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智能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T-EPTC 002—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智能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T-EPTC 002—2022).pdf(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29.180CCS K41团体标准T/EPTC 002202210 kV 智能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10 kV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2022-12-27 发布2022-12-31 实施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发 布T/EPTC 0022022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要求.25组成.35.1本体.35.2传感器.35.3控制执行组件.35.4智能测控单元.36功能.36.1功能配置.36.2基本型智能配变.36.3标准型智能配变.4
2、6.4扩展型智能配变.47一般要求.57.1本体.57.2传感器.57.3智能测控单元.77.4控制执行组件.108试验.108.1试验分类.108.2智能测控单元试验.108.3智能配变整机试验.129运输.1310验收.13附录 A(资料性)智能配变典型组成示意图.14附录 B(资料性)智能配变功能配置.15附录 C(资料性)智能测控单元异常信息数据点表.17附录 D(资料性)智能配变基本数据信息.19附录 E(资料性)Modbus 协议数据点表.20附录 F(资料性)101 协议数据点表.25附录 G(资料性)MQTT 协议数据模型定义.30附录 H(资料性)智能测控单元输入数据.37附
3、录 I(资料性)传感器精度标准检测仪器.39附录 J(资料性)高压侧空载试验示意图.40T/EPTC 002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提出。本文件由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义乌市供电公司、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华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元星电子有限公司、广州普瑞电力控制系统设备有限公
4、司、许继变压器有限公司、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理工大学、北京博瑞莱智能科技周口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业荣、宋磊、陈飞、魏彩霞、鲍卫东、方善忠、魏金平、马洪亮、汤玉峰、付卫东、李奕颖、王勇、王鹏、张冀川、梁薇、王玮、王东伟、施勇、赵贺、张淼、彭庆军、刘合金。本次为首次发布。T/EPTC 0022022III引言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对配电设备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纳入了智能配变终端、电能质量监测、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等新型二次
5、设备,对配电设备进行监控。变压器作为电网电力分配的重要电力设备,在智能化过程中面临着新型传感接入不规范、数据价值难以充分发挥、难以满足设备精细化运维等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GB/Z 34935-2017油浸式智能化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 规定了系统标称电压为66 kV750 kV油浸式智能化电力变压器的术语和定义、总则、配置、试验、调试和验收,用于指导其设计、制造、检验和选用等,但对有广泛应用场景的10 kV智能配电变压器无相关标准进行规定。本文件旨在为10 kV智能配电变压器的设计、制造、检验提供指导和依据,提升智能配电变压器的标准化水平,方便与终端和系统对接,同时为智能配电变压器的发展指引方向。
6、T/EPTC 0022022110 kV 智能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能配电变压器的组成、功能、一般要求、试验、运输及验收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系统标称电压为10 kV的智能配电变压器的设计、选型、试验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94.1 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总则GB/T 1094.2 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GB/T 1094.3 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
