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育种学习.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403260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X 页数:163 大小: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与育种学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遗传与育种学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与育种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与育种学习.pptx(16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理想的工业发酵菌种应符合以下要求:理想的工业发酵菌种应符合以下要求:遗传性状稳定;遗传性状稳定;生长速度快,不易被噬菌体等异种微生物污染;生长速度快,不易被噬菌体等异种微生物污染;目标产物的产量尽可能接近理论转化率;目标产物的产量尽可能接近理论转化率;目标产物最好能分泌到细胞外,以降低产物抑制并利于分离;目标产物最好能分泌到细胞外,以降低产物抑制并利于分离;尽可能减少产物类似物的产量,以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并利于分离;尽可能减少产物类似物的产量,以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并利于分离;培养基成分简单、来源广、价格低廉;培养基成分简单、来源广、价格低廉;对温度、对温度、pH、离子强度、剪切力等环境因素不敏

2、感;、离子强度、剪切力等环境因素不敏感;对溶氧的要求低,便于培养及降低能耗。对溶氧的要求低,便于培养及降低能耗。第1页/共163页微生物的独特生物学特性:微生物的独特生物学特性:(1)个体的体制极其简单;(2)营养体一般都是单倍体;(3)易于在成分简单的组合培养基上大量生长繁殖;(4)繁殖速度快;(5)易于积累不同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终产物;(6)菌落形态特征的可见性和多样性;(7)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群体中各个个体作用的直接性和均一性;(8)易于形成营养缺陷型;(9)各种微生物一般都有相应的病毒;(10)存在多种处于进化过程中的原始有性生殖方式;第2页/共163页微生物是研究现代遗传学和其它许多主要

3、的生物学基本理论问题中最热衷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对微生物遗传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而且为育种工作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促使育种工作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低效到高效、从随机到定向、从近缘杂交到远缘杂交的方向发展。研究微生物遗传学的意义研究微生物遗传学的意义第3页/共163页遗传与变异的概念遗传与变异的概念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的最本质的属性之一。遗传(heredity):亲代生物的性状在子代得到表现;亲代生物传递给子代一套实现与其相同形状的遗传信息。特点:具稳定性。遗传型(genotype):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4、的总和;-是一种内在可能性或潜力。遗传型+环境条件 表型表型(phenotype):指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是一种现实存在,是具一定遗传型的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具体性状。代谢代谢发育发育第4页/共163页变变异异(variation):生生物物体体在在外外因因或或内内因因的的作作用用下下,遗遗传传物物质质的的结结构构或或数数量量发发生生改改变变。变变异异的的特特点点:a.a.在在群群体体中中以以极极低低的的几几率率出出现现,(一一般般为为1010-6-61010-10-10););b.b.形状变化的幅度大;形状变化的幅度大;c.c.变化后形成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

5、传的。变化后形成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饰饰变变(modification):指指不不涉涉及及遗遗传传物物质质结结构构改改变变而而只只发发生生在在转转录录、转转译译水水平平上上的的表表型型变变化化。特特点点是是:a.几几乎乎整整个个群群体体中中的的每每一一个个个个体体都都发发生生同同样样的的变变化化;b.性性状状变变化化的的幅幅度度小小;c.因因遗遗传传物物质质不不变变,故故饰饰变变是是不不遗遗传传的的。引引起饰变的因素消失后,表型即可恢复。起饰变的因素消失后,表型即可恢复。例如:粘质沙雷氏菌:例如:粘质沙雷氏菌:在在25下培养,产生深红色的灵杆菌素;在下培养,产生深红色的灵杆菌素;在37

6、下下培养,不产生色素;如果重新将温度降到培养,不产生色素;如果重新将温度降到25,又恢复产色素的能力。,又恢复产色素的能力。遗传与变异的概念遗传与变异的概念第5页/共163页第一章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种质连续理论种质连续理论:18831889年间Weissmann提出。认为遗传物质是一种具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基因学说基因学说:1933年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发现了染色体,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提出了基因学说,使得遗传物质基础的范围缩小到染色体上。但染色体是由核酸和蛋白质两种长链高分子组成。20多种氨基酸经过不同排列组合,可以演变出的蛋白质数目几乎可以达到

