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406605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34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 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2 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 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 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14 第第 2 章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2.1 统计调查的种类与方法统计调查的种类与方法 2.1.1 统计调查的概念和要求统计调查的概念和要求 1.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客观实际搜集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调查在统计工作中处于基础阶段,它为统计整理和分析提供基础资料,是决定整个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工作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统计工作的全过程。会影响到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关系到能否确切地反映客观实际,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只有充分重视统计调查工作,搜

2、集和占有大量丰富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统计资料,才能更好地进行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才能为各级领导部门提供各项有用的统计资料,才能更好地进行统计监督。为此,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研究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实事求是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搜集统计资料。具体有以下三点要求:(1)准确性:是指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真实可靠,准确无误。这是统计调查最重要的要求,也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统计调查资料的准确性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统计工作人员应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的原则,严格遵守统计法,坚决同弄虚作假,本位主

3、义等不良倾向作斗争,正确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减少和避免调查过程中的误差。(2)及时性:是指上报各项统计调查资料要传送及时。从时间上满足各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求。如果搜集到的统计资料是准确的,但由于提供不及时,犹如“雨后送伞”,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将会大大地降低统计资料的使用价值。同时,统计资料的及时性,也是一个全面性的问题。一项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由许多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任何一个调查单位不按规定的时间提供资料,都会影响全面的综合汇总,贻误整个统计工作的开展。为了提供统计调查的及时性,各个调查单位都必须增强全局观念,严格遵守统计制度和纪律,保质保量地按时提供统计资料。(3)全面性:是指所搜

4、集的统计资料必须按照调查提纲和调查表规定的单位和项目全面地搜集统计资料。全面包括三个方面:1)调查资料包括的内容要全,要能反映研究总体的全貌和发展的全过程。2)调查的项目要填写齐全,所有问题都要有答案。3)调查的单位不能有遗漏,只有搜集到全面的而不是零碎片面的资料,才能在此基础上产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15 生全面正确的认识,做出科学的结论。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和全面,即通常说的“准、快、全”三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三者的关系:准确是第一位的,要做到准中求快,准中求全。2.1.2 统计调查的种类统计调查的种类 统计调查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角度,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1.从统计调查

5、的组织形式分:统计报表制度与专门调查。(1)统计报表制度: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制度、方法、表格形式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而上地向国家和各级领导报告国民经济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2)专门调查:是为了一定的研究的目的而专门组织起来的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方式。它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1)普查 普查的概念和作用: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某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况。例如:人口普查、耕地面积普查、物资普查、设备普查等。它的作用:在于搜集比较全面、细致、精确的统计资料,以便掌握国家的基本情况、国情和国力。普查是一种重要的调查方式。它主要用于搜集那些不宜用经常调查

6、来搜集的关系国情国力的全面、准确的统计资料。普查往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建国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领域不定期进行过多次普查,如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和工业普查等,借助普查,掌握全面、系统的国情国力统计资料,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尤其是了解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数量及其利用情况,对于国家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政策和计划,特别是对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安排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这是它的主要特点。因为普查的对象主要是时点现象,它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只要间隔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调查。例如,人口普查的对

7、象就是人口总体的时点状况,通过人口普查主要是为了取得总人口数和人口的各种构成资料,如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职业构成等。例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的结果是 12.9533 亿人。准确地查清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地区分布、结构和素质方面的变化,为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检查人口政策执行情况,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普查的方式:普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直接观察登记。例如:我国所做的五次人口普查都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由填报单位填报。例如:进行的多

8、次物资库存普查、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普查和工业普查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16 普查的组织原则:普查与其它调查相比,其特点是: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往往需要动员很多人力和物力。对调查内容要求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在组织普查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规定普查的标准时点。所谓标准时点是指确定一个统一的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也就是所有调查资料都必须反映这一点上的状况。我国这五次人口普查前四次都是把时间定在 6 月 30 日午夜 12 点。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 年 6.019亿人;第二次 1964 年 7.23070269 亿人;第三次 1982 年 10.318 亿;

