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实际有 效汇率差异原因的探讨——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实际有 效汇率差异原因的探讨——人.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 2 卷第6 期2 0 1 0 年1 2 月黄山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o fH u a n g s h a nU n i v e r s 时V 0 1 1 2,N O 6D(t O 2 0 1 0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差异原因的探讨人民币实际汇率问题初探李新(瑞穗实业银行,上海2 0 0 1 2 0)摘要:我国从1 9 9 4 年第一次汇改开始至今。已经数次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完善。一直以来,央行奉行的外汇政策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们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的汇率制度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2 0 0
2、9 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似乎暂停升值的步伐,然而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与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的走势却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这两者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其概念、选取的参照数据以及测算方法均不同。对这些差异进行的分析结论能够帮助解释人民币为何呈现出“外升内贬”的现象及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为何没有有效改善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这两个问题。关键词:人民币名义汇率:人民币实际汇率;实际有效汇率中图分类号:F 8 3 0 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2 4 4 7 x(2 0 1 0)0 6 0 5 3 0 5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出现了如下特点:一方面中国的贸易顺差并没有随着名义汇率的升
3、值而相应减少;另一方面,根据物价水平测算的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近年来出现了相反的走势。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测算方面。已经有很多的专家学者进行过研究,并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而对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差异性的研究则甚少。本文试图结合经济学理论与当前中国汇率制度的现状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差异的成因。并基于此分析结论探讨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相关的两个问题。一、实际汇率的研究方法1 文献回顾一国货币的实际汇率(R e a lE x c h a n g eR a t e。t E a)和有效汇率(E f f e c t i v eE x c h a n g eR
4、 a t e,E E R)是衡量一国货币对宏观经济作用的重要指标。前者的定义根据研究用途不同,可以表述为名义汇率与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的调整值。名义汇率与通货膨的差值抑或是可贸商品对非可贸商品的相对价格之比。而有效汇率则是关于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是分析本国货币实际汇率水平。及其在国际贸易、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F D I)甚至货币政策等中作用的重要指标。主要分为名义有效汇率(N o m i n a lF i f e c t i v eE x c h a n g eR a t e,N E E R),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名义比率(如适当的价格或成本指标)去调整后得到的
5、实际有效汇率(R e a lE f-f e c t i v eE x c h a n g eR a t e,R E E R)。作为国际金融热门话题之一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问题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国内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在此领域中涌现出一批专家学者如易纲、张晓朴、林伯强、张斌、T a oW a n g、施建淮等都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测算做了详细深入的研究。他们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值、影响人民币真实汇率的主要因素上。l-卜四近期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则在综合考虑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均衡的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问题进行更加广泛的讨论。像金雪军的研究中。在综合考察产品市场和
6、资本市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值,认为人民币不存在严重的高估和低估,而是近期在产品市场上出现低估并且程度在加深。但资本市场上人民币出现高估。1 6)卜永祥通过V A R(结构向量模型)系统的估计。认为我国信贷、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之间存收稿日期:2 0 1 0 0 9-0 6作者简介:李新(1 9 8 2-)。安徽合肥人瑞德实业银行(中田)有限公司营销二部客户经理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万方数据5 4 黄山学院学报2 0 1 0 盏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其中信贷增长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负向关系,而经济增长和国内利率水平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正向关系。1 1 研究结果基本上
