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创高杯考试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创高杯考试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创高杯物理试题学年高一第一学期创高杯物理试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 总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3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研究奥运会冠军刘翔的跨栏技术时可将刘翔看作质点B. 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 18.62m 的成绩获得金牌,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比赛中铅球经过的路程C. 瞬时速度可理解为时间趋于零时的平均速度D. “北京时间 10 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 45min 指的是时刻2. 关于加速度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 物体加速度变大,则速度也一定是在变D.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3. 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x20t-2t2 (x 的单位是 m,t 单位是 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 )A. 25 m B. 50 mC. 100 m D. 200 m4.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下列涉及惯性的诗句是( )A.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B. 船到江心抛锚迟,
3、悬崖勒马早已晚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 关于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着物体间的相对运动D. 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成正比6. 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A. 两个分力夹角小于 180时,合力大小随夹角的减小而增大B. 两个分力的大小同时增加 10N,合力大小随之增加 10NC. 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D. 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7.
4、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 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 F18 N,F21 N,若撤去 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A. 8 N,方向向左B. 7N,方向向右C. 1 N,方向向右D. 08. 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小球放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球对绳的拉力 T 和对斜面的压力 N 将( )A. T 逐渐增大,N 逐渐减小B. T 逐渐减小,N 逐渐增大C. T 先增大后减小,N 逐渐减小D. T 先减小后增大,N 逐渐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5、,全部选对得 4 分,漏选得 2 分,错选得 0 分)9.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B. 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C. 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块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相同的加速度- 3 -D. 两块石块在下落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相等10. 关于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 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C. 用一根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
6、D. 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11. 如图所示,重力为 G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将重力 G 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 F1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 F2,那么 ( )A. F1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 F2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C.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 F1的方向相同,大小为 GcosD. 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F1和 F2五个力的作用12.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向右滑行。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木板质量为 M。则 ( ) A. 木块受到木
7、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1mg,方向水平向左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1mg,方向水平向左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2(M+m)gD. 无论怎样改变 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三、实验题(本题共 13、14 两小题共 18 分)13. 如图是“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示意图。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 A 点,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 F1、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 O 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 F 拉橡皮条,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 4 -(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A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F1、F2的方向必须互相垂直B
8、在进行图乙的实验操作时,必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O 点C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保证 O 点的位置不变,F1变大时,F2一定变小D在误差范围内,拉力 F 一定等于 F1、F2的代数和(2)图丙中 F是以 F1、F2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_(填“F”或者“F”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14.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1)操作步骤中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A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2)某同学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9、0.02s 打一个点,该同学选择了 0、1、2、3、4、5、6 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测量数据如图所示,单位是 mm。(a)根据_填(公式)可判断小车做_运动;- 5 -(b)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 3 的瞬时速度为_m/s ;小车通过计数点 5 的瞬时速度为_m/s(保留 3 位有效数字)(c)小车的加速度为_m/s2(保留 2 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4 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还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12 分)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已知最后
10、 2s 内小球的位移比最初 2s 内多10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试求:(1)小球开始下落最初 2s 内的位移大小(2)小球第 2s 内的平均速度;(3)小球下落的总高度。16 (10 分)有一个质量为 2kg 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斜面倾角, 37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求水平推力 F 为多大时可使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已知:,)6 . 0sin8 . 0cos2/10smg 17. (12 分)甲、乙两车在平直赛道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m 处,乙车速度 v乙=60m/s,甲车速度 v甲=50 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60
11、0 m,如图所示,若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2m/s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求:(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2)试通过计算说明到达终点前甲车能否超过乙车?- 6 -1-5 C C B B C 6-10 A C D CD AD 11-12 AC ABD13【答案】 (1). B (2). F (3). B【解析】 (1)此实验中不必保持两拉力垂直,选项 A 错误;为保证两次作用效果相同,必须将橡皮条结点拉到 O 点,选项 B 正确;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其中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也可变大,选项 C 错误;拉力 F 应小于 F1、F2的代数和,选项 D
12、 错误;(2)拉力 F 因一定是两拉力的合力,一定沿橡皮条 AO 方向,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 F因误差的存在可能会不沿 AO 方向,故沿 AO 方向的一定是 F;(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 B。14【答案】 (1). B (2). x=aT2 (3). 匀加速直线运动 (4). 1. 16m/s (5). 1.78m/s (6). 3.1m/s2【解析】 (1)实验中为了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为了打点的稳定,具体操作中要求先启动打点计时器然后释放小车,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防止小车落地摔坏,故B 正确;(2)根据,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通过计数点
13、3 的瞬时速度为小车通过计数点 5 的瞬时速度为小车的加速度为15. 【答案】(1)20m(2)15m(3)31.25m【解析】 (1)小球开始下落最初 2s 的位移大小 - 7 -(2)第 2s 内的位移小球第 2s 内的平均速度(3)设下落总时间为 t最后 2s 内位移且解得 t=2.5s 下落的总高度 16.解: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物体受四个力作用,重力 mg、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N、斜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 f、水平推力 F,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cosfmgsin=0 FNFsinmgcos=0f=FN解得:F=2mg =40N17. 【答案】 (1)36m(2) 到达终点
14、时甲车不能追上乙车【解析】试题分析:(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即 v甲at1v乙,得;甲车位移 x甲v甲t1 at12275 m,乙车位移 x乙v乙t1605 m300 m,此时两车间距离 xx乙L1x甲36 m(2)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 x甲x乙L1甲车位移 x甲v甲t2 at22,乙车位移 x乙v乙t2,将 x甲、x乙代入位移关系,得 v甲t2 at22v乙t2L1,代入数值并整理得 t2210t2110,解得 t21 s(舍去)或 t211 s,此时乙车位移 x乙v乙t2660 m,- 8 -因 x乙L2,故乙车已冲过终点线,即到达终点时甲车不能超过乙车考点:追击及相遇问题