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23建筑结构规范大全》JGJT210-2023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023建筑结构规范大全》JGJT210-2023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8.pdf(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沙C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好 鳄 JJ G J/T2 1 0一2 0 1 0备案号J 1 0 0 5一2 0 1 0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igid一flexihlepilecompositefoundation0 1 0一0 4一1 4发布2 0 1 0一0 9一0 1实施中华 人民共和 国住 房和城 乡建 设部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igid一flexiblepilecompositefoundationJ G J】T2 1 0一2 0 1 0批准部
2、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 0年9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0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igid-fle劝blepilecompositefoundationJ G I/T2 1 0一2 0 1 0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开本:85 0 xn6 8毫米1/3 2印张:1字数:4 1千字2 0 1 0年7月第一版2 0 1 2年1月第三次印刷定价:1 0.0 0元统一书号:1 5 1 1
3、 21 7 5 6 4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ttp:/www.cabp.C om.C n网上书店:http:/www.china-building.C O nl。C fl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 4 2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T Z I O一2 0 1 0,自2 0 1 0年9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0年4月1 4日前、口根据住房和城乡
4、建设部关于印发“2 0 0 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 0 0 81 0 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设计;5施工;6质量检测。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温州东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 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温州东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荣新路3 9号,邮编:3 2 5 0 0 0)。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温州东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 规 程 参
5、编 单 位: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 江鳃鹏建设有限公司温州晋大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龚晓南朱奎(以下按姓名笔画为序)毛西平叶观宝郑刚徐日庆张杰施祖元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以下按姓名笔画为序)王长科王建华白玉堂刘吉福4刘国楠倪士坎蔡泽芳陈昌富童小东滕文川周茂新谢永利胡庆红蒋镇华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23基本规定 54设计 74.1一般规定 74.2承载力 84.3沉降 1 04.4褥垫层 1 25施工 1 45.1施工准备 1 45.2灌注桩施工 1 55.3预制桩施工 1 65.4柔性桩施工 1 75.5褥垫层施
6、工 1 86质量检测 2 0本规程用词说明 ,2 1引用标准名录 2 2附:条文说明 2 3C ontents1G eneralP rovisions 12T ermsandsymbols 22.1T erms 22.2 5卿bols 23B asicR equirement 54D esign 74.1G eneralR equlrement 74.2B earingC apacitv ,84.3S ettlement 1 04.4C ushion 1 25C onstruction 1 45.1C onstructionP reparation 1 45.2C ast-in-placeP
7、ileC onstruction 1 55.3P recastP ileC onstruction 1 65.4F lexibleP ileC onstruction 1 75.5C ushionC onstruction 1 86C heck 2 0E xplanationofW ordingin T hisS pecification 2 1L istofQ uotedS tandards 2 2A ddition:E xplanationof P rovisions 2 371总则1.0.1为了在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测中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证质量、保护环境、安全
8、适用、节约能源、经济合理 和技术先进,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与市政工程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测。1.0.3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测,应综合分析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和基础形式、荷载特征、施工 工艺、检测方法和环境条件等影响因素,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注重概念设计。1.0.4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复合地基compositefoundation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 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
9、设置加筋材料,由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2.1.2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rigid-fle劝blepileco叩ositefoundation竖向增强体由刚性桩和柔性桩组成的复合地基。2.1.3柔性桩flexiblepile刚度较小的竖向增强体。本规程指的柔性桩包括水泥土搅拌桩和旋喷桩。2.1.4刚性桩rigidpile刚度较大的竖向增强体。本规程指的刚性桩包括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沉管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和钢管桩等。2.1.5褥垫层cushion在复合地基和基础之间设置的垫层。2.1.6刚性桩置换率replacementratioofrigidpiletocom
10、-positefoundation刚性桩桩体的横截面积与复合地基面积的比值。2.1.7柔性桩置换率 replacementratioof flexiblepiletocom-positefoundation柔性桩桩体的横截面积与复合地基面积的比值。2.2符号A pl刚性桩桩端横截面积;A P Z刚性桩桩身横截面积;A p3柔性桩桩身横截面积;d基础埋置深度;凡,刚性桩桩体的压缩模量;凡:柔性桩桩体的压缩模量;E。天然土层的压缩模量;E s,基础底面下的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E s。刚性桩、柔性桩与土构成的第i层复合土层的复合压缩模量;凡2*柔性桩桩端以下,刚性桩与土构成的第i层复合土层的复合压缩
