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算化会计重点归纳_电算化会计明细科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电算化会计重点归纳_电算化会计明细科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电算化会计重点归纳_电算化会计明细科目 电算化会计重点归纳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算化会计明细科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往来账存在大量呆账坏账,应在将其移至计算机之前,按会计制度要求及时处理和冲销.银行账一般未达账项,在采用计算机处理前,应及时核对银行账,对于未及时核销的未达账项,应及时清理,
2、以保障采用计算机进行银行对账时初始金额的正确性。一级会计科目编码按财政部规定;明细科目编码按照具体编码规则设置。会计科目编码采用科目全编码方案 即:本级科目全编码=上一级科目全编码+本级科目编码试运行的时间,应放在年初、年末、季初、季末等特殊会计时期 选择申请替代手工记账前3个月作为检查期间。一般运用统计抽样方法。打印输出所有科目的发生额及余额的试算平衡表。包括年初余额、本期和累计发生额、期末余额。在此基础上还应有会计恒等式平衡,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分为采用磁带、磁盘、光盘等介质存储和采用打印输出纸介质存储两种形式。检查并行期间的会计档案应该以手工方式下会计档案为
3、主,计算机为辅。会计电算化后的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数据(以磁性介质或光盘、微缩胶片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机出来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 对于机制记账凭证需要打印出来,将原始单据附在后面,按记账凭证的装订要求进行装订后保管。在保证记账凭证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凭证中的表格中适当减少。日记账,包括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要求每天打印输出,做到日清月结。如果每天业务较少,不能满页打印的,可按旬打印输出。明细分类账要求每年打印一次或在需要时进行打印,发生业务较少的账簿,可满页打印,然后装订成册进行保管; 会计报表每月打
4、印一次进行保管。在保证账簿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的账簿中的表格线可以适当减少。采用存储介质保存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和打印输出的书面形式的会计账簿报表一样。系统开发资料和会计软件系统也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后1-3年。存档的手续,主要是指各种审批手续,比如打印输出的账表,必须有会计主管、系统管理员的签音才能存档保管。重要的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最好在两个不同建筑物内。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计算机设备、光盘和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电算化会计核算基本流程为编制记账凭证、凭证
5、审核、记账、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 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会计核算中,通过一次性预先定义账户结转关系和账户报表数据对应关系,结账和编制报表是作为一个步骤由计算机在较短时间内同时自动完成 账务处理是指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开始,通过记账、对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核算处理,到编制出会计报表的过程。因此,账务处理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系统初始化工作主要包括:为进行日常会计处理必须具备的会计科目设置、初始余额录入、凭证类型设置、汇率设置等;为进行辅助核算必须具备的其他设置,如职员档案、部门档案、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项目档案等。除此之外,系统初始化一般还要定义基础参数、建账、设置业务处理
6、规则。凭证处理是会计部门的主要工作,一般包括凭证输入、凭证审核、凭证输出、凭证汇总等处理过程。账务处理模块处理的凭证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账务处理模块直接输入的凭证、其他业务系统转入的凭证和通过预先定义系统自动生成的凭证。期末处理包括自动转账、试算平衡并对账、期末结账等功能。初次使用账务处理模块时,应当将手工环境下各科目的期末余额整理好,编制科目余额表,以便输入到电算化账务处理系统中作为其期初余额。在赋权时,必须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如:凭证输入和凭证审核的权限必须赋予不同的操作员。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一般在系统初始化时完成,平时根据人员的变动可进行相应调整。科目一旦设定完毕,已录入期
7、初余额或编制凭证时已使用过该科目,则该科目及其上级科目都将不能再进行修改、删除。科目体系一旦开始使用,就不能在最低级科目下再增加下级科目,只能增加最低级科目的同级科目。科目编码必须惟一,科目编码必须按其级次的先后次序建立。科目编码用数字、英文字母等表示,避免用如&、空格等其他字符。科目名称用汉字、英文字母、数字等符号表示,不能为空。科目名称与科目代码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某科目设置为外币核算科目标示着该科目参加外币核算。录入科目期初余额时,只需录入最明细级科目的期初余额、借方累计发生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数据,系统会对上级科目数据自动进行汇总计算。科目期初余额录入完毕后,使用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试算平
8、衡。试算平衡目的是防止建账错误。新增凭证时,用户选定凭证类型后,系统自动根据本月已经输入的该类型凭证的最大凭证号加1作为当前凭证的编号显示出来,用户不可修改;修改凭证时,输入相应的凭证号,系统自动显示该凭证内容,但凭证号本身不能修改。制单日期:制单日期一般用于表示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随凭证编号增加而递增。一般只允许输入未结账月份的记账凭证。只有最低级科目才能输入发生额,其他各级科目的发生额由系统自动汇总得到。保存凭证时,系统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检查该数据可否接受。如果凭证已经审核,就不能修改,只有被取消审核签字后才可以进行修改。取消审核签字只能由审核人自己进行。凭证输入、审核不
9、能为同一人。审核人员不能直接修改会计凭证。审核人员在审查时认为有错误或有异议的凭证,应交给凭证填制人员修改后再审核。凭证审核除了具有审核功能外,一般还有取消审核功能。当发现已审核的凭证存在错误或问题时,可由该凭证的审核人员取消审核签章,交填制人员重新修改,正确后再审核。A金额少记,科目和方向都正确,采用补充凭证法。B凭证金额多记,应借、应贷科目和方向都正确,采用负数冲正法。C会计科目用错或记账方向错误,采用冲销法更正。资金日报表是反映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当日借贷方发生额及余额情况的报表。银行对账是将账务处理系统登记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并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自动对账依据通常是
10、:结算方式+结算号+方向+金额。明细账一般有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复币式、数量外币式等形式。日记账指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结账:如果该月有尚未结账的凭证,则不允许结账。上一个月未结账的,下一个月不能记账。结账后,不能再输入当月的记账凭证。在计算机环境下,结账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a保护结账前状态,即保护结账前所有数据到硬盘备份目录,防止由于结账过程被中断造成数据丢失。B检查结账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本月所有凭证都已经登记入账、上月已结账、总账与明细账核对相符,否则系统拒绝结账处理。C检查正确后,系统自动结算每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并将期末余额结转入下月月初,如果是12月份,则产生下一年度空