7、一个天文数字,而核酸的组成却简单得多,一般仅由4种不同的核苷酸组成,它们通过排列核组合只能产生较少种类的核酸,因此当时认为决定生物遗传型的染色体和基因,其活性成分是蛋白质。DNADNA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证明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证明:1944年以后,先后有利用微生物为实验对象进行的三个著名实验的论证(肺炎球菌的转化试验、噬菌体感染试验、病毒的拆开与重建试验),才使人们普遍接受核酸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第6页/共163页l(一)核酸存在的七个水平及质粒(一)核酸存在的七个水平及质粒细胞水平:存在于细胞核或核质体,单核或多核细胞水平:存在于细胞核或核质体,单核或多核细胞核水平细胞核水平:原与真核

8、生物的细胞核结构不同,核外原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结构不同,核外DNA染色体水平染色体水平:倍性倍性(真核真核)和染色体数和染色体数核酸水平:在原核中同染色体水平、存在部分二倍体核酸水平:在原核中同染色体水平、存在部分二倍体 DNA或或RNA,复合或裸露,双链或单链复合或裸露,双链或单链基因水平:具自主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长度与信息量,转录基因水平:具自主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长度与信息量,转录翻译翻译密码子水平:密码子水平:信息单位信息单位,起始和终止起始和终止,核苷酸水平:核苷酸水平:突变或交换单位,四种碱基突变或交换单位,四种碱基一、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和方式第7页/共163页二

9、、原核生物的质粒二、原核生物的质粒定义:是一类小型闭合环状核外双螺旋DNADNA分子,能独立于细胞核进行自主复制。大小:约为2100102100106 6DaltonDalton,上面携带有数个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基因。性质:可以在细胞质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独立存在(游离态),也可以通过交换掺入染色体上,以附加体(episomeepisome)的形式存在;质粒是一种复制子(repliconreplicon),根据自我复制能力的不同,可把质粒复制的控制形式分为严紧型和松弛型两种,严紧型质粒的复制受细胞核控制,与染色体DNADNA复制相伴随,一般一个寄主细胞内只有少数几个(1515)个拷贝;松弛型质粒

10、的复制不受细胞核控制,在染色体DNADNA复制停止的情况下仍可以进行复制,在细胞内的数量可以达到1020010200个或更多。第8页/共163页可以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作用而由一个细菌细胞转移到另一个菌细胞中,使两个细胞都成为带有质粒的细胞;质粒转移时,它可以单独转移,也可以携带着染色体(片段)一起进行转移,所以它可成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对于细菌的生存并不是必要的功能多样化二、原核生物的质粒二、原核生物的质粒第9页/共163页功能:进行细胞间接合,并带有一些基因,如产生毒素、抗药性、固氮、产生酶类、降解功能等。重组:在质粒之间、质粒与染色体之间均可发生。存在范围:很多细菌如E.coli、Shig

11、ella、S.aureus、Streptococcus lactis、根癌土壤杆菌等制备:包括增殖、裂解细胞、去除RNA和蛋白质等成分、分离质粒与染色体DNA等步骤。鉴定:电镜观察、电泳、密度梯度离心、限制性酶切图谱等方法二、原核生物的质粒二、原核生物的质粒第10页/共163页几种代表性质粒:几种代表性质粒:1.F因子(fertility factor):又称致育因子或性因子,62106Dalton,94.5kb,相当于核染色体DNA2%的环状双链DNA,足以编码94个中等大小多肽,其中1/3基因(tra区)与接合作用有关。存在于肠细菌属、假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奈瑟氏球菌、链球菌等细菌中,决定

12、性别。第11页/共163页最初发现于痢疾志贺氏菌(最初发现于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后来发现还存在于),后来发现还存在于Salmonella、Vibrio、Bacillus、Pseudomonas和和Staphylococcus中。中。R因子由相连的两个因子由相连的两个DNA片段组成,即抗性转移因子(片段组成,即抗性转移因子(resistence transfor factor,RTF)和抗性决定)和抗性决定R因子(因子(r-determinant),),RTF为为分子量约为分子量约为11106Dalton,控制质粒,控制质粒copy数及复制,转移。抗性决定因

13、数及复制,转移。抗性决定因子大小不固定,从几百万到子大小不固定,从几百万到100106Dalton以上,其上带有其它抗生素的以上,其上带有其它抗生素的抗性基因。抗性基因。R-因子在细胞内的因子在细胞内的copy数可从数可从12个到几十个,分为严紧型和松弛型两个到几十个,分为严紧型和松弛型两种,经氯霉素处理后,松弛型质粒可达种,经氯霉素处理后,松弛型质粒可达20003000个个/细胞。细胞。2.R因子(因子(resistence factor)第12页/共163页细菌素产大肠杆菌素因子。大肠杆菌素是由E.coli的某些菌株所分泌的细菌素,能通过抑制复制、转录、转译或能量代谢等而专一地杀死其它肠道