11、模量;fa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c混凝土桩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sk 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z*第i层土的厚度;ml刚性桩面积置换率;阴:柔性桩面积置换率;n刚性桩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n:柔性桩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哪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s、第i层土的桩侧摩阻力特征值;qsik第艺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R a,刚性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尺2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竖向承
12、载力特征值;、1刚性桩、柔性桩与土构成的复合土层压缩量;5 2柔性桩桩端以下,刚性桩与土构成 的复合土层压缩量;5 3刚性桩桩端以下天然土层压缩量;u。桩的横截面周长;z基础底面至第i层土底面的距离;2 1-1基础底面至第艺一1层土底面的距离;a柔性桩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a,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l-1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一1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ym基础底面 以上 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专水泥土搅拌桩和旋喷桩的桩身强度折减系数;亏,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刚性桩的承载力发挥系数;仇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柔性桩的承载力
13、发挥系数;华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系数;叭刚性桩成桩工艺系数;叭1刚性桩、柔性桩与土构成的复合土层压缩量计算经验系数;叭2柔性桩桩端以下,刚性桩与土构成的复合土层压缩量计算经验系数。3基 本 规 定3.0.1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前,应具备岩土工程勘察、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和场地环境条件等有关资料。3.0.2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处理的要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工期、地区经验和环境保护要求等,提出技术上可行的复合地基方案,并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合理的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形式。3.0.3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应保证复合地基中桩体和桩间土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共同承担荷
14、载。3.0.4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中的刚性桩应选用摩擦型桩。不同桩型的适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勃性土、粉土、砂土和填土等地基;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适用于豁性土、粉土、砂土、非密实的碎石类土和填土等地基;3沉管灌注桩适用于粉土、砂土、填土、非饱和豁性土等地基;4混凝土预制桩适用于持力层上覆盖松软地层且 不存在难于穿透的坚硬夹层的地基;5钢管桩宜用于需承受巨大冲击力并穿透较厚硬土层的地基;6水泥土搅拌桩适用于处理 正常固结的搬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戮性土 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当土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
15、;7旋喷桩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软塑或可塑赫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当土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有机质含量较高,以及地下水流速过大和 已涌水的工程,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3.0.5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应按上部结构、基础和复合地基共同作用进行分析。对大型重要工程,宜通过现场试验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分析。3.0.6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方案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形式、施工条件、工期要求及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方案;2对大型重要工程,
16、应对已经选择的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方案,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以检验设计参数 和处理效果;应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和优化设计方案;3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当监测结果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3.0.7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宜按沉降控制的原则进行设计。3.0.8刚性基础下的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宜设置褥垫层。填土路堤和柔性面层堆场下的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应设置加筋碎石垫层。3.0.9当采用挤土桩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挤土效应。施工时宜先施工刚性桩,后施工柔性桩。3.0.1 0刚性桩和柔性桩的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
17、范G B5020 2的规定。4设计4.1一般规定4.1.1刚性桩可采用灌注桩或预制桩,柔性桩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刚性桩应在基础范围内布置。4.1.2刚性桩的桩距应根据土质条件、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以及施工工艺等确定,宜取3一6倍桩径。柔性桩的平面布置根据上部结构特点及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确定,可采用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布桩方式。4.1.3基础底面的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k毛 fa(4.1.3一1)当偏心荷载作用时,除应符合式(4.1,3一1)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式要求:pkma、镇1.Z fa(4.1.3一2)式中: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