11、白账簿文件,再结转余额。D作结账标志。某月结账后,作结账标志,表示该月业务处理完毕。 50.会计报表处理软件通过事先定义报表格式及表内数据的生成公式。 51.会计报表按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财务状况报表和经营成果报表。财务状况报表是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日期或一定时期财 务状况的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经营成果报表是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收入、费用和经营成果的报表。利润表就是一张经营成果报表。 52.会计报表按报送对象,可分为外部报表和内部报表。外部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内部报表如销售分析 表、成本分析表。 53.会计报表按编制时间不同,可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一般来
12、说,月报简明扼要,反映及时;年报综合详细,反映全面,季报介于两者之间。 54.会计报表按编制单位,可分为单位报表和汇总报表。 55.如果企业对外投资达到被投资企业资本一定比例,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则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合并 会计报表是将被投资企业与本企业视为一个整体而编制的会计报表,它反映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资料。 56.会计报表由标题、表头、表体和表尾四个部分构成。 57.标题用来表示报表名称,标题可能有一行,也可能有若干行。有时会有副标题、修饰线等。 58.表头。表头用来描述报表的编制日期、编制单位、使用的货币单位、报表编号以及报表的
13、栏目名称。 59.表体。表体是指报表中能够填写数据的主体部分。 60.在报表编制过程中,向报表单元中填入的内容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文字,另一种是数字。其中文字部分通常用来作为每行的标题,称为表项目;数字部分则要在表体中定义数据生成的公式。 61.表尾。表尾是指报表下部的说明及附注等,如补充资料、编表人、审核人等。有些报表表尾部分有内容,有些表尾没有内 容。 62.为了确保报表编制的正确,可以通过定义审核公式由系统进行检查审核。 63.完成报表初始化后,报表的日常使用主要有:报表编制、报表汇总、报表查询和报表打印。 64.定义报表公式是指用户根据报表与账簿、报表与报表及报表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
14、,产生报表编制方法(计算公式) 和报表勾稽关系(审核公式),并录入计算机的过程。 65.报表中的数据按其来源可分三类:A从账务处理系统或其他系统取数据B经计算得到的数据C人工输入的外部数据。 66.在审核公式中,除了使用计算公式允许使用的符外,还可以使用大于、小于、不等于等逻辑运算符。 67.报表汇总是结构相同、数据不同的报表经过简单叠加生成一张新表的过程,主要用于同表不同时期汇总和同表不同部门汇 总。这些结构相同的参与汇总的报表可以来自总公司下属的各分公司,也可以是来自一个公司的不同时期。 68.系统提供的常用图表一般包括直方图、圆饼图、折线图、面积图三大类共十种格式。 69.应收账款核算模
15、块初始设置操作要求包括 :往来单位编码和名称定义、收款或会付款条件定义、期初数据录入。 70.工资核算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初始设置、工资数据录入、日常业务处理、工资数据输出、凭证处理、期末结账和系统服务 等。 71.工资核算系统初始设置的主要内容有:部门档案设置、人员类别设置、人员附加信息设置、工资项目设置、银行名称设置、建立人员档案、扣税设置等。 72.17世纪,法国人贝利斯.巴斯葛制造出第一台机械加法器,使数据处理从手工简单工具转向机械处理工具,20世纪30年 代,世界范围内已发明和运用了穿孔机、核对机、分类机、卡片机等各种数据处理的设备;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
16、算机(ENIAC),标志着数据处理技术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73.到2000年,力争使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级培训,有 10%-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有5%从事软件程序设计。 74.从用户应用角度,将计算机分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等。 7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资源共享、信息传送和分布处理。 76.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新闻组、万维网和电子公告等。 1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会计职业道德具体内容包括:1爱岗敬业。正确认识会计职业
17、,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安 心工作,任劳任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2诚实守信。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执业谨慎,信誉至上;3廉洁自律。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4客观公正。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独立性。5坚持准则。熟悉准则;遵循准则;坚持准则。6提高技能。具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具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7参与管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
18、坚实的基础;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8强化服务。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会计电算化考试重点 1.账务处理模版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版主要任务是输入和处理各种记账凭证2.服务器必须具备可用性和可扩广性3.字长标志着计算机的精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 会计电算化重点总结 202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一词始于1981年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交叉学科 会计电算化成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信. 初级会计电算化的重点 初级会计电算化的重点一、会计电算化(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在当代电子信息技巧. 会计电算化 1.企事业组织分为企业(追求最大的经营利润)和事业2.企事业组织管理活动包括计划(实现设定的目标),执行(分配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源),控制,评价。3.信息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转化,信息输出。4. 会计电算化 第一章国际上开始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20世纪70年代 1981年长春提出会计电算化 EDPA是国际上通用名词起步阶段:1979年,1983年试点 发展阶段:1988年 普及阶段:20世纪90年代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