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标准平板玻璃行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洁生产标准平板玻璃行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清洁生产标准 平板玻璃行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 平板玻璃行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标准 平板玻璃行业编制课题组平板玻璃行业编制课题组 二六年八月二六年八月 附件附件 7 1 目 录 目 录 1 概况1 概况.1 2 编制过程的说明2 编制过程的说明.1 3 适用范围3 适用范围.2 3.1 清洁生产审核.2 3.2 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2 4 指导原则4 指导原则.2 5 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5 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3 5.1 标准的依据.3 5.2 主要参考资料.3 6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6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4 6.1 方法概述
2、.4 6.2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的确定.4 6.3 能源利用指标的确定.5 6.4 产品指标.5 6.5 废物回收处理要求的确定.5 6.6 污染物产生指标的确定.5 6.7 环境管理要求的确定.5 7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7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6 7.1 标准的经济分析.6 7.2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分析.6 7.3 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分析.6 8 标准的实施建议8 标准的实施建议.8 1 1 概况 1 概况 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内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逐年增加。本标准的制订,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工作
3、的全面实施和发展,使我国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过程更清洁,促进我国平板玻璃行业环境保护工作向更高目标发展。我国平板玻璃年产量,1989 年至今,在全世界一直保持总量第一位,产量占全球玻璃总量的 30%。目前,我国最大的玻璃熔窑,日熔化能力达到 900 吨。我国的浮法玻璃生产既有世界上先进的浮法工艺,也存在落后的垂直引上法和小平拉工艺,但浮法工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 1996 年起便跃升为主导地位。目前,国内在线运营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就有 140 多条,在建的浮法线还有一、二十条。中国洛阳浮法技术号称世界三大浮法技术之一。中国玻璃行业的规模很大,增长率很高,最近 5 年
4、的增长率平均在 10%左右。经过改革开放,中国浮法技术蓬勃发展,从硬件到软件,全面提升。中国浮法技术和装备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产品出口方面,最近几年出口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0以上。在国内,浮法玻璃的产量占平板玻璃总量的 80以上。平板玻璃企业是中国建材行业的支柱产业,针对平板玻璃行业(浮法生产工艺)制定清洁生产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从平板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入手,以生命周期分析的原理,考虑现行的技术水平,将技术指标分为三级,提出六类指标,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废物回收处理要求、污染物产生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2 编制过程的说明 2 编制过程的说明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
5、局环办1999127 号“关于下达 2000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及其项目计划表和环发20022 号关于“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编写大纲”的要求,受国家清洁生产中心的委托,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于 2002 年承担了该标准的编制工作。我院清洁生产中心在开展明达玻璃(厦门)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上,2003 年度积极争取福建省环保局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深入开展了 玻璃行业(平板玻璃)清洁生产标准研究。课题组在调查掌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收集、分析、比对和计算大量国内外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资料和信息数据,确定各类(项)的指标参数,并在反复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6、后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同时形成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上报到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并于 2004年 7 月在国家清洁生产中心网站公布。2005 年 7 月按照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关于中密度纤维板等 12 个行业清洁生 2产标准送审的通知,课题组按照该通知提出的修改要求、进一步在全面调查相关行业企业的最新情况后,对本标准各项指标,进行了全面修订核实,同时上报国家清洁生产中心。2006 年 7 月,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将第二次修改后的标准又向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明达玻璃(厦门)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专家函审,课题组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对本标准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和完善,并上报国家清洁生