18、处的平均压力值(kP a);fa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 a);pkrna、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 a)。4.1.4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基础宽度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基础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应按下式计算:fa养pk+ym(d一0.5)(4.1.4)式中: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 a);入基础底面以上 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 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 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19、。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形基础时,基础埋置深度 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4.2承一载力4.2.1刚性桩的单桩承载力应按现场单桩静载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下列公式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nQ uk丈 又。1:二二一又尸艺(4.2,1一l)n氨k=u。艺、s,kl,、pkA pli一l(4.2.1一2)式中:R al刚性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u。桩的横截面的周长(m);A pl刚性桩桩端横截面积(mZ);Z、第艺层土的厚度(m);n刚性桩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qsik桩侧第i层土的
20、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 a),宜按当地经验确定;当无当地 经验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 G J 9 4 的有关规定确定;外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 a),宜按 当地 经验确定;当无当地经验时,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 G J 9 4的有关规定确定。4.2.2刚性桩应验算桩身承载力,混凝土桩轴心受压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N簇叭fcA pZ(4.2.2)8式中: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kN);叭刚性桩成桩工艺系数,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 G J 9 4确定;fc混凝土桩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kP a);A pZ刚性桩桩身横截面积(m
21、Z)。4.2.3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场单桩静载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 可按式(4.2.3一1)和式(4.2.3-2)进行计算,取其中的较小值:R aZ刀l=u。艺。s、啊pA p3(4.2.3一1)式中:R aZ艺二1尺:、2了。uA p3(4.2.3一2)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P a);桩的横截面周长(m);柔性桩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第艺层土的桩侧摩阻力特征值(kP a),宜根据当地经验确定;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与桩长、土层土质情况有关,宜根据当地经验确定;无经验时可取0.4一0.6,承载力高时取低值;饰nl叭Z、第i层土的厚度(m)
22、;A p。柔性桩桩身横截面积(mZ);q。桩端地基 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kP a),可按现 行 国家 标 准建 筑地基 基 础 设 计 规 范G B S。0 7的有关规定确定;军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的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宜按地 区经验取值,如无地区经验时,对喷浆搅拌法可取0.2 5一0.3 3,喷粉搅 拌 法 可取0.2 0一0.3 0;旋喷桩可取0.3 3;fc。对水泥土搅拌桩,取与搅拌桩配合比相同的室内水 泥土试块(边长为7 0.7 mm的立方体,也可采用边长为5 0 mm的立方体)标准养护9 0 d的立方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kP a);对旋喷桩,取与旋喷桩桩身水泥土 配 比相同的
23、室内加 固土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 8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 a)。4.2.4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 可按下式计算:fs叭一从m1 R al/A p:华mZ R aZ/A p3仇(1一ml一mZ)fst(4.2.4)式中:m:刚性桩面积置换率;mZ柔性桩面积置换率;fsk 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kP a),可通过载荷试验确定,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 承载力特征值;从刚性桩的承载力发挥系数,按当地 经验或试验结果取值,无经验时可取0.8一1.0,褥垫层较厚时取小值;辛柔性桩的承载力发挥系数,按 当地经验或试验结果取值,无经验
24、时可取0.7 5一0.9 5,褥垫层较厚时取大值;华桩间土的承载力发挥系数,按当地经验或试验结果 取值,无 经验时可 取0.5一0.9,褥垫 层较厚时取大值。4.2.5用于路堤、堆场和道路工程的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应进行稳定性验算。4.3沉降4。3。1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沉降量可按下式计算:s=5 1+5 2+5 3(4.3.1)式中:4.3。25 1刚性 桩、柔 性 桩 与土构 成 的复 合土层压缩 量(mm),按式(4.3.2)计算;5 2柔性桩桩端以下,刚性桩与土构成的复合土层压缩量(mm),按式(4.3.3)计算;5 3刚性桩桩端以下天然土层压缩量(mm),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25、范G B5 0。7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刚性桩、柔性桩与土构成的复合土层压缩量,1可按下式计算:,l甲立生丫5 1名山刀王一I J砂spl艺(z、百、一z、:舜:)(4.3.2)式中:叭1刚性桩、柔性桩与土构成的复合土层压缩量计算经验系数,宜按当地经验取值,无 经验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 B50 0 0 7的有关规定执行;复合土层的分层原则与天然地基相同;nl柔性桩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p。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下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kP a);E spl、刚性桩、柔性桩与土构成的第i层复合土层的复合压缩模量(M P a);z,基础底面至第i层土底面的距离(m);z、
26、l基础底面至第i一1层土底面的距离(m);石,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层土底面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石、,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i一1层 土底面范围内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4.3.3柔性桩桩端以下,刚性桩与土构成的复合土层压缩量s2可按下式计算:1合两-s2一叭2户,常一一又狡az一z卜la卜 1少又任0.0夕i一nl+l石叩2 1式中:九柔性桩桩端以下,刚性桩与土构成的复合土层压缩量计算经验系数,宜按当地经验取值,无经验时可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 B5 0 0 0 7的有关规定执行;复合土层的分层原则与天然地基相同;n刚性桩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p。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下的
