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推拿手法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推拿手法课件.ppt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推拿手法制作人方秀敏中医推拿按摩手法中医推拿按摩手法较多:推法、搽法、揉法、搓法、梳法、捻法、运法、滚法、点法、压法、捏法、掐法、揪法、分法、合法、振法、颤法、拍法、劈法、击法、扯法、提法、抖法、晃法、屈法、挺法、捋法、摇法、拔法、背法等。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会采取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从而达到按摩所起的作用,即: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功能;强筋壮骨,通利关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滚法 用手掌尺侧面的背部及掌指关节背侧突起处,在操作部位做来回翻掌、旋转动作称滚法。具有体表接触面积大、刺激力量强而且又十分柔和的特征。主要
2、用于治疗运动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滚法整个手法动作是由两部份协调来共同完成:一是由前臂的旋转;二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而组成的复合式手技动作。其受力部位以小鱼际肌至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1)手法要领:前臂旋转与腕关节屈伸这二者动作一定要协调。即前臂旋前时,腕关节一定要伸展,以小鱼际肌为着力部位。反之在前臂旋后时,腕关节一定要屈曲,以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为着力部位。如此在体表部位上产生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1。其滚动频率每分钟约120160次。躯体要正直。不要弯腰屈背,不得晃动身体。肩关节自然下垂,上臂与胸壁保持510厘米距离,上臂千万不要摆动。腕关节要放松,屈伸幅度要大,约120(屈腕约80,伸腕约
3、40)。滚法突出是一“滚”字。忌手背拖来拖去摩擦移动、跳动、顶压、及手背撞击体表治疗部位。手指均需放松,任其自然,不要有意分开,也不要有意握紧。(2)适用部位:颈项部、肩背部、腰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3)功效: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等。(4)主治:风湿酸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等症推法用指、掌、拳面等部位紧贴治疗部位,运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手法称为推法。推法,推拿手法名。指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力向一定方向推动。有疏通经络,行气消瘀等功效。又常分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一指禅推法等。用拇指、手掌、拳面以及肘尖紧
4、贴治疗部位,运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手法称为推法。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动作要领】肩及上肢放松,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的治疗部位。操作向下的压力要适中、均匀。压力过重,易引起皮肤折叠而破损。用力深沉平稳,呈直线移动,不可歪斜。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每分钟50次左右。临床应用时,常在施术部位涂抹少许介质,使皮肤有一定的润滑度润滑度,利于手法操作,防止破损。作用及适应症:推法具有行气止痛,温经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全身各部均可适用。掌推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拳推法刺激较强,适用于腰背部及四肢部的劳损,宿伤及风湿痹痛而感觉较为迟钝的患者。肘推法刺激最强,适用于腰背脊
5、柱两侧华佗夹脊及两下肢大腿后侧。推法操作方式与擦法有相似之外,都为直线运动,但平推法是单方向移动,对体表压力较大,推进速度也缓慢,不要求局部发热,其意在于推动气血运行。拿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的罗纹面对称用力内收的手法称为拿法。拿法:指用拇指和食、中指,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用力紧捏一定的部位。如用五指进行捏拿的又称抓法。秘传推拿妙诀:“拿者,医人以两手指或大指或各指于病者应拿穴处或掐或捏或揉,皆谓之拿也。”动作要领动作要领(1)拿法操时肩臂要放松,腕要灵活,以腕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为主,以指峰和指面为着力点。(2)操作动作要缓和,有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3)拿取的部位要准,指端要相对用力
6、提拿,带有揉捏动作,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作用作用疏筋通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提神。适用部位适用部位主要用于颈项部、肩背部及四肢部。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拿法刺激量较强,常与其他手法配合应用,治疗头痛、项强、四肢关节肌肉酸痛等症。临床应用时,拿后需配合揉摩,以缓解刺激引起的不适之感。注意拿捏不过长,次数不宜过多。按法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在临床上有指按法和掌按法之分。按法亦可与其他手法结合,如果与压法结合则为按压法。若与揉法结合,则为按揉法。指按法指按法:用拇指指面或以指端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称为指按法。当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拇