14、细菌。其分子量约41048104Dalton。大肠杆菌素都是由Col因子编码的。Col因子可分为两类,分别以ColE1和ColIb为代表。ColE1分子量约为5106Dalton,无接合作用,是多copy的;ColE1研究得很多,并被广泛地用于重组DNA 的研究和用于体外复制系统上。ColIb分子量约为80106Dalton,它与F因子相似,具有通过接合作用转移的功能,属于严紧型控制,只有12个copy。凡带Col因子的菌株,由于质粒本身编码一种免疫蛋白,从而对大肠杆菌素有免疫作用,不受其伤害。3.Col因子(因子(colicinogenic factor)第13页/共163页v降解性质粒降解

15、性质粒只在假单胞菌属中发现。它们的降解性质只在假单胞菌属中发现。它们的降解性质粒可为一系列能降解复杂物质的酶编码,从粒可为一系列能降解复杂物质的酶编码,从而能利用一般细菌所难以分解的物质做碳源。而能利用一般细菌所难以分解的物质做碳源。这些质粒以其所分解的底物命名,例如有分这些质粒以其所分解的底物命名,例如有分解解CAMCAM(樟脑)质粒,(樟脑)质粒,XYLXYL(二甲苯)质粒,(二甲苯)质粒,SALSAL(水杨酸)质粒,(水杨酸)质粒,MDLMDL(扁桃酸)质粒,(扁桃酸)质粒,NAPNAP(奈)质粒和(奈)质粒和TOLTOL(甲苯)质粒等。(甲苯)质粒等。4.降解性质粒第14页/共163页

16、即诱癌质粒。存在于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中,可引起许多双子叶植物的根癌。当细菌侵入植物细胞中后,在其细胞中溶解,把细菌的DNA释放到植物细胞中。这时,含有复制基因的Ti质粒的小片段与植物细胞中的核染色体发生整合,破坏控制细胞分裂的激素调节系统,从而使它转变成癌细胞。Ti质粒长200kb,是一个大型质粒。当前,Ti质粒已成为植物遗传工程研究中的重要载体。一些具有重要性状的外源基因可借DNA重组技术设法插入到Ti质粒中,并进一步使之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以改变该植物的遗传性,达到培育植物优良品种的目的。5.Ti质粒(质粒(tumor inducing pl

17、asmid)第15页/共163页是近年来在Rhizobium(根瘤菌属)中发现的一种质粒,分子量为200300106Dalton,比一般质粒大几十倍到几百倍,故称巨大质粒,其上有一系列固氮基因。6.6.巨大质粒(巨大质粒(mega质粒)质粒)第16页/共163页第二章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突变(突变(mutationmutation ):):指生物体的表型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染色体畸变细胞学上可以看到染色体的变化突变 基因突变细胞学上看不到遗传物质的变化突变体(mutant):发生了突变的微生物细胞或菌株野生型(wild type):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突变前的原始菌株第17

18、页/共163页依表型的改变分为:形态突变型个体和菌落形态的变异营养缺陷型因突变而丧失产生某种生物合成酶的能力,并因而成为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类型。发酵突变型丧失产生某种生物合成酶能力的突变型抗性突变型因突变而产生了对某种化学药物或致死物理因子的抗性条件致死突变型突变后在某种条件下可正常生长繁殖,而在另一条件下却无法生长繁殖的突变型抗原突变型因突变而引起的抗原结构发生改变产量突变型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一)基因突变的类型第18页/共163页按是否比较容易、迅速地分离到发生突变的细胞来分:按是否比较容易、迅速地分离到发生突变的细胞来分:选择性突变株(选择性突变株(select

19、ive mutant):):具有选择标记(如营养缺陷性、抗性突变具有选择标记(如营养缺陷性、抗性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只要选择适当的环境条件,如培养基、温度、型、条件致死突变型),只要选择适当的环境条件,如培养基、温度、pH值等,值等,就比较容易检出和分离到。就比较容易检出和分离到。非选择性突变株(非选择性突变株(non-selective mutant):无选择标记(如产量突变型、抗原:无选择标记(如产量突变型、抗原突变型、形态突变型),能鉴别这种突变体的惟一方法是检查大量菌落并找出差突变型、形态突变型),能鉴别这种突变体的惟一方法是检查大量菌落并找出差异。异。第19页/共163页第20