7、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T 1094.5 电力变压器 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T 1094.10 电力变压器 第10部分:声级测定GB/T 1094.11 电力变压器 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GB/T 2900.95 电工术语 变压器、调压器和电抗器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645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7665 传感器通用术语GB/T 10228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8、GB/T 10230.1 分接开关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3729-2019 远动终端设备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 19582.1 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第1部分:Modbus应用协议GB 20052-2020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721-2013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1853 10kV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技术导
9、则JB/T 501 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JB/T 8971 干式变压器用横流式冷却风机JB/T 10088 6 kV1 000 kV 级电力变压器声级JB/T 13750 调容分接开关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第14号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3术语和定义GB/T 1094.1、GB/T 2900.95和GB/T 76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智能配电变压器(简称:智能配变)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包括液浸式智能配变和干式智能配变。具备信息采集,运行状态自我感知和调控,能与外部系统或终端双向通信,提供运行状态和事件告警信息,接收和
10、执行外部指令的配电变压器。3.2T/EPTC 00220222智能测控单元Intelligent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unit智能配变智能化核心功能的单元,一般由采集、通信、控制等模块集合而成,能与外部系统或终端及内置或外置于配电变压器本体的传感器、控制执行组件双向通信。3.3控制执行组件 Control actuator能与智能配变智能测控单元双向通信,能接受指令或自主进行控制执行的组件,一般由控制器、执行机构等模块组成,内置或外置于智能配变本体。包括有载调容、有载调压、冷却风机启停等控制执行组件。3.4一体式交流互感器 Integrated AC transfo
11、rmer集成在智能配变接线套管内可测量交流电压和电流的一体式互感器。3.5有载调容控制器on-load capacity regulating controller在智能配变负载或励磁条件下,能与智能测控单元进行数据交互,依据预设的条件自动判断发出相应指令或接受智能测控单元指令,实现智能配变不同容量档位之间的自动转换的控制装置。3.6有载调压控制器on-load voltage regulating controller在智能配变负载或励磁条件下,能与智能测控单元进行数据交互,依据预设的条件自动判断发出相应指令或接受智能测控单元指令,实现智能配变不同电压档位之间的自动转换的控制装置。3.7基本