27、基础底面处 的附加压力(kP a);E svZ,柔性桩桩端以下,刚性桩与土构成的第艺层复合土层的复合压缩模量(M P a)。4.3.4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由载荷试验确定,无条件时也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E spl*=(1一ml一mZ)E s,阴1E pl+mZE pZ(4.3.4一1)E s、=(1一ml)E s、ml尽1(4.3.4一2)式中:E s,基础底面下的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 P a);E p,刚性桩桩体的压缩模量(M P a);尽2柔性桩桩体的压缩模量(丫P a);m,刚性桩面积置换率;m:柔性桩面积置换率。4.4褥垫层4.4.1褥垫层厚度宜采用1 0 omm一3 0 0。对路堤等
28、柔性基础下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厚度宜取高值。4.4.2褥垫层材料宜采用中砂、粗砂、级配 良好的砂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 0 mm,夯填度(夯实后的褥垫层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不得大于0.9。4.4.3填土路堤和柔性面层堆场下的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应在褥1 2垫层中设置一层或多层水平加筋体。4.4.4褥垫层设置范围宜大于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边缘的宽度宜为Z O omm一3 0 0 mm。5施工5.1施工准 备5.1.1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1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3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危房、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4主
29、要施工设备条件、制桩条件、动力条件以及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等资料;5施工组织设计;6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7有关荷载、施工 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5.1.2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编制,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施工平面图:应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时,应标明泥浆制备设施及其循环系统;2确定成孔机械、配套设备以及合理施工工艺的有关资料,泥浆护壁灌注桩必须有泥浆处理措施;3施工作业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4机械设备、备件、工具、材料供应计划;5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雨、防台风、爆破作业、文物、节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措施,并应符合有
30、关部门的规定;6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季节性施工的技术措施。5.1.3施工现场事先应予平整,并应清除地上和地下障碍物。遇明洪、池塘及场地低洼时应抽水和清淤,应分层夯实回填豁性土料,不得回填有机杂填土或生活垃圾。5.1.4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刚、柔性桩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分别不得少于2根。5.1.5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施工用的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时房屋等临时设施,应在开工前准备就绪,保证施工机械正常作业。5.1.6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之处,并应在开工前复核。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并应经常复测。5.1.7用于施工质量检验的仪表、器具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
31、规定。5.2灌注桩施工5.2.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和沉管灌注桩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 G J 9 4的有关规定。5.2.2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时,泥浆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期间护筒 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o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地下水位1.sm以上;2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开始浇筑水下混凝土;3浇筑混凝土前,孔底5 0 0 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2 5;含砂率不得大于8%;载度不得大于2 85;4在容易产生塌孔的土层中应采取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5.2.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
32、不应大于I O O mm。5.2.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时,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下灌注混凝土应具备 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为1 80 mm一2 2 0 mm;2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 0一5 0%,并宜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4 0 mm;3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应小于Z 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差,并应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4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应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超灌高度宜为。,sm一1.O m,凿除泛浆高度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等级。5.
33、2.5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时,钻至设计标高后,应先泵入混凝土并停顿1 0 5一2 0 5,再缓慢提升钻杆。提钻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且应与混凝土泵送量相匹配,保证管内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桩身混凝土的泵送压灌应连续进行。混凝土压灌结束后,应立即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深度。5.2.6沉管灌注桩应根据土质情况和荷载要求,分别选用单打法、复打法、反插法等。单打法可用于含水量较小的土层,且宜采用预制桩尖;反插法及复打法可用于饱和土层。5.2.7灌注桩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也 不宜大于1.3。一般土质宜为1.1,软土宜为1.2一1.3。5.2.8灌注桩施工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l
34、oomm。5.3预制桩施工5.3.1混凝土预制桩和钢管桩可采用锤击沉桩和静压沉桩。其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 G J 9 4的有关规定。5。3。212施打;345。3。3打桩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密集桩群,应 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当丫侧毗邻建筑物时,应 由毗邻建筑物处 向另一方 向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锤击沉桩终止锤击的条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人度为辅。5.3.4对敞口钢管桩,当锤击沉桩有困难时,可在管内取土 以助沉。5.3.5采用静压沉桩时,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1.2倍,且场地应平整。5.3