20、页/共163页定义:每一细胞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几率。突变率为10108 8是指该细胞在一亿次细胞分裂中,会发生一次突变。突变率也可以用每一单位群体在每一世代中产生突变株(mutantmutant,即突变型)的数目来表示。如一个含10108 8个细胞的群体,当其分裂为2102108 8个细胞时,即可平均发生一次突变的突变率也是10108 8 。突变率=突变细胞数/分裂前群体细胞数突变是独立独立的的。某一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影响不会影响其它基因其它基因的突变率。在同一个细胞中同时发生两个基因突变的几率是极低的,因为双重突变型的几率只是各个突变几率的乘积。由于突变的几率一般都极低,因此,必须

21、采用特殊手段筛选突变株加以确定。(二)突变率(二)突变率第21页/共163页若干细菌某一性状的自发突变率若干细菌某一性状的自发突变率菌 名 突变性状突变率E.coliE.coli抗T1T1噬菌体3 103 108 8E.coliE.coli抗T3T3噬菌体1 101 107 7 E.coliE.coli不发酵乳糖1 101 101010E.coliE.coli 抗紫外线1 101 105 5Staphylococcus aureusStaphylococcus aureus 抗青霉素1 101 107 7S.aureusS.aureus 抗链霉素1 101 109 9 Salmonella t

22、yphiSalmonella typhi抗2525 g/Lg/L链霉素1 101 106 6 Bacillus megateriumBacillus megaterium 抗异烟肼5 105 105 5 第22页/共163页(三)突变的特点(三)突变的特点适用于整个生物界,以细菌的抗药性为例。适用于整个生物界,以细菌的抗药性为例。不对应性不对应性:突变的性状与突变原因之间无直接的对应关系。:突变的性状与突变原因之间无直接的对应关系。自发性自发性:突变可以在没有人为诱变因素处理下自发地产生。:突变可以在没有人为诱变因素处理下自发地产生。稀有性稀有性:突变率低且稳定。:突变率低且稳定。独立性独立性

23、:各种突变独立发生,不会互相影响。:各种突变独立发生,不会互相影响。可诱发性可诱发性:诱变剂可提高突变率。:诱变剂可提高突变率。稳定性稳定性:变异性状稳定可遗传。:变异性状稳定可遗传。可逆性可逆性:从原始的野生型基因到变异株的突变称为正向突:从原始的野生型基因到变异株的突变称为正向突变(变(forward mutation),从突变株回到野生型的),从突变株回到野生型的过程则称为回复突变或回变(过程则称为回复突变或回变(back mutation或或reverse mutation)。)。第23页/共163页(四)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证明(四)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证明在各种基因

24、突变中,抗性突变最为常见。但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对这种抗性产生的原因争论十分激烈。一种观点认为,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各种抗性是由其环境(指其中所含的抵抗对象)诱发出来的,突变的原因和突变的性状间是相对应的,并认为这就是“定向变异”,也有人称它为“驯化”或“驯养”。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基因突变是自发的,且与环境是不相对的。由于其中有自发突变、诱发突变、诱变剂与选择条件等多种因素错综在一起,所以难以探究问题的实质。从19431943年起,经过几个严密而巧妙的实验设计,主要攻克了检出在接触抗性因子前已产生的自发突变株的难题,终于解决了这场纷争。第24页/共163页变量试验又称波动试验或彷徨试验。1

25、9431943年,S.E.S.E.Luria Luria 和M.M.DelbrDelbrck ck 根据统计学原理,设计了左方的实验。1.变量试验变量试验fluctuation test第25页/共163页2.涂涂布布试试验验原原理理与与变变量量试试验验相相同同,方方法法更更为为简简便便,且且可可计计算算突突变变率率。第26页/共163页涂布试验中突变率的计算涂布试验中突变率的计算初始接种量:5 105 104 4 个/皿培养5 5小时,繁殖了12.312.3代,每个微菌落约含51005100个细菌这时,每个平皿上的细胞数为:5100 5 105100 5 104 4 2.6 10 2.6 1