9、第四次 1990 年 11.3 3682501 亿人。第五次 2000 年 12.9533 亿人。规定标准时点,是为了避免普查资料因时间和空间变动而发生的重复和遗漏。2)在普查范围内,普查登记工作要同时进行,并且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以保证调查资料的时效性和准确性。3)统一规定的调查项目,不能任意改变或增减,以避免影响汇总和综合。4)同一种普查,尽可能按一定周期进行;历史的调查项目要尽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以便进行动态对比。2)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的概念和作用: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谓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不大,但就调查的标

10、志来说,这些单位的标志值之和要占总体标志总量(全部单位的标志值之和)的绝大比重。因此,只要对这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现象的基本情况。例如:要了解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只要对全国吞吐量较大的几个港口,如上海、天津、广州、青岛、大连、烟台等港口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虽然这些港口占全国港口数的比重不大,但它们的货物吞吐量加起来占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重很大。这几个港口就是重点单位,通过对这些重点港口进行调查来掌握全国货物吞吐量的基本情况的调查,就是重点调查。要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情况,全国生产钢铁的单位虽然很多,但只对钢产量比较集中的鞍钢、包钢、武钢、上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就可以掌握全国的

11、生产情况。重点调查就是对重点单位进行调查,这些重点单位占全体单位中虽然只是一部分,但是通过对它的调查,能根据被调查单位的情况,说明全体单位的基本情况。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重点单位可以是一些企业、部门,也可以是一些地区或城市。重点单位也可以变动,常存在这样的情况:在某一问题上是重点单位,在另一问题上不一定是重点单位;在某一调查对象中是重点单位,在另一调查对象中不一定是重点单位:在这个时期是重点单位,在另一个时期不一定是重点单位。重点调查的调查单位较少,因此可以在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情况下,搜集到总体的大部分资料,这对领导及时掌握基本情况指导工作有重要意义。重点调查也便于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12、。但是,由于重点单位与一般单位差异较大,重点单位调查资料不宜推算总体。重点调查的条件和调查方法:重点调查是经常采用的一种调查方式,但进行重点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17 调查是有条件的。一般地说当调查目的只要求掌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或了解发展趋势,而被调查的标志值的总量又绝大部分集中在部分单位上时,或者说研究对象中有明显重点单位时,才可以采用重点调查。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重点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组织专门的调查机构,派调查人员对重点进行直接观察登记。另一种是由重点单位根据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进行填报。3)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的概念。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研究对象进

13、行初步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做周密系统的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典型调查就是解剖麻雀,因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也就是个性和共性,并且共性是存在于个性之中的,所以我们只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对它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就能得出具有共性的结论。人们常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雀虽然小,但心肝肺一样也不少,对于所有动物来说,它具有代表性,我们解剖一下麻雀就行了。通过对一、二个麻雀的解剖,看到麻雀的内脏,就可以推论出一般的鸟类、一般动物。所以说,解剖麻雀是最好的典型调查。典型调查与其它调查相比,有所不同:首先,调查单位是按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

14、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出来的。由于调查单位少,因此可以用较少的人力和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可以把调查过程与分析研究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揭示矛盾,找出差距。其次,其它调查主要搜集数量方面的资料,典型调查既能搜集数量方面,又可以掌握具体生动的情况。典型调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个别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个别典型单位的深入调查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另一种是对现象总体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标志划分类型,然后从各类型组中选择一部分典型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可以根据调查结果,从数量上粗略地推算总体。典型调查的作用。首先,典型调

15、查能够对调查对象作比较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统计调查的其他方式方法,如报表、重点调查等,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概括地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典型调查则可以了解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因果关系,因而更便于对事物的本质现象作出具体分析。其次,典型调查便于分析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经常发生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对于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情况和问题,不论是领导机关、管理机关还是科学研究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并给予足够的注意。统计在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时,典型调查就有它独特的作用。再次,典型调查适合于从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领导机关制订政策方针,管理机关安排计划,布置措施,都是从

16、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出发的,这些认识是否正确,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这方面,与其他统计调查相比,典型调查能够发挥更好的作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18 用。典型单位的选择及搜集资料的方法:选择典型单位是决定典型调查质量的关键问题。如何选择典型单位,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选择典型单位时,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选择的典型单位有真正的代表性,防止不尊重客观事实,单凭个人的主观意志来确定典型单位。其次,要根据调查的目的选择典型单位。如果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一般情况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则应选择一般单位;如果调查目的是为了研究新事物或为了总结经验和教训,则要选