12、型智能配变 Basic type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基本型智能配变具备低压侧(0.4 kV)电气量信息监测与告警;液浸式智能配变液位、液压、液面温度等监测与告警;干式智能配变绕组温度、铁心温度、外壳门状态、风机启停状态监测与告警,控制散热风机启停;与外部系统或终端双向通信等主要功能。3.8标准型智能配变 Standard type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标准型智能配变是在基本型功能的基础上扩展了高压侧(10 kV)电气量信息监测与告警;变压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监测与告警;变压器内部绝缘故障告
13、警;高低压接线端子及分接连片温度过高告警;过载允许运行时间预警;有载调压控制等主要功能。3.9扩展型智能配变 Extended type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扩展型智能配变是在标准型功能的基础上扩展了噪音、振动监测与告警;干式智能配变水位、局放监测与告警;液浸式智能配变微水含量、氢气含量监测与告警;有载调容控制;接收高压侧保护元件的监测与告警;提出辅助运行的决策等主要功能。4总体要求4.1智能配变设计应满足 GB/T 1094.1、GB/T 1094.11 和 DL/T 1853 相关要求。传感器与变压器本体宜采用一体化设计。4.2智能配变一
14、般由智能配变本体、内置或外置于智能配变本体的传感器、智能测控单元及控制执行组件组成,智能配变典型组成示意见图 A.1。4.3智能配变的传感器、智能测控单元及控制执行组件应能满足安装位置处的电磁、温度、湿度、振动、压力、密封等环境和结构要求,并应方便参数设置和运行维护;传感器、智能测控单元安装或发生故障后不应影响配电变压器本体的正常运行。4.4智能配变应具有但不限于实时运行状态在线监测、诊断分析、事件告警、与控制执行组件联动、对时功能、配套软件应具有权限和密码管理及升级功能。按功能分为基本型、标准型和扩展型三类。4.5智能配变的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 GB/T 15153.1 的规定。4.6智能配变
15、应预留与外部系统或终端通信的通道和接口,并具备双向通信的能力,上下行信息应满足提升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经济性和智能化的要求,网络安全防护应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要求。T/EPTC 002202234.7智能配变的事件告警包括但不限于电能质量事件,变压器本体、传感器、智能测控单元、控制执行机构运行异常事件,通信异常事件,执行异常事件等。4.8智能配变的试验包括但不限于变压器本体、智能测控单元的试验及各自之间的联合整机试验。5组成5.1本体智能配变本体组成应符合GB/T 6451和GB/T 10228规定的配电变压器的组成。5.2传感器传感器应包括电量和非电量两类传感器。a)电量传感器应包括
16、0.4 kV 电流互感器、10 kV 一体式交流互感器等;b)非电量传感器应包括液位传感器、液体压力传感器、液体温度传感器、绕组温度传感器、铁心温度传感器、外壳门状态传感器、电气接点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噪音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局部放电传感器、微水含量传感器、氢气含量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等。5.3控制执行组件5.3.1有载调压控制执行组件应包括有载调压控制器、有载调压开关。有载调压控制器可合并在智能测控单元中。5.3.2有载调容控制执行组件应包括有载调容控制器、有载调容开关。有载调容控制器可合并在智能测控单元中。5.3.3冷却风机启停控制执行组件应包括温度控制器、冷却风机。温度控制器可合并
17、在智能测控单元中。5.4智能测控单元智能测控单元逻辑上可划分为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采集模块与传感器相连,通信模块与外部系统或终端及内部传感器相连,控制模块与控制执行组件相连。6功能6.1功能配置智能配变的功能配置见附录B。6.2基本型智能配变6.2.1监测功能基本型智能配变的监测功能包括:a)应具有低压侧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电压频率及低压侧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监测功能;b)应具有低压侧电压频率偏差、三相电压和电流不平衡度、电压波动、电压偏差的监测功能;c)宜具有低压侧各相电压、电流谐波的监测功能;d)应具有低压侧零序电压、电流的监测功能;e)液浸式智能配变应具有液位、液压、液面温度的监
18、测功能;f)干式智能配变应具有绕组温度、铁心温度的监测功能;g)干式智能配变应具有外壳门状态、风机启停状态的监测功能。6.2.2告警功能基本型智能配变的告警功能包括:T/EPTC 00220224a)应具有低压侧电压越限、三相电压和电流不平衡度超过允许偏差、电压波动范围超过允许偏差的告警功能;b)应具有变压器重载、过载、重过载的告警功能;c)宜具有低压侧电流总谐波含量超差的告警功能;d)应具有变压器零线电流超差的告警功能;e)液浸式智能配变应具有低液位、压力释放、油箱密封性被破坏、液体温度过高、压力异常变化的告警功能;f)干式智能配变应具有绕组温度过高、铁心温度过高、带电异常开门、风机故障的告