7、指重叠辅以按压。在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使用。掌按法掌按法:用掌根或全掌着力按压体表的一种方法,称为掌按法。掌按法可单掌亦可双掌交叉重叠按压。同样也可与揉法相结合使用。指按法指按法:(1)手法要领:)手法要领:按压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感觉充分达到机体深部组织。切忌用迅猛的暴力。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逐渐递减按压的力量。(2)适用部位:全身各部经穴。)适用部位:全身各部经穴。(3)功效:解痉止痛,温经散寒。)功效:解痉止痛,温经散寒。(4)主治:疼痛、癃闭等症。)主治:疼痛、癃闭等症。掌按法掌按法:(1)手法要领:)手法要领:按压后要稍作片刻停留,再做第二次重复
8、按压。为增加按压力量,在施术时可将双肘关节伸直,身体略前倾,借助部分体重向下按压。(2)适应部位:腰背部,腹部等体表面积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适应部位:腰背部,腹部等体表面积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位。(3)功效:疏松筋脉,温中散寒,活血祛瘀等。)功效:疏松筋脉,温中散寒,活血祛瘀等。(4)主治:腰背疼痛,脊柱侧突,脘腹疼痛等症。)主治:腰背疼痛,脊柱侧突,脘腹疼痛等症。揉法本法是推拿手法中常用手法之一,临床常配合其他手法来治疗脘胀满、胸闷肋痛,使组织损伤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1)掌揉法:以大小鱼际或掌根部着力,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活动。压力轻柔,揉动频率一般每分钟120150
9、次。(2)指揉法:以拇指或中指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着力。按在穴位上,或一定部位上,做轻柔环转活动。(3)揉捏法:为揉和捏的综合动作。操作时四指指腹和拇指或掌根着力,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紧贴于皮肤上做环转的揉捏动作,边揉捏做螺旋形向前推进。(4)揉摩法:为揉法与摩法结合,常用掌揉摩,揉结合摩可加大作用范围,摩加揉法可增加力度。多用于腹胸部。作用本法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本法刺激轻柔和缓,适用于胸腰部、胸肋部、头面部,腰背部及四肢部,尤其多用于全身穴位,常配合按法按揉穴位。扳法又名搬法。扳动肢体,使关节伸展或旋转活动。常用于四肢及颈腰部。有舒展筋脉、
10、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帮助复位等作用。根据用力方向和施行方法的不同而有侧扳、后扳、斜扳等多种。术者用双手向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用力,使关节伸展或旋转,进行扳动肢体,称为扳法。动作要领动作要领(1)施用扳法时,必须果断而快速,用力要稳;两手动作配合要协调一致,扳动幅度不要超过各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2)操作手法要求做到轻巧、准确。作用作用有理筋整复,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等作用。适用部位适用部位脊柱颈、胸、腰椎与四肢大关节。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本法在临床上常与其他手法配合使用,起到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主治关节错位或关节功能障碍。如颈椎病、肩周炎、胸腰椎小关节错位、腰腿痛等病症。在临床上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
11、为不同扳法:(1)颈项部扳法:包括颈项斜扳法和颈椎旋转定位扳法。(2)胸痛部扳法:包括扩胸牵引扳法与胸椎对抗复位扳法。(3)腰部扳法:腰部扳法包括腰部斜扳法,腰部后伸扳法,直腰旋转扳法和弯腰旋转扳法。(4)肩部扳法:包括前上举扳法,内收扳法,后伸扳法与外展扳法。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将颈椎病分为劲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常见症状:头晕,头痛,视觉障碍,突然摔倒,根性症状,上肢麻木或单肢麻木病因病因一、劳损。一、劳损。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二、头颈部外伤。二、头颈部外伤。50
12、%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三、不良姿势。三、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四、慢性感染。四、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五、风寒湿因素。五、风寒湿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六、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六、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病因基础。一般诊断颈椎
13、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按照以下两种方法,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自己的颈椎是否有问题:1、检查颈椎活动度:把头缓慢向各个方位旋转,看颈部是否出现疼痛。2、检查颈椎出毛病的部位:微微低头,从最突出的第七颈椎开始往上,手轻轻地按压颈椎及左右两侧。如果出现压痛,或者摸到条锁状、砂粒状的硬块,可能就是颈椎问题的所在。目的:松解劳损,紧张甚至痉挛的劲肌,尤其是劲伸肌群,改善其力学特性,阻断疼痛-肌紧张-疼痛恶性循环链,促进软组织损伤性炎症消除;调整颈椎节段异常位移或成角,降低椎间盘负荷,减缓颈椎退变过程,扩大椎间孔,椎管,横突孔非连续骨性管道有效空间,改善经椎管内外