17、择突出典型;如果调查目的是为了近似估计总体数值,可通过划分选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再次,典型单位的选择要考虑调查对象本身的特点。典型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有多种,如开调查会,个别访问,蹲点调查,查阅有关统计、会计和其它资料等。其中:以开调查会、个别访问为最常用的方法。4)抽样调查 是按随机原则,从被研究总体中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这一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推算被研究现象总体的一种调查方式。它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只对总体的部分单位作调查。如随机地抽出 100 件产品进行检查,有 2 件是废品则废品率为 2%,那么就可以推断在 1000 件产品中有 20 件废品。抽样调查有以下三个特点:按随机

18、原则抽取调查单位。调查目的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因此它实际上起到了全面调查的作用。抽样调查会产生抽样误差,但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且可以加以控制。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主要有:有些社会现象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采用抽样调查。有些社会现象从理论上讲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实际上办不到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故采用抽样调查。运用抽样调查可以检查全面调查的质量,对全面调查的资料进行修订和补充。2.从统计调查所包括的范围来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1)全面调查:对所有被研究单位全面进行调查。如我们要了解全国的煤炭产量,就要对全国每一个煤炭企业进行调查,我们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就要对全国的人口进行调查。(2)非

19、全面调查:只对被研究对象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例如:我们要了解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不能挨家挨户地进行调查,只对一部分住户进行调查就能够达到目的。另外有些时候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如对一些破坏性的产品质量检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非全面调查。3.从调查时间的连续性来分: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1)经常性调查:它是对被调查的对象进行不断的登记。如:劳动时间的消耗、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每天都发生每天都登记。(2)一次性调查:不是连续性地登记,每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如:企业固定资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19 产总量、原材料库存量、人口普查都是一次性调查。2.1.3 统计调查

20、的方法统计调查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 是调查人员亲自到调查现场,对所调查的现象直接观察、计量或测量来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例如:对商品库存量调查时,调查人员亲自到仓库盘点登记;对农作物收获量调查时,调查人员到调查地块参加收割,检斤入库;产品质量检查时,检查人员根据仪器指示记录。直接观察法能保证所搜集的资料真实可靠。但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若对历史资料的搜集不可能采用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 是根据报告单位以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基础,向有关单位提供统计资料的方法。目前,基层企业、事业单位填报的统计报表就是采用报告法。如果被调查单位有健全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并认真贯彻有关规定时,采

21、用报告法可以保证及时取得准确全面的统计资料。但这种方法也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3.采访法 是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来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具体可分为个别询问法、被调查者自填法和开调查会。(1)个别口头询问法:是调查人员按照调查项目对被调查者逐一询问,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而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例如:企业为了解产品质量,对客户逐一采访、了解情况、搜集资料。在人口普查中,普查人员逐户填写调查项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调查人员对调查项目有统一的理解,可以亲自向被调查者解释问题,并且能够对实际了解得比较深入,能保证统计资料准确性。其缺点是需要较多的人力和时间。(2)被调查者自填法:是调查人员把调查表交给被调查者,

22、说明填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和填表要求填写,调查人员按时审核收回。例如:城市居民对房屋户型和价位的调查常常采用这种方法。被调查者自填法的调查表和一般调查表所不同,它一般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者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出一个或若干个答案,或采用比较的方法判断优劣或顺序排队。被调查者自填法比较灵活,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但是它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某项需要,并且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才能保证调查资料的质量。(3)开调查会:这种方法是调查人员按照调查项目要求,邀请熟悉情况或者有经验的人,通过开座谈会来搜集了解情况的方法。由于调查人员与到会人员当面座谈讨论,对所调查的事项可了解的比

23、较清楚、具体、深入。相对个别询问来讲,可以节省一些时间。2.1.4 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是一项复杂的、科学的、群众性的工作。各级组织的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和企事业单位统计调查,都必须按照事先制定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20 的统计调查方案进行,统计调查方案是统计调查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周密的统一的调查方案,能够使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统计调查方案由各级统计机构制定。调查方案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确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制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明确调查的任务和目的。对任何社会经济现象,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从不同的目的来搜集资料。例如:对