7、产中心。3 适用范围 3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3.1 清洁生产审核 3.1 清洁生产审核 本标准所给出的基准数据,对一般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应具有指导意义,也就是说要给出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清洁生产水平,这样,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可以找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3.2 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 3.2 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 本标准所给出的基准数据,应能适用于国内企业的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即应给出国内相对先进水平的数据。4 指导原则 4 指导原则 制定清洁生产标准的基本原则是:“清洁生产标准”要符合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理论的要求,对平板玻璃行业
8、主要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废物回收处理、污染物产生和环境管理等六个方面来考虑。具体原则如下:符合清洁生产思路,即体现全过程的污染预防,考虑到平板玻璃生产行业的特殊性,本标准提出的指标是污染物末端处理前的指标;针对典型工艺设定清洁生产标准,该典型工艺应能基本反映企业的总体生产状况,从而避免了针对某一单项技术而建立标准;依据适用范围,确定各个指标的基准值分级;基准值设定时,应考虑国内外的现有技术水准和管理水平,考虑其相对性,并要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难以定量化的指标,不宜设定基准值,但应给出明确的限定或说明;力求实用并有可操作性,尽量选取平板玻璃行业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常用的指标,
9、以易于企业和审核人员的理解和掌握。3根据上述适用范围的要求,拟将各项指标分为三级:一级指标 达到国际上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此类指标主要作为清洁生产审核时的参考和赶超的努力方向,可通过比较发现差距,从而确定清洁生产提高的目标。国际先进指标,系采用公开报道的国际先进水平。二级指标 达到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此类指标可作为国内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的依据。国内先进指标,系采用公开报道的国内先进水平,并参考有关的统计数据。三级指标 达到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平均水平,即清洁生产标准的基本要求。此类指标可作为国内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的依据之一,若新建项目的指标低于三级要求,则说明该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低于
10、全国平均水平,在大多数地区应限制发展。当然,一些发达地区,可以选择更高级别的要求。清洁生产标准水平指标,系根据我国平板玻璃工业实际情况及其有关的统计数据,按清洁生产对生产全过程采取污染预防措施的要求,所应达到的水平指标,结合前期清洁生产审核活动的成果综合形成。5 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5.1 标准的依据 5 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5.1 标准的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1999127 号“关于下达 2000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及其项目计划表。5.2 主要参考资料 5.2 主要参考资料(1)用科学发展观分析中国浮法玻璃工业状况 张平安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
11、璃-2005 年 6 期(2)浅谈浮法玻璃熔窑的节能技术 王培华 玻璃-2005 年 5 期(3)我国浮法玻璃熔窑技术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杨健 何威.玻璃-2005 年 4 期(4)关于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发展的思考 解小平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2005 年 1 期(5)浮法玻璃企业总成品率指标的计算与思考 万淑艳 玻璃-2004年6期 (6)关于浮法玻璃熔窑节能的几个有效途径 赵坤 杨丽萍 玻璃-2004 年6 期 (7)中国浮法玻璃技术现状与差距分析 张平安 建材发展导向-2004年6期 4(8)推动中国浮法玻璃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解小平 吉林建材-2004年4期(9)9、用 富 氧 加 强 重
12、油 燃 烧 技 改 方 案 探 讨 窦 彦 彬 玻 璃-2004.31(1).-10-11 (10)10、2004 年 9 月重点联系玻璃企业产、销、存情况 (11)全面提高中国浮法玻璃技术中国凯盛国际工程公司总经理、蚌埠 玻 璃 工 业 设 计 研 究 院 院 长 彭 寿 建 筑 玻 璃 与 工 业 玻 璃-2003(6).-7-9 (12)全面提高中国浮法玻璃技术 彭寿 中国建材-2003(12).-25-27 (13)中国浮法玻璃工艺技术的现状、差距与分析 张平安 中国建材-2003(12).-63-63 (14)玻 璃 厂 含 油 废 水 的 净 化 处 理 张 新 贤 刘 怀 洛 河
13、 南 建 材-2003(1).-26-27 (15)世界平板玻璃工业情况 无 中国新包装-2003(2).-49-50 (16)浮法玻璃生产企业清洁生产评价 王劲松 陈红艳 江苏环境科技-2003.16(2).-24-25 (17)2002 年中国平板玻璃生产经营情况 王政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2003(2).-2-6 (18)玻璃工业新技术发展趋势 王华 建材工业信息-2003(1).-5-6 (19)废弃玻璃的回收再利用 蒋文玖 上海建材-2003(3).-35-36 (20)国家经贸委鼓励生产优质浮法玻璃 张成林 建材工业信息-2003(4).-53-53 (21)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14、6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6.1 方法概述 6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6.1 方法概述 清洁生产标准的制订,在国内乃至国际尚属首次,故没有现成的标准或要求可借鉴。本标准的制订严格按照清洁生产的定义,立足企业,用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从六个方面提出本标准的指标,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指标、废物回收处理、污染物产生和环境管理。将行业发展和环保知识有机的结合,由此而达到通过对企业生产环节提出标准,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6.2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的确定 6.2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的确定 平板玻璃制造属于传统建材行业;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烟尘粉尘排放量多,环境保护投资比
