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pdf(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北师大版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案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九年级上数学北师大版(2)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一、同步辅导: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们除其有一般三角形的边、内角、外角的性质之外,还有许多特殊性.2、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性质 判 定 等腰三角形 1.由定义可得:等腰三角形两个腰相等。2.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3.定理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4.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底
2、边的中垂线)1.用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即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三角形 1.由定义可得:三边相等。2.定理推论,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且每个角都等于 60。3.对称性: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即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4.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1.由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定理推论: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定理推论:有一个角等于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
3、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的平方,即a2+b2=c2 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了常用的以外,还有 HL.1.由定义: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c 有下面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二、例题精讲:说明:等腰三角形具有两条腰相等以及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这些性质不仅可以用于证明,而且也常常用于计算线段或角的大小.例 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与一个底角的外角和等于245,求它的顶角的度数.分析:这是关于等腰三角形角的计算.可考虑应用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计算.解:
4、(一)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x,根据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则它的一个底角为,这个顶角的外角为,底角的外角为180-.由题意可得:(180-x)+180-(180-x)=245 180-x+180-90+x=245 -x=245-270 x=50 答:这个三角形顶角为 50.解:(二)设顶角为 x,底角为 y,顶角外角为(180-x),底角外角为(180-y).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x+2y=180 由题意可得:(180-x)+(180-y)=245,x+y=115,解方程组得 答:这个三角形顶角为 50.例 2.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为 50,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析: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5、可以是锐角,也可以是直角或钝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必为锐角.因此这个 50的角既可以是顶角又可以是底角,所以要分类进行讨论.解:若顶角为 50时,由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一底角为:=65.三角形另外两个角都为 65,若底角为 50,则另一底角也为 50,由内角和又可求另一角为 180-(250)=80。三角形另外两个角一个为 50,另一个为 80.例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25cm 和 13cm.求它的周长.分析:等腰三角形的边有两种:一是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另一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因此此题的已知条件中两边长为 25cm 和 13cm,有可能腰为 25cm 或
6、 13cm,两种情况都可以构成三角形,因此要分类讨论.解:(1)若腰长为 25cm 时,则另一腰也为 25cm,底边长为 13cm.等腰三角形周长=25+25+13=63(cm)(2)若底边长为 25cm 时,则腰长为 13cm,等腰三角形周长=25+13+13=51(cm)说明: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是等腰三角形很重要的一条性质,由于等腰三角形图形的特殊性,特别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需要看是顶角还是底角,边是腰还是底边,只有将这些内容考虑周全,才会使解答更加完整.2.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 25cm和 12cm,求三角形周长时,腰长只能为 25cm,周长只能为 62cm.若腰长为 1