24、建筑业经济情况调查,既可以从建筑业生产方面来研究,也可以从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来研究,还可以从建筑业产品生产成本、推广新技术、新材料的经济效益等方面来研究。任务和目的不同,调查的内容和范围也就不同。目的不明,任务不清,就无法确定向谁调查,调查什么,以及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由此产生的结果,必然会是:调查得来的资料,并不都是需要的,这就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而需要了解的情况,却又得不到充分的反映,这又会延误工作。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需要进行调查的某个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现象总体中组成的各个个体,也就是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

25、位。例如,调查目的是为了掌握全国建筑企业生产设备的情况,这时全国所有的建筑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又如,为了研究全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全国所有的乡镇企业就是调查对象,而构成乡镇企业总体的每个乡镇企业,不论它们在什么地方,归谁所有,规模大小,都是调查单位,都应当调查。除规定调查单位外,还要规定报告单位。报告单位就是统计调查中提供资料的单位。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在多数调查中是一致的,但有些调查两者并不一致,这时要规定报告单位,以明确在什么地方取得资料,避免调查中的遗漏和重复。3.拟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项目是指向调查单位所要调查的具体内容,既向调查单位登记的标志。它是由调查对象的性质、调查目的和任务

26、所决定的,包括一系列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例如: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根据国家调查目的拟定了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 19 个调查项目。确定调查项目,就是规定向被调查者调查什么,也就是需要被调查者回答什么问题。因此,列入调查项目的标志名称必须明确、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在具体确定调查项目时尚需注意:调查项目应是以实现调查目的所需要的项目,可有可无和备而不用的项目不应列入;调查项目应是能够取得实际资料的项目,有些虽属需要,但实际上没有条件取得实际资料的项目,也不要列入。调查表是把拟好的调查项目按照合理的顺序设计的一种表格。它是调查阶段搜集原始资料常用的基本工具,也是拟定调查方案

27、的核心部分。调查表有单一表和一览表两种形式。单一表是在一份调查表中只登记一个调查单位,如普查百岁以上老人登记卡等。一览表是调查项目较多时使用,便于分组整理,能够详细反映一个单位的情况。一览表是一份调查表中登记若干个调查单位。便于资料对比和汇总。人口普查表就是一种一览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21 表。调查表的结构一般有表头、表体和表脚三部分构成。表头是用来表明调查表的名称以及填写报告单位的名称、性质、录属关系等。这些项目只在核实和复查各调查单位时使用。表体是调查表的主要部分。包括调查所要说明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项目、栏号、计量单位等。表脚包括调查者(填报人)的签名和调查日期等,用以明确责任

28、,如发现问题,便于查询。为了保证调查资料的正确性和统一性,必须附以必要的填表说明,有关各个项目的解释,有关数字的计算方法以及填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4.确定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调查项目所反映的时间,即调查资料所属时间,又称统计调查的标准时间。确定标准时间对于保证资料的准确性是很必要的。它可以是时期数,也可以是时点数。如果调查的是时期数,就要明确规定调查期限、调查的起止时间,如调查企业 3 月份产品产量情况就要登记 1-31 日全部产量。如果调查是时点数,就要统一规定具体的标准调查时点,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点为 2000 年 10 月 31 日 24 时,即按标准

29、时点搜集人口数。其二,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即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整个工作中所需要的时间。它对于保证按时完成调查工作是必要的。5.制定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严密细致地进行组织工作,是使统计调查顺利进行的保证。调查工作的组织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调查人员的组织;调查的方式和方法;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宣传教育、干部培训、文件印刷等;调查资料的报送办法;调查经费的预算和开支办法;提供或者公布调查成果的时间等等。特别重要的是应该制定一个比较周密的调查工作规则,使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整个调查工作,但调查方案是在调查前制定的,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不可能预料调查中遇到的全部问题,