19、警功能。6.2.3控制功能基本型智能配变的控制功能包括:干式智能配变应具有控制散热风机启停的功能。6.3标准型智能配变6.3.1监测功能标准型智能配变的监测功能除 6.2.1 要求外,还包括:a)应具有高压侧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电压频率及高压侧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监测功能;b)应具有高压侧电压频率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各相电压偏差的监测功能;c)宜具有高压侧各相电压、电流谐波的监测功能;d)应具有实时空载和负载损耗、短路阻抗、空载电流的监测功能;e)应具有运行效率的监测、变压器容量的评估功能;f)应具有高低压接线端子、分接连片温度的监测功能;g)液浸式智能配变应具有环境温度、绕组温升
20、的监测功能。6.3.2告警功能标准型智能配变的告警功能除 6.2.2 要求外,还包括:a)应具有高压侧缺相运行的告警功能;b)应具有高压侧电压越限、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超差、电压波动范围超差的告警功能;c)宜具有高压侧电压总谐波含量超差、偶次谐波含量超差的告警功能;d)应具有变压器空载和负载损耗异常突变告警功能;e)应具有匝间、层间段间或饼间短路故障的告警功能;f)应具有高低压接线端子、分接连片温度过高告警功能;g)应具有过载允许运行时间的预警功能。6.3.3控制功能标准型智能配变的控制功能除6.2.3要求外,还宜具有有载调压的控制功能。6.4扩展型智能配变6.4.1监测功能扩展型智能配变的监测功
21、能除6.3.1要求外,还包括:a)应具有噪音、振动的监测功能;b)干式智能配变应具有水位的监测功能;c)干式智能配变宜具有局放的监测功能;d)液浸式智能配变宜具有微水含量、氢气含量的监测功能;e)宜具有接收高压侧保护元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避雷器是否放电、熔断器分合、断路器位置、负荷开关分合、接地刀分合、故障指示等信息。6.4.2告警功能扩展型智能配变的告警功能除6.3.2要求外,还包括:a)应具有变压器噪音、振动异常告警功能;T/EPTC 00220225b)干式智能配变应具有水浸告警功能;c)干式智能配变宜具有局放超差告警功能;d)液浸式智能配变宜具有微水含量超差、氢气含量超差、氢气含量增
22、长速率越限的告警功能;e)柱上变台的智能配变宜具有熔断器熔断和避雷器放电的告警功能;f)欧式箱变的智能配变宜具有熔断器熔断、避雷器放电、断路器断开、负荷开关断开、接地刀断开和故障指示的告警功能。6.4.3控制功能扩展型智能配变的控制功能除6.3.3要求外,还宜具有有载调容的控制功能。6.4.4辅助策略扩展型智能配变宜具有辅助运行的决策功能,可在本地完成,也可在外部系统完成,包括但不限于:a)根据低压侧电压监测情况,提出调压策略;b)根据低压侧三相负荷不平衡监测情况,提出三相负荷调整策略;c)根据变压器运行功率历史数据,提出变压器运行容量调整策略和负荷控制策略。7一般要求7.1本体变压器本体应满
23、足下列要求:a)性能参数应满足 GB/T 6451、GB/T 10228、GB 20052-2020、JB/T 10088、DL/T 1853 等相关要求;b)在变压器寿命期内,有载调容、有载调压开关应做到免维护。7.2传感器7.2.1电量传感器7.2.1.110 kV 一体式交流互感器10 kV一体式交流互感器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a)外观:户内式交流互感器宜采用环氧树脂材料浇注成形;户外式交流互感器宜采用良好的耐候性以及憎水性的树脂材料浇注成形,并覆盖硅胶外套。若采用其它复合绝缘材料时,应满足绝缘强度要求和使用环境耐候性要求。宜与变压器出线套管一体成型;b)接线端子:一体式交流互感器二次接口
24、为航空插头,通过带有绝缘护套的屏蔽电缆与智能测控单元连接;c)最小绝缘爬距应符合表 1 规定;表 1一体式交流互感器最小爬电距离电压等级kV户内型mm户外型mm10300372d)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10 A、15 A、20 A、30 A、50 A、75 A 以及它们的十进位倍数;e)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压:1 V;f)电压互感器额定一次电压:10/kV;g)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电压:3.25/V;h)额定电流扩大倍数:1.5;i)额定电压因数:1.2;j)额定负荷:电流互感器100 k,电压互感器2 M;k)精度等级:电流:0.2S 级,电压:0.5 级;l)绝缘水平:一体式交流互感器绝缘