7、与第部分中的传统看法相符合,对国内产品需求的增加会提高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减少则会降低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也都认为B S 效应对实际汇率确实存在向上推动作用。上述研究中大致都得出相似的结论:在上世纪8 0 年代和9 0 年代早期,在国内较强的需求因素影响下。我国人民币真实汇率存在较强的贬值倾向;2 0 0 0 年以后,随着对我国实际汇率影响因素的改变,供给方面的因素推高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并使人民币名义汇率产生很强的升值压力。嘲2 本文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研究框架研究实际有效汇率,由于各国选取的样本不同,计算方法也各有差别,因此都是按照其某种偏好进行测算和分析。按照巴曙松对当前主要国际经济机构对
8、实际有效汇率的计量方法的比较和总结,大概有:1)样本国选择范围不同,2)竞争力权重结构构造不同,3)贸易流构成不同,4)平减指数选择不同,5)对第三国市场竞争考虑不同,6)直接、间接汇率选择不同。7)基期和频率不同等七个方面造成了各国际经济机构的计算口径差异。9 1 在众多的关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测算结果中。为了保证数值的公正及权威性。本文直接采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字作为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此外,按照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实际汇率就是两国间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概括性度量之比,因此,建立在购买力平价上的汇率研究框架,将被用物价水平及名义汇率所调整的值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这种方法也是本文采用的实
9、际汇率计算方法。本文在参考借鉴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先测算近1 4 年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及其走势。并与外管局公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势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相关分析结论,并据此解释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方面的热门话题最后提出一些建议。本文中关于汇率的表示符号定义如下:E¥1 5,每单位美元的人民币名义价格,即直接标价法下美元的人民币汇价,删$上升表示人民币贬值:反之则升值。删$表示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它理论上反映的是中国的一个可以衡量价格水平的商品篮子与美国的一个可以衡量价格水平的商品篮子的相对比价。根据研究。在长期中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偏离的基本公式:q¥I$=E 硐$木P u s P c,其
10、中P u s 表示一个商品篮子的美元价格,P c 表示一个商品篮子的人民币价格。考虑到现实中没有一种衡量价格水平的尺度能够完全达到预期的测算要求因此。这里采用实际汇率的计算公式即:q Y t$=¥1$*(C P l)u s(C P I)c 来测算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上述公式中的(C P l)u s 是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1 9 9 4=1 0 0),对应地,(C P I)c 是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1 9 9 4=1 0 0)。E¥I$则采用人行公布的官方外汇牌价的均值来计算。通过以上计算,得到人民币的实际汇率数值。二、近年来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及其与实际有效汇率差异原因的解释得到数值之后
11、,接下来把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数值绘制成如下所示之散点图:1 40。一一。1 9 9 5 1 9 9 6 1 9 9 7 1 9 9 8 1 9 9 9 2 0 0 0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E 三叵互固E 三三C P I 亟丕1 一_-外管局公布盯实际有效庀率Il 一萎于删尊的实向=j 率图11 9 9 5 年至2 0 0 8 年基于C P I 测算的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势图通过比较以上走势图可以发现,2 0 0 7 年以前。无论是以可贸商品为主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或者是以一国C P I
12、为基础计算的实际汇率均保持大致相同的增长趋势且数值趋于一致。而2 0 0 7 年以后,以我国可贸商品进行衡量的不同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则高于以C P I 为基础测算的实际汇率。人民币汇率走势之所以呈现出以上形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 1 9 9 5 年至2 0 0 5 年,无论是人民币的实际汇率抑或是实际有效汇率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1 9 9 6 年的时点为例外)。众所周知。由于中国政府官方在2 0 0 5 年7 月之前一直在外汇市场上固定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E¥1 5。且同时期内美国国内通胀率一直稳定在3 左右。高于同期内中国国内通胀率。在这种情况下。以C P I 为基础测算的实际汇率
13、必然会随着(C P I)u s(C P I)c 的比值等比例上升,以反映出美国的一个可以衡量价格水平的商品篮子的价格比中国的一个可以衡量价格水平的商品篮子的价格越来越贵这样一个事实。由于官方汇率是固定的。e W E市场上的供求方也一直按照官方汇率进行结售汇因此无论是人民币的实际汇率或者实际有效汇率,除了物价指数这个因素以外,其他因素并不会对这两者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在这段时期内。即便是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也因为E Y I S 的固定而总体上呈现出与实际汇率相同的走势。特别是在2 0 0 4 年到2 0 0 6 年,由于中国通胀率与美国通胀率比值相对固定,因此两条线表现出重合的趋势
14、。2 2 0 0 5 年7 月以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序幕拉开。人民币的汇率进入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时代。2 0 0 7 年以后,以可贸商品的价格指数为主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再次高于以C P I 为基础测算的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并且,从数据结果来看。前者和后者开始出现截然相反的走势。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开始上升而人民币实际汇率开万方数据第6 期李新: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差异原因的探讨5 5 始下降。其原因是:在2 0 0 8 年。由于我国通胀率显著高于美国,因此(C P I)u s d(C P I)c 与E¥1 5 同时下降,以致于实际汇率下降。而实际有效汇率之所以呈现出上升的走势,