30、有些问题需要在调查中发现解决。因此,调查方案也要在调查中根据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以修改和补充。2.2 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制度 2.2.1 统计报表制度的概念统计报表制度的概念 统计报表制度是基层企业和各级主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指标、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定期地向上级统计机关报告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统计报表是反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统计资料,它是为研究和分析经济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22 建设的发展而提供的重要数据,也是各主管部门和企业单位进行生产业务管理的重要工具。2.2.2 统计报表的种类统计报表的

31、种类 1.统计报表按实施的范围分:统计报表可以分为基本统计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基本统计报表是由国家统计部门统一制发的,用来搜集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商业、外贸、财政金融、劳动工资等方面最基本的统计资料。为国家各级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制定政策、编制和检查计划提供依据。专业统计报表:是各业务部门为业务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制定的,在本系统内施行用以搜集有关的业务技术资料,它是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报表的补充。2.统计报表按报送的周期分:统计报表可以分为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报告的周期长短不同,不仅是时间上的差别,而是在内容和作用方面也有差别。通常是,报送的周期愈短,其指标项目

32、亦应愈简。反之,指标项目就可以多些,细些。日报和旬报可以称为进度报表。对它要求是时效性强,特别是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日报、旬报是上级领导及时了解情况,指挥生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的重要依据。月报、季报是反映上报一个月、一个季度的生产情况,它是按月、按季检查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依据。半年报反映情况要比以上这些报表反映的多,反映的细。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称为定期报表,它的特点:统计范围比较小,表格指标比较少,分组比较粗,要求报送要快。年报是总结报告年度内企业、地区和部门经济活动全面情况的统计报告制度。它的特点是统计范围广泛,全面,指标、表格多,分组比较细。3.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的不同分为

33、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基层报表即由基层企事业单位填报的报表,综合报表是由主管部门或统计部门根据基层报表逐级汇总填报的报表。综合报表的资料所依附的调查单位已不是基层企业或机关。调查单位随综合层次提高而扩大,相应为县、地区、省。它们作为调查单位向上提供资料,这些资料已经是经过一定范围的整理和综合了。4.统计报表按报送的方式分:可以分为电讯报表、书面报表及电讯和书面相结合报表。电讯报表是利用电话、电报或电视传真电子计算机终端、电子邮件等方式将统计报表上的有关指标数字上报给上级领导机关的有关部门。这种方式迅速简便,传递信息快。书面报表是将填好的书面统计报表,采用邮寄或自送的方式上报给上级领导机关的有关部

34、门。电讯和书面相结合的方式是将统计报表上的主要指标以电讯方式上报,然后再以书面方式上报。2.2.3 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 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是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原始记录。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23 中间还要经过统计合帐和内部报表。1.原始记录:是基层单位对生产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所做的最初记录,是未经过加工整理的初级资料。例如:产品产量记录、工时记录、领料单、成品入库单等。原始记录的范围很广,它的内容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密切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供、产、销三阶段。因此,原始记录按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生产过程的原始记录。例如:企业的

35、产品产量、品种和质量记录;职工人数、考勤和工时利用记录;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消耗记录;设备变动、运转和安全生产记录等。另一类是反映生产准备和产品销售过程的原始记录。例如:企业的原材料入库单,产品出库单等。原始记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综合性原始记录。它是在一张原始记录上记录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的几个方面的情况。例如:以产品为记录对象的加工路线单、施工票;以生产者为记录对象的个人生产记录、工时利用记录等,都是综合记录。另一种是专用原始记录。它是在一张原始记录上,只记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某一方面的情况,反映单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又称单项记录。例如:反映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检验单、废

36、品通知单、产品入库单,反映产品销售的发票等。原始记录是统计报表和其他调查资料的来源,也是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基础。因此,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制度,是贯彻执行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条件,是进行经济核算和经营管理的依据。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要注意:1)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2)能满足各种核算的需要。3)简明易行,便于群众掌握。2.统计台帐 是基层单位根据统计工作的要求,按时间顺序进行汇总和积累资料的帐册。统计台帐最主要的特点是将统计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登记的。在企业中,根据企业管理的要求,可设置班组统计台帐、车间统计台帐、企业统计台帐等。统计台帐是统计报表和原始记录之间的桥梁,为编制统计报表做好准备。其主

