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优秀PPT.ppt(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页,共59页优点:优点:(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1 1、更能确切反映污染因子对人和生物危害及环境污染、更能确切反映污染因子对人和生物危害及环境污染综合影综合影响响。2 2、环境污染物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有些生物对特定、环境污染物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有些生物对特定污染物很敏感,危害人体之前进行污染物很敏感,危害人体之前进行“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局限性:局限性:不能象理化监测那样获得准确数据。不能象理化监测那样获得准确数据。对污染因子的敏感性随生活在污染环境中时间增长而降低,对污染因子的敏感性随生活在污染环境中时间增长而降低
2、,专一性差。专一性差。要全面、准确地评价环境质量,必须使理化监测和生物监测结合起要全面、准确地评价环境质量,必须使理化监测和生物监测结合起来,生物监测作为理化监测补充,用理化监测数据说明生物反应现象。来,生物监测作为理化监测补充,用理化监测数据说明生物反应现象。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页,共59页 指示生物指示生物 含义:能够对环境中污染物作出定性、定量反应的生物。含义:能够对环境中污染物作出定性、定量反应的生物。1 1、敏感生物敏感生物: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含量很低时(甚至低至化学方: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含量很低时(甚至低至化学方法测不出来),指示生物就表现出某些灵敏的反应法测不出来),指示生物就表现出某
3、些灵敏的反应.根据症状及反应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牵牛花对光根据症状及反应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牵牛花对光化学烟雾很敏感。化学烟雾很敏感。2 2、耐性耐性(抗性)生物抗性)生物:这类生物在不良的环境中却表现出良:这类生物在不良的环境中却表现出良 好的生长势。也就是说污染了的环境反而促进了这类生物的生长。如:好的生长势。也就是说污染了的环境反而促进了这类生物的生长。如: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大量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大量出现。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页,共59页第一节、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第一节、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一、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一、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 水环境
4、中存在着大量的水生生物群落,各类水生生物之间及水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水生生物群落,各类水生生物之间及水生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水生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当水体受到污染而使水环境条件改变时,各种不的密切关系。当水体受到污染而使水环境条件改变时,各种不同的水生生物由于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同的水生生物由于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可用水生生物来了解和判断水体污染的类型、程度,反应,因此可用水生生物来了解和判断水体污染的类型、程度,为制定控制污染措施提供依据。为制定控制污染措施提供依据。用水生生物
5、来监测研究水体污染状况的方法较多,如生物群落法、用水生生物来监测研究水体污染状况的方法较多,如生物群落法、生产力测定法、残毒测定法、急性毒性试验、细菌学检验等。生产力测定法、残毒测定法、急性毒性试验、细菌学检验等。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页,共59页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了河流、湖泊、水库等淡水环境的生物监测项目、频率等,对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应淡水环境的生物监测项目、频率等,对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应尽量与化学监测的断面一致。尽量与化学监测的断面一致。河流:根据河流长度,至少设置三个断面:对照断面、污河流:根据河流长度,至少设置三个断面:对照断面
6、、污染断面和观察断面;采样点数视水面宽、水深、生物分布特点染断面和观察断面;采样点数视水面宽、水深、生物分布特点等确定。等确定。湖泊、水库:一般在入湖(库)区、中心区、出口区、最湖泊、水库:一般在入湖(库)区、中心区、出口区、最深水区、清洁区等处设置监测断面。深水区、清洁区等处设置监测断面。P292表表61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页,共59页河、湖、库淡水生物监测项目及频率河、湖、库淡水生物监测项目及频率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页,共59页二、生物群落监测方法二、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未污染的环境水体中生物群落种类多、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当水体未污染的环境水体中生物群落种类多、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当水体受到污染后