7、2cm,则两腰长的和 24cmBC 符合题意.同理(2)中BC=,AB+AC=4x=BC,也符合题意.若 AB+ACBC 时应将这解舍去.例 5.如图 AB=AC,D是 AE上一点,且 BD=DC。求证:AEBC。分析:由 AB=AC 可知 ABC 是等腰三角形应联想它的性质,要证明 AEBC 须证 AE平分BAC,根据已知AB=AC,BD=DC,AD=AD,可得 ABDACD,得出1=2,再由性质证出 AEBC。证明:在 ABD 和 ACD中,ABDACD(SSS)1=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又AB=AC(已知)AEBC(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是底边的高线)。例 6.如图在 ABC 中,
8、AB=AC,E在 BA 延长线上,且 AE=AF,求证:EFBC。分析:要证明 EFBC 不大好入手,但是否可以找到一条垂直于 BC 的直线,再证 EF与之平行呢?这个设想是可以完成的。因为图形有等腰 ABC,BC 边的中线、高线与BAC 的平分线三线合一。证明:作A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 D,延长 EF交 BC 于 M,ABC 中,AB=AC(已知),ADBC 于 D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是底边的高线)BAC 是 AEF的外角(如图)BAC=3+4 (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AE=AF(已知)3=4(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BAC=24(等式性质)4=BAC,又2=1(作
9、图),2=BAC(角平分线定义)2=4(等量代换)AD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DE是以 AD,A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DAE=80,BAD=15,求CAE 和EDC 的度数.分析:题中除有两个角的具体度数外,还隐含了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 60的条件.这样可以从DAC=BAC-BAD求得DAC 度数,也就求得了CAE的度数.又可由ADE为等腰三角形,则ADE=(180-DAE),以及ADC 是ABD 的外角,也可求得EDC 的度数.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已知)B=BAC=60(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角为 60)2=BAC-1(全量等于部分之和)1=15(已知)2=60-15=45(等式性质)又3
10、=DAE-2(全量等于部分之和)DAE=80(已知)2=45(已求)3=80-45=35(等式性质),即CAE=35 在ADE中,AD=AE(已知)ADE=AED(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又ADE+AED+DAE=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DE=(180-DAE)=(180-80)=50(等式性质)ADC 是ABD 外角,1=15 B=60(已求)ADC=1+B(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15+60=75(等式性质)EDC=ADC-ADE(全量等于部分之和)=75-50(等量代换)=25 答:CAE为 35,EDC 为 25.例 8.如图,在直角ABC 中,BAC=90,D
11、,E 在 BC 上,且 BE=AB,CD=AC,求DAE的度数.分析:如图(1)先观察DAE在图形中的位置,首先,DAE是ADE 的内角,则DAE=180-(1+2),而1,2 又分别是等腰ABE和等腰ADC 的底角,又可从中找到1,2 与B,C 的关系,又B+C=90,这样理清这样一串角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中求得DAE.解:(一)BE=AB(已知)1=BAE(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1+BAE+B=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180-B)(等式性质)同理可求2=(180-C)在ADE中,DAE=180-(1+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DAE=180-(180-B)+(180-C)(等量代
12、换)=180-(180-B-C)=(B+C)又BAC=90(已知)BAC+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B+C=180-90=90(等式性质)DAE=(B+C)(已证)=90(等量代换)=45 答:DAE的度数为 45.解法二:分析:如图(2)由上可知DAE 与1、2是 AED 的三个内角,同时DAE与3 和4 又能组成直角,且2=DAC,1=BAE,都与EAD有关,因此可设元找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方程思想去解决。解:设EAD=x,3=y,4=z,CA=CD(已知)CAD=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CAD=2=x+y,又AB=BE(已知),1=EAB(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EAB=1=
13、x+z,EAD+1+2=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x+(x+z)+(x+y)=180,即 3x+y+z=180,又3+EAD+4=CAB(全量等于部分之和),即 y+x+z=90,由(2)-(1)2x=90,x=45,答:EAD为 45。例 9.如图在 ABC 中,A,B的外角平分线分别交对边 CB、AC 的延长线于D,E且 AD=AB=BE,求BAC 的度数。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中,没有出现一个角的具体数值,却有着相当多的角的关系:两个等腰三角形,两个外角平分线。点B的周围是这些角的汇集处。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向点 B集中。为了使思维清楚表达方便,设BAC=x,从BAD出发,通过 AD是