37、要作用有:将统计资料登记汇总工作分散到日常去做,并且逐日累计,日清月结,使零散的原始资料条理化,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统计报表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是积累历史资料的重要形式。2.3 统计整理的步骤和方法统计整理的步骤和方法 2.3.1 统计整理的概念统计整理的概念 统计资料的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需要,按照已设计的统计调查方案的要求,对调查来的资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中间阶段,在统计工作全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24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入,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

38、认识由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阶段的重要过程,又是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2.3.2 统计整理的步骤统计整理的步骤 统计整理工作的一般步骤分为:1.设计统计整理方案 整理方案是整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整理工作的具体规划和要求。包括:确定对总体部位处理方法。如简单排列或分组;确定用什么指标说明各组和总体的特征。通常都用整理表形式来反映。2.对统计调查资料进行审核与编码 这是进行资料整理的前提。审核的内容主要是审查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对资料完整性的审核主要是看应该调查的单位是否都进行了调查,应该提交资料的单位是否都提交了,调查表中应该填的项目是否填写齐全。对资料正确性的审核主要从两

39、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逻辑检查,主要看资料内容是否合理,指标之间是否相互矛盾;另一方面是计算检查,主要检查填写的数字有无错误,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以及指标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等。对资料及时性的审核主要是看调查资料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报送,是否迟报、缺报或不报。调查资料经过审核以后,在汇总之前一般要进行编码。手工汇总资料有时也需要编码,在用电子计算机汇总大量统计资料的情况下,编码工作显得更重要。在用电子计算机汇总调查资料之前,需要把调查表中用文字形式表示的标志转换成数字形式,而编码就是把表示某种概念的文字形式转换成数字形式。如在人口普查中,姓名按顺序编码,户主是 001,其他人依次是 002,003,

40、;性别编码,男性为 1,女性为 2,等等。数字项目的编码是按数字的大小照填。编码工作是统计调查登记阶段的落脚点,又是用电子计算机汇总前录入工作的起点,它是实现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桥梁,在整个统计资料调查整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环节是产生再生型误差(登记误差称为原生型误差)的主要来源。由编码产生的误差会对整个统计调查整理的准确性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对编码工作的质量也要根据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3.对资料进行分组和整理 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分组,并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这是统计整理的主要内容。2.3.3 统计整理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统计整理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1.统计整理的组

41、织形式 统计资料汇总整理是一项比较繁重的工作,必须按一套科学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统计整理的组织形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逐级汇总,即对原始资料自下而上一级一级地汇总出本系统或本地区的统计资料。我国现行统计报表一般都采用这种汇总形式。专门调查的资料也有不少是采用这种汇总形式的,如人口普查、物资库存普查等。实行逐级汇总的优点是可以就地在较小范围内对数字资料进行及时审查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25 和核对,整理出来的资料能满足各级领导的需要,发挥各级统计部门的作用。缺点是由于汇总层次多,影响资料的准确性,所费时间也多。另一种是集中汇总,即是把原始资料集中到组织调查的最高机构(国家统计局或省统计

42、局、业务主管局),直接进行汇总。对于十分重要的或要求时效性极高的调查,如快速调查,都采用这种汇总形式。它的优点是取得资料比较迅速,便于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汇总,能够提高资料的准确性。但由于集中整理,对原始资料的差错不易及时发现,一经汇总更难于查出。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两种形式结合使用称为综合汇总,即对于地区和各级机关需要的一部分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料进行逐级汇总,而将所有原始资料集中到最高一级机关进行集中汇总。2.统计资料汇总的方法 统计资料汇总要讲究汇总方法或汇总技术,采用不同的汇总方法会直接影响整理资料的及时、正确。汇总方法有两种:手工汇总和电子计算机汇总。长期以来,我国对统计资料的汇总主要是采

43、用手工方式,随着形势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对统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要求统计工作既要反映真实情况,又要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过去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的统计资料汇总方式显然不能适应这种要求。由于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资料汇总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如运用广泛,时效性、适用性强、信息量大,丢失资料少,适合统计资料的各种复杂计算与复合分组,能提高统计数字的质量,数据汇总与资料印刷一体化等等。因此,计算机汇总正在我国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电子计算机汇总: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工作。包括对原始资料的逻辑检查、资料分组、运算以及编制出汇总表,并将整理后的统计资料贮存起来,建立起可以随时调用资料的数据库等。