7、,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个体数量就会发生变化,使自然生受到污染后,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个体数量就会发生变化,使自然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最终结果是敏感生物消亡,抗性生物旺盛生长,群落态平衡受到破坏,最终结果是敏感生物消亡,抗性生物旺盛生长,群落结构单一。结构单一。水生指示生物水生指示生物水污染指示生物主要有:水污染指示生物主要有: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微生物类和微生物等。等。利用它们的群落结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能反映水质状况利用它们的群落结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能反映水质状况。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页,共59页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指浮游在水体中的生物,可分为浮
8、游动物和浮:是指浮游在水体中的生物,可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两大类,其特点是个体小、游泳能力差,是水生食物链游植物两大类,其特点是个体小、游泳能力差,是水生食物链的基础,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的基础,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植物:藻类(以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的形式存在)。浮游植物:藻类(以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的形式存在)。着生生物着生生物:是指附着在长期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植物、动物、:是指附着在长期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植物、动物、石头、人工)表面上的有机体群落。包括许多生物类别,如:细菌、真石头、人工)
9、表面上的有机体群落。包括许多生物类别,如: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甲壳动物、线虫、寡毛虫类、软体动物、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甲壳动物、线虫、寡毛虫类、软体动物、昆虫幼虫、鱼卵和幼鱼等。昆虫幼虫、鱼卵和幼鱼等。底栖动物底栖动物(亦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亦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是指栖息在水体底部淤是指栖息在水体底部淤泥内、石块或砾石表面的间隙中,以及附着在水生植物之间的肉眼可泥内、石块或砾石表面的间隙中,以及附着在水生植物之间的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体长超过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体长超过2mm。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页,共59页包括:水生昆虫、大型甲壳虫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圆形动
10、物、包括:水生昆虫、大型甲壳虫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圆形动物、扁型动物等。其特点是移动能力差、故在比较稳定的水体环境中,种类扁型动物等。其特点是移动能力差、故在比较稳定的水体环境中,种类比较多,每个种的数量适当,群落结构稳定,当水体受到污染后,其群比较多,每个种的数量适当,群落结构稳定,当水体受到污染后,其群落结构便发生变化,污染较重时,多数敏感种和好氧种逐渐消失,而耐落结构便发生变化,污染较重时,多数敏感种和好氧种逐渐消失,而耐污染种成为优势种。污染种成为优势种。鱼类:鱼类:代表最高营养水平凡。凡能影响浮游生物和大型无脊代表最高营养水平凡。凡能影响浮游生物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水质因素,也能改
11、变鱼类的种群。某些污染物对低等椎动物的水质因素,也能改变鱼类的种群。某些污染物对低等生物可能不会引起明显变化,但对鱼类影响明显。鱼类能够全生物可能不会引起明显变化,但对鱼类影响明显。鱼类能够全面反映水体的总体水平。面反映水体的总体水平。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对水体有机污染非常敏感,清洁水体中微生微生物对水体有机污染非常敏感,清洁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较少,有机污染物浓度增加,微生物的数量会成倍增加。物的数量较少,有机污染物浓度增加,微生物的数量会成倍增加。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页,共59页(一)生物指数监测法(一)生物指数监测法生物指数生物指数是指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出的反应生物种群或群落是指运用数学公式