35、.6最大压桩力不宜小于设计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必要时可由现场试验确定。压桩机的最大压桩力应取压桩机的机架重量与配重之和乘以0.9。5.3.7静力压桩施工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一节桩下压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5%;2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压到底,且最后一节有效桩长不宜小于sm;3抱压力不应大于桩身允许侧向压力的1.1倍。5.3.8终压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现场试压桩的试验结果确定终压力标准;2终压连续复压次数应根据桩长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对于人 土深度大于或等于sm的桩,复压次数可为2一3次;对于人土深度小于sm的桩,复压次数可为3一5次;3稳压压桩力不得小于终压力,稳定压
36、桩 的时 间宜为5 5?1 0 5。5.3.9预制桩施工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I O O mmO5,3.1 0可采取预钻孔沉桩、设置应力释放孔、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开挖防震沟及限制打桩速率等辅助措施,以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4柔性桩施工建拌产((搅五5.4.1水泥土搅拌桩和旋喷桩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 G J 7 9的有关规定。5。4.2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尚应符合下列规定: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相互 匹配,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 0次以上的搅拌;2所使用的水
37、泥均应过筛。喷浆(粉)量及搅拌深度应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 自动记录;3搅拌头 的直径应定期 复核检查,其磨耗 量不得大于I O mm;4停浆(灰)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30 0 mm一5 0 0 mm,开挖时应将搅拌桩顶端施工质量较差的桩段用人工挖除;5可采用提升或下沉喷浆(粉)的施工 工艺,但必须确保全桩长上下至少再重复搅拌一次。5.4.3旋喷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旋喷桩的施工参数应根据土质条件、加固要求通过试验或根据工程经验确定,并应在施工中严格加以控制;单管法及双管法的高压水泥浆和三管法高压水的压力应大于2 0 M P a;2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应按工程要求确定,可取0.8一
38、1.5,宜采用1。;3对需要局部扩大加固范围或提高强度的部位,可采取复喷措施;4在施工过程 中出现压力骤然下降、上升或 冒浆异常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5旋喷桩施工完毕,应迅速拔出喷射管;为防止浆液凝 固收缩影响桩顶高程,必要时可在原孔位采取冒浆回灌或二次注浆等措施;6施工中应做好泥浆处理,并应及时将泥浆运出或在现场短期堆放后作土方运出。5.4.4水泥土搅拌桩和旋喷桩施工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 5 0 mm。5.5褥垫层施工5.5.1基坑开挖时应确保基坑内刚性桩和柔性桩桩体不受损坏,应合理安排基坑挖土顺序和控制分层开挖的深度,挖出的土方不得堆置在基坑附近。5.5.2
39、基坑开挖后应及时铺设褥垫层。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压实法,当基础底面下桩间土的含水量较小及褥垫层厚度大于3 0 0 mm时,也可采用动力夯实法。5.5.3褥垫层的厚度、铺设范围和夯填度应符合设计要求。6质 量 检 测6.0.1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质量检测宜在施工结束2 8d后进行。6.0.2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和沉管灌注桩施工完毕后可采用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等检测方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完毕后可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宜由设计单位根据有关规范和地 区经验确定。6.0.3水泥土搅拌桩和旋喷桩施工完毕后,可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法、钻芯法等检测方法进行
40、桩身质量检测,检测数量宜由设计单位根据有关规范和地 区经验确定。6.0.4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 记录及现场施工情况,并应对照规定的施工 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6.0.5基槽开挖后,应检查桩位、桩径、桩数、桩顶密实度及槽底土质情况。如发现漏桩、桩位偏差过大、桩头及槽底土质松软等质量问题,应采取补救措施。6,0.6基础施工前应对褥垫层的厚度和夯填度进行检测。6.0.7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宜采用刚一柔性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或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也 可采用单桩载荷试验。刚性桩载荷试验检测数量宜为刚性桩总数的1.0%,且 不应少 于3点;柔性桩载荷试验检测数量宜为柔性桩总数的0.5一1.0%,且 不
41、应少于3点。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中复合地基所包含的刚性桩和柔性桩面积置换率应与实际复合地基中所包含的刚性桩和柔性桩面积置换率相同。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这样做 的,采用“可”。2条文 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 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42、”。引用标准名录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 B500 0 7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0 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 G J 7 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 G J 9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刚一柔性桩复合地 基技术规程J C J/T2 1 0一2 0 1 0条文 说 明制订说明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 G J/T2 1 0一2 0 1 0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0年4月1 4日以第5 4 2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程制订过程中,编制组对国内建筑等行业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和检测的实践经验,开展了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室
43、内试验和现场试验。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目次1总财 2 62术语和符号 2 73基本规定 2 94设计 3 14.1一般规定 3 14.2承载力 ,3 14.3沉降 3 24.4褥垫层 ,3 35施工 3 55.1施工准备 ,3 55.2灌注桩施工 3 55.3预制桩施工 3 65.4柔性桩施工 3 75.5褥垫层
