好政策真正发挥作用,就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四、写作(60 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日前,南粤中学高三年级的宣传栏上出现了这样一组标语:这组标语运用了网络流行语甲骨文表情包,引起全校轰动。有同学很快搜索出,这些甲骨文表情包原来是由美术学院设计系陈教授和他的团队推出的。陈教授受“艺术与科学”学术运动的启发,借助电脑技术
30、重新解读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设计出具有几何审美效果的甲骨文字体。2017 年,中国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正在成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某报“时尚”专栏展开专题讨论,向社会征稿。请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1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 项,“网络文学的属性、特质是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31、造成的,网络文学已进入繁荣期”错误,“中国网络原文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繁荣期。网络文学研究也不断取得突破,然而,对于网络文学的属性、特质,研究界依然存在争议”“中国网络文学,不是对传统文学的终结,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也有着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中国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也需要辨析和理性认识”,可知原文应该是“对于网络文学的属性、特质,研究界依然存在争议”,但“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也有着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而不是说“网络文学的属性、特质是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造成的”。故选 B。【2 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
32、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 项,“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错误,原文“从文学类型与文类笔法上看,中国网络文学也较好地继承了中国通俗文学传统。主要表现在对既有类型的丰富与开拓,有的网络小说重写西游故事,赋予西游神话现代魅力与异彩纷呈的故事;有的作品将中华美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有的作品以丰富的收藏鉴宝知识、曲折紧张的故事吸引大批读者,也传递出对金钱至上的讽刺;网络武侠文学也从金庸、古龙、
33、梁羽生、温瑞安为代表的华语现代武侠小说,发展为国术技击流网络新武侠科技武侠等亚类型”,可知文中主要采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国网络文学较好地继承了中国通俗文学传统”。故选 C。【3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 项,“在速度、质量、成本、话语符号增值性等方面”
34、错误,于文无据,原文“网络文学比之传统纸媒出版,具有更低廉的成本,更有效的话语符号增值性(如 IP 经济集成策)等特点”,可知原文只提到了成本、话语符号增值性等,没有提及“速度、质量方面”。B 项,“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读者喜欢阅读,是因为它会传递出对金钱至上的讽刺的正能量”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有的作品以丰富的收藏鉴宝知识、曲折紧张的故事吸引大批读者,也传递出对金钱至上的讽刺”,可知读者喜欢阅读网络文学,还有其丰富的知识、曲折紧张的故事等原因。C 项,“虽然任何文学形态都有其内在的深刻的民族文化传统,但是当外来文化对其影响过大时,其文学内涵一定会发生变化”错误,表述绝对化,原
35、文“任何文学形态,都有深刻的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性生成的内在条件”,可知外来文化不可能完全改变本民族的文学内涵。故选 D。【点睛】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题干,看是否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
36、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择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并相互对照。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能力积累,快速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4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 项,“书中配的数十幅插图,选取的是先生文化耕耘的作品”于文无据,原文是“书中配的数十幅插图,都是先生文化耕耘的传神写照”
37、。B 项,“用了大量不乏家常闲谈的色彩的事例、现象”中“大量”错误,原文只是说书中列举了某些事例、现象甚至不乏家常闲谈的色彩。选项中“体现欧阳中石先生睿智的哲思和生动的理趣”不准确,原文是“经过先生透彻的剖断,芥微寻常之事竟然能焕发出睿智的哲思和生动的理趣”。D 项,“兼摄儒家和道家、释家的智慧”错误,由第五段可知,原文为“他以儒家的文化原则和理想为本根,而能兼摄道家、释家的智慧”,原文有轻重之分,以儒家为本根,而不是兼摄三家。故选 C。【5 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A 项,“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书中的内容”错误,文章从文化领域、文化建构和取精用弘三个方面介绍 文化漫谭,无法
38、断定这三个方面是否涵盖整本书写作内容。故选 A。【6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并分析信息的能力。A 项,“了解他对我国文化历史不断进行深入剖析的精神历程”错误,“文化历史”与“精神历程”于文无据。故选 A。【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B 项,“突出的是西方教育富于启发性的特征”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应该突出的是“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而不是“西方教育富于启发性的特征”。故选 B。【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分
39、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 项,“文章运用例证法,以园丁扭曲草木本性的事例”从我,论证方法错误。“例证法”不当,应该是“喻证法”。故选 B。【9 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A 项,“以美育代宗教体现了对美育的忽视”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文意,“以美育代宗教”是一种重视美育的说法,但不为当时的人重视。
