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94370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过程 活动一: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提问题猜测设计实验结论反思 点燃前 1、蜡烛的组成: 2、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 3、用小刀切割放入水中:讨论蜡烛的硬度和密度 点燃蜡烛 1、仔细观察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2、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 3、取一根火柴平放入火焰中,比较被烧得情况,得出结论 4、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震荡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熄灭蜡烛 1、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复燃?推测白烟是什么? 活动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查阅以

3、下信息: 1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什么现象? 2带火星的木条和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各有什么现象?推测氧气可能有的性质 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有什么现象?推测二氧化碳的可能性质 2、探究实验 呼吸是我们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那么,我们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 【猜想与假设】 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少。因为氧气被人体所吸收。 2、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因为吸进的氧气与人体中的某些物质反应后转化成了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 1、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多呢? 2、用什么方法可

4、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水都比空气的多呢? 【拓展延伸】: 1、如何收集一瓶呼出气体? 2、如何收集一瓶大棚内的气体? 3、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两瓶无色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总结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

5、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突破:要想使学生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就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在本课题的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

6、立的呢? 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板书: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 陈述: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我们就通过探究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奥秘。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提示学生用水

7、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蜡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蜡烛

8、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心;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而且很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而距离火焰较远部分蜡烛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烧着的蜡烛顶部受热溶化形成一个凹槽,溶液化后的液态石蜡储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 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

9、焰芯的温度是最低的。 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首先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1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后,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 2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 3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5指导学生: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用点燃 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 提问:通过探究这个小实验,大家得到了

10、什么启示?有什么感受?第9页 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练习: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元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3 【目标要

11、求】: 1、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实验准备: 1、澄清石灰水,水 2、蜡烛、小刀、火柴、烧杯干燥、洁净、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回首旧识: 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思维联想: 怎样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 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指导: 观

12、察方法:运用味觉以外的感觉器官对蜡烛燃烧前、燃烧时和熄灭后进行详细的、客观的观察、描述和记录。 记录方法:课本第九页探究实验报告。 探究观察提示: 1、点燃前:观察色、味、状态,形状,硬度,溶于水的性质,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 2、点燃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的层次怎样,亮度怎能样,温度高低怎样?怎样证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 3、熄灭时:有何现象?迅速用火柴点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探究参考: 1、点燃前: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的气味,质地柔软。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中心由细线拧成的烛芯,把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

13、2、点燃时:蜡烛能被点燃,燃烧时较安静,并能持续燃烧,有火焰产生,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有黑烟向上冲,火焰分层次,上层火焰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把火柴梗放入烛火中,外层火焰处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加热物体时应用外焰。 3、熄灭时:有白烟从烛芯飘出,迅速用火柴点燃白烟,火会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1、点燃蜡烛时要仔细观察前、中、后的所有现象。 2、火柴梗放入火焰中时间为2S左右。 3、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时,最好选粗蜡烛且速度要快。 小结:略 作业:探究实验报告。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回首旧识: 人的呼吸过程

14、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思维猜想: 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否一样? 作出猜想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探究提示: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探究指导: 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 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 提问: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 演示: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15、。 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步骤3、呼出气体中浑浊多此,说明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步骤3、呼出气体中浑浊更多些,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步骤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

16、碳浓度大,不利于燃烧。 步骤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步骤4、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大,不利于燃烧。 步骤5、呵气的玻璃片上有较多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高。 结论:跟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呼气导管应用饮料吸管,不要用实验室中的玻璃管。 2、呼气换气时不要把集气瓶中的水吸入口中。 3、实验中倒入瓶中的石灰水应相同同体积同浓度,且量要足。 4、伸入瓶中的木条燃烧的情况应相同。 5、探究参考 步骤1:瓶内无水且瓶口向外冒气泡。 步骤2、两个干燥的集气瓶中就有空气。 交流讨论: 1、与其他组的实验结论是否相同?分析其他可能的结论,并再讨论如何证明你的推断。 2、从生物的角度,分析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不同的原因。 反思评价: 1、学完本课题你的收获是什么?受到哪些启发? 2、你明白了什么是科学探究? 作业:科学探究报告册 课后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