12、计算出的反应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的变化,以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结构的变化,以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主要有四种方法。主要有四种方法。1、贝克生物指数、贝克生物指数由贝克于由贝克于1955年首次提出:将从年首次提出:将从采样点采样点采到的底栖大型无脊采到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分成两类,一类是不耐有机污染物的敏感种,另一类为椎动物分成两类,一类是不耐有机污染物的敏感种,另一类为耐有机污染物的耐污种,通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耐有机污染物的耐污种,通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生物指数(生物指数(BI)2A+BA敏感底栖动物种类数敏感底栖动物种类数B耐污底栖动物种类数耐污底栖动物种类数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页,共59页计算
13、数值与水质的关系为:计算数值与水质的关系为:BI10清洁水清洁水BI16中等污染水中等污染水BI0严重污染水域严重污染水域2、贝克津田生物指数、贝克津田生物指数1974年,日本津田松苗在贝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生物多样年,日本津田松苗在贝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生物多样性评价水质的方法,其方法是将性评价水质的方法,其方法是将评价区或评价河段评价区或评价河段的所有底栖大的所有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尽量采到,再用贝克公式进行计算,所得数值与型无脊椎动物尽量采到,再用贝克公式进行计算,所得数值与水质的关系为:水质的关系为:BI20清洁水清洁水BI1020轻度污染水轻度污染水BI610中等污染水中等污染水B
14、I06严重污染水域严重污染水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一页,共59页3、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由马格利夫、沙农、威尔姆等人提出。该指数的特点是能够定由马格利夫、沙农、威尔姆等人提出。该指数的特点是能够定量反映群落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及种类组成比例变化的信息。量反映群落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及种类组成比例变化的信息。式中:式中:d种类多样性指数;种类多样性指数;N单位面积样品中收集到的各类动物的总个数;单位面积样品中收集到的各类动物的总个数;ni单位面积样品中第单位面积样品中第i种动物的个数;种动物的个数;S收集到的动物种类数。收集到的动物种类数。d值越大,水质越好值越大,水质越好你现在浏览
15、的是第十二页,共59页d3.0清洁水清洁水d1.03.0中等污染水中等污染水d 茎茎 叶叶 穗穗 壳壳 种子;种子;而从空气中通过叶面吸收,则叶面的残留量最大。而从空气中通过叶面吸收,则叶面的残留量最大。见见 P308 P308 表表6 66 6、6 67 7。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页,共59页 污染物的性质不同,在植物中的分布也有不同污染物的性质不同,在植物中的分布也有不同。例如一般农药喷洒后,水果。例如一般农药喷洒后,水果表皮的残留量较大,果肉中的残留量较少,而脂溶性的农药,其渗透性比较大,表皮的残留量较大,果肉中的残留量较少,而脂溶性的农药,其渗透性比较大,更容易渗透到果肉中,见表更容易渗
16、透到果肉中,见表6 69 9。2 2、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 动物吸收污染物质后,主要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传输到全身各组织。动物吸收污染物质后,主要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传输到全身各组织。按照污染物性质和进入动物组织的类型不同,大体有以下五种分布规律:按照污染物性质和进入动物组织的类型不同,大体有以下五种分布规律:(1)(1)、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如钠、钾、锂、氟、氯、溴等离子,在体内分、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如钠、钾、锂、氟、氯、溴等离子,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布比较均匀。(2)(2)、镧、锑、钍等三价和四价阳离子,水解后生成胶体,主要蓄积于、镧、锑、钍等三价和
17、四价阳离子,水解后生成胶体,主要蓄积于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一页,共59页 (3)(3)、与骨骼亲和性较强的物质,如铅、钙、钡、锶、镭、铍等二价阳离子在骨、与骨骼亲和性较强的物质,如铅、钙、钡、锶、镭、铍等二价阳离子在骨骼中含量较高。骼中含量较高。(4)(4)、对某一种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的物质,则在该种器官中蓄积较多。、对某一种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的物质,则在该种器官中蓄积较多。如碘对甲状腺,汞、铀对肾脏有特殊亲和性。如碘对甲状腺,汞、铀对肾脏有特殊亲和性。(5)(5)脂溶性物质,如有机氯化合物脂溶性物质,如有机氯化合物(六六六、六六六、DDTDDT等等
18、),易蓄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易蓄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上述五种分布类型之间彼此交叉,比较复杂。往往一种污染物对某一种器官上述五种分布类型之间彼此交叉,比较复杂。往往一种污染物对某一种器官有特殊亲和作有特殊亲和作用,但同时也分布于其他器官。用,但同时也分布于其他器官。例如,铅离子除分布在骨骼中外,也分布于肝、肾中;砷除分布于肾、例如,铅离子除分布在骨骼中外,也分布于肝、肾中;砷除分布于肾、肝、骨骼中外,也分布于皮肤、毛发、指甲中。同一种元素,由于价态和存肝、骨骼中外,也分布于皮肤、毛发、指甲中。同一种元素,由于价态和存在形态不同,在体内蓄积的部位也有差异。水溶性汞离子很少进入脑组织,在形态不