26、08 8个/皿在6 6个平板上,比接种时增加的细胞数为:6 6(2.6 102.6 108 8 5 5 10 104 4)=15.6 10=15.6 108 8在未涂布的平板上共发现2828个突变,故突变率 =28/15.6 10=28/15.6 108 8=1.8 10=1.8 10 8 8第27页/共163页3.平板影印培养试验(平板影印培养试验(replica plating)19521952年,J.LederbergJ.Lederberg夫妇的论文平板影印培养法和细菌突变株的间接选择,更好地证明了微生物的抗药性是在未接触药物前自发地产生的,这一突变与相应药物环境毫不相干。平板影印培养法

27、,是一种能达到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出现相同遗传型菌落的接种培养方法:把长有许多菌落的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印章上,使其沾上来自平板上的菌落。然后可把这一“印章”上的菌落一一接种到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待这些平板培养后,对各平板相同位置上的菌落作对比后,就可选出适当的突变型菌株。据报道,用此法可把母平板上1020%1020%量的细菌转移到丝绒布上,并可利用这一“印章”接种8 8个子培养皿。因此,通过影印培养法,就可以从从在非选择性条件下生长的细菌群体中,分离出各种类型的突变株。第28页/共163页第29页/共163页平平板板影影印印培培养养法法在根本未接触过任何一点链

28、霉素的情况下,就可以筛选到大量抗链霉在根本未接触过任何一点链霉素的情况下,就可以筛选到大量抗链霉素的突变株,充分说明了突变是自发产生的,链霉素只是起到了一种检出素的突变株,充分说明了突变是自发产生的,链霉素只是起到了一种检出作用。作用。平板影印培养不仅在微生物遗传理论的研究中有重要应用,而且在育平板影印培养不仅在微生物遗传理论的研究中有重要应用,而且在育种时间和其它研究中均有应用,值得很好地领会。种时间和其它研究中均有应用,值得很好地领会。第30页/共163页(五)基因突变的机制(五)基因突变的机制基因突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自发的或诱发的,诱变又可分为点突变和畸变。具体类型可归纳如下:

29、第31页/共163页1.诱变机制诱变机制诱变剂(mutagenmutagen):凡能提高突变率的任何理化因子,就称为诱变剂种类:诱变剂的种类很多,作用方式多样。即使是同一种诱变剂,也常有几种作用方式。按照遗传物质结构变化的特点讨论几种有代表性的诱变剂的作用机制。第32页/共163页(1)碱基置换()碱基置换(substitution)定义:对DNADNA来说,碱基的置换属于一种染色体的微小损伤(microlesionmicrolesion),一般也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point mutation)。它只涉及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所置换。分类:转换(transitiontrans

30、ition),即DNA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或是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置换;颠换(transversiontransversion),即一个嘌呤被一个嘧啶,或是一个嘧啶被一个嘌呤所置换。对某一具体诱变剂来说,即对某一具体诱变剂来说,即可同时引起转换与颠换,也可同时引起转换与颠换,也可只具其中的一种功能。根可只具其中的一种功能。根据化学诱变剂是据化学诱变剂是直接直接还是还是间间接接地引起置换,可把置换的地引起置换,可把置换的机制分成以下两类来讨论。机制分成以下两类来讨论。第33页/共163页第34页/共163页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定义:一类可直接与核酸的碱基发生化学

31、反应的诱变剂,不论在机体内或是在离体条件下均有作用。种类:很多。例如亚硝酸、羟胺和各种烷化剂(硫酸二乙酯,甲基磺酸乙酯,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甲基-N-亚硝基脲,乙烯亚胺,环氧乙酸,氮芥等)。作用:它们可与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起DNA复制时碱基配对的转换,并进一步使微生物发生变异。羟胺只引起GCA:T,其余都是可使GC=A:T发生互变的。能引起颠换的诱变剂很少,只是部分烷化剂才有.第35页/共163页亚硝酸可以使碱基发生氧化脱氨作用。HNO2胞嘧啶(C)尿嘧啶(U)HNO2腺嘌呤(A)次黄嘌呤(H)HNO2鸟嘌呤(G)黄嘌呤(X)这些反应及形成物均可在DNA复制中

32、产生影响,主要是使碱基对发生转换。碱基转换的分子机制碱基转换的分子机制以亚硝酸为例以亚硝酸为例第36页/共163页第37页/共163页 腺嘌呤(A)变成次黄嘌呤(H)后引起的转换过程:腺嘌呤氧化脱氨后形成烯醇式次黄嘌呤(He)He通过互变异构效应形成酮式次黄嘌呤(HK)DNA复制时,HK 与胞嘧啶(C)配对 DNA第二次复制时,C与G正常配对,实现了转换。第38页/共163页亚硝酸引起的亚硝酸引起的AT-GC转换细节转换细节第39页/共163页这类诱变剂主要是一些碱基碱基类似物似物,如:如:5-溴尿嘧啶(5-BU)和5-氨基尿嘧啶(5AU)、叠氮胸腺叠氮胸腺嘧啶(AIT)等)等等;作用方式作用