15、例高。在平板玻璃制造较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垂直引上法、5小平拉、浮法的生产工艺变革。由于不断采用新的专利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应用,每次生产工艺的变革,不仅使产品质量有突破性的提高,也使能源降低及污染防治得到了同步发展。不同的浮法玻璃生产规模与装备水平,在规模效益、能源消耗、资源利用、污染程度及环境保护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判断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的指标,尚难以使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对于企业而言,最初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的确定,取决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技术水平、资金能力、环境意识等诸多主客观因素,且已经定型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状况,则是面临无法轻易改变的现实。本标准针对不同的生产工艺现状提出
16、三级技术指标,通过推行清洁生产标准,以促进落后的生产工艺加快技术改造,向先进工艺方法、先进的技术装备及科学管理方面转变。6.3 能源利用指标的确定 6.3 能源利用指标的确定 能源利用指标主要考虑原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基本以国内外发布的浮法玻璃行业各类能耗指标为分级依据。选择了综合能耗、玻璃熔化能耗、纯碱消耗、重油消耗、电耗、新鲜水用量、锡耗、芒硝含率为资源利用指标。这些指标监测常规化,每个企业都容易接受,并可以自行统计及监测。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废物回收处理要求、污染物产生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6.4 产品指标 6.4 产品指标 产品
17、指标主要考虑浮法玻璃总成品率指标。6.5 废物回收处理要求的确定 6.5 废物回收处理要求的确定 废物回收处理要求,主要考虑废玻璃及废水的循环利用,因此,规定了这些主要污染物的回收利用率。6.6 污染物产生指标的确定 6.6 污染物产生指标的确定 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本标准中最重要的要求,它直接与环境保护的成效有关,平板玻璃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COD、SS、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其中,由于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多数企业难以监测处理设施之前的数据,故参照平板玻璃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指标进行分级。本标准制定了废水、废气污染物分级指标。6.7 环境管理要求的
18、确定 6.7 环境管理要求的确定 环境管理要求指标是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之一,平板玻璃行业的环境管理要求,选择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环境管理审核、生产过程环境管理、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方环境管理等 5 项内容,基本包含平板玻璃行业当前的环境管理现状和现代 6企业在今后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趋势。7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7.1 标准的经济分析 7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7.1 标准的经济分析 本标准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类要求,定性要求给出明确的限定或说明,对平板玻璃生产过程提出操作和管理上的要求,部分涉及到增添设备投入的资金在短时期内企业可以收回,因此,企业可以在经济上接受这一要求。另一类指标是定量要求,其指
19、标用数值表示,例如:全员玻璃实物生产率、合格率、纯碱消耗、耗电量、新鲜水用量、耗标煤量、芒硝含率、锡耗、综合能耗、废水产生量,这些指标是浮法玻璃行业内部考核的经济指标,因此,它不会给企业增加任何经济负担。至于定量指标 COD 产生量、SS 产生量、粉尘产生量、SO2产生量,这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最常用指标,对环保工作较重视的企业,一般都具有测试分析的条件和能力,不需要另行投资。由于国内平板玻璃企业对 NOx 的产生与排放很少监测,而氮氧化物又是平板玻璃生产的特征污染物,必须对 NOx 进行控制,因此,本标准的实施在经济方面是可行的。7.2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7.2 标准实施的技
20、术可行性分析 本标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立足企业,以平板玻璃生产为主线,基于平板玻璃生产的技术水平提出的。各项指标数值的确定,参考了全国平板玻璃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实现这些指标在技术上难度不大。只要企业经营和管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均可达到本标准的三级要求,故本标准的实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7.3 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分析 7.3 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分析 为使本标准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不让企业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又不能让所有的企业低标准达标,同时也为了预测本标准的可操作性,我们选择了有一定代表性的 28 家浮法玻璃企业,进行了达标测定,测定结果为,全部达到一级指标的企业没有;全部达到二
21、级的企业有 2 个;全部达到三级的企业有 7个。达标率分析如表 1 所示。7 表1 标准指标达标测定 表1 标准指标达标测定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企业数 0 6 24 浮法玻璃生产单线熔化能力%0 21 85 企业数 3 9 16 主生产线年产成品量%11 32 57 企业数 1 6 20 全员玻璃实物 生产率%4 22 72 企业数 2 16 20 综合能耗%7 57 72 企业数 1 6 14 重油消耗量%7 38 88 企业数 7 16 20 纯碱消耗%32 73 90 企业数 1 1 2 煤耗折标%14 14 29 企业数 6 13 17 电消耗%21 46 60 企业数 2 6
22、13 新鲜水用量%11 33 72 企业数 5 12 25 总成品率%18 43 89 企业数 3 8 10 废水产生量%18 47 59 企业数 2 5 10 COD 产生量%15 38 77 企业数 2 4 9 SS 产生量%17 33 75 企业数 2 3 6 粉尘产生量%22 33 67 企业数 1 2 6 SO2产生量%10 20 60 注:已达到二级标准的企业,包括达到一级标准的企业,已达到三级标准的企业,包括达到二级标准的企业。初步调研表明,一级指标值的要求较高,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达到,比例不超过 5%。二级指标值,国内生产水平较高的企业,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比例不超过 15%。三级指标值,生产水平为中等的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比例不超过 30%。88 标准的实施建议 8 标准的实施建议 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