19、同,在体内蓄积的部位也有差异。水溶性汞离子很少进入脑组织,但烷基汞不易分解,呈脂溶性,可通过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但烷基汞不易分解,呈脂溶性,可通过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二页,共59页 (二)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转化和排泄(二)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转化和排泄 污染物进入动物体内,绝大部分都要经过酶的代谢作用,进行一系列的污染物进入动物体内,绝大部分都要经过酶的代谢作用,进行一系列的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转化为化学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有的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转化为化学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有的经代谢过程转化为水溶性的或比原有毒性小的惰性物质后被排出体外,有的经代谢过程
20、转化为水溶性的或比原有毒性小的惰性物质后被排出体外,有的经代谢过程转化为比原有毒性更强的物质留在体内。经代谢过程转化为比原有毒性更强的物质留在体内。动物对污染物的排泄途径主要通过肾脏、消化道和呼吸道,也有少量随汗动物对污染物的排泄途径主要通过肾脏、消化道和呼吸道,也有少量随汗液、唾液、乳汁等分泌液排出。液、唾液、乳汁等分泌液排出。例如:汞、铅、镉、铬、砷及苯等的代谢产物大多经过肾脏进入尿液排出体外,例如:汞、铅、镉、铬、砷及苯等的代谢产物大多经过肾脏进入尿液排出体外,所以通过测定尿液中污染物的含量可以间接了解生物体受污染的情况。所以通过测定尿液中污染物的含量可以间接了解生物体受污染的情况。进入
21、体内的许多金属(锰、铅、镉等)经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肝脏被代谢转化,污进入体内的许多金属(锰、铅、镉等)经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肝脏被代谢转化,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胆汁由肠道粪便排出。染物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胆汁由肠道粪便排出。气体或挥发性的污染物(气体或挥发性的污染物(COCO、醇、醚、苯类物、汽油等)可以通过呼吸道、醇、醚、苯类物、汽油等)可以通过呼吸道经呼出气排出体外。经呼出气排出体外。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三页,共59页 (三)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积累(三)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积累 1 1、生物积累、生物积累 污染物经过各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并随着生物的生长、发育不断地浓缩污染物经过各种途径进入生物体
22、内并随着生物的生长、发育不断地浓缩的现象称为生物积累。的现象称为生物积累。2 2、生物积累的原则、生物积累的原则 任何生物在任何时候,机体内某种物质的高低由摄取和吸收过程的速率及消除任何生物在任何时候,机体内某种物质的高低由摄取和吸收过程的速率及消除(排泄)过程的速率来决定,如果摄取或吸收的量大于消除的量,就会发生生物积(排泄)过程的速率来决定,如果摄取或吸收的量大于消除的量,就会发生生物积累。累。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四页,共59页 (一)、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 1、植物样品的采集、植物样品的采集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根据污染类型、植物的
23、特征、地形地貌、灌溉出入口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根据污染类型、植物的特征、地形地貌、灌溉出入口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地段作为采样区,再在采样小区划分若干小区,采用适宜的布点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段作为采样区,再在采样小区划分若干小区,采用适宜的布点方法,确定代表性的植株。避开田埂、地边、及距田埂地边确定代表性的植株。避开田埂、地边、及距田埂地边2 2米以内的植株。米以内的植株。、布点方法:梅花形或交叉间隔布点。、布点方法:梅花形或交叉间隔布点。、采样方法:、采样方法:在每个采样点上分别采集在每个采样点上分别采集5 51010处植株的根、茎、叶、处植株的根、茎、叶、果实等,果实等,或可以整株采
24、集后带回实验室再按部位分开处理。或可以整株采集后带回实验室再按部位分开处理。三、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三、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五页,共59页 2 2、植物样品的制备、植物样品的制备 、鲜样的制备:主要用于分析植物中容易挥发、转化或降解的污染、鲜样的制备:主要用于分析植物中容易挥发、转化或降解的污染物(如挥发酚、氰、亚硝酸盐等)、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糖、物(如挥发酚、氰、亚硝酸盐等)、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糖、植物碱等)以及多汁的瓜、果、蔬菜等样品。植物碱等)以及多汁的瓜、果、蔬菜等样品。将新鲜样品用清水、去离子水洗净,晾干或擦干,用剪刀剪碎混匀,称取将新鲜样品用