33、方式:通过活细胞的代谢活动参入到DNA分子中,主要是在DNA复制复制时碱基碱基类似物插入似物插入DNA中,中,引起碱基对配对错误,造成碱基置换。以5-溴尿嘧啶(5-BU)为例:5-BU是胸腺嘧啶(T)的的类似物似物,酮式的5-BU可以和A配对,烯醇式的5-BU可以和G配对,在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由于5-BU的插入和互变异构导致碱基置换。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第40页/共163页第41页/共163页5-BU引起的转换引起的转换第42页/共163页5-BU引起的转换引起的转换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到5-BU的掺入引起的GC回复到AT的过程。通过这两个图示,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同一种

34、诱变剂既可造成正向突变,又可使它产生回复突变的原因了。也可以知道,为什么像5-BU这类代谢类似物只有对正在进行新陈代谢和繁殖着的微生物才起作用,而对休止细胞、游离的噬菌体粒子或离体的DNA分子却不起作用。第43页/共163页第44页/共163页(2)移码突变)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或 phase-shift mutation,指诱变剂使DNA分子中增加(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由移码突变所产生的突变株,称为移码突变株移码突变株(frame-shift mutant)。与染色体畸变相比,移码突变也只

35、能算是DNA分子的微小损伤。丫啶类染料,包括原黄素、丫啶黄、丫啶橙和-氨基丫啶等,以及一系列称为ICR类的化合物,都是移码突变的有效诱变剂。第45页/共163页图图8-14能诱发移码突变的几种代表性化合物能诱发移码突变的几种代表性化合物引起移码突变的诱变剂:主要是吖啶类染料,如吖啶黄、吖啶橙等等。这类化合物都是平面型的三环分子,它们的结构与一个嘌呤嘧啶对十分相似。第46页/共163页丫啶类化合物的诱变机制:丫啶类化合物的诱变机制:至今还不很清楚。有人认为,由于它们是一种平面型三环分子,结构与一个嘌呤嘧啶对对十分相似,故能嵌入两个相邻DNADNA碱基对之间,造成双螺旋的部分解开(两个碱基对原来相

36、距0.34nm0.34nm,当嵌入一个丫啶分子时,就变成0.68nm0.68nm),从而在DNADNA复制过程中,会使链上增添或缺失一个碱基,结果就引起了移码突变。第47页/共163页丫啶类化合物诱发的移码突变及其回复突变图示:丫啶类化合物诱发的移码突变及其回复突变图示:第48页/共163页第49页/共163页(3)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 aberration)某些理化因子,如X X射线等的辐射及烷化剂、亚硝酸等,除了能引起点突变外,还会引起DNADNA的大损伤(macrolesionmacrolesion)染色体畸变,它包括: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化:缺失(deletio

37、ndeletion)重复(duplicationduplication)易位(translocationtranslocation)倒位(inversioninversion)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第50页/共163页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化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化分为染色体内畸变和染色体间畸变两类。染色体内畸变:只涉及一条染色体上的变化,如发生染色体的部分缺失或重复时,其结果可造成基因的减少或增加;如发生倒位或易位时,则可造成基因排列顺序的改变,但数目却不改变。倒位-是指断裂下来的一段染色体旋转180180 后,重新插入到原来染色体的原位置上,从而使其基因顺序与其它的基因顺序相反;易位-是指断裂下来的一小段染

38、色体再顺向或逆向地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的其它部位上。染色体间畸变:指非同源染色体间的易位易位。第51页/共163页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第52页/共163页转座因子转座因子(transposible element)由4040年代B.McClintockB.McClintock对的遗传研究而发现染色体易位,自19671967年以来,已在微生物和其它生物中得到普遍证实,并已成为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旧概念:基因是固定在染色体DNADNA上的一些不可移动的核苷酸片段。新发现:有些DNADNA片段不但可在染色体上移动,还可从一个染色体跳到另一个染色体,从一个质粒跳到另一个质粒或染色体,甚至还从一个