14、ABC 外角的平分线以及 ABD是等腰三角形,可用 x 表示ABD。而另一个方向是从BAC 出发,通过 ABE是等腰三角形,BE是 ABC 外角平分线,用 x表示CBF,最终通过对顶角ABD=CBF 关系,列出关于 x 的方程,解得 x,即求出BAC。解:设BAC=x,BAG是 ABC 外角,BAG=180-x(平角定义),AD是BAG 平分线(已知),DAB=BAG(角平分线定义),DAB=(180-x)=90-x(等式性质)ABD中,AB=AD(已知)ABD=D(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又D+ABD+DAB=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D=D=(180-DAB)(等式性质)=180-(
15、90-x)(等量代换)=45+AB=BE(已知),BAE=E(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E=x(等量代换),FBE是 ABE 外角(如图),FBE=BAE+E(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2x(等式性质),BE是CBF的角平分线(已知),FBC=2FBE(角平分线定义)=2(2x)=4x(等式性质),ABD=FBC(对顶角相等),45+=4x(等量代换),解方程得 x=12,答:BAC 的度数为 12。例 10、求证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说明:此题是文字题,把文字题“翻译”成“已知”,“求证”等符号语言,是我们这段学习中应当掌握的。已知:ABC 中,AB=
16、AC,BDAC 于 D。求证:DBC=BAC。分析:要证明DBC=BAC,则需找出一个角使它等于DBC 的二倍,再证其与BAC 相等。因此以 BD为一边,以 B为顶点,在 BD另一旁作EBD=CBD,得EBC=2CBD,再证EBC=BAC。证法(一):以BD 为一边,以 B为顶点,在 BD的另一旁作 EBD=CBD,BE交 AC 于 E,EBC=2CBD,BDAC 于 D(已知),EDB=90,BDC=90(垂直定义),EDB=BDC(等量代换),在 BED和 BCD 中,BEDBCD(ASA)BEC=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在 EBC 中,EBC=180-BEC-C(三角形内角和定理),E
17、BC=180-2C(等式性质),又AB=AC(已知),ABC=C(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A=180-ABC-C(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180-2C(等式性质),EBC=A(等量代换),EBC=2DBC(已证),A=2DBC(等量代换),DBC=BAC(等式性质)。方法(二):分析要证明CBD=BAC,则需找一个角使它等于BAC,再证其与DBC 相等,作BAC 平分线 AF得到2=BAC,由 AB=AC AFBC,由DBC=90-C,2=90-C 2=DBC,即DBC=BAC。方法(三):分析:直接应用定理进行计算出 BAC=180-ABC-C=180-2C=2(90-C),又因为 DBC
18、=90-C,可证出DBC=BAC。方法(四):类似法(一)如图作 CBE=DBC,BE 交 AC 延长线于 E,很容易推出ACB=2+E,ABC=1+3 3=E,由垂直条件 3+A=90,1+2+E=90,则1+2=A,DBC=A。说明:证明一个角等于另一个角的二倍或一半时,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先作一个角等于小角的二倍,再证其与大角相等(如法一,法四)(2)先作一个角等于大角的一半,再证其与小角相等(如法二)(3)运用代数运算来推导(如法三)研究与探讨: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可以被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较小的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样的等腰三角形共有几个?这条直线怎样画?讨论所有可能的情况,并画出图形
19、分析与解:我们常见的此类等腰三角形有顶角为 90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第一种如图(1),但是怎样能够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需要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设原等腰三角形中 AB=AC。因为等腰三角形被直线分成两部分仍旧分别是等腰三角形,所以这条直线一定经过三角形的顶点,并和对边相交。可以分类讨论:1)直线经过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顶点,将底边分成两截线段。这时,新构成的等腰三角形有两种情况,如图(1)(2)。图(1)中 AD=BD=CD,图(2)中 AB=BD AD=DC 2)直线经过等腰三角形的底角顶点,将其中一腰分成两截线段。新构成的等腰三角形有两种情况,如图(3)(4)。图(3)中 AD=CD=BC
20、图(4)中 AD=BD BC=CD 研究探讨:以上共四种情况,你能不能分别求出原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中角的关系,用方程的思想求出顶角度数。分别为90、108、36、.练习:(上海市中考题)如图,公路 MN和公路 PQ在点 P 处交汇,且QPN=30,点 A处有一所中学,AP=160m。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 100m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 MN上沿 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受到噪声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度为18km/h,那么学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分析:(1)要判断拖拉机的噪音是否影响学校 A,实质上是看 A到公路