25、清水、去离子水洗净,晾干或擦干,用剪刀剪碎混匀,称取100100克于克于组织捣碎机或研钵中加水或石英砂捣碎或磨成匀浆。组织捣碎机或研钵中加水或石英砂捣碎或磨成匀浆。、干样的制备:分析植物中稳定的污染物,如: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干样的制备:分析植物中稳定的污染物,如: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一般用风干样品。有机农药等,一般用风干样品。将样品放在干燥通风处风干或在将样品放在干燥通风处风干或在40406060干燥箱内烘干,将样品剪碎、磨碎(或干燥箱内烘干,将样品剪碎、磨碎(或先剪碎再烘干),过先剪碎再烘干),过1mm1mm或或0.25mm0.25mm的筛孔,储存于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备用。
26、的筛孔,储存于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备用。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六页,共59页 (二)、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二)、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自学)(自学)1 1、动物样品的采集:、动物样品的采集:动物的尿液、血液、唾液、胃液、乳液、粪便、毛发、指甲、骨骼和组织等均可动物的尿液、血液、唾液、胃液、乳液、粪便、毛发、指甲、骨骼和组织等均可作为检验样品。作为检验样品。三、生物样品的预处理三、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一)、消解和灰化(一)、消解和灰化 1 1、湿法消解:酸氧化剂、湿法消解:酸氧化剂 2 2、灰化法:坩埚(、灰化法:坩埚(450450550550)马福炉)马福炉 (二)、提取、分离和浓缩(二)、提取
27、、分离和浓缩 1 1、提取法:振荡浸取、组织捣碎提取、脂肪提取器提取(索氏提取器)、直、提取法:振荡浸取、组织捣碎提取、脂肪提取器提取(索氏提取器)、直接球磨提取等。接球磨提取等。2 2、分离法:液液萃取法、蒸馏法、层析法等。、分离法:液液萃取法、蒸馏法、层析法等。3 3、浓缩法:蒸馏或减压蒸馏、浓缩法:蒸馏或减压蒸馏、K-DK-D浓缩器浓缩、蒸发浓缩器浓缩、蒸发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七页,共59页生态监测技术简介生态监测技术简介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生态质量生态质量:生态质量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生态质量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研究系统各组分,特别是有
28、生命组分的质量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人研究系统各组分,特别是有生命组分的质量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人为作用下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价其环境质量的优劣。为作用下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价其环境质量的优劣。生态监测生态监测:是在地球的全部或局部范围内观察和收集生命支持能力的:是在地球的全部或局部范围内观察和收集生命支持能力的数据,并加以分析研究,以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数据,并加以分析研究,以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生命支持能力数据包括:生物的(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支持能力数据包括:生物的(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非生物的(地球的基本属性)。非生物的(地球的
29、基本属性)。(or)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数量、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观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数量、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观察过程,监测结果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察过程,监测结果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八页,共59页二、生态监测的类型二、生态监测的类型 宏观生态监测宏
30、观生态监测 宏观生态监测的对象是区域范围内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宏观生态监测的对象是区域范围内各类生态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等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主要依赖于遥感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等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主要依赖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监测的主要内容是监测区域范围内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系统的分布及面积监测的主要内容是监测区域范围内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系统的分布及面积的动态变化。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沙漠化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的动态变化。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沙漠化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微观生态监测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