15、根据外管局的解释,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市场上追随美元的走势,因此2 0 0 7 年来以上升为主(即人民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随美元贬值而贬值),且波动加大。可以看出,由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实际汇率的测算方法完全不同,因此两者间具有明显的差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基于C P I 数据测算的实际汇率显示近年来我国购买力水平相对美国来说有所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两国通胀比和名义汇率的下降;但与此同时。我国贸易顺差并未因此受到影响,且保持逐年增加的态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民币跟随美元所发生的贬值效应起了主要作用。三、结论的应用及启示1 应用分析结论解释两个问题结合上文中对于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以
16、及实际有效汇率差异的分析结论,可以对以下问题做出初步的解释。(耽0 0 7 年以来,人民币呈现出的“外升内贬”现象。所谓的外升内贬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保持升值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同时发生的状况。结合上图可以清楚地观察到,2 0 0 7 年以后,图中的虚线表现出自上而下的趋势。与实线自下而上的趋势截然相反。在这段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相对固定(基本保持在E¥I$=6 8 3 左右窄幅波动),而数据也显示同期的我国通胀率开始明显高于美国的通胀率。造成(C P I)u s(C P I)c 的下降,卅$也因此相应地下降,最终导致了我国实际汇率的升值。由于这里的实际汇率的贬值完全基
17、于两国的C P I指数测算,不牵涉可贸品的权重计算,因此完全反映出在长期中。以美国的一个可以衡量价格水平的商品篮子的价格比中国的一个可以衡量价格水平的商品篮子的价格变得越来越便宜。具体地分析,同时间段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从2 0 0 6 年的1 5 升高到2 0 0 7 年的4 8 再在2 0 0 8 年达到5 9,表明中国发生了明显的通货膨胀。而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恰恰是2 0 0 5 年汇改以后人民币对一篮子权重货币名义汇率升值所引起的。自2 0 0 3 年以来,一些国家就向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而在2 0 0 5 年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N D F 市场反映出的人民币升
18、值的预期也在不断加强。由于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加快以及升值预期强烈。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以外贸顺差、直接投资或国际游资的形式流入中国。最为关键的是,由于中国实行的是强制性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增加的效果是带来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这就造成了国内的流动性泛滥并导致国内出现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1 1 0 l2 0 0 3 年以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实行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今年3 月,甚至出现美国1 3 0 名议员上书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事件。然而实际上,结合上文的分析结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并不能有效改善中美国际贸易中美国所出现的贸易逆差。不单适用于美国,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人民币名义汇率的
19、升值并没有有效改善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方向和贸易量,这种貌似和传统经济学理论的陈述不一致的情况有着如下简单的解释:因为现实中观察到的人民币升值不过是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这样的升值可以与通胀率等价格变化因素联合起来考虑,去解释两国内用商品篮子衡量的货币真实购买力的变化情况。然而两国的商品篮子本身并不一定全是用可贸商品去衡量的,即便都是可贸商品,两国也并不一定在那段时期内进行了这些可贸商品的真实交易。因此实际汇率的概念对于有着真实交易背景的可贸商品来说,是名义的。因此在涉及到可贸商品的真实交易的情况时。光用实际汇率是无法描述货币比值改变对贸易量的影响的。而是要按照真实贸易量后面的货币交易量
20、决定的实际有效汇率去描述。根据外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1 9 9 5 年到2 0 0 1年基本保持上升的走势,随后有所下降,2 0 0 5 年汇改后又出现了稳步的上升。特别是2 0 0 6 年以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一直走高。意味着真实的情况是:人民币在可贸商品结算领域内发生了贬值。下图则是同时间段内我国经常项目顺差额的走势图,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之间无任何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2 0 0 5 年以后,即便是人民币名义汇率出现了明显的升值趋势。也未能减缓我国经常项目顺差额不断增加的势头,某些西方国家如想通过改变人民币名义汇率来调节其本国贸
21、易逆差。基本上是没有效果的。1 9 9 5 1 9 9 6 1 9 9 71 9 9 8 1 9 9 9 2 0 0 0 2 0 0 I 2 0 0 22 0 0 3 2 0 0 4 2 0 0 52 0 0 62 0 0 7 2 0 0 8单位:亿美元图21 9 9 5 年至2 0 0 8 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余额2 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实际有效汇率差异带来的启示综合以上分析结论。对目前我国国际金融环境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有如下启示:第一,应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同时配套地做好人民币资本项目有序稳步开放的工作。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这样央行在国内货币供给的层面上需要
