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与反移情与阻抗解决技术与激发式与启发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情与反移情与阻抗解决技术与激发式与启发性.pptx(9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移情与反移情阻抗及其化解的技术激发式与构建式咨询启发性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中的操作技巧第1页/共90页 移情是指来访者以往的生活经历和人际关系对咨询者形成的心理反应倾向。即来访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咨询者身上,并对咨询者作出反应的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者成了来访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移情(transference)第2页/共90页 正移情 负移情移情(transference)第3页/共90页 正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出十分友好、尊敬、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师
2、十分依恋、顺从。移情(transference)第4页/共90页 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来诊的次数却越来越频繁,特别是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要咨询师给他出主意,表现出无限信任,甚至关心咨询师的衣食住行和家庭生活。移情(transference)第5页/共90页 负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等。移情(transference)第6页/共90页 移情有间接和直接两种形式。直接直截了当地向咨询者表达自己的体验。“我同你交谈感到非常高兴,你使我想起了”移情(tr
3、ansference)第7页/共90页 移情有间接和直接两种形式。间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认为你的态度最好,最关心人、理解人”移情(transference)第8页/共90页 区分是否是真移情 来访者表达他的感情并非都是移情,只有当来访者把自己以往情绪情感反应转移到咨询者身上,把咨询者当作过去情感对象的替身,对咨询者抱有超出咨询者关系的幻想和情感时,才是移情的表现。移情(transference)第9页/共90页区分(正)移情与依赖正移情正移情依赖依赖好感好感信任信任弥补过去的感情弥补过去的感情寻求现实帮助寻求现实帮助时常想见到咨询师时常想见到咨询师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寻
4、求感情依靠寻求感情依靠寻求心理依靠寻求心理依靠寻找替代物寻找替代物对象是现实的目标对象是现实的目标对咨询师的感觉色彩浓对咨询师的感觉色彩浓对咨询师的感觉色彩淡对咨询师的感觉色彩淡第10页/共90页 移情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十分重要,认为移情再现了求助者以前尤其是儿童时期生活的某种情感,这种情感长期被压抑着而无处释放,甚至成为了心理问题的一个“情结”。移情第11页/共90页 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环境中和他有重要关系的人,把曾经给予这些人的感情(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置换给了咨询师,借咨询师宣泄了积压的心理能量,从而有助于心理平衡。移情第12页/共90页 出现移情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透
5、过移情,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对方,并运用移情来宣泄对方的情绪,引导对方领悟。处理移情第13页/共90页 比如,可以分析求助者为什么会对自己或自己的言行反感,或者有特殊的好感。“你好像不太喜欢我刚才的”“你能否告诉我,为什么你喜欢我?”处理移情第14页/共90页 求助者也许会说,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咨询师说话的语气像他那整天爱唠叨的母亲。或者是咨询师像自己暗恋的对象,像自己敬爱的领导和老师等。处理移情第15页/共90页 如果求助者对异性咨询师产生正移情,咨询师不必害怕,应当婉转地向对方说明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但这不是现实中正常的、健康的爱。处理移情第16页/共90页 咨询师要有策略地(
6、不要伤害求助者的自尊心)、果断地(让求助者知道咨询师明确、坚决的态度)、及早地(要早期发现,早期采取明确态度)进行处理,将其引向正常的咨询关系上来。如果任其发展,不但会干扰正常治疗的进行,还会带来麻烦。处理移情第17页/共90页 别有用心地利用求助者的不健康心态下的感情以图达到某种目的,是一种严重违反心理咨询职业道德的行为。处理移情第18页/共90页 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难以处理移情现象,可以转介给别的咨询师。处理移情第19页/共90页 移情是治疗过程中的过渡症状,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继续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求助者在充分宣泄情绪后,会感到放松,再经咨询师的分析,得
7、以领悟后,心理症状会逐渐化解。处理移情第20页/共90页 反移情是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无意识的反应倾向,因此它是移情的对立面。广义: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无意识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反应趋向,它在很大程度上由咨询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世界观所决定。狭义: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移情表现的反应。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第21页/共90页 1、咨询者对来访者过分热情和关切 2、咨询者对来访者过分敌视和厌恶 3、咨询者对来访者一般的紧张情绪。反移情的表现形式第22页/共90页 对于反移情的认识要比移情的认识困难得多。主要是因为反移情表现了咨询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自我防御。精神分析家每隔一段时间就