31、态监测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进行的物理和化学微观生态监测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进行的物理和化学的监测。的监测。监测的对象是某一特定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聚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及监测的对象是某一特定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聚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及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十九页,共59页 1 1、干扰性生态监测、干扰性生态监测 是指人类特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生态干扰监测。如砍伐森林所造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指人类特定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生态干扰监测。如砍伐森林所造成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文过程和物质迁移规律的改变;草场过牧引起的草场退化
32、、生产力降的结构和功能、水文过程和物质迁移规律的改变;草场过牧引起的草场退化、生产力降低;湿地的开发引起的生态型的改变及生活污染的排放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等。低;湿地的开发引起的生态型的改变及生活污染的排放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等。2 2、污染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 主要是对农药及重金属污染物等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传递及富集的监测。主要是对农药及重金属污染物等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传递及富集的监测。3 3、治理性生态监测、治理性生态监测 主要是指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经人类的治理后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如对主要是指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经人类的治理后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如对侵蚀劣地的治理与植物重
33、建过程的监测;对沙漠化土地治理过程的监测等。侵蚀劣地的治理与植物重建过程的监测;对沙漠化土地治理过程的监测等。三、生态监测方法:三、生态监测方法:地面监测、空中监测(直升机、航片)、地面监测、空中监测(直升机、航片)、卫星监测(遥感图片)卫星监测(遥感图片)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页,共59页四、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四、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生态体系分生态体系分自然陆地自然陆地(森林、草原、荒漠)、(森林、草原、荒漠)、农业、淡水农业、淡水(河流、湖泊和湿(河流、湖泊和湿地)和地)和海洋海洋四大生态体系。四大生态体系。(一)(一)自然陆地生态监测指标自然陆地生态监测指标1 1、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34、指标类型指标类型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 大气大气 SO SO2 2 、酸雨、酸雨、O O3 3 、NOx TSPNOx TSP、林间、林间COCO2 2浓度浓度 土壤土壤 土壤质量、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质量、土壤盐基饱和度、PHPH值值 水体水体 PH PH、DODO、浊度、浊度、F F-、ClCl-植物植物 森林生长量、林冠状况、病虫害、火灾、树叶中养分森林生长量、林冠状况、病虫害、火灾、树叶中养分 (N N、P P、K K、CaCa、MgMg等)、植被结构、树叶中的化学等)、植被结构、树叶中的化学 污染物(污染物(SO SO2 2等等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动物动物 鸟类丰度、
35、鸟鸣声频度、蚯蚓丰度鸟类丰度、鸟鸣声频度、蚯蚓丰度 景观景观 地面覆盖情况、土地利用情况、水土流失强度等级、地面覆盖情况、土地利用情况、水土流失强度等级、其他干扰证据其他干扰证据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一页,共59页 2 2、荒漠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主要归纳为主要归纳为1818种,其中种,其中1414种为自然指标,种为自然指标,4 4种为种为人为指标人为指标。序号序号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 1 1 多年生植被覆盖度()多年生植被覆盖度()2 2 生物量(干重)(生物量(干重)(mg/hmmg/hm2 2.a).a)3 3 生长量(生长量(t/hm t/hm2 2.a.a)4 4 生物种类数(生物