39、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在这些DNADNA顺序的跳跃过程中,往往导致DNADNA链的断裂或重接,从而产生重组交换或使某些基因启动或关闭,结果导致突变的发生。转座因子(transposible elementtransposible element):在染色体组中或染色体组间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DNA顺序。也称作跳跃基因(jumping jumping genegene)或可移动基因(movable genemovable gene)。第53页/共163页转座因子的种类(转座因子的种类(1)插入序列(ISIS,insertion sequenceinsertion sequence):特点是

40、分子量最小(仅0.71.4kb0.71.4kb),只能引起转座(transpositiontransposition)效应而不含其它基因。可以在染色体、F F因子等质粒上发现它们。已知的ISIS有5 5种,即 IS1IS1、IS2IS2、IS3IS3、IS4IS4和IS5IS5。E.coliE.coli的F F因子和核染色体组上有一些相同的ISIS(如IS2IS2,IS3IS3等),通过这些同源序列间的重组,就可使 F F因子插入到E.coliE.coli的核染色体组上,从而使后者成为HfrHfr菌株。因ISIS在染色体组上插入的位置和方向的不同,其引起的突变效应也不同。ISIS引起的突变可以

41、回复,其原因可能是ISIS被切离,如果因切离部位有误而带走ISIS以外的一部分DNADNA序列,就会在插入部位造成缺失,从而发生新的突变。第54页/共163页转座因子的种类(转座因子的种类(2)转座子(Tn,transposon,又称转位子,易位子):与IS和Mu噬菌体相比,Tn的分子量是居中的(一般为225kb)。它含有几个至十几个基因,其中除了与转座作用有关的基因外,还含有抗药基因或乳糖发酵基因等其它基因。Tn虽能插到受体DNA分子的许多位点上,但这些位点似乎也不完全是随机的,其中某些区域更易插入。第55页/共163页转座因子的种类(转座因子的种类(3)Mu噬菌体(即 mutator ph

42、age,诱变噬菌体):它是E.coli的一种温和噬菌体。与必须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特定位置上的一般温和噬菌体不同,Mu噬菌体并没有一定的整合位置。与以上的IS和Tn两种转座因子相比,Mu噬菌体的分子量最大(37kb),它含有20多个基因。Mu噬菌体引起的转座可以引起插入突变,其中约有2%是营养缺陷型突变。第56页/共163页若干诱变剂的作用机制及诱变功能若干诱变剂的作用机制及诱变功能 诱变因素在DNA上的初级效应 遗传效应碱基类似物 掺入作用 AT=GC双向转换 羟 胺 与胞嘧啶起反应GCAT的转换 亚硝酸 A、G、C的氧化脱氨作用AT=GC双向转换 交 联 缺失 烷化剂 烷化碱基(主要是G)AT

43、=GC双向转换 烷化磷酸基团 ATTA的颠换 丧失烷化的嘌呤 GCCG的颠换糖-磷酸骨架的断裂巨大损伤(缺失、重复、倒位、易位)丫啶类 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双链变形)码组移动(或)紫外线 形成嘧啶的水合物 GCAT转换 形成嘧啶的二聚体码组移动(或)交 联 电离辐射 碱基的羟基化核降解 AT=GC双向转换 DNA降解 码组移动(或)糖-磷酸骨架的断裂巨大损伤(缺失、重复、倒位、易位)丧失嘌呤 加热 C脱氨基 CGTA转换 Mu噬菌体 结合到一个基因中间 码组移动第57页/共163页2.自发突变机制自发突变机制自发突变是指在没有人工参与下生物体自然发生的突变。几种自发突变的可能机制微生物自身有害

44、代谢产物的诱变效应:过氧化氢是普遍存在于微生物体内的一种代谢产物。它对Neurospora(脉孢菌)有诱变作用,这种作用可因同时加入过氧化氢酶而降低,如果在加入该酶的同时又加入酶抑制剂KCN,则又可提高突变率。这就说明,过氧化氢很可能是“自发突变”中一种内源性诱变剂。在许多微生物的陈旧培养物中易出现自发突变株,可能也是同样的原因。由背景辐射和环境因素引起:天然的宇宙射线第58页/共163页互变异构效应:互变异构效应:碱基T、G的第六位上是酮基,会以酮式或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的状态出现C、A的第六位上是氨基,会以氨基式或亚氨基式两种互变异构的状态出现平衡一般趋向于酮式或氨基式,在DNA双链结构中一