14、的高应力状态和神经根张力,减少或消除神经,血管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治则:松解,调整。部位及取穴: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手法:一指禅推法、滚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落枕落枕又称“失枕”,是颈项部常见病症。指由于睡眠时姿势不良,导致颈项部分肌肉痉挛,出现以疼痛、颈项僵硬、活动受限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晨起时即感觉颈项部疼痛不适,一侧的斜方肌或胸锁乳突肌痉挛、疼痛,颈项僵直,呈“惊斜”状,头常偏向患侧。颈部屈伸或左右旋转活动困难,严重者疼痛可向肩背部或一
15、侧上臂放射。治疗目的:缓解肌肉的紧张痉挛,消除疼痛,恢复颈部活动功能。治则:舒经通络,活血止痛,理筋整复。部位及取穴:患部及风池、肩中俞、秉风、肩井、天宗、缺盆等。手法:一指禅推法、滚、按、揉、拿捏、弹拨、摇、扳、拔伸等。操作:1、松解放松法:患者坐位,医者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拿捏和揉法施予患侧颈项部2-3分钟,然后滚颈项及肩背部2-3分钟,同时配合颈部轻柔的屈伸和侧屈运动,以缓解肌肉痉挛。2、解痉止痛法:用拇指按揉压痛点及风池、肩中俞、肩井、秉风、天宗、缺盆等穴,以酸胀为度。并弹拨肌痉挛处,以达解痉止痛,松解粘连的作用。3、理筋整复法:患者坐位,颈部放松,医者站于身后,双手托住下颌及后枕部,
16、缓慢用力向上拔伸,同时作缓慢的屈伸和左右旋转运动数次。然后医者一手扶住后枕部,另一手扶于下颌部,稍作左右旋转活动,待颈部充分放松后,再用斜扳法向患侧作快速扳动,此时可发出弹响声,即表示恢复成功。4、整理手法:拿揉患侧颈项部肌肉,拿肩井,大鱼际揉肩胛内缘,约2-3分钟,然后用小鱼际轻叩肩背部,最后用擦法擦热颈项及肩背部。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该病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临床症状:初期症状为经常性肩关
17、节疼痛,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畏寒,夜间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臂放射。治疗目的:初期对疼痛较甚者,宜增加局部组织痛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的吸收和排泄,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后期以改善肩关节活动为主,松解关节粘连,加大关节活动度,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治则:初期活血止痛为主;后期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为主。部位及取穴:肩部、上臂部,缺盆、肩井、肩髃、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曲池、合谷等穴。手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摇法、扳法、拔伸、搓法、抖法等。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指腰背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
18、痛。本病又称腰背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中医学称为肾虚腰痛,是常见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症状: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酸痛或呈钝性胀痛,腰部重着板紧,如负重物,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充分休息、加强保暖、适当活动或改变体位姿势可使症状减轻,劳累或遇阴雨天气则症状加重。腰部活动基本正常,偶有牵掣不适感。不能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腰背部。急性发作时,诸症明显加重,课有明显的肌痉挛,甚至出现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掣作痛等症状。治疗目的:消除致病因素,增加组织供血,促进代谢,改善筋肌营养,增强腰背肌功能,缓解或消除症状。治则:舒筋通络,活血散瘀,解痉止痛。部位及取穴:肾
19、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zhi)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手法:滚、按、揉、点压、弹拨、擦及被动运动。操作1、循经按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先用滚、按揉法沿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施术3-5遍,用力由轻到重。然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等穴,以酸胀为度,并配合腰部后伸被动运动数次。2、解痉止痛法:医者用点压、弹拨手法施术于痛点及肌痉挛处,反复3-5遍,已达到提高痛阈,松解粘连,解痉止痛的目的。3、调整关节紊乱:患者侧卧位,医者面向患者站立,施腰部斜扳法,邹游各一次,再取仰卧位,双下肢屈膝屈髋,医者抱住患者双膝做腰骶旋转,顺、逆时针个8-10次,然后作抱膝滚腰16-20次,以调整腰骶关节。4、整理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滚、揉法在腰臀及大腿后外侧依次施术,往返3-5遍,并点按秩(zhi)边、委中、承山等穴,然后用小鱼际直擦腰背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最后用五指并拢,腕部放松,有节律的叩击腰背,用力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