21、的距离是否小于 100m,小于 100m 则受影响,大于 100m 则不受影响,故作垂线段 AB并计算其长度。(2)要求出学校受影响的时间,实质是要求拖拉机对学校 A的影响所行驶的路程。因此必须找到拖拉机行至哪一点开始影响学校,行至哪一点后结束影响学校。解:作 ABMN,垂足为 B。在 RtABP 中,ABP=90,APB=30,AP=160,AB=AP=80。(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点 A到直线 MN的距离小于 100m,这所中学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如图,假设拖拉机在公路 MN上沿 PN方向行驶到点 C处学校开始受到影响,那么 AC=100(m),由勾股定理得:BC2
22、=1002-802=3600,BC=60.同理,拖拉机行驶到点 D处学校开始脱离影响,那么,AD=100(m),BD=60(m),CD=120(m).拖拉机行驶的速度为:18km/h=5m/s t=120m5m/s=24s.答略。小结:勾股定理是求线段的长度的很重要的方法,若图形缺少直角条件,则可以通过做辅助垂线的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利用勾股定理.三、同步测试 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周长 12厘米,其中一边长 2 厘米,其他两边分别长()。A、2 厘米、5 厘米 B、5 厘米、5 厘米 C、5 厘米、5 厘米或 2厘米、2 厘米 D、无法确定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夹角是 60,则顶角
23、的度数为()A、60 B、120 C、90 D、30 3等腰三角形 ABC 中,A=90,在底边 BC 上截取 BD=AB,过 D作 DEBC交 AC 于 E,连 AD,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应是()A、1个 B、2 个 C、3 个 D、4个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C、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 5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直角三角形中,任一直角边的中线小于斜边 B、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到直角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斜边的中点上 D、有两个锐
24、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6如图已知:ABC 中,ACB=90,且 BC=BD,AC=AE,则DCE 的度数为()。A、45 B、60 C、50 D、30 7过直线 l 外一点 A,作 l 的垂线,下列作法中正确的是()。A、过 A 作 ABl 于 B,则线段 AB即为所求 B、过 A 作 l 的垂线,垂足是 B,则射线 AB 即为所求 C、过 A 作 l 的垂线,垂足是 B,则直线 AB 即为所求 D、以上作法都不正确 8如图,在ABC中,ABC=ACB,ABC 与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 O,过 O作 EFBC 交 AB于 E,交 AC 于 F,那么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有几个()A、6
25、 B、4 C、3 D、5 9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四倍,则这个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A、20 B、30 C、20或 120 D、120 答案与解析 答案:1.B 2.B 3.D 4.D 5.D 6.A 7.C 8.D 9.C 解析:3、提示:等腰三角形有:ABC、ABD、AED、DEC。6、如图,BC=BD 1+2=5 5=3+A 1+2=3+A.(1)AC=AE 1+3=4 4=2+B 1+3=2+B.(2)(1)+(2)得:21+2+3=3+A+2+B 21=A+B ACB=90 A+B=90 21=90 1=45,选择 A。8、提示:有ABC、AEF、BOC、EOB、FOC
26、9、提示:利用方程来解,设顶角为 x,但是要注意,在表示底角时有两种:4x或者 所以可列方程:8x+x=180 或者+x=180;分别解出 20或 120 四、中考解析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考点扫描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推论以及应用.名师精讲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推论 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推论 2:等边三角形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60.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在等腰三角形中,平分顶角、平分底边、垂直于底边、三个条件中有一个成立,另两个一定
27、成立.注意:“等边对等角”定理是证明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三线合一”的定理是证明两角相等,两线段相等或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的性质定理及推论是本节的重点.3.本节的难点是对文字命题的证明,要注意对定理证明的分析,开拓证明思路,探求证明方法.同时注意证明题中引辅助线的研究,明确引辅助线的目的是把已知条件集中或挖掘隐含的已知条件.要逐步学会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和证题需要恰当地引辅助线.中考典例 1.(益阳市)在 ABC 中 AB=AC,B=50则A=.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评析:因为 AB=AC,B=C=50,再由内角和定理可知A=80 2.(福建省龙岩市)如图所示已知 ABC 中 D、