22、应付两部分的需求:一是为了适应国内商品流通需要而发行的货币,另一部分是作为被动地应付外汇结汇而发行的货币。其结果是我国在近年来随着贸易顺差的增加,央行积累了巨量的外汇储备,而万方数据5 6 黄山学院学报2 0 1 0 生这些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问题本身又成为一个新的挑战。一般来说如果我国能够实行更具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那么我国至少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上就具有了更加独立和自主的空间并且能够用更为市场化的汇率调节对外贸易量,从而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在没有比美国国债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增值手段的前提下,控制外汇储备量的增长是遏止国家财富名义上(或称帐面上)缩水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政府
23、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地寻找能够更加有效和多样化地使用外汇储备的办法,用国家财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分散#t q E储备的持有主体和投资渠道。第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我国应当尽可能地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出口品的附加值。近些年来之所以我国的名义汇率不断提高而实际贸易顺差不降反增的个重要原因在于:从微观角度分析。我国向外国出口的大量商品均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品。这些生产企业本身已是微利经营,当人民币名义汇率稍有升值,销售收入就无法弥补其可变成本(因为这些企业到了连人员工资都已经无法再继续降低的地步)。从而倒闭关门。在此情况下,长期来看。即便人民币名义汇率不断升值,也无法让人民币的实际汇率
24、有相应的升值幅度,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出口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当然。由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及世界工厂的声誉早已确立,需要在政府大力引导和扶持下,逐渐进行转型。参考文献:【1】易纲,范敏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阴经济研究,1 9 9 7,(1 0)【2 张晓朴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与模型【J】经济研究,1 9 9 9,(1 2)【3】林伯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估计与实际汇率错位的测算【刀经济研究,2 0 0 2,(1 2)【4】张斌人民币均衡汇率:筒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研究们世界经济,2 0 0 3,(1 1)【5】施建淮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 9 9 1 2
25、0 0 4 田经济研究,2 0 0 5,(4)【6】金雪军,王义中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失调、波动与调整田经济研究,2 0 0 8,(1)【7】卜永祥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货币政策:基于货币模型的实证分析田经济研究,2 0 0 8,(9)【8】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人民币汇率研究专题 E B O L h t t p:I l w w w a b c h i n a c o m c n P u b l i c P l a t e A B C R e s e a r c h z h u a n t i y a n j i u 2 0 0 9 1 0 t 2 0 0 9 1 0 1 0 _ 2 0 9 4
26、h t m 2 0 0 9)9-旬5 9】巴曙松关于实际有效汇率计算方法的比较与评述匝:B O L h u p Y m a s h u s o n g b l o g h e x u n c o r r d 6 7 7 0 7 4 6 _ d h t m l,2 0 0 6-1 2-0 6【l O 寅J 崇献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影响分析田价格月刊,2 0 0 8,(2)责任编辑:高焕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R M BR e a lE x c h a n g eR a t ea n dR M BR
27、 e a lE f f e c t i v eE x c h a n g eR a t eAR e s e a r c hI n t oR M BR e a lE x c h a n g eR a t eL i n(M i z u h oC o r p o r a t eB a n k(:h i n a),L t d,S h a n g h a i 2 0 0 1 2 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C h i n ah a se x e c u t e dr o u n d so fr e f o r m su p o nR M Be x c h a n g er a
28、 t es y s t e ms i n c et h ef i r s tt r i a li n1 9 9 4 T h eP B O Ck e p ti m p l e m e n t i n gaf l o a t i n ge x c h a n g er a t es y s t e mb a s e do nm a r k e td e m a n da n dab a s k e to fo t h e rc u r r e n c i e si nt h ef o r e i g ne x c h a n g em a r k e t B e i n gt h el a r g
29、 e s te x p o r t i n gc o u n t r yi nt h ew o r l d,C h i n ah a sa t t r a c t e dt h ea t t e n t i o na l lo v e rt h ew o r l dw i t hi t se x c h a n g er a t es y s t e m I ts e e m st h a tR M Bs t o p sa p p r e c i a t i n ga g a i n s tU S Dl a s ty e a r,h o w e v e r,t h ed i f f e r e
30、 n c eb e t w e e nR M Br e a le x c h a n g er a t ea n dR M Br e a le f f e c t i v ee x c h a n g er a t ei sb e c o m i n gm o r eo b v i o u st h a nb e f o r e。G e n e r a l l ys p e a k i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c ea r i s e sf r o mt h e i rd i f f e r e n tc o n c e p t s,r e f e r r i n g