8、做一次自我精神分析。以清醒地认识其反移情发生的条件与基础。对反移情的认识第23页/共90页 反移情是咨询者对来访者活动和治疗环境的情绪的、生理的和认知的反应。反移情在许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普遍存在的。对反移情的认识第24页/共90页 反移情对咨询产生积极或是消极影响,主要取决于咨询者能否对自己的反移情保持妥当的处理。对反移情的认识第25页/共90页 发展移情和解释移情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精神分析医生与其他医生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允许把自己作为患者强烈感情投注的客体,让患者在自己身上体验痛苦的成因。在移情中开展治疗第26页/共90页 在治疗的开始阶段,要重视患者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但是移情产生后,
9、患者过去的冲动、幻想、重要的人际关系并不仅仅停留在过去,而是通过与咨询者的关系表现出来在移情中开展治疗第27页/共90页 一部分表现形式较为简单、直接,容易辨认;另一部分,则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患者在不由自主地重复过去的经历时,“部分地”将其遗忘的内容呈现于咨询者的关系中。在移情中开展治疗第28页/共90页 也就是患者在与咨询者的交流中,呈现了与过去重要人物(父母等)的感情、态度、幻想、冲突、交往模式,但患者对此却是无意识的。咨询者必须有信心把移情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移情中开展治疗第29页/共90页 1、咨询者要清醒地认识到移情。2、帮助患者理解移情。3、移情的修通(揭示移情、理解感情
10、的来源、将患者的心理痛苦和形成患者人格特点的根源完全暴露于意识中)。4、处理移情阻抗。处理移情的原则:第30页/共90页 弗洛伊德:患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知的压抑。其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罗杰斯: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制。其目的在于不使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尊受到威胁。阻抗第31页/共90页 行为主义:个体对于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本书: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无意或有意的抵抗。阻抗对于心理咨询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阻抗第32页/共90页(一)对会谈时间及规定的消极态度(二)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言、赘言)(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
11、话题、最终暴露)(四)咨询内容上的阻抗(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阻抗的表现第33页/共90页 迟到;解释迟到的原因、道歉,看看咨询者的态度和反应;不打招呼失约;一再取消会谈的约定。要求咨询时间延长;增进或减少咨询次数;抱怨咨询师不够热情或关心;不付费用;刻意打扮;请客送礼。(一)对会谈时间及规定的消极态度第34页/共90页1、沉默 个体拒绝回答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或有长时间的停顿。往往表示了个体对于心理咨询的某种强烈抵触情绪,要缓解这种情绪不可强求。(二)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语、赘言)第35页/共90页1、沉默 阻抗性的沉默敌对的表现 反省性的沉默领悟的需要 (二)讲话程度
12、上的阻抗(沉默、寡语、赘言)第36页/共90页2、寡语 少言寡语的阻抗通常以短语、简句及口头禅(嗯、噢、啊或点头、摇头等)形式加以表现(二)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语、赘言)第37页/共90页2、寡语 使得咨询师同样产生困惑及挫折感,使其无法深入了解求助者的内心世界及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常见于那些被迫咨询及对心理咨询充满戒心的人。(二)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语、赘言)第38页/共90页3、赘言 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滔滔不绝的讲话。它多是无意识的,在积极回答咨询师提问的表象后面隐藏了某种潜在动机。如减少咨询师讲话的机会,回避某些核心问题,转移其注意力等。(二)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语、赘言
13、)第39页/共90页3、赘言 其目的在于回避那些求助者不愿接触的现实问题,以免除由此而产生的焦虑与其他痛苦体验。比如作业拖拉的学生来咨询时,往往大谈其作业多么困难与日程安排多么紧张,避而不谈其个人意志对作业拖拉的影响。(二)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语、赘言)第40页/共90页 该阻抗通过求助者言语交流中不同心理活动加以体现。形式多样,因人而异。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等。(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第41页/共90页1、心理外归因 指求助者将其某种心理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界作用的结果,而回避从其自身的角度加以认识。它严重阻碍了个体的自我反省,使人将一切错误客观化,
14、并将所有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而从不认识到个人的错误。(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第42页/共90页1、心理外归因 从这层意义上讲,它也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在心理咨询中,它可以使人对自我暴露与分析的要求产生强烈抵触情绪。如一个易于生气的人常怪罪别人惹他生气,而不愿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第43页/共90页2、健忘 指求助者在谈论感到焦虑和精神痛苦的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健忘现象。它是个体对于某种痛苦经历长期压抑的结果。特别是当咨询师竭力启发求助者去唤起某种痛苦记忆时,对方常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遗忘。(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第44页/共90页3、顺从 指求助者对咨询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表示绝对赞