28、E为 BC 边上的点,且 BD=EC,AD=AE,求证 AB=AC.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评析:该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由 AD=AE可知 ADE=AED又 BD=CE,所以 BE=DC,ABEACD 故 AB=AC.也可以证明ABDACE 证明过程如下:方法 1:证明:AD=AE ADE=AED 又 BD=CE BD+DE=CE+DE 即 BE=CE 在ABE和ACD 中 ABEACD AB=AC 方法 2:AD=AE ADE=AED ADB=AEC 在ABD和ACE 中 ABDAEC AB=AC.3.(北京崇文区)已知:如图,在 RtABC 中,
29、ACB=90,AC=BC,D是 AB的中点,E、F分别在 AC、BC 上,且 EDFD.求证:S 四边形 EDFC=SAB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评析:因为 RtABC 是等腰三角形,D 是 AB中点,所以连 CD,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则有CDAB、AD=BD=CD.又 EDFD,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则 1=2、A=3,由此AEDCFD,同理BFDCED.故 S 四边形 EDFC=SABC 得证.证明过程如下:证明:连结 CD,Rt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AD=BD,CDAB A=B=3=45 AD=BD=CD,又 EDFD 1=2 在ADE和CDF中 AD
30、ECDF.同理可证BDFCDE S 四边形 EDFC=SABC 注:此题中连结 CD,目的是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并且构造两对全等的三角形.真题专练 1.(宁波市)如图 D、E分别是ABC 的边 BC,AC上的点,若 AB=AC,AD=AE则()A、当B为定值时CDE为定值 B、当为定值时CDE为定值 C、当 为定值时CDE为定值 D、当为定值时CDE为定值 2.(北京崇文区)如图,在ABC 中,AB=AC,BD是ABC 的平分线,若ADB=93,则A=()A、31 B、46.5 C、56 D、62 3.(山西省)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 _,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只填一种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即
31、可).4.(广西省)已知如图,点 D、E在ABC 的边上BC 上,且 BD=CE,AB=AC,求证:AD=AE。答案:1、B 2、C(提示:由三角形外角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DB=3DBC)3、一腰与底边对应相等,或底边和底边上的高对应相等,或一腰与顶角对应相等,或底边与顶角对应相等.4、证明:AB=AC B=C 又BD=CE ABDACE AD=AE.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考点扫描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推论及其应用.名师精讲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推论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推论 2:有一个角等于 60的等腰三角形
32、是等边三角形.推论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注意: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一对互逆的定理.但在叙述判定定理时,不要说成“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那么它的两腰也相等.”因为在没有判定它是等腰三角形以前是无所谓“腰”和“底”的,只有等腰三角形,才有腰和底的名称.推论 1,实质上也是等角对等边的问题,只是三个角都相等,所以所对的三条边也都相等.它是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判定定理.推论 2 告诉我们,在等腰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等于 60,就可以判定它是等边三角形,不论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这是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又一种方法.推论三是由等边三角形的
33、性质推出的关于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它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中考典例 1.(天津市)如图,ABC 中,B=C,FDBC,DEAB,AFD=158,则EDF等于_度.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评析:由条件可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由AFD=158,可得DFC=22,又B=C,所以BDE=22,再根据互余关系,易求得EDF=68 2.(杭州市)如图,AOP=BOP=15,PCOA,PDOA,若 PC=4,则 PD等于()A、4 B、3 C、2 D、1 考点:角平分线、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评析:因AOP=BOP=15,所以AOB=30.又 PCOA,所以CPO=BOP=15