31、d a t aa n dc a l c u l a t i n gm e t h o d s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d r a w sf r o ma n a l y z i n gs u c hd i f f e r e n c ec o u l dh e l pu se x p l a i nt h ef o l l o w i n gt w oi s s u e s:w h yd o e sR M Bs h o wt h et r e n do fa p p r e c i a t i o ng l o b a l l yb u td e p r
32、e c i a t i o n d o m e s t i c a l l ya n dw h yd i d n 2t h ea p p r e c i a t i o no fR M Bn o m i n a le x c h a n g er a t ec h a n g et h ei n c r e a s i n gt r e n do fC h i n e s et r a d es u r p l u s?K e yw o r d s:R M Bn o m i n a le x c h a n g er a t e;R M Br e a le x c h a n g er a t
33、 e;R M Br e a le f f e c t i v ee x c h a n g er a t e万方数据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差异原因的探讨人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差异原因的探讨人民币实际汇率问题初探民币实际汇率问题初探作者:李新,Li Xin作者单位:瑞穗实业银行,上海,200120刊名:黄山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年,卷(期):2010,12(6)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0条)参考文献(10条)1.易纲,范敏.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J.经济研究,1997,(10).2.张晓朴.人民币均衡汇
34、率理论与模型J.经济研究,1999,(12).3.林伯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估计与实际汇率错位的测算J.经济研究,2002,(12).4.张斌.人民币均衡汇率: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研究J.世界经济,2003,(11).5.施建淮.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J.经济研究,2005,(4).6.金雪军,王义中.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失调、波动与调整J.经济研究,2008,(1).7.卜永祥.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货币政策:基于货币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9).8.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人民币汇率研究专题EB/OL.http:/ 黄瑞芬.孙兆明.殷克东 人民币实
35、际汇率的合理性评价基于19802004年的实证分析 2005 自2003年以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舆论逐渐升温。2005年7月21日,中央银行宣布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2,这被看做是应对人民币低估的举措。人民币汇率成为关注焦点,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即人民币汇率是否偏离了其内在价值。实际上,判断某一货币是被高估还是被低估,必须有一个参照标淮,这个标准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均衡汇率。而均衡汇率是理论上的汇率指数,是根据决定实际汇率的基本面因素的可持续值通过经济模型来估计的。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Elbadawy的均衡汇率理论,选择均衡汇率的解释变量,利用单方程模型来估计人民币的
36、均衡汇率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实际汇率的失调做出估计,进而就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合理性作以评价。2.学位论文 申琳 人民币实际汇率问题研究 2007 实际汇率作为开放经济条件下一项重要的经济变量,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解释力。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伴随出现本币实际汇率的升值。自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历了长期快速的经济增长,而此期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以1993年为分界点呈现出了先贬后升的长期变动态势。因此,我们认为,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问题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基本上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的:一是实际汇率的概念、分
37、类与测算;二是实际汇率变动与冲击来源;三是均衡实际汇率的决定。其中,在第一部分,我们首先对实际汇率的概念、分类及测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测算了19852005年期间内的人民币实际外部实际汇率与内部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与说明。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19852005年期间的人民币外部实际汇率走势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51993年,这一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呈现大幅下降态势,造成这一时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的原因在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下降。第二阶段为19932005年,这一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呈现小幅上升态势,这一时期人民币实际
38、有效汇率小幅上升是由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中国与其贸易伙伴国之间相对价格所共同决定的。(2)19852005年期间的人民币内部实际汇率走势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51994年,这一时期的人民币内部实际汇率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时期内作为不可贸易品代理变量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上升。第二阶段为19942005年,这一时期的人民币内部实际汇率变动有高有低,始终保持在较窄范围内浮动。而这一时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加权平均后的世界出口品与进口品的单位价格指数也都处于小幅的变动中,因此我们说该期间的人民币内部实际汇率的变动是有两者共同决定的。(3)最后我们通过综合