36、种类数(sp/hmsp/hm2 2)5 5 优势种数(优势种数(sp/hmsp/hm2 2)6 6 优势度()优势度()7 7 正常平面上的土壤风蚀率(正常平面上的土壤风蚀率(t/hmt/hm2 2.a).a)8 8 正常平面上的砂土沉积率(正常平面上的砂土沉积率(t/hmt/hm2 2.a).a)9 9 一年内沉积的土层厚度(一年内沉积的土层厚度(cmcm)10 10 一年内风蚀带走土层厚度(一年内风蚀带走土层厚度(cmcm)11 11 沙暴频度(沙暴频度(1010年间有沙暴年数)年间有沙暴年数)12 12 一年内沙暴日数(一年内沙暴日数(d d)13 13 一年内沙暴时数(一年内沙暴时数(
37、h h)14 2m 14 2m高处最大风速(高处最大风速(m/sm/s)15 15 人口概况人口概况 16 16 资源利用状况资源利用状况 17 17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 18 18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二页,共59页(二)农业系统生态监测指标(二)农业系统生态监测指标归纳为归纳为3大类、大类、12组、组、74个指标。个指标。指标类型指标类型 指标组指标组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1 1、生境资源类、生境资源类 气候气候 温度、日照时数、雨量、无霜期、气候灾害、温度、日照时数、雨量、无霜期、气候灾害、蒸发量蒸发量 土地土地 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坡度、土地侵蚀面积、土地利用类
38、型、地形、坡度、土地侵蚀 状况、地面景观状况、地面景观 土壤土壤 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营养、土壤营养障碍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营养、土壤营养障碍 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壤元素背景值 水文水文 年径流量、地面水储量、水深、水温、透明度、年径流量、地面水储量、水深、水温、透明度、含盐量、地下水位和变幅、地下水流向、水质背含盐量、地下水位和变幅、地下水流向、水质背 景值景值 非主体生物非主体生物 生物种类、生物数量、与主体生物间的关系、生物种类、生物数量、与主体生物间的关系、植被状况、植被结构、物种多度、生物多样性指植被状况、植被结构、物种多度、生物多样性指
39、数、作为天敌的生物种类数量和活动强度、土壤数、作为天敌的生物种类数量和活动强度、土壤 生物种类和数量、环境指示生物状况生物种类和数量、环境指示生物状况2 2、主体生物类、主体生物类 农作物农作物 种类与品种、产量与生产率、光能利用率种类与品种、产量与生产率、光能利用率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三页,共59页 家畜家禽家畜家禽 种类与品种、产量与生产率、饲料转化率种类与品种、产量与生产率、饲料转化率 鱼类鱼类 种类与品种、产量与生产率、饲料转化率种类与品种、产量与生产率、饲料转化率3 3、人类社会、人类社会 人口人口 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素质、人口从业状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素质、人口从业状况
40、 影响类影响类 经济与技术经济与技术 工业产值、农业产量与产值、区域经济类型、工业产值、农业产量与产值、区域经济类型、城市化程度、人均产值、人均收入、经济产投比城市化程度、人均产值、人均收入、经济产投比 单位面积投入物质量、单位面积投入能源量、土单位面积投入物质量、单位面积投入能源量、土 地耕作与经营方式地耕作与经营方式 生态破坏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量、土地沙化或盐渍化程度与数量、土水土流失量、土地沙化或盐渍化程度与数量、土 地肥力减退情况、病虫害猖獗程度、植被破坏情地肥力减退情况、病虫害猖獗程度、植被破坏情 况、生物多样性变化、气候状况变化况、生物多样性变化、气候状况变化 化学污染化学污染 土
41、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农牧鱼产品污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农牧鱼产品污 染染 、野生生物生境污染、污染对生物及其生境、野生生物生境污染、污染对生物及其生境 的影响的影响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四页,共59页(三)淡水生态监测指标(三)淡水生态监测指标淡水系统包括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系统包括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2大类。大类。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监测指标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监测指标 指标类型指标类型 指标组指标组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 生物类生物类 大型水草大型水草 种类、数量、优势种、覆盖率、分布种类、数量、优势种、覆盖率、分布 浮游动物浮游动物 轮虫和夹壳虫种的丰度、不同
42、种的丰度比例轮虫和夹壳虫种的丰度、不同种的丰度比例 浮游植物浮游植物 种类、数量、优势种种类、数量、优势种 底栖无脊椎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 浮游目浮游目/责翅目责翅目/毛翅目数量、比例、丰度毛翅目数量、比例、丰度 沉积性硅藻沉积性硅藻 种类、丰度种类、丰度 周丛生物周丛生物 种类、丰度种类、丰度 微生物微生物 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 鱼类鱼类 种类、丰度、年龄、大小结构、敏感种百分数种类、丰度、年龄、大小结构、敏感种百分数 外来种百分数、外部变异性外来种百分数、外部变异性 鸟类鸟类 种类、丰度种类、丰度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五页,共59页生境资源类生境资源类 物理状况物理状况 温