34、则 CP=CO=4,过 C 点作 CEOA于 E,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可得 CE=2,再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得 PD=CE=2 故应选 C.说明:此题中,辅助线 CEOA的作用是,把已知条件 OC=4,COD=30及要求的线段 PD集中到 RtCOE中,便于计算.3.(浙江绍兴市)如图在ABC 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CE 交于点 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EBO=DCO,BEO=CDO,BE=CD,OB=OC.上述四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以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情况证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考点:等腰三角形
35、的判定 评析:该题考查学生在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上判定三角形 ABC 是否是等腰三角形,一定要注意隐含条件EOB=DO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只要能证明ABC=ACB 即可,将此问题转化到一般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去.所以由、均可达到目的,找到了方法,第二问的证明,先证EOBDOC,于是 OB=OC,再证ABC=ACB,可得:AB=AC.解答过程如下:解:(1)、;(2)选择EBO=DCO OB=OC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证明:OB=OC OBC=OCB 又EBO=DCO ABC=ACB AB=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说明:该题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考
36、查数学转化的思想.4.(河南省)如图,在等腰 RtABC 中,C=900,D是斜边 AB上任一点,AECD于 E,BFCD交 CD 的延长线于F,CHAB于 H,交 AE于 G,求证:BD=CG。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评析:本题证线段相等的方法是证明含两条线段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在这两个三角形中只有角相等,所以需要证另外的对应边也相等,把它们归结到另外的两个三角形中,证其全等即可达到解题的目的。证明:在 RtAEC 和 RtCFB中,AC=CB,AECD于 E,BFCD交 CD的延长线于 F,AEC=CFB=90.又ACB=90,CAE=90-ACE=BCF.RtAEC
37、RtCFB.CE=BF.在 RtBFD和 RtCEG中,F=GEC=90,CE=BF.由FBD=90-FDB=90-CDH=ECG,RtBFDRtCEG.BD=CG.5.(天津市)如图,ABC 中,B=C,FDBC,DEAB,AFD=158,则EDF等于_度。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评析:思路 因为ABC 中B=C,所以 AB=AC,又因为 DEAB于 E,DFBC 于 D,所以作 AGBC 于 G,则 AGFD,又AFD=158,所以GAC=22=GAB,由平行线间的同位角相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知EDF=68。真题专练 1.(河北省)如图,在ABC 中,已知B 和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38、 F.过点 F作 DEBC,交 AB于点 D,交 AC 于点 E,若 BD+CE=9,则线段 DE 的长为()A、9 B、8 C、7 D、6 2.(南昌市)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中都有一个锐角为 30且较长的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A、4 个 B、3个 C、2 个 D、1个 3.(吉林省)如图,F,C 是线段 BE上的两点,BF=CE,AB=DE,B=E,QR 求证:PQR 是等腰三角形.4.(嘉兴市)如图在ABC 中,D是 BC 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 E、F,且 BE=CF,求证 AB=AC.答案:1、A 2、B 3、证明:BF=CE,BC=EF.又
39、B=E,AB=DE,ABCDEF ACB=DFE.又QRBE,ACB=Q,DFE=R,Q=R,PQR 是等腰三角形.4、提示: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可证明EBDFCD,得B=C,进而可得 AB=AC.五、课外拓展 古堡朝圣问题 传说,从前有一个小孩,他家住在A处,他外婆住在河的同一侧的 B处(图1)。小孩非常孝顺,每天上学前都要到河边提一桶水送给外婆。天天如此,他就想,到河边的哪一点去取水,所走的路程最短?如果能找到这条最短的路,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少费些力气。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 决:先把河岸近似看成直线 DE。由 A点向 DE作垂线交 DE与 M 点(图 2),在所引的垂线上截 AM=
40、MA,连 AB交 DE于 C,则 C 为所求的取水的位置。现在证明 AC+BC 是符合条件的最短路程。证明的思路是:可以在河岸 DE上,除C 点外再任选一点 C,只要能证明AC+BCAC+BC,就证明了 AC+BC 是最短路程。证明:连接 AC,BC。在 ACB中,由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 AC+CBAB。由 AA的作法中可知 DE是 AA的中垂线,而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因此有 AC=AC,AC=AC,又因为 AC+BC=AC+BC,AB=AC+CB=AC+CB,由 AC+CBAB,可得 AC+BCAC+CB.(证毕)深入分析一下C 点有什么特点呢 由图 2可以看出1=5(对顶角),因为 ACMACM(ASA),1=2(对应角),所以2=5 过 C 作 CFDE,显然4=3 以上分析说明了 C 点处以这样一个特殊位置:过 C 点作与河岸 DE 垂直的直线CF,它与 AC 和 BC 的夹角是相等的。这是河岸上除 C 点以外其他点都不具备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