39、考察19852005年期间人民币外部实际汇率与内部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发现,自1990年以来人民币外部实际汇率与内部实际汇率开始呈现不同的走势分布,且两者间的差距不断增大,人民币外部实际汇率变动造成此期间明显走势差距的主要原因。在第二部分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用三章的篇幅、从三个不同角度出发分别对实际汇率变动的供给冲击、需求冲击与名义冲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实证方法考察了它们对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解释力。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第一,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供给冲击。整个考察期间,我国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动情况以1992年为分界点呈现不同的变动态势。其中,1992年以前,我国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
40、长速度并不快于不可贸易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而自1992年以来,我国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不可贸易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同时,在整个考察期内,我国可贸易品部门与不可贸易品部门之间存在工资联动效应。进一步的,通过将1985-2004年期间的中国与美国、OECD国家之间生产率的“国内相对增长”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自1994年以来,中国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即中国与美国、OECD间劳动生产率的“国际相对增长”的增长是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原因。第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需求冲击。这一部分,在论述政府支出影响实际汇率变动的作用机制基础上,我们
41、通过分析得出:中国政府无论是增加总支出水平还是在总支出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不可贸易品方面的支出比例,都将促使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相对来说,提高不可贸易品方面的政府支出比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更大。第三,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货币冲击。通过运用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方法,我们对货币扩张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一个正向的货币供给冲击会立即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影响越来越小。在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了基本经济因素变动对于实际汇率水平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最后一部分,我们引出了“均衡实际汇率”概念,并在此框架下通过选取包括生产率(prod)、政府支出
42、(ge)、广义货币供应量(m,)和开放度(open)在内的四个中长期经济基本面变量对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和实际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估算。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中国生产率的提高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有正向推动作用;中国政府支出的增加也会推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中国货币供给量的提高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有负向作用;中国开放度的提高也会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在所有解释变量中,生产率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货币供给量,然后是开放度,而政府支出的影响作用相对最小。(2)1980-2005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总失调程度的变动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80-1985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处
43、于高估状态。我们认为这一时期的高估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名义汇率值较高造成的。1986-1995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处于低估状态。我们认为这一时期的低估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名义汇率在此期间持续大幅贬值造成的。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低估幅度在逐渐缓解。1996-2003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处于高估状态。而自2004年开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开始出现低估,不过低估程度较小。针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处于小幅低估的现状,我们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实现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3.期刊论文 赵登峰 几种不同人民币实际汇率指数的测算与比较-统计与决策2006(3)一、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
44、率名义汇率是指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名义汇率可分为双边名义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双边名义汇率是指外汇市场上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牌价;名义有效汇率是用贸易权重、进口或出口权重对双边名义汇率加权计算后得到的汇率.1994年前,人民币官方名义汇率主要通过换汇成本来定值,1994年后,中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图1是1980-2004年人民币兑美元双边名义汇率(ER),数据没有考虑1998-1993年调剂市场汇率的因素,直接采用当年各月简单平均的官方牌价汇率.4.学位论文 刘博 人民币实际汇率对长期PPP偏离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 2007 我国日益加