25、水平应符合表 2 规定;33T/EPTC 00220226表 2一体式交流互感器一次额定绝缘水平单位为千伏额定电压(方均根值)设备最高电压(方均根值)额定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01230/4275注:斜线左侧数据为设备外绝缘湿状态耐压,右侧数据为设备外绝缘干状态耐压m)局部放电水平:在 1.2Um 电压下,液浸式智能配变用互感器局部放电量不大于 20 pC,干式智能配变用互感器局部放电量不大于 5 pC;n)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 GB/T 15153.1 的规定;o)接地方式:应采用接地线将一体式交流传感器接地端子和变压器本体上的接地座相连,可靠接地。7.2.1.
26、20.4 kV 电流互感器0.4 kV电流互感器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a)液浸式智能配变的电流互感器器身应采用耐油绝缘包扎;干式智能配变的电流互感器器身应采用环氧树脂浇注;b)额定一次电流:80 A-5 000 A;c)额定二次电流:1 A 或 5 A;d)额定负荷:不小于 1 VA;e)额定电流扩大倍数:1.2;f)精度等级:0.2S 级;g)绝缘水平: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地之间的短时工频耐受电压为 3 kV(方均根值);h)绝缘电阻: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500 M。7.2.2非电量传感器7.2.2.1性能参数非电量传感器性能参数应满足下列要求:a)液位传感器应能监测油箱顶
27、部不低于 120 mm 深的液位变化,能低液位告警,测量精度不低于10 mm;b)液体温度传感器应能连续测量变压器顶层液体温度变化,测量范围为-40 200,测量精度2;c)液体压力传感器应具有压力释放阀开启告警功能,告警采用无源开关量输出;测量范围为-30kPa76 kPa 的相对压力,测量精度1.5 kPa;d)氢气含量传感器应能测量油中氢气含量,测量范围为 5 ppm1 000 ppm,测量精度10%或25ppm;e)微水含量传感器应能测量油中微水含量,测量范围为 5 ppm100 ppm,测量精度15%;f)电气接点温度传感器应能测量接线端子、分接连片温度,宜采用磁场取电方式,启动电流
28、不大于 5 A;测量范围为-30 150,测量精度2;g)绕组和铁心温度传感器应采用分度号为 PT100 的铂电阻,引线应采用三线制,传输引线电阻不应大于 10(各引线电阻之间的偏差不超过1%);数量不小于 4 路,外形尺寸不大于4.0mm40 mm。测量范围-30 200,PT100 铂电阻精度为 B 级,测量精度2;h)局部放电传感器宜采用脉冲电流传感器,检测频率 500 kHz30 MHz,局放监测装置测量范围10 pC10 nC,灵敏度 10 pC,幅值线性度误差不大于 15%;i)振动传感器宜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频响范围 10 Hz1 000 Hz,加速度量程16 g,速度 0 mm/
29、s200 mm/s,位移 0 m2 000 m,测量精度10%;j)噪音传感器测量范围为 30 dB120 dB,测量精度 0.5 dB;k)水浸传感器采用无源开关量输出。7.2.2.2安装要求非电量传感器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T/EPTC 00220227a)液浸式智能配变液体温度、压力、液位传感器宜通过法兰或52 mm*2 mm 螺纹安装在箱盖顶部的液位计底座上,法兰应与密封胶圈配合,安装后不影响变压器的密封性能;b)液浸式智能配变液体温度传感器采用接触式测温探头时,测温探头应深入油内 120 mm10 mm位置;c)干式智能配变绕组温度传感器的 PT100 铂电阻直接插入到低压出线铜排旁预
30、留的测温孔内;d)干式智能配变铁心温度传感器的 PT100 铂电阻放置在铁心顶部中间位置,或铁心与夹件之间的缝隙;e)干式智能配变局放传感器宜集成到高压绝缘子内;f)电气接点温度传感器采用取电抱箍或扎带固定在变压器接线端子、分接连片上;g)振动传感器安装在变压器本体铁心或夹件上;h)噪音传感器安装在智能测控单元箱底部,测量探头从底部开孔伸出;i)水浸传感器安装在变压器下夹件处或底座上。7.2.2.3工作电源非电量传感器工作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a)电气接点温度传感器应采用磁场取电方式,启动电流不大于 5 A;b)其它传感器宜采用 DC 12 V 工作电源,应由智能测控单元提供。7.2.2.4电磁
31、兼容性能传感器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GB/T 15153.1的规定。7.2.2.5其它要求非电量传感器其他要求如下:a)传感器开关量输出触点容量为 AC220 V/5 A;b)噪音传感器防护性能应不低于 IP30,其它传感器的防护性能应不低于 IP66。7.3智能测控单元7.3.1技术要求7.3.1.1环境条件智能测控单元正常运行环境条件应满足:a)温度:智能测控单元工作、储存和运输时温度条件应符合表 3 规定;b)湿度:090%相对湿度,不凝露。表 3温度条件工作温度储存、运输温度类型低温高温低温高温-10+60-20+70室内型-20+70-40+70室外型-40+70-55+85室外宽温型7