40、B 项,“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错误,张冠李戴,原文为“必须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恢复的是“盛况”,而非“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D 项,“这表明文艺能使人从自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错误,文外文内关联出错,歌德的事例能表明的是文艺能带给人“情感的解放”。故选 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
41、;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断句能力。句子大意是:谏议的人是朝廷的根本,现在他们的谏议即使涉及皇帝出行(的事),尚且要得到皇帝的宽容对待,如果评议的事与皇室江山有关,皇上就生气愤怒表现出来,那么朝政的缺失,臣子的蒙蔽,皇帝又怎么能了解知道呢?“朝政之阙失,臣下之蔽蒙”是两个对称句。“言及”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乘舆”是“言及”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 AC 项;“事”是主语,“关”是谓语,“廊
42、庙”是宾语,句子完整,后面断开,排除 D 项。故选 B。【1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 项,“悌指朋友同辈之间的友爱”错,“悌”不是指朋友同辈之间的友爱,而是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故选 B。【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 项,结合原文“以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前是例兼提领江、淮茶盐,子才以不谙财恳免”,牟子才不愿意兼任领江、淮茶盐的官职,是因为他不熟悉财务方面的事宜,并非表现他的清廉不贪财。“谙”并非贪污、贪婪,而是熟悉的意思。故选 C。【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1)句中,虞:忧患;肆:放纵;恶:不喜欢;谠:正
43、直。(2)句中,“宣坐赐茶”省主语“皇帝”,翻译时补齐;宣坐:指皇帝赐臣子坐;外事:朝廷政事;悉:详尽;具:详细;颦蹙:皱眉皱额,忧愁不高兴。【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牟子才字存叟,井研人。嘉定十六年考中进士。入朝与皇上奏对,开始
44、说到大臣们不公正不团结的六件事,然后陈说了边塞防务的三大策略。理宗向他询问得很详细,在他将离开时,又再次召回他与他说话。第二日,皇帝告诉宰相说:“像这样的人才,可以高升提拔他。”左丞相李宗勉准备提拔牟子才为秘书郎,右丞相史嵩之怨恨他(在皇帝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就说:“暂且调任为校勘。”不久李宗勉去世,史嵩之独揽相权,牟子才就请求外调,担任了吉州通判,后转任衢州通判。后来调入国子监担任主簿兼史馆校勘,过了一年,升迁为太常博士。升迁兼任侍讲。御史徐经孙弹劾府尹厉文翁,皇帝开始没有回复,后来让厉文翁出关,牟子才进奏挽留厉文翁。厉文翁被改任绍兴知府,后来皇帝收回了对厉文翁贬谪的成命。伯玉被降官已
45、经过了一年,舍人院一直没有对此形成文书,牟子才说:“按照惯例,(这样的事情)形成文书不应该过夜。”就写了贬官文书。皇帝说:“文书中都是些褒奖的话,应该更换。”牟子才没有按照皇帝说的改,丞相又表明了皇帝的意思,牟子才说:手腕可以断,文书我是绝不会改的。丞相想要改就你自己去改吧。”这才停止了这件事。明堂建成,皇帝将巡幸西太乙宫答谢建设者,实际上就是想去西湖游玩,牟子才竭力进谏阻止了这件事。皇子将行加冠礼,皇帝当大臣面说要制作乐章,礼部官员说:“以前,君王的嫡子第一次行醮礼是没有礼乐的,庶子要第三次醮礼才行礼乐,现在皇子行冠礼用礼乐不合规矩。”牟子才说:“做乐章是学士院的惯例,更何况这是皇帝对臣子的
46、面谕,不能不作。”皇帝后来诏令顺从了牟子才的说法。牟子才升迁为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后来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任太平知州,按此前这样的惯例(任太平知州的人)同时还要兼任领江、淮茶盐的官职,牟子才以不熟悉财务为由请求不兼任。到了任上,一开始就教老百姓孝悌之道,把前人的慈竹 义木二诗印制出来颁布给老百姓,后又找时间到学府去为学子们讲解经义。又修建采石战舰百多艘,制造兵器数以千计。皇帝召牟子才入朝奏对,代理了工部侍郎。当时贾似道自以为天下太平都是自己的功劳,所以放纵自己贪奢淫逸,不喜欢听取诤言。牟子才说:“开庆之时,天下还很危险,现在幸好恢复太平了。不知上天将要去除隐患,就以为再无忧虑了吗?或者只能顺
47、适自己的心意,以致埋下了后来不可预测的祸患。只可惜贪图安逸享乐就如同饮毒酒一样,不明白无所事事也可能招致政令刑罚啊!谏议的人是朝廷的根本,现在他们的谏议即使涉及皇帝出行(的事),尚且要得到皇帝的宽容对待,如果评议的事与皇室江山有关,皇上就生气愤怒表现出来,那么朝政的缺失,臣子的蒙蔽.皇帝又怎么能了解知道呢?”皇帝说:“不是你,我听不到这样正直的话啊。”(皇帝)给他座位赐他喝茶,询问他朝廷政事很详尽,牟子才用民间疾苦之事详细回答,皇帝为这些事而皱眉头忧虑许久。很快牟子才又兼任侍读,不久被提拔为代理礼部尚书。每次当值,总是被召入内殿对答,常说到深夜,有时还赐给他美酒果子。度宗还是太子时,很敬重牟子
48、才,每每称呼他为先生。度宗即位后,任命他为翰林学士、知制诰,牟子才坚决推辞不接受职务,多次请求离开。后来又升迁为端明殿学士,最后在资政殿学士的位置上退休,去世后,追赠他的家人四个官职,赏赐官职给他的两位后人。【14 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
49、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B 项,“颔联写郭给事值晚班的悠闲自在,通过对比手法,用钟声和鸟鸣表现出环境的幽静”说法错误。“对比手法”错误,颔联没有运用对比手法,而是以动衬静,用钟声和鸟鸣反衬环境的幽静。故选 B。【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诗歌内容,要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意思弄清楚。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通过诵读,咀嚼诗味,想像诗的意境。最后体味情感,勾画诗境。本题,要求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颂扬了郭给事的哪些方面,首联“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意思是:高高的宫门和楼阁沐浴在
50、夕阳的余晖中,桃李技叶茂密,柳絮随风飞舞。“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突显出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意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颔联“禁里疏钟宫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此两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居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颈联“晨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