45、快的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要求汇率定价按市场规律进行,这就要以坚实的理论为依据。研究汇率的其中一个出发点是实际汇率决定的长期基础,即购买力平价(PPP)。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当前许多有关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决定的文献的基础,就其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汇率决定理论。但同时,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也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议。随着购买力平价理论研究的深入,统计方法的发展,统计数据的充实,购买力平价理论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本文探讨了国际上购买力平价理论(PPP)并介绍了PPP实证方法的进展状况,同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做了实证分析。鉴于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实证检验结果并不显著的支持PPP理论,因此本文着重讨论了长期PPP偏离模
46、型,即著名的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模型并对该模型做了扩展。首先,本文介绍了完全资本市场假设下的PPP,并介绍了PPP的经验证据。关于PPP的经验证据非常庞大,并且采用的检验程序的复杂性已发展到与现今的计量经济学技术的发展同步的境地。因此,本文大致将PPP的大量的经验证据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并加以介绍。第二部分中,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做了单位根检验,发现不能拒绝其随机游走的假设,并且发现中美消费者物价指数和人民币名义汇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PPP在解释人民币实际汇率上是有限的。第三部分,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演变及对长期PPP偏离所引出的问题。很明显,这一问题与中国长期高速增长应当有密切关系。从对当代高速
47、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国际比较来看,经济长期保持高增长率的同时,本币实际汇率持续大幅贬值,是极为罕见的个案。另外中国在人均收入水平仅为1000多美元的较早追赶阶段,就面临来自外部要求本币升值的强劲压力,也是已有发展经验中少见现象。从经验事实上看,人民币实际汇率表现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第四部分,利用中美相对价格数据,对长期PPP偏离的经典理论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进行了检验,并考察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长期收敛性证据,最后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模型的扩展模型。在模型中,实际变量可以通过可贸易品以及非贸易品来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最后根据人民币实际汇率相应数据对其做了一定的实证讨论。从本文的检
48、验结果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偏离长期PPP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原因。5.学位论文 刘静 相对劳动生产率与我国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机制研究一个基于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部门的分析框架 200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自2002-2003年以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舆论逐渐升温,日本和美国官方相继抛出了关于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的论言,一时间人民币汇率面对着升值的压力。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2。截止07年10月底,人民币中间价突破7.48元,累积升
49、值4.54。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引起了人们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的认真研究和思考。回顾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现实就是,中国在这二十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加大。从1978年到2005年,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为6586元/人,提高比率为863.17;非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为3314元/人,提高比率为186.65。可见,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和提高比率均远远高于非贸易品部门。美国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为10178美元/人,提高比率为3
50、8.9;非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为9628.9美元/人,提高比率为38.27。美国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和提高比率高于非贸易品部门,但差距不是很大。根据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即一国内部可贸易品部门与不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幅度上的差别,以及本国与外国这一差别程度的相对比较差异,会分别引起内部实际汇率和外部实际汇率的变动。但国内从相对劳动生产率的角度来解释实际汇率的文献不多。本文将从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我国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简要分析了相对劳动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决定理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接着分析了中国贸易品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