15、同和服从,使后者无法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因此,使咨询师感到无所适从。(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第45页/共90页4、控制话题 指求助者在会谈中,一味要求咨询师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回避自己不愿谈论的话题。这样做也是为了减轻其因谈论不愿谈论的问题而产生的焦虑。此外,控制话题还可以强化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自尊和地位。(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第46页/共90页5、最终暴露 指求助者故意在咨询会谈的最后时刻才讲出某些重要事件,以使咨询师感到措手不及,借以表达他对心理咨询的某种抵抗。要注意将阻抗性的最终暴露区别于犹豫性的最终暴露,不能简单地将最终暴露都视作阻抗的表现。(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第47页/共90
16、页 指来访者经常通过其对谈话内容的某种直接、间接控制来表现他对心理咨询及其个人行为变化的阻抗。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四)咨询内容上的阻抗第48页/共90页1、理论交谈、2、情绪发泄3、谈论小事指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过多地谈及一些细枝末节,有意回避核心问题,转移咨询者的注意力,它是咨询中最轻微也是最不易发现的阻抗表现。4、假提问题(四)咨询内容上的阻抗第49页/共90页4、假提问题 指来访者向咨询者提出表面上适宜、实际上毫无意义的问题来回避谈论某一议题或加深某种印象。这些问题一般涉及心理咨询的目的、方法、理论基础及咨询者的私人情况等。(四)咨询内容上的阻抗
17、第50页/共90页4、假提问题 如我现在正接受什么治疗方法?属于哪个流派?目的是什么?效果怎样?你为什么总是问我小时候的事情?你为什么要我和我爱人的关系问题?你接受过什么训练等。(四)咨询内容上的阻抗第51页/共90页(一)对会谈时间及规定的消极态度阻抗的表现(二)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言、赘言)(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四)咨询内容上的阻抗(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第52页/共90页(一)被动心理阻抗产生的原因父母、配偶、上司等要求他来的之前看过很多医生,大都没效果第53页/共90页阻抗产生的原因(二)对抗心理 有些来访者咨询的
18、目的并非是为了改变自己或解决已有的问题,而是赢得别人的支持、声讨他认为“有错”的人,认为责任全在别人,若咨询直接涉及来访者本人的问题,他就很难心平气和。第54页/共90页阻抗产生的原因(三)掩盖心理 有的来访者在失调行为的背后掩盖着更深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饮酒成瘾的人其真正的心理背景可能是工作、婚姻的失败或者是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等。第55页/共90页阻抗产生的原因(四)依赖退化心理 患病得益 “不是我不如别人,而是我现在有病,如果没有病的话,我肯定比别人强。第56页/共90页阻抗产生的原因 改变旧有行为、建立新的行为的过程会带来心理上的冲突和焦虑。(五)两难抉择心理第57页/共90页(一)解除戒
19、备心理阻抗的化解 咨询者不必对种种阻抗忧心忡忡,不能认为出现阻抗是来访者对自己的不信任、不放心、不尊重、有意为难自己而设置的障碍。第58页/共90页(一)解除戒备心理 来访者表示不愿意接受某些建议或方法时,也不能把这些情况都看作是一种阻抗的表现,有时可能是来访者对环境的不适应,对处理、治疗的方法和原理不理解或有顾虑,担心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伤害或情绪变化,或是对经济、工作、人际等问题的担忧等。第59页/共90页(一)解除戒备心理 咨询者应为来访者创造一个宽松、融洽、舒适的环境,给予其尽可能多的理解、关心,解除来访者一些不必要的顾虑,使对方开诚布公地谈论其问题。第60页/共90页阻抗的化解(二)
20、以不变应万变 咨询者应注意观察、倾听、始终保持冷静,认真分析、判断。咨询者有明确的认识,用真诚的态度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取得对方的信任,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紧紧抓住其心理问题的实质,从而有针对性、策略性地排除咨询中的阻抗。第61页/共90页阻抗的化解(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旦咨询者确认咨询过程中出现了阻抗,咨询者可把信息反馈给来访者,但应从帮助对方的角度出发,与之共同探讨问题。第62页/共90页阻抗的化解(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化解阻抗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阻抗,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以便最终超越这种阻抗,使治疗取得进展。其关键问题是调动来访者的积极性,使之与咨询者一道寻找阻抗的来源。第63页/共9
21、0页阻抗的化解 弗洛伊德认为克服阻抗,解释是重要的武器,要分析、解释阻抗的表现和性质,向来访者说明无意识阻抗的真实意义,反复进行长期的修通工作。第64页/共90页激发式与构建式咨询 心理咨询助人自助 在具体的咨询操作技巧方面,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有的来访者目前有困惑或麻烦。2、有些来访者固守以往的经验来对待当前的任务。第65页/共90页激发式与构建式咨询1、有的来访者目前有困惑或麻烦。比如: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事实上他本人完全有能力去应付这些,只是目前他不够自信,缺乏经验,需要别人的指导去激发他内在的潜能,加强自我认识和自我锻炼。激发式咨询第66页/共90页激发式与构建式咨
22、询2、有些来访者固守以往的经验来对待当前的任务。由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需要来访者改变其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进行构建,以适应新的环境需要。构建式咨询。第67页/共90页激发式咨询 有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咨询应追求使人全面、深刻地领悟其当前心理冲突的内驱力,表现形式及与早年生活经历的联系,籍以解除其精神干扰,改变行为方式。第68页/共90页激发式咨询 强调人的心理是与行为长期积极、能动的心理能量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主张通过深入了解来访者行为的动机、需要与童年生活经历之间的关系来促使其对自己行为产生积极的领悟。第69页/共90页激发式咨询 主张心理咨询应积极地帮助人们认清其中的关系及其性质、表现形