44、此法速度快、精度高,它把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数据传输、通讯系统联系起来,适于集中进行大量统计资料的汇总和计算工作,可取得丰富的统计信息,并进行资料反馈,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电子计算机汇总是统计汇总技术的新发展,是统计资料整理工作现代化的方向。在电子计算机被广泛使用的今天此种方法应为首选。2.4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 2.4.1 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统计分组是根据事物内在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任务,把社会经济现象区分出不同的类型或不同的组。也可以说,统计分组就是把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归纳在一起,把性质不同的单位区分开。所以统计分组必须保持各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和组与组之间资料的差别性。统

45、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是整个统计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方法。分组的好坏直接关系统计能否整理出正确的、中肯的统计资料,关系到统计能否得出正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26 确的结论。统计分组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1.反映和研究社会现象的类型 研究社会现象的性质,首先就是把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类型。对社会现象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分组,又称为类型分组。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经济现象,客观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类型。例如,企业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划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工业划分为轻、重工业两大类型;轻工业划分为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

46、工业两类:农业划分为农、林、牧、副、渔等类型;社会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型等。进行类型分组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因为社会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即使在同一总体里,也仍然存在着不同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这对认识总体的本质特征有重要意义。例如:将我国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可以反映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的构成,及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其次,类型分组常常是其它分组的前提和基础。2.反映和揭示社会现象内部的结构及其比例关系 将总体按一定标志分组以后,计算出各组的单位数或各组标志值之和占总体单位数或总体标志值之和的比重,用比重来说明总体内部的构成。同时将总体各组之间单位数或标志值对比,可以

47、得到各组之间的数值的比例关系。我们将揭示社会现象内部结构及其比例关系的分组称为结构分组。根据总体内部的结构,可以认识和研究总体的性质和特征;通过总体内部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总体性质或特征的变化。研究各种经济结构、部门结构、产品结构、企业人员结构等。3.反映和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统计可以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关系比较紧密的某些因素,通过分组从数量上反映它们的依存关系,分析影响某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程度。例如:把企业按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程度分组,同时计算各组的成本降低率或提高率,就可以揭示劳动生产率和成本变动之间的关系。2.4.2 分组标

48、志的选择分组标志的选择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是进行分组关键,只有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才能使分组后的资料符合研究的要求,达到认识现象本质,揭示事物规律性的目的。在选择组标志时,应以下列几个方面为依据:1.要根据研究的目的来选择分组标志:分组标志的选择,必须密切结合统计研究目的进行。例如,在企业统计中,为了正确地核算产量和产值,产品的表现形式应作为主要的分组标志之一。产品按其表现形式分为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劳务产品)。实物产品计产量,服务产品(劳务产品)不计产量;实物产品按全部价值计算,服务产品(劳务产品)按服务、加工价计算产值。又例如,为研究企业的经营效果,应选择劳动生产 第 2 章 统计调查与统计

49、整理 27 率、成本、利润等作为分组标志。2.要选择能反映现象本质的标志进行分组:在总体中的诸多标志中,有些是带本质性的或主要的,有些是非本质或次要的。因此,进行分组时,要从符合研究目的的若干个标志中,选择带有标志性的或主要的标志,这样才能反映出现象的本质特征。如上面两例中的分组标志,就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的能反映现象本质或主要的分组标志。3.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选择分组标志:根据现象所处的具体时间、地点、条件来确定分组标志是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反映现象本质的或主要的标志,也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来选择分组标志。

50、同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即使在同一历史条件下,同一现象由于所处的经济条件不同,也必须区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选择最有现实意义的分组标志。例如:研究我国职工情况时,过去是以性别、职务、工种等为主要分组标志。而在当前经济改革时期,则应选择反映职工素质作为分组标志。2.4.3 统计分组的种类统计分组的种类 按标志的特征分组,可以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由于分组标志不同,分组的形式也不同。1.按品质标志分组 就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差异分组。如职工按性别、民族、工种分组,企业按行业(轻、重)主管部门分组,按经济类型分组。这种分组能直接反映事物的质的不同,给人们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