32、.3.1.2工作电源智能测控单元供电电源应满足:a)使用交流三相四线供电,在一相或二相电压异常时能正常工作;b)额定电压:AC220 V/380 V,允许偏差-20%+20%;c)工作频率:50 Hz,允许偏差-10%+10%。7.3.1.3接口和安装智能测控单元的接口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智能测控单元应具备数据采集接口,通信接口,执行控制接口;T/EPTC 00220228b)应具备至少 4 路开关量输入接口;c)应具备至少 4 路开关量输出接口;d)宜提供传感器用的 DC 12 V 电源,输出功率不低于 5 W;e)干式智能配变的智能测控单元宜嵌入到干变外壳;f)液浸式智能配变的智能测
33、控单元宜安装在油箱侧壁。7.3.1.4防护等级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GB 4208-2008 规定的 IP54 级别。7.3.1.5软件要求智能测控单元宜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a)具备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功能;b)支持本地和远程查询终端设备硬件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名称、硬件版本信息、设备通信接口信息;c)支持本地和远程查询终端设备软件信息,至少包括设备状态、设备启动时间及设备当前时间;d)支持系统异常信息上报,异常信息见附录 C;e)应支持监测通信状态,状态异常时能主动尝试恢复;f)支持日志管理功能。7.3.1.6性能要求7.3.1.6.1开关量输入接口要求开关量输入接口采用无
34、源节点方式。遥信输入应具有防抖功能,防抖时间默认为20 ms,参数可设置10 ms6 000 ms,分辨率为5 ms。7.3.1.6.2智能配变基本数据信息要求智能配变基本数据信息见附录D,模拟量及精度要求如下:a)低压侧电压:额定输入 220 V,精度等级为 0.5 级;b)低压侧电流:额定输入 5 A,精度等级为 0.5 级;c)高压侧电压:额定输入 3.25/3 V,精度等级为 0.5 级;d)高压侧电流:额定输入 5 mA、7.5 mA、10 mA、15 mA、25 mA,精度等级为 0.5 级;e)功率因数:精度等级为 1 级;f)有功功率:精度等级为 1 级;g)无功功率:精度等级
35、为 1 级;h)频率:采样范围 45 Hz55 Hz,测量精度为0.02 Hz。7.3.1.6.3功率消耗智能测控单元的功率消耗应满足以下要求:a)整机功耗:10 VA;b)低压侧电流回路功耗:0.5 VA(单相);c)低压侧电压回路功耗:0.5 VA(单相)。7.3.1.7二次回路要求智能测控单元二次回路应符合 GB/T 14285-2006 中 6.1 的相关规定。7.3.1.8电磁兼容性能智能测控单元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GB/T 15153.1的规定。7.3.2型式要求7.3.2.1接线端子智能测控单元的接线端子应满足以下要求:T/EPTC 00220229a)互感器二次侧电流接线截面积不
36、应小于 4 mm2,电压接线截面积不应小于 2.5 mm2;b)一体式交流互感器的二次输出电缆心线截面应不小于 0.5 mm2;c)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宜采用 3.81 mm 间距压线端子。7.3.2.2标志及标识智能测控单元的标志及标识应满足以下要求:a)智能测控单元标志所用文字应为规范中文,可以同时使用外文;b)智能测控单元标志应清晰、牢固、易于识别;c)智能测控单元应有下列标识:1)生产日期;2)产品编号;3)名称及产品型号;4)制造厂名称及注册商标;5)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标称频率;6)工作状态指示。7.3.3信息通信7.3.3.1智能测控单元与外部系统或终端通信7.3.3.1.1通信
37、接口智能配变与外部系统或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和参数配置、系统维护、软件升级的硬件接口一般由智能测控单元的边缘网关提供,包括串行、网络、无线、载波等接口。a)串行通信接口:应具备 1 个符合 RS232 标准的接口,三线制,端子连接或 DB9 母头插座接口。应具备 1 个符合 RS485 标准的接口,二线制,端子连接;b)网络通信接口:应具备 1 个符合 100/1 000Base-T 标准的以太网接口,RJ45 插座带指示灯接口;c)4G/5G 通信接口:应具备 1 个符合全网通标准的 4G/5G 模块,配有天线接口、指示灯、SIM 卡插口。宜使用内置 GPS/BD 模块,可以实现对时和定位功能,