44、施工 3 96质量检测 4 02 51总则1.0.1由刚性桩和柔性桩组成的复合地基称为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在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中,刚性桩比柔性桩长,有利于发挥刚性桩和柔性桩的承载特性。近年来,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规范刚一柔性桩复合地 基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测,促进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应用,制定了本规程。1.0.2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具有较深厚压缩性土层 的地基,通过较长的刚性桩将上部荷载传递给较深土层。近年来,刚柔性桩复合地基除在建筑和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外,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也已得到应用,可供参考。1.0.3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要求详细了解场地工程地
45、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土层形成年代和成因,掌握土的工程性质,运用土力学基本概念,结合工程经验,进行计算分析。在计算分析中强调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抓问题的主要矛盾。由于计算条件的模糊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不能单纯依靠力学计算,需要结合岩土工程师的综合判断。所以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强调注重概念设计。2术语和符号2.1.1复合地基是一个新概念。2 0世纪6 0年代国外采用碎石桩加固地基,并将加固后的地基称为复合地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碎石桩等许多地基处理新技术,同时也引进了复合地基概念。复合地基最初是指采用碎石桩加固后形成的人工地基。随着复合地基技术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 中的推广应用,复合地
46、基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深层搅拌桩加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发展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概念。碎石桩是散体材料桩,水泥土搅拌桩是粘结材料桩。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促进了柔性桩复合地基理论的发展。随着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等新技术的应用,形成刚性桩复合地基概念。近年来 由刚性桩和柔性桩组成的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在土木工程建设 中得到广泛应用,复合地基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复合地基的本质和形成条件是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和桩间土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共同承担荷载。2.1.,2由刚性桩和柔性桩组成的复合地基称为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中,刚性桩较长,柔性桩较短,是一种长短桩复合地基。较长的刚性桩可把荷载传
47、递给较深土层,有利提高承载力和减少沉降;较短的柔性桩可有效改善浅层土的承载性能,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不仅承载性能好,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2.1.3、2.1.4桩的刚柔是相对的。桩的刚度不仅取决于桩体模量,还与桩土模量比和桩的长径比有关。在工程应用上,常将各种混凝土桩、钢桩称为刚性桩,将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石灰桩和灰土桩等称为柔性桩,而将由散体材料碎石形成的碎石桩称为散体材料桩。散体材料桩与上述刚性桩和柔性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具有较大区别。若采用刚性桩与散体材料桩形成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应重视散体材料桩的荷载传递特性。3基 本 规 定3.0.3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和桩间土在荷载作用
48、下能够共同承担荷载是复合地基的本质,是复合地基与传统桩基础的区别。只有在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中保证复合地基中桩体和桩间土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共同承担荷载,才能真正形成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3.0二4规程规定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 中的刚性桩应选用摩擦型桩,是为了保证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桩体和桩间土能够共同直接承担荷载。若刚性桩是端承桩,则难以保证在荷载作用下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和桩间土共同直接承担荷载。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和桩间土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共同直接承担荷载不仅指在荷载作用初期,而且指在建筑物整个使用过程。在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对此应予以充分重视。3.0.5在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中一定要重视
49、上部结构、基础和复合地基的共同作用。复合地基是通过一定的沉降量来达到桩和土共同承担荷载,设计中要重视沉降可能对上部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3.0.7按沉降控制设计理论是近年得以发展的设计新理念,对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更有意义。下面先介绍什么是按沉降控制设计理论,然后再讨论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按沉降控制设计。按沉降控制设计是相对于按承载力控制设计而言的。事实上无论按承载力控制设计还是按沉降控制设计都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和小于某一沉降量的要求。按沉降控制设计和按承载力控制设计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在按承载力控制设计 中,通常先按满足承载力要求进行设计,然后再验算沉降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
50、,或验算沉降量不能满足要求,再修改设计方案。而在按沉降控制设计中,通常先按满足沉降要求进行设计,然后再验算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一般情况下,满足沉降要求后一般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按沉降控制设计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好地掌握沉降计算理论,总结工程经验,提高沉降计算精度。按沉降控制设计理念使工程设计更为合理。3.0.8基础刚度对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和沉降有重要影响。当处于极限状态时,刚性基础下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中桩先发生破坏,而在填土路堤等刚度较小的基础下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中可能桩间土先发生破坏。刚性基础下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大于填土路堤等刚度较小的基础下刚一柔性桩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