23、式及与以往生活经历的联系,领悟其中的辩证关系,以增强其自控能力,实现觉醒、自发地进行自我改变,而绝不是强迫的。第70页/共90页构建式咨询 构建式咨询源于构造发展心理学,该理论由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基根(Kegan)提出,它代表了新皮亚杰主义的一个流派。第71页/共90页构造发展心理与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区别:1、构造发展心理学更重视情感与认知的辩证关系。它以构造一词代替认识,即强调情感与认知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同等重要。第72页/共90页构造发展心理与认真发展心理学的区别:2、更注重人类心理活动与发展的个性特点。它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其独特的阶段和历程,这是任何一种心理学理论体系所不能充分解释的,因
24、此,它主张多以辩证法的原则来看待其中的阶段性变化。第73页/共90页构造发展心理与认真发展心理学的区别:3、更尊重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强调在个体的新认识结构中会有许多原有认识结构的成分。第74页/共90页构造发展心理学中心理冲突与缓解的三个阶段原有认识结构分化整合非理性认识发展平衡新认识结构(平衡)(不平衡)(平衡)第75页/共90页启发性心理咨询 近十年来,心理咨询在我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它是源于西方社会,由于中西方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等相差较大,我们不能完全机械地套用深受西方文化与社会习俗影响的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第76页/共90页启发性心理咨询 而应
25、根基于我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引进和利用的过程中,注意“扬弃”,并加以灵活地调整与改进。我国学者岳晓东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启发性心理咨询。第77页/共90页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当前现实的不和谐之处。(一)权威性与非权威性矛盾 心理咨询强调咨询着对来访者不具有任何权威性指令,也不要求来访者服从咨询者的劝导。在操作方法上,它力求咨询双方建立充分的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关系,要求咨询者对来访者的问题保持中立,不予直接回答,仅鼓励后者去独立思考。第78页/共90页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当前现实的不和谐之处。(一)权威性与非权威性矛盾 中国人习惯了以前生物模式指导下的医患关系:主动被动型。非权
26、威性的咨询关系与国人当前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期望相差较远。第79页/共90页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当前现实的不和谐之处。(一)权威性与非权威性矛盾 来访者一般都期望从咨询者那里得到解决其当前心理困惑与烦恼的直接答案,盼望咨询者能对他们“指点迷津”,尚不习惯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与自我强化来解决问题的方式。第80页/共90页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当前现实的不和谐之处。(一)权威性与非权威性矛盾 有的来访者甚至将咨询者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作直接回答当作无主见、无能力的表现,这亦有碍于咨访双方信誉的树立,这将直接影响咨询的效果。第81页/共90页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当前现实的不和谐之处。(二)判断与不判断的
27、矛盾 不判断原则主张咨询者对来访者的诉说不加判断,也对此发表个人意见。中国、学校、教书育人、传道解惑 学生希望老师的成功经验来启发自己克服困难。第82页/共90页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当前现实的不和谐之处。(三)指导与不指导的矛盾 不指导原则是指咨询者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不予直接回答,而是竭力推动对方去独立思考。其目的在于强化来访者的自助能力与自我意识的强度,并避免因直接为来访者出谋划策而承担责任。第83页/共90页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当前现实的不和谐之处。(三)指导与不指导的矛盾 而来访者并不太满意这种原则,他们认为这是拒绝,易产生失望与误解。如果咨询者指导得越细越具体,他们会感到你是在热
28、情地关心他,他亦就收获也越大,效果也越明显。第84页/共90页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当前现实的不和谐之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还主张,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多听寡言。中国,泛泛而谈,浪费(四)有方向与无方向矛盾第85页/共90页启发性咨询 是指启发来访者积极思考与咨询者的适当指导相结合。(一)指导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主张来访者适当地谈论自己的意见,秉着“循序善诱”的原则来积极启发来访者从不同的角度深化其对目前心理困惑问题的领悟。第86页/共90页启发性咨询 是指启发来访者积极思考与咨询者的适当指导相结合。(二)辅导与个人努力相结合 对来访者的不断深入地自我探索予以不断地指导与及时地肯定与赞许。第87页/共90页启发性咨询 是指启发来访者积极思考与咨询者的适当指导相结合。(三)引导与尊重自我相结合第88页/共90页启发性咨询 基于中国的特点,注重来访者独立思考与咨询者积极引导之间的互促作用,对咨询内容进行共同分析与探讨。第89页/共9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90页/共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