38、GPS/BD 配有天线接口;d)蓝牙/WiFi/USB 通信接口:宜具备蓝牙/WiFi/USB 通信接口各 1 个;蓝牙符合 WLAN 标准Bluetooth V4.0;USB 符合 USB Host 驱动程序,支持 USB 键盘、USB 鼠标和 U 盘;USB OTG 驱动程序,支持 HOST 和 Device 功能驱动切换;e)Lora 无线通信接口:宜具备一个 Lora 无线通信接口,采用端到端透明传输,有天线接口和收发指示灯;f)载波通信接口:宜具备一个载波通信接口,采用端到端载波透明传输,单相 220 V 接线端子,有收发指示灯。7.3.3.1.2通信协议智能测控单元与外部系统或终端
39、通信协议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符合 GB/T 19582.1 定义的 Modbus 协议;b)应符合 DL/T 634.5101 规定的通信协议;c)宜符合 MQTT 物联网协议。7.3.3.1.3通信信息智能测控单元与外部系统或终端通信信息应满足以下要求:a)Modbus 协议数据定义应包括但不限于附录 E 中给出的信息;b)101 通信协议,数据定义应包括但不限于附录 F 中给出的信息;c)MQTT 物联网协议,数据模型定义应包括但不限于附录 G 中给出的信息。7.3.3.2智能测控单元与传感器和控制执行组件通信7.3.3.2.1通信接口T/EPTC 002202210智能测控单元与传感器
40、和控制执行组件通信接口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具备 RS-485 通信接口、开关量输入接口、开关量输出接口,数量应满足智能配变功能需求;b)应支持微功率无线通信方式,宜支持蓝牙、WiFi 等无线通信方式;c)变压器接线端子、分接连接片温度传感器应采用 2.4 GHz 微功率无线通信方式;d)其它传感器可采用 RS-485 有线通信或 2.4 GHz(发射功率应不大于 10 mW)/470 MHz(发射功率应不大于 50 mW)无线通信方式。7.3.3.2.2通信协议应支持GB/T 19582.1规定的协议,采用传感测控单元要求的数据格式或自有数据格式时,应公开所有数据格式,并注明含义。7.3.3
41、.2.3通信信息通信信息数据应包括但不限于附录H中给出的信息。7.3.3.3维护、配置和软件升级应具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接口实现就地或远程维护、配置、软件升级的功能。7.3.3.3.1基本功能要求维护升级软件应包括下列基本功能:a)登录验证及管理功能;b)实时数据查询;c)历史数据查询;d)参数查询及设置;e)运行控制操作;f)程序升级;g)对时。7.3.3.3.2报文传输方式应具备安全的维护、配置、升级数据传输模式:a)内部明文传输;b)内部密文传输。7.3.3.4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采用国家密码管局认定的 SM1、SM2、SM3、SM4 等国密算法,实现安全防护功能;b
42、)应采用密码安全认证方式,实现智能配变与外部终端或外部系统之间的身份认证。7.4控制执行组件7.4.1有载调压开关应符合 GB/T 10230.1 的要求。7.4.2有载调容开关应符合 DL/T 1853 和 JB/T 13750 的要求。7.4.3风机应符合 JB/T 8971 的要求。8试验8.1试验分类智能配变的试验包括智能测控单元试验、智能配变整机试验两部分。其中整机试验分为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8.2智能测控单元试验8.2.1试验项目T/EPTC 002202211智能测控单元试验项目分为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两种,应符合表4规定。表 4智能测控单元试验项目序号检测项目型式试验出
43、厂试验1一般检查外观检查2电源及电源影响电源断相电源电压变化影响功率消耗3绝缘性能绝缘电阻-绝缘强度冲击电压4电磁兼容工频磁场和阻尼振荡磁场干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振荡波干扰试验浪涌干扰实验静电放电干扰脉冲磁场干扰辐射电磁场干扰电源电压突降电压中断干扰抗高频干扰5功能试验*6环境试验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湿热试验7性能试验交流输入模拟量基本误差试验交流模拟量输入的影响量试验工频交流输入量的其它试验8机械性能机械振动强度-9连续通电试验-注:*根据智能测控单元类型(基本型、标准型、扩展型)选择试验项目。8.2.2试验方法智能测控单元试验方法应满足以下规定:a)一般检查:应按 DL/T 72
44、1-2013 的 5.10 规定执行;b)电源及电源影响:应按 DL/T 721-2013 的 5.6 规定执行;c)绝缘性能:应按 DL/T 721-2013 的 5.3 规定执行;d)电磁兼容性能试验:应按 GB/T 15153.1 规定执行;e)功能试验:应符合 7.3 要求,试验方法应按 DL/T 721-2013 的 5.2 规定执行;f)环境试验:1)高、低温试验应按 DL/T 721-2013 的 5.4 规定执行;2)湿热试验应按 GB/T 13729-2019 的 6.5 规定执行。T/EPTC 002202212g)性能试验:性能指标应符合 7.3.1.6 要求,试验方法应