45、般总是以AT和GC碱基配对的形式出现在偶然情况下,在DNA复制到达这一位置的瞬间,在T以稀有的烯醇式出现时,其相对位置上就出现G同样,如果C以稀有的亚氨基形式出现在DNA复制到达这一位置的瞬间,则在新合成DNA单链中与C相对应的位置上就将是A。这可能就是发生相应的自发突变的原因。要预言在某一时间、某一基因发生自发突变是不可能的。在运用数学方法对这些偶然事件做大量统计分析后,可以发现并掌握其中的规律。例如,据统计,碱基对发生自发突变的几率约为10 8 10 9。第59页/共163页(六)紫外线对(六)紫外线对DNA的损伤及其修复的损伤及其修复已知的DNA损伤类型很多,机体对其修复的方式也各异。发

46、现较早和研究得较深入的是紫外线(U.V.,ultraviolet ray)的作用。嘧啶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要比嘌呤强得多。嘧啶的光化产物主要是二聚体和水合物。其中了解较清楚的是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和消除。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使同链同链DNA的相邻嘧啶间间形成共价结合的胸腺嘧啶二聚体。二聚体的出现会减弱双链间氢键的作用,并引起双链结构扭曲变形,阻碍碱基间的正常配对,从而有可能引起突变或死亡。在互补双链间形成嘧啶二聚体的机会较少。但一旦形成,就会妨碍双链的解开,因而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并使细胞死亡。第60页/共163页第61页/共163页光复活作用光复活作用(photoreactivation)定义

47、:经紫外线照射后的微生物立即暴露于可见光下时,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的现象,称为光复活作用。这一现象最早是A.Kelner(1949)在Strepotomyces griseus(灰色链霉菌)中发现的。后来,在许多微生物中都得到了证实。最明显的是在E.coli的实验中:对照:8106个/ml E.coli U.V.100个/ml E.coli试验:8106个/ml E.coli U.V.360490nm 2106个/ml E.coli 可见光,30分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的带有胸腺嘧啶二聚体的DNA分子,在黑暗下会被一种光激活酶(photoreactivating enzyme)即光裂合酶(photo

48、lyase)结合,当形成的复合物暴露在可见光(300500nm)下时,此酶会因获得光能而发生解离,从而使二聚体重新分解成单体。与此同时,光激活酶也从复合物中释放出来,以便重新执行功能。每一E.coli细胞中约含有25个光激活酶分子。由于一般的微生物中都存在着光复活作用,所以进行紫外线诱变育种时,只能在红光下照射及处理照射后的菌液。第62页/共163页图图:光复活作用光复活作用第63页/共163页暗修复作用暗修复作用(dark repair)又称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是活细胞内一种用于修复被紫外线等诱变剂(包括烷化剂、X射线和射线等)损伤后的DNA的机制。这种修复作用与光无

49、关。有四种酶参与内切核酸酶内切核酸酶在胸腺嘧啶二聚体的5一侧切开一个3-OH和5-P的单链缺口;外切核酸外切核酸酶酶从5-P至3-OH方向切除二聚体,并扩大缺口;DNADNA聚合酶聚合酶以DNA的另一条互补链为模板,从原有链上暴露的3-OH端起逐个延长,重新合成一段缺失的DNA链;通过连接酶连接酶的作用,把新合成的寡核苷酸的3-OH末端与原链的5-P末端相连接,从而完成了修复作用。第64页/共163页暗修复作用暗修复作用(dark repair)1、由、由核酸内切酶核酸内切酶切开二聚体的切开二聚体的5末端,末端,形成形成3-OH和和5-P的单链缺口的单链缺口2、核酸外切酶核酸外切酶从从5-P到

50、到3-OH方向切除方向切除二聚体,并扩大缺口。二聚体,并扩大缺口。3、DNA聚合酶聚合酶以另一条互补链为模板,以另一条互补链为模板,从原有链上暴露的从原有链上暴露的3-OH端起合成缺失端起合成缺失片段。片段。4、连接酶连接酶将新合成的将新合成的3-OH与原有的与原有的5-P相连接。相连接。第65页/共163页第66页/共163页诱诱变变育育种种:是是用用物物理理或或化化学学的的诱诱变变剂剂使使诱诱变变对对象象内内的的遗遗传传物物质质(DNA)的的分分子子结结构构发发生生改改变变,引引起起性性状状变变异异并并通通过过筛筛选选获获得得符符合合要求的变异菌株的一种育种方法。要求的变异菌株的一种育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