43、度、色度、透明度、浊度、悬浮物温度、色度、透明度、浊度、悬浮物 水质状况水质状况 Na Na、K K、CaCa、MgMg、SiSi、SOSO4 42-2-、NONO3 3-、ClCl-、CO CO3 32-2-硬度、硬度、PHPH、CODCOD、BODBOD、DODO、MnMn、FeFe、EhEh等等 营养状况营养状况 叶绿素叶绿素a a、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NO NO3 3-N N、NHNH3 3 N N TN TN、TPTP、正磷酸盐、正磷酸盐 有毒污染物有毒污染物 CN CN、农药类、农药类、AsAs、CrCr、CdCd、CuCu、PbPb、HgHg、SeSe、ZnZn 岸边情况
44、岸边情况 植被的类型和数量植被的类型和数量 水体性状水体性状 面积、最大深度、平均深度、水体体积、水面波动面积、最大深度、平均深度、水体体积、水面波动 生境复杂性生境复杂性 水深、流速、底质构成水深、流速、底质构成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土地利用和覆盖土地利用和覆盖 农业、城市、采矿、放牧、造林等的强度和构成农业、城市、采矿、放牧、造林等的强度和构成影响类影响类 百分数百分数 人口、畜禽密度人口、畜禽密度 数量和密度数量和密度 与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污染物负荷污染物负荷 点源和非点源排放量点源和非点源排放量 水产养殖和鱼种水产养殖和鱼种 种类和数量种类和数量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六页,共59页湿地生
45、态监测指标湿地生态监测指标指标类型指标类型 指标组指标组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生物类生物类 植被植被 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群落结构及功能、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群落结构及功能、植物生产量、植物季相变化植物生产量、植物季相变化 动物动物 动物种群、动物数量、迁徙动物种类和数量、动物种群、动物数量、迁徙动物种类和数量、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生境资源类生境资源类 气象气象 降水量、气温、空气湿度、风、蒸发量、日照、辐射降水量、气温、空气湿度、风、蒸发量、日照、辐射 土壤土壤 湿度、冻结与减冻、呼吸强度、理化性状湿度、冻结与减冻、呼吸强度、理化性状 水文与水质水文与水质
46、地表与地下水位、流向、水质(地表与地下水位、流向、水质(Na Na、K K、CaCa、MgMg、SiSi SO SO4 42-2-、NONO3 3-、CO CO3 32-2-、Cl Cl-、硬度、硬度、PHPH、CODCOD、BODBOD、DO DO、MnMn、FeFe、EhEh等等 大气大气 贴地气层贴地气层COCO2 2、CH CH4 4、SO SO2 2、NOx NOx、降尘等、降尘等 湿地状况湿地状况 面积改变面积改变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人口人口 数量、从业状况数量、从业状况影响类影响类 产业状况产业状况 工农业构成与发展水平、产业开发对湿地及其湿地生工农业构成与发展水平、产业开发对湿地
47、及其湿地生 物的影响物的影响 污染污染 污染物排放种类及数量、污染影响污染物排放种类及数量、污染影响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七页,共59页 其他其他 地表径流量与水质改变、海岸带开发利用情况地表径流量与水质改变、海岸带开发利用情况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污染物污染物 油类、六六六、油类、六六六、DDTDDT、多氯联苯、硫化物、挥、多氯联苯、硫化物、挥影响类影响类 发物、氰化物、放射性核素、发物、氰化物、放射性核素、As As、CrCr、CdCd、Cu Cu、PbPb、HgHg、SeSe、ZnZn 渔业活动渔业活动 近海养殖、海洋捕捞、海岸带开发近海养殖、海洋捕捞、海岸带开发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八页,共
48、59页(四)海洋生态监测指标(四)海洋生态监测指标指标类型指标类型 指标组指标组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生物类生物类 浮游植物群落浮游植物群落 细胞总数量、种类数、优势种细胞总数量、种类数、优势种/优势度、甲藻优势度、甲藻 数量数量/硅藻数量硅藻数量 浮游动物群落浮游动物群落 生物量(或个体总数量)、种类数、优势种生物量(或个体总数量)、种类数、优势种/优势度优势度 底栖动物群落底栖动物群落 生物量、种类数、优势种生物量、种类数、优势种/优势度、种类丰度优势度、种类丰度 潮间带生物群落潮间带生物群落 生物量、种类数、优势种生物量、种类数、优势种/优势度优势度 微生物微生物 异养细菌总数、石油降解菌数
49、、化能无机菌数异养细菌总数、石油降解菌数、化能无机菌数 异常细菌数异常细菌数 渔业生态渔业生态 渔获总量、渔获物种类、渔获鱼类年龄组成、渔获总量、渔获物种类、渔获鱼类年龄组成、增养殖种类的存活率、肥满率增养殖种类的存活率、肥满率 生产率生产率 叶绿素叶绿素a a、初级生产力、初级生产力非生物类非生物类 常规水质常规水质 PH PH、SSSS、TOCTOC、浊度、浊度、DODO、CODCOD、BODBOD 常规底质常规底质 有机质、硫化物、粒度、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硫化物、粒度、氧化还原电位 营养盐类营养盐类 NO NO3 3-N N、NHNH3 3 N N、NO NO2 2-N N、磷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硅酸盐 水文要素水文要素 水深、水温、盐度、海流、海浪、透明度、水色、海冰水深、水温、盐度、海流、海浪、透明度、水色、海冰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十九页,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