45、按 DL/T 721-2013 的 5.2 规定执行;h)机械性能试验:应按 DL/T 721-2013 的 5.7 规定执行;i)连续通电试验:应按 DL/T 721-2013 的 5.8 规定执行。8.3智能配变整机试验8.3.1本体试验变压器本体试验应按照GB/T 1094.1中有关例行试验、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的规定执行。8.3.2整机试验项目8.3.2.1例行试验智能配变整机例行试验,应包括以下试验项目:a)智能测控单元工频耐压试验:接线端子之间及接线端子对地施加工频电压 2 kV,历时 1 min应不出现闪络及击穿;b)开关量传感的准确度检测,包括:低液位传感、压力释放传感、外壳门状
46、态传感、水浸传感;c)非电量模拟量传感精度检测,包括:液位传感、液体压力传感、温度传感、噪音传感、振动传感、局部放电传感、微水含量传感、氢气含量传感;d)电量传感精度检测,包括:10 kV 一体式交流互感、0.4 kV 电流互感。8.3.2.2型式试验智能配变整机型式试验,应包括以下试验项目:a)智能配变输出的其他电量精度检测,包括:高压和低压侧功率因数、空载损耗、空载电流、负载损耗、阻抗电压;b)智能配变整机型式试验,包括:变压器带负载运行试验。8.3.2.3特殊试验智能配变整机特殊试验:模拟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试验(可选)。8.3.3整机试验方法智能配变整机试验方法应满足以下要求:a)例行试
47、验、型式试验、特殊试验,其基本试验内容、试验程序和试验方法应按照 GB/T 1094.1、GB/T 1094.2、GB/T 1094.3、GB/T 1094.5、GB 20052、GB/T 6451、GB/T 1094.10、JB/T 10088、DL/T 1853、GB/T 1094.11、GB/T 10228 和 JB/T 501 等标准的规定进行;b)开关量传感的准确度检测:应采用同型压力释放阀、液位传感器(低液位)、外壳门的行程开关与智能测控单元连接,改变传感器微开关状态,对比传感器微开关实际状态与智能测控单元输出状态,验证各开关量传感的准确度。c)非电量模拟量传感精度检测:应采用同型
48、液位传感器、液体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噪音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局部放电传感器、微水含量传感器、氢气含量传感器、水浸传感器与智能测控单元连接,宜采用专用标准检测仪器(见附录 I)检测传感器理论精度,通过将理论精度与智能测控单元测量输出进行对比以验证各非电量传感精度;d)电量传感器精度检测:1)低压侧电压:在变压器做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试验时,读取低压侧电压真值,同时对应读取智能测控单元中的测量值,两者对比计算百分误差,应符合 7.3.1.6.2 规定的精度要求;2)高压侧电压:应按附录 J,从智能配变高压侧做空载试验,读取高压侧电压真值,同时对应读取智能测控单元中的测量值,两者对比计算百分误
49、差,应符合 7.3.1.6.2 规定的精度要求;3)高压侧电流、低压侧电流:在变压器做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试验时,应在变压器低压侧配置高精度 CT 和功率分析仪(CT 和功率分析仪精度不低于 0.2 级),同步采集高、T/EPTC 002202213低压侧电流值。试验时,读取高压侧电流、低压侧电流真值,同时对应读取智能测控单元中的数值,两者对比计算百分误差,应符合 7.3.1.6.2 规定的精度要求;e)智能配变输出的其它电量精度检测:1)高、低压侧功率因数:包括在变压器带负载运行试验中。2)空载损耗、空载电流:在变压器做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试验时,读取空载损耗、空载电流真值,同时对应读取
50、智能测控单元中的测量值,两者对比计算百分误差,应符合7.3.1.6.2 规定的精度要求;3)负载损耗、阻抗电压:在变压器做负载损耗和短路阻抗测量试验时,读取负载损耗、阻抗电压真值,同时对应读取智能测控单元中的测量值,两者对比计算百分误差,应符合7.3.1.6.2 规定的精度要求;f)变压器带负载运行试验:变压器低压侧加载功率因数不小于 0.8 的负载,按三相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分别试验。三相不平衡时,负载不平衡度不小于 15%且不大于 25%。智能测控单元与变压器低压侧相连,对变压器高压侧供电,读取智能测控单元中 7.3.1.6.2 中规定的智能配变输出基本信息,与变压